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鳡鱼图片,野生鳡鱼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 0
“淡水之王”鳡鱼有多猛?一条鱼清空一片鱼塘

导读:“淡水之王”鳡鱼有多猛?巨无霸的它们能长到多大?淡水无敌为什么还是很少见到?

水老虎,鳡鱼!

淡水中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的种类并不少,黑鱼,鲈鱼,鳜鱼,翘嘴鲌和北方常见的狗鱼等等,

这些凶猛的鱼类普遍以鱼虾和水生动物为食,对渔业生产有一定的危害,但是论凶猛程度它们和凶残的“淡水之王”鳡鱼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淡水之王”鳡鱼是什么鱼?有多猛?

鳡鱼俗称,黄铜头,大口鳡,黄箭鱼,黄钻,水老虎等等,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凶猛的大型肉食性鱼类!

鱼体粗壮,呈梭型,头尖眼小,嘴大,上下颌宽厚粗壮,上颌呈凹型,下颌前端有钩状凸起,闭合时凹凸相互嵌合,和马口鱼嘴巴很相似,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鳞片细密,整体呈微黄色!

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大江河,湖泊和大型水库中!性极凶猛,以捕食各种鱼类为食,这种凶狠的淡水霸主无论从外形还是习性都和杂食性的鲤鱼相去甚远,然而它们却是同科的鱼种!

鳡鱼是纯肉食性鱼类,生长迅速,一次捕食量接近自身体重的30%,胃口惊人,它们几乎全天都在捕食,在鳡鱼生存的水域,在黄昏的捕食高峰期,经常可以看到跃出水面鳡鱼和被追的四散奔逃的鱼群!

对渔业养殖来说,鳡鱼是必须清除的“害鱼”,因为它们会追击一切吞得下的鱼类在养殖的鱼塘里,如果混进去一条鳡鱼,那么整个鱼塘会颗粒无收,鱼苗全部都会沦为鳡鱼的食物!那么凶猛贪食的鳡鱼能长到什么程度呢?

凶猛且危险的鳡鱼能长到多大?

野生的成年鳡鱼体长接近2米,体重接近70kg,身长体重和一个成年男性差不了多少,妥妥的的淡水巨无霸,就这号体型放在海洋鱼类里也是排的上号的!

以前听家里的老辈人说:过去,几十斤的鳡鱼很常见,百多斤的也不稀奇,尤其是发大水的年份,逮到几十斤的鳡鱼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逮鳡鱼不容易而且很危险,因为鳡鱼力气特别大,性格急躁,普通的渔网没用,根本拦不住,并且鳡鱼在受到 *** 的时候会发了疯似的冲撞,一旦撞到人可不是闹着玩的,有骨折的危险,在河里面安装好的拦河鱼网有脸盆大的窟窿,多数都是鳡鱼撞的!但是这种凶猛危险的淡水霸王为什么在生活中却很少见到呢?

频频出镜的鳡鱼为什么很少见到?

我们经常能在自媒体上看到一些钓鱼博主在哪哪钓到多少鳡鱼,但是朋友们在野外捕鱼的时候,别说捕到鳡鱼,连见都很少见到,为啥呢?

虽然鳡鱼在我国分布很广泛,从南到北各大水系都有分布,但是适合鳡鱼生存的自然水域是比较狭窄的!

它们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及其支流中,以及和江河相连通的湖泊和一些大型水库,鳡鱼的产卵,发育,需要在湍急的流水中来完成,所以在封闭的小水域鳡鱼是很稀少的,几乎没有!

和其它鱼类喜欢逆流的习性不同,鳡鱼迁徙性不强,它们几乎不会离开江河水域,除非在发洪水的年份会随着水流扩散,除此之外,基本上不会离开生存的水域!

由于鳡鱼对其它鱼类的严重威胁,长久以来鳡鱼一直被当做害鱼清除,野生环境捕获的鳡鱼,无论大小,放生的可能性极小!种种因素叠加,使得鳡鱼在野外捕鱼中很少能够捕到,所以也就不多见了!

结语!

鳡鱼作为我国的一种本土物种,其实还是有一定价值的,自然环境中的鳡鱼虽然对鱼类危害很大,但是它们能够清除掉一些病鱼以及老弱病残的鱼类,使得鱼类种群更加健康,同时鱼类变态的繁殖能力,不会出现鱼被鳡鱼吃光的情况!

野生鳡鱼图片,野生鳡鱼苗-第1张图片-

除了生态作用,鳡鱼本身也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鱼类,鳡鱼自然是能吃的,但是小编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很多网友都说新鲜的鳡鱼肉并不好吃,反倒是腌制过后的鳡鱼肉是上品的美味,小编没有吃过鳡鱼肉不敢瞎说,可以请吃过鳡鱼肉的朋友们来聊聊,鳡鱼肉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

好了,朋友们,你们吃过鱼肉吗?味道到底怎么样?你们钓到过更大的鳡鱼多大呢?一起来聊聊吧!

图片整理于 *** 侵删

广东一男子钓获1.3米的水老虎,饿得身体变了形,网友:混得真惨

钓鱼,是一种大众的户外活动,在真正的钓鱼爱好者看来,垂钓过程中的乐趣远比所得的渔获更有意义,但是,在每一个钓鱼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大鱼梦”。钓大鱼不仅是垂钓历程中的高光时刻,更是一种成就感。

垂钓

大家都知道,淡水中的鱼类无论是种类还是个头,都被大海里的要少、要小,那淡水中究竟有没有大鱼?答案是肯定的,有“水老虎”之称的鱤鱼就是其中之一。

鱤鱼,又叫鳏、魠、哆口鱼、黄颊、黄颊鱼、鳏鱼、竿鱼、杆条鱼、大口鱤等,是一种鲤科鱼类。鱤鱼是我国的一种本土物种,其分布范围广泛,除西北、西南之外,从北至南平原地区的水系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鱤鱼- *** 图

据资源记载,已知更大的鱤鱼长度近两米,重达数百斤。同时,鱤鱼性情凶猛,食量大,作为我国的一种本土物种,它们在原生地的天然水域里还没什么,但对于普通的水产养殖户来说,它们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近日,广东珠海金湾区的一名男子闲来无事,于是就出来钓鱼了,结果意外地收获了一条长达1.3米的水老虎——鱤鱼,可当大家看清楚以后却傻了眼,总觉得这条鱤鱼长得怪怪的……

钓到巨型鱤鱼的这个环海钓友,是一个资深的钓鱼爱好者,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到处去钓鱼。这一次他垂钓的地方是一个废弃多年的鱼塘,因为没有人管理,很多人都来到了这里垂钓。

经常到这来钓鱼的朋友介绍,这里面鲫鱼、罗非鱼、草鱼、黑鱼等都有,一般钓到的都是个头较小的鲫鱼和罗非鱼,运气好的话,可以钓到个头较大的草鱼、黑鱼等。

选好钓位以后,珠江的这位就正式开始了垂钓模式,听说了大鱼不好钓,他就将野生鲫鱼作为了目标鱼,准备钓一些回去给小孩熬汤,因此渔具选的是手竿。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想钓鲫鱼,结果这位钓友却意外地钓到了一条大鱤鱼,最令人惊讶的还是竟然是用手竿钓起来,发现中大鱼以后,旁边的钓鱼迅速跑来帮忙。

当这条大鱤鱼被拉上岸以后,大家去傻了眼,虽然它长达1.3米,身体却瘦得变了形。很快,周围的钓鱼人全部都围过来了看稀奇,一是大家一直不知道这个野塘里还有这么大的鱼;二是大伙都纳闷了,这条鱤鱼为什么会饿得瘦成这样?

一般情况下,长度超过了一米的鱤鱼,重量怎么也得有个几十斤,但这条鱤鱼体型却非常地纤细,完全没有“淡水之王”水老虎的威武霸气,甚至瘦得变形了。

视频传到网上以后,立刻引来了网友们的围观,大家疯狂点赞的同时纷纷留言评论。

有人说:手竿都能钓起1.3米的鱤鱼,简直是一个奇迹,在钓鱼圈完全可以吹一辈子了。不过,到底是钓鱼人的运气好、钓技好?还是这条鱤鱼饿得没有力气了?

也有人说:这是史上混得最惨的鱤鱼,白给了“水老虎??”这一称号,野塘里不是还有鱼吗?不然钓鱼人也不会天天去钓,但凡努点力每天吃上一条鱼,也不至于饿成这样;

还有人说:作为淡水顶级掠食者,鱤鱼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对于养殖户来说是可怕的,一个鱼塘中只要出现了几条鱤鱼,如果不及时捞起来,这个鱼塘里养殖所有水产品基本都要被它们嚯嚯完……

鱤鱼- *** 图

至于,鱤鱼为何会出现在这样一个封闭的鱼塘里,如果不是有人恶作剧,应该就是鱼塘主人投放鱼苗时混在了其中没有被发现,最终从鱼苗长到了一米多长。

鱤鱼苗- *** 图

随着鱼塘里鱼儿被鱤鱼逐渐吃光,它没有了食物,逐渐就瘦成了现在的样子。因为被废弃了,所以一直没有被发现,如果一直都有人经营的话,它可能早就被捞起来了。

想不到的是,最后珠海的这位钓友并没有把这条消瘦的鱤鱼拿回家享受美食,而是把它带到了附近的河道里放生了。

垂钓

你喜欢垂钓吗?对于个头如此巨大的鱤鱼,你觉得该不该放生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分享……

西江边现50斤死鱤鱼,钓鱼人下水将其捞起,网友:捡回去还能吃

长江君:水老虎(学名鱤鱼)是西江里体型更大,也是最凶猛的掠食鱼,对于西江边的钓鱼人来说堪称“梦想之鱼”。

而近日广东肇庆的几位小伙,在西江边钓鱼时,却“白捡”一条几十斤的大型水老虎,堪称离奇。

网友爆料


01江边一条大鱼沉沉浮浮??

据这位广东肇庆的钓友(@小华子哥哥)称,周末他和两名同事一起到西江边钓鱼,因为主要目标是麦鲮和草鱼,几人用的都是手竿钓法。

按说手竿是不可能钓到水老虎的,但完全没想到的是,几人到江边摆开阵势下竿没多久,却有一条几十斤的“大型水老虎”送货上门......

“一开始就看到了,朋友都很激动说是水老虎,后来又沉下去了,结果钓了一会鱼又来了,我就忍不住了(下水去捞)!”

这位肇庆的钓友称,当时自己激动无比,虽然没看清是什么鱼,但是碰上这样一条大鱼任何钓鱼人都会心跳加速,因此他不顾同事的劝说,脱了衣服就下水去捞......

02小伙:估计至少50斤

长江君:按说越大的鱼越是机警滑溜,在西江这么大的水面要捉到这样一条大鱼,难度可想而知。

(这位小伙下水后,也是被这条大鱤鱼的体型所震惊,直言“估计至少50斤”!)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位钓友脱衣下水没多久,就将这条几十斤的水老虎给捞了起来......

——原来,这条几十斤的水老虎已经死了,才会在江边沉沉浮浮,最后被这位小伙一下捞起。

不过从这条水老虎的“非常新鲜”的外表看,应该是刚死没多久。

03怎么死的????

长江君:从这条大鱤鱼鱼身鳞片大量脱落的样子看,很可能是被江里的渔网缠住了,只是不知道是破烂的废弃渔网还是渔民放的渔网。

虽然几十斤的鱤鱼力气很大,一般的渔网不容易困住它,因此它可以冲出来,但可惜的是鱼身受伤严重,最后感染死亡了......

不过,这几位在现场的钓鱼人则推测这条鱤鱼死亡的原因——可能是撑死的。

“可能是被罗非什么的撑死了,我以前在珠江边就捡到一条小鱤鱼,吞了条清道夫卡死了”。

——其中一位钓友推测表示。

04网友:捡回去还能吃???

不管怎么说,这么大一条“西江水老虎”竟然就这样死了(捞鱼的小伙估计至少50斤),也是令人唏嘘。

因此这几位钓友将这一幕发到社交媒体上后,许多网友也是纷纷留言表示惋惜:“这么大的鱤鱼西江里可以横着走了,可惜也有虎落平阳的时候,悲剧啊。”

确实,相信看过长江君科普的读者,应该知道水老虎(即鱤鱼)在我国的自然水域里,是当之无愧的“淡水霸主”,除非遭遇意外和人类捕捞,否则基本没有天敌。

因此,这几位钓鱼人在岸边碰到这样一条几十斤的大型水老虎,可以说非常罕见了。

部分网友评论

不过,也有“乐观”的网友表示"它要没死你们怎么捞得到,不要浪费,这个天气温度不高,刚死的鱼捡回去还能吃,这么大一条鱤鱼吃很多天呢。”

05这种江边的死鱤鱼还能吃吗????

这就见仁见智了,长江君认为,我国民间虽然有不少“臭鱼”的吃法,但是这种来路不明的死鱼,更好是不要食用为妙。

红烧鱤鱼——配图

(鱤鱼虽然是不错的食材,但上面那条死掉的鱤鱼,还是不要吃为妙。)

老司机们,你们认为呢?

鱤鱼的失算:进化千年成顶级杀戮机器,却因贪吃而“人人喊打”

1,鱤鱼的进化史

说到鱤鱼,其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也是比较多的,但它不是以鱤鱼这个名字而出现的,而是被叫做鳏鱼。《诗经》中有关鳏鱼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有诗云:“敝笱在梁,其鱼鲂鳏。”意思就是在拦鱼坝上架设破鱼笼子,任由鲂鱼鳏鱼游进游出,虽然其背后有着一些引申的寓意,但是鳏鱼已经被古人注意到了。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梁惠王下》中说到:“老而无妻曰鳏。”一般解释是说,鳏鱼终身独行,且永远不眨眼睛,所以经常用鳏鱼来指代鳏夫,意思丧妻之人。虽然妻子只有一个,但妾却可以有若干个。

到了秦朝末年的孔鲋,在其著作中描写了一个钓鳏鱼的故事:卫国有个钓鱼人,用鲂鱼做饵去钓鳏鱼,但是鳏鱼不吃钩;于是就换半只小猪做饵,鳏鱼这才上钩,等上岸之后都用车子载着,由此可见鳏鱼有多大。


而后有关鳏鱼的记载也是很多, 唐代于武陵在《长信宫》诗云:"一从悲画扇,几度泣鳏鱼。"宋代梅尧臣有诗:"鳏鱼空恋穴,独鸟未离柯。" 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解释说:“其性独行,故曰鳏。”

这些都是人们直观看到鳏鱼的一些描述,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其赋予了更加特殊的意义,但是在江河湖泊中的鱤鱼,其实还是在进化当中的,经过千年的努力,鱤鱼终于成为淡水中的一代霸主。


2,淡水终极杀戮机器

文献中有关鱤鱼的记载,都是比较形象化的,有时还受作者的主观感受制约,对于鱤鱼的长相和生活习性,以及如何成为淡水鱼霸主,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鳡鱼属鲤科,在文人眼中较做鳏鱼,但是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名字,比如: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等。在我国分布范围非常广,除西北、西南之外,从南到北的各个平原地区水域都有它们的身影。


从外形上看,鱤鱼还是有点与众不同的,尤其是它尖尖的头部,嘴巴很大,齿末端呈钩状,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眼小鳞细,身体细长如梭,稍侧扁,亚圆筒形,颜色泛微黄,腹部呈现银白色,背鳍、尾鳍青灰色。

适宜生长水温在16 -30℃,是淡水鱼类中的广温鱼类,正因为如此才成为一种广谱性的淡水经济鱼类。生长迅速,正常情况下一鱼龄体重在2~3斤,此后一直生长,在4鱼龄的时候能长到30~40斤。


此时性成熟,于每年4~6月在江河产卵,体长一米的雌鱼怀卵量可达50万粒,其卵为漂浮性卵,吸水膨胀后随水漂流进入附属湖泊中完成发育。秋末之后,幼鱼在摄食、肥育后,又重新到干流水域越冬,一般体长约80公分,更大能长到可达2米,重达67公斤。

3,贪吃和美味惹的祸

贪吃的鱤鱼

一般情况下鳡鱼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游泳迅速,行动敏捷,是一种主要以荤食为主的大型凶猛食肉性鱼类。也是仗着超强的游泳能力,会经常偷袭和追捕见到的所有鱼类,没错只要比它小的鱼,它就会去攻击,也包括我们常见的黑鱼,鳜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类。


而且在吃的时候,非常贪食,看到美味基本上不分场合和吃相,荤食素食都能接受,就连别的鱼口中的食物,它也会主动去抢,喜欢玩黑吃黑,这简直就是目中无鱼,真当自己是淡水鱼霸主了!

因贪吃被猎取

也正是鱤鱼的贪吃,不管看到什么都想去咬一口,所以对于钓鱼人来说,钓鱤鱼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难的就是找到它的踪迹。要选择高温的天气出钓,每年7~10月是黄金季节,在有小鱼聚集的地方搜寻,比如有白条翘嘴等出没的地方,看到炸水的迹象更好。一般都使用路亚钓法,由于鳡鱼视觉不好,可用米诺、波趴、VIB等假饵来作钓。

2014年3月12日上午,珠海男子在当地一条河流中抓获一条与成年男子不相上下的巨鱼,经过测量是一条长1.7米,重68斤的鳡鱼,后来被一位慕名而来的市民以650元的价格买走。戏剧性的是,该男子之前曾三次尝试下网捕捞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没想到在用大虾笼捕虾的时候意外捕获。

2014年12月25日,江西九江一名男子在锚鱼的时候,锚起了一条体长1.6米,宽约0.3米,75.8斤重的鳡鱼,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是当地出现的更大野生鳡鱼。


2015年6月25日,来自四川省简阳市的父子两人,在三岔湖里钓起一条身长1.63米,重98.4斤的鳡鱼,而这条鱼和他们拉锯了3个半小时,据介绍这条鱼可能是被人为放养进该水域的。

2015年12月26日,湖北红莲湖在拉大网时捕捞到一条全身鳞片金黄的鱤鱼,经测量该鱼长达1.5米、重达98斤,非常漂亮。


为什么鱤鱼会被大量猎取?除了鱤鱼好钓之外,还在于其肉质结实细腻,味道非常鲜美,被作为一种大型名贵的食用淡水鱼,而在晒制成鱼干后能长期保存,且不失原来的鲜美,被众多吃货所追捧。

以100克可食用鱤鱼肉为例,含蛋白质18.1-20.8克,脂肪1.3- 5.4克,热量84-132千卡,钙11-24毫克,磷144-203毫克,铁0.7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


《中华本草》中对于鱤鱼的药用价值也有记载,其肉入药鲜用,能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吐食等症。

所以很多鱤鱼被钓获或者捕捞上来,红烧,清蒸,烧烤,香煎,干烧鱤鱼,怎么好吃怎么来,只要有鱤鱼,轮换着吃躺着吃都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鱤鱼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但随着水体环境的恶化,水利工程的建造等一系列的原因,自然水域的鱤鱼资源锐减,只有长江等大型河流,和湖泊相通的水域中才能看到它们的踪迹,一般的水域基本上看不到了,所以鱤鱼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逐渐成了高档淡水鱼类的代表。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 | 鳡鱼:淡水鱼“霸王”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鳡(gǎn)鱼。

酷似鲨鱼

鳡鱼体形庞大,性格彪悍。它们外表呈长纹锤形,粗壮,口大,吻尖且硬,形似鹰喙。鳡鱼更大个体可达2米,重量可达54千克,是淡水鱼更大的鱼类之一。

鳡鱼是目前长江南京段体形更大的顶级猎食者,有“江中猛虎”之称。它们行动敏捷,纺锤形的身体游泳速度很快,不仅能袭击落单小鱼,还会加速冲击撕碎大型猎物,其间偶有露出背鳍和尾鳍,激起大量水花,酷似鲨鱼。鳡鱼在幼体时便吞噬其他鱼苗,封闭水体养殖须警惕混入的鳡苗。

淡水鱼“杀手”

鳡鱼适宜生长水温为16-30摄氏度,它们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的中上层,属于江湖里的半洄游性鱼类。

鳡鱼是一种超级食肉性鱼类,比我们常见的黑鱼、桂花鱼、鲈鱼等还要凶猛几倍。它们很贪吃,不挑食,不管什么鱼,见一条逮一条。被鳡鱼抓到的鱼,基本没有逃生可能,所以鳡鱼被称为淡水鱼“杀手”。

它们还有一个特点:天越热、水温越高时,活动能力越强,进食量越大。

爱独行

鳡鱼喜欢单独活动,只有繁殖期才会聚集。鳡鱼在我国分布最广,黑龙江流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湖等大水域都有分布,其中以长江流域最多。

鳡鱼在古代被称为 “鳏(guan)”,鳏后来引申为丧妻或者无妻的中老年男性(老而无妻曰鳏。——《孟子?梁惠王》)。为何有这样的比喻?可能和作为掠食者的鳡,总是独来独往的习性有关。

采写:白雪

美编:葛逸潭

图片: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编辑: 刘春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开心!九江大爷钓起罕见的长江水老虎,网友:大爷你违法了知道吗

长江君: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各路退休的大爷是江河边垂钓的主力军。

但如果抡起钓大鱼的本事,“固守成规”的大爷们肯定是不如舍得花钱“砸渔具”、天天把各种钓法、钓技挂在嘴上的年轻小伙的。

然而近日江西九江的一位65岁大爷,在江边钓鱼时,竟钓起一条罕见的“水老虎”,引来众多人围观,网友戏称“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0165岁大爷钓起罕见“水老虎”

据长江君了解,钓起这条“水老虎”的大爷今年已经65岁了,平时可以说是“常驻”长江边钓鱼。

但即使钓鱼多年,但这位大爷也是之一次碰到这种一米多长的水老虎,可把他激动坏了......

——水老虎即长江鱤鱼,在江西九江又称为杆鱼、铜头鱼等。

鱤鱼,俗称水老虎——资料图

水老虎的堪称长江之一凶鱼,这位钓鱼的大爷以“65高龄”还能钓起这样一条长江大鱼,也算老骥伏枥了,令人佩服。

而这条一米多长的水老虎,也是让众多江边游人和钓鱼人羡慕不已,纷纷跟着围观......

02路人:大爷走上人生巅峰了??

甚至许多在附近的钓鱼人也赶来帮忙,拿抄网的拿抄网、拍照的拍照,而终于将这条几十斤的水老虎拖上岸后,众多围观者也是一路跟着看热闹。

“.....一米多长,头很大,估计有几十斤了,太羡慕了,大爷这是走上人生巅峰了,绝对可以吹一辈子了!”

——拍下这一幕的九江市民黄先生开玩笑说。

玩笑归玩笑,这样大一条水老虎,就是拿到菜市场都能卖个几百块,更关键的是还有这种钓到大鱼的“荣誉感”。

03网友:大爷你违法了知道吗?

“65岁大爷钓起罕见水老虎”的这一幕,被这位黄先生发到社交平台后,也是马上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

有人戏称这位大爷“瞬间走上人生巅峰”;有人表示“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小伙子们你们服不服”,可以说是一片“吹嘘”。

部分网友评论

不过,有细心的网友看到这一幕后却直接吐槽表示,这位钓鱼的大爷已经违法了......

这些网友也是直接“喊话”这位九江大爷:“长江禁渔,大爷你还玩海竿,你违法了知道吗?”

这位钓起水老虎的钓鱼大爷,真的如这些网友所言的一般违法了吗

04确实违规了?

长江君:这位九江的钓鱼大爷确实违反了长江禁渔期间关于垂钓的管理条例——在长江全面禁渔区域,非重点保护区域是允许垂钓的,但海竿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做法,是明确禁止的。

而长江君多次科普过,禁止海竿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大鱼”。

海竿在禁渔区域被禁止——资料图

这是因为长江禁渔期间,野生鱼群要繁衍、恢复,这些已经性成熟、产卵能力强的大鱼,是其自身种群恢复的“主力军”。

因此,禁止海竿、抛竿、锚竿等钓法,其实是有其科学性的,以长江君观察, 大多数钓鱼爱好者还是理解的。

海竿专门“克制”大鱼“——示意图

不过,长江君也了解到,众多习惯了“布海竿阵”的老一辈钓鱼人,一时间还是很难接受这个新规,因此在长江两岸、在钱塘江边,还是能看到不少的海竿出现,比如这位钓起“水老虎”的九江大爷.....

当然,至于违规使用海竿的处罚,还是要看各地具体规定,不是长江君能断言的了。

不过,长江君必须对这位大爷说一句:已经达到垂钓生涯的巅峰了,大爷,收手吧!

助力江河生态保护、科普各类野生鱼水族知识,我们是长江君说野生鱼,也欢迎大家吐槽投稿,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还请点击下方小火箭,让更多的人看到,谢谢!


又现巨型“水老虎”,65岁大爷钓获70斤的“鱼王”,路人:有点猛

前言

导读:老当益壮!65岁大爷钓获70斤“水老虎”,网友:这鱼得吃到明年

钓鱼这是当前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每当有空闲的时候,爱钓鱼的人就常会一个人,或者是叫上朋友一起去野钓。

虽然多数人爱上钓鱼,是很享受钓鱼的过程。但对于钓鱼人来说,能钓到一些稀有的鱼类,尤其是比较大型的鱼类,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所以这也是不少钓鱼人的一个梦想。

如果你也酷爱钓鱼,应该听说过有着“水老虎”之称的鱤鱼,这种鱼非常的凶猛,并且力气也大,不少钓鱼人也把它视为钓鱼的终极目标之一。有些年轻人为了和水老虎来一个较量,更是爬山涉水也要去寻找它。

而之前也有不少人钓到过一些较为大型的鱤鱼,但这些都是一些年轻人所为。而在重庆万州有个老大爷,已经有65岁的年纪了,却钓获了一条超70斤的“鱤鱼王”,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围观。

有围观的路人评价这个大爷比较猛,而网友更是直言不讳地说:真的是老当益壮,这么大的鱼估计明年才能吃得完。

65岁的大爷居然盘起70斤的“水老虎”

鱤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类了,它在古代多叫鳏、魠,或者是黄颊鱼、鳏鱼、竿鱼、杆条鱼、大口鱤等,其中在民间最常听到的名字就是“水老虎”。

外号既然能和老虎产生关系,自然知道这种鱼凶猛异常。因为老虎可是百兽之王,不仅个头大,而且还很凶猛,几乎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王者”。

而鱤鱼被称之为水老虎,自然在水中也是可以称王称霸的。这是一种较为大型的淡水鱼,它在水中也是王者一般的存在,专门捕食其他的鱼类。如果在水库、鱼塘里面有这种鱼,那时间长一点它就能吃光水里面所有的鱼类。

而且鱤鱼不光是非常的凶猛,同时还力气超大。一般的人就算是钓到它了,如果经验不足,也很容易被它逃脱掉,甚至还容易把人都给拉下水去。

而这次重庆万州的长江边,这个65岁的大爷却钓到了一条足足有70斤重的鱤鱼,简直就是“鱤鱼王”了。这么大的年纪,还能钓到如此大的“水老虎”,也难怪会引来众多路人的围观了。

从一些围观者发布的视频来看,这个大爷虽然年纪大了,可是钓鱼的经验非常的丰富。当他看到上钩的是一条大鱤鱼以后,一点也不慌张,而是非常冷静地和鱤鱼进行了持续近半个小时的较量。

而鱤鱼即将靠岸的时候,他的一个同伴及时用长铁钩,两个人合力把还在挣扎的鱤鱼王硬生生地拖上了岸。

路人围观感叹老大爷老当益壮

当时还引来了很多路人的围观,他们都为这个老大爷熟练的钓鱼经验,还有体力所折服。因为就算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也未必能和鱤鱼进行长达半个小时的较量。

而这个老大爷都已经65岁的年纪了,却还能保持如此好的体力,看来平时没少锻炼,尤其是在钓鱼这方面的经验是相当丰富。

有些路人甚至猜测,这个老大爷应该是个“老手”了,能如此冷静地面对这样的“大货”,还有这么好的体力,应该经常钓到大鱼。

当然了,这个也和他的伙伴的配合有很大的关系,在最后如果不是两个人配合默契,估计大爷还真的没有把握能把它拖拉上岸,可见钓鱼也是需要一个好的“合伙人”。当看到这条鱤鱼王成功拉上岸了,引发了围观路人的一致称赞和叫好声。

有些网友在看到这个视频以后,更是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啊,不相信居然连一个65岁的大爷都不如啊。

当然了更多的网友对这个大爷如此吃这条巨型鱤鱼表示好奇,这么大的鱤鱼能吃得完吗?有网友评论说这么大的鱼估计得吃到明年。

大爷的钓鱼 *** 也惹争议

不过,一些细心的网友在看到大爷钓获如此大的鱤鱼王后,也对他钓鱼的 *** 表示不认同。因为有一些眼尖的网友发现这个大爷是采用泥鳅当活饵来钓的。

鱤鱼是一种天生的“水中杀手”,它更爱吃的就是各种小型的鱼类。而泥鳅就是鱤鱼爱吃的一种鱼类,近些年有些钓鱼人就是利用了一些肉食性的鱼类爱吃肉的特性,就常用泥鳅来做钓饵,甚至还有些人直接用泥鳅来打窝,而这样的做法却遭到了一些人的不齿,并且还把他们称之为“泥鳅党”。

关于泥鳅党这种残忍的钓鱼 *** ,近些年一直是备受争议的,因为它是利用了这些肉食性鱼类的天性,如果是在一个水库、鱼塘里面,只要几天时间就可以把里面的鱼全部钓光。

结束语

鱤鱼作为一种较为大型的肉食性的鱼类,它主要是在江河、湖泊中有少量分布。并且这种鱼因为生长快、个头大,肉质也还算鲜美,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高档的淡水鱼类。

不过近些年因为很多地方水利工程的建造、水域环境的恶化等原因,导致野生的鱤鱼已经很少见到了,在绝大部分的江河、湖泊已难寻鱤鱼踪迹。

虽然像这么大的鱤鱼还不是保护动物,可是把它钓上来还是有点可惜的,毕竟要长到这么大,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是有些网友却表示,这种鱼天生的水中杀手,就爱捕食鱼类。一年不知道要吃掉多少鱼类,尤其是大块头的食量更大,这对于其他的鱼类就是一大祸害,所以钓到就不应该放生。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如此大的鱤鱼,你认为应不应该放生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图片来源 *** ,仅供参考,侵权可删除)

104斤!丹江口水库惊现1.7米长“水老虎”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周寿江、通讯员陈华平)10月5日,丹江口市清福野生鱼发展有限公司在丹江口水库收获一条野生鳡(音同“感”——记者注)鱼,重104.4斤,长约1.7米。该市40多岁的居民陈先生感叹,平生之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野生鳡鱼。

(图片均由通讯员陈华平摄)

清福野生鱼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清福,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 采访时说,鳡鱼是一位村民在水库捕上来的。他称,自己从事水产经营30多年,但要见到这么大的野生鳡鱼还是不容易,收这条鱼,花了三四千元钱。

2019年1月28日,丹江口水库曾捕起两条野生鳡鱼,重分别为88斤和86斤,长分别为1.6米和1.5米,网获地点分别在浪河镇及凉水河镇一带水域,此次捕获的鳡鱼,刷新记录。

“这么大的鳡鱼,一口就能吞下一两斤重的翘嘴鲌。”据介绍,鳡鱼身体长而大,近圆筒形,青黄色,吻尖,尾鳍分叉。性凶猛,俗称淡水中的鲨鱼,也叫黄钻,有“水老虎”之称,对淡水养殖有害,肉质鲜美。

2011年,丹江口鳡鱼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湖北、重庆出现大批长江鱼群,大鳡鱼肉眼可见,鲢鳙多到数不过来

日前,湖北宜昌的网友拍下了长江野生鱼聚集的画面,鱼群游弋在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下游,不计其数的大鱼黑压压连成一片,几乎铺满了靠近坝基的水面,场面相当壮观。还有网友反映,在三峡库区内,重庆江段的支流电站附近也存在大鱼成群结队的现象,几十斤的大鱼多到数不过来。

从相关视频中可以看出,鱼群中的鱼类不止一种,背部发黑、头部粗大、吻部圆钝的是鲢鱼和鳙鱼,背部发黄、体型苗条、吻部较尖的则是鳡鱼,某些视角的画面中还出现了神似中华鲟的鱼类。在肉眼能清晰目视的鱼群中,数量最多的是鲢鳙,但体型更大的是“水中霸王”鳡鱼,更大体长估计在1~2m左右,更大体重超过100斤。

鳡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以脾性凶猛、食性贪婪著称。科学研究发现,鳡鱼的食管长度较短,消化、排泄的速度很快,吞下的鲢鱼、鳙鱼等经济鱼类很快就会被消化、排出,因而摄食量惊人。看到密度如此高的鳡鱼群,有些网友感到担忧,认为保护鳡鱼是弊大于利。也有网友评论称,长江下游的鳡鱼泛滥成灾,到处都有几十斤重的大鳡鱼。

不难看出,网友们担忧的点主要是长江生态平衡的问题,即“肉食性鱼类太多不利于水生生态的平衡”。但我们应明确一点,视频中的鳡鱼虽然看起来很多,但这只是特定时期才会出现的现象。坝下的鳡鱼群实际上是从分散的水域中迁徙而来,视频中的场景并不代表长江下游其他水域的情况。

这是因为鳡鱼和鲢鱼、鳙鱼都属于半洄游性鱼类,所谓“半洄游”,是指在繁殖期从长江的下游的湖泊/支流游到上游,洄游距离达数百公里,但全程都在长江中。相对应的是中华鲟、长江刀鱼的洄游,这类鱼在繁殖期会从海洋游到长江,跨越咸水和淡水两种水体,被称为“过河口洄游性鱼类”。

其中,半洄游性鱼类的 *** 过程是这样的:1,每年5~7月,江水先升温至20℃以上,长江进入丰水的汛期,江面变宽,水流变快,诱导亲鱼繁殖。2,分散在鄱阳湖、洞庭湖以及下游江苏、安徽等江段的鳡鱼受到“繁殖信号”的召唤,不约而同地聚集到长江干流,并一路向上回溯,一部分亲鱼遇到适宜的产卵场,就地产卵甩籽,另一部分继续上溯,最终集结在葛洲坝、三峡大坝下。

因此,鳡鱼只有在繁殖期才会集中出现,5月是繁殖的盛期,集群的规模更大。在其他时间,鱤鱼一般分散在广阔的长江水系中觅食,小鱤多在浅滩水域觅食,大鱤多在开阔的江心、湖心觅食。

但网友们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长江禁渔后,整个干流不再允许生产性捕捞,成年的鳡鱼几乎不受天敌的制约。鳡鱼的捕食范围很广,鲫鱼、鲤鱼、鲢鱼、鳙鱼、刀鱼、草鱼、鲌鱼、白条等都在捕食之列,就连黑鱼等肉食性鱼类也只能躲在角落“瑟瑟发抖”。

日前,有网友曾发布过这样一支视频:一条鳡鱼在水面来回巡游,游动敏捷,似乎在追踪某种猎物。视频画面一转,只见一只小型黑鱼蜷缩在岸边,试图借水草的伪装色躲过一劫。没想到这只鳡鱼非常聪明,贴近河边摸排巡游,最终还是发现了黑鱼,一口将其吞下。

还有网友在江边的水湾处发现了一条躲藏在乱石中的黑鱼,体长在30cm左右,但这条黑鱼一直停留在浅滩处,始终不敢游回深水区。为一探究竟,这位网友利用水下摄像头观察鱼情,结果镜头刚一探底就吸引来一条大鳡鱼,每当镜头稍有拖动,鳡鱼便迅速靠近,十分警觉。很显然,躲在浅滩的黑鱼也害怕成为鳡鱼的捕食对象,这也体现了鳡鱼在长江捕食链中的顶级地位。

“水老虎”鱤鱼能吞下多大的猎物?我国科研人员做过相关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一条体长40cm的活鳡,能吞下15cm长的鲢鳙;体长70cm的活鳡,能吞下30cm长的鲢鳙。胃容物分析表明,鳡鱼可以吞下相当于自身体长的30%~40%左右的鱼类。

据资料记载,野生的鳡鱼能长到1m以上,更大个体能达到2m,重量可达120斤。按极限尺寸估计,长江中的大鳡理论上能吞 *** 长60~80cm的大型鱼,这样的凶猛大鱼哪有对手?但有网友不这么认为,指出鳡鱼并不是无敌的存在,它的天敌是长江江豚等哺乳动物,但情况真的如此吗?

长江江豚能否在食物链上压制鳡鱼?这需要根据江豚的食性分析。长江江豚刚出生时的体长约为20cm,体重4kg左右,以母豚的乳汁为食。成年的江豚可长到1.2~1.9m,主要以鱼类为食。生物学家经研究后发现,江豚对猎物的喜食顺序是中上层鱼类(43.9%)>中下层鱼类(18.2%)>底层鱼类(13.1%),最后是头足类(10.0%)、虾类(8.8%)和蟹类(6.0%)。

江豚的捕食具有多元的特点,但在体型方面,最受江豚欢迎的猎物还是20cm以下的小型鱼,比如:白条、鲫鱼、刀鱼等。根据这一食性,我国在人工饲养、保育长江江豚时,一般也会选择100~300g重的小型鱼类,这类鱼的适口性更好。因此,长江江豚并不是鳡鱼的主要天敌,只有当鳡鱼的体型在20cm以下时,才有一定的可能性会被江豚捕食。

在长江中,真正能全面压制鳡鱼的生物可能就只有长江白鲟了。白鲟被誉为“淡水鱼之王”和“水中大熊猫”,更大个体能长到7.5m,重900多公斤,一口能吞下数十厘米的鲢鳙、草鱼,捕食大鳡自然也不在话下。然而长江白鲟已被宣布灭绝,长江鳡鱼顺位晋升,成为江中“最顶级”的捕食者。

但我们也不必担心,湖北、重庆江段出现鳡鱼仍属于正常现象。首先,鱤鱼的数量符合“营养金字塔”法则,即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每升高一级,总能量就降至上一级的10%~20%。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营养级越多,生态系统就越健全、稳定性越高,这反而是一种好现象。

此外,长江是一个庞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共有鱼类420余种,基础性的鲢鳙、草鱼、鲤鲫等鱼种远比鱤鱼更多。长江的食物链交错纵横,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当鳡鱼的种群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饵料鱼类会因捕食作用而减少,鳡鱼获取食物的难度变大,反过来就会抑制鳡鱼的数量。

最后要强调的是,长江流域面积广阔,约占全国面积的1/5,大小支流数以千计,河湖星罗棋布,水体能承载的生物量是一个天文数字。湖北、重庆出现的成群鱤鱼,在浩大的长江中也只是沧海一粟的存在,长江禁渔将继续巩固鱼群恢复的成果。

活了几十年?湖北钓鱼人钓起罕见巨鲶,体型堪比成年人

长江君:随着长江禁渔的进行,长江水系里的野生鱼明显变多,甚至偶尔还有一些“超级巨物”出现。

最近在湖北黄冈,就有一位钓鱼爱好者意外钓起来一条极为罕见的“巨鲶”——看上去竟几乎同这位钓鱼人差不多,有1.6米长以上,有人估计可能有上百斤!

01钓鱼人:搞了一个多小时,差点跑了

据这位湖北荆州的钓鱼人称,因为这几天气温略有回升,因此他也是赶紧趁着年假最后两天赶到河边钓鱼。

原本在他的印象里,这个天气能碰到几条“小鱼小虾”咬口就算过瘾了,但没想到的时候抛竿没多久,他就感觉遭遇一次“电击”!

钓友激动“合影”

“刚开始往回收线,就是嘭的一下,就感觉挂到大石头的那样,但是明显是活,会动,那一下我心跳都快翻倍了……最后搞了一个多小时,差点跑了,也是运气好!”

这位钓鱼人激动回忆说,这绝对是自己垂钓生涯的巅峰了——在长江君看来,这么大的鲶鱼确实罕见,不过随着长江禁渔的进行,近两年类似的“超级掠食鱼”,也正在呈现“井喷式”出现。

近两年类似的巨型掠食鱼越来越多

02网友:这鲶鱼谁敢吃

野生鲶鱼在南方的江河里并不算太罕见,但像这种体型堪比成年人的“鲶鱼王”,确实刷新了许多人的认知,不少网友也是纷纷点赞和留言热议:

@南宁老郭:虽然说鲶鱼炖茄子饿死老爷子,这么大的鲶鱼谁敢吃啊!谁知道它吃过什么(比如可能吃过人)!

@aby爱钓鱼:属实是钓鱼人的巅峰了,要是我钓到这么大的鲶鱼,必须拖着它绕城走三圈!

@陈渔的晚餐:这鲶鱼我估计快100斤了,要是下水游泳碰到,真的吓人,估计一个大人都搞不过它。

看来不少网友都有点被这条巨鲶给“吓到了”(钓鱼爱好者除外)。

另外,也有一些网友替这条大鲶鱼感到唏嘘“活了几十年才长到这么大,一时贪吃就送了性命,要是我钓到这么大的鱼,一定会放生,因为都有灵气了!”

钓到大鱼要不要放生是老话题了,暂且先不提——这种体型堪比成年人的大鲶鱼活了有几十年吗?是否真如一些网友说的“可能吃过人”?

03这么大的鲶鱼可能活了多少年?

长江君:这就不好说了,鲶鱼本身属于生长速度较快的鱼种,一般几年就能长到十几斤。

鲶鱼属于生长较快的鱼种——配图

不过,这位湖北黄冈钓鱼人钓起来的“巨鲶”实在体型太惊人,长江君也很多年没见过了,而且鱼类的生长速度一般是逐年下降的,像这种至少七八十斤、1.6米多长的巨鲶,可能至少活了二三十年

另外,鲶鱼作为肉食性鱼种,其体型的增长也同栖息水域里可供捕食的鱼虾数量高度相关。

长江君认为这种“鲶鱼王”的出现,也说明在长江水系全面禁渔后,确实各类野生鱼、虾蟹丰富起来——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里,类似的超级鲶鱼、超级鱤鱼等肉食鱼的数量还会大量增!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长江君认为只要是采用合规的垂钓方式,钓到类似的“鲶鱼王、鱤鱼王”还是不要放生的好。

禁渔后长江水系野生鱼明显变多——配图

毕竟像这种巨型掠食鱼,对于江河生态的负载压力也是很大的,适度地钓走一些,也不算是坏事——老司机们,你们钓到过这么大的鲶鱼吗?#钓鱼#

标签: 野生 鱼苗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