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泡菜名定辛奇,韩国泡菜名字更改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3 0
韩国泡菜名为辛奇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琪拉编译)

韩国有一项知名的饮食,时常出现在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那就是泡菜。泡菜最近又成为中国与南朝鲜的一项纷争焦点。

事情最早发生在南朝鲜的文化部的最新官方公告,针对南朝鲜食物修正了一些<适当的外国语言>。其中,南朝鲜 *** 把泡菜称为<辛奇>,取代原本的<泡菜>。

改名的原因是认为没有一个中国字可以代表这个发音。因此,南朝鲜农业部考虑了四千多个中国字,最后决定<辛奇>,因为辛奇听起来也比较接近Kimchi。此外,<辛>代表辣的意思,而<奇>代表有趣、特别、独特。

透过这个新名字,南朝鲜 *** 希望能将韩国辛奇与中国传统酱菜中间做个区隔。将后者称为泡菜。公告中写着<我们尊重中国文化,了解韩国Kimchi与中国泡菜的不同,因此改名。并且会开始强力在中国推销我们的辛奇。>

然而,这个改名事件已经在社群媒体上引起了两国间人民的论战。

首先,我们要知道Kimchi与泡菜间的区别,Kimchi事实上是一百多种发酵过的蔬菜的总称。不过最有名的还是发酵过的大白菜,透过辣椒、大蒜、姜与咸鱼腌渍过后的产品。

而中国泡菜不同。中国泡菜其实是酱菜的一种。中国泡菜透过腌渍过程,将不同种类的蔬菜,包括大白菜与红萝卜透过盐腌渍,产生不同风味,有时可以加其他风味,有时则保留原味。

Kimchi改名纷争其由有自。2013年时,南朝鲜农业部就一直想要改名,原因是有太多中国制造的泡菜产品外销至南朝鲜与全世界。从2006年开始,中国外销至南朝鲜的泡菜就一直增加,2007年到2011年间,甚至上涨了十倍之多。

2013年时,南朝鲜 *** 就想把kimchi改名,但受到强力反弹。因为在中国没人喜欢辛奇这名字,很快又改回来了。

一位专门研究东亚文化的学者表示,南朝鲜 *** 的动作有点像是在回应国民,代表南朝鲜对自己文化的捍卫。2020年时,中国得到了<四川泡菜>这得产品的IOS认证。 *** 表示四川泡菜的作法将成为所有制造泡菜的标准程序。但是,这个消息让南朝鲜人民很不开心,觉得自己国家的泡菜地位被贬低,或被窃取了。

不过,这次的改名似乎两国人民都不满意。有中国媒体形容这个名字不好听,拒绝使用。看来,已经使用很久的名字要突然改名,一时之间大家还很难适应呢。

又“破防”?韩国艺人把“辛奇”标记为“泡菜”遭网暴

关于韩国泡菜的新闻真是一出接一出。

韩国泡菜名定辛奇,韩国泡菜名字更改-第1张图片-


韩国艺人秋瓷炫近日在小红书上发布一段吃拉面的视频,并打上副标题“泡菜”。韩网民对此极为不满,对秋瓷炫发动网暴。


不得不说,部分韩国网友实在有点“泡菜敏感体质”了……



01


3月21日,因在《回家的诱惑》中饰演林品如一角而被大众熟知的韩国演员秋瓷炫,在小红书上发布的一段视频引发关注。


视频中,秋瓷炫与老公一同吃拉面,有说有笑,场面非常温馨。


这本来无法引起争议。可问题就在于,她在视频中展示了自己吃泡菜的一幕,并给这条视频打上了副标题“泡菜”。



韩国的辣白菜怎么能叫“泡菜”?那得叫“辛奇”!


这段视频传至韩国后,引发大量网友不满。行走在“文化自立”一线的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坰德——那个举报百度百科把泡菜起源地说成中国的人——愤怒指责道:


“在中国有很多活跃的韩国艺人。虽然在弘扬韩国国威、赚取外汇方面值得称赞,但希望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22日,秋瓷炫为此公开道歉,称“我们会努力守护韩国固有文化和传统”。目前,涉事视频已经被撤下。


02


一道下饭菜的名字也能让一些韩国人“破防”,中国网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泡菜不就是白菜?白菜还是从中国进口的呢,你们现在都吃不起了吧?”

“那以后我碰到你们韩国人是不是还得说辛奇?说泡菜就是我的错吗?这都什么毛病?”



“真是奇葩,吃个泡菜也要求个名分。火药还起源于中国呢,我不准你们韩国人用其他名字,只准叫火药行不行?”

“众所周知,泡菜起源于中国,韩国文化大多也起源于中国,不解释。”


事实上,也不怪韩国网民,毕竟纠结于泡菜的叫法这件事,是从韩国官方开始的。


去年中旬,也就是眉山泡菜申遗成功,中韩网民关于文化起源争议展开数月“拉锯战”之时,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布了《公共用语的外国语翻译及标准指南》训令,将泡菜标准化并明示为辛奇。


03


从这次事件看,中国网友整体而言显得更大度、更理性一些,这值得称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正如人际交往一样,两国民众关于本国文化的争论,往往越“大度”的那方,越容易被对手拿捏。


过去,我们不争不抢惯了。于是,少林文化、三国文化以及端午文化等典型中国文化均被他国用来申遗、捞钱甚至山寨,等我们反应过来时,才发现大多数人都已然不认同我们这个起源地了。



可见,不争不抢能换来的不一定是尊重,还可能是误解。


因此,面对韩国将泡菜改名为“辛奇”的做法,以及韩国明星囿于本国网民对“文化保护”的呼声而公开改“泡菜”之名,我们不妨更积极主动地驳斥驳斥。


这不丢脸,毕竟更丢脸的是那部分不认历史、反过来称我们为“剽窃”的韩国网民。

韩国正式将韩国泡菜中文译名定为“辛奇”

中新社首尔7月22日电 (记者 刘旭)据韩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2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通过“公共术语的外语译名规范”修正案,正式将韩国泡菜(Kimchi)的中文标准译名由此前的“泡菜”变更为“辛奇”,以与中国泡菜进行明确区分。

消息称,鉴于汉语中没有Kim或Ki这样的音节,无法进行准确的音译,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于2013年对4000多个汉语词汇的发音进行分析,比对中国8种方言的读法,并征求专家意见,提议将Kimchi翻译成辛奇。今年初,专家在对16个候选译名进行研究后,考虑到辛奇与韩语原文发音相似,且让人联想起辛辣、新奇的意思,被选定为合适的译名。

消息同时指出,修正案主要用于国家及地方自治团体的网站资料库及宣传文件里,民间可酌情决定如何翻译,非强制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等法令规定,在中国境内流通或销售的食品必须标明产品的“真实属性”(消费者熟悉的名称)。因此,韩国企业在中国销售韩国泡菜时,不能将之单独标记为“辛奇”。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将面向出口企业,规定“辛奇”用语的适用范围。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艺术政策室室长朴泰荣(音)表示,“在韩中文化交流年之际,期待就包括两国饮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进行讨论和交流。”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食品产业政策室长金仁中(音)表示,希望通过修改译名减少辛奇和泡菜之间的争议,并期待辛奇的世界地位能够提高。(完)

来源:中新社

韩 *** :韩国泡菜中文名不叫“泡菜”了

中韩“泡菜”之争后,韩国泡菜中译名正式定了:“辛奇”

韩国泡菜的中译名正式定了。据韩联社报道,由于近来韩国泡菜(Kimchi)中文被译为韩国泡菜,引发与四川泡菜的混淆和争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22日正式提出统一的译名——辛奇。

韩联社报道截图

报道称,鉴于汉语中没有Kim或Ki这样的音节,无法进行准确的音译,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于2013年对4000多个汉语词汇的发音进行分析,比对中国8种方言的读法,并征求韩国驻华使馆专家的意见,提议将Kimchi翻译成辛奇。

报道还称,在年初对16个候选译名进行的研讨中,考虑到辛奇与韩语原文发音相似,且让人联想起辛辣、新奇的意涵,被选定为合适的译名。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22日正式宣布了这一定名。

此前,中韩民间引发了关于“泡菜”起源和文化遗产归属的争论,还有韩国教授徐垧德向中国的百度百科发邮件,就“泡菜”词条中“韩国泡菜源于中国”的表述表示 *** 。百度百科方面对此回应表示,中国酱菜于1300年前传入韩国,不断演变成今天的韩国泡菜。

资料图

去年,由中国主导制定、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的《泡菜(腌渍发酵蔬菜)规范和试验 *** 》国际标准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此消息立即引发韩国媒体关注。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就此回应称,中国制定标准的“泡菜(Paocai)”与韩国泡菜是完全不同的食品,韩国泡菜早在2001年就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旗下的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CODEX)制定为国际标准,韩国泡菜的英文名叫“Kimchi”。

来源:环球网/颜玥

来源: 环球网

提高价格竞争力?韩媒:韩国泡菜出口将标明“国家身份”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静】自今年将韩国泡菜中文译名改为“辛奇”后,韩国似乎仍怕与中国泡菜“混淆”。韩国《京乡新闻》28日称,今后在海外市场销售的韩国产泡菜包装和容器上将标明“韩国泡菜”,以阻止外国制造的泡菜冒充韩国泡菜在当地销售。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简称农食品部)28日称,韩国产泡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信息中新增国家(全国)名称的《农水产品品质管理法》施行令当天起正式实施。此前泡菜产品可以行政区、山河等地区名称登记注册地理标志,但新规允许新增国家名称。韩国农食品部相关人士表示,该法通过为保护韩国产泡菜提供了法律依据。如与韩国签订自贸协议的国家出现将中国产泡菜伪装成韩国产泡菜流通和销售,产品将被销毁。

韩国为何突然要给泡菜贴上国家标志?韩国媒体曾报道称,为提高泡菜的价格竞争力,此前韩国泡菜企业纷纷在中国、越南等地建厂。但如果全部泡菜工厂都迁往海外,那么韩国不仅将失去相关劳动岗位,更会产生“韩国制造”泡菜消失不见的现象,并有可能动摇韩国“泡菜宗主国”的地位。为此,韩国农食品部才想到了这个招数。

但是,韩国农食品出口信息服务平台(KATI)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韩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5242亿美元的泡菜,比前年增长16.4%,创下历史纪录。而今年前11个月,韩国从中国进口的泡菜总额1.4143亿美元,因此全年超过去年应该不成问题。目前韩国进口泡菜99.9%来自中国。

作者:张静

来源: 环球时报

拜登也是韩国的?韩方为他起名“裵地星”,连“祖籍地”都找好了

文/君剑

众所周知美韩同盟的本质就是美国控制韩国,韩国很多事情都没有自 *** 。不过在表面上,美国倒是挺会让韩国觉得“受重视”。在最近,美总统拜登就获得了“韩国名字”,甚至连在韩国的“祖籍地”都找好了。

(韩媒配图)

据环球网报道,韩美同盟财团代表团最近在美访问,一起前往的韩美同盟友好协会会长禹贤义就在华盛顿一酒店见了白宫国安会印太协调员坎贝尔,并向坎贝尔转交了一个条幅,条幅上就写着拜登的“韩国名字”——“裵地星”,其中“裵”就是拜登的“韩国姓氏”,而“地星”则有天空和地面相连的意思,按照禹贤义的解释——这个名字大意是说拜登任内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日后“子孙后代”也能记得他的名字。

(拜登之前对尹锡悦“无对视握手”)

而除了起了一个“裵地星”的名字之外,韩国方面还指定了一块地方,作为拜登的“祖籍地”。这块地方就是韩国的平泽。当然毫无疑问,拜登不是在那里出生的。之所以把这里当做拜登的“祖籍地”,是因为驻韩美军就驻扎在哪里。不得不说,韩国方面考虑得还是“蛮周到的”,毕竟如果不找个理由牵连起来,也就无法说明“拜登也是韩国的”。

(尹锡悦访问平泽美军基地)

据报道,韩美同盟友好协会过去也曾给美国政要起韩国名字,比如希拉里曾被命名为“韩熙淑”,而拜登的老搭档奥巴马则被唤成了“吴韩马”。该协会之所以给美国政要“入籍”,除了要拉关系之外,可能也是为了彰显韩国的“影响力”。毕竟如果连美国总统都是韩国的,那么韩国是不是就有理由认为自己也是一个“世界级大国”了呢?

(美韩军演)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韩国自己在找存在感而已。禹贤义这一次见到的坎贝尔,号称是拜登的“亚洲事务主管”,也就是所谓的“亚太沙皇”。仅从“亚太沙皇”的概念,就可以看出坎贝尔在美国的亚太政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韩美同盟的不平等关系是明摆着的,面对“亚太沙皇”,韩国给拜登起名,除了象征意义之外,并不能改变这种不对等的地位。

(坎贝尔)

而美国看出韩国的小心思,也经常用这一点做文章,比如之前冬奥会期间发生“韩服争议”,韩国方面对于中韩网民的争论予以理性平息,然而美驻韩临时代办却晒出“穿韩服比心”的照片,还强调“韩服源于韩国”,试图拉仇恨。围绕“泡菜之争”,前美驻韩大使哈里斯也曾强调“泡菜属于韩国”,并暗指“外面有冒牌货”。讽刺的是,韩国自己却给泡菜改了个名字“辛奇”,试图“区分”中国泡菜。

(哈里斯掺和“泡菜争端”)

可见,美国本来就是动机不纯,韩国不应被美国利用。作为邻国,中韩应当友好相处。韩国想要自主发展,也肯定得摆脱美国的控制。

为与中国划清界限,韩国泡菜又改名了!中韩网友一致表示不买账

在中韩泡菜之争后,韩国似乎决心将其泡菜与中国的泡菜划清界限。最近,韩国方面宣布要将韩国泡菜的中文译名改为“辛奇”,以便和中国四川泡菜区分。然而,中韩网友对此均有很大的意见。

综合国内媒体报道,当地时间7月22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表示,将正式统一韩国泡菜的中译名,将此前的泡菜改为“辛奇”。泡菜在韩语中被称之为“Kimchi”,而中文中并没有“Kim”或者“Ki”这样的音节,无法进行准确的音译,因此一直以来,中国人都直接称“Kimchi”为“韩国泡菜”,泡菜是中国一些地方原本就有的食物,与韩国的“Kimchi”也类似,因此称为“韩国泡菜”方便又易于理解。

但是,韩国人认为若“Kimchi”也称之为泡菜,就会和中国四川等地的泡菜相混淆并引发争议。所以,在2013年的时候,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通过研究汉语词汇发音和方言读法,决定将韩国泡菜的中文译名定为“辛奇”,这一叫法不仅与韩语发音相似,也容易让人联想到辛辣、新奇的意思。然而,这种翻译在当时并未流行起来,中国网友依然称之为泡菜,所以不久韩国就又将“辛奇”改为了“泡菜”。

去年年末,中韩之间掀起一场关于泡菜起源的争论。有韩国教授要求中国修改互联网词条中有关泡菜起源于中国的说法;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发布自制泡菜的照片遭到韩国网友碰瓷;中国博主李子柒腌制泡菜的视频遭致韩网友的怒骂和 *** 暴力。韩国方面自知无法成功与中国争夺泡菜,于是又开始筹划为韩国泡菜更换中译名一事,以便与中国泡菜区分后形成自己的道统,提高韩国泡菜在世界上的地位。今年年初,韩国在16个中译名中再次选中了“辛奇”一词,并于近日最终敲定。

不过,与此前一样,中国网友对“辛奇”这个词并不买账。有网友就表示,无论改名为什么,其本质都是泡菜。还有一些韩国网友十分不满,认为改来改去很没意思。此次韩国文体部为泡菜改名,最终很可能只是流于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依然仍会称之为泡菜。就连韩国企业出口至中国的产品也必须按旧标为韩国泡菜,而不能仅标记为“辛奇”,因为中国相关法令规定,在中国境内流通销售的食品必须标注其真实属性,也就是消费者熟悉的名称。

实际上,韩国想在泡菜方面与中国撇清关系真是难上加难,尤其是韩国人可能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所食用的到底是韩国本土泡菜,还是中国生产的泡菜。此前媒体报道称,韩国人消费的工厂生产泡菜中,有近40%实际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其中绝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山东。另外,韩国白菜常常遭灾,他们所 *** 泡菜的大白菜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即便如此,韩国却希望将大白菜的英文名从“Chinese Cabbage”(中国白菜)改为“Kimchi cabbage”(泡菜白菜)。

无论是泡菜方面,还是其他领域,韩国如此急切的想摆脱掉中国元素,无非是因为其敏感而脆弱的民族自尊心。韩国文化深受中国影响,但韩国并不愿意直面现实,反而一门心思想要证明自己文化源远流长,这种做法只会愈发突显其自卑心理。

(编辑:TSN)

韩国泡菜为避免与中国泡菜混淆,改名(辛奇)?

怎么看韩国将泡菜中文译名定为辛奇的事儿,我是觉得挺新奇的,怎么回事儿头两天,这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决定把这韩国泡菜的中文标准译名改成叫辛奇。

为的就是跟咱们的泡菜划清界限,有一说一啊,他们对泡菜这事儿也是够执着,像是今年1月3号,咱们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在社交平台上发两张自个儿做拍的照片。

当时就有不少韩国网友跑下面骂街,后来到了一月中旬。李子柒在Youtube上发了一条做泡菜的视频,结果,韩国网友看了之后他又不干了,再后来内,韩国 *** 外交使节团就在全球更大的 *** 网站上发文说。

咱们啊,窃取他们韩国人文化,完了还配了一张泡菜的照片,还有六月份的时候,韩国的连锁便利店,GS25和711,因为午餐肉鸡蛋泡菜炒饭的饭团儿,这成分里边用中文写了泡菜俩字,就又被部分韩国网友痛骂一顿。

然而他们自己对1000多家线下餐厅调研的时候,有七成人都觉得不叫事儿,叫泡菜,叫泡菜呗,哎,起始吧,这泡菜起源的问题在咱们这儿看不就是笑话吗?听说你爱叫什么叫什么呗,但是人韩国人却看得很重,这咱也得理解,毕竟人家国家历史到现在总共才2000多年,往前面倒用的文字都是咱们的,还是咱们的蜀国,这个民族缺乏自信是情有可原啊,都要我说啊,这韩国为什么把泡菜的中文名改成辛奇呀?我估计那边管事的也够,你们家天天不想着把经济搞上去,跟着这批大哥闲扯的是不是什么大病?哎,我给你这回改成辛奇了,这回你们可是没话说了吧。

韩国正式将韩国泡菜中文译名定为“辛奇”

据韩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2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通过“公共术语的外语译名规范”修正案,正式将韩国泡菜(Kimchi)的中文标准译名由此前的“泡菜”变更为“辛奇”,以与中国泡菜进行明确区分。

消息称,鉴于汉语中没有Kim或Ki这样的音节,无法进行准确的音译,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于2013年对4000多个汉语词汇的发音进行分析,比对中国8种方言的读法,并征求专家意见,提议将Kimchi翻译成辛奇。今年初,专家在对16个候选译名进行研究后,考虑到辛奇与韩语原文发音相似,且让人联想起辛辣、新奇的意思,被选定为合适的译名。

消息同时指出,修正案主要用于国家及地方自治团体的网站资料库及宣传文件里,民间可酌情决定如何翻译,非强制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等法令规定,在中国境内流通或销售的食品必须标明产品的“真实属性”(消费者熟悉的名称)。因此,韩国企业在中国销售韩国泡菜时,不能将之单独标记为“辛奇”。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将面向出口企业,规定“辛奇”用语的适用范围。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文化艺术政策室室长朴泰荣(音)表示,“在韩中文化交流年之际,期待就包括两国饮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进行讨论和交流。”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食品产业政策室长金仁中(音)表示,希望通过修改译名减少辛奇和泡菜之间的争议,并期待辛奇的世界地位能够提高。

来源: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

报告:自腌泡菜韩国家庭比重减半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受韩国泡菜(Kimchi,又称辛奇)消费减少和新冠疫情影响,近几年来亲自动手腌制泡菜的家庭比重减半,但随着单人户家庭增加,购买泡菜产品的家庭比重则增加3倍以上。报告显示,2017年自腌家庭占比56.3%,之后逐年下降,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51.3%、41.7%,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锐减至23.6%,2021年再次减至22.6%。

分析认为,近4年来亲自腌制泡菜的家庭比重腰斩,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便捷性消费,以及单人户家庭增加。2020年至2021年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制约人们在家里一起腌泡菜等情况也起到一定作用。

来源: 国是直通车

标签: 韩国 辛奇 菜名 泡菜 更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