导语:每天只需喝1杯,让你和湿气说拜拜,消除浮肿,轻松做回小仙女!霍思燕可以说是产后恢复的典范,从怀孕期间的160多斤,急速瘦身到80多斤,真的是不可思议。
秘诀在哪里呢?就在于她在产后非常注意去除身体内的湿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胖并不是肉多脂肪多,而是身体湿气重,浮肿了,水肿了。
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喝上一杯五味祛湿茶,很快就可以得到改善呢,那么祛湿茶怎么做呢?这不,小编就把做法为您找来了,和传统的祛湿茶不同,这种茶不是以薏仁为主料,因为薏仁性寒,不宜多喝,小编还是更推崇这种做法哦!
五味袪湿茶
By 牛妈厨房
配料:
红豆黑豆绿豆 1碟、阿胶枣 15粒、姜 1块、红糖 适量
步骤1.备好如图所用食材及厨电。
步骤2.为了让豆类食材更出味,我提前将红豆,黑豆,绿豆清洗之后再冰冻。
步骤3.将豆类解冻,然后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片。
步骤4.除红糖外,其它食材入养生壶里面,然后加入更高水位的清水。
步骤5.选择养生汤模式,将食材煮至出味。
步骤6.然后在水壶里加入适量的红糖。
步骤7.将茶水过滤至水壶里放凉饮用就可以。
步骤8.然后在养生壶里另外加水煲茶。
步骤9.如图一款健脾去袪湿茶就完成了。
烹饪小贴士:
- 颜色:质量较好的红枣是紫红色的,颜色偏暗一些,有点像红酒的颜色。并且颜色比较均匀,有光泽,很少出现深一块浅一块的情形。而质量稍差一点的红枣多数是偏深红色,表面光泽不明显,颜色不均匀,有的表面还出现了黑色。
- 外形:好红枣一般颗粒均匀,圆整,呈椭圆形或球形,表面的皱纹细浅,没有破损现象。而劣质的枣子,大小不均匀,表面水分失去的较多果实干瘪,上面的皱纹较深,有时还会出现破损。
- 切面:质量好的红枣和质量差的切开时也是有差异的。优质红枣切开时大多数是切面比较整齐,枣核较小,枣肉厚实,松紧度适中。吃起来一般不会卡喉。
您体内湿气重吗?
喜欢美食杰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夏天,天气闷热,气候潮湿,会给体内带来大量的湿气。湿气一旦淤积在体内就会导致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口中不适、大便粘腻等症状。油腻肌肤的人,在夏天会更加容易出油。下面就来介绍五种夏天除湿的妙招吧。
那么中医祛湿的 *** 有哪些?
1、食疗
食疗可以起到祛除体内湿气的作用。小米、薏苡仁、扁豆、海带等食物有健脾利湿的效果。红豆莲子羹、山药薏仁汤、荷叶粥和冬瓜粥作为药膳,在夏季有很好的祛湿之用。夏天,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也可以帮助减轻湿气在体内滞留。
2、喝茶
茶和药大家都知道,但你们听过药茶吗?在夏天去除湿气,有藿香荷叶茶和陈皮白术茶这两种。藿香茶叶茶主要以藿香和荷叶为主。该茶在夏天喝时会感到非常清爽,因此该茶不仅可以祛除湿气,更可以起到解暑之用。陈皮白术茶选用陈皮和白术。该茶也有健脾化湿之用。
3、保持环境通风
《黄帝内经》提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其意思是受到湿邪伤害的人,下部更容易受到伤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湿气的形成往往与湿气往上蒸腾有关,所以湿气会更先经过人体的下部。人体的下部也是湿气淤积最久的部位。因此,在夏季,房屋内一定要保证空气流通、清爽和干燥。
4、运动
适当运动和经络调养也是夏季祛湿的妙招。运动可以激发体内的阳气,同时使体表的毛孔扩张。运动后大量出汗,体内湿气就跟随汗液一起排出体外。因此在夏天我们千万不能在家久居不动,一定要出门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需要注意的是参加体育锻炼时一定要注意补水,夏季是中暑的高发季节。如果体内缺水的话,很可能会导致中暑。经络调养主要是按揉水分穴和分隆穴。水分穴有化痰祛湿和通调水道的作用。按压丰隆穴可以增强脾胃对痰湿的运化能力。
5、热水泡脚
在夏天通过热水泡脚也是祛除湿气的一大办法。在夏天,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在泡脚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艾叶。艾叶有驱寒行气、活血止血、散寒除湿的作用。
总而言之,以上五点就是夏季除湿的五大妙招。此外,60岁以上的老人在夏季除了除湿外,一定要多注意保养心脏,切勿大喜大悲、恼怒,应当做到调养精神,保持平和心态,不要忧郁。
中医师不外传:这4个祛湿“大招”,把体内湿气祛除干净参考资料:
1、《夏季体内有湿气?中医教你这五招!》,光明网,2020-07-17
广州又进入了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回南天。这个时节一到,很多人就感觉全身酸困乏力、嗜睡、纳差、腹胀、头面油腻、大便粘腻不尽等不舒适的症状。那么如何平稳度过回南天,让自己舒适呢?
回南天的特点就是湿重。一方面,导致体表经络不通,而出现头脑昏沉、颈肩酸痛、肢体困重乏力、肿胀水肿、皮肤湿疹瘙痒等。另一方面,这时的湿邪虽说是外邪,但同样对人体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素体脾胃虚弱、饮食杂进不节制的人,外湿可以和内湿内外相召,导致脾胃的运化水湿和水谷的功能失调,而出现胸腹胀满、纳差、口腻发酸,大便粘腻不尽等。
那么我们除了尽量减少生活环境中的湿以外,我们还要着力清除体内的湿。
一、起居有节、饮食有度、增加运动
按时作息是健康的基本条件,否则气血减损、抵抗力下降,邪气入侵而生病。少吃生冷、油腻、肥甘厚味;不要暴饮暴食;适当增加运动促进消化。特别是刚过完年,很多人都吃得太过,遇上回南天就更是里外夹击了。
二、常见除湿食材及药材
1、健脾祛湿:此类食材和药材有帮助脾胃运化水湿的功效,比较平和,适合人群广,特别适合于脾虚体弱之人平时的慢慢调养。如:茯苓、白术、扁豆、芡实、莲子(去心)、薏苡仁(炒后不会太凉)、山药(宜用干品)、豆芽等;
2、清热祛湿:此类食材和药材相对偏凉,适合于口苦口臭、便粘腻难解、尿黄湿热较重者,脾虚体寒者不宜多吃,如冬瓜、茵陈、溪黄草、木棉花、鸡蛋花、鸡骨草、车前草、蒲公英、蛇舌草等;
3、芳香化湿:此类药材有促进脾胃运化、醒脾开胃的作用,可以煲汤、做菜多用,也可以做成香囊佩戴。如:砂仁、豆蔻、草果、藿香、佩兰等;
三、外法祛湿:
1、穴位 *** 、艾灸: *** 、拍打曲池、阴陵泉、委中、丰隆等穴位有祛湿的功效。艾灸对于寒湿较重的人更为适合。
2、拔罐、刮痧:拔罐、刮痧可以疏通体表经络,激发脏腑气血流通,促进湿气排泄。头晕、头重者可选额部、印堂、太阳穴、风池、颈部进可行施术;腰背酸困者可选取足太阳膀胱经进行施术;腹胀、纳差、便溏者可选取曲池、尺泽、委中、脾俞、胃俞、中脘、天枢、足三里进行施术。
3、泡脚:春季湿气加重,真菌繁殖,很多人的香港脚就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泡脚不但可以促进湿气的排出,对脚部真菌的繁殖也有一定的抑 *** 用。常用: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花椒、黄柏等。
四、祛湿食疗推荐:
1、冬瓜汤:
材料:冬瓜、 葱花、姜、盐、食用油;
做法:冬瓜洗净切片;放入冬瓜片、姜米、食用油少许;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煮2分钟。调入食盐,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功效:利尿消肿、清热解暑;在夏日服食尤为适宜。
2、黄豆芽排骨汤
材料:黄豆芽1斤、排骨1斤、红萝卜半条、姜片几片、盐少许。
做法:排骨烫一烫去血水洗净,沥干。红萝卜削皮切块,黄豆芽洗净。排骨、黄豆芽、红萝卜与姜片同时放入清水锅中,炖煮1个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该汤可以祛湿补钙。适合各年龄体内湿重的人喝。
3、南豆二香化湿茶
材料:南豆花10克,香薷3克,藿香3克,芦根10克;
做法:上四味泡茶饮。
功效:化湿和中解暑。适于暑湿内困,胸闷脘痞,纳少便粘,尿赤者。
4、木棉花薏米猪骨汤
材料:木棉花4-6朵,猪脊骨半斤,薏米30克,少量陈皮、生姜,盐、葱花适量;
做法:猪脊骨、薏米、陈皮、生姜加水,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炖半小时;放入木棉花慢炖;最后放入盐调味,撒上葱花即食。
功效:清热健脾祛湿。适合便粘不尽,腹胀,口干口腻,身困乏力之人。该汤偏凉,脾虚偏寒之人不宜,孕妇不宜。
5、茵陈扁豆茯苓粥
材料:茵陈25克、扁豆2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茵陈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扁豆、茯苓、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补脾胃、利胆退黄,适用于湿热内蕴,纳呆、便溏者。
6、鸡骨草煲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50克,新鲜猪横脷1条,黄豆100克,生姜少许。
做法:黄豆洗净后浸泡1小时备用,猪横脷洗净焯水备用,鸡骨草洗净后放入清水1000毫升,煮开后放入猪横脷、黄豆、生姜同煮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清热解毒。适合于肝胆湿热证之中热偏重的人群,症见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者。如果不喜欢猪横脷的味道,也可以改用瘦肉或者排骨,用量约100克。
本文指导医生:
广州市之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 唐梁
祛湿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年代,你可能不需要减肥,但必须要祛湿,尤其是湿气冲天的夏天。
关于祛湿,中医有一个说法,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关于祛湿,中医还有一个说法,湿邪如油入面,朋友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油混入了面粉里面,要把油弄出来得有多难。
到底该如何祛湿更有效呢?
湿毛巾就好比我们的身体,这毛巾里的水湿就好比我们身体里面的湿邪。要想把这湿毛巾里的水湿去掉有哪些 *** 可以用呢?
有的朋友会说,把毛巾拧干不就行了吗?
是的,把毛巾拧干,水就掉下来了,这相当于中医祛湿的之一个 *** ——利湿。
利湿或者叫利水或者叫利尿,通俗地说,就是借助利湿的药材让我们身体的湿浊直接从下面从小便排出去。可是,问题来了,毛巾再怎么拧,哪怕你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这个湿气还是会粘在毛巾上的。所以,利湿是所有祛湿 *** 中效果比较差的一个,属于治标,但是必须得有。
也有朋友说,把湿毛巾拿到太阳底下晒干不就得了。
是的,把湿毛巾拿到太阳底下晒,这相当于中医祛湿的第二个 *** ——渗湿。
这个渗湿又怎么理解呢?渗就是慢慢渗出来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说小伙伴们应该明白了吧?
这个渗湿就是发汗的意思。借助解表发汗的药材让我们的湿气从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慢慢渗出来。
渗湿需要强壮我们的肺气。
有的小伙伴肺气不足,怎么也不出汗,就算到了酷暑,人家都汗流浃背了,他就是不出汗。这时候要调理心脏了。出汗是我们身体排毒的一个重要通道,老不出汗湿气怎么去掉呢?
又有朋友会说,我可以把湿毛巾拿到火炉上烤,同样可以把毛巾的湿气去掉,这在中医上又如何解释呢?
很聪明。用炉火把湿毛巾烤干,这相当于中医祛湿的第三个 *** ——燥湿。
燥湿,一看这个燥字就与火有关,所以我们借助温热的药材来燥湿。
小伙伴们慢慢体会一下这个燥湿的概念,把毛巾放在炉火上烤的时候,毛巾的湿气是不是被蒸发了?这个炉火啊就相当于温药。
最后有朋友会说,刮一阵风不是也可以把湿毛巾吹干吗?
这相当于中医所说的风胜湿。不过这里的风可不是自然界的风,自然界的风只能吹干毛巾,不能吹干我们身体里面的湿气。
要吹干我们身体里面的湿气,必须在身体里面刮一阵风。刮一阵什么风?必须是温柔的春风,不能是狂风,不然会中风的。
谁来刮一阵温柔的春风?肝。
肝主风。所以要让肝气条达起来,肝一旦舒展起来就会卖力干活,我们五脏六腑都会沐浴在春风之下。
可惜啊,现在的人多数是肝气不舒,要么一点风都没有,要么就狂风大作。
所以我们要用疏肝理气的药,要用行气的药来给身体刮一阵微风。
有人会说,不是常说芳香化湿吗,用芳香的药材可以祛湿。
没错。不是说芳香的药材可以直接把湿气赶跑,而是芳香的药材可以振奋脾胃的阳气,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脾胃的运化能力加强了,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清阳发腠理,浊阴归六腑,湿气自然荡然无存。
你看经典的祛湿散寒的方子藿香正气水主要用的就是藿香佩兰这两味芳香的药材。
这样看来,中医祛湿的 *** 可以五管齐下啊:利湿、渗湿、燥湿、风胜于湿,芳香化湿。
这五种祛湿的 *** 再好也只是治标,并不治本。
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怎么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对喽,就是土。
这土是什么呢?就是脾嘛,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
还有,《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
祛湿除了健脾,还要扶阳,因为阳气是湿气的克星,湿气本质上属于阴邪,需要阳气来化它。所以凡是以伤害阳气为主的祛湿方子都不能久服,只能救急,如果要长期服用,必须加入扶阳的药材。
有没有一个方子能够把五种祛湿 *** 都包含进去,又能够彻底把脾胃健运起来还不伤阳气呢?这就是一个祛湿茶。方子如下:
怀山药、莲子、白扁豆、茯苓、薏苡仁、赤小豆、荷叶、桔梗、杏仁、陈皮、山楂、麦芽、砂仁、草果、肉桂、生姜、大枣、甘草。
首先说利湿。利湿用什么呢?利湿可以用茯苓、炒薏米、荷叶,赤小豆,直接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简单爽快。
其次是渗湿,渗湿可以用肉桂与生姜,肉桂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同样与生姜一起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
再次是燥湿,燥湿可以用陈皮、肉桂,肉桂可以把我们身体可以利用的水气化成水蒸气,就像火炉烘烤毛巾一样。陈皮苦温,直接燥湿化痰。
风胜湿用什么呢?陈皮与砂仁。
陈皮可以疏肝理气,让肝条达起来,肝一高兴就会春风拂面。砂仁也可以行气,让你的胃动力十足。
那么芳香化湿呢?
可以用陈皮、砂仁与草果。砂仁有一股特别芳香,芳香的东西可以醒脾,砂仁又是温的,脾得温则运,只要脾健运起来了,湿气的源头就解决了。草果,是厨房最常用的香料,红烧肉必须用,为啥,可以化掉红烧肉里面的湿气。
前面说过,这五种 *** 是治标,真正的治本必须要健脾,健脾才是祛湿的根本之道,所以必须启动脾胃功能。
如果启动脾胃功能,让脾胃这个中心轮子转起来呢?这里用了张仲景经常用的脾三味生姜、大枣与甘草。然后再加入直接健脾的白扁豆,妥妥的。
最后还要温阳,温阳用肉桂再合适不过了,肉桂一味可以温心阳肺阳还有肾阳。
为什么要加入一点山楂与麦芽呢,为了给邪气一个出路,为了消食化积,积食堵在脾胃,脾胃就很辛苦,湿气很难运化出去。现在的人吃得太多太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积食。
为什么又加了一点桔梗与杏仁呢?这是一个药对,目的是为了化痰。因为湿气久了慢慢会凝聚成痰,现在的女人十个八个都有痰。
祛湿,祛湿,毕竟属于泄法,虽然方子配伍精妙,但总会消耗一点正气的,如何把这点正气补回来?这里用了山药与莲子,直接补脾。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利湿、渗湿、燥湿、风胜于湿,芳香化湿一起来,健脾与扶阳双保险,不可谓不强大,不可谓不精妙。方子用的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非常安全,药不可以天天吃,食疗是可以长久的。
有的小伙伴用了这个方子小便次数多了,尿液不浑浊不黄了。有的小伙伴用完大便干爽了,排便后感觉身体非常轻松,慢性腹泻也改善了。
有的小伙伴用完嘴巴舒服多了,口气也清新了,痰也少了很多。有的小伙伴用完感觉胃口好了很多,胃不胀了,甚至大舌头、花边舌也改善了很多。
无论你是寒湿还是湿热都可以用。
PS:文章图片来源 *** ,侵删。所涉及到的各类疗法、药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了!
换季有湿气,怎么样喝茶才有效?俗话说“一湿百病生”,湿气是很多常见疾病的根源。而夏秋换季是湿邪入侵的高峰期,人体极易感受外来环境的侵袭,从而惹上“湿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等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排除身上湿气呢?
什么是湿热体质?
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往往是环境;内湿,则是身体内部,属于病理性变化。
热,称为火热之邪,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称为内热。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因湿气久留不除而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
湿热体质产生的4大原因
湿热体质的产生,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改变有关,如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吸烟、酗酒、饮食过于丰富、暴饮暴食等。
01
先天因素
先天的脾虚、脾胃虚弱,容易招惹湿气,遇到湿热环境或遇到热性疾病,便容易发展为湿热体质。
02
不良饮食习惯
每天熬夜、酗酒、吸烟、暴饮暴食。
03
过度滋补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经常性服用人参、当归等大补性的药材,结果催生或加重了湿热体质。
04
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引起,如长期生活在潮湿、湿热、闷热的环境中。我国西南地区人群便容易发生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有哪些特点?
性格:容易暴躁、易怒、急切;
体型:容易虚胖,或者表现为消瘦;
精神状态:容易懈怠、乏力、犯困但睡眠浅;
皮肤:容易出油、长痘、出现湿疹以及多发其他皮肤病,同时脸色发黄、舌苔黄,头发容易油腻、脱落;其中,舌红苔黄是典型的湿热症状。
食欲:表现食欲不振、口苦、口臭,甚至是恶心。由于湿和热主要伤害的部位是脾胃,所以会有饮食不佳、口臭、口干等症状。
湿热体质怎么喝茶?
对于湿热体质的人,适宜的茶类是不发酵茶或微发酵茶。因为不发酵茶偏凉寒,可以改善湿热体质中的“热”,而微发酵茶,性温平和,对消除体内湿气有很大的帮助。以下为大家推荐三类茶。
白茶
属于微发酵茶,性温。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消除疲劳等效果,尤其陈放的白茶,针对肝火等引起身体不适的人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绿茶
属于不发酵茶,偏凉寒性。有清热的作用,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饮用。
黄茶
属于轻发酵茶。黄茶需要闷,属于“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都可饮用。
除了通过以上茶饮调理,还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才能预防湿热。
来源:闲栖堂
生活当中有不少人身上的湿气是比较重的,那么去湿气的 *** 有哪些呢?可以去湿气的茶饮有哪些呢?一般身上湿气重的危害是什么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下面大家就跟着我一起来具体的看一看吧!
每天喝碗它半个月体内湿气全无
生活当中祛除湿气的 *** 有很多,享米红豆粥就是其中的一种,坚持喝它半个月体内的湿气就会排光,所以去湿气可以喝它哦!
享米的健脾祛湿效果是更好的。早在明代的古籍《本草纲目》里,就有提到:享米,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祛湿利水。享意指旺盛,说明享米有活血作用。在中医看来,享米的颗粒越小,药用价值就越高。对了我们把这种米享米红豆粥的做法:享米、红豆、芡实用水洗干净,浸泡2小时,可节约煮粥时间。
锅里加足够多的水,煮开。再放入享米、红豆、芡实,大火煮半小时,中火煮1小时,开始用勺子搅拌。煮熟烂即可。享米粥的做法:将享米洗净后,与大米一起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小火慢煮2--3小时即可。
可以去湿气的茶饮
有些茶饮去除湿气的 *** 也是很不错的,具体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平时有空的时候可以喝这些茶饮哦!
1.陈皮茯苓茶
陈皮茯苓茶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功效我们可以选择茯苓5克,陈皮适量,然后把茯苓、陈皮给干洗净,把它们放到保温杯里面,然后用热水壶把水烧开,把热水冲入放好陈皮和茯苓的杯中,等待大约5分左右就可以喝了,有很好的祛湿效果,比较适合上班族。
2.枸杞蜜茶
这个花茶的做法很简单,我们需要准备枸杞子,红枣2-3颗,冰糖、水。把买来的枸杞子洗干净,把红枣剖成两半,然后和冰糖一起放入热水就可以喝了,可以达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3.木棉花槐花蜂蜜茶
做法是选择木棉花,槐花,蜂蜜适量。然后把木棉花、槐花放到我们经常用的砂锅里面炒一下,然后我们可以加入清水,用大火开始把它煮沸,再用小火熬煮大约15分钟,然后滤渣把里面的汤汁留下来,放入蜂蜜就可以了。
4.五花茶
这个花茶的做法是选择适量的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鲜土茯苓。把上面的材料洗干净,然后把鲜土茯苓斩成细块状,再加入适量的水,把它煎煮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喝了,祛湿效果特别好。
除湿有四法
1、运动
运动能帮助我们排出湿气,如果身上湿气重的话,每天坚持运动一个小时是可以祛湿的。可以采取跑步、游泳等方式运动。
2、泡脚
在自己的泡脚水里放置艾草,有助于体内去除湿寒,因为艾草具有很强的祛寒作用,使用艾叶泡脚能够有效的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令体念的湿寒湿气排出体外。
3、拔罐
人要是拔罐后,刮出来的痧颜色越深,证明体内的湿气越重,医生恰恰是从这里看人是否湿气重,也可以分辨症状,切忌八小时内不要洗澡!
4、口味太重
油腻、过咸、太甜等食物不易消化,会影响肠胃的功能。少吃太重口味的食物,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例如芡实、山药、享米、苹果等。
5、排湿口——膝窝
膝窝又称腘窝,在膝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更大的排毒祛湿通道。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10分钟,至淤斑痧点显出,每一两周拍打一次。
湿气重的表现
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2、眼袋下垂,黑眼圈严重,肥胖,减肥后迅速反弹。
3、口臭,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4、虚胖水肿小肚子大,身体发福臃肿。
5、妇女白带多, *** 潮湿瘙痒。
湿气重的危害
损伤脾胃消化功能
身体湿气重容易阻碍脾胃气机,损伤脾阳,导致机体出现消化不良,水湿内生,从而又加剧了体内湿气的产生。因此湿气重可以影响人们的食欲,导致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水肿、痰饮等症。
湿气重影响关节活动
湿气可以阻滞经络关节,引起关节疼痛重着或者是屈伸不利,因此湿气重的人也往往会出现头困身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症状。
湿气引起的疾病缠绵不愈
因为湿性黏滞,所以湿气引起的疾病往往都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或是缠绵难愈。
湿气重阻碍身体气机
因为湿气为重浊之邪,容易滞留于人体脏腑经络之间,阻碍气机,使脏腑功能出现失调,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可出现胸膈满闷;湿阻中焦,则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邪停聚于下焦,者可导致肾脏和膀胱气机不利,出现小幅胀满、小便淋漓不畅等。
结语:如果我们身上的湿气太重的话,对于我们的健康危害是比较大的,那么去除湿气的 *** 有哪些呢?怎么去除湿气比较好呢?相信大家看了上述小编的对于去湿气 *** 的介绍都清楚了,平时可以多喝一些去湿气的茶叶哦!
湿气“最怕”这4款茶,隔三差五喝一杯,不仅祛湿,还可以降肝火现在的人经常熬夜到凌晨才睡觉,睡前才洗澡;人体睡觉的时候毛孔是闭合状态,长期下来就会导致身体里积累很多湿气无法外排。特别是中老年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明明不胖,但就是肚子特别突出,这就是体内湿气无法排出导致的。
春天很适合给自己的身体来个“大扫除”,另外春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在祛湿的同时还能补充阳气。
现在祛湿的 *** 五花八门,但是最健康的 *** 还是首选喝茶,因为既简单又方便,那么我们具体该喝什么种类的茶呢?
一、普洱茶
它是很多茶客都喜欢喝的茶,主要生长在云南省境内,茶树高大。
茶树长在海拔1000至2100米的高山上,那里的土壤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给茶树提供更多的养分,且那里日夜温差较大,雨量充沛,很适合茶树的生长。
普洱茶分为生茶与熟茶两种,生茶性凉,如果是经常上火的朋友可以选择喝它,但是不建议有胃病的朋友喝,因为生茶的 *** 性比较大;而熟茶的话就比较温和一些,如果是体内湿气较重的朋友,可以选择喝熟普洱,同时还可以养胃。
普洱茶存放的时间越久,口感越纯正,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它的茶汤“亮度”会有所增加,陈香显现、滋味渐趋醇滑、苦涩味逐渐淡化消失,茶品观赏性增强、品韵爽口逸人。该茶醇厚温润,可以健脾祛湿。
二、凤鸣毛尖
这款绿茶名声不大,但口感却是极好的,是真正大众喝得起的良心茶。茶叶全部是今年新采摘的嫩芽,品质绝佳。
该茶由茶界大师文胜全炒制而成,他还是建国十周年国礼茶的 *** 者,老先生一直是业内人竞相学习的对象。
茶树全部是生长在900米的高山茶园,昼夜温差大,雨量充足,茶叶的营养物质更加丰富,茶叶的香气也更加悠长。
干茶条索均整,颜色墨绿并伴有光泽,干净无杂质;泡上一杯,栗香味高扬持久,瞬间充满整个屋子,香气诱人;茶汤黄绿透亮,喝上一口,鲜爽的茶汤让人立刻精神起来,咽下时,茶汤温润细滑,非常爽口,滋味鲜爽甘甜,特别解渴。这款绿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能去除体内的湿气。
三、东方美人
它是台湾独有的名茶,产于新竹县北埔乡,又名膨风茶,因为宝岛台湾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所以才培育出这么优质的茶叶。
它初期展露头角是在清朝后期,那个时期,茶叶作为台湾省更大的出口品,名气慢慢的在陆地流传开来。又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白毫乌龙茶,东方美人茶叶外观颇显美感,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鲜艳明丽,茶汤呈现琥珀色,干净清澈,尝起来浓厚甘醇,并带有熟果香和蜜蜂芬芳。
四、英德红茶
它是产自广东省英德市的一款红茶,是那里的特产,也被称作“东方金美人”。
英德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68.64%,其适宜的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条件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963年,英德红茶首次在英国成功拍卖。同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盛大宴会上,用来招待宾客的英德红茶,受到高度称赞和推崇,并用作皇室礼品用茶,将英德红茶的声誉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自那之后,英德红茶便饮
它芽头肥壮,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香气甜花香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新爽口,,叶底芽头匀整、红亮,适合清饮。红茶性温,多喝可以养胃。
湿气重易生病,推荐这5款祛湿茶,或能有效祛湿排毒,不妨试试湿邪是导致人体生病的邪毒之一,中医常称之为百病之源,会诱发很多身体疾病,像平时出现胸闷、舌苔黄腻、小便短涩、大便不畅、 *** 潮湿等毛病,就很可能是体内湿气重导致的;
而严重情况下还可能诱发恶性肿瘤等威胁生命的重症,所以日常给身体祛湿的工作不能忽视,尤其是肥胖人群,这类人普遍身体湿气重,更要注意。
什么东西泡水喝可以祛湿排毒呢?以下几个食疗配方不妨一试。
1、赤小豆薏米水
其中主要原料赤小豆具有健脾、益气、利湿的功效,而薏米则可利水、消肿、清肺、排脓,二者相配可排毒祛湿、养血益气。
做法是赤小豆和薏米洗净浸泡一小时,然后加适量水放入锅中大火熬煮,烧开后关火不开盖放置一小时,再大火烧开关火放置重复三次,放凉过滤便可饮用。
但由于赤小豆和薏米属性偏寒凉,脾胃虚寒、食欲不佳、形体消瘦者不宜饮用。
2、冬瓜茶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冬瓜除了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还可以作中药使用,其性微寒,具有化痰、生津、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
能很好的驱除体内湿气,对于夏季干燥引起的小便发黄、口舌干燥很有疗效,常喝冬瓜茶,可健脾祛湿,祛斑消肿。
做法是冬瓜洗净切丁浸泡五分钟,然后倒掉水加红糖腌制一小时,再将腌好的冬瓜丁和糖水一起倒入锅中熬煮,到黏稠状放凉,然后密封保存,要喝时取出适量冲水饮。这款茶很适合下身肥胖的人祛湿。
3、生姜红枣水
生姜和红枣都是温性食材,生姜能解表散寒,红枣补益气血,用生姜、红枣煮水能很好的帮助身体祛湿,而且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人群饮用,能够补益脾胃、调和中气,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此外生姜红枣水可以辅助治疗咳嗽、感冒、发烧、咽喉痛、头痛、心悸症等,对于女性则有暖宫调经的作用,对身体非常好,但有胃热者不宜饮用。
4、陈皮茯苓茶
陈皮药性温和,有理气、健脾、化痰的作用,用处很多;茯苓可利水消肿,有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
二者合用做茶饮,可祛脂利湿、行气宽中,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祛湿排毒,可治痰多咳嗽,脘腹胀满,嗳气反酸,大便薄溏等症状。将两种药材洗净放入保温杯,加热水冲泡等待五分钟便可饮用。
5、癍痧凉茶
这款茶是草药大师黄振龙所创,据说是有刮痧排毒的功效,所以被人们命名为癍痧。
不过作为广东凉茶的经典代表,这款茶的确是值得推荐的一款保健茶,它拥有祛湿除癍、消暑散热、开胃消滞、化痰止咳等显著功效,对于一些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也有治疗作用。
要煮这款茶也不难,在网上或去药店可以买到癍痧茶包,拿回家加水煮即可。
当然除了上述的五款祛湿茶,还有很多别的配方,在选择时要根据其用料的属性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
平时少喝冷饮,少吃寒凉食物,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打打球、跑跑步都可以,还可以学习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运动能生阳,能帮助增强体质,防止湿邪入侵,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当湿气太严重时,可以采取拔火罐的方式祛湿。
夏天到了,可能很多人都在喝绿豆水,但其实还有一个茶可以帮你去除湿气,今天小编就来教教大家怎么做姜枣茶。
姜枣茶:
食材:红枣500克,生姜100克,红糖适量,水适量
做法:
1.大枣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将大枣去核,切成丁。
2.生姜洗净,去皮,切末。把切碎的大枣和姜放进锅内。
3.加冷水,水没过食材即可,小火慢慢煮。煮开后,把红糖放进去。
4.继续煮,一边煮一边搅拌,煮至粘稠即可。冷却后装瓶,放入冰箱。每次喝水时,舀两大勺倒入沸水冲调即可。
提醒:
1. 选材上要用大枣,因为大枣有暖身驱寒的作用。
2. 大枣经过切碎,再煮,里面的营养成分才会被煮出来。
3. 切碎的姜和枣要冷水下锅,生姜的味道才会挥发出去。
4. 煮完后也可以往姜枣茶里面加一些蜂蜜,有很好的润肺作用,但是要等到姜枣茶温的时候再加蜂蜜。
5. 煮完的姜枣茶,冷却后,装入干净的瓶子内,放冰箱冷藏。什么时候喝水舀上两勺,用开水一冲泡就可喝了。
功效:
具有温中散寒、止呕、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用后能促使血管扩张,全身有温热感,具有强心作用。促进消化,增加肠蠕动,保护胃粘膜,对胃溃疡有明显抑 *** 用。姜枣利胆、镇痛、解热、抗炎、抗菌、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有较强的效果。此方可长期饮用。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夏季健脾祛湿茶中医实录
“朱医生,你说姜枣茶不太适合大部分上海人喝,喝了容易上火。但网上都说这个季节要祛湿呀!那我们能喝什么茶来祛湿呀?”病人粉丝留言。
“那我找个机会说一说”我答复。
“朱医生,你太忙了,不要忘记哦!”病人叮嘱着。
“好的,好的,一定一定!”我回复道。
今日正好在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活过100岁》节目,恰恰提到了这个话题,于是在节目结束后,我趁热打铁把这夏季的健脾祛湿茶和大家介绍一下。
我一般很少介绍具体的用药药方,是因为担心大家乱用,所以大家在服用之前还是要找靠谱的中医医生确认好身体体质是否适合哦!
祛湿为什么要健脾?
很多人都知道要祛湿,但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健脾。我举个例子给大家听,比如将自然界的湿气比喻成天上下的雨,那祛湿就好比一把伞,伞可以挡雨,但小孩子也也知道,伞不撑开是无法抵御雨水的,所以伞和撑开伞的力量缺一不可。换到人体上就是祛湿是伞,而健脾是撑开雨伞的力量。
而且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脾的功能正常才是真正能抵御湿气的关键因素,即“本”,那些祛湿的 *** 其实只是表面功夫,可能短时间有效,但时间一长“本”都丢了,后果可想而知,伞面做的再好不能撑开又有何用?如何抵御风雨?
健脾祛湿家传方
上海地区是处于中原版图的东南处,按照中医的五行理论东方属木,南方属火,因此我经常说上海人的体质偏湿热的会多一些,这既是临床上的实际情况,也是有中医理论支持的。因为地域不同,所以可能适合北方人的祛湿 *** ,上海人并不适用,反之更南方的养生 *** 比如广东地区也不一定适合上海地区,祛湿 *** 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我这里介绍一个家传的祛湿药方供大家参考。
上海地区祛湿首选薏苡仁,薏苡仁略偏寒正好适合上海人的湿热体质。大家可能只知道薏苡仁可以祛湿,但其实薏苡仁还可以治疗肺痈、肠痈,和关节炎,这些疾病中医中大部分属于热证,比如肺痈咳出的痰是黄脓痰,肠痈也为热毒为病。所以薏苡仁不单是食品也是一味重要的药材,并且薏苡仁主要适合湿热重的人群。
那如果湿热不重但湿气重的人该怎么办能?可以在薏苡仁中加山药。健脾首选山药,山药是中药中最为常用而且副作用较小的健脾良药。同时还能补肺、补肾。因薏苡仁祛湿力强而健脾药效较弱,因此薏苡仁配山药,祛湿健脾两不误。
临床上还有一部分人,早上起来舌苔厚厚白腻一层,这种情况可能薏苡仁加山药还不够,还需增加一味白扁豆。白扁豆是一味药材,也是食材。白扁豆有几个好处,一是药性偏温,符合健脾化湿的治法,湿气属于阴邪需要阳药来温化。二是白扁豆本身能祛暑湿,符合现在季节的时令,三是白扁豆能配合薏苡仁中和其寒性。别看白扁豆在养生界出镜率不高,但其作用有着一锤定音的效果。
朱氏内科传人又来总结啦!
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茶的剂量比例也有讲究,薏苡仁用量要大,一般50g起步,山药9~15g,白扁豆9~15g即可。
服法有一个注意点,只能饮水,不能吃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这些药渣,这些药材食材本身不易消化,吃下去之后反而增加脾胃的负担,就好比把撑伞的力量给削弱了。运化功能减弱,更加助长湿邪,千万别犯这个错误哦!
薏苡仁还有生、炒之分,建议在这个季节加强健脾的功效,适合用炒薏苡仁。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一点,该用薏苡仁,还是薏苡仁山药,或者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这是要医生来决定的,自行诊断误诊很多,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