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学名:Bidens pilosa L.),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钝四棱形。茎下部叶较小,很少为具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图片来自东方IC)
鬼针草分布极广,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各地不同的叫法分别有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针、盲肠草、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脱力草等20多种。(图片来自东方IC)
鬼针草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泄泻,痢疾,黄疸,肠痈,疔疮肿毒,蛇虫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图片来自东方IC)
近年发现,该药对血压具有良好的双相调节作用,高血压病人服了此药可使血压降低,血压偏低者用药后可使血压升至正常,临床则多用作降压。用鬼针草降血压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可以避免某些降压药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图片来自东方IC)
鬼针草还有预防感冒、流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图片来自东方IC)
鬼针草喜长于温暖湿润气候区,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及粘壤土(图片来自东方IC)
野菜知识|莲子草 钳菜 满天星 虾钳菜 膨蜞菊莲子草的别名为钳菜、满天星、虾钳菜、膨蜞菊等,属苋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厘米左右,茎斜升或匍匐,多分枝、有纵沟,沟内有柔毛,节处也有柔毛。对生叶,披针形或短卵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渐狭成叶柄。全缘或不明显锯齿,腋生头状花序,无柄。苞片、小苞片和花被均为白色,干模质。胞果倒心形,边缘常有狭翅。
莲子草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故常以此为食,春夏季节常采摘幼嫩茎叶,用开水烫过后,即可炒食或煮食。
莲子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较多。
莲子草喜温暖、潮湿,故多生长在水沟边或潮湿处,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莲子草营养素较多,特别是胡萝卜素、维生素C,比一般野菜为高,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下篇文章将介绍莲子草的烹饪做法。
这种植物杂草,叫“豆渣草”,是一种中草药,种子讨厌,茎叶好吃一种植物杂草,俗称“豆渣草”,是一种中草药,种子讨厌,茎叶好吃。
一种植物杂草,叫“豆渣草”,是一种中草药,种子讨厌,茎叶好吃。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野生植物,在农村,随处可见,农村的房前屋后,路边,后院,菜园,田间,水边,山上。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很常见。
最常见的是杂草。可以说,对于农民来说,要想彻底除掉这些杂草,是要费一番心思的,他们买除草剂之类的来除掉。如果你问它是干什么的,很少有人能说出它是干什么的。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作者的童年。
小时候住在农村的作者特别喜欢在山坡上玩耍。到了播玉米的时候,作者和妈妈一起去山坡上播玉米。我妈种玉米,我在边上摘野花野草。当我看到一朵鲜艳美丽的花时,我弯腰伸手去摘花。
一手拿着树枝,一手摘花,当我摘完花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上布满了黑色的针。在我摘花之前,我不知道杂草会粘在我身上。从此以后,我就不喜欢这种杂草了。我妈走过来对我说:“怎么了?”我说:“这里这么多这样的草”。妈妈说,这种杂草叫“豆渣草”,但官方叫鬼针草——。
由于它的存在,有时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和产量。如果你不定期清理它,它会占用你的农田。其实这种杂草还是有用的。这种植物杂草,在农村,农民朋友拿回去当猪草。平时嫩的时候用来喂猪,能长到几十厘米。
短的时候其实也不讨厌,因为可以用来喂猪。长到几十厘米的时候就像针一样黑了,很无聊。
农村的老人告诉我,虽然它的种子很讨厌,但是嫩嫩的茎叶还是很好吃的。此外,鬼针草是降低血压的民间药物。
现在如果去药店买卖五块钱一斤,民间常用于阑尾炎、肾炎、胆囊炎、肠炎、肝炎、喉炎、闭经、烫伤、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症状。但是具体用法还得咨询专业人士。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我们不应该浪费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它,并在它消失之前发掘更多的草药及其价值,以造福人民。
农村繁衍不断的鬼针草,以前人人喊打,现在却把它当宝!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绿草青青,正是吃野菜的好时候。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走在乡间小路上或者置身于荒野都会被一种长满黑色小针的野草,随手拍拍还下不来,要花一定的时间将它一根一根拔掉,是不是感觉很讨厌,在农村的朋友,经常会看到今天我们要说的这种植物,而且很多人还被扎过!猜到了是什么植物吗?嘿嘿就是鬼针草。
鬼针草——鬼者,隐秘不测也。鬼针草又叫:三叶鬼针草、四方枝、虾钳草、蟹钳草,对叉草、粘人草、粘连子。你们家乡那边是什么叫法呢鬼针草这种草虽然让人心生厌恶,却是一味清热解毒、消肿止泻,降血压的中药材。为我国民间常用草药,可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拣去杂草,鲜用或晒干,以全草入药。你怕是还不知道吧。
鬼针草最早记载在《本草拾遗》,性寒味苦,具有解热,止泻,解毒和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治疗疟疾腹泻,咽喉肿痛和跌打损伤等。想必大家都知道养鸡就是养肠道。鬼针草对肠道疾病的预防效果不错,因此是养鸡中的“神药”。高血压病人服了此药可使血压降低,血压偏低者用药后可使血压升至正常。临床则多用作降压。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鬼针草还具有抗癌作用。
不过鬼针草也能危害其他旱田作物,但发生量小,危害轻,是常见杂草。由于瘦果冠毛芒状具倒刺,可能附着于人畜和货物带入我国。常见旱田、果园、桑园和茶园杂草,影响作物的产量。可是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的害草,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鬼针草竟是常用来治疗感冒的药物。近年发现,该药对血压具有良好的双相调节作用,高血压病人服了此药可使血压降低,血压偏低者用药后可使血压升至正常,临床则多用作降压。
说来在农村繁衍不断的鬼针草,以前人人喊打,现在知道鬼针草有这些作用,你是不是对鬼针草开始心动了。当不小心感冒、不小心上火便秘,是不是可以考虑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良药,用鬼针草泡水喝呢?你怕是到现在都不知道这种野草的功效吧,你要知道算我输,还有你们有没有人知道鬼针草的其他疗效的,欢迎下方留言哦。
农村田间地头的这种野草叫鬼见愁,鬼见了都要绕着走。
农村有好多粘人的植物,大家最熟知的就有苍耳子、有点像野胡萝卜的窃衣、曼陀罗等等,这些植物的果实要么很多刺,要么带有倒钩刺,只要粘到人们的头发或者衣裳上,很难拔下来。还有一种草,人称鬼见愁,又叫一包针,到底是什么神秘的植物,有何用途呢?
一、鬼针草的信息
此为大家常听到的鬼针草,农村人又把它叫作老婆针,估计是觉得有点像老婆缝制衣物的针吧。鬼针草其实不止一种,应该算是一类草的名称,因为在菊科鬼针草属的植物中有八九种都很类似,比如婆婆针、小花鬼针草、柳叶鬼针草、狼杷草、大狼杷草、羽叶鬼针草……等,而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般是三叶鬼针草,这个在刺楸这边被称为「豆渣菜」、「豆渣草」。
这个人称鬼见愁的鬼针草,其茎秆直立,可长到好几十厘米,茎秆为四菱形,这点与大多数植物不同。花开花谢之后长的那包「针」其实是它多个聚集在一起果实,这种细长细长的果实就是大家很少听到的「瘦果」,瘦瘦的果实,这点很容易理解。每个瘦果上有具倒钩的芒刺,人不小心经过就粘着人不放,从而被传播到各地实现繁殖。
二、鬼针草的用途
鬼针草是草药,这点毋庸置疑,一般为农民自采自用的,不算太名贵。至于它作为草药的用途,大家可以去问农村有生活经验的人,刺楸在此不表,因为也怕误导大家。
除了当草药,从其别称「豆渣菜」就可知,鬼针草是一种野菜,在春季嫩苗期,可采摘其嫩植株当菜吃,就和鸭脚板、车前草差不多,凉拌、清炒皆可。
人可以吃,猪当然可以吃了。鬼针草还是猪草,刺楸以前常割的猪草就有鬼针草,「豆渣草」这个名字估计就是因为猪喜欢吃,就像吃豆渣一样下口吧。那是不是可以和豆渣一起煮来吃呢?
当然,有人认为不能当野菜来吃,所以以上为刺楸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导读:在我们的农村生活中,有一种植物,它常常被人们认为是讨人厌的野草,但实际上,它却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群的喜爱。这个植物就是鬼针草,它有丰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不仅可以用来煮水,还可以作为野生蔬菜和草药,带来多重好处。本文将深入介绍鬼针草的种种价值,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看似普通的植物。
一、鬼针草的介绍
鬼针草,又被称为婆婆针、一包针、虾钳草、对插草,是一种生长在田野、路边、甚至是庭院的野生植物。它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它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民间,鬼针草早已被人们发现,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它备受喜爱。
二、鬼针草的药用价值
特别受中老年人喜欢
鬼针草在中老年人群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被认为具有滋补身体、强身健体的功效。不仅如此,它还被用来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中老年人们喜欢将鬼针草加入日常饮食中,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幼苗期和秋冬季节的鬼针草营养价值高
鬼针草的药用价值在不同生长阶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鬼针草的幼苗期和秋冬季节的营养价值较高。此时,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大有裨益。
被用来 *** 茶饮,有助于解决健康问题
鬼针草不仅可以作为食材,还可以 *** 成药用茶饮。煮一壶鬼针草茶,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能缓解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这种自然疗法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
三、鬼针草的食用价值
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多种用途
鬼针草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利用。从叶子到茎,再到根部,都蕴含着不同的食用价值。
嫩枝头可凉拌、煮面条或煲汤
鬼针草的嫩枝头非常嫩,可以凉拌,炒菜或者加入面条中一起煮熟。它的清香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此外,将鬼针草加入汤中,可以增添一份特别的风味。
被采摘后晒干,用作茶叶
如果你不想一次性使用所有的鬼针草,可以采摘后晾晒,制成干茶叶。这种茶叶不仅可以泡水饮用,还可以用来 *** 各种茶饮,如鬼针草绿茶、鬼针草红茶等。它带来的健康好处不言而喻。
常常作为家禽饲料,特别是养鸡鸭的朋友
除了人类可以享用鬼针草,家禽也非常喜欢它。鸡、鸭等禽类对鬼针草情有独钟,它们不仅可以作为饲料,还能帮助提高家禽的肉质和蛋的品质,养鸡鸭的朋友们不妨考虑将鬼针草引入家禽饲养中。
写在最后:
鬼针草,曾经被认为是一种讨人厌的野草,如今却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在药用领域还是食用领域,鬼针草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的药用价值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而在饮食上,它的多样化用途也让人眼前一亮。鬼针草,它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懂得去发现,去利用。懂得的人,它是宝;不懂的人,它只是一株草。
横县的“鬼针草”,除了治病还致富鬼针草,别名叫“虾钳草”,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野草,其实啊,它是一种中草药,不仅能够治病,还成了不少农户增收致富的宝贝。
这几天,天气晴好,正是收割鬼针草的好时节。记者在横县云表镇至校椅镇的公路沿线看到,鬼针草随处可见,当地农户何阿姨趁着农闲季节,正在收割鬼针草来增加收入。
何阿姨说,茉莉花期过了,没有花摘,在家没事做,每天来收割鬼针草拿去卖,卖得一点算一点,好过在家里闲着,这样不仅可以打发时间,也可以增加家庭收入。
原来,鬼针草经过晒干,就可以卖钱,给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位于横县云表镇旭塘村的一处中草药收购点,满载鬼针草的三轮车一辆接着一辆,过秤、卸货。在收购点1500多平米的仓库内,鬼针草等各种中草药堆积如山,另一头,几台液压打包机轰轰作响,繁忙作业,将一扎扎晒干的野草整齐切割、压缩,重新捆绑打包。
收购商邓银燕说,他们的收购点长期跟玉林、广东等地的药厂合作,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一块钱,加上鬼针草大多生长在村旁、路边等地,农户不需投资就可以随处采收,近年来,不少农户都加入了采收行列。只要天气晴好,收购点每天收购的草药达到十几二十吨。他们收购有十多年时间,每年的订单产量都会逐年上升,每年的收购量都有大约上千吨。鬼针草虽是路边不起眼的野草,但它确确实实可以为农民增加收益。(黄桂兰 覃秋梅 周健华)
?
狼把草拼音Lánɡ Bǎ Cǎo
别名豆渣菜、郎耶菜
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 L.的全草。夏秋采收,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敛汗。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肝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盗汗,闭经;外用治疖肿,湿疹,皮癣。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鲜草绞汁搽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Lánɡ Bǎ Cǎo
别名乌阶(《尔雅》),乌杷(《尔雅》郭璞注),郎耶草(《本草拾遗》),小鬼叉(《东北药植志》),豆渣草(《四川中药志》),针包草,引线包(《杭州药植志》),大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全草。夏、秋间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可达90厘米;由基部分枝,无毛。叶对生,茎顶部的叶小,有时不分裂,茎中、下部的叶片羽状分裂或深裂;裂片3~5,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稀近卵形,基部楔形,稀近圆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疏生不整齐大锯齿,顶端裂片通常比下方者大;叶柄有翼。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扁球形;总苞片2列,内列披针形,干膜质,与头状花序等长或稍短,外列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比头状花序长,叶状;花皆为管状,黄色;柱头2裂。瘦果扁平,长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楔形,长4.5~9毫米,直径约1.5~2.2毫米,边缘有倒生小刺,两面中央各只一条纵肋,两侧上端各有一向上的刺,刺上有细小的逆刺。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水边湿地、沟渠及浅水滩,亦生于路边荒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分干草含挥发油(0.11%)、鞣质(2.01%),木犀草素、本犀草素-7-葡萄糖甙等黄酮类。叶含维生素C约160毫克%。果实含油23.78%。
药理作用全草浸剂予动物注射,有镇静、降压及轻度增大心跳振幅的作用;内服可利尿、发汗。
性味苦甘,平。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
③《闽东本草》:"性平,味苦甘。"
功能主治治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扁桃体炎,痢疾,丹毒,癣疮。
①《本草拾遗》:"主亦白久痢,小儿大腹痞满,丹毒寒热。取根、茎煮服之。"
②《本草图经》;"主疗血痢。"
③《纲目》:"治积年癣,天阴即痒,搔出黄水者,捣末掺之。"
④《闽东本草》:"养阴益肺,清热解毒。治咳嗽喘息,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研末成捣汁。外用:研末撒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气管炎,肺结核:鲜狼把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鲜狼把草三至四两,加鲜橄榄六个,或马兰鲜根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咽喉肿痛:鲜狼把草五钱至一两。加冰糖炖服。(《闽东本草》)
④治血痢:狼把草二斤,捣绞取汁一小升,纳白面半鸡子许,和之调令匀,空腹顿服之。若无生者,但收取苗阴干,捣为散,患痢者取散一方寸匕,和蜜水半盏服。(《本草图经》)
⑤治湿疹:鲜狼把草叶捣烂绞汁涂抹。(《福建中草药》)
⑥治癣:狼把草叶研末,醋调涂。(《福建中草药》)
备注本品与其同属植物三叶鬼针草在四川地区均称为"豆渣草",并同等使用。三叶鬼针草在广东、广西为草药"金盏银盘"的主要品种,参见"金盏银盘"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前言
鬼针草:名字瘆人,也让人很厌烦,价值却不容小视
农村漫山遍野都是各种植物,对于多数的植物,基本都是直接忽视掉了。
也有一些植物,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是打心眼里就让人讨厌。
也因为对它们没有好感,所以连取名也是带有很浓重的感 *** 彩。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说的“鬼针草”就是如此。
名字怪异,听起来还有点瘆人。它可不是什么善茬,在农村里是很多的农民一见就烦的植物。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这种人见人烦得“鬼针草”,原来也有很高的价值,目前更是卖到8元一斤。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鬼针草的简介
鬼针草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因为南北的文化差异,给它取名也有区别,比如南方常叫它鬼钗草、虾钳草、蟹钳草、对叉草、粘人草等。
在北方地区则多叫它鬼针草、一包针、一把针,甚至还有“鬼见愁”这个吓人的称呼。
关于鬼针草名字南北地区的差异,在唐朝的《本草拾遗》中也有记载:
“其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南人谓之鬼钗。”
鬼针草是属菊科、鬼针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长得虽然不怎么高大,植株一般是30-120CM,茎干直立,叶子细小,是羽状的复叶,
花期是在夏季的7-10月份,一种小型的头状花序,而果实非常有特色,聚合在一起似球状,每个看起来细长如同一根针,但是却在上面有3-4个倒刺,这也是它得名鬼针草的原因。
很多人去山里、路边经过,常常会在裤腿上看到很多像针一样挂在身上的尖刺,它就是鬼针草的种子。
当它成熟了以后,只要有人畜从旁边惊人,就会黏附在衣服、毛发上,这也是鬼针草随处可见,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传播种子方式。
农民一见就烦的“害草”
在绝大多数的农民眼中,鬼针草就是一种害草,一见到它就很烦。
首先鬼针草的适应能力很强,到处都能生长。
鬼针草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基本上不挑生长的环境,在果园、菜地、路边,甚至是房前屋后的空地、荒地、河岸上等到处都是。
并且它生长还很快,一长就是一大片,会和其他的作物争夺阳光和养分,从而导致它们无法生长。
其次,鬼针草还是病害和虫害的中间寄主。鬼针草的叶子虽小,植株也不高大,但是枝繁叶茂的,还常常成片的生长,因此它的生长地就常是病菌和病虫害的中间寄主,通过它来寄生或者是过冬,等到了第二年冬季再危害其他的作物。
最后是鬼针草会给人畜带来麻烦。这种植物的种子特别多,人畜从旁边经过,就会黏附在衣物和毛发上,非常难以清除。如果要清除很费时间和精力,搞不好还会把衣物划烂。
是害草也有大用途
虽然鬼针草是农民公认的一种害草,但是它的价值也不小。
尼龙塔扣是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在一些衣服、背包和袋子上面,都会用到它。而这种在全世界都被广泛运用的小东西,它的灵感来源就是鬼针草。
当年有个瑞典人就是去野外,吃了鬼针草的亏,但是它深入研究发现,鬼针草这个特性很有意思,于是就发明了尼龙塔扣。
优质的蜜源植物。
农民虽然不爱鬼针草,可是蜂农却对它很喜爱,有些蜂农甚至还大面积的种植鬼针草,只因鬼针草的生命力很强,在野外基本不挑生长的环境,关键是它的花朵开得很茂盛,而且花期还很长,能持续数月之久。
当年有个叫“李锦州”的台湾的蜂农把它引入到台湾种植,其作为一种理想的蜜源植物,后来受到了很多蜂农的认可,并且纷纷种植它,因此鬼针草在台湾也叫“锦州草”。
药用价值不容小视。
现在基本很少有人上山采药了,可是在过去鬼针草却是一种很实用的中药材。
对于鬼针草最早的记载是唐朝的《本草拾遗》,并不是说在当时才有这种植物,而是从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发现,并且对它的价值进行重视了。
后来在《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福建民间草药》等医药学典籍都对鬼针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主要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作用。既能内服,也可以外用,对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都有作用。
结束语
在当时,鬼针草可是在中草药的大家族中占据着一席之位的。现在虽然很多人对它不了解,只是当成一种杂草。
但是它的经济价值也日渐凸显出来了,有时候农村集市、药店就有人收购鬼针草,它是全株都能入药的,晒干了能卖到5-8元一斤。
当然了,由于各地的经济水平不一样,价格也是有所差别的。
温馨提示,笔者只是对鬼针草的价值科普一下,至于具体的药用价值就不详细介绍了,如果真的要入药,还是要咨询下专业医师,谨遵医嘱哦。
各位朋友们,你们认识鬼针草吗?在你的家乡它又叫什么呢?欢迎大家下面评论区留言。
桂南中蜂秋繁的主要蜜源:薛超雄桂南中蜂秋繁的主要蜜源有速生桉、盐肤木、三叶鬼针草、茶花、西瓜、甜玉米等。
速生桉属桃金娘科,成树高达 20 多米,叶互生,披针形,顶生或侧生圆锥花序,萼筒杯状,深黄色蜜腺贴生于萼管内缘。因品种不同,有的 8 月开花,有的 9 月开花,花粉黄白色,花期长达 1 个月,蜜源面积大的可摇一两次蜜。
盐肤木为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5~10 m。树皮灰褐色,枝开展,树冠阔圆形。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 7~13,无柄,卵形至卵椭圆形,长 6~12 cm,宽 4~6 cm。圆锥花序顶生,长 20~30 cm,9 月开花,花黄白色,花粉黄色。粉蜜丰富,对秋季繁蜂很好,蜜源面积大的可摇一次蜜。
三叶鬼针草,别名虾钳草,属菊科草本植物,高 1 m 左右,分枝多,茎直立,四棱形,叶对生,羽状复叶,有小叶 3~5 片。小叶卵形状椭圆形,有锯齿。头状花序,总苞片为 5~8 片,匙形,边缘有细毛;外层苞片狭长圆形,内层苞片狭长针形。舌状花白色或黄色,有 4~7 朵。管状花黄褐色,长 4~6 mm,5 裂。花粉黄色,粉多蜜少。花期以春季、初夏、深秋、冬季较多,是定地饲养中蜂的重要辅助蜜源。
此外,茶花 (不是油茶花)、西瓜、甜玉米,在9~10 月泌蜜也相当丰富,对中蜂秋繁也起到重要作用。在广西,桂北 10 月上旬、桂中 10 月中旬、桂南10 月下旬,才真正进入秋季,此时,气温适宜,一般在 20~30℃,中蜂群可以加入巢础造脾,育王分蜂,扩大蜂场。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