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重阳节的诗句,赞美重阳节的诗句大全-广角镜-

赞美重阳节的诗句,赞美重阳节的诗句大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5 0
含“九月”的诗句,你知道多少?

金秋九月

含“九月”的诗句知多少?

一起来看看吧!



1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1

九月西风兴,月冷露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白居易《长相思》



1

行云递崇高,飞雨霭而至。

潺潺石间溜,汩汩松上驶。

亢阳乘秋热,百谷皆已弃。

皇天德泽降,焦卷有生意。

前雨伤卒暴,今雨喜容易。

不可无雷霆,间作鼓增气。

佳声达中宵,所望时一致。

清霜九月天,仿佛见滞穗。

郊扉及我私,我圃日苍翠。

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

——杜甫《雨》

1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张志和《渔父》

卢家 *** 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十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古意》





1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蜀中九月》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

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1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



1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

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齐己《庚午岁九日作》

1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邵大震《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1

落帽风,登高酒。人远天涯碧云秋,雨荒篱下黄花瘦。愁又愁,楼上楼,九月九。

——张可久【南吕】四块玉_客中九日落

来源:学习经典古诗词

又是一年重阳节,十三首重阳节的诗词,今年重阳,我们在诗意度过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一年重阳时。重阳,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千百年来,重阳节的文化韵味,不仅体现在传统民俗中,也蕴含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

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描绘了恬淡幽静的山野风光。李白的“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抒发了登临高处的畅快心情。“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十三首重阳节的诗词,今年的重阳,我们在诗意度过!

重阳

唐-司空图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题宓庵壁

宋-王洋


西风吹彻菊花黄,唤我东篱泛一觞。

白发插花休笑我,年年汝亦负重阳。

重阳次日登城山

宋-林亦之


城山饮罢冷侵衣,湖上重来月满卮。

未爱疎篱黄菊日,最怜秋水白云时。

旅中重阳有怀乡国

宋-杨亿


嘉节临重九,羁游托异乡。

萸房谁系臂,菊蕊懒浮觞。

野渡宾鸿急,村田晚稻黄。

悲秋更怀土,祇恐鬓成霜。

重阳即席呈诸兄叔

宋-吴芾


淅淅西风作晚凉,惊人节物又重阳。

频年此会成千里,环坐如今共一觞。

且把黄花开笑口,莫因白发搅愁肠。

人生聚散浑无定,来岁那知在故乡。

柳梢青-重阳时节

宋-张孝祥


重阳时节。满城风雨,更催行色。

陇树寒轻,海山秋老,清愁如织。


一杯莫惜留连,我亦是、天涯倦客。

後夜相思,水长山远,东西南北。

减字木兰花-斑斑小雨

宋-吴则礼


斑斑小雨。初入高梧黄叶暮。

又是重阳。昨夜西风作许凉。


鲜鲜丛菊。只解凋人双鬓绿。

试傍清尊。分付幽香与断魂。

重阳绝句

明-王缜


与君门户是通家,共住江南江水涯。

今日长安须尽醉,明朝又是一番花。

重阳后复雨速东冈

明-王鏊


萧萧风雨送重阳,索莫园林夜有霜。

咫尺故人期不至,黄花端复为谁香。

重阳房村驿有感次韵

明-王缜


九日龙山路正通,登临高兴古今同。

谁知古驿山河外,独傍荒村风雨中。

空忆黄花需白酒,愁看渔火对江枫。

自怜底事常为客,天北天南西复东。

满江红-重阳感旧

清-吴伟业


把酒登高,望北固、崩涛中断。

还记得、寄奴西伐,彭城高宴。

饮至淩歊看马射,秋风落木堪传箭。

叹黄花、依旧故宫非,江山换。


独酌罢,微吟倦。斜照下,东篱畔。

念柴桑居士,高风谁见。

佳节又逢重九日,明年此会知谁健。

论人生、富贵本浮云,非吾愿。

重阳夕作

近现代-丘逢甲


萧萧风叶转回廊,耿耿星河夜未央。

十载龙吟双剑隐,五更虫语一灯凉。

愁边泽国飞鸿雁,梦里家山卧犬羊。

遥忆黄花吾负汝,故园今日是重阳。

重阳口占

近现代-李稚愚


丹桂飘香乌桕红,登山长啸向长空。

重阳今岁才堪记,寰宇秋光处处同。

千崖秋色,清歌断肠,诗词里面度重阳

国庆节的最后一天,今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今日,素心为大家搜集数篇颇负盛名的关于吟诵重阳佳节之宋词,与大家一起赏千崖秋色,情回故乡!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这首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词中感喟身世,抒发了作者客居思乡的悲凉心情。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晏几道是晏殊幼子,年轻的时候过着酒筵歌席的富贵生活。晏殊死后,家道中落,生活陷于贫困,晏几道对于人情世故、悲欢离合有了更多的感受.他的词作由真率走向深沉,这首词即是他情思深沉的代表作之一。

①阮郎归:词牌名,又名《碧桃春》《醉桃源》等。《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②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接露水。此处以“金掌”借指国都,即汴京。即谓汴京己入深秋。

③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人字,有时排列成一字,故称雁字。

④绿杯红袖:代指美酒佳人。

⑤人情:风土人情。

⑥“兰佩紫”两句: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黄菊。屈原《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

⑦理旧狂:重又显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去北,日西匿。

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词。词人通过对重阳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国家与个人身世的深沉感慨,以及词人对英雄末路与报国无门的悲痛愤慨

这首词为词人于重阳节登上高楼之作。重阳本是登高远眺的好时光,但词人却遇到了乌云密布、阴雨绵绵的糟糕天气,词人由凄凉的天气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于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

①贺新郎:词牌名之一。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②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③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④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⑤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⑥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⑦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⑧凌云笔:谓笔端纵横,气势干云。

⑨南朝狂客:指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⑩拈(niān)出:搬出来。

?岑(cén)寂:高而静。岑音此仁反。

?匿(nì):隐藏。



霜叶飞·重九

吴文英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

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怀,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早白发、缘愁万缕。

惊飙从卷乌纱去。漫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首咏重九词,据说是作者悼念亡姬之作,写得分外凄凉悲切。上阕因断烟引起离绪,触景生情,把个秋风、秋雨、秋景写得肃杀凄苦。接着又写无心登高吊古,述当年重九登高之乐,突出悲凉。下阕写自己悲伤至极的心情,尘封纸笺,笔已生虫,无心写作,日落夜冷,秋虫悲鸣,愁绪万缕。希望明年有兴登高,语似宽解,意实沉痛。全词笼罩着秋风秋雨熬人及魂断意尽之悲哀。

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浙江宁波市)人。终生不仕。曾在江苏、浙江一带当幕僚。他的词上承温庭筠,近师周邦彦,在辛弃疾、姜夔词之外,自成一格。他的词注重音律,长于炼字。雕琢工丽。张炎《词源》说他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而尹焕《花庵词选引》则认为“求词于吾宋,前有 *** ,后有梦窗”。吴词多写个人的身世之感,较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在艺术技巧方面有独到之处。词作有《梦窗词甲乙丙丁稿》四卷。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 *** 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九首重阳诗词,又到人间九月九,但愿人长久

一缕秋风,百样情怀。

趁着重阳佳节,就让我们伴着秋风菊香,行走在诗词的山峰里,品味不一样的重阳。



?

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有一阵长风,将满腔的思念捎上,回到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个人在外奔波,最遗憾的莫过于不能和亲人朋友一起共度佳节,唯有以思念相伴。

乡愁,像那秋日寒意,萦绕心头。越是佳节,越是刻骨。眼见旁人呼朋喊友,携亲带子,登高赏菊,自己却孤身异乡,就算眼前景色再美,美酒再醇,又怎地此间愁绪。

重阳佳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喜悦,也是仅仅来自一片田野,一片闲适的好风光。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幸福就是,有瓜果,有花草,有孩童,有亲友,而这一切你都在。

今天是十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重阳节,不妨放下俗务,约上三五好友,远离尘嚣,登高望远,去听那作物成熟收获的声音,去感受生活的悠然自得,好一派闲适的风光。

又是一年重阳日,壮志难酬,年华不再,内心该是如此的痛苦,难为人知。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韶光易逝,又是一年重阳日。眼前旁人庆贺佳节的气氛越浓厚,内心的荒凉就愈加狼狈不堪。

命似浮萍,寄身天地间却无个着落,极目远望,净是鸟归巢,百物凋,怎能不伤心?

但其实,境随心变,你若心态超然,那满目的秋景便是让人惊叹的美好;你若愁容满面,秋天自然也就悲伤。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尺寸年华,就该乐其乐,尽余欢。

心若不老,生活依然青春精彩,这就是重阳佳节的美好祝愿。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佳节,赏花饮酒。觥筹交错间,俨然是一副老少宾客尽欢的景象。

就算走到人生下半场又何如,心若不老,生活依然还是一片繁花盛开的芬芳。

重阳,良人不在身旁,眼前越是繁华,内心越是孤寂凄寒。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良人远去,纵使佳节又如何。夜半乍醒,秋寒思念齐蚀骨。有美酒,有花香,有朋友又当如何。思念千千结,直纠缠地人憔悴销魂。


一缕秋风,百样情怀。这个秋天,如果你有思念的人,请一定要及时告诉他,总好过苦苦牵挂。

人生何苦太伤悲,重阳亦是欢乐时!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人生烦恼艰难也是寻常,何必终日沉浸其中,虚度了眼前的大好佳节。当浮一大白,且歌且醉且作乐。

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才不负到人世走一场。


重阳,秋风两袖,放下俗世,来一场与大自然的约会。

《风入松·九日》

元·张可久


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

携壶莫道登临晚,蝶双双为我留连。

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重阳时节,金风送爽,菊蕊飘香。若是再来一场小雨,眼前景致澄澈如洗,端的是山河如画的美妙气象。有花有酒,有风有友,足以慰藉平生,身无长物又如何。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难得佳节,得以有闲暇聚首一堂,推杯换盏,诗词互酬,好不快活。

人生路上,有三五知己,能够结伴同行一段,是福气。且再斟上一杯,敬友情。

重阳,不只是怀古咏秋,更应锐意进取。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在悲观的人眼中,秋天是萧瑟悲凉的,可在乐观的人眼中,秋天是壮美无限的。那层层红叶,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

人生就该如此,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叹老吟悲,荒废岁月,而是为了心中所想,只争朝夕,越是艰难越向前。

中秋过后又重阳, 大雁南飞忆断肠

《雁南飞》


雁南飞,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

不等今日去,

已盼春来归。


一念秋长,一念秋短,百转千回,望尽重山。

茫茫尘世,岁月悠悠,轻叹流年,几十年匆匆岁月,弹指一笑间。

流年似水,流走了风尘间曾经染指过的兮兮岁月。风雨飘摇里,几度阴晴圆缺。


我们一个人独自降生到这个世界,最后还得一个人独自默默地从这个世界消失,化为灰烬,化为尘埃。


来时一无所有,去时两袖清风,留给世人的只有浅浅笑谈而已。

一个重阳,心绪百结。

在惆怅失意的人眼里,眼前越是热闹,内心就越是荒芜;在心绪通达的人眼里,寻欢作乐且及时,莫负一片好风光;在锐意进取的人眼里,劝君前行莫等闲,劝君惜取少年时。

愿飒爽的秋风,吹走愁绪;愿飒爽的秋风,捎上思念去到远方;愿飒爽的秋风,添一把力,让脚步走的更快更远。

自古咏叹重阳的诗作不知几许,若是各位诗友知道其他的古诗名作,可以在下方留言,也欢迎各位诗友留下自己的大作。

重阳节诗句_描写重阳节的50首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霑衣。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 宋代·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 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 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 都在斜阳。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 宋代·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 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 清代·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折桂令·九日 - 元代·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九日五首·其一 - 唐代·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 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日寄秦觏 - 宋代·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 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 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 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 可能无地落乌纱。

采桑子·重阳 - 近现代· ***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九日蓝田崔氏庄 -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大有·九日 - 宋代·潘希白

戏马台前, 采花篱下, 问岁华、还是重九。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 帘栊昨夜听风雨, 都不似、登临时候。 一片宋玉情怀, 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 砧杵动微寒, 暗欺罗袖。 秋已无多, 早是败荷衰柳。 强整帽檐欹侧, 曾经向、天涯搔首。 几回忆, 故国莼鲈, 霜前雁後。

扫花游·九日怀归 - 宋代·周密

江蓠怨碧, 早过了霜花, 锦空洲渚。 孤蛩暗语。 正长安乱叶, 万家砧杵。 尘染秋衣, 谁念西风倦旅。 恨无据。 怅望极归舟, 天际烟树。 心事曾细数。 怕水叶沉红, 梦云离去。 情丝恨缕。 倩回文为织, 那时愁句。 雁字无多, 写得相思几许。 暗凝伫。 近重阳、满城风雨。

点绛唇·昏晓相催 - 元代·赵孟*

昏晓相催,百年窗暗窗明里。人生能几。赢得貂裘敝。富贵浮云,休恋青绫被。归欤未。放怀烟水。不受风尘眯。

诗人朱静芳大姐索句欣然应命 - 近现代·何永沂

墨墨云天一点清,何须功罪待时评。右群有女今儒侠,拔剑寻诗傲不平。

句 - 宋代·杜耒

生就石桥罗汉面,吟成雪屋阆仙诗。

九月十日即事 -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越调】柳营曲 赏春 - 元代·吴西逸

花艳冶,柳欹斜,粉墙低画楼人困也。庭院星列,罗绮云叠,簇簇闹蜂蝶。紫霞杯我辈豪侠,绿云鬟仕女奇绝。乌丝栏看醉草,红牙板唱声揭。别,同载七 香车。 避暑偶成 共翠娥,酌金波,湖上晚风摇芰荷。丝管情多,帘幕凉过,暑气尽消磨。扇 停风几缕柔歌,袜凌波一掬香罗。醉魂偏浩荡,诗兴费吟哦。睃,老子正婆娑。 秋闺 笼太纤,拜银蟾,恰团圆几时云又掩。尘淡妆奁,风透朱帘,无语望雕檐。博山炉香冷慵添。阳春曲唱和难タ。新凉开扇影,清恨蹙眉尖。嫌,何处可消淹?

祖教寺 - 宋代·章谦亨

出郭寻芳作野行, 岩高墅旷水流声。 草亭日午鹦啼巧, 竹院更深月色明。 宝殿鳞鳞章佛界, 珠帘卷卷向山清。 悠然一榻浑无梦, 时有溪声枕外生。

句 - 宋代·刘光祖

同登二乐榭,拟续四贤诗。

寒食节有感 - 宋代·汪莘

寒食原头杜宇声, 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 一树梨花冻月明。

行香子·天与秋光 - 宋代·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九日 - 唐代·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采桑子·九日 - 清代·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水调歌头(与李致远、似之、张柔直会饮) - 宋代·李纲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侪。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 宋代·陈著

鸦带残阳入翠微, 纷纷黄叶向人飞。 西风不管人閒事, 雁自南飞燕自归。

缺题 - 明代·陈继儒

十亩之郊, 菜叶荠花。 抱瓮灌之, 乐哉农家。

贺新郎·九日 - 宋代·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赠康洽 - 唐代·李端

黄须康兄酒泉客, 平生出入王侯宅。 今朝醉卧又明朝, 忽忆故乡头已白。 流年恍惚瞻西日, 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 班位不过扬执戟。 迩来七十遂无机, 空是咸阳一布衣。 后辈轻肥贱衰朽, 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 始信桑田变成海。 同时献赋人皆尽, 共壁题诗君独在。 步出东城风景和, 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 发短心长知奈何。 华堂举杯白日晚, 龙钟相见谁能免。 君今已反我正来。 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 谁家畚插筑高台。

题舞花山大师遗居 - 唐代·陈羽

西过流沙归路长, 一生遗迹在东方。 空堂寂寞闭灯影, 风动四山松柏香。

谒汉高庙 - 唐代·李百药

纂尧灵命启, 灭楚馀闰终。 飞名膺帝箓, 沈迹韫神功。 瑞气朝浮砀, 祥符夜告丰。 抑扬驾人杰, 叱咤掩时雄。 缔构三灵改, 经纶五纬同。 干戈革宇内, 声教尽寰中。 运谢年逾远, 魂归道未穷。 树碑留故邑, 抗殿表祠宫。 沐兰祈泗上, 谒帝动深衷。 英威肃如在, 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径, 枌社落霜丛。 萧索阴云晚, 长川起大风。

入狱之一百一 - 宋代·文天祥

行行见羁束,斯人独憔悴。 欲觉闻晨钟,青灯死分翳。

吴门 八 - 近现代·苏曼殊

万树垂杨任好风, 斑骓西向水田东。 莫道碧桃花独艳, 淀山湖外夕阳红。

满庭芳 初夏 - 明代·施绍莘

树染橙香, 花燃榴火, 曲池莲盖初张。 槐阴半亩, 引起竹床凉。 门静闲花自落, 小园中、无数新篁。 凭栏久, 闲调鹦鹉, 摘叶戏螗螂。

出塞 - 唐代·杨炯

塞外欲纷纭, 雌雄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 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 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 会见立功勋。

九日水阁 - 宋代·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 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 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 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 漫有高吟力尚狂。

秋夕 - 唐代·崔道融

自怜三十未西游, 傍水寻山过却秋。 一夜雨声多少事, 不思量尽到心头。

重游无量院 - 宋代·高翥

佛屋攲斜老翠微,小轩犹记昔游时。江云带雨凉生竹,野水迎潮暗入篱。门外风波僧自识,山中朝莫客曾知。眼明素壁关情久,十载财能写此诗。

忆秦娥 - 宋代·万俟咏

天如洗。 金波冷浸冰壶里。 冰壶里。 一年得似, 此宵能几。 等闲莫把阑干倚。 马蹄去便三千里。 三千里。 几重云岫, 几重烟水。

过蒲田 - 近现代·苏曼殊

柳阴深处马蹄骄, 无际银沙逐退潮。 茅店冰旗直市近, 满山红叶女郎樵。

南海神祠 - 唐代·高骈

沧溟八千里,今古畏波涛。此日征南将,安然渡万艘。

哭无逸兄三首 其三 - 宋代·谢薖

溪堂载酒地, 无复故人车。 败壁龙衣委, 荒畦马齿疏。 凄凉闭关赋, 沦落广微书。 但有清风在, 时时为扫除。

从军 - 唐代·刘庭琦

朔风吹寒塞, 胡沙千万里。 陈云出岱山, 孤月生海水。 决胜方求敌, 衔恩本轻死。 萧萧牧马鸣, 中夜拔剑起。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 宋代·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 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 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 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 此身此日更须忙。

陈西老母氏挽词 - 宋代·翁卷

八十余年寿,孀居备苦辛。 成家无别物,有子作诗人。 远客移书吊,新坟得佛邻。 秋堂挂遗像,癯若在时身。

谒金门 - 宋代·陈东甫

西风竹。 风入翠烟矗矗。 红小阑干知几曲。 声声敲碧玉。 窗下凤台银烛。 断梦已惊难续。 曾伴去年庭下菊。 夜阑听雨宿。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 唐代·赵彦昭

秋豫凝仙览, 宸游转翠华。 呼鹰下鸟路, 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 丹萸辟旧邪。 须陪长久宴, 岁岁奉吹花。

重阳节诗句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重阳节的例句:

1、为了找回证照,他急得满头大汗。
2、他反应迟钝,简直是块木头。
3、经过一天一夜的昏迷,他终于在今天早晨醒过来了。
4、这场球赛,地主队占有地利、人和的相对优势。
5、这件事情他虽有错,但相对而言,我们也有不是之处。
6、今天气温真低,冷得令人发颤。
7、他以为地上有张千元大钞,走近一看,原来是张玩具假钞。
8、为了让这部机器重新发动,他忙得满头大汗。
9、像他那样的好吃懒做,不用多久就得喝西北风了。
10、独木舟是用整段木头做成的。

100首描写重阳节的诗词,希望大家能喜欢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过了中秋,又近重阳。重阳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无数重阳诗词。编者从中收集到100首,希望大家能喜欢。

001.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00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003.蜀中九日(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004.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005.重阳日(白居易)

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

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

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

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

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

006.九日登巴台(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007.九日醉吟(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008.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白居易)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

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009.闰九月九日独饮(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010.除官归京睦州雨霁(杜牧)

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

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

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

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

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

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

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

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

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

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

011.叹庭前甘菊花(杜甫)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

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012.九日(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013.重阳日有作(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014.舟行即事(杜荀鹤)

年少髭须雪欲侵,别家三日几般心。朝随贾客忧风色,

夜逐渔翁宿苇林。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叫白云深。

重阳酒熟茱萸紫,却向江头倚棹吟。

015.九日登高(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016.重阳(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017.鹊桥仙(管鉴)

中秋过了,重阳将近,正是一年佳处。枨黄橘绿总寻常,看丹桂、馀香再吐。胸中星斗,笔端风雨,定约蟾宫高步。赐袍归带御炉薰,共岁岁、斑衣戏舞。

018.鹧鸪天(郭应祥)

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019.西江月(韩元吉)

一度难逢佳节,今年两度重阳。菊花犹折御衣黄。莫惜危亭更上。况有飞觞滟玉,从教醉帽吹香。兴来相与共清狂。频把新词细唱。

020.秋日东郊作(皇甫冉)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庐岳高僧留偈别,

茅山道士寄书来。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自迟回。

021.寄权器(皇甫冉)

露湿青芜时欲晚,水流黄叶意无穷。

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

022.临江仙(黄人杰)

秋色三分绕过二,江城又近重阳。翠蓂双荚为谁芳。梅仙生此日,神物自呈祥。陶菊半黄萸斗紫,一时来共飞觞。祝君腾踏比奇章。玉枝元不许,眉寿与天长。

023.送友人如边(贾岛)

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云入汉天白,风高碛色黄。蒲轮待恐晚,求荐向诸方。

024.九日登山(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025.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解琬)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026.重九无菊有感(陆游)

重阳未见一枝菊,它日菊开生我愁。

高兴亭中香满把,令人北望忆梁州。

027.汉宫春(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敧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028.悲秋(陆游)

萧萧衰鬓点新霜,人静房栊易断肠。

等是闭门愁里过,任教风雨坏重阳。

029.初冬杂咏(陆游)

重阳已过二十日,残菊才存三四枝,对酒插花君勿笑,从来不解入时宜。

030.初寒(陆游)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

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

031.癸丑重九登山亭追怀顷在兴元常以是日猎中梁(陆游)

生年六十九重阳,辙遍秦吴岁月长。

南郑从戎嗟尚壮,中梁纵猎最难忘。

离披雉拂雕鞍堕,独(左单人右束)狐穿古冢藏。

梦断酒醒今万里,亦逢佳节重悲伤。

032.湖村月夕(陆游)

锦城曾醉六重阳,回首秋风每断肠。

最忆铜壼门外路,满街歌吹月如霜。

033.秋夜(陆游)

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

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

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

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

034.秋雨(陆游)

秋晚兼旬雨,雨晴当有霜。

颇思游近县,亦已戒轻装。

珍鯗披绵美,寒醅拨雪香。

菊花常岁有,所喜及重阳。

035.送范西叔赴召(陆游)

天涯流落过重阳,枫叶摇丹已著霜。

衰病强陪莲幕客,凄凉又送石渠郎。

杜陵雁下悲徂岁,笠泽鱼肥梦故乡。

便恐从今长隔阔,旧交新贵例相忘。

036.新菊(陆游)

已过重阳十日期,菊丛初破两三枝。

自怜短鬓萧萧白,不似黄花驿里时。

037.重阳(陆游)

照江丹叶一林霜,折得黄花更断肠。

商略此时须痛饮,细腰宫畔过重阳。

038.醉花阴·重阳(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039.行香子(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040.九日言怀(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041.谢新恩(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

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

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

愁恨年年长相似。

042.玉楼春(刘辰翁)

龙山歌舞无人道。只说先生狂落帽。秋风亦是可怜人,要令天意知人老。菊花不为重阳早。自爱古人诗句恼。与君郑重说,残年惟有重阳好。

043.九日送人(李嘉祐)

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水澄千室倒,雾卷四山长。

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席前愁此别,未别已沾裳。

044.诉衷情(卢炳)

无端风雨送清秋。天气冷飕飕。行人先自离索,直是不禁愁。思往事,忆前游。泪难收。重阳近也,黄花依旧,谁伴清瓯。

045.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

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046.和贾主薄弁九日登岘山(孟浩然)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047.九日得新字(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048.江城子(倪瓒)

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049.浣溪沙(纳兰性德)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050.渔家傲(欧阳修)

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月下风前愁不少。谁语笑。吴娘捣练腰肢袅。槁叶半轩慵更扫。凭阑岂是闲临眺。欲向南云新雁道。休草草。来时觅取伊消耗。

051.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皮日休)

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

雨淋黄菊不成香。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

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052.满庭芳(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053.诉衷情 九日后作(丘处机)

纷纷霜叶乱飘。时令过重阳。黄花烂漫依槛,犹自吐清香。秋渐老,夜弥长。道情昌。云庵入定,法界游仙,不动凄凉。

054.浣溪沙(苏轼)

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且餐山色饮湖光。共挽朱幡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

055.十拍子/破阵子(苏轼)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056.丁巳重阳(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057.重阳阻雨(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058.力疾马上走笔(司空图)

酿黍长添不尽杯,只忧花尽客空回。

垂杨且为晴遮日,留遇重阳即放开。

059.重阳山居(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060.游集灵观(文天祥)

小洞烟霞国,重阳风雨秋。

欧公嵩岳步,朱子武夷舟。

香火真吾职,觥筹且此游。

龙山马台事,糠秕旧王侯。

061.又三绝(文天祥)

老来忧患易凄凉,说到悲秋更断肠。

世事不堪逢九九,休言今日是重阳。

062.重阳(文天祥)

江南秋色满梧桐,回首青山万事空。

怕见镜中新白发,长将破帽裹西风。

063.中原(文天祥)

中原方万里,明日是重阳。

桑枣人家近,蓬蒿客路长。

引弓虚射雁,失马为寻羊。

见说今年旱,青青麦又秧。

064.重阳(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

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065.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宋之问)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066.鹧鸪天(王以宁)

昔有书生荐寿杯。清词妙绝贺方回。黄花也欲为君寿,先向重阳六日开。跻楚俗,上春台。政成归去位三台。明年寿酒君王劝,知有传宣敕使来。

067.临江仙(魏了翁)

七夕长留河汉女,重阳又属骚人。只馀八八号佳辰。中和无与拟,摏作一家春。俗事萦人何日了,随缘女嫁男婚。却将不系自由身。闲中书日月,随处弄儿孙。

068.诉衷情 九日( *** 桂)

重阳嘉节兴尤深。胜赏一登临。天阔水清山秀,霜叶坠疏林。增雅趣,助微吟。息尘襟。壶觞满泛,清韵重弹,谁是知音。

069.水龙吟(辛弃疾)

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行期定否,征车几两,去程多少。有客书来,长安却早,传闻追诏。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从此兰生蕙长,吾谁与、玩兹芳草。自怜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飞鸟。只有良朋,东阡西陌,安排似巧。到如今巧处,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070.鹧鸪天(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事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071.诉衷情(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

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

鸿雁来时

无限思量

072.水仙子(元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幽幽,

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常记得离筵饮泣饯行时,

折尽青青杨柳枝。

欲拈斑管书心事,

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

意悬悬诉不尽相思,

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

凭何人付与娇姿。

073.西江月(戴复古)

三过武昌台下,却逢三度重阳。菊花祗作旧时黄。白雪堆人头上。昨日将军亭馆,今朝陶令壶觞。醉来东望海茫茫。家近蓬莱方丈。

074.画堂春(赵彦端)

满城风雨近重阳。夹衫清润生香。好辞赓尽楚天长。唤得花黄。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忘。一语千觞。

075.鹧鸪天(周紫芝)

终日看山不厌山。寻思百计不如闲。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敧醉帽,倚雕阑。偶然携酒却成欢。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076.旅中过重阳(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077.望江南/忆江南(朱敦儒)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浮世事,能有几多长。白日明朝依旧在,黄花非晚是重阳。不用苦思量。

078.采桑子(朱敦儒)

天高风劲尘寰静,佳节重阳。叶下潇湘。碧海晴空一陈霜。安排弦管倾芳酝,报答秋光。昼短歌长。红烛黄花夜未央。

079.菩萨蛮(朱敦儒)

老人谙尽人间苦。近来恰似心头悟。九九是重阳。重阳菊散芳。出门何处去。对面谁相语。枕臂卧南窗。铜炉柏子香。

080.漫兴 十七(王冕)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

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

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

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081.重阳(王冕)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

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

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

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

082.蝶恋花(吴文英)

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083.虞美人(吴则礼)

真香秀色盈盈女。一笑重阳雨。不应解怯晚丛寒。眼底轻罗小扇、且团团。吴云楚燕浑依旧。更把金英嗅。鲜鲜未恨出闺迟。自许平生孤韵、与秋期。

084.沉醉东风·重九(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085.九日(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086.螃蟹咏(曹雪芹)

桂霭桐阴坐举殇,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087.蝶恋花(柴元彪)

去年走马章台路。送酒无人,寂寞黄花雨。又是重阳秋欲暮。西风此恨谁分付。无限归心归不去。却梦佳人,约我花间住。蓦地觉来无觅处。雁声叫断潇湘浦。

088.沁园春 用中丞敬相谢承卿送菊韵(曹伯启)

菊有黄华,惠然肯来,思量意勤。见秋容淡泊,寒香馥郁,妖红俗紫,爱恶由分。玉露金风,豚蹄豆酒,不论文尊与义尊。重阳过,看匆匆暮景,苒苒行云。宾朋相与欢欣。况咀嚼颐精好致神。笑量长较短,到头是梦,春三秋九,夫复何言。冠盖名流,绅处士,特赠新诗可以群。从今后,但有花即饮,卿自纷纷。

089.满江红(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诘。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

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090.阮郎归(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091.水调歌头(方岳)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092.菩萨蛮(葛立方)

井梧叶叶秋风晚。东篱点点金钱满。开急为重阳。日烘深院香。幽姿无众草。莫恨生非早。嚼蕊傍池台。寿公桑落杯。

093.满庭霜·满庭芳(葛郯)

红叶飞时,青山缺处,云横秋影斜阳。凤凰旌节,何事到吾乡。要见大江东去,寒光静、水与天长。人争看,恩袍焕锦,新惹御炉香。满城,夸盛事,两邦鼓吹,几部笙簧。看万红千翠,簇拥云裳。况是重阳近也,萸露紫、菊吐轻黄。休辞醉,明朝一枕,歌韵尚悠扬。

094.定风波(陈与义)

九日登临有故常。随晴随雨一传觞。多病题诗无好句。孤负。黄花今日十分黄。记得眉山文翰老。曾道。

四时佳节是重阳。江海满前怀古意。谁会。

阑干三抚独凄凉。

095.虞美人(晁补之)

荒城又见重阳到。狂醉还吹帽。人生开口笑难逢。何况良辰一半,别离中。平台朱履登高处。犹自怀人否。且簪黄菊满头归。惟有此花风韵、似年时。

096.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岑羲)

宝台耸天外,玉辇步云端。日丽重阳景,风摇季月寒。

梵堂遥集雁,帝乐近翔鸾。愿献延龄酒,长承湛露欢。

097.长相思(程垓)

对重阳。感重阳。身在西风天一方。年年人断肠。景凄凉。客凄凉。纵有黄花祗异乡。晚云连梦长。

098.惜春令(杜安世)

今夕重阳秋意深。篱边散、嫩菊开金。万里霜天林叶坠,萧索动离心。臂上茱萸新。似旧年、堪赏光阴。百盏香醑且酬身。牛山会难寻。

099.朝中措(范成大)

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

100.采桑子·重阳(毛主席)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0首秋叶诗词,一叶落,秋思长,岁月应无恙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秋天来了呢?


走过公园、走在路边,总有树叶飘荡而下,掉在地上,积成一片黄色的海洋。


一阵风吹来,有点凉,拉了拉衣服,才恍然感觉,秋天真的来了。


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还真是这么回事。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带来了秋的气息,秋的感受,还有秋的思念。


十首秋叶诗词,一叶落,秋思长,不信,你来看。



1、秋叶之回首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宋·贺铸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

殷勤为过白苹洲。

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

歌尘萧散梦云收。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看到叶子落下,贺铸忽然惊觉秋天到了,这秋色交给了东去的流水。流水殷勤地流过白苹洲,沙洲上有帘幕半卷的小楼,楼中的人应该在识别返回的小舟。


回望之前和友人出游心里依然怀恋,出游的痕迹消失了那份心情却保存了下来。动听的歌曲消散了,美人也不见了,只有饮酒时看到的月亮和以前一样,和人交相愁苦。


晚霞涂抹秋叶,羞红青山映衬绿水,摇摆船桨的人,又在诉说经年。


2、秋叶之飘零


落叶

隋·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全诗通过巧妙地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


游子如落叶,飘零无所依。



3、秋叶之神伤


残叶

宋·李觏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现在有几片叶子还留存在枝头?站在栏杆旁,我最是为你感到伤心。不要在寒冷的夜里,冷雨击打中辗转,想起以前也曾在温暖的春天里饱含花蕾。


算来只有日和月有情义,照着我依恋的树影。无礼的是泥土粗鲁地将秋天的红叶蹂躏。上阳宫女诗情横溢,取下红叶题写诗句,请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寄给草率的世人。


春花开,秋叶落,繁华过后留残香;望长空,叹明月,形单影只心惆怅!



4、秋叶之愁恨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留不住的秋光慢慢在消逝,满阶的红叶落入暮色中。重阳节又要到来了,登临高台和水榭远望,到处遍桂茱萸香坠。


庭院中飘溢着紫菊的香味,烟笼细雨。嗈嗈鸣叫的新雁呜咽着凄寒之声,愁恨年年如此相似。


走到阳光里,阴霾散去。漫步秋日,看见秋叶层染,就知道人间的枯荣,起起落落,不以意志为移。



5、秋叶之相思


望宅中树有所思

初唐 · 卢照邻


我家有庭树,秋叶正离离。

上舞双栖鸟,中秀合欢枝。

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

何当共攀折?歌笑此堂垂。


有所思,汉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女子与情人决绝的悲思。


此诗为诗人见庭树有感而作。诗中以树起兴,以双栖鸟、合欢枝作比,抒写男女恋情,表现了相思的愁苦、相爱的热切。


我见过春日夏风秋叶冬雪,也踏遍南水北山东麓西岭,可这四季春秋苍山泱水,都不及你冲我展眉一笑 。



6、秋叶之败残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清·纳兰性德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

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

净消尘土礼金经。


干枯凋落的树叶堆积在溪上,水已结冰。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然照着长亭短亭。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


劳劳尘世,终同归一梦。再也没有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的豪放与洒脱,有的仅是对“悲欢离合终成空”的无限悲凉的感怀。


全词语调低沉,含蕴良多,耐人寻味,透露了纳兰内心深处不胜苍凉的悲感。



7、秋叶之幽怨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唐 ·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捲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熏笼玉枕有如容颜憔悴,静卧愁听南宫漏声悠长。


这首宫怨,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风扫秋叶的声音像潺潺流水,伴着车水马龙的呼啸而过,我站在风的出口,困在宫中,不得动弹,心中隐隐作痛。



8、秋叶之失意


杂曲歌辞 陆州 排遍第二

唐 · 佚名


明月照秋叶,西风响夜砧。

强言徒自乱,往事不堪寻。


夜深了,人静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深秋萎黄的枝叶,寒凉的西风萧萧吹着,传来阵阵捣衣声。


这是一个无眠之夜,诗人在想什么呢?


我怀着一颗忠心屡向君王力进忠言,竟徒然自扰,不得好报,对往日君王一系列悖理作为以及我的多次劝谏,实在不堪回顾,只有悔恨与悲伤。


秋风漫卷,岁月忽已远,最是人间凉薄时,叶渐黄,日渐凉,将岁月的箴言藏于一枚秋叶,是遥远的梦,远方的诗。



9、秋之送别


送李秀才入京

唐 · 顾况


五湖秋叶满行船,八月灵槎欲上天。

君向长安余适越,独登秦望望秦川。


友人要远行了,诗人来送别。五湖上,秋叶落满了船只,友人如浮槎一样,即将远去。


顾况很伤感,你去长安,我去越地,此后,只能独自登上高楼望着秦川。


如果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如同春花与秋叶,绽放与凋零。



10、秋叶之珍惜


浣溪沙·霜落千林木叶丹

王国维


霜落千林木叶丹。远山如在有无间。

经秋何事亦孱颜。


且向田家拚泥饮,聊从卜肆憩征鞍。

只应游戏在尘寰。


秋季里,枫叶全部变成丹红的颜色,树林之后隐约地露出青山的轮廓,这轮廓非常轻柔,似有似无。看过了这秋日的风光,还会认为何处有美景?


我推辞了农家热情的挽留,走到了占卜的小店里稍作休息。算了,烦心的事都不在提起,还是珍惜年华、游戏人间吧!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真诚待人,即使秋叶飘落、鲜花凋零,也不会感到孤独;真诚待人,就算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也总有一颗爱心依旧守侯;真诚待人,让草木重生,让春天永驻;真诚待人,让时光倒转,让天地动容!


安守清寂,不染风尘,与秋叶同行,与快乐牵手,感知阳光雨露的清新,欣赏秋叶之静美,将善良种植心间,以感恩的心行走于尘世。

四首古诗词,写尽了重阳节,写尽了人生

今天重阳节。

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正值秋日。

古时,九月初九,九是十个数字里更大的一个数字,有长长久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流传至今,登高赏秋、敬老爱老,成为了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内涵。

所以,说重阳节为老人节,还真有一定的道理。

人老了,对人生的感慨总是更多一些。四首重阳诗词,写尽了重阳节,写尽了人生。


01

  • 故乡,你离开了之后才会有,不离开是不知道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关于重阳节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唐诗。

因为入选了小学课本,小学生都会背。

写下这首诗时,王维只有17岁。

在盛唐,王维的名气不输李白,他少年成名。

那时的读书人,没有人不向往长安,那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15岁时,王维离开了家,告别亲人,来到了长安。

他渴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能写诗,会做画,琴弹得还很好,王维一度成为长安达官贵人的宠儿。

再好的地方,也比不上家乡。

到了重阳节,王维想家了,想家里的兄弟,于是挥笔写下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到了节日,心里就格外的思念家乡。王维想到家乡的兄弟,一定如往年一年,头上插着茱萸,登高望远应节。

兄弟们一定发现,少了王维一个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朴素直白,却道出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声。

平时也想家,只是到了节日时,想家的心情更甚。

在中国人看来,每一个节日,都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这样,才圆满。

走过天涯海角,见识过大城市的繁华,吃过最精美的食物,但是,心中最想念,还是家乡的那一碗小米粥。

故乡,是我们小时候拼命想逃离,长大后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恋家,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我想回去看看,家乡的桃花,开了没有。


02

  • 人生不完美,更好快乐活!


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重阳节来了,苏轼与友人带着酒,登山赏菊,很是畅快。

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江上飞过。

苏轼很想得开。

人活在世上,很难遇到开心的事情,所以,年轻的时候,何不头上插满菊花,尽兴的玩乐呢?

苏轼以大醉来酬谢重阳,看着远处的风景,他说:古往今来,谁不老呢?没有必要像古人那样对着牛山而哭泣。

“牛山对泣”是一个典故。

《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率领群臣登上牛山,看着繁华的临淄城,流下眼泪,感慨地说:国都如此壮美,让我怎能忍心抛弃这繁华去死呢?

有两个臣子都跟着他一起哭了,只有晏子发出了冷笑。

他嘲笑齐景公“乐极”而“生悲”,古往今来谁不老,为此而伤感就太不值了。

苏轼也非常同意这一点。

与其悲伤对泣,不如过好每一天。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时光的辜负。

不要争争吵吵,其实一晃就老;不要斤斤计较,时光属于你的越来越少。

和谁在一起轻松、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听,最想听的声音;见,最想见的人。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人生不完美,更好快乐活!


03

  • 人总要沉下心来,过一段宁静而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


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纳兰性德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重阳节,总是让人有些悲伤的。

纳兰容若是一个多情的性情中人,他的重阳节,颇有些惆怅。

秋意越来越浓,看落叶堆满山,看夕阳西下,都让人惆怅。

纳兰容若一整天都待在家里,深宅大院,风雨交加,他的心情更加不好。

雨过天晴后,篱笆那里传来菊花的清香。

他想起今天是重阳节,回头看那凋残的黄叶,日落时分,心情更加伤感。

两千多年前,宋玉就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秋天,本就让人伤感,而纳兰容若锁在家中,更显凄凉。

越是忧伤的时候,越要自己治愈自己。

唐代诗人李涉,仕途不顺,屡遭贬谪。

他低沉了很久,眼看春天要过去了,他强撑着身体去登山。

在鹤壁寺,遇见一位僧人,交谈下来,李涉豁然开朗。

他写下一首诗: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人总要自己治愈自己。

折磨你的,从来都不是任何人的情绪,而是你心存幻想的期待,世间万物都在治愈你,唯独你自己不放过自己。

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人生就走一趟,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总要自己亲身经历一次,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学会和自己和解,接纳,允许,活在当下。


04

  • 心态积极的人,能把平淡生活过成诗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一直以来,重阳节都是比较伤感的。

王勃说: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王之涣说: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重阳节,正值秋日,秋天萧瑟,又勾起乡情,让人不悲都难。

可是,毛主席却豪气冲天。

人生易老,可是天难老。今年的重阳节,战场上的黄花更加香气扑鼻。

秋天,本是萧瑟的,战场,本是残酷的,可是,在诗人看来,却是那么豪情与美好。

接着,诗人又将秋天与春天相比较。

谁说秋天不如春天,我觉得秋天胜过春天。你看,那江面上泛着白霜,是多么辽阔壮美呀。

很喜欢读豪迈乐观的诗词。

即使在最艰难的处境,依然能笑得出来,即使在更低沉的时候,依然能够豪情万丈。

生活不就应该如此吗?

心态积极的人,能把平淡生活过成诗;心态不好的人,生活再优渥,日子也会过得荒芜。

不要活的太累,不要忙的太疲惫;想吃了不要嫌贵,想穿了不要说浪费;心烦了找朋友聚会,瞌睡了倒头就睡。心态平和永远最美,天天快乐才对!


重阳节,带给世人的,多是时光的感慨。

当青春不再,当时光握不住,总有点心慌。没有人能阻拦时光的脚步,与其伤感,不如快乐。

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人生没有完美,想通了,想开了就是完美。

能有这样的心态,一生高低起伏皆可不惧了。

35首重阳诗词: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思念绵长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在这一天,

都会登高赋诗,赏菊饮宴。

诗中,多写思念,思念故园的亲人,

思念远方的旧友。


重阳节,也被刻上了思念的主题。

下面35首重阳诗词,哪一首,让你感动呢?



《九日闲居》

魏晋: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长安九日诗》

南北朝: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代: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送别》

唐代: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蜀中九日》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代: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九日寄秦觏》

宋代: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宋代:晏几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

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

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九日置酒》

宋代: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九日水阁》

宋代: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定风波·重阳》

宋代: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九日和韩魏公》

宋代: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望江南·幽州九日》

宋代: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和泪捻琵琶。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宋代:吴文英


明月枝头香满路。

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

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

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贺新郎·九日》

宋代: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宋代:戴复古


龙山行乐。何如今日登黄鹤。

风光政要人酬酢。

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

江山登览长如昨。飞鸿影里秋光薄。

此怀祗有黄花览。

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


《满庭芳·客中九日》

元代:张可久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

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

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沉醉东风·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西夏重阳》

明代:王逊


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代:纳兰性德

赞美重阳节的诗句,赞美重阳节的诗句大全-第1张图片-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采桑子·九日》

清代: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九日登高台寺》

清代:沈辂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九日感赋》

近现代: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诗词鉴赏」十三首霜降诗词,感受深秋的美好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时令已到霜降,秋的颜色逐渐变得浓重。霜降时节,虽然落叶纷飞、草木枯黄,但却不乏秋日胜春朝的好景致。霜红的枫叶、色彩斑斓的菊花,让秋的清寒中多了一份静美和淡雅。登秋山、观秋叶、赏秋菊、饮菊花酒,自然成为乐事与习俗。

在这欲冷未冷之时,趁着今年秋色未尽,让我们一同在古诗词里感受深秋的美好吧!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泊舟盱眙

唐-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宋-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

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

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霜降前四日颇寒

宋-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舟中杂纪

元-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南中霜降

明-王夫之


北候怀青女,南飙拂白蘋。

墟烟深漠漠,江草故鳞鳞。

翠袖寒犹薄,黄华泪已新。

炎洲无限橘,谁与寄湘津。


迎霜降

明-何景明


烈风扬云旗,鼓角悲广路。

庭前玉树枝,昨夜微霜度。

幽人蹑葛屦,出户履寒素。

胡当戒坚冰,及此岁将暮。


都门霜降日作

明-郑茂


风雨连朝动客愁,笳声呜咽满边楼。

卷帘何事看新月,一夜霜寒木叶秋。


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明-朱朴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

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

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

便须拟看东楼雪,莫待缄书再四催。


霜降夜

清-陈忠平


海气凝成度鬓风,暗随冷雨到帘栊。

心花一瓣无端湿,梦底销魂梦亦穷。


如梦令·晓向高楼凝望

清-黄琬璚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秋思耗·霜降明朝节

近代-赵熙


霜降明朝节。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

蝴蝶梦中,辘轳心上,头白如雪。

叹欹枕文园,五更还起问病妾。

一线风,窗纸裂。

甚藓砌偎蛩,荻波回雁,

共把古愁今恨,向人低说。


黄叶。秋光又别。

照故人、那有明月。

锦官词客,黔南天外,浙东西粤。

各一幅千山万山,垂老归路绝。

望夜色,香篆灭。

已唤却邻鸡,声声檐溜未歇。

泪泼银屏万叠。


霜降

当代-左河水


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标签: 重阳节 诗句 赞美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