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指路:等了365天,夏天最过瘾的一碗面来了!
前两天,江浙沪多地宣布出梅,正式进入盛夏时节,是时候吃碗清爽的冷面凉快一下。
在全国冷面江湖中,老上海冷面自成一派,也是上海人的夏季信仰。冷面是食物界的移动空调,拌上花生酱、醋、酱油,一碗下肚,神清气爽,暑气全消。
对于老上海人来说,冷面是他们夏日的味觉记忆。每年5月下旬,各大老字号就开始在门口贴“供应冷面”的公告,预示着夏天的来临。
早期的上海冷面是穷苦人发明的吃法,借鉴的是北方冷面的做法,用自来水浸凉,再拌上花生酱。但经水泡过后,冷面容易糊掉,且失去了筋道,而且用自来水也不够卫生。
而后四如春点心店对它进行了改良,首创蒸拌面,先蒸后拌,再用风扇冷却。据《上海志》记载:“四如春点心店。在瑞金一路15号(初址)。1929年建,经营徽帮汤团、馄饨面食……50年代,首创蒸拌面,以卫生出名。”所以四如春也是本帮风扇冷面的祖师爷。
上海冷面吃口讲究筋道,选面很关键。正宗的上海冷面,面条得是小阔面,加碱和鸡蛋,放到蒸笼上蒸至六分熟,再入沸水煮熟。接下来就是沥干降温了,将热面条摊在案板上,用风扇对着吹。
所以上海传统考究的冷面店里,会有一间小小的“冷面房”,几台电扇同时对着面吹,保证每一根面条都受到凉风的洗礼。再淋几滴油,用筷子撩拨一下,口感更为筋道。
调料,冷面的另一大法宝。看似简单,其实讲究得很。灵魂花生酱不能太稀或是过稠,要保留花生酱独有的坚果香气。醋和酱油也是主角,酱油的鲜甜是底味,米醋中和花生酱的腻,少许辣油作伴,交织出上海人更爱的夏日味道。
浇头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经典派茭白青椒肉丝或银芽三丝,清爽又美味。还有些本帮劐气小炒:辣肉、葱烤大排、木耳面筋、酱爆猪肝等。懂经的人往往会点一荤一素, *** 一一。
我们跑遍上海,盘出6家各有特色的冷面冷馄饨店,有几家值得反复打卡。快收藏好这份舌尖上的清爽,解锁嗦冷面的幸福!
想吃到地道的上海冷面,不能去普通面馆,得去那些老字号点心店,那些做了几十年的老味道,才足够正宗。
01 四如春食府
推荐点单:二两鳝丝冷面37元、冰冻绿豆汤5元
地址:石泉路72号
营业时间:05:00-23:00
四如春,魔都冷面鼻祖,蒸拌面开创者。盛夏时节,这里被冷面冷馄饨包场。
我们去的时候(7月1日)还没开放堂食,很多人都是把车停在附近,买完疾步回车里吃。点单阿姨还安慰我们“快了快了,讲不定没几天堂食就开了。”
我们点了二两招牌的鳝丝冷面,又加了个三丝浇头。外卖的面和浇头是分开的,配上一小包封好口的,加了醋和酱油的花生酱。虽然不用在店里摩肩接踵“抢”位置,但总觉得缺少了点灵魂。
堂食和外带的口感,确实存在明显区别,经过“长途跋涉”,再次打开,面条的状态有点不尽如人意了,稍稍有些坨。
还好,整体口感没受到什么影响,冷面滑溜溜的,韧中带弹,吃口很轻盈,后悔只点了2两。果然蒸面技术,没人比得过四如春。
调味方面,一小包调料给得太克制,不够拌。花生酱偏稀,不粘口,但酱油的味道盖过了醋味,所以偏甜。
三丝浇头太惊艳!茭白丝柔软清甜,肉丝鲜嫩,和冷面最为搭配。
小暑大暑吃鳝鱼,我们还点了份时令的鳝丝浇头,也优秀。鳝鱼仿佛散发着光芒,刚入口,是浓油赤酱带来的快乐,紧接着一股淡淡的酒味袭来。冷面裹挟着咸甜口的酱汁,越吃越香。美中不足的是30元一份的鳝丝份量略少,几筷子就吃完了。
他家的冰镇绿豆汤真的是解暑神器,很传统的做法,里面没有添加奇奇怪怪的配料,一口下去降温10度。
相较于其他老字号,四如春的地理位置不算特别便利。但每年夏天我们一定会光顾一次他们家。这是吃货们的约定俗成。
02 美新点心店
推荐点单:木耳面筋冷面28元、牛肉粉丝汤8元
地址:陕西北路105号
营业时间:08:00-19:00
始创于1925年的美新点心店,上海人对它有着别样的感情,冬天排队买八宝饭;元宵节囤汤圆;夏天去吃冷面和冷馄饨,每一样都是必吃的招牌。
工作日中午11点,门口已经乌泱泱排满了人。从排队点单到最后拿到手,我们大概等了25分钟。这两天美新的堂食还未开放(我们7月1日去的),无奈我们只能在路边来了一场冷面brunch。
和其他店“先蒸后煮”的方式不同,美新的冷面是汆水后自然冷却的碱水面。比起鸡蛋面,它的弹性和韧性都差了点,口感偏软不算筋道,入口温度也比较高。
美新的花生酱略微稀薄,整体口味较淡。我们的习惯是让阿姨多给一勺花生酱,再加点醋拌着吃。值得一夸的是,即使放置时间长了,他家的面也不容易粘成一团,依然挺括。
点单率更高的大排浇头,果然不负所望。一块有半张脸那么大,实打实的份量,口感酥香软烂,裹粉不算厚,葱香味充盈在唇齿间。有了肉汁的加持,面条更加有滋有味。
木耳面筋黄花菜是我们不变的纯素选择,面筋吸饱了酱汁,甜津津的;木耳吃起来爽口开胃。
老一辈吃冷面,喜欢配一碗咖喱牛肉汤。一把粉丝,佐以两三片薄牛肉和几块油豆腐。咖喱味道不重,不算很辛辣,一碗下肚,妥帖舒服。冷馄饨也出彩,菜肉芯子紧实鲜甜,包裹上厚厚的一层花生酱,一口咬下,汁水四溢。
有一位爷叔是特意从浦东赶来买冷面的,一口气买了9份清冷面,说是一家三代人,都更爱吃美新的冷面。看来,这些藏在人味觉深处的美味,依然寄托着一代又一代的情感。
03 玉华饮食店
推荐点单:糖醋小肉冷面22元、冷馄饨16元/2两、冰冻绿豆汤7元
地址:茅台路298号
营业时间:06:00-21:00
开了35年之久的玉华饮食店,本来是社区饮食店,连个显眼的招牌都没有,没熟人带很可能会迷路。如今它换到了沿街的店铺,环境也比以前敞亮了。
早上10点,店内热火朝天,来的大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冷面和冷馄饨是有单独窗口的,点好单之后,直接拿着单子自取。两个阿姨手脚利索得很,一个负责外卖打包,一个负责堂食现拌。
他家用的是传统的冷面做法,阔面不下水煮,直接蒸熟后用电风扇吹凉。面条偏软但不烂。花生酱是吃过的冷面店里最香的,一拌开,浓郁的香味就往鼻子里窜。
浇头的种类有十几种,糖醋小肉、三丝、辣肉这三种,盲点都不会出错。尤其是糖醋小肉,不夸张地说,几乎是天花板级别的了。
一份浇头大概有7-8块小肉,用的是猪梅肉,肉质紧实,酸酸甜甜,很熟悉的本帮调味。酱汁勾芡程度正好,全倒在冷面上,看这发光的色面,太嗲了!
我们还点了份绿豆芽,炒得又香又爽脆,自带一股水灵气,分分钟光盘。
现点现炸的炸猪排,滚烫上桌,厚薄适中,面包糠裹得又薄又匀,配上灵魂辣酱油,一口酥脆,肉汁也很饱满,优秀!唯一小小不足,猪排过于精瘦了。
饱满大颗的碱水皮冷馄饨,内里是青菜肉馅的。浇上调好的花生酱,一口一个,扎实得很。
04 东泰祥生煎馆
推荐点单:特色生煎4只12元、辣肉浇头冷面29元
地址:重庆北路188号
营业时间:全天营业
重庆北路上的东泰祥生煎馆,24小时营业,是我们常年的夜宵根据地。深夜还能尝到烟火气十足的生煎、牛肉汤、冷面、冷馄饨和葱油拌面,豪气地摆上一大桌,你说幸不幸福!
堂食开放的之一天(6月29日),我们就去了,店内正在煎生煎,是熟悉的香味和久违的烟火气。
他家的冷面是漂亮的小阔面,加了鸡蛋,黄澄澄的,口感筋道又富有弹性。芝麻酱给得也大方,没花什么力气就能把面均匀拌开,每一根面上都挂满了料汁。
我们选了最经典的辣肉浇头,虽然不是现炒的,但依然能吃得出劐气。肉丁在辣油中泛着迷人的光泽,空口吃就已经足够出色,是上海人钟爱的甜辣口。
没忍住还加单了一份素鸡,油炸过的素鸡,内里的气孔全都绽放开来,吸饱了汤汁,一口咬下,厚实满足。5元两块,性价比很高。
即使已经被2两冷面填饱肚子,但纠结再三还是来了一客生煎。刚刚出炉冒着热气的生煎,白白胖胖的样子太讨人欢喜了。半发酵的面皮,褶皱面朝下煎,底板煎得如小麻花般酥脆。
再用每天新鲜炒香的黑芝麻和葱点缀,色香味俱全。肉馅三肥七瘦,偏紧实型,汤汁较少,一个小勺正好能兜住,地地道道的上海味道。
05 王家沙(南京西路总店)
推荐点单:菜肉冷馄饨18元、赤豆刨冰16元
地址:南京西路805号(近石门一路)
营业时间:07:00-20:30
“点心状元”王家沙的点心和小吃都做得风生水起,本来冲着老字号去的,没想到踩了雷。这也是我们今年吃过的冷面中,最令人失望的一碗。
与其说是冷面,不如说是一碗拌面,寡而无味。几乎吃不出花生酱和醋味。哪怕我们自己倒了醋,也无济于事。
三丝浇头勾芡过重,茭白像是泡在油里,一点都不清爽,肉丝也软塌塌的,毫无食欲可言。或许是放凉的缘故,爆鱼不够酥脆,吃到后面还隐约吃出了一股子草鱼的腥气。
菜肉冷馄饨无功无过,馄饨皮偏厚,荠菜和猪肉的比例混合得还算不错。点睛之笔在于红彤彤的辣油,提香的同时,层次感十足。
赤豆刨冰发挥还算稳定,16元一杯。老式扎啤杯和蜂巢格纹的外观,年代感满满。赤豆煮得酥烂,里面还加了葡萄干、玉米粒和菠萝块,顶上盖满了粗犷的刨冰颗粒,一口降温,这才是值得期待的夏天味道。
06 一心斋
推荐点单:牛肉煎包4.5元、绿豆刨冰12元
地址:平凉路1503号(近宁国路)
营业时间:10:00-14:00,16:30-21:00
老牌 *** 餐厅一心斋,是杨浦区的土著朋友推荐给我们的,说这碗冷面她吃了二十几年。一心斋位置不算友好,地铁下来还得走1公里,大热天的,差点热中暑。
辣酱浇头的份量倒是良心,阿姨一共给了三勺,盖在面上扑扑满。但调味过咸,没吃几口就有点齁。作为一家 *** 餐厅,我们更推荐你们点芹菜牛肉浇头,虽然是很家常的做法,但不容易踩雷。
而且花生酱调得太浓稠,不仅难拌开,等我们拍好照片,大部分还结块了,面条也有小小打结。
无刨冰,不夏天!一心斋的刨冰是出了名的,配冷面一绝。除了传统的绿豆和赤豆口味,还有经典的水果刨冰。水果依旧是罐头出品,完美复刻了小时候的味道。
称霸上海滩的牛肉煎包必尝,两面金黄,一只足有一个拳头那么大。
上层皮子像生煎一般有韧劲,下层又像葱油饼般酥脆,轻咬一口,热气中混合咖喱的香气,香而不腻。
没有冷面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一碗清凉的冷面下肚,吹散了夏日烦闷的燥热,也把魔都的烟火气重新带了回来。
你尝了夏天的之一碗冷面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责编:Hattie
编辑:Judy
摄影: VC
闻名全国的“20碗面条”,南北各具特色,看看有你家乡吗?闻名全国的“20碗面条”,南北各具特色,吃过10种是面霸,有你家乡吗?
中国是世界美食之都,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美食,在长久的饮食文化中,中国逐渐形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格局,但其实在吃面食这件事情,南北平分秋色,南北方都有很多声名远播的面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闻名全国的“20碗面条”,南北各具特色,吃过10种是面霸,看看有你家乡吗?
我们先来看看北方闻名全国的特色面条。
1、兰州牛肉面
提到兰州很多人都会想起“兰州拉面”,但其实兰州本地没有“兰州拉面”,只有兰州牛肉面,上次去兰州出差时,走在街边大街小巷里,想吃一碗“兰州拉面”楞是没有找到,后来本地的朋友表示:“兰州拉面是青海人开的,在兰州只有牛肉面”。
之一次品尝兰州牛肉面,印象最深的就是牛肉,好大一块,而且牛肉数量比“兰州拉面”多2倍以上,味道也是很不错的,汤底是用牛肉现熬的。
2、陕西油泼面
油泼面是陕西当地更具特色的美食小吃,走在陕西的各大城市里都能够看见油泼面的身影,油泼面往往都是手工现做的宽面条。
加入陕西人爱吃的特色辣椒粉,然后泼上一层热油,顿时香味扑鼻而来,香辣味十足,面条有嚼劲,吃过一次就忘不了。
3、北京炸酱面
很多人去了北京旅游,都会去品尝一下北京炸酱面的味道,尤其是那些隐藏在街边小巷子里的炸酱面美味可口,让人吃完一口就爱上了。
北京炸酱面选用的是胡萝卜丝,黄瓜丝,花生米等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凉拌而成,荤素搭配,口感很不错。
4、山西刀削面
山西也有很多美食,其中刀削面很是美味,山西人将面粉加入清水做成面团,然后再将面团削成长条的面食,加入各种配料 *** 而成,吃起来很是爽口美味。
5、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有很多人,有的加入了羊肉汤,有的加入了牛肉汤,但不管是哪一种大家都很爱吃,每天清晨,在河南的街头小巷里,面馆店里高朋满座,大家都在品尝烩面的独特香味。
6、山西剔尖面
剔尖面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一道传统的经典美食,山西剔尖面也被很多人称为“剪刀面”,两头比较尖,加入瘦肉等各种配菜一起吃,很是美味。
7、吉林延吉冷面
吉林延吉靠近韩国,当地的冷面颇具特色,尤其是夏天时候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夏天炎热,来一碗冷面,简直就是透心凉。
将荞麦面煮熟之后,过一道冰水,或者是放在冰水里浸泡10分钟,这样面条口感更有劲道,然后装入碗中,加入牛肉,鸡蛋,冷汤,冰块一起食用,凉爽入味,夏天吃简直太爽了。
8、新疆拌面
新疆也有很多的特色面食,其中拌面独具特色,将手工 *** 的面条放入锅中焯水煮熟,然后再加入牛肉等浇头,放入少许辣椒,吃起来咸香美味,让人欲罢不能。
再来看看南方的特色面条。
9、武汉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的大名很多人都听过,去了武汉那是一定要品尝的美食,热干面放入了芝麻酱,吃在嘴里会感觉比较干,之一次品尝可能有点不习惯,但是多吃几次就会爱上这股特殊的香味。
10、四川担担面
担担面很多人都吃过,里面放入了肉沫,辣椒油,黄豆等各种食材,吃起来鲜香麻辣,比较重口味,但是爱吃辣的人往往很喜欢吃。
11、上海阳春面
很多人说“上海是美食荒漠”,但其实上海也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阳春面便是其中之一,上海的阳春面往往会配着大排肉等一起食用。
面条香软可口,汤汁经过骨头熬制,味道浓郁,让人吃完忍不住点赞。
12、广东云吞面
去了广东的人们对云吞面绝对不陌生,很多北方人之一次吃云吞面都很震惊:“广东人是怎么想的,将馄沌和面条放在一起煮,真是个人才。”
面条和云吞的搭配让广东云吞面独具特色,云吞的种类有很多,可以选择虾肉云吞,也可以选择瘦肉云吞,还有牛肉云吞等等,爱吃哪种选择哪种,味道可以自行组合。
13、厦门沙茶面
之一次去厦门旅游时,看到沙茶面馆前面排起了长龙队伍,于是便很好奇,排队等候半小时,终于吃上了当地的特色面食。
吃之一口时,感觉面条味道有点怪怪的,多吃几口便瞬间爱上了这碗面,厦门沙茶面还可以搭配大肠,瘦肉,猪肝等等食物一起吃,还是值得一试。
14、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曾经火爆全国,一夜之间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很多的重庆小面餐馆,但是由于口味品质没有把控好,很多人吃了之一遍便不愿再去吃了。
其实正宗的重庆小面是非常美味的,去了重庆一定要品尝一下。
15、石家庄牛肉板面
当你问一个河北石家庄人,当地有什么特色?他会告诉你:“安徽牛肉板面”,你听完后肯定大吃一惊疑惑道:“那不是安徽的吗?”
跟兰州人一样,石家庄人们对于“安徽牛肉板面”这6个字也是颇有微词,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的“安徽板面”,但其实安徽是没有板面,正宗的牛肉板面是在石家庄。
16、香港车仔面
香港的美食很多,其中车仔面很有特色,价格也很实惠,是普通人早上最常见吃的一种面食之一,咸香入味,不可错过。
17、贵阳肠旺面
贵州美食也很多,贵阳当地的肠旺面更是闻名遐迩,将面条煮熟,然后加入肥肠,猪肉等配料,是很多人早上更爱吃的面食。
18、镇江锅盖面
为何称为“锅盖面”?据说是因为古代有位妇人煮面时将锅盖放入锅里一起煮,结果煮出来的面条连达官贵人都很喜欢吃,从此而得名。
去了镇江除了要品尝镇江香醋之外,镇江的锅盖面也值得一试。
19、杭州片儿川
“片儿川”这三个字听起来就很有本地特色,杭州的片儿川是当地更具盛名的传统面食,将面条,鲜笋,雪菜,瘦肉混合在一起煮至而成。
尤其是春天的片儿川,有了新鲜春笋的加入,让片儿川更具鲜味,去了杭州千万不可错过这道美食。
20、南京老卤面
南京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很多的传统美食,南京老卤面便是其中之一,浓油赤酱
的老卤面,咸中带甜,外地人之一次吃可能感觉有点怪怪的,但是多品尝几口后便会爱上南京这口老卤面的味道。
中国的特色面食其实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列举了经常听到的20种面条,这20种面条南北各具特色,你爱吃哪种呢?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 *** 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伙计,来碗面食!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走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凉皮、肉夹馍、油泼面……在西安人的一日三餐中,面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江湖地位。
面食,与西安这座文化古都有着相似的性格,沧桑又厚重,亲和又实在,成为西安美食的头号代表,也让西安碳水之都的美名远扬。
“特色”的面食
西安的面食,取材于秦岭山水哺育的关中小麦,白花花的面粉与水调和成可塑性极强的面团,经过揉捏、捶打、压擀、切搓…… *** 成各类面食,散落在西安各区县的角角落落,构筑成形形 *** 的面食门派。
电视剧《白鹿原》
面食江湖的传说在西安经久不停,独特的名号、奇特的做法,特色的吃法,汇聚成了外地人眼中的“奇葩”食物,也为西安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
老鸹撒
老鸹撒(西安话念lào guǎ sá ),是关中地区极有乡土气息的民间家常面食。老鸹撒之奇,主要奇在它的名字和做法上。
关于老鸹撒的来历有个故事。据传匈奴人以乌鸦为祥鸟,西汉“飞将军”李广在边塞抗击匈奴时,令战士以头盔为锅,以树棍为筷,创出这道形似乌鸦头的面食,汉武帝为其赐名表达击杀匈奴的决心。西安话将乌鸦俗称为老鸹,把头称为 sá,老鸹撒(老鸹头)之名由此流传。
电视剧《白鹿原》
不同于一般面食的 *** 方式,老鸹撒的做法极其简单,所以也被称作“懒汉饭”,不用和面和揉面,只用筷子将一块块面团夹到水里煮熟,加配菜调料煮熟就可食用。小说《白鹿原》里仙草去世后,白嘉轩和鹿三就图省事天天做着吃。
牛羊肉泡馍
作为知名度极高的西安美食,西安人吃牛羊肉泡馍时的“掰馍大法”,一直令外地朋友啧啧称奇。对西安人来说,掰馍是咥馍前必不可少的步骤,更是个技术活、耐心活。
纪录片《风味人间》
“吃馍十分钟,掰馍半小时”说得很是贴切,但即使如此,老西安人也从不吝啬在掰馍上花费的时间。约上老伙计面对面坐下,一边“谝闲传”(闲聊),一边把手里的馍掰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直到掰成大约黄豆大小。而这“工程”对外地朋友来说,就显得有些“难受”,硬硬的坨坨馍掰起来费劲不说,心急起来掰大了,还有可能被退回来重新掰。
等到掰好馍送到后厨,馍块和配菜一起被放入秘制高汤里熬煮到绵烂,加上精选的切片牛羊肉就可出锅(也可炒制成小炒),上桌一尝,喷香地道的风味绝对配得上掰馍的辛苦。
biángbiáng面
关中八大怪,面条像裤带,biángbiáng面就是这样的怪。一怪是因为它的名字,“biáng”字型复杂,被公认为“中国最难写的字”,一般认为是象声词,形容拉面时面条拍在案板上发出的声音。
二怪是因为它的吃法。形如裤带的大宽面盛入粗瓷老碗,吃的时候一定得摆好架势才吃得香,把头埋下去,夹上一筷子使劲吸溜,发出呼呼的声音,一碗面吃下来,尽显西安人豪放爽朗的个性。
综艺《哈哈哈哈哈》
和面醒好后把面团分成大小相等的剂子,抹上油让剂子松弛后擀成牛舌状,再均匀扯出宽大的面条,煮好捞出,加上配菜和辣椒面,或油泼、或拌上腊汁肉,一口下肚,筋道爽滑,味道香浓。
搅团
搅团是关中地区的名小吃。在锅里倒水,一边倒玉米面粉,一边用擀面杖在锅中用力搅拌成浆糊,因为是搅拌而成,又是一团一团的糊糊,所以得名“搅团”。
搅团出锅后与秘制的酸汤或“辣子水水”搭配,再放上菠菜、韭菜等喜欢的配菜,酸辣爽口,人间美味。其吃法多样,“水围城”“水漫金山”“鱼鱼”,杂烩、凉拌各是各的味道。
“一口吞”绝对是搅团最令人称奇的特点。在外地人之一次吃搅团的时候,本地朋友总会来一句“别咬,直接咽下去”,如此独特的面食吃法,令许多外地朋友记忆犹新。
“独特”的现象
令人啧啧称奇的不仅仅是西安的面,还有西安人吃面时的各种“神奇”行为。
在一份热腾腾、香喷喷的面食面前,西安人很难不心动。为了将这“好东西”咥得更香,西安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辅助行动,成为中华面食届的“奇闻怪谈”。
吃面必须要就蒜
蒜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一种烹饪调味的佳品。但在西安人眼中,它可是吃面时不可或缺的黄金搭档,“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成为西安汉子们吃面的共识。
综艺《哈哈哈哈哈》
走进一家地道的西安面馆,桌上总会放上一碗蒜,即使偶尔碗里没蒜,本地食客也会再吆喝着“来头蒜”。等面时,抽空剥好几颗蒜,面一上桌,就一口燃面一口蒜开动起来。面吃完,再来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等到吃饱喝足,擦一擦满额的汗,伴着一个充满“蒜气”的饱嗝,这滋味,够劲儿够实在!
油泼辣子一道菜
“油泼辣子一道菜”,名列“关中八大怪”,多年来一直是西安饮食特色。一碗“油泼辣子”,不管拌面还是就馍,都是西安人咋吃都不厌的人间美味。
辣椒红与面粉白的搭配,大约是西安人永恒的快乐。吃馍的时候,蒸馍掰开,抹上红油油的油泼辣子,不管再夹肉片、咸菜、鸡蛋还是各种菜,味道都是极好的;吃面的时候,不管干的汤的,几勺油泼辣子下去,滋味瞬间升华,热、辣、香味道交融,浑身舒坦。油泼辣子伴面食,热辣、实在又治愈,就像西安人乐观豁达的个性,吃得开心了,心情便豁然开朗,多少烦心事,在这会儿都不算事。
传承下的“老碗会”
过去老一辈西安人吃面,总有一种约定俗成、颇具仪式感的“老碗会”。一到饭点,街坊邻居一人端一老碗面,聚在一起一“圪蹴”(蹲下),一边呼噜呼噜吸溜着面,一边家长里短“谝闲传”(聊天),场面温暖又热闹。
时过境迁,昔日的“老碗会”也在不断传承发展,彰显着城市的包容态度与烟火气息。地道的面馆大多藏在巷子里,临近饭点,面馆内外的桌子边总聚集着大批食客:休闲遛弯的大爷大妈、风尘仆仆的工地工人,斯文的商务精英,时髦的年轻姑娘……不分性别、年龄、职业,都是一副撸起袖子、扎起头发、认真吃面的豪放模样,倒面汤的,剥蒜的,闲聊的,头埋进碗的……配上面条的吸溜声、老板的吆喝声、谈笑的嘈杂声……不一样的“老碗会”,组成了同样其乐融融、一派祥和的市井画卷。
西安人对面食有一种近乎虔诚的钟爱。对他们来说,再没有什么食物能像面食一样,老少咸宜,抚慰人心。对他们来说,面食是一种日常食物,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份乡愁情怀。
电视剧《白鹿原》
无论从前是否喜欢吃面,流落异国他乡的西安人,总会被各色面食打动,然后蓦然间想起儿时妈妈在灶台前忙着做面的身影,想起那古长安的水与关中平原的面交融的熟悉滋味。
那些面食,在时光的冲刷下,留存了西安独特的味道,那些吃面时的“神奇”行为,更传承了西安人追求实在、包容、豁达、豪放的生活态度,共同组合成了西安饮食文化的象征。
碳水西安,无面不欢。伙计(朋友),来碗面吗?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部分图片来源三联美食、地道风物、永兴坊
编辑:霄霄 | 视觉:金玉
责校:瑞白 | 审核:百解
明日二伏要吃面,分享5种家常面条的做法,营养又开胃,轻松度夏民间有一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按照习俗,在燥热的盛夏吃一碗代表性的面条最应景不过了!面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二伏,天气不是一般的热,人们常食欲不振、没什么胃口,而面食相对好消化吸收,还可增进人的食欲。今天分享5种面条的家常做法,营养鲜香开胃,感兴趣的朋友学起来吧。
★ 葱油拌面
【食材】:香葱 适量,生抽 5勺,老抽 2汤匙,白糖 1勺,挂面 适量,
【做法】:1、把香葱洗干净,甩干水分(防止溅油),切成葱段,锅中倒入油,加热至微温放入香葱段,用小火慢炸,直至香葱变成枯草变脆;不要糊了,要不就会发苦咯。
2、香葱炸干后,把香葱都捞起来,倒入生抽、老抽和白糖调好的酱汁入锅搅拌均匀,煮沸备用,让葱油和酱油充分结合。
3、把煮好的面条捞出放入大容器里,往面条里面舀入备好的葱油汁拌匀即可。
★ 麻酱鸡丝凉面
【食材】:荞麦面 适量,鸡胸肉 适量、黄瓜 适量,胡萝卜 适量,炒花生 适量,葱结、姜片、料酒,生抽 3勺,香醋 3勺,芝麻酱 3勺,白糖 1小勺
【做法】:1、鸡胸肉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加入葱结、姜片、料酒,大火烧开后中火煮熟。筷子能轻松扎透就是煮熟了,就可以捞出来晾凉,沿着纹路撕成鸡丝,黄瓜切丝,胡萝卜切丝,稍许煮煮就好,炒花生压碎备用;
2、做调味汁,碗中放入生抽、香醋、芝麻酱、白糖搅拌均匀成略稀的芝麻酱,根据自己口味调整一下;
3、锅里煮水,煮沸水后加入少量油和盐,可防面条粘连,放入面条煮熟,然后放入冰水中备用,或者用风扇猛吹,吃的时候沥干水分。
4、从冰水中捞出凉面放入碗中,淋上酱汁,摆上黄瓜丝、胡萝卜丝、鸡丝、鸡蛋以及碎花生,吃的时候把酱汁还有配菜和面全部拌匀即可。
★ 豉油皇炒面
【食材】:挂面 适量、韭菜 适量、豆芽 适量、胡萝卜 适量、生抽 2勺、蚝油 1勺、老抽 1勺、糖 1小勺
【做法】:1、烧开一锅水,放入面条煮熟,并用筷子打散后盛出,在凉水中过一下,然后沥干;
2、绿豆芽,去头去尾,韭菜切段,胡萝卜切丝,锅内放入一勺油,倒入韭菜、豆芽和胡萝卜略微翻炒一会断生;
3、倒入沥干水的面条,迅速翻炒均匀,可用筷子进行辅助翻炒;
4、调一个豉油皇酱汁,生抽、蚝油、老抽、糖混合均匀,倒入锅里拌匀,使面条都粘上酱汁;
5、翻炒要迅速,开中大火将炒面炒至略干,盛出即可。
★ 西红柿鸡蛋面
【食材】:西红柿 适量、鸡蛋 适量、挂面 适量、葱适量、盐 1小勺
【做法】:1、将鸡蛋打散,里面加点盐和水,锅内倒油,油4成热倒入蛋液,等凝固后迅速滑散,盛出备用。
2、把西红柿冲洗干净,切成小块,锅里倒油至8成热,倒入西红柿翻炒至软烂出汁;
3、西红柿倒入热水,然后盖锅盖中小火焖煮5分钟,让西红柿炖烂一些,随后放入盐和酱油,最后倒入炒好的鸡蛋,让每块鸡蛋充分吸饱汤汁。再把炒好的西红柿浇在上面即可。
★ 肉沫炒蒜苔盖浇面
【食材】:蒜薹 适量、猪肉 适量、生抽 2勺、蚝油 1勺、老抽 1勺、白糖 1小勺、料酒 1勺、淀粉 1小勺、面条 适量、
【做法】:1、蒜薹洗净切末备用,把廋肉剁碎,热锅倒油,倒入猪肉末炒至变色。
2、倒入蒜薹翻炒均匀,炒到蒜薹颜色变得更绿;
3、倒入生抽,老抽,料酒,糖,盐,蚝油和清水调成的料汁,翻炒均匀;
4、用淀粉加水勾芡,倒入锅内炒到汤汁变稠,拌面的肉酱就做好了;
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今天给大家分享挂面这样做连喝三碗都不为过,教你6种不同做法,大人孩子都爱喝,快快收藏吧!
葱油拌面
准备食材
挂面一把,四根葱,油,生抽,老抽,糖少许
具体步骤
1:调酱汁:加一勺白糖+三勺生抽+两勺老抽,搅拌均匀,葱切段,入锅热油炒香后倒入酱汁里
2:锅中加水烧开,放入挂面煮熟后捞出,此时注意需要过一下凉水哦,防止沾连,最后加入灵魂酱汁搅拌均匀后开吃即可~
番茄浓汤面
食材:
挂面,番茄1个,鸡蛋1个,午餐肉3片,蒜末少许,葱花少许。
做法:
1:番茄去皮切小块,煎个荷包蛋,把午餐肉两面也煎一下备用。
2:锅中倒入少许油,油热倒入蒜未炒香?番茄丁炒出汤汁,加入番茄酱2勺?生抽2勺?蚝油1勺?适量盐翻炒均匀?水煮开,放入挂面。
3:煮1分钟,出锅前撒上葱花即可,煮好的面装入碗中放上荷包蛋和午餐肉即可。
4:挂面这样做,吃三碗都不为过???
茄子焖面
食材准备
1.茄子 2.猪肉 3.西红柿 4.鲜面条 5.蒜末 6.姜末 7.小葱 8.小米辣 9.郫县豆瓣酱 10.料酒 11.生抽 12.蚝油 13.白砂糖
*** 步骤
1:茄子切块,西红柿划十字刀用开水浸泡后撕去外皮切块锅中油热后加入蒜末和姜末炒香,放入肉末,郫县豆瓣酱,翻炒均匀
2:加入茄子和西红柿,炒至变色后加入1勺料酒、2勺生抽、1勺蚝油、1勺白砂糖(调料自身有咸味,所以不需要加盐),倒入一碗水盖盖子焖煮10分钟
3:盛出半碗汤汁,加入鲜面条,盖上盖子中小火焖6分钟左右,面条焖熟后倒入刚刚盛出的料汁,翻拌均匀,撒适量小米辣和葱花就可以出锅啦??
青椒肉末拌面
吃了十几年的肉末拌面,味道可以说是无敌了,每一根面条都被浓郁肉酱汁裹满,香到直迷糊!谁吃谁上瘾,一看就知道做法超简单,都快去安排上!
食材:龙须挂面一把、肉末100克、线脚、小米椒、蒜末。
做法:
1:碗中倒入两勺生抽?半勺老抽?一勺蚝油?一勺黄豆酱?一勺淀粉?半碗清水拌匀。
2:准备好蒜末、线椒、小米椒和肉末,水开下面条煮熟捞出。锅中少许油翻炒肉末至变色,倒入线椒和蒜末炒匀后倒入料汁,最后放入面条和小米椒,煮至浓稠即可出锅。
荷包蛋清汤面
食材
面条,葱花,紫菜,鸡蛋
做法
1:碗中加生抽,胡椒粉,盐,花椒粉,香油,蚝油,葱花,加一块紫菜备用。
2:碗中烧开水,水不要开,打入一个鸡蛋小火煮,煮30秒~1分钟用勺子,轻轻把鸡蛋拨动一下,煮开下面条中火煮熟。
3:碗中加一大勺面汤,捞出面条即可。
肉酱拌面
食材:
猪肉末、熟花生、黄瓜丝、小米椒、挂面
做法:
1:锅内热油、放入蒜末、小米椒、葱花爆香、加入猪肉末炒至变色、加入1勺糖、1勺料酒、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蚝油翻炒均匀、倒入淀粉水、煮至浓稠即可盛出来
2:开水煮熟的面条、浇上肉酱、熟花生、黄瓜丝、撒上葱花拌匀即可、
疫情宅家半个月,媳妇天天做面食,晒出8种面食,朋友圈被点赞先关注,再分享,十年餐饮从业经验,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到你。图片来源于 *** 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莫愁厨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小面姨。大家好,我是小面姨。今天小面姨给大家分享八道面食的做法。提起面食,全国应该要说北方地区的人最喜欢吃面食了,而在北方地区,又以山西、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的面食最为丰富。而在陕西地区,要说更好吃、品种最多的面食,又以我们西府地区最为突出。这半个月以来,由于我们这个四线小城市封控管理,所以每天呆在家里不是吃饭,就是睡觉。家里提前准备了一袋面粉,大概有50斤左右。为了打发时间,每天就做不同的面食给家人吃。今天就分享八道更好吃的面食给大家。半个月没出门,50斤面粉见底了,晒出8种面食,朋友圈被点赞!这六道美食做法简单,好吃爽口,顿顿不重样。疫情宅家半个月,媳妇天天做面食,顿顿不重样,朋友圈被点赞。现在我把这八道面食的做法分享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照着食谱做起来,给家人一道美味,给亲人一份关爱!
【八道面食】
【发面切卷】
食材:面粉300克、酵母4克、 精盐3克、 白糖5克、 温水160克、香葱1把、香肠1根。
做法:1、面粉中加入白糖,酵母搅拌混合,一边加入温水,一边用筷子搅拌,搅成絮状,揉成面团盖上盖子或包上保鲜膜发酵。
2、趁此功夫,把香葱洗净切成葱花,香肠切成细末,面团发酵至两倍大,用手指摁下不塌不缩,扒开可以看到密密的蜂窝拉丝,面团就发好了。
3、往案板上撒上面粉,将发酵好的面团擀成长方形面饼,表面均匀的刷上一层食用油,少许盐,均匀的撒上葱花和火腿碎。
4、从面饼的一端折叠两次,再切成段,平底锅内倒适量油,放入饼胚,饼胚之间要留有空间,烙至两面金黄,全程小火。
【红糖馒头】
食材:面粉300克、红糖80克、温水140毫升、酵母3克、泡打粉3克。
做法:1、将红糖放入温水中化开,面粉中放入酵母,泡打粉,将红糖水倒入面粉中,分次加入,用筷子不断搅拌,搅拌成絮状。
2、然后揉成面团,揉好的面团盖保鲜膜,发酵2小时左右,面团发酵比原来面团2倍大,发酵的很好,扒开有密集的蜂窝状。
3、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案板上,揉成长条状,切成小剂子,然后像揉馒头一样,用手不停的向中间按压,将面块团起来,将面团反过来,用手捏住褶子口捏拢即可。
4、将馒头摆在笼屉上,留出空隙,盖上锅盖,继续二次醒发,大概20分钟,水烧开上汽后蒸20分钟,蒸好后再焖五分钟,即可出锅。
【玉米小饼】
食材:玉米面100克、白面220克、鸡蛋2个、酵母3克、温水200毫升。
做法:1、把玉米面用开水烫熟,晾至不烫手时加入2个鸡蛋3克酵母。
2、搅拌均匀后,分次加入白面,和成表面光滑不粘手的面团,不需要发酵,直接搓成长条,分成剂子,整理成圆形。
3、稍微按扁,在表面用刀横向间隔划开几道,再竖向划开几道,放入烤盘里,发酵20分钟左右,表面刷上蛋液,撒上点芝麻。
4、放入烤箱160度中层上下火烤20分钟,顶层上色即可。
【葱花花卷】
食材:面粉500克、酵母5克、葱花适量、温水200克、
做法:1、面粉盆中,加入酵母用筷子搅拌均匀,分次加入温水 ,用筷子或者手慢慢搅拌成棉絮状 ,再把棉絮状揉成面团,盖上盆盖醒发50分钟,用手指戳面团,孔不回缩,面团醒发好。
2、案板撒面粉,再次揉面团排气,这次多揉会,把气泡都揉掉,面团擀成薄点的大张面皮,刷油一层菜油,撒适量的盐,放上切好的葱末。
3、面皮切成2半,叠成3叠, 切成若干小剂子,取一小剂子用筷子压出深痕。
4、捏住两头拉长度,用筷子从面胚的中间挑起,捏住面胚的两头放在案板上固定,筷子顺时针方向绕一下回复原位往下压,抽出筷子,花卷胚完成。
5、做好的花卷肧放蒸屉上,醒发10分钟,冷水大火开始蒸,出汽转中火蒸15分钟,关火过3分钟再开盖取出。
【喜饼】
食材:面粉350克、鸡蛋3个、牛奶50克、白砂糖30克、酵母4克、花生油50克。
做法:
1、主食材备好面粉中加入3个鸡蛋,依次加入白糖,花生油,酵母搅拌均匀,如果太干在加50克牛奶,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发酵。
2、发酵好的面团是原来的两倍大,用手指摁一下不回缩,不塌陷即为发酵完成。
3、发酵好的面团再次排气揉光滑,分成大小一样的剂子,将剂子揉成馒头状,用保鲜膜盖好,2次膜醒发约20分钟。
4、将面饼坯放入电饼铛或者平底锅中,用收轻轻按压,并间隔距离。小火慢烙,一定盖上锅盖。反复烙至两面金黄即可。
【黑芝麻红豆饼】
食材:黑芝麻50克、面粉300克、鸡蛋2个、红豆馅适量、牛奶160克、白砂糖30克、酵母4克。
做法:1、黑芝麻倒入平底锅小火炒香炒香的黑芝麻打入碗中,放凉加入2个鸡蛋,30克白糖。
加入牛奶搅拌均匀。
2、倒入搅拌杯,搅打细腻,面粉中加入4克酵母,再加入搅打好的芝麻糊下手和成面团,盖好盖子发酵至两倍大,可以用手指在面团中戳个洞,不回缩的话,就代表发酵成功啦。
3、取出面团排气,将面团搓长条,切出相同大小的剂子,擀成小圆饼,不用太厚圆饼包上适量红豆,包成小包子,用手拍扁。
4、全部包完盖上保鲜膜在醒发15分钟平底锅刷油,放入饼坯,开小火不停的翻面,烙两面金黄出锅。
【盘龙蒸卷】
食材:面粉500克、酵母5克、20克白糖、250克温水、葱花、香肠丁、胡萝卜碎适量,盐,油少量。
做法:1、面粉放盆中,加入酵母,白糖用筷子搅拌均匀,一边加水一边搅拌,搅拌成面絮状,再把面絮揉成面团。
2、揉成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1个小时左右,发酵至两倍大面团醒发好了,提前准备好的葱花,香肠丁,胡萝卜碎。
3、将面团取出揉搓排气,要多揉一会儿,擀成一个面皮,尽量薄一点儿,刷油一层菜油,撒适量的盐。
4、撒上一层香肠丁,胡萝卜碎,葱花,尽量撒均匀,将面皮从下至上卷起,切成2段,表面切斜刀,不要切断,用筷子再中间按压一下。
5、做好的蒸卷肧放蒸屉上,醒发20分钟,冷水大火开始蒸,出汽转中火蒸18分钟,关火过3分钟再开盖取出。
【菠菜汁馒头】
食材:菠菜1把、面粉2碗、酵母2小勺、温水适量。
做法:1、菠菜洗干净,用煮开的水焯一下菠菜捞出把菠菜切成段后放到料理机里,加入少量水,把菠菜打成汁,准备2碗面粉,面粉中分别加入1小勺酵母,其中1份加入菠菜汁,另一份加入适量温水。
2、搅成棉絮,和成面团盖上保鲜膜,天气冷,我放到暖气旁边发酵面团2倍大,有蜂窝组织就发酵好了。
3、发酵好的面团,揉几分钟,排排气,切成剂子,白面团分成18个面剂,菠菜汁面团分9个剂子,先取2个白面剂子,擀成圆形薄片,去一个菠菜汁面剂子,揉成圆形,放在擀好的白面片上。
4、覆盖在菠菜面团上,压紧边缘,一圈用小刀切割几道,用叉子压出花纹用手把压出花纹的小片用手捏在一起,再用剪刀在面团表面不规则的剪上好几道,一个花样馒头就做好了。
5然后冷水上锅蒸,水开之后再蒸15-20分钟,关火之后不要立即掀盖,静置5分钟。
莫愁厨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小面姨。大家好!我是小面姨。不知不觉厨艺烹饪路上陪伴大家五年时间了!相处了日子里,一起分享美食生活知识,一起体验美食生活快乐!在此,道一声谢谢!好了,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不同的看法,欢迎在文章底部评论处发表您的观点,我们会认真阅读您的每一条留言~
声明:本图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进行转载属侵权行为,本人将予以投诉!
这菜全身都是宝,可惜好多人当草,肠胃不好多吃点,蒸一蒸特香!导语:这菜全身都是宝,可惜好多人当草,肠胃不好多吃点,蒸一蒸特香!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种非常好吃的野菜:面条菜。不知道大家吃过没有?面条菜顾名思义,叶子细长长的像面条一样,我下面的这张图片就是面条菜了。
面条菜的繁殖能力非常强,通常生长在田埂、石缝、屋前屋后或荒野草地处,每年这个时候正是面条菜生长的旺季,但现在随着生活条件好了,这种天然的“野菜”,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通常都被当做杂草处理掉了。
面条菜不仅可以当成馅料做成饺子、包子等,还能做成炒菜和凉拌菜,更好吃的 *** 应当属于用它来做蒸菜了,既可以当主食又可以蔬菜,非常的开胃下饭。下面小编就用这挖来的面条菜,做一道清香的蒸菜分享给大家,做法非常简单,营养丰富健康美味。下面就是我的 *** *** ,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蒸面条菜】
准备食材:面条菜、玉米面、食用油、蒜、小米辣、生抽、陈醋、盐、白糖、香油
具体步骤:1、盆中加入清水少许的食用盐和碱面,把面条菜放入盆中浸泡一会儿,泡好后换水在流动的水中清洗干净,然后用剪刀剪去它多余的根部。
2、锅中加入清水少放入些食用盐,加入几小滴油待水开后,放入面条菜焯一下热水,去除“野菜”中的草酸。焯好水后取出来放入凉水中过凉,(这样能使面条菜的颜色更翠绿)从盆里捞出后控干水分,放到案板上切成均匀的段状,切好后放入盆中。
3、盆里加入玉米面,戴上手套把面条菜抓拌均匀,使其均匀的裹上玉米面,然后再往里面少加入些食用油,拌均匀后放入蒸碗中。
4、蒸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把蒸碗放入蒸屉中,大火水开后蒸10分钟。蒸菜的时候我们调一些料汁:碗中加入切好的蒜末小米辣、加入少许的生抽、陈醋、适量的盐、白糖。再滴几滴香油,用筷子充分的搅拌均匀。
5、蒸好的面条草从蒸锅里面取出来,趁热马上用筷子夹散,防止遇到冷空气后粘黏在一起,捣散后把料汁淋在面条菜上,或蘸着料汁吃都非常的美味。如果您看到这里也非常想吃,那还等什么呢?赶紧挖些回来像我这样做,大人小孩都爱吃。
面条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野菜,而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经常食用对身体非常的有好处。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约上朋友一起去挖一些回来做蒸菜吃,吃不完的洗净焯水后沥干水分,团成合适大小的“团子”放入冰箱冷冻冷藏起来,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解冻后跟新鲜的一样十分的方便。今天的野菜“面条菜”,分享到这里了,希望我的分享能让您有所收获,感谢您的观看和支持,我们明天见,拜拜。
(晶晶)
山西8种面食,叫法一个比一个“奇怪”你吃过几种?你喜欢吗山西的面食做法多达百样,且省内各地之间有着不同的面食文化,名字做法也不尽相同,光听名字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山西乡土气息,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下面给大家盘点八种山西比较奇怪的面食,看看您尝过几种。
擦蝌蚪
“擦蝌蚪”是山西忻州、吕梁等地区的特色面食,也叫“抿圪斗”。做法独特,是一种古老的面食,选用白面和豆面和面,粗粮细粮结合口感更细腻,营养健康。
*** 时要将“抿床”、“擦床”架在沸水锅上,手持“抿锄”将面块往下压推,压出来的面形状似蝌蚪一般在锅里翻滚,因此得名擦蝌蚪。口感滑嫩,煮好的蝌蚪要浇上卤汁拌匀食用。
拨鱼儿
“拨鱼儿”可不是鱼肉哦,而是一种将要失传的山西面食。在晋北、晋东北地区可以吃得到,也有的地区称为“溜尖尖”,非常考验厨师的厨艺。
材料有绿豆面、纯白面或是二者掺和在一起,在碗里使劲地搅匀,面比较软,不用擀不用和不用切,只是搅,用一根筷子拨面即可完成。
煮好的拨鱼儿形状两头细中间粗,如同灵活的鱼儿在水里漫游,一碗热热的拨鱼儿下肚胃就舒服了。
剔尖
剔尖在晋中地区很常见,做法独特,有专门的做剔尖的工具,早期没有工具的时候山西人用的也是筷子剔面,剔出来的面中间圆两头尖,口感劲道,劲滑可口。
剔尖和拨鱼儿看似做法相同,其实并不一样,更大的区别就是口感软硬,剔尖饧面面的时间更长,因而面条口感滑爽,一般配着西红柿卤、酱肉卤等干拌食用,而拨鱼儿面软常常是汤面。
炒不烂子
不烂子和山西地方方言有直接的关系,吕梁地区也叫“洋芋擦擦”,晋南地区叫“拌面菜”。
食材常用的是土豆,也可以用茄子、白菜、豆角等蔬菜做食材,擦丝后均匀地拌上白面粉或者玉米面粉后上锅蒸熟,晾凉后和鸡蛋、蔬菜一起翻炒后即可食用,味道香而浓郁,营养丰富。
不烂子选择的蔬菜和季节有关,在春末时分人们还喜欢用榆钱叶、槐花等作为食材,是山西非常传统的一道面食。
莜面栲(kao)栳栳(lao)
莜面是山西大同等晋北地区的家常美食,莜麦适合生长在高寒地区,低糖粗粮。而栲栳栳是莜面的形状类似于农家盛放食物的“笆斗”,卷好的莜面紧凑,也与蜂窝煤形状相似,因此也有“莜面窝窝”的叫法。
蒸熟的莜面紧紧挨在一起也有团结团聚之意,亲朋好友节日聚会做一份莜面栲栳栳也有“犒劳”的意思在内,富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而吃法也有多种,即可以蘸料蘸汤汁也可以搭配炒菜一同食用,非常耐饥饱,味美可口。
揪片子
晋中一带的人们非常喜欢吃揪片子,揪片子也叫做掐疙瘩、撅疙瘩。做法也是特别的简单。面包的口感非常的筋道。将面和成面团儿,揪边下锅,煮好的面类似于疙瘩面片,厚实。
传说在当地有很多适龄男女结婚当天时,吃揪片儿有吉祥平安的寓意。可以搭配用西红柿鸡蛋汤,南瓜,香菇等,煮好的揪片儿非常入味儿。
碾砣砣
在山西的晋中和晋北地区碾砣砣非常常见,陕西等地也有这种食物称为麻食,也有地方叫做猫耳朵。主要独特在它制造的手法是推碾面片,碾出来的面片形状类似于猫的耳朵,贝壳的形状。
而这种推碾 *** *** 也非常费时间,每一个面片都要用力碾压卷曲。但煮出来的口味劲道柔韧,可以搭配各种各样的卤汁或者炒好的臊子。碾砣砣是山西人百吃不厌的一道面食,各地因为文化不同也会选不同的臊子,常见的有肉臊子和素臊子。
蘸尖尖
蘸尖尖是吕梁孝义、太原清徐的民间美食,有“沾片子”、“拖叶”等别称。用麦面粉或者粗粮面和生鸡蛋搅拌成糊糊状,并将洗干净的菠菜叶、韭菜叶或者白菜等蔬菜和面糊糊裹匀下锅煮后搭配蘸料吃。
蘸料口味众多,有酸辣、麻辣、番茄、鱼香、蒜泥等各种不同口味,口感软嫩,孩子和老人都适合吃,有助于消化。
亲爱的朋友们,上面这些奇怪的山西的面食您吃过几种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关注我给您带来更多的美食资讯哦。
全国三十种面条(图片)面条是我国主要的主食之一,中国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特色面条美食,三十种面条,一个月不重样,肯定有你喜欢的!欢迎大家点评收藏,转发,点赞。谢
(图表·漫画)[节令之美·夏至]夏至吃面条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6月20日
(漫画)夏至吃面条
北京时间6月21日22时58分将迎来夏至节气。按照民间习俗,夏至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吃面,正所谓“一碗面下肚,暑气消大半”。
新华社发 德德德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