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收到筱雅自酿的青梅酒时承诺:等空闲,一定要做几道小菜,小酌一杯。
新年三天假,两天陪父母,剩下一天交给厨房和单位值班室。
筱雅曾经嘱咐我不要贪杯,这酒后劲儿大。最初只是小口浅尝,唇齿间满满的甘甜醇香,酒的味道不浓。
一时兴起,竟然忘记了丫头的提醒,不觉间小半杯见了底。
此刻,头微晕,脸略烫,有点儿小兴奋。距离值班打卡还有五十分钟,姑且小憩一会,慢慢享受为时不多的假日时光……
我们熟知的绝大多数青梅酒都是泡制果酒,类似于每个朋友家里老人会泡的一大缸子药酒,通过酒精的化学溶解效果,把被浸泡物的营养成分逐渐提取出来,融入人体吸收效果更好的液态环境。
青梅泡酒能保留青梅溶入酒中的酸甜、果香和一定梅花香味儿,还会因为使用的酒原有的性质与口感,强化青梅酒的馥郁,并促进儿茶酸与酒精的化学反应。
那么发酵型青梅酒呢?
首先,你得选择品质非常优良的青梅。什么是品质非常优良的青梅呢?品质非常优良的青梅有什么特质呢?糖分含量高、涩味儿不明显、酸味儿纯正、色泽青绿(可稍微发黄)、硬度适中,对了,个头还得大点儿。
从生物学来说,这种青梅果胶含量低,果肉较为松脆,果核易于取出。从农学上说,这种青梅被视为成熟度在七成,刚刚好的状态,适宜酿制青梅酒。
至于酿制 *** ,在大瓶子/罐子里放进洗干净的上述类型青梅(不要切碎、不要扎眼儿、不要去核),再放进足量的冰糖,和相当于一颗梅子重量的原浆蜂蜜,此外什么也不放。之后,密封瓶子或罐子,让梅子和糖在里面自然发酵,外温控制在25-28°C。
随着发酵,梅子的果胶会逐步瓦解,流出果汁,与糖融合,趁机补足了青梅低糖的问题。毕竟发酵过程非常需要消耗糖分,以便生成酒精。不过,果胶瓦解不一定按部就班,时常提前瓦解,导致酒液浑浊,这时还得适当往瓶罐里加糖。
大约9个月后,酿制青梅酒就能试尝了,颜色较之一般青梅酒,色调偏红,口感偏甜,酒精度很低,比泡酒更低。
青梅酒(外四首)1:青梅酒
梅子青色
打竹马而过的少年
折柳,横笛而歌
………………
反复预设的场景
被一场雨倾覆
错过的傍晚已流失
再也找不回来
………………
古巷深处,青梅酒香
掌勺的女子
反反复复搅拌光阴
却捞不起,远去的笛声
2:茉莉花开
夜半雨疏,风急
吹开茉莉花儿
一朵朵洁白的精灵
玉衣胜雪,幽香延绵
………………
在雨水的盈润下
潸然欲泪,美若无骨
绿叶撑起的世界
云烟若梦,春秋入画
………………
无字小令辗转晨昏
抒不尽红尘清欢
灵动的文字在笔尖倾泄
写下流年,安暧
3:练习
春天闻见花香
夏至听几声蝉鸣
看秋枫举起热情的焰火
从冬雪里抽取一抹纯白
………………
在黑暗中等待阳光
随蜗牛背着房子去散步
陪毛毛虫在风雨里蜕变
荷塘撑起圆圆的伞
苞谷丰满了土地
………………
在这拥挤喧嚣的尘世
我得慢慢练习,好好去爱
细心呵护,一草一木的生长
4:与七月有关
成熟的稻谷
低头,弯下腰
一寸寸匍匐
叩谢泥土,大地
………………
南瓜滚动着
*** 丰盈的身子
玉米棒举起新的希望
葫芦瓢盛满欢喜
………………
拴在树荫下的黄牛
呼呼喘着粗气
荷塘蛙声,竹林蝉鸣
替村庄喊出燥热
………………
抽旱烟的老农
把镰刀磨得锃亮
与七月有关的
除了夜半的咳嗽声
还有丰收的喜悦
5:绝句
老父亲在尘世间
走过一季又一季的春天
逢上一场接一场的雨水
听着一声高过一声的雷鸣
熬尽一个深于一个的黑夜
………………
他抓起枯枝,画下河流
开始在黎明种植瓜果
在日落深处收集鸟鸣
并放逐炊烟,去天涯流浪
………………
一生好强的父亲
把自己站成大山的模样
柔弱的狗尾巴草
参天挺拔的杉树
是他留在人间的绝句
全网最热门青梅酒测评青梅酒在酒里应该属于大众情人了,在tb上挑选了八款时下最热门的青梅酒做个小测评分享予大家。
太长不看版:
性价比之王:昆竹青梅酒,23元一瓶包邮,味道超棒,百喝不腻。
口感更佳:飞露喜威士忌梅酒,69元一瓶,口感丝绸版顺滑。
爱喝甜的:choya黑糖梅酒,54元一大瓶,甜hou了。
踩雷:非醉青梅浊酒,就是酒酿味。
整体八款酒喝下来,发现青梅酒其实差距真的不会特别大,更好喝的没有好喝到惊艳,最难喝的也没有难喝到皱眉头。
全体统一更高评价是昆竹青梅酒,酸涩均衡,酒体轻盈,糖度适中,价格非常实惠,按箱买20元不到,有朋友现场就下单了。
铺天盖地的梅见,用高粱酒 *** 的,喝不惯白酒的朋友就不要考虑了。其实味道非常的平庸,酒体单薄,梅子也不香,价格相对比其他酒,也是中等水平,38元330ml,不推荐购买。
TB上爆火的狮子歌歌,酒体比较均衡,口感还不错,青梅的味道算不上很浓郁,偏甜一些。
三款日本酒表现也平平,紫苏梅酒味道有点怪,choya黑糖太甜,威士忌梅酒口感很顺滑像有钱人家的乖小孩,
四月清酸涩感都很高,其他味道没有记忆点。非醉浊梅酒完全就是甜米酒。
#青梅酒<话题>#
酿好一罐青梅酒泡了3年可以饮吗?呐,酿好一罐青梅酒泡了3年可以饮吗?
如果说有哪一款酒是女生喝了之后也会觉得很好喝的,我想青梅酒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的。作为果酒中的翘楚,青梅酒越来越受到年轻女性的热爱,低度微醺一直都是它的主打特点。今天小编跟各位酒友推荐一款酿制了三年的青梅酒---觅呷青梅酒。
看到这个或许你会觉得怎么会有一款青梅酒是酿制三年的呢?对此小编只想说,是的,你没看错,这款来自福建诏安本土品牌的青梅酒,每一瓶都是用酿制了三年的青梅酒来罐装的,或许他的品牌不怎么出名,但是我想只要你尝试一口,你就会迷上它的口感的。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款用心酿制的青梅酒,终有一天会被大众所看到的。
觅呷青梅酒的原料青梅是选自福建诏安的本地青梅,之所以选择这里的青梅,是因为这里的特定因素,植物生长除了气候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土壤,诏安这里的土壤富含硒,按照标准土壤中硒的含量2%就属于是高富硒了,而诏安的土壤中硒含量高达4%。诏安土壤硒元素含量为福建省更高,属于“优质、环保、安全”的典型富硒区,被中国营养学会授予“中国海峡硒都”称号。经科学研究证明,硒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防癌、抗癌和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具有良好作用。所以在这里产的梅子不仅个头大皮薄还质脆汁多,酸中带有清甜的果香,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果酸,是抗癌、抗衰老、抗氧化的佳品。有了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土壤,那水源也同样的非常重要。诏安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拥有全福建更优质的引用水源,乌山脚下的亚湖水库不经加工就可以达到饮用水一级标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保护,使得青梅可以在一个非常优质的环境中生长。
优质的原材料,加上觅呷采用的传统古法酿制的工艺,经历了二次发酵之后,将青梅和米酒一起封缸在陶缸之中,觅呷的每一瓶青梅酒都是历时三年才能开封的。对于果酒来说,经历了充足的发酵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将果实中的口感完美的激发出来,同时也可以让青梅的香气与米酒的口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所以,你确定不来一杯品尝下这一款酿制了三年的青梅酒嘛?
青梅酒 青梅孝素 青梅园今年的青梅又是大丰收 眼看就可以采摘了
梅见风起,“微醺市场”何止千亿??深响原创 · 作者|郭瑞灵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同地区都形成了独有的酒水特色,集灵泉于一身的西南一隅产白酒、人杰地灵的江浙地区酷爱黄酒、广东人宴宾客时则喜用蓝带马爹利。
究竟是什么酒才能代表中国消费者?这得从源头说起。相传古猿造酒,猿人把水果存放在洞中,夏天随高温发酵,从而产生了果酒,以此代代相传,演变为如今多种细分品类。
如果从文艺作品追根溯源的话,《三国演义》中,曹操以青梅煮酒为由邀刘备共论天下英雄,刘备一边啜饮青梅酒,一边机智应对,才有了后来三分天下的格局。元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还为梅酒留下了“煮酒青梅入坐新……殷勤昨夜三更雨,胜醉东城一日”的著名篇章。
古人对梅酒的偏好有迹可循,而这种喜爱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又再次焕发了生机。
根据天猫发布的2020年“双11”战报,仅11月1日至11月3日,以果酒为代表的潮饮品类销售额增长了11倍,成为酒类消费中不可小觑的力量。来自京东超市“双11”酒类数据则显示,仅11月11日当天,果酒销售额同比增长了近40倍。
具体到品牌层面,在天猫平台,梅见青梅酒继去年天猫618拿下果酒品类双之一后,再度登顶果酒品牌榜之一。强势品牌的出现,是梅见捕捉到了细分品类的时代机遇,同时锻造了扎实的产品力和品牌力的结果。
梅酒成酒业价值洼地
虽说果酒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但也一度受到洋酒的猛烈冲击,果酒市场由分散在各个地域的中小品牌构成。较长时间的品牌空白期,使得果酒品类在面临白酒、啤酒、甚至洋酒品牌时缺乏竞争力。即便有海外“舶来品”来救急,也因文化认同和饮食差异等因素,在国内市场缺乏全民认可的果酒品牌。
但在相邻的日本,果酒市场却呈现完全相反的景象。
根据2018年的《日本人饮酒动向调查》,日本果酒消费量180万吨,而青梅酒是果酒的绝对主力,其在年轻人群的酒类消费占比排到前三,规模已至千亿。对照着看,中国果酒市场有着相当广泛的发展空间。
国内市场空间如此之大,却缺少强势品牌,机遇是不言自明的。
目前各渠道统计的果酒销售榜单来看,一些头部品牌的果酒尝试表现都不算突出。
争相入局,为何最后还是沦落到了“无品牌”的局面?原因之一在于,我国果酒行业缺乏规则标准,大多企业酿制模式基本照搬葡萄酒技术,产品缺乏个性,品质没有跟上消费升级的节奏,行业“有品类无品牌”的尴尬境地一直未被打破。
2020年4月,《果酒通用技术要求》的出台使果酒摆脱了西方“葡萄酒标准”的束缚、填补了企业无果酒技术标准的短板。当代企业有了行之有效的参照物。
行业的正规化,叠加大众的旺盛需求,果酒市场飞速发展,2018年,天猫及 *** 平台上的预调酒/果酒类目销售额同比增加154%,2019年则同比增长45%;2020年,天猫618大促期间,果酒品类增长率高达120%,天猫55大促中,果酒增长超过400%。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青梅酒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文化情怀使梅子酒成为了表现最为优异的细分品类,增长超过1000%,其中梅见青梅酒脱颖而出。
梅见准确地把握住了机会,激活了大众的诉求,跃升为品类之一。天猫“双11”数据显示,梅见作为果酒领域“黑马”冲进了品牌人群资产榜,率先成为拥有超2000万品牌人群资产的果酒品牌。在诺大的果酒市场里,梅酒已经成为了酒业的价值洼地。
把握时代机遇,梅见乘风而起
商业眼光精准之外,梅见的崛起还源自于"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巨大机遇——新消费。由于“人货场”三大要素得到重构,新消费品类迅速崛起,而时代的馈赠也摆在梅见面前。
首先是消费人群的变迁,《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代际更迭是酒水消费品类多元化的主要推手。90、95后消费者持续增长,让酸甜口味、低酒精和高颜值成为酒水品类的关键词。另外,相比海外品牌,年轻人对国货的认同感更高。健康微醺、具备文化特色的青梅酒成为年轻人喜爱的酒水品类,并不意外。
其次,经过多年代工经验后,国内供应链的敏捷度也在不断提升。企业有机会开拓更多细分品类,同时借助大数据迅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依据市场趋势随机应变,更好地践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战略。
与此同时,新兴流量平台颠覆了品牌触达消费者的场景,也就是“场”的变革,这给新品类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酒水原本是非常依赖线下销售渠道、 *** 渠道来促进销量,而线下渠道需要长周期的建设与经营,因此,新上市的酒水品牌很难从强势的巨头手中分得份额。
情况在近年来有了改变,电商、直播等线上渠道的兴起,给新兴酒水品牌提供了搭建新销售渠道的机遇。与此同时,借助新兴媒介渠道,新品牌得以绕过传统酒类品牌去触达年轻人,实现“弯道超车”。
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到位,“果酒”正当时。梅见突起是把握住了时代机遇,找到精准消费人群的结果。不过, 方向选对只是成功的之一步,在竞争激烈的果酒领域,只有产品能力优秀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长期青睐,梅见成功的背后,还有产品为王的品牌特质。
坚守品质,微醺口感从仪式感走向陪伴
即使新消费势头如火如荼,但品质依旧是品牌屹立不倒的核心。换句话说,产品力才是品牌穿越时间的秘诀,这一点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
梅见可观增长背后,是匠心匠意和品质坚守,梅见将原料种植、 工艺研发、 酿造、 贮藏、 物流和销售等一系列流程串联起来,连接上下游产业是为了从源头到销售严格的把控梅见生产环节的每一个细节,以保证酒的品质上乘。
在原料筛选方面,据梅见介绍,梅见选择的是四川大邑、广东普宁两地的青梅,核小肉厚,再用纯高粱酒做基酒平衡酸甜,去腻去辛辣。在酿造工艺上,梅见采用了传承上千年的中国传统糖渍工艺——以糖渍工艺腌制90天,将梅子的新鲜风味牢牢锁住,全都渗进酒里,来平衡青梅的酸度,增加了酒体层次,这才形成了酸甜层次分明的梅见式风味。
在度数和口感方面,梅见研发团队自2014年开始潜心研究开发青梅酒,在经过无数次专家口感测试、甜酸比测试和不同人群的消费者盲评后,梅见才得以上市,要求相当严苛。
针对消费场景,梅见品牌主打“好酒梅见,好久没见”,将酒品从商务宴请场景中解放到日常小聚小饮的佐餐中,让微醺这件事,从仪式感走向陪伴。相对应的,更贴近生活的场景选择也为梅见酒带来更多消费机会,无论是在抖音、小红书还是微博,梅见相关话题的讨论度居高不下。
凭借对于品质的坚持,梅见也获得了国际大奖垂青,其相继将2019年香港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银奖、2020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银奖收入囊中,把凝聚了传统文化的青梅酒带到更大的舞台。
回顾梅见一路的发展历程,其成功是诸多因素相辅相成的结果——把握住了时代机遇、打造过硬的品牌实力,并用品质换来消费者的饮用好感。在历史文化情结的感召下,梅见前方还有更长更宽的路,商业增长只是刚刚风起。
口感层次分明的果酒,无添加十七光年的果酒,更大的特点是口感层次分明
以柚子酒为例,前调是明确的柚子,后调是明确的酒
不像以前喝过的贝瑞甜心、梅见这些果酒,感觉前调是水果和酒的混搭、虽然口感是以水果为主
柚子酒和青梅酒中,更喜欢柚子的,不甜。因为柚子本身带点苦味,把甜味给中和掉了。而青梅酒很甜
另外,柚子酒只有7度,而青梅酒要12度
酒的部分,感觉不到用的是哪种基底酒,还在猜到底是高粱酒还是烈酒。可能和自己对酒不是那么敏感也有关系
看了配方表才知道是米酒
配料表很健康,除了水、糯米、酒曲、水果或果汁,没有任何添加、包括糖
柚子酒用的是白西柚汁,青梅酒用的是青梅
价格比同样容量的其它果酒小贵些
包装风格简约,酒瓶是细长型的,正合自己的偏好
总的来说是一款不错的果酒,比较喜欢
#十七光年
#果酒
#米酒
青梅季短,只在阳历四、五月间,此时拿新下树的果实做青梅酒,喝到自觉尚可的滋味至少要在一年以后了,心急不得。
中国是青梅的原产地,广东的普宁、陆河与福建的诏安是名风土,此三地所产青梅果实个大、肉厚、皮薄、核小、酸度不低,当水果吃不妥, *** 腌果、果酱和青梅酒颇佳。如今物流条件好,自酿爱好者基本可以实现在产区青梅采摘后72小时内收到果实。
自制青梅酒不难。买到当季的外观无瑕疵的青梅鲜果,将之洗净、晾干,找一洁净容器将果实糖渍、泡酒,余下的工作就是静置和等待啦。只是须知:没有至少一年的时间浸泡,自制青梅酒的风味、色泽是比不了大多市面上售卖的梅酒的,毕竟,就算自酿者所用的糖与酒的风味更加高级、配方科学不输酒厂,但融合的结果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呈现。
图注:新泡青梅酒与浸泡一年青梅酒的外观对比
自酿青梅酒没有温控与大罐融合的便利,私以为最完美的融合期是三年,再往上也许更好,只是笔者现在还没有这般耐心探索,况且手头的储酒玻璃罐也都空掉啦。
自酿青梅酒品控重点是梅果:首先,选果要挑外观好的,带伤的果实在浸泡后有果肉物质析出,青梅酒会浊;其次,果实有节蒂残留的,以指甲或者竹、木签子挑去,不然则有单宁感;果实成熟度特别高,容器内堆积糖渍过程大概率会出现破皮,果肉暴露,酒色亦浑浊,倘若酿造人对酒液低透明度或者果肉沉淀不介意,这种青梅酒饮起来风味也不错。
青梅高酸,它天然的酸味缺乏感官体验舒适感,酸味高级感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糖渍必不可缺。糖渍与浸泡可同时进行,如此完全规避了杂菌污染风险;若两个操作环节独立、分开,并将糖渍时间延长(保守计算两、三天,长可延至一周),果实附着及家居环境内的天然酵母与其他微生物能够带来特别风味,再泡酒,隔绝微生物的影响,风味复杂度与卫生程度都能保证。
青梅酒的味觉体验主角是甜,高酸是甜味的平衡,砂糖、冰糖、红糖、糖浆、蜂蜜都可以带来甜味,也都能用于糖渍,但是甜味的质感是不同的。砂糖易溶但是许多品牌的甜味简单,冰糖糖渍保险、无错、甜味克制,实践中选何种甜味源根据自己喜好。投放量以冰糖为例,梅果重量的一半。
浸泡酒的选择很丰富,当然,为了降低风险,首推风味特征尽量中庸、酒体与风格的个性莫太强的酒,如:清香型或米香型中国白酒、日本烧酌、白朗姆酒、中性白兰地和伏特加。
采用上述烈酒浸泡,成品风味、风格的和谐度及酒体、酒质相对更优者为清香或米香白酒的低端款(中高端款固然优秀,只要无所谓成本控制),次之芋烧酌。青梅酒的灵魂是酒,梅子嗅香主调是皮囊。
青梅酒起源于中国,历史很长,只是笔者阅读那些经历过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作者所写的笔记、杂谈,却几乎找不到青梅酒存在的痕迹,颇觉诧异,而同时期许多唐、宋露酒名字还依然显闻于世。
青梅煮酒论英雄,但是今古青梅煮酒是两种酒,
工艺也无继承关系
建国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产青梅酒的品牌数量虽然远远及不上日本,但是比如今的国产品牌要多不少。笔者居住在北京,能见到的老青梅酒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方牌子:北京红星、北京东郊葡萄酒厂与太原清徐露酒厂三家的青梅酒相对较多见,但是价格不便宜,笔者未舍得掏腰包;河北张家口怀来沙城老窖的青梅煮酒在清代就是当地名特产,笔者在两、三年前还能买到七十年代的沙城青梅煮酒喝,花费真真儿不昂。
沙城青梅煮酒本质是露酒,它以沙城老窖的龙潭大曲为基酒,用青梅、茵陈、檀香、藿香、砂仁、藏红花等12味药材浸泡、同煮、回流、勾调,与中、日传统青梅酒 *** 工艺截然不同,尝味是露酒风格、药香主调,没有青梅本味。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青梅酒品牌多是日本的。日本梅酒以“本格”一词标记梅酒原料的单一性、纯粹性,仅使用梅子、酒精与糖此三种原料 *** ,且未添加食品用香料、染色剂的梅子酒,可认定为“本格梅酒”(中译“正宗梅酒”);非如此,则称为梅酒。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格梅酒的品质并不一定优于梅酒。
传统的中、日梅酒都是配制酒,这种酒既不是果实发酵后的产物,也非梅子酒醅的蒸馏液,简单理解为果实浸泡物或者果汁勾兑物就好。故配制型梅酒的本质同预调鸡尾酒:原料影响风味、酒体的复杂度呈现,原料融合度决定酒的完成度、完整度及和谐感。
一款梅酒,无论其是否属于“本格梅酒”,一旦食用酒精作为单一原料或者酒精原料中的强势存在,那么这种梅酒的酒质天花板必然不高。
配制酒的酒体强度、风味复杂度和风格特征是酒带来的,梅子的作用是增香,加糖的目的是平衡梅子的天然高酸。
有许多非本格梅酒的酒款,用的基酒主体为乙类烧酌(稻米、甘薯、麦类制麹且作为发酵原料的烧酒)、白朗姆酒、谷物威士忌、中性白兰地与清酒,酒体个性非常鲜明,风格佳。
例如一款烧酌大厂牌的梅酒,甘薯烧酒作酒基,梅子糖渍用蜂蜜、葡萄糖和黑糖混合完成,并以柠檬酸对果实的酸度做调整,成品风味非常有趣:甘薯烧酒的黑麹香与轻微油质感提升了嗅香、口感的复杂度,青梅本香不失,黑糖、蜂蜜与人工增味剂的结合使得香与味出现了贵腐葡萄酒般的蜂蜜、杏仁的元素并较为扎实、成熟的酸度。
此外,中国白酒、烧酌、威士忌、朗姆酒为酒基的情况下,烈酒本身会有苦味呈现,如果这种苦味的表现是无 *** 性的,轻苦与高酸是高度甜味更好的平衡伴侣,风味因此有了复杂度和层次感。
酒体品质反面的例子可举一本格梅酒,虽调配了古酒,但是基酒为食用酒精,古酒的陈曲香、鲜味与醇和感荡然无存,酸度不足,苦味全无,甜味丰臞浓郁却显腻了。
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来理解梅酒品质优秀程度的问题:技艺多么高超的调酒师,也无法凭食用酒精配顶贵的苦精、香料、花果调出一杯精彩的酒。
单论本格梅酒,优质的产品其配料表中酒精的组成应当是极简单的——单纯的酿造酒或蒸馏酒,或者二者混用。
天气热起来的春末至暑气未消的秋初,是喝冰镇青梅酒的时节,两人宵夜或三、五友餐叙,可轻易空瓶一、两支。若有朋友觉常饮进口青梅酒开销较高,定价相对便宜的国内大厂品牌的青梅酒价廉物美,如:川渝泸州、江津的小曲高粱酒配制青梅酒、乌镇的老字号糟坊的糯米酒、黄酒配制青梅酒。喜欢威士忌配制酒的朋友,陈年酒质的大曲高粱酒配制青梅酒的酒味、曲香最浓郁。
炎夏月份,笔者最钟爱小曲清香型、米香型的烈酒配制酒,此两种酒的酒体、风味、酸度在冰镇或冰水稀释后的损伤相对其它白酒更低,且冰凉锁不住它们纯净的奶油棒冰样的小曲香。
家中自酿,笔者惯用二锅头与双蒸;等不及一年的融合期,就买江记的梅见成品酒喝。
梅见有两款,一为青梅原味、另一为烟熏乌梅味,皆以传统法糖渍的普宁青梅汁、烟熏乌梅汁调配小曲高粱酒制得。
普宁当地青梅品种有十余种,优质青梅的酸度高,成熟度八成的果实酸度更佳,采摘期从四月中旬开始,半个月内完成,否则若继续成熟果实酸度要减弱的。收获的果子在72小时内完成汰选、清洗、干燥、除核去蒂等流程后做冰糖糖渍。
糖渍在封闭容器内进行,无杂菌影响,但是清洗后的果实表面还多少附有普宁当地空气中的微生物,故90天的糖渍期内有弱发酵现象,赋予糖渍汁液一定复杂度。糖渍完成后,过滤、除菌、提纯, *** 梅汁。
配制用酒全部出自重庆江津白沙镇,当地明、清以来盛行川法小曲酒,小曲清香型高粱酒的酒体选择丰富、多样,能够满足酒基用酒的调配需求。基酒、梅汁的配制及加浆、甜味调整等环节都在江记的中性大罐中完成。
常规梅见是白底招纸12度装瓶,甜味适度,高酸活泼、无锐意,酸度舒适感很好,梅香主调不会压制小曲的奶油气息,熟谷物香气放香柔缓却表达清晰;冰镇后略有苦韵、酸味强度无明显增强感,回甘与回酸好,小曲高粱酒的酒体及风格特征鲜明。
乌梅梅见是金色光滑招纸14度装瓶,酒体较常规版厚重,风格依然轻盈,嗅觉体验特别突出烟熏乌梅和梅干的芳香,风味更浓郁,但是高酸不减,无腻意。
不好饮高度酒的朋友,如果对进口青梅酒价格敏感,黄酒、糯米酒的配制梅酒风味更优。
日常有饮酒习惯的酒客,以及鸡尾酒、力娇酒、西洋烈酒的爱好者,饮非贵价梅酒,梅见及与之相似风格的产品,基酒酒体特征清晰度与风味平衡度两指标的优势较明显,试饮感官体验更接近高完成度的鸡尾酒。
不过,还须注意一下温度控制,如梅见这种酒体的青梅酒,冰镇温度过低或者on the rock的时间过长,会削弱酒体复杂度与酸味高级感,饮用温度8至12摄氏度较佳。
梅见两款,味觉体验特点是酸度极好、甘甜主调,甜味与口感不似日本梅酒浓重,稠厚,不适合作为甜点、水果的配餐酒,却是解腻、润滑口腔、减轻口腔 *** 感的佳饮,特宜与烧、烤、煎、炸、溜、炒、焗等做法的荤菜、或者突出咸、鲜且口感偏丰臞、油润、肥腻的蒸物(如鱼鲜、发酵物,或日晒、风干、烟熏、腌制的红肉、白肉)搭配。
此两款梅酒嗅觉体验主调的青梅与烟熏乌梅元素集中、活泼、有一定穿透力,也伴有细腻曲香,与中式卤水、香料、酒糟、腐鲜,或朝鲜半岛的酱料,或东南亚、印度、北非等地辛香料气息浓郁的调味,或共存、或平衡、或修饰、或遮掩,配餐适应性好,餐、酒搭配难度低。
表达精确且突出的梅子香,是青梅酒的外表之美;适度的甜味与高酸,为青梅酒的梅香呈现增添光彩与质地,若味觉体验再有高级感会更妙;有好酒基提供合格的酒体,青梅酒才有美丽的灵魂。
醉美·三月~山语 × 欲雪 × 微醺 | 深谷庄园青梅酒系列禾悦品牌设计#原创编辑#
深谷庄园青梅酒系列
via:知昂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