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胃疼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 0
警惕!2岁女娃误食老鼠药中毒,双下肢出现瘀点瘀斑

10天前,家住株洲茶陵的两岁的女娃妍妍(化名)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双下肢瘀点瘀斑,起初家人并没有太在意,随着妍妍双侧鼻腔大量出血不止,才急着将她送往当地医院就诊。在医生简单处理后,妍妍的情况有所缓解,并拿了药回家观察,但回家后第二天,妍妍的鼻腔又开始流血不止,脸色也逐渐变得苍白,也不爱动不爱玩了。当心急如焚的家长再次把妍妍送到当地医院时,妍妍已陷入昏迷。经过紧急处理,医生发现妍妍有明显的凝血功能问题,在医生的建议下妍妍转诊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

“孩子的凝血功能是有明显异常的,血常规也存在一个重度贫血的情况,结合以往的诊疗经验,高度怀疑有中毒情况,经过专门的毒物检测,结果证实了是鼠药中毒。”湖南省儿童医院疑难综合病房医师成念慈说道。

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妍妍的爸爸回忆到:“家里存放鼠药的地方在三楼,且保管的很好,一两个月没去动过,表面覆盖的灰尘也未见有拿取的痕迹,家里人反复回忆,也不清楚孩子是在何时何地接触到的鼠药,且现在家里另外2个孩子也相继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我们已经报警,寻求帮助。”

成念慈表示,鼠药在体内的代谢时间需要三到六个月,治疗周期可能较长,目前,经过医院积极救治,妍妍各方面已较前稳定。成念慈提醒,儿童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有幼儿的家庭,药品、消毒液等可能引起意外伤害的物品一定要妥善保管,放置再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在室外,尽可能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做到放手不放眼。如果发现孩子身体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通讯员李芬 易青梅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来源: 潇湘晨报

紧急提醒:别乱吃!三姐弟中毒入院,最小的才3岁

每年春夏之交

因误食野果中毒进医院的案例不在少数

近日

漳州姐弟三人就因误食

喷洒了农药的野山莓

引发食物中毒

被家长紧急送医

据悉

这三个来自漳浦县赤土乡的孩子

更大的姐姐11岁

最小的弟弟才3岁

系因采食邻居三天前喷洒了

农药“草铵膦”的野山莓

随即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郑跃文

漳浦县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情况是还好。送来时,家长明确有进食喷洒农药的野果,所以我们最主要是终止一些毒物的吸收,最主要的是洗胃。洗完胃之后补液,促进毒物的代谢。

经抢救

姐弟三人转危为安

目前均已顺利出院

医生表示,误服“草铵膦”

一般先出现胃肠道反应

比如恶心、呕吐等症状

随着毒物的吸收

临床表现会陆续出现

中毒症状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瞳孔缩小、肌肉无力,然后肌肉震颤,表现昏睡、意识障碍这些情况;更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损害,甚至危及到生命。

医生提醒:

路边的野果别乱采

野外成熟的红果子有很多品种

山莓、掌叶覆盆子等悬钩子属的植物能吃

但长得与它们类似的蛇莓

则有微量毒性

不宜直接食用

此外

在采摘时

因无法辨别是否喷洒过农药

吃了可能会产生中毒反应

如果碰到小孩子不小心误服有毒的野果,或者误服喷洒农药的野果,小孩子能配合的,一般首选还是之一时间催吐,比如用手指 *** 咽部,催吐完之后,应该送医。小朋友若不能配合的情况下,或者中毒症状比较明显的,比如昏迷、意识障碍等情况,不能催吐的,应该要及时送医。

来源: 厦门广电

看清了!这些“野菜”有毒

近日,多省市发生因食用“板栗”中毒的事件,后经调查证实,中毒患者食用的不是板栗,而是外形酷似板栗的“桐油果”!近日,武汉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所专家提醒,野菜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农家乐等场所,野果中毒多因儿童和野外作业者误采误食,因此不要随意在公园、路边或野外采摘或购买野菜、野果食用。

桐油果

外形似核桃、果核似板栗,含有桐油、桐酸、油酸等,成熟期为每年的秋冬季,食用后能直接 *** 胃黏膜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症状,轻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伴有胸闷、头晕、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肝、肾、心等脏器损害,可因心脏麻痹而死亡。

马桑果

每年5-6月份成熟,在踏春途中可能会看到,初呈鲜红色,后渐变为紫黑色,味甜略涩,全株有毒,尤以嫩叶及未成熟的果实毒性更大,人误食马桑青果15~60g可致中毒。潜伏期半小时到三小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全身抽搐等症状,危重型可发生脑水肿、呼吸抑制、心跳停止甚至死亡。

化儿草

一种中药,有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易与血皮菜混淆而误食。误食后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四肢无力等。

在此提醒大家看清了

这些“野菜”也有毒

一定不要随意摘随意吃

↓↓↓

人民网科普 综合长江日报、人民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来源: 青海日报

日本多地餐厅频现集体食物中毒 超150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

近期,日本多地餐厅频繁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导致超过150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1人死亡。

日本山阴中央电视台9月3日报道,岛根县 *** 当天证实,8月31日,当地一家餐厅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导致13人出现腹泻和呕吐的症状。日本《琉球新报》2日报道,冲绳县表示,冲绳市一家售卖便当的餐厅8月底发生食物中毒事件,4名购入便当的顾客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日本《北国新闻》同一天报道,石川县一家餐厅在8月11日至12日有多达93人食物中毒,食客们出现了腹痛、腹泻、发烧等症状。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0.00000005克即可致命!出现这些症状赶紧就医→

综合:极目新闻、青年报、广东疾控中心、广州日报

近日

广东省疾控中心紧急提醒

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和腌制食品

往往是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元凶”

仅今年7月

就发生了两起

疑似肉毒毒素中毒事件

三类食物易引起肉毒毒素中毒

近年来

自制发酵的食品

越来越受大众喜爱

“纯天然、零添加”的同时

还富有动手的乐趣

网上还有很多自制的私房菜保姆级教程

请注意!

这类自制发酵食品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

肉毒梭菌的肉毒毒素

到底有多毒?

广东省疾控中心指出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在厌氧环境下

产生的毒素

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000000倍

50纳克肉毒毒素可致命

400克肉毒毒素可以杀死世界上所有人!

肉毒梭菌及其毒素

进入人体的途径包含了三种:

食源性,也就是通过食物

通过伤口或者呼吸道

医源性,比如美容整形中过量使用肉毒毒素

其中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食物包括:

1、既往调查发现,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和腌制食品,往往是引起中毒的“元凶”:如腌肉、腊肉、泡菜、豆豉、豆瓣酱、腐乳、臭豆腐。

2、不新鲜的鱼、猪肉、猪肝、 *** 不良的罐头食品、瓶装食品和冷藏食品。

3、对于小宝宝而言,蜂蜜也是肉毒毒素中毒的危险因素。

这是因为,蜜蜂在采集花粉酿蜜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把被肉毒梭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导致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梭菌及其芽孢。一岁以内宝宝的肠道屏障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不能抑制肉毒梭菌的繁殖,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给他们喂食蜂蜜。

有可疑症状,立即就医

疾控中心提醒

肉毒毒素毒性非常强

一旦怀疑发生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立即到医院就诊

那么

肉毒梭菌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牢记三点,预防“中招”

多多注意!

转发提醒身边人!

来源: FM93交通之声

有人食用后中毒身亡,警惕米酵菌酸食物中毒

近年来,一些地方曾发生因食用酸汤子、湿米粉(如河粉)、变质木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经调查,均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为帮助消费者了解和掌握有关食品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特做如下风险提示。

01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关键因素。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即: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是我国学者1977年在东北酵米面中毒食品中发现的一种食物中毒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在特定温度和生长条件下可产生小分子毒性代谢产物——米酵菌酸。米酵菌酸对热稳定,经100℃煮沸和高压烹饪也不能被破坏,是引起食物中毒并导致食用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米酵菌酸经紫外线、日光照射后,其化学结构可被破坏,从而降低或失去毒性。

02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鲜银耳和变质薯类制品,是容易导致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在家庭自制发酵食品过程中,食品易被环境中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容易导致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类: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湿米粉等;二是变质鲜银耳和泡发不当的变质木耳;三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从外环境土壤及银耳培植环节的跟踪调查表明,该菌来源于土壤,随加工原料带入食品,并在适宜条件下产毒而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迄今为止,我国发生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主要由家庭自制发酵食品,或个体银耳栽培户自食变质鲜银耳所致。

此外,近年来,我国南部沿海地区还发生过因食用小作坊等工业化生产的湿米粉(如河粉)引起的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事件。

03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受损。

椰酵假单胞菌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长达1-2天。米酵菌酸毒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肝、脑、肾等人体重要脏器。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燥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重症病人多呈肝昏迷,中枢神经麻痹,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无发热。

目前,尚无米酵菌酸特效解毒药物,病情及愈后情况与摄入的毒素量有关。

04多项标准为诊断和预防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鉴于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并产生米酵菌酸引发食物中毒致死风险,我国先后制修订多项相关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检验》(GB 4789.29-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 5009.189-2016)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12-96),为该类食物中毒的正确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专家建议

01家庭或小作坊一般不要 *** 、出售酵米面类食品。

如果家庭自制酵米面类食品,确保不用霉变的玉米等谷物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放在通风干燥处短期储存。不要在 *** 中让食品接触潮湿土壤,防止椰酵假单胞菌污染、产毒。

02鲜银耳要及时晒干,禁止出售鲜银耳。

生产经营者要保证培植银耳的菌种质量,采摘的鲜银耳要及时晒干;如遇阴雨天不能及时晾晒,要有适当的烘干设施烘干并通过紫外线充分照射、去毒。鲜银耳不得出售。

03购买和食用银耳、木耳的注意事项。

选购银耳、木耳等相关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购买鲜银耳。同时,要注意销售环境的卫生状况。

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要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耳片不成形、发粘、无弹性或有异臭味的不能食用,隔天泡制的银耳、木耳及其加工制品不能食用。

04要及时处理和救治食物中毒人员。

如发生疑似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减少毒素的吸收量;及时送医院救治,针对肝、脑、肾等脏器的损伤程度,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划重点

家庭或小作坊一般不要 *** 、出售酵米面类食品。鲜银耳要及时晒干,禁止出售鲜银耳。

正规渠道选购银耳、木耳等干制品。

要及时处理和救治食物中毒人员。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微信公号

小心中毒!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提示!

春雨过后,自南向北开始长出野生蘑菇,人们外出活动增多,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时危害生命。为避免这类事件发生,特作如下消费提示。

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

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 *** ,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发生中毒。所以,在户外踏春郊游,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绝不要轻易食用。

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就医

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一般误食毒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钟、最长在6-12小时后发病。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马上催吐,并立即送医。

生产经营者做到“三不”

生产经营者在加工、售卖野生蘑菇时,应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要确保在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没有混入有毒蘑菇。否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有关单位要警示风险

在野生蘑菇采食期,产菇和有采食野生蘑菇习惯地区的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广而告之公众,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同时,根据各地误食毒蘑菇中毒特点,结合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进行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在发生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议竖立附有毒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大家在外出旅行时

一定要注意咯!

综合|市说新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来源: 江苏新闻

紧急提醒!连发2例中毒病例!很多人爱吃……

综合:厦门广电、厦门日报、健康时报、海峡导报

紧急提醒!

厦门最新中毒病例

1男1女,连发2例!

其中1人重症病危,紧急抢救

很多人都爱吃……

指标暴增至600多!

厦门男子中毒休克,生命垂危!

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

杨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杨桃虽美味,但吃的时候要当心了

尤其这类人群!

杨桃具有一定的

肾脏毒性和神经毒性

肾病患者

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千万不能吃杨桃!

最近,厦门一家医院

连续收治了两名杨桃中毒的患者

其中一名患者只吃了半个杨桃

就昏迷、休克了一周!

前段时间

60岁的王先生

被家人紧急送到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在医院里

王先生不停打嗝、呕吐

还浑身酸痛

站都站不稳

经血液检测

医生发现

王先生的血肌酐指标数值

达到了600多

是正常人的六倍之高

尿酸指标也很高

是明显的肾脏疾病

对此

医生高度怀疑

是杨桃惹了祸!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高清:

应该是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这个人是有长期慢性肾病基础,在入院前有杨桃服用史,高度怀疑这个病人有杨桃中毒的可能。

了解病因后

医生立即给王先生

抑酸护胃、补液、纠正酸中毒

但王先生本身已有

30年的慢性肾脏病史

毒素代谢太慢

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休克

据医生描述:

病人出现昏迷

过床的时候癫痫大发作

血压掉到高压不到90mmHg

低压只剩40mmHg

并且伴随

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牙关紧闭

医生马上将王先生转入重症监护室抢救,经过连续一周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王先生神志逐渐清醒,转回普通病房。

对于王先生的情况

连ICU的医师都惊叹

之一次见到杨桃中毒

这么严重的患者!

王先生告诉医生,自己知道肾脏病人不能吃杨桃,但想着自己以前吃过,也没有中毒,这次抱着侥幸心理,吃了半个,没想到吃完两个小时后就出问题了。

而就在王先生转回普通病房时

肾内科又收治了一名

因进食杨桃重度中毒的女子

↓↓

该女子是一名长期需要血透的尿毒症患者,也是在进食杨桃后出现频繁打嗝、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所幸经过床旁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后顺利脱险。

吃杨桃可能中毒?

这些人尤其要注意

为啥吃杨桃会中毒?

因为杨桃是草酸含量高的食物,草酸正是杨桃涩味的来源。草酸会 *** 胃肠黏膜,导致腹泻和腹痛;会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并在肾小管沉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性肾炎。更重要的是,杨桃含有一种叫caramboxin的神经毒素,可以引起癫痫、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危及生命。

很多人喜欢吃杨桃,自己泡杨桃酒的也不少。要警惕它可能带来中毒风险。而且,杨桃这种水果挺“狡猾”,虽然它能让患者在最快半小时内出现症状,但表现出的症状多种多样,让人根本意识不到它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杨桃中毒症状!

一般来说

杨桃中毒的表现分为

轻、中、重3个等级

轻度中毒表现为呃逆(也就是俗称的打嗝)、恶心、呕吐、腹痛、失眠等;

中度中毒表现为躁动、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轻度意识障碍等;

重度中毒表现为严重意识障碍、昏迷、癫痫、低血压、休克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

病人的病情就会由轻度进展为重度

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哪些人不宜吃杨桃?

正常人进食少量杨桃,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在空腹或高热、腹泻等脱水情况下进食大量杨桃或杨桃汁,会出现急性草酸性肾病,甚至会造成毒素在血液内快速积累并到达大脑,引发癫痫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来源: FM93交通之声

因误食了一粒半夏,我嗓子剧痛,肿胀,呼吸困难

#夏日生活打卡季#

那年夏天孩子还小, *** 也还不发达。老公上班期间,别人给了他一点炒熟的花生米,吃的时候看见里面一个东西,有点像没有红衣的花生米,他当时不知道脑子抽啥风,就把那块东西塞到嘴里嚼着吃了。

其实吃的时候感觉到不是花生米,可能因为吃的快,还是咽了下去。不一会儿就感觉嗓子疼,下班回家之后,感觉疼的更厉害了,而且嗓子里面感觉整个肿了。

这时候他猜到自己吃的是一粒半夏,因为他们小时候出去玩的时候,有小孩子从地里挖出来过半夏,当时小孩子以为是大蒜吃了,就有同样的症状。

恰好我们附近有个认识的中医,就去找了那个中医大夫,跟医生说自己吃了一粒半夏,现在嗓子疼,肿,很难受,结果那个医生竟然也不知道怎么办,最后就说让用甘草煮水喝,还说让喝点浆水,因为浆水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回来之后按着医生说的办了,其实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嗓子一直剧痛,肿胀,甚至呼吸也有些困难。我记得那天晚上很热,我有些害怕,劝他去医院,他说应该问题不大,小时候一起的小孩子吃了半夏中毒也是缓一缓慢慢就好了。

第二天一天,他还是嗓子疼的厉害,一直到那天晚上才慢慢有了好转,疼痛减轻,肿胀减缓,第三天就有了明显好转。

那时候不知道半夏中毒的危险,也不像现在可以随手百度,回想起来都后怕。

紧急提醒!已有人中招: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诊

近日,2岁的小新(化名)突然出现发热,体温更高达41℃,间隔4-6小时反复。起初孩子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了感冒药和退热药后,但孩子还是反复高烧,发热时精神差,热退后精神好,饮食均不受影响,被送往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

揭示发热的真相

小新入院检查后发现: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明显降低,腹部彩超提示脾大,骨髓细胞学检查回报涂片中可见杜氏利什曼原虫。

在医生的追问下,得知小新既往有山区旅居史。

孩子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异常检查结果均指向了一种病——“黑热病”。

2020年8月,我们也曾报道过类似病例。

商洛的刘女士发现自己全身慢慢变黑,而且脾脏也开始变大,一直找不到原因,便来到了西安高新医院进行就医。

经过医院治疗检查之后发现,刘女士得的是黑热病。

昨天(2月9日),西安疾控

发布关于黑热病的提醒

01

什么是黑热病

黑热病又名利什曼病,它的病原体是几种趋内脏的利什曼原虫。原虫主要寄生于病人体内的巨噬细胞里,由双翅目昆虫白蛉为传播媒介。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的发热、脾脏肿大、贫血、消瘦、白细胞减少和血清球蛋白的增加。

02

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病人和狗。犬内脏利什曼病是由犬利曼原虫引起的。根据国内研究,犬内脏利什曼病和人黑热病的分布,在很多地方是平行的。

03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白蛉作为传染媒介进行传播。

04

流行特征

本病在西部六省(新疆、甘肃、内蒙、陕西、山西和四川)呈散发态势,主要见于农村。

05

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仅10天左右,最长的达9年之久。

2.主要症状:发热、贫血、进行性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鼻衄及齿龈出血。

06

诊断

凡黑热病流行区内的居民,或在白蛉季节内(5-9月)有流行区居住史的人员,有长期不规划发热, 脾脏呈进行性肿大等上述临床表现者,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查。

07

预防

1、流行区提倡使用蚊帐,能有效保护人体免受蚊、蛉叮咬。不露宿,提倡装置细孔纱门纱窗。

2、夜间在荒漠地带野外执勤人员,应在身体 *** 部位涂擦驱避剂,以防止白蛉叮咬。

3、前往流行区的居民注意个人防护,如出现白蛉、发热等症状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经过了春节和元宵节

很多人家里

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胃疼-第1张图片-

可能还会有过节剩下的食品

但一定要注意的是:

一定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品

一旦出现食源性疾病症状

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以免延误病情

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韩霜:“食源性疾病就是因为食品摄入不当,引起的疾病,为什么会摄入不当?由于一些细菌和病毒污染了我们的食物,那么进食这样的食物以后,就会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等这些临床的症状,那么部分病例可以有发热、乏力等等。”

大家应选择正规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食物,在低温阴凉通风的环境储存食品,加工过程需保持食材和工具清洁,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外出就餐应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饭店或餐厅,聚餐时应注意食品卫生。减少食用隔夜饭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洁食品。同时,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过量饮酒,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韩霜:“现在很多人在年后有剩了很多,比如说花生,还有葵花籽,如果储存不当或者是存放时间过长会变潮,发霉,那么产生的黄曲霉素是非常强的致癌物,那么如果发现变潮或者时间过长就不要再使用了,因为会诱发和导致肿瘤的发生。”

除此之外,米、面、黄豆、甘蔗、土豆等也需要正确储存,更好是能够现吃现买,在购买时选择真空包装、注意看生产日期、正规厂家,购买回来还要仔细检查,若有发霉的情况,就不要再食用。

韩霜:“甘蔗如果保存不当或者存放时间过长,引发霉变,会产生一种有毒的物质,就叫3-硝基丙酸,是一种剧毒的物质,大概0.5克就使人中毒,这种毒素并不是说清洗或者高温能够去掉的,所以大家在购买甘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是不是很新鲜,买回家以后也尽量近期食用。”

中毒症状:一般食用后2-8小时内会出现中毒症状。轻者会产生恶心、呕吐和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重者会肢体抽搐、脑部水肿,甚至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要注意,质地较软、变色、有酒味、长毛和红心的甘蔗不建议吃。砍掉霉变部位,剩余部分也应谨慎食用。甘蔗汁应现挑现榨。

另外,发芽的土豆也需要格外警惕。土豆发芽之后,其中的龙葵素含量会大大提高。龙葵素是一种有毒的糖苷生物碱,土豆发芽储存时间越久,这种毒素的含量就会越高。摄入极少量的龙葵素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是一次摄入200mg龙葵素就可以使人中毒,严重还会要命。因此,韩医生建议,这个季节尽量食用当季的食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尽量少油、少盐,清淡饮食,多饮水,适量补充蛋白类,维生素等。

记者:周诗柔

来源: 陕视新闻

标签: 食物中毒 症状 哪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