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快餐成品批发,速冻快餐成品-学知识-

速冻快餐成品批发,速冻快餐成品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 0
36氪首发丨年轻人蹦迪后的“包子夜宵”,「包馔夜包子」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36氪获悉,包子赛道连锁品牌「包馔夜包子」已于近期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由原力创投投资。

包馔夜包子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川渝风味麻辣小笼包为特色、主打夜宵场景的快餐连锁品牌。在天使轮融资前,包馔夜包子还在今年上半年接受窄门强光营种子轮投资孵化。

包馔夜包子起步于成都九眼桥酒吧街,作为当地“夜生活地标”,九眼桥经常聚集大量蹦完迪的年轻食客,但包馔夜包子创始人姜华发现,附近的夜宵生意扎堆是烧烤、蹄花、串串等传统品类,且客单价较高。相比之下,包子消费需求旺盛且高频,便利店售卖的包子尽管口感一般,但年轻人仍会高频购买。

曾在2016年开过包子铺的姜华,决定在九眼桥酒吧街附近测试包子夜宵的可行性。2020年国庆期间,姜华与其他两位合伙人共同投资不到1万元、支了个露天夜宵摊开始进行尝试,跑了10余天的模型后发现效果不俗,并在12月底就近开出面积8平米左右的档口店。据姜华介绍,该店单日更高卖出近2000多笼小笼包,单日营业额更高近2万元。

包馔夜包子门店图,受访者提供

起步于成都,包馔夜包子的核心单品是川味麻辣小笼包。不同于常见的肉泥馅料,包馔夜包子将猪肉切成肉丁状的肉馅,与其他辅料搅拌均匀,经中央厨房熬炒出油以及快速冷冻处理后,以全程零下18度冷链形式将馅料配送到门店,在门店端再添加小葱进行手工现包蒸制,保证口感同时实现操作标准化。

姜华告诉36氪,包馔夜包子的小笼包总重控制在31-33g,且馅料重量大于面皮,即是大约16g馅配比15g面皮,给到消费者咬一口满是馅料的感觉。

除麻辣小笼包之外,包馔夜包子主推产品还有香菇酱肉、川味麻辣火锅、麻辣小龙虾小笼包。据姜华介绍,在四款经典主打小笼包的基础上,包馔夜包子还会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推出一款创意口味包子,诸如泰式冬阴功、蛋黄流沙、翡翠素什锦、奥尔良芝士鸡肉小笼包等。

包馔夜包子产品概念图,受访者提供

除小笼包外,包馔夜包子还销售豆浆、粥品、咖啡等特色饮品。此外,包馔夜包子还于近期尝试开出夜排档小酒馆业态,在包子基础上,增加荷叶蒸窑鸡、川式卤味、川式炸串等传统经典夜宵菜品。

包子是传统中式快餐之一,根据产品形态和风味偏好不同,整体品牌格局较为松散。根据窄门餐眼统计,全国包子馒头门店有约18.8万家,其中门店数头部品牌分别为巴比馒头、老台门汤包、三津汤包,三家品牌合计约7100余家门店,合计市占率不足4%。

扩张方面,在成都市场站稳之后,包馔夜包子进入了上海市场。据姜华透露,在上海陕西南路开出的12平米店,单日更高销售额超过3万元,毛利率达到65%,开业两个月实现回本。此后,包馔夜包子以品牌合作形式继续进入深圳、北京等全国超过百座城市,开出超过300多家门店。

姜华告诉36氪,最初没想这么快在全国开店,但门店通过抖音、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快速积累了品牌声量,加上产品本身的标准化程度支持,因此在全国部分城市做品牌合作的试点。经过一年多的测试发展,已经开店300多家,目前门店主要集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

根据写字楼、街区和社区选址不同,包馔夜包子门店店型有一定区别。据姜华介绍,包馔夜包子主力店型面积约在20平米,日营收在4000-5000元左右,其中门店堂食与外卖比重约为6:4,客单价在19元左右。

本轮投资方原力创投创始合伙人卢宇翔表示:“包馔夜包子用川味精准切入了夜宵包子的市场,在疫情期间诞生并表现出了极佳的生命力,不论是北京、上海、成都,还是下沉市场,门店数量快速拓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段和地域限制。”

供求信息 | 正大小酥肉、鸡柳招 *** 商;求购大包装半成品调理包

光阴流转,但冷食君一直陪在你身边

为你整理并带来最新的商机信息

一起来看看吧!

以下为供应信息

1.木棉豆腐、福袋肉炰是我们公司餐饮新品,口感丰富,营养美味,适合饭店、团餐、火锅渠道,现诚招天津地区的经销商,欢迎来电详询。

联系 *** :15927189009(微信同号)


2. 北京顺景发大量供应加拿 *** 龙、扇贝柱、英国面包蟹、法国银鳕鱼、智利冻三文鱼等多种海外水产品,正关带票,价格便宜,船冻品质。其中智利帝王蟹清库中,日期为2018年7-12月。需要的请联系!

联系 *** :18535482898


3. 山东厂家长期供应冷冻生鲜鸡副老母鸡,每箱6只到14只不等,去油、去肺、全净膛,欢迎来电详询。

联系 *** :18906383728 车


4. 供应传统手工鲜肉锅贴、米汉堡胚,口味好,适合自助餐、团餐、快餐渠道,量大价格优,欢迎来电详询。

联系 *** :18103809950


5. 供应日本豆腐(鸡蛋豆腐),日产300公斤,每斤4元。欢迎来电。

联系 *** :17639761236(微信同号)


6. 延边伟业食品生产速冻炸元宵半成品,只需简单解冻就可以直接下油锅炸制,不崩不裂,多种口味供选择。现诚招各地区 *** 商,支持同行贴牌代加工。

联系 *** :13943397917


7. 低价处理50件牛肉饼,60克/片,一箱10公斤,夹汉堡、配餐均可用。坐标:临沂。

联系 *** :13583935636


8. 成都正大厂家的小酥肉、鸡柳、鱼柳产品,现诚招 *** 商。

联系 *** :13591498110


9. 本公司生产有经典乌鸡卷、风味肉卷、涮烤肉板、法式烤排、雪花仔骨,诚寻各区域 *** ,欢迎咨询。

联系 *** :18639216533 王


10. 大量供应熟食五香牛肉系列、调味品系列、丸子系列等,部分产品有买20件送1件活动。坐标:南京谷里天环市场。

联系 *** :13813007595

以下为求购信息

1. 求购10吨牛腩边,又叫腹肌线、牛腩筋。坐标:安徽蚌埠。

*** :15955210065 邹


2. 求购中餐半成品料理包,需要大包装,2公斤以上的那种,品种要丰富多样。坐标:南京。

*** :18551630718


3. 寻找优质烤肠厂家、烧烤串厂家、油炸串厂家、面食厂家等。坐标:青岛。

*** :13792834231


4. 求购油炸系列:鸡米花、洋葱圈、盐酥鸡、汉堡饼、卡兹脆、胸排等;串串系列:双鱼鸡柳、川香鸡柳、4克骨肉相连、澳洲大串、芝香肉串等,越全越多越好。坐标:河北石家庄。

*** :18348867497


5. 求购规格500g馄饨、2.5kg汤圆、500g汤圆、2kg小圆子、250g小圆子,要求质量好。坐标:苏州。

*** :13914905959


6. 寻找做饺子馅、锅贴的纯肉馅、肉滑。坐标:东莞。

*** :18029068765


7. 诚寻牛羊肉卷供货商,长期需要。坐标:吉林长春。

*** :15584366835


8. 寻找鸡副、鸭副、猪副、牛副类供应商。坐标:广东江门。

*** :17765766729


9. 寻找烧卖(30克)、小笼包(25克)厂家,长期合作,量大计划贴牌,更好在江苏省内或周边。

*** :15370053766


10. 寻找冷链物流,北京大兴至青岛平度,常年业务不间断。

*** :18561519918


以下为 *** 信息

金锣集团因调理品业务扩大,大量 *** 销售人员,要求有冻品调理品经验,有餐饮团膳渠道开发经验者优先,工作地点:江苏地区,月薪8000-15000,差旅费4000。

联系方式:13676399883

声明: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作用,对信息情况仅做简单核实,供需双方企业资质、真实经营情况等,请自行核实判断。

免费发布供求信息

欢迎加冷食君微信

拉你入群哦~

? end ?

统筹丨王晓玲

轮值主编丨吕翠平 编辑丨梅换艺

美编丨何孟华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

— 合作丨转载丨爆料 —

微信丨945374183

*** 丨15038364860


华莱士快餐湖北7家店违规售冷冻肉被查封,涉案供货方否认合作

因违规采购销售未经疾控部门检测的冷冻冷藏肉品,湖北黄冈市黄州区7家华莱士餐厅近日被当地执法部门查封,相关责任人被拘。


华莱士快餐于2001年由温州华怀余、华怀庆两兄弟创办,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华莱士官网显示其已有1万家门店,且不接受任何加盟。12月6日,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相关人员未明确告知目前加盟的相关情况。与此同时,涉及的冻品供货方全日(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则对新京报记者称,他们与华莱士从未有过合作。


黄州7家华莱士被查


据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 *** 网站通报显示,12月1日下午,黄州区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局两名执法人员在黄州大道巡查期间,发现一辆轻型厢式货车运输冷冻食品。经询问,该车辆和驾驶员同属全日(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从武汉解放大道运送426箱国内生产的各类冷冻冷藏肉品至黄州华莱士5家经营部,所载食品未按规定进入南湖检疫区检疫。


黄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随即对黄州城区内所有华莱士连锁餐饮店进行全面清查,共查出7家黄州华莱士(宝塔路中百店、宝塔路武商店、八一路步行街店、西湖一路宇济一号店、团黄路店、东门路中百店、东门路东方名都店)违规销售未经疾控部门检测的冷冻冷藏肉品。


黄州区人民 *** 官网在通告中指出,以上7家华莱士连锁餐饮店及货车驾驶员未执行“市区冷冻冷藏肉品、水产品一律实行先检测、后入库,经疾控部门检测合格的方能入库、上市”、“采购国内产地的冷冻肉品,必须严格执行事前报备、进入待检区集中接受检测,一律不得擅自采购、加工和销售无核酸检测合格证明文件的冷冻冷藏肉品”等要求,违反了黄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24号、第27号通告规定。


图/黄州区人民 *** 官网截图


12月5日,黄州区人民 *** 官网公布了该事件的处罚情况,当地相关监管部门对货物进行现场查封,对全部关联人员的核酸证明进行查验,责令黄州区华莱士7家连锁店7天内停业整改。此外,黄州区华莱士汉堡正泰公寓店负责人唐某某被行政拘留5日,全日(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受到罚款的行政处罚。


加盟情况不明


据 *** 息显示,2001年,温州苍南人华怀余和华怀庆两兄弟创办了华莱士,首家快餐店开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口。当时肯德基、麦当劳已风靡国内一线城市,但尚未在二、三线城市全面铺开,华莱士模仿它们卖起了西式快餐,以低价迅速占领市场。


根据华莱士官网显示,福建省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营炸鸡、汉堡、薯条等西式快餐及相关产品。此外,官网上还有“华莱士全国门店1万家”的字样。2016年4月,福建省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华士食品”为名在新三板上市,主营业务为批发零售预包装冷冻食品及西式快餐行业所需产品。董事长华怀余、董事凌淑冰同为控股股东,两人持股比例均为32%。而在目前公开的8名股东名单中,已没有始创人之一的华怀庆。


从2016年至2019年财报来看,华士食品营收和净利均持续上涨,4年来营收分别为11.08亿元、16.45亿元、23.26亿元、25.5亿元,净利分别为2154万元、3408万元、5075.6万元、5460.4万元。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华士食品营收净利也实现双增长,其中营收11.84亿元,同比增长10.58%;净利2634.9万元,同比增长19.15%。


新京报记者同时注意到,华莱士官网和官方微博上都在显著位置发表了声明,称公司从未委托任何网站进行加盟招商,并不对外开展加盟业务,并严打各地山寨华莱士。12月6日,新京报记者按照天眼查APP上显示的 *** 致电华莱士,接听者自称为华莱士负责招商联系人,“华莱士有直营店,也有加盟店,但具体门店数量并不清楚,因为我们属于第三方招商。”

图/华莱士官方微博截图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华莱士此前是有加盟店的,但目前主要以直营为主,此前的加盟店是否已转成直营并不明确。


此次涉案被查处的7家华莱士餐饮店为华莱士加盟店还是直营店?公司其他门店是否还存在该类现象?截至新京报记者发稿前,华莱士方面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涉案供货方声称与华莱士未合作


根据天眼查APP显示,涉案的供货方全日(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其为连锁餐饮和便利店提供冷链配送和供应链解决方案,公司董事长周向宏持股比例为22.22%。全日(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全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31.11%。


12月6日,新京报记者致电全日(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网上公开的联系 *** ,工作人员称目前公司供货售货情况正常,并未听说过黄州华莱士采购销售“未经疾控部门检测的冷冻冷藏肉品”一事。此外,对方还称“我们从未给华莱士供过货,从来没有合作过”。


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加大对冷链食品的管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召开了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电视 *** 会议,全面推进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要求没有检验检疫证明、没有核酸检测报告、没有消毒证明、没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销售。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编辑 王琳 校对 李铭

很多上班族冰箱常备的几种速冻食品,几分钟就能做好,你喜欢吗?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不过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有很多的人在平时除了吃一些快餐以外,就是吃一些速冻食品了,而现在我们可以吃到的速冻食品也有非常的多,今天就来跟大家盘点一下,上班族冰箱里常备的几种速冻食品,几分钟就能做好,你喜欢吗?



1、紫薯包。紫薯包听起来就会让人觉得特别的好吃,而且紫薯这种食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特别的受欢迎,因为紫薯不仅口感和营养价值也很高,而这种紫薯包只需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蒸熟了,包子吃起来松软可口,而紫薯馅吃起来则粉糯香甜,非常的好吃。


2、核桃包。这种核桃包也是非常好吃的,而且一定要趁热吃,里边的白巧克力混合着核桃碎,吃起来味道真的非常的美味,而且它的外形看起来也特别的像荷塘,并且是红糖和面做的皮,吃起来真的特别的美味,有营养。



3、速冻饺子。速冻饺子这种食物应该是很多人家里冰箱都经常备的一种食物,而且速冻饺子的味道也有非常多种,不管是肉馅的还是素馅的或者是菌菇三鲜类的,都是非常的美味的,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煮好了,而且现在的速冻饺子吃起来一点都不比现包的饺子口味差。那么在平时你家的冰箱里还有哪些常备的速冻食品呢?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热钱涌入,鸡胸肉“起飞”


作者|白露

声明|题图来源于 *** 。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自从“0糖0脂”气泡水掀起了新消费领域的一轮热潮后,围绕年轻人健康、养生的需求推出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这其中,轻食代餐就是一条定位格外精准的新赛道。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调查对象中,19-45岁的人群占到了87.6%,94.9%的人至少每周消费一次轻食,55.7%的人每周消费2-4次,轻食消费人群中占比最多的是企业普通职员和大学生。他们普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足够的消费力。


于是,当中国人餐桌上的米、面、肉、菜,被重新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植物纤维等维度进行重新组合,一个新的千亿市场在创业者和资本的簇拥之下逐渐成型。



热钱涌入,“健身、养生”两不误


虽然代餐轻食早期的主要消费人群是以健身人群为主,但随着年轻人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代餐轻食已经逐渐覆盖了“健身、养生”两大主流人群。目前的轻食代餐也已经发展出奶昔、鸡胸、全麦面包、麦片、能量棒、控卡正餐六大基础品类。


相对于传统中餐的高油高盐和具有烹饪门槛的缺陷,代餐轻食由于兼具热量低、饱腹感强,以及食用方便等特性,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不愿点外卖、不方面做饭等痛点。这也让一些创业者立志要以轻食代餐取代年轻人的一日三餐。例如鲨鱼菲特的创始人强小明,就将鲨鱼菲特定义为“覆盖年轻人一日三餐的健康食品品牌”。



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国内代餐轻食用户持续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200亿元。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无数创业者入圈布局。天眼查数据显示,最近5年,国内轻食行业的企业注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新增企业占总量的比例高达64%。截至当前已有7548家轻食相关企业。仅在2021年上半年,就有超过600家新注册的轻食企业。


行业热潮的背后,资本热钱的涌入也不遑多让。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至2018年间,已有超过10亿资本进军轻食行业,有至少10家以上的独立轻食品牌获得千万级融资。仅仅是过去一年半,发生在轻食代餐赛道的投融资事件就已经多达20余起,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投资方不乏IDG资本、淡马锡、梅花创投、高瓴创投、经纬中国等知名机构。甚至还有李静、戴军等明星投资人。


于是,在热钱的助推下,主打粗粮谷物的王饱饱、以能量棒为核心的ffit8和主攻鸡胸肉的鲨鱼菲特等一众轻食代餐品牌闯进了大众的视野。其中即食鸡胸肉则称得上是成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爆款、低价、跨平台运营,鸡胸肉得以“起飞”


在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中,国民之一大蛋白质肉类消费是猪肉,但伴随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健身人群基数的增长,高蛋白、低脂肪的鸡胸肉和牛肉开始逐渐受到推崇。在此背景下,即食鸡胸肉产品依靠爆款、低价、跨平台运营的营销策略,快速建立起一定的市场规模。


早在今年4月份,鸡胸肉品牌“优形”就已宣布,旗下即食鸡胸肉产品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亿包。截至今年上半年,优形品牌的销售额已达2.3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



而鲨鱼菲特的线上销售增速也令人叹为观止。其天猫店开业两个月就实现月销100万,半年实现月销达到500万,1年月销过1000万,2年不到的时间里月销就突破了2000万,增速不可谓不迅猛。


值得一提的是,优形和鲨鱼菲特实现销量猛增的具体方式也略有不同。


重点发力直播电商的优形,虽然抖音账号粉丝不足30万,但其流量转化效率极高,超过10小时的超长直播,搭配大件促销装的销售策略,让优形的客单价达到了125元,远超同类直播间。另据蝉妈妈平台数据显示,“优形鸡胸肉”抖音账号直播的30天内,共上架了30件产品,总销量为6.1w,场均销售额34.6w,月销过千万。



除了直播电商渠道外,优形还覆盖了 *** 、天猫、京东以及每日优鲜、美团买菜等线上渠道。同时优形的线下渠道也横跨多个平台。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优形覆盖了7-11、便利蜂、罗森、全家、盒马鲜生的全国超25000家线下零售门店。


至于鲨鱼菲特,则更加强调运营思维,着力于用“爆款”带动整体的销售增长。


例如在天猫平台上,鲨鱼菲特采用了“店长+小组”制的组织架构,店长主管店铺运营,小组负责研究“搜索类爆款”、“网红直播爆款”等产品运营模型。而在不同电商平台之间,鲨鱼菲特则结合“爆款”思维采用了差异化的供品策略。比如在天猫会更注重销量、评价、买家秀;在京东则强调物流、快递速度;在拼多多,则主推低价促销。


统一代工、专业玩家乱入,轻食代餐有没有未来?


虽然优形和鲨鱼菲特凭借出色的营销和运营手段,快速建立起了以即食鸡胸肉为核心的市场规模。但不得不说的是,健康食品领域的产品研发或许还没有跟上营销手段的快速发展。


惊蛰研究所在过往文章《当“卖药的”盯上年轻人,功能性食品的千亿新市场悄然浮现》中提到过,一些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和品牌推广几乎是“控制”在不同的人手里,而核心创始团队在做的可能也是更偏向市场和品牌方向的工作。这一现象,在轻食代餐赛道也一样存在。


比如优形背后的凤祥股份,就是一家港股上市的鸡肉制品巨头,长期为肯德基、麦当劳、罗森、7-11、全家等连锁集团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不少其他代餐品牌也选择OEM代加工模式,将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交由代工厂来完成,而品牌自身则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渠道建设和品牌营销。


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在行业早期的确可以帮助新玩家快速占领市场,并且借助品牌投放抢占目标用户的心智。但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食品安全问题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就逐渐出现。


惊蛰研究所在知乎、小红书上搜索鲨鱼菲特时,就发现不少用户反馈在即食鸡胸肉中吃出了异物,或是商品 *** 后发现已经变质的情况,甚至有用户反馈吃了鲨鱼菲特的产品后“中毒”进了医院。



此外,由于产品统一交由代工厂生产,品牌也很难根据消费者的实际反馈对产品的口感和味道进行及时调整。鸡胸肉产品经常被吐槽的“口感太柴”、“味道太咸”等问题,往往也成为了无法解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代工生产+渠道营销”模式得到印证后,即食鸡胸肉可观的利润空间也吸引了更多新玩家也纷纷入局。


在零售市场上,每公斤冰鲜鸡胸肉的价格在20-30元左右。在批发市场,每公斤冷冻鸡胸肉的价格在10-20元左右。而到了电商渠道上,即食鸡胸肉的价格则原地起飞。京东平台上鲨鱼菲特2000克纯肉套装售价94元,折合每公斤47元。优形即食鸡胸肉烟熏味900克售价高达99.9元,折合每公斤111元。


虽说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过程中,还会在生产、运输、储藏、销售等多个环节产生新的成本,但是从各品牌的即食鸡胸肉本就存在的巨大价格差异来看,即食鸡胸肉的利润仍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于是,除了鲨鱼菲特这类专注健身代餐食品的公司外,以圣农为代表的传统肉鸡生产企业,也开始陆续开发鸡胸肉系列产品。而百草味、元気森林等为代表的休闲食品生产企业,乃至肯德基、麦当劳国际快餐品牌也开始摩拳擦掌。


不难想象,随着更多专业玩家的加入,行业门槛并不高的即食鸡胸肉赛道必将面临新的竞争格局。到那时,又将出现品牌割据、流量单价激增的局面。而这时除了横向扩展其他新品类谋求新市场,或许也只有坚守产品本位才能让轻食代餐品牌们顺利存活下来。


这届年轻人,年夜饭都买预制菜了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燃财经出品

作者 | 张 琳

编辑 | 曹 杨

香辣蟹、干锅肥肠、孜然羊肉、香干炒香芹、家常炖带鱼……今年的年夜饭,90后女生李玥准备化身大厨,张罗一桌子饭菜招待朋友。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男朋友时,男朋友一脸疑惑的对她说,“你是什么时候学会做饭的?”

事实上,李玥一直是位厨房小白,而这顿年夜饭真正的功臣将是预制菜。预制菜,一个并非新事物却在今年春节成功火遍朋友圈与各社交平台的产品。

在微博中,与预制菜相关的话题层出不穷,如#预制菜走俏春节销量翻倍#、#预制菜或迎万亿级大市场#、#预制菜比饭店便宜近8成#、#年夜饭预制菜消费7成是年轻人#等。在小红书,搜索“预制菜”,相关笔记数千篇。

图 / 小红书(左)、抖音(右)

来源 / 燃财经截图

百度指数显示,自2021年11月,预制菜相关搜索指数开始出现波动。2022年1月13日,预制菜搜索指数暴涨至11976。

燃财经在天猫搜索“年夜饭”发现,各类预制菜五花八门,价格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据某预制菜店铺的 *** 介绍,全部12道菜的 *** 时长不超过1个小时,且菜品新鲜,成品味道与饭店水平相近。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燃财经表示,烹饪小白、宅家文化、外卖,以及懒人效应,都是让新生代成为预制菜的主流消费群体的原因,也是令“预制菜”从幕后走向台前的一个关键点。

于是,在宅经济和春节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预制菜相关概念股股价也跟着持续走高。

老虎证券显示,国联水产(300094.SZ)的股价自2021年12月21日开始出现波动,2022年1月4日出现大幅上涨,并在1月17日创下股价新高。国联水产之外,顶着“预制菜之一股”的味知香(605089.SH),股价也曾突破百元。

一时间,预制菜或是2022年之一大风口的论调甚嚣尘上。除了专研预制菜的企业,餐饮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新零售平台、海鲜、猪企、肉企纷纷抢占预制菜市场新高地。

国联水产证券部对燃财经表示,预制菜是一条资本和创业者“蓄谋已久”的赛道。早在2019年就有投资人表示,预制菜将是新消费的下一个风口。作为新一代在家吃饭的解决方案,预制菜正在从B端和C端双线渗透,Z世代生活节奏快、做饭能力与意愿都在降低,加之疫情催化,春节临近,使得预制菜迅速普及,引得投资人纷纷布局。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预制菜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达到十年之最。截至2021年,我国现存超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

不过,尽管品牌很多、概念很火,但预制菜或许还需努力。燃财经在多家盒马鲜生和永辉超市观察到,超市内均有预制菜专区,摆放的预制菜种类众多,但在该区域停留的基本上只有年轻人,且发生购买行为的却为数不多。经过询问了解,燃财经发现“太贵了”、“担心菜品不新鲜”和“营养流失”是其最终没能购买的主要原因。

除此以外,预制菜本身还存在着缺乏行业标准,产品同质化,难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等行业难题。

显然,站在风口的预制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预制菜成年夜饭新主角

“599元12道菜,就算你是厨房小白,20分钟便能搞定一桌年夜饭。”这是90后李玥正在发愁如何搞定今年年夜饭时,无意间在直播间听到的主播介绍。

“没犹豫我就下单了。”李玥告诉燃财经,因为防疫政策,今年她不仅决定和男朋友留在北京过年,还早早就邀请了一同留京的小伙伴一起吃年夜饭。“但我会做的只有煮面和番茄炒蛋,预制菜简直帮我找回了面子呀。”

李玥对燃财经表示,比起火锅,预制菜的种类更丰富,对比外卖,预制菜满足了自己做饭的仪式感。“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去饭店,但在家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大餐,不仅年味更足,也更能让远在家乡的父母放心。”

图/天猫聚划算直播间

来源/燃财经截图

和李玥一样为年夜饭操心的还有上海的王阿姨。以往,王阿姨都会提前一个月开始订饭店,担心的就是年夜饭包厢供不应求。可今年,王阿姨之一次将预制菜纳入了自己的年夜饭计划。

王阿姨对燃财经表示,自己本来并没有将预制菜提上餐桌的计划,但在饭店年夜饭预订满员的情况下,一些老字号和星级酒店的店员都不约而同地向她推荐起了年夜饭预制菜。“对于我担心的菜品新鲜程度和防腐剂等问题,店员表示预制菜会根据订单现制现售,保证新鲜。”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王阿姨在一家老字号预订了佛跳墙、红烧鲍鱼、香辣蟹等六道难做的硬菜。“毕竟是之一次尝试,我还是将预制菜作为了年夜饭的补充,订的都是一些难处理以及在家里操作起来不太容易的菜品,再配上一些简单的素菜和凉菜,就做成了满满一桌年夜饭。”

“预制菜肯定不会像自己做的那么有家的味道,但如果佛跳墙和红烧鲍鱼只需要加热十几分钟就能端上桌,那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完全可以弥补味道的不足。”王阿姨表示,如果在家自己做一桌子年夜饭,像猪蹄、肘子、排骨等菜品,都需要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其实蛮辛苦的。

“虽然日常不会选择预制菜,但逢年过节或家庭聚餐,预制菜还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既可以提升菜品的丰富度,还能为自己减少很大的工作量。”王阿姨说道。

除了端上自家餐桌,预制菜还成为了很多人送礼的首选。林贺今年春节孝敬父母的礼物便是预制菜礼盒。“我是无意间在某个生鲜电商的公众号文章中看到的预制菜推文,当时就觉得这个礼盒真不错,又想到没法回家过年,便直接预定了一份佛跳墙礼盒邮寄回老家。”

他对燃财经表示,以前春节会给父亲买酒,但随着他们年纪增大,感觉送酒不够健康。“每年春节都想送他们一些不常吃或不常用的东西,让他们尝试更多的新事物,预制菜正好能让他们尝尝鲜,也为年夜饭加道菜。”

资本热衷,玩家众多

实际上,预制菜并非新事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开始出现净菜配送加工。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开始涌现,但由于相关配套条件不成熟,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2014 年,随着经济发展、外卖爆发式增长,预制菜行业在B端步入放量期。入局的企业也从2015年的4000家涨至2018年的8000家。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预制菜都是餐饮企业的“秘密武器”,对于B端餐饮企业来说,使用预制菜可以减少人工成本,缩小后厨面积,提升出餐效率,保证产品口味稳定,提升食品安全质量保证。彼时的C端消费者,对于使用预制菜的企业甚至印象不佳。

但在短短2年后,疫情的推动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发生变化,在“懒宅经济”作用下,直接使得预制菜在C端迎来爆发,尤其受到了80、90后人群追捧。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显示,“预制菜”C端用户中超过八成用户年龄位于22-40岁,近六成为女性用户。调研用户中超八成用户每周消费预制菜产品,顾客购买预制菜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

国海证券分析称,对于C端来说,随着80后90后成为家庭消费主力人群,面临着做饭能力退化,没时间没精力,外出就餐不经济、不健康等痛点。疫情常态化下,在家就餐场景增多,盒马、叮咚买菜等新零售渠道兴起也加速了预制菜的消费普及。

图/果蔬好预制菜专区

来源/燃财经拍摄

预热菜在C端的火热,使得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纷纷开始布局。除了味知香和千味央厨这类专研预制菜的企业,传统速冻品牌企业如安井食品、三全食品也加入了战场。包括但不限于西贝、海底捞、眉州东坡等在内的餐饮巨头们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而新零售平台如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也都纷纷上线预制菜,甚至产业链上游企业国联水产,也发力自营预制菜产品。

诸多上市公司也参与其中。据燃财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国联水产、獐子岛、奥瑞金、春雪食品、味知香、龙大美食在内的数十家上市公司入局预制菜赛道,并均在产能、业绩目标上对预制菜业务表达了较高的期待。

玩家的不断入局,也使得预制菜概念股好消息不断,国联水产、得利斯、獐子岛、盖世食品、金陵饭店、西安饮食、海欣食品等多股持续上涨。

此外,很多预制菜领域品牌获得资本青睐,近来,寻味狮、锅圈食汇、珍味小梅园等公司频频融资,融资金额亦达千万级,背后则是IDG资本、源码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国联水产证券部对燃财经表示,从市场环境来说,2016年左右,预制菜在消费者之间的接受程度还相对较低,市场培育成本较大。但随着消费升级、懒人经济的盛行,以及疫情的催化,预制菜在C端消费者客户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培育,相关消费端的市场空间正逐步打开。

真风口还是伪需求?

看上去,预制菜正走在风口上。

《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预制菜在中国属于刚起步阶段,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冷链物流布局,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165亿元。

国联水产证券部亦对燃财经表示,随着物流冷链的布局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预制菜市场将在B、C两端同时加速发展。已经有多家机构对国内预制菜这个赛道喊出了一万亿的口号。未来预制菜很可能会成为年轻人的饭,它不是一阵风,更多的是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不过,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尽管预制菜看上去风头正盛,但接下来仍充满未知。

朱丹蓬指出,尽管预制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品牌在发展道路上依然面临不小挑战。一方面,消费端对预制菜的认可度、接受度还不够高,部分消费者会认为预制菜营养有所流失或食材不新鲜。另一方面,预制菜没有国标,容易产生食品安全上的隐患。

90后欣雨便对预制菜的火热表示不解。

当夹了一筷子颜色又深又红的宫保鸡丁送进嘴里时,欣雨感受到了满满的工业味。欣雨对燃财经表示,看到很多社交媒体都在讨论预制菜,她也想买来试试。“快是快,味道也是那个味道,但跟好吃没什么关系,和每天点到的那些外卖快餐的感觉是一样的。”

95后的王闯也对预制菜的定位不太理解,他对燃财经表示,预制菜价格不低,口味不如饭店,饭后还要收拾厨房,性价比不高。

“消费者虽有热情,但热情程度大不相同,更无法与资本对预制菜的热情相比。”朱丹蓬表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还不够深,这需要产业端的完整、产品品质稳定性、品牌可信度、消费场景创新、菜品口感保障等多方合力推动,仅靠企业一头热是不够的。”

知名品牌推出的预制菜品牌也有失败的案例。2020年10月,西贝推出预制菜品牌贾国龙功夫菜,店内没有厨房和厨师,所有菜品全部是半成品。官方介绍称,这是西贝餐饮创始人联合各大菜系名厨研发推出口味地道、费时费工的各地名菜,采用零下40度急冻锁鲜技术。

然而,这个所谓的功夫菜不仅没有在业内激起浪花,消费者给出的评价也与官方介绍截然相反。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吐槽其像飞机餐、罐头,“在餐厅一起吃外卖”,“人均100元,吃速冻盒饭。”

国联水产证券部表示,预制菜的进入门槛虽不算高,但要想做好,却并不容易。目前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不仅面临着线下销售场景受限、供应链不完整、成本过高、产品受冷链物流影响等行业痛点,还必须保证预制菜品质是否稳定,是否营养健康等问题。

朱丹蓬表示,中国的预制菜还未真正进入“产销两旺”阶段,虽然资本端和产业端很有 *** ,但是消费端并没有太大的欲望。“预制菜的主要消费人群还是集中在年轻人,消费人群很难拓宽。受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影响,中国人更加偏爱新鲜食物。预制菜本身的 *** 和销售过程与中国原有的饮食文化、养生文化相悖,因此很难被更广泛的群体所接受。”

多家证券机构也纷纷表示,就地过节催生预制菜需求,热度过后仍需考虑长期发展的问题。安信证券研报显示,近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不少是个体工商户和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商业经营模式。

平安证券则认为,总体来看,预制菜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还比较低,主要布局在华东市场,工厂也集中在江浙沪地区,还未形成规模。

朱丹蓬补充道,想实现“产销两旺”的目标,需要产业端匹配和满足消费端的核心需求,破解行业发展短板和痛点,预制菜行业方能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联水产证券部表示,预制菜之所以能够变成一种发展趋势,很重要的原因是产业分工让其产品工业化,这就对企业的产品工业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另一大挑战则来自于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另外,还需要企业深层次地挖掘消费者从线上到线下,从到家到到店的消费需求,拓展新消费场景,吸引新客户,将单品深加工,提高利润率。

国联水产证券部强调,虽然目前来看,我国预制菜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行业正在高速增长,行业空间大,企业面临的机遇远大于挑战。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预制菜中央厨房是标准化、快速化的产物。

从技术角度来看,随着速冻技术的发展,半成品菜的储存时间得以大幅延长,速冻技术可提高标品率,进一步推动集中度优化,未来格局预计为“速冻菜肴集中度更高,其他预制菜区域竞争”的局面。“拥有较强产品研发能力和高品质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这一蓝海市场中建立品牌。”

“对餐饮企业来说,做预制菜是当前大热的趋势。”朱丹蓬坦言,很多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紧跟行业趋势去布局预制菜无可厚非。但关键的问题在于,预制菜市场还没有真正进入产销两旺的节点。这个市场不仅需要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对中央厨房、产业链完整度、品质、服务体系等的要求更高,这对企业来说仍是不小的挑战。

尤其值得注意的,二级市场也呈现退热趋势。如味知香的股价在突破百元后,持续下跌,截至1月28日A股收盘,其股价报收69.39元/股,较此前的102.85元/股已下跌近4成。而国联水产的股价也从9.95元/股的高点,连续下跌,截至1月28日收盘,报收6.19元/股,下跌了超3成。

对此,业内人士提示了风险,“从目前来看,预制菜是否值得投资,尚不明确,投资者需理性判断,切忌跟风。盲目进入或只会适得其反。”

参考资料:

《预制菜概念股持续爆发,国联水产等连续三天涨停!》,来源:证券日报

*题图及部分内文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中李玥、王楠、林贺、欣雨、王闯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垃圾食品」到底是哪一类食品?

钱程

丁香医生作者

食品研发工程师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食品加工工程硕士

常听人说起垃圾食品,但垃圾食品究竟是什么含义,是指哪些食物呢?

今天我们来详解一下。

其实垃圾食品(Junk food)并不是一个营养学的学术概念,你在任何一本正规的营养学教科书上都很难找到它的定义。

垃圾食品曾指精加工食品

这个词语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时候在美国提出的。最早出现在俄亥俄州的一条新闻标题里。

在这篇文章里,垃圾食品这个词用来概括任何主要由精制米面和精制糖加工成的食物,比如白面包、曲奇、冰淇淋、巧克力等等,都被归入垃圾食品。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到了上世纪 70 年代,快餐行业在美国崛起,快餐巨头渐渐家喻户晓,这时,垃圾食品这个概念首次被公众熟知。但是,它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在公众印象里更多和薯条,汉堡,炸鸡,可乐等快餐食品联系在了一起。

当时美国有一个著名的营养学家,叫 Michael F. Jacobson,他同时是也是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的创始人。这个非盈利组织经常发文章批判当时的快餐和碳酸饮料,比如他们就曾经表示现在的小孩子一天能喝两瓶可乐!这怎么得了!有关部门应该管管!

他们还建议以后可乐瓶上都要印上类似香烟盒上的标语喝可乐有害健康,同时对于所有的垃圾食品,应该多收税等。因此大部分人认为垃圾食品这个词就是他发扬光大的。

垃圾食品现在多指快餐

那么,垃圾食品这个词是怎么被中国人熟知的?

我小时候生活在安徽的一个不知名三四线城市,我记得很清楚,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城市开了之一家 快餐店。我之一次知道,一家餐厅居然可以火爆到排如此长队的程度。里面所有的食物,从炸鸡到土豆泥,甚至是现在看来平平无奇的芙蓉鲜蔬汤,都如此新奇和美味。

那时吃一顿快餐,在普通家庭看来,绝对是奢侈品,如果有人对我说这是垃圾食品,我会想把他头打爆。

直到 2000 年以后,这些美式快餐店逐渐普及开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快餐店的食物也都能消费得起了,这时,在杂志报纸上才逐渐多了垃圾食品的论调,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呼吁大家不要无节制地吃这些快餐食物,否则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肥胖等多种不利影响。

而那时候,家里的老一辈人往往会这么说:以前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有点东西吃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还在乎什么垃圾食品。现在生活好了,吃得越来越挑了。

是的,我们 80、90 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可能是没有真正体验过饥饿的人。我们出生的时候,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

所以,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了两点:

垃圾食品这个词是美国的舶来品,自从传入我国以来,一直就是紧紧地与洋快餐和加工食品绑定在一起的。

垃圾食品的名号,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如果连温饱都达不到,那任何能提供能量的食物都是宝贵的,因此不可能有垃圾食品这种称呼的。

之前有个流传比较广的问题,说老一辈的人为什么吃着咸菜、油糕、高糖甜点,不觉得它们是垃圾食品;而我们吃炸鸡汉堡就成了垃圾食品。看完上面的讲述,你一定已经了解了。

老一辈的人,在他们生命中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像咸菜、油糕、高糖甜点等传统食物陪伴着他们。这些食物是生活必需品,是用来填饱肚子的,因此他们并不会用垃圾食品来指代这些食物。

但洋快餐、方便面,零食,在老一辈人看来,是最近才出现的,而出现没多久就被打上了垃圾食品的标签。一旦老一辈的人形成了这种固定认知,再想甩掉就很困难了。

虽然垃圾食品不是学术概念,但我认为这个词的流行,确实对民众的营养健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是,这个概念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它会把一类食物一杆子打死。

垃圾食品也可以变健康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没有垃圾的食品,只有不合理的搭配。我们应该更关注营养搭配和营养均衡。

精制米面,高糖食物,高脂肪食物,这些东西之所以不够健康,是因为它们可以给人提供极高的能量,而其他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相对比较缺乏。

如果长期只吃这些食物,一方面可能会增加肥胖,龋齿,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另一方面,由于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发营养缺乏的问题。

按照这个标准,大部分美式快餐食物都确实不健康,不适合作为主食长期大量吃。

比如,炸鸡和薯条脂肪含量非常高,能量爆表;汉堡使用精白面包,里面的酱是高糖的,蔬菜的量也不够。这些食物,从营养学角度看,如果长期作为主食来吃,那营养摄入是不均衡的。用垃圾食品来指代,至少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让人少吃一点,没毛病。

但是,我反对用垃圾食品的名头把这些快餐食物一杆子打死。因为只要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加上合理搭配,它们其实也可以不垃圾,甚至很健康。

比如,牛肉汉堡如果减少高糖高脂肪酱料的用量,把白面包换成杂粮面包,再增加蔬菜的量,或是搭配沙拉(不加酱)一起食用,那其实整个搭配就会变得比较健康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加工食品也不一定不健康。比如说方便面,油炸方便面脂肪含量接近 20%,确实不健康。但目前也有采用各种干燥技术的方便面(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等),我见过脂肪含量更低的只有 4%,另外还有脂肪含量更少的半干面问世,而且营养物质得到更大程度保留。这就是通过工艺改进使加工食品变得更加健康的例子。

另一方面,有一些中国传统食物本身营养结构单一,虽然人们不认为它是垃圾食品,但长期吃确实不健康。

比如,张文宏医生劝大家尽量少喝白粥,在网上引起很大讨论。其实白粥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营养结构单一,长期喝确实不是很健康。网上讨论能让一部分人知道白粥的坏处,其实是一件好事。

当然,合理搭配的原则对于传统食物也依然有效。如果把白粥换成杂粮粥,增加一些蔬菜和肉类,那这碗粥也可以很健康。

腌咸菜属于高盐食物,油糕属于高脂肪食物,高糖甜点的游离糖含量非常多。这些虽然是传统食物,但长期吃也确实不健康。但如果在 *** 甜点的时候不要加那么多糖; *** 油糕时少放点油,咸菜不要吃太多,跟其他蔬菜炒一起,那它们也会变得健康一些。

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能够转变观念,不要用垃圾食品把一种食物一杆子打死,而是多去思考一下,为什么这种食物不健康?我们有没有办法,通过合理搭配,把它变得健康一些呢?

这样不仅能吃到美味,还能避免跟长辈吵架,顺便还能 get 更多营养学知识,让自己吃得更健康,一举三得的好事啊。

作者公众号:技术型吃货

参考文献

<1>Is this what you call junk food? 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magazine/6187234.stm

<2> Smith, Andrew F. (5 September 2000). Encyclopedia of Junk Food and Fast Food. Greenwood Press. p. x. ISBN 73.

<3> Wikipedia - Michael F. Jacobson https://en. *** .org/wiki/Michael_F._Jacobson

<4> Wikipedia - 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https://en. *** .org/wiki/Center_for_Science_in_the_Public_Interest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丁香医生

违规采购冻肉被行拘!快餐连锁店必须“锁”住冷链安全

近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报:因严重违反黄州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精神,违规采购销售冷冻冷藏肉品,黄州区7家华莱士连锁餐饮店被查封调查、停业整顿,华莱士汉堡正泰公寓店负责人唐某某被行政拘留五日。

连日来,全国多地出现了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结果阳性的案例。仅12月2日到6日,山西临汾一份进口冷冻带鱼、安徽合肥一份冷冻进口牛腩外包装、浙江玉环菜市场的冷冻猪后腿肉标本等,均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显示阳性。蔓延境外的病毒,不仅能随人“入境”,还可附着在货物上流入;疫情防控部门在溯源病毒的过程中,除了发现人传人的铁证,也找到了物传人的实锤。可以说,守住今冬明春的疫情防控关键期,“物防”与“人防”同等重要;严格冷链食品环境的安全监管,显然是疫情防控路上的又一道关卡。

为更大限度消除新冠病毒的物品传播媒介,国家多部门发布了有关冷链食品追溯、消毒等管理方案及通知,各地也纷纷加强了对冷冻食品的检测和管控。就黄冈市来说,专门提出了诸如“市区冷冻冷藏肉品、水产品一律先检测、后入库,经检测合格方能入库、上市”等要求。在此背景下,该市黄州区7家华莱士门店却无视国家及市区提出的一系列“物防”要求,公然违规采购销售冷冻冷藏肉品。无论是利益驱使还是规避麻烦,都不能构成给防疫大局添堵、给治安管理添乱的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企业华莱士是一家连锁餐饮店。相对于单体经营,这类企业往往在经营过程 *** 同进货、分散销售。这项管理方式,其实给其冷链食品的管控流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一旦哪个防控细则没落实下来,出现了病毒传播风险,涉及的很可能是一批门店的取材,威胁的也将是更多食客的生命安全。快餐连锁,更有必要“锁”住舌尖上的安全;当下,疫情防控进入新一轮高风险期,加强冷链食品的安全管控,就是连锁餐饮店保障舌尖安全的重中之重。

知名连锁餐饮成了冷链食品管控的反面教材,也是对其他需要采购冷冻食品经营者的警醒。面对7家华莱士门店对防控细则的满不在乎,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查封了相关货物,并给予7天内停业整改的行政处罚;公安部门则给予黄州区华莱士汉堡正泰公寓店负责人唐某某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相信一系列处罚,能让企业相关责任人重新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能给同类企业管理者紧一紧科学防疫、精准防疫的思想发条。

织密冷链“物防” *** ,既要靠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巡查,又要靠涉事企业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疫情防控面前,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更没有一个企业能置身事外。时时刻刻拧紧“人防”“物防”的弦,疫情防控才能迎来胜利的一刻。


来源 北京晚报|记者 殷呈悦

图据湖北日报

编辑:殷呈悦

流程编辑 吴越

快餐连锁店违规采购冷藏冷冻肉品引发的思考:冷冻食品不能“冷”了人心

近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7家华莱士连锁餐饮店,因严重违反黄州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精神,违规采购销售冷冻冷藏肉品被查封调查、停业整顿,华莱士汉堡正泰公寓店负责人唐某某被行政拘留五日。

对此,《中国食品安全网》之一时间采访了福建省华莱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对方表示,目前事件正在调查,过两天会发布一个声明,一切以声明为准。

01

冷冻食品不能冷了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企业华莱士是一家连锁餐饮店。相对于单体经营,这类企业往往在经营过程 *** 同进货、分散销售。这项管理方式,其实给其冷链食品的管控流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一旦哪个防控细则没落实下来,出现了病毒传播风险,涉及的很可能是一批门店的取材,威胁的也将是更多食客的生命安全。

速冻快餐成品批发,速冻快餐成品-第1张图片-

我国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冷链政策密集发布,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等2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意见》;2020年8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农贸(集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23号);2020年8月26日,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020年10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1年3月11日正式实施。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无不说明中央 *** 对冷链系统的关注和重视。冷链物流又是我国食品、农产品、生鲜产品产销链的关键支撑环节。

织密冷链“物防” *** ,既要靠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巡查,又要靠涉事企业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疫情防控面前,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更没有一个企业能置身事外。

快餐连锁,更有必要“锁”住舌尖上的安全;当下,疫情防控进入新一轮高风险期,加强冷链食品的安全管控,就是连锁餐饮店保障舌尖安全的重中之重。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面对7家华莱士门店对防控细则的满不在乎,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查封了相关货物,并给予7天内停业整改的行政处罚;公安部门则给予黄州区华莱士汉堡正泰公寓店负责人唐某某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相信一系列处罚,能让企业相关责任人重新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能给同类企业管理者紧一紧科学防疫、精准防疫的思想发条。

那么,冷链物流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也之一时间采访到了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负责人。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提问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发展快,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难点,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的?冷链物流面临哪些痛点,有何解决的措施?

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回答


放眼未来,冷链物流机遇广阔,立足当下,冷链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还需要 *** 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去正视和解决。

(一)部分地区冷链基础设施结构失衡

虽然当前我国冷链基础设施体量依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但盲目建设冷库、购置车辆、扩充 *** 等导致的“吃不饱”问题还是很多,值得警惕和反思。

我国冷库的整体建设发展失衡,从分布上来看,全国冷链发展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中地区,其中,上海、山东、广东、江苏等地的冷链水平较高,冷链 *** 及体系相对健全;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则较为短缺,承担全国70%以上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产生源头“断链”。

(二)冷链物流政策监管环境有待改善

2019年国家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存在落实不到位、推进速度慢、地方协调难等问题。

尽管宏观政策趋于宽松,多数中小微冷链物流企业仍面临经营困难问题,特别是用地难、用地贵,融资难、融资贵,进城难、通行停靠难等矛盾依然突出,同时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冷链政策的滞后和超前一定程度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在冷链物流用地、通行、用电等方面政策的滞后,让行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与此同时,推行国六排放标准、配比新能源货车的政策又显超前,对冷链物流等行业的特殊性兼顾不足,导致企业既花费高额成本,又无法提高运营效率,甚至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同时,新兴的“互联网+”物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也对物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另外,冷链政策在宣传、普及、落实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由于价格持续下滑、竞争加剧、业务量增速连续放缓等因素的挤压,物流企业盈利水平还在进一步走弱。

据中物联冷链委调研,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和装备企业的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润空间与上年相比却有所下降。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户经营压力大,物流费用不涨反降;另一方面薪资、社保等人力成本,租金成本与日俱增,税负、燃油、路桥费等没有降低;还有一方面原因,日益严苛的政策标准给大企业带来不少制约,但还无法全面覆盖到小微企业。

(四)企业转型升级缓慢

市场需求、客户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冷链物流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包括服务流程、服务标准、信息对接、响应速度等等。

可喜的是已经有企业在主动求变,通过服务创新升级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然而遗憾的是此类企业太少了,大部分还是在传统的市场竞争中角逐,原有优势被逐渐蚕食。

我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加之冷链多项作业环节都处于低温恶劣的环境中,冷链企业的降本增效提升不能一味靠人,自动化、智能化至关重要。

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中国在诞生越来越多世界级公司的同时,也深感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企业必须时刻升级自己的经营理念。

因此,冷链企业的技术装备、人员管理、经营理念都需要不断地迭代升级,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此外,在冷链技术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也要提升安全、环保和节能理念。由于冷库安全意识不足,据冷链委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发生20多起冷库安全事故。冷库是能耗大户,全国每年冷库用电费用超过800亿元,节能空间巨大,要注重绿色能源在冷链物流行业的应用。

对于未来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性

(一) *** 将进一步加强对行业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近年来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到国家 *** 的重视,冷链相关政策发布也越来越密集。

2020开年以来 *** 相继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比如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三农”领域补短板项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开展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等,与往年相比,政策补贴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大,也反映出 *** 对冷链越来越重视。

企业应关注中央冷链政策、地方配套实施方案等,考虑政策动向,拓展政策渠道,抓住机遇利好。《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食品冷链卫生规范》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在不断出台,行业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二)企业发力冷链增量市场

冷链物流专业性和非标性很强,大而强、小而美的企业可以共生共存。但不可否认在传统仓干配冷链物流这个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企业开始探寻冷链的增量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极。比如产地冷链、产地供应链,就是一个未充分挖掘的万亿级市场。

当前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 *** 不完善,产地规模化、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少,在县-镇-村缺乏不同层级的冷链集散中心、分拨中心和冷链运力,造成农产品损耗大且走出去困难重重。

农产品走出去与冷链物流运输相辅相成,随着冷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较高价值的反季节产品和具有地域特色优质农产品才能不断走出区域在全国范围内流通,距离越远,农产品价值越高,冷链运输又促进了销路拓展的实现、缓解滞销,同时全程冷链能够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在低温环境,保证安全和质量,减少损耗,据统计当前使用冷链运输损耗率在5%左右。

还有新餐饮、社区零售、跨境冻品冷链等领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如今餐饮行业向着互联网化、智能化、智慧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新餐饮的竞争已从线上转到线下,在餐饮行业,供应链非常重要,餐饮供应链的核心就是冷链物流。

(三)技术驱动冷链升级

越来越多的行业共识表明,科技是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正是因为经济下行,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科技、物联网来提升效率。

物联网的改变已经从单一场景渗透到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场景,并进入加速阶段,冷链物流也不例外。需求订单不断碎片化,运输线路日益复杂,物流效率要求持续升高,人力成本越来越贵……可以说,这些多维因素已经在一边分解、一边重构冷链物流这个行业,未来冷链行业人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其他的都需要交给科技,推进业务的数字化改造。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把每个物流环节的信息数字化并实现线上连接,推动冷链物流过程的透明化。通过智能科技赋能冷链每一环节,才能实现提质增效降本。

(四)企业未雨绸缪抱团取暖

当前虽然中央 *** 对冷链物流高度重视、政策密集出台。但现阶段属于冷链行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利好政策落地需要时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市场需求还未全面爆发,消费者冷链认知仍需培育。

行业已不再高速增长,增量红利在减弱,更多的将是存量博弈与优化,协同整合、构建生态将成为主要发展特征。

领先的龙头企业希望突破现有的天花板,寻找保持业务持续超行业平均水平发展的新支撑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强强联合,不仅与物流同行形成业务合作,同时也与资源方、科研机构形成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甚至于跨界营销合作。企业开始未雨绸缪抱团取暖,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提问


随着电商的强势崛起,生鲜产品进一步渗透中国消费市场,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冷链产品流通率大幅度提高。需求的激增,让冷链物流成为食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对于冷链物流,如何能够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性,比如保质期、保鲜度、产品质量以及储存条件?

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回答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控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温控物流过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但冷链可以有效防止食品变质,保证食品质量。冷链为所需运输、仓储及流通加工的货品,提供最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抑制了细菌的活性,降低细菌在此过程中的繁殖量,尽可能的保证货品的品质。而进口冷链食品对于平衡国家相关货品的供需、稳定社会发展及物价水平、调控市场相关货品价格以及丰富居民生鲜的选择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提问


目前,中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类及医药类产品,而该两大产业的电商市场均达到较大规模。在冷链物流全程中,运输过程相对较为安全,但各个重要节点,容易出现问题。那么,对于冷链行业,应建立怎样的应急响应机制以及食品安全体系?

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回答


成熟的冷链 *** 给食品安全的保障带来的促进作用可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提供抑制细菌活性,适合货品品质保障的环境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但冷链可以有效防止食品变质,保证食品质量。冷链为所需运输、仓储及流通加工的货品,提供最为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抑制了细菌的活性,降低细菌在此过程中的繁殖量,尽可能的保证货品的品质。超过 60℃,绝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低于 4℃,细菌增殖明显缓慢(并不是不增殖)。而在上至 60℃、下至 4℃ 的这个区间里,细菌都能较快地生长,因此 4℃~60℃ 也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区”。低温环境对于绝大多数细菌数量的增长有着明显的遏制效果。在货品流通的过程中,冷链能够尽可能的保证这些食品、生鲜、药品等不受到细菌的侵害,为货品的品质和安全提供保障。二、全程可视化监控,提供透明供应链完善的冷链物流 *** ,具备全程可监控性,这为食品供应链提供了更加透明、可控的保障手段。通过全程可视化管理,让全供应链各方主体可以对于供应链全程实现透明可查。这对保障食品安全以及限制上下游主体操作起到了重要保障。三、可追溯体系,实现食品溯源可追溯体系,为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通过可追溯体系,对于食品可实现精准定位,当问题发生时,确定食品流通链路,进行问题定位以及应急措施制定。并且可追溯体系对于链条优化及改造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提问


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3780亿元。(数据来源:报告研究所)冷链行业的业务链延伸是怎样的?

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回答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可以看出冷链物流的发展速度相当之快,今后冷链物流将会向“五新”发展:一、新消费。在新零售的背景下,伴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消费理念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进入到全新阶段的消费状态。二、新零售。今后将更有针对性地向消费者推送相应的商品信息,从而更精准高效低成本的实现销售,物流行业在新零售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完成商品的交付。三、新流通。伴随着生鲜电商等领域发展,冷链物流环节也得到了跨步式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于冷链物流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运作要求。四、新物流。冷链物流的新基建建设,将进一步推动目前冷链物流的能力提升以及升级建设。政策性的支持,将给冷链物流的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五、新技术。冷链物流已经逐渐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有大笔资金投放在冷链物流技术方面,今后科技将代替人工,为冷链物流赋予更高的价值。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提问

冷链物流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未来冷链体系及系统会朝着怎样的一个方向发展,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风险?

中物联农产品供应链分会回答


冷链物流从在我国发展较晚,十几年间,从大众了解的“棉被车”到现在的冷藏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依旧处于落后阶段。今后应着重以下几方面发展:

1、政策完善:尽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但冷链物流已不是新型产业,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在不断加快和变大,但冷链运输企业也要背负降低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的考核指标,在城市通行、营运证办理、车辆停靠等多个方面设定障碍,加大罚款罚分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亟须 *** 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指导、深化落实,规范冷链市场治理结构,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2、建立标准:三文鱼事件的爆发,把冷链物流推向了风口浪尖,虽然之后被辟谣,与冷链物流无关,但正是因为冷链物流标准化的不足,才给了“谣言”可乘之机,因此完善标准体系,是冷链物流的必经之路。

3、模式转变:现阶段,公路冷链运输由“一超多强”逐步转向多式联运为主的冷链运输模式,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公路运输模式转变已取得积极进展,货运模式不断优化,多式联运得到快速发展。

4、科技赋能:可能一讲到冷链物流,大家的就会打上“劳动力大”、“没有技术含量”等标签,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现在绝大多是企业都会有大笔资金投放在冷链物流技术方面,今后科技将代替人工,为冷链物流赋予更高的价值。

5、人才培养:冷链物流因为此次疫情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也让大家对冷链物流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整体行业内专业人才存在缺口,包括规划、操作、管理等各类人才,同时在疫情等此类特殊场景下,专业人才的储备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现已有多所高校设立“冷链物流”专业方向,为今后冷链企业输送冷链专业高材生。

来源:北京晚报、湖北日报、中国食品安全报

爱上冷冻物流的快餐重新回归现炒模式?

爱上冷冻物流的快餐重新回归现炒模式?

其实什么回归现炒,回归成品加热等等都是不准确的,餐饮和时尚一样都有着潮流趋势,以前现炒的快餐特别多,那么上菜速度非常快的成品快餐就活动得了关注,于是这种方式的快餐成了主流,今天这种模式的快餐占据主导之后,大家开始怀念现炒快餐,于是这种快餐成为了热点。

当然今天的快炒回归提出的是健康饮食观念,

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品牌在探索现炒模式,如小女当家等。

这些快餐品牌是如何兼顾“快”与“锅气”?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好麦道是日本之一家推出“现炒”模式的快餐厅,如今已经经营了30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快餐品牌。

1 外带模式,店内不设餐位 好麦道在日本是以外带模式为主,以外卖业务为辅,不做堂食,因此店内不设餐位。

因为在外带文化上,中日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基本没有外带习惯,而日本人则习惯于开车到餐厅买饭带走。

2 蒸、炸菜品占7成,炒、烤类占3成 好麦道一年能卖出3亿盒便当、全球开店3000家,平均每家好麦道一天要卖出274份便当。

由此可见,虽然坚持现炒模式,但好麦道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这是因为它对店内的菜品结构进行了优化。

为了提高效率,好麦道店内蒸和炸的菜品占比合计7成,分别占比2成和5成;而加工时间较长的炒和烤类菜品占比仅为3成。

3 现炒生鲜食材保存精确到“小时” 快餐现炒模式的一大难题就是生鲜食材的保存问题,想要保证菜品的品质,就需要对生鲜食材进行精细化管理。

好麦道将生鲜食材按照种类分别封入保鲜盒,并在保鲜盒外贴标签标注进货时间、贴签时间、保质期,时间精确至小时,一旦过期直接扔掉。

4 零售大米 很多国内快餐,会更关注炒菜的味道,而忽视了米饭。

而好麦道则特别注重米饭的品质,除了选米是选用日本公司在东北生产的大米外,他们在把米饭上锅蒸制前,还会用过滤过的软水进行浸泡,以此来提升米饭的口感和色泽。

在蒸制时,好麦道是一次蒸制一大锅,但是使用明火蒸制, 好麦道的店长表示,这样米饭的受热会更好,蒸出来的米饭口感更为香醇。

因米饭深受顾客喜爱,好麦道还把生米放在店内零售,让顾客把便当和大米一起外带回家。

5 引入自动炒菜机 近日,好麦道于中国望京的旗舰店正式开业,借此契机,记者来到了店里一探究竟。

旗舰店引入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如自动炒菜机、万能蒸烤箱等, 而日本的好麦道尚处在测试万能蒸烤箱的阶段。

由此可见,引入机械设备或将成为好麦道未来的发展趋势

凭借先进的机械设备,好麦道让菜品既保留了锅气又兼顾了效率与标准化。

在客人点单后,后厨员工只需要拿出经中央厨房处理的高标准化生料,放入烹饪设备中设置时间即可,这让好麦道只需要聘用煮饭阿姨,她们经过培训后即可轻松操作机械完成“烹饪”,这让好麦道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

国内探索:明档+现炒,顾客自助点餐 除了日本的好麦道,中国也有一些快餐品牌在探索现炒模式。

深圳一家名叫小女当家的快餐厅受到了广泛关注。

他们把炒锅摆上了前台,当着顾客的面现场炒制,这种现炒+明档的模式让小女当家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人们不惜排队半个多小时也要来店里一探究竟,这种排队现象在快餐厅身上十分罕见。

1 现场明档炒制 一直以来,快餐更大的问题就是缺乏锅气,而小女当家却将现炒与明档相结合,让厨师当着客人的面前炒制。

现炒+明档的模式可谓一石二鸟,既保证了菜品口味,又能让顾客在现场感知菜品的温度与香气,这增加了他们的参与体验感,提升了他们的购买欲。

2 聘请酒店大厨,现场秀厨艺

很多快餐厅都认为,快餐的意义就在于解决上班族的“温饱”问题,这种错误思想让很多快餐厅不重视菜品口味,甚至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使用复热型料理包。

但餐厅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好吃,小女当家对自家产品的口味有着执着的追求,他们竟然聘请了酒店大厨来到前台现场炒制。

大厨熟练地生火、翻勺,原本在后厨“神神秘秘”的快餐俨然变成了大厨们的烹饪“show”,顾客们看着大厨“潇洒”的厨艺,品尝着现炒出来还带着锅气的菜品,自然愿意到店排队就餐。

3 采用顾客自取餐模式

顾客看了现场大厨的精湛“表演”,闻着菜品的氤氲香气,小女当家索性让食客自行取餐,现炒现取,热热乎乎。

被勾起食欲的顾客自然会多大多取,通过自取模式,小女当家在不知不觉间提升了餐厅的客单价。

总结:虽然现炒模式成为热点,但是这种模式一直保留着传统现炒快餐的缺点,并没有改进,只是提出了健康餐饮的概念,将传统快餐拉高档次,售卖给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吃的,注定了开这种快餐存在选址难,人群顾客少的局面。

标签: 速冻 成品 快餐 批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