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新闻
近日,常州一广场绿化带里,一种名为萱草的观赏花卉因酷似"黄花菜"引来不少人采摘。园林专家提醒,这种萱草虽与黄花菜相似,但含有秋水仙碱毒素,食用后会对肠胃及呼吸系统产生 *** ,且绿化带内会定期喷药防虫,植株上可能残留有毒物质。请文明观赏,勿采摘、食用公共绿地中的植物!
注意!这种菜不能大量食用,尤其是新鲜的“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皆真金。”
每年六月至九月,是黄花盛开、采摘上市的季节。不少人喜欢用凉拌或爆炒的方式烹饪新鲜的黄花菜,认为这样会更美味、更健康。
然而,营养学家提醒,鲜吃黄花菜的中毒风险其实很难完全规避。
所以
更好还是食用
经过加工的干制黄花
资料图片
选购
“金针菜”品质有优劣
黄花菜,学名萱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百合科,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因其肥嫩的花蕾鲜美可食,晒干后形似金针,所以又称“金针菜”。
现代研究表明,黄花菜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其中蛋白质、糖类、钙、铁的含量比其他很多蔬菜都要高,特别是维生素A的含量,比胡萝卜还多两倍,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好的黄花菜油性大,脆嫩清口,久煮不烂,与荤素搭配都鲜美可口。那么,怎样才能挑选到品质上乘的黄花菜呢?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阮光锋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提醒消费者:
尽量去正规的超市、市场及电商平台购买黄花菜,因为这些渠道更有质量保障。
一般来说,优质的黄花菜闻起来有一股清爽的香气,无异味,外观呈浅黄或者金黄色,质地新鲜无杂物。如果购买时发现有异味、变色等现象,尽量不要购买。
食用
加工不当易中毒
黄花菜虽然味道好
但切忌大量食用
特别是新鲜的黄花菜
权威资料显示,从1978年至2021年40多年间,我国共报道了约33起食用新鲜黄花菜导致腹泻的事件,超过860人出现严重腹泻的症状。
从既往的研究成果来看,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是导致腹泻的罪魁祸首。阮光锋解释说,研究认为,尽管秋水仙碱本身没有毒性,但它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的二秋水碱却是一种毒性很大的物质,这种毒素能够强烈 *** 肠胃和呼吸系统。
既往资料显示,成年人如果一次食用100克以上的鲜黄花菜(含有0.1毫克~0.2毫克的秋水仙素),就能引发中毒症状,一次性食用7毫克~65毫克的秋水仙素就可能致命。
新鲜黄花菜。资料图片
不过,湖南农业大学曾建国教授及其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无法从黄花菜中检测到秋水仙碱的存在,黄花菜中也不存在合成秋水仙碱的功能基因。
阮光锋认为,从这一研究成果来看,中毒原因可能不是秋水仙碱。关于食用黄花菜中毒的“元凶”到底是谁,还需要科学家们继续研究。不过,谨慎起见,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吃新鲜的黄花菜。
怎样吃黄花菜才安全?阮光锋叮嘱消费者务必记住以下三点:
尽量将黄花菜晒干以后食用,或直接购买已经经过干制并加工好的黄花菜。
如果食用新鲜的黄花菜,可以先将花蕊去除,然后用热水(也可以加盐)泡烫一个小时,浸泡之后倒掉汤汁,再烹调食用。
爆炒黄花菜的做法往往不能完全破坏相关毒素,可能因摄入过量而致人中毒,所以不要用这种 *** 烹制黄花菜。
阮光锋提醒说,如果食用鲜黄花菜后出现中毒症状,无论轻重都必须马上去医院救治,与此同时,可以先自行采用简易 *** 进行催吐,以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但切忌自行乱服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储存
“黄花菜”存放需防潮
阮光锋建议黄花菜的加工保存可以用以下 *** :
首先将采摘后的黄花菜洗净,放在锅里蒸,或用开水焯一遍,并捞出来沥干,一根一根地摆放在木板或干净的水泥地上,然后就可以放心地把它放到太阳下晒干。而之所以选择干净的水泥地,是因为水泥地被太阳暴晒后,温度会升得很高,黄花菜更容易被晒干。
黄花菜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发霉,所以晒干后的黄花菜需要放到干燥的塑料袋里,远离潮湿的地方,更好要密封保存,定时查看。
从超市买回的黄花菜,也可以按照这个 *** 保存。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人称“黄花菜”,常见于公园,却有人采回食物吃,网友:小心中毒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从一小棵植物盆景开始。如今各种公园也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冒出来,这些公园或大或小,给人们的休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而公园里的各种绿化植物,则是给公园一个点睛之笔,每一个季节不同的植物都有它精彩的一面。但面对这些植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却还动起了另外一番心思。枇杷树也是公园里的一种绿化,但它全身都是宝,这让枇杷树在公园里的“待遇”并不好。
还有一种被人们叫做黄花菜的植物,也有类似的经历,只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它含有比较大的毒性。
它就是萱草,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原产于我国,但在我国长期的发展中,人们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它。反而在上世纪的30年代,美国的一些植物园、园艺爱好者通过一些途径,收集了亚洲的一些萱草品种,进行杂交繁育,如今萱草的品种已经达到了上外种之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观赏花卉植物。
如今的萱草,因为它开花时的美丽花卉,在我国被广泛的种植在公园、绿化带中,它的花朵呈现橘红色到橘黄色,内花被裂片成A形,花期从春季到夏季都会有开放。只是这种花卉和人们食用的一种花卉食物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不少人把它叫做“黄花菜”,确实看到的时候和黄花菜十分的相似。相信不少在公园里观赏过这种花卉植物的人们都会认为它就是黄花菜,只是不同的是萱草常见于公园,而人们食用的黄花菜则是种植在专门的田地里。
对于公园里花卉植物,大部人还是非常注意爱护的,不仅边上有防护的提示,也有爱心人士会拉起阻拦的绳子。
但就是这样,有小部分人会趁着无人的时候,去采摘这种所谓的“黄花菜”,因为在他们看来,和平时吃的黄花菜几乎一样,而且越看越像,这就是这部分人去采摘它的主要原因,采摘回去后当食物来吃,各种媒体也有这样的报道,一些萱草被采摘人们采摘回去。不少网友看到后却表示,小心中毒了。因为种植观赏的萱草,并不是真正的黄花菜,而是萱草的一些其它的品种,比如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等之类的品种。这些品种的毒性会比较大,里面含有的秋水仙碱也比较的多,哪怕是在热水里浸泡后也还会有很大的毒性,要是不小心吃了会 *** 呼吸道,产生口干、腹泻或头晕的情况。
其实,萱草和黄花菜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枝叶和花朵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萱草的枝叶条状针形,黄花菜的枝叶狭长带状;萱草的花朵比较大,花葶比叶子还要长,颜色比较的鲜艳,而黄花菜的花朵比萱草的花朵还要大一些,颜色则是单一的橙黄色。从这两个方面其实就可以很好的区分开来,所以要是您在公园里要萱草被一些人采摘,请一定要告诉他们,这些花朵是不能食用的。
1天吃掉7吨!加拿大一枝黄花成湖羊美食,农民卖草赚钱,一举三得没想到在我国臭名昭著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也有了对手,无恶不作的它们竟然变成了湖羊的大餐,因为营养价值高,生长早期粗蛋白含量接近豆科类植物,作为饲料给羊吃,相当于让羊吃上了红烧肉。
事情是这样的。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美洲地区,在上个世纪时被当做观赏植物引进了我国,我国疆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化,加拿大一枝黄花来到我国之后,很快就适应了我国环境,并且因为人们的管理不善,导致加拿大一枝黄花逃逸到野外。
最开始,加拿大一枝黄花并没有表现出破坏性,因为此时的它们数量还非常少,可几十年过去了,它们在野外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恶”的一面露出来了。
加拿大一枝黄花相比于其他植物而言,发芽更早,一般在3月就开始萌发,而且它们个头还非常高,会与当地其他植被抢夺阳光,导致其他植被无法接受阳光而死亡;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系又非常发达,和其他植物抢水抢肥料,我国本土植物难以与它竞争,以至于相继落败,以至于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地方,通常很少有其他植被生存,因此它们又被称为“恶魔草”,也被人们描述为“我花开后百花杀”、“黄花过处寸草不生”。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能力还非常强,1株加拿大一枝黄花能生产2万多枚种子,而且它们还能够通过根系无性繁殖,我曾经拔过加拿大一枝黄花,我就发现了当年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虽然生长情况较弱,但是根系上已经萌发了好几个小芽,假以时日必定会长出新的个体。而在当地生长多年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则根茎非常粗壮,很难拔得动,不过它们的茎秆很脆,拔不动的一枝黄花我都是踩断它,但这其实治标不治本,因为它的根茎还会无性繁殖。
加拿大一枝黄花来到我国之后,对我国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有资料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已经造成上海30多种本土物种消失 。
这些年,几乎每到这个时候,热搜上都会出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身影,接着就是各地 *** 开始对付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大规模铲除,然而在这场对战中,我们败局已定,因为一旦入侵物种站稳脚跟,即便我们最终能清理干净,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水葫芦就是一个案例。
可万万没想到,就在咱们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发愁的时候,救星“湖羊”出现了。其实湖羊在咱们国家生活好多年了,只不过过去吃的食物都是本土植物或者是饲料,压根没把加拿大一枝黄花当做它们的食物。
可是面对泛滥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浙江湖州吴兴清境羊园家庭农场负责人项继忠就开始想,能不能将加拿大一枝黄花当做湖羊的饲料呢?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项继忠开始与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蒋永清专家团队取得联系,开始试验将一枝黄花作为湖羊饲料。
实验成果出人意料的成功,湖羊不仅喜欢吃加拿大一枝黄花,而且加拿大一枝黄花还非常有营养,生长早期粗蛋白含量接近豆科类植物,要知道的是豆科植物富含蛋白质,因此湖羊吃加拿大一枝黄花相当于吃上了红烧肉。
更关键的是,使用加拿大一枝黄花当做饲料,还省了不少饲料钱,而农民呢?还可以通过清理加拿大一枝黄花赚钱,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不过最关键的是,羊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后,排泄的粪便是否含有种子,万一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经过羊扩散到其他地方,岂不是得不偿失。
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植物在演化的过程中,早已经学会了利用动物,甚至有些种子必须要经过动物的消化道才能萌发。
不过湖羊吃加拿大一枝黄花不会有种子传播的困扰,为啥呢?因为羊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都是没结种之前,既然还没有结种子,那湖羊粪便里就不会含有种子了。
另外,食物会在羊体内停留非常长的时间,期间会经过微生物分解,还有胃酸的处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很难逃过羊的消化道。
所以你看到没有,原本是恶魔草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找对地方之后,竟然变成了优质的牧草。而要知道的是,我国其实挺缺乏优质牧草的,甚至因为优质牧草的缺乏已经成为我国奶业发展的瓶颈。
如果加拿大一枝黄花具备成为优质牧草的潜力,说不定未来育种科学家就会针对它进行育种改良,让它为我国畜牧业增添一份力量。
当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泛滥,但并不是所有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都能当做牧草,比如:上海市内也有许多加拿大一枝黄花,但是它们距离养殖场较远,而且量也不大,运输过去并不划算,而这就需要当地人们将其铲除,记住拔掉加拿大一枝黄花之后,一定不要让它们的根系接触土壤,以免再次复活。
#加拿大一枝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浙江遇上对手##浙江头条##美食#
农村这种植物,嫩茎是美味蔬菜 种上后每年都能吃,可以采摘几十年种一次可以一直吃的蔬菜
今天随农业部门的几位技术员下乡培训,在上完课与农民交流提问环节,有位农民正好提了个类似的问题:什么蔬菜种上后可以一直吃?
虽然这是一个玩笑式的问题,但现场的3位技术员还是认真地回答,前2位技术员说可以种韭菜、黄花菜,木耳菜,甚至说南瓜叶、红薯叶。这2位技术员说得也不算错,但其实这几种蔬菜种上后只能吃一年,最多能吃2年,不能够一直吃。
最后,年长的技术员说出了一种蔬菜:竹笋。现场的人立刻随声附和表示赞同。的确,竹笋种下后,每年都能采摘,可以吃几十年。
竹子是一种草木植物,它高大的茎杆也是天然的建筑、家具材料,但是它的嫩茎也就是竹笋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在市场上价格比一般蔬菜高出几倍,一些优质的冬笋甚至被誉为“山珍”。种植竹笋,只需栽种一次,每年都可以采收,一辈子都有吃的。
用来采摘竹笋当蔬菜吃的竹子怎么种植?种植哪些品种合适呢?
用来采摘竹笋的竹子有很多,其中毛竹、麻竹、慈竹、水竹所产的笋都是可当蔬菜食用的优质笋类。
如果是在山区、丘陵地带,山林面积大,荒坡多,就可以种植毛竹,毛竹笋粗大壮实,味道清香嫩滑甘甜,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每斤10元左右,种植一亩毛竹一年能收获2000斤左右的竹笋,经济效益可观。
如果是平原湖区,则可以种植水竹,不需要正规的良田,房前屋后、水渠堰塘边、荒废的自留地均可栽种。
水竹并不是生长在水里的竹子,它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野生竹类,也叫山竹、小竹,水竹笋比较纤细,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元素。水竹笋产量也很高,每到春季会密密麻麻生出一大片,一亩地可产鲜笋5000斤左右,市场价格每斤在8元左右,经济效益也很高。
竹笋的种植 ***
无论是毛竹还是水竹,种植 *** 都很简单。
种植时间:根据竹子的生长习性来看,最适宜在立春前后栽种,也就是2月初,因为此阶段的母竹开始萌芽生长,栽种后成活率高。其它时间也可以栽种,但是母竹的成活率会低。
场地选择:竹子的生命力和抗病能力都非常强,只要是土层深厚,无咸酸的土壤都可以种植。毛竹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土质比较疏松的山坡地栽种;水竹则在平原地区沟渠边、房前屋后、自留地上均可栽种。在冬天挖好栽种坑,坑深40厘米,宽50厘米,毛竹挖坑的深宽要1米左右。让坑和挖出来的泥土晾晒冰冻一冬,有利于母竹栽种后快速生长。
种植 *** :竹子种植一般是用母株移植的 *** ,选用2年生的竹子作为母竹,从根部挖出,放置到挖好的坑中,把根系舒展开来,覆土层层压实,然后浇足定根水,到了万物萌发的时候,就成活了。
后期管理:如果只是满足自己食用的话,是不需要管理的,无需施肥也不用防治病虫,它自然也能生长得很好;如果种植要达到很高的经济效益,那就需要做好养护管理,每年冬季要覆土一次,追施三次肥,春、夏、秋各施肥一次,肥料以复合肥为主,也可以用农家肥,配合冬季覆土施入。
这种植物,看见请立即反映→近日,陕西商洛市民任先生锻炼途中发现了多株疑似“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物,他录下了视频反映给了当地林业部门,10月28日,经林业部门现场对照查看,确定该植物确系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并在全区开展排查工作,计划统一挖除并焚烧。
据当地林业部门介绍,这是商洛首次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目前暂时不清楚是如何出现的,但会尽快妥善处理,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提醒大家如果在户外看到疑似“加拿大一枝黄花”,千万不要自行拔除或是栽种该植物,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林业部门反映。
据悉,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也叫做黄莺、麒麟草,是多年生根茎植物,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其生长期较长,在其他植物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这种植物还依旧盛开,地下根茎也会横向延伸,蚕食其他植物的生存领地,直至其他植物死亡,一株植株可形成2万多粒种子,每株植株在第二年就能形成一丛或一小片,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商洛已在全市启动有害物种排查工作,目前各县区正在排查中。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财经
来源: 长城新媒体
警惕外来物种!武汉市民,看到这种黄花请上报11月10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园林和林业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武汉海关等8部门联合召开“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会议。要求在11月20日前完成包括农田、道路、风景区等全市地面上的防除任务,有效控制扩散蔓延和危害影响。
外来物种“一枝黄花”传播能力强
防除工作亟待解决
“加拿大一枝黄花” 花形色泽亮丽,其实是一种恶性杂草,外来的物种。耐旱、耐瘠薄,且目前正处于开花季节,风媒传播能力强,已广泛出现在武汉市城乡绿化区域、农田、撂荒地、高速、国道、公路等沿线,呈爆发态势。因为没有天敌制约,且繁殖能力太强,排挤地里作物的生长空间,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会给农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损失。
此次清除治理范围包括市辖区内所有农田、撂荒地、农村住宅四周,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河、湖、库区及岸边,城乡绿化区域,高速、国道、省道、铁路等沿线,风景名胜区及主要景区景点。会议要求各区、各部门在2021年11月20 日前完成防除任务,有效控制扩散蔓延和危害影响。
会议指出,各区人民 *** 是本辖区防除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辖区“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负总责。各区、各有关部门务必保持清醒认识,克服麻痹松懈情绪,切实把“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摆上当前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方案,安排经费,抢抓种子成熟期前的防除关键时机,迅速安排人员全面摸排调查该物种在本地的分布情况,组织力量开展清除行动,确保不留死角、不扩散蔓延。因地制宜采用人工铲除、复耕复种和药剂防除等措施,科学推进防除工作。零星植株要彻底清除其地上部分和地下根茎,集中进行晒干无害化处理或深埋;连片发生、地势平坦的发生地块,可采取机械翻耕,拣除残根残茎,及时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或绿化植物,防止再次侵占;非耕地可采用灭生性化学除草药剂进行定向喷雾。
如若市民外出发现类似品相的杂草,也可拨打市农业农村局咨询 *** :65683248,65683287。(记者 赵文华 通讯员 王启发 王璐 陈雪莹)
来源: 长江云网站
这种小花冲上热搜之一!号称“黄花过处寸草不生”……“见到这种黄花别采、别种,请上报!”今天,一种小小的黄色花朵冲上微博热搜之一,至今天下午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破3.6亿。
到底是什么花,会引发网友如此关注?
一位农妇在展示3个月前被割除、又重新开花的“加拿大一枝黄花”(2004年11月11日摄)。新华社图
这种植物叫做“加拿大一枝黄花”(没错就叫这名),它是我国上海等地在20世纪30年代从北美引进的观赏植物,后逸生野外。该物种主要生长于中国南方,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
其在野外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还会入侵果园、玉米田、棉花田、大豆田、茶园、菜地和牧场。它具有极强的繁殖和快速占有空间的能力,压制本地植物生长,破坏入侵地的植被生态平衡。
“加拿大一枝黄花”开嫩黄色小花朵,像稻穗一样的串串黄花,如同一颗颗淡黄色的小米粒。由于其超强繁殖能力,与本土植物、农作物争夺营养物质和水分,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我花开处百花杀”,被称为“生态杀手”。
目前此花正处于开花季节。近期湖北省武汉、荆门、孝感等地广泛出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农田、撂荒地、公路等沿线呈爆发态势。且通过随手拔除的方式“治标不治本”。
11月10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会同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等8部门联合召开“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会议。要求在11月20日前完成包括农田、道路、风景区等全市地面上的防除任务,有效控制扩散蔓延和危害影响。
而据很多网友留言,这种花其他地区也有。
在10月中下旬其开花期,除了武汉,多地也曾开展过清除工作。
10月26日,湖北省十堰城区一河道发现成片“加拿大一枝黄花”,当地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清除;
10月28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出现大面积“加拿大一枝黄花”,宁波在几年前曾开展过大规模剿灭行动,目前将立即组织一次大清理;
10月30日,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有市民反映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当地农业农村局前往道路沿线进行清除;
11月2日,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农业农村局召开相关会议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
11月7日,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渌口镇农田及高速路附近发现该花,当地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宣传防治 *** ;
11月9日,江苏省盐城市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开展“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保护盐城大美湿地”志愿活动。
据植物学专家透露:“一枝黄花”危害巨大,当“一枝黄花”上的小花开放时很有可能完成授粉从而形成种子,养在花瓶里也有可能使种子成熟,一株花上就能形成两万多粒种子,而这样的残花如果被扔到野外,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关新闻
世界更具危害性的一百种外来生物
中国有50多种
入侵性外来物种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这些外来物种一旦适应了本地环境并成为优势物种,将对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影响,并可能导致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据农业部科教司巡视员王衍亮介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更具危害性的一百种外来生物中,中国就有50多种。其中最严重的有11种,这11种已经给我们国家造成每年大概600亿元的经济损失。
“外来物种入侵”在我国频现,但我国在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制定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规,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安全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您在北京见过这种花么?
如有请向相关部门反映
综合:湖北发布、新华社、@人民日报、齐鲁晚报、九派新闻、荆门日报、网友评论等
监制:童曙泉
编辑:张杨
来源 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流程编辑 刘伟利
青未了|萱花灿灿为谁开苏东坡诗句“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中“黄花”、“金针”指的是黄花菜和金针菜。齐鲁有俗语云“别凉了黄花菜。”指旧时宴席末道菜必上黄花菜,主人殷勤劝酒让菜用语。如今,宴席末道菜多为全鱼,一见大鱼盘上来了,宾客都会明白:宴席即将结束。后来,引伸为人事延误有催促之意。犹云“快点吧,黄花菜都凉了!”
《中国花经》(陈俊愉、程绪珂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2月版)中“黄花”和“萱草”二条,各有说辞:黄花:别名金针菜、檬萱草、黄花菜。萱草:别名鹿葱、川花草、忘郁、丹棘。二者同是百合科、萱草属。而张平真《中国蔬菜名称考释》“黄花菜”条中记云:“(黄花菜)是花菜类蔬菜。它包括黄花菜、萱草、北黄花菜和小黄花菜4个种,均以肉质花蕾供食用。”《本草纲目》记载:“萱草本作谖。谖忘也。诗(经)云:‘焉得草,言树之背’为忧思不能自遣,古树此草,玩味以忘忧也。……董子云:‘其苗烹食,其味如葱,而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乃其一,故又名鹿葱。’周处风土记记云:‘怀妊妇人佩其花则易生男,故名宜男。’”因为萱草黄花同科同属,不少人吟诗作文(包括辞典)都把黄花菜和萱草互为别名,说成一种(”约定俗成”?)。其实,细察还是略有不同。如《中国花经》云,萱草,花橘黄至橘红色,花期6—7月……根可作药用。黄花,为浅黄色,花期7—8月……以食为主,兼可观赏。
萱草的忘忧草一名流传最为久远。三国嵇康《养生论》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李白诗云“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可见萱草忘忧早已深入人心。不仅如此,自古以来人们还把忘忧草视为母亲花。如以“萱辰”代指母亲生日、以“萱亲”作为母亲的别称。古代还有游子远行前在母亲居处(古称北堂)种植萱草之习。藉此减轻母亲对自己的思念,给母亲以精神上的慰藉。历代文人骚客还留下了许多写萱草的诗词名篇。如“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花草。”(唐·孟郊)、“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唐·温庭钧)、“从来占北堂,雨露借恩光,”(宋·黄庭坚)、“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北堂罕悴物,独尔(萱草)淡冲襟。”(宋·朱熹)、“唤做忘忧草,相看万事休。”(宋·陈师道)、“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吹。”(元·王冕)直到今天,经常还会有人借咏颂萱草花寄寓对母亲的祝愿与怀念,道不尽的深情厚意。
萱花灿灿为谁开
不知为什么,清代文学家、戏剧家、美学家李渔却对萱草表示不屑:“萱花一无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也。”(《笠翁秘书》)李渔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只是“一无可取”句言重了。另外,在《笠翁秘书》“木槿”条中,先生还说了句“睹萱草则能忘忧,睹木槿则能知戒。”此句似与前言不搭。许是弦外有音?令人费解。其实,萱草(黄花)不仅是一种文化象征,而且早已被人们认为是药食兼具的佳品。嫩叶(苗)与花可食,古今食谱良多(于兹不赘)。通身有药性,医籍药典无不备载,具有止血、活血、利尿、降压、健脑、安神诸多功效。单就其花朵论,二者无不鲜艳俊俏,虽然每花只开一天,但总花期两个月,每日开花,数量又多(黄花可达百朵)。用于园艺花境丛植、居家时令切花,都是极具观赏性的佳卉。早在明代,我国已有多种萱草传往欧洲(一说欧洲与亚洲同是萱草的起源地),成为那里园林和庭院中重要的观赏花卉。在欧美盛行的花语中,萱草的花语也是“忘忧”。
传说,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还和黄花菜有过因缘。尽管版本有异,故事大致相同。讲的都是陈胜因家庭贫寒,被迫以行乞和做戍卒为生。或因病或因伤,几成饿殍裹尸。受到黄婆(一说黄家母女)喂食蒸萱草花(一说忘忧汤)救活康复。后举义大泽乡,节节胜利。不久在陈县(秦为郡治,今河南淮阳),建国称帝。不忘旧恩,曾宴请黄家母女。还请她们入府种植萱草花。又以黄姓和黄婆的女儿乳名易其名为黄花菜和金针菜。这个传说显然不经。陈胜起义时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到腊月即被叛徒车夫害死。从揭竿到称王立朝,前后不过6个月。七八月是黄花菜的花期,正值分株播种的时候。但是,彼时正是陈胜浴血奋战、攻城略地,大展“鸿鹄之志”之际。戎马倥偬,无从“忘忧”,没有时间(生前没见到秦朝灭亡),加之时令不好(史载:“时连雨,自七至九月”),陈胜不太会有莳花种菜的心思。据说“淮阳黄花菜”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若依此说,陈胜与黄花菜的传说,其来有自。如果没有黄花菜救陈胜,就没有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灭亡也许会晚些日子。可是,历史没有如果。代代更迭,变化无定。而萱花灿灿开放,千古不绝。一如这个传说,历久不泯。
作者简介:仇方晓,青岛市人。工作经历44年,前22年在工厂做工;后22年在体育部门工作。热爱读书,偶尔也写点东西。曾在报刊等发表诗歌、散文随笔、小说若干。近年也在 *** 上发表此类文字。举重国际级裁判员。曾任山东省举重协会裁委会主任、青岛市举重运动协会裁委会主任。现为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青岛市北区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举重运动协会(筹委会)副会长。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多地 专家解读为何它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市、周口市等多地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冲上热搜,成为公众焦点。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在四川省、湖北省、浙江省、河南省等多地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各地纷纷发布相关措施,将其围剿。究竟是什么样的植物,如此引起各地重视?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李俊,全方位解析“恶魔之花”,谈谈对入侵植物的看法与举措。
怎么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
所谓“黄花过处寸草不生”,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原产北美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种植,可用于鲜切花束中的配花。之后从苗圃逸生,成为危害我国生态平衡的一种外来入侵杂草,主要分布在公路边、荒地、田边等。
李俊介绍,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有四大特点:繁殖能力强,产生大量种子,可随风进行远距离传播。发达的根状茎,可进行无性繁殖,快速近距离扩散。全株可分泌化感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生长,形成单一群落。植株株型高大,生长优势明显,与周边其他植物争光争肥。李俊说:“正是因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株生长特点,才会如此泛滥,好在目前尚未发现其侵入农田的情况,一旦进入农田,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是巨大的。”
李俊介绍:“恶魔之花最主要的危害,就是破坏当地生物的多样性,进而破坏生态平衡。”李俊说,就拿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类似的入侵物种水葫芦做例子,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南方就曾遭遇一场大规模的水葫芦繁殖事件,导致当地水深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破坏生态环境。同样的道理,加拿大一枝黄花由于根系发达、繁殖力强等特点,会与当地其他植物争夺土壤营养,造成本地植物或农作物缺少营养。
“此外,加拿大一枝黄花开花时会产生大量的花粉,容易造成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现象。”李俊补充说,“并且,在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泛滥与防除工作中,也会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防治“恶魔之花”,李俊提出,主要有物理措施、化学防除和生物防治三种手段。“最简单的是物理措施,需要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成熟前进行机械刈割,减少种子生成,防止长距离传播。此外,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土地进行机械翻耕,破坏其根状茎,减少其无性繁殖。”
不过,只靠简单的物理措施,很难阻碍加拿大一枝黄花继续繁殖。李俊介绍,可以使用一些灭生性除草剂进行化学防除,比如草甘膦等药剂,李俊说:“但是要注意对土壤的保护,防止过度用药。”另外,李俊还提出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手段,降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该 *** 更能保护生态系统,比如芦苇这一植物可以与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生物竞争,且芦苇的竞争力是强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
怎么防治外来入侵物种?
根据《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这说明,我国已然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李俊介绍,这些入侵物种,最主要的传播入境的途径,有自然入侵、有意或无意人为引进等,需要在平常加以预防。他说:“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和谐具有危害性,需要在平时加强检疫,阻断从口岸进入我国内地的可能,其次,需要加强科研工作,建立起完备的预警机制,充分评估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最后,也需要加强日常检测,尤其是边境地带,需要尽早发现入侵植物,才有可能尽早处理。”
在李俊看来,入侵植物的预防措施,是防治入侵植物破坏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最有力途径,然而,往往在认识到入侵植物危害性的时候,已经有部分地区深受其害,李俊提出,发现入侵植物对生态的破坏后,需要迅速确定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边界,采取隔离措施,控制好边界,防止造成新的入侵和扩张。其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已入侵的外来植物进行种群控制,尽量铲除。李俊说:“做完清理和防治工作之后,还需要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借此形成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同时,需要管理部门加大宣传与监测,形成有效管理措施,本着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的原则,进行有效预防。”
李俊提出,入侵物种对国内植物多样性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做好预防工作。他介绍:“首先就是要提高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认识。完善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法规,加强外来入侵植物危害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其次是加强检疫与管理。加强检疫是防止外来入侵植物进入我国的最重要环节。同时,在引种新作物/植物前,要进行全面充分的评估,引种后要做好隔离措施,加强田间监测,一旦出现问题应果断进行铲除,防止进一步扩散。最后,一旦出现外来入侵植物危害到当地生态系统的情况,应迅速采取多种手段(物理、化学、生物及生态等)进行综合防治,更大限度降低外来入侵植物造成的危害。”
目前,我国已建立《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发布了4批次共71个外来物种,今年9月5日,农业农村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会议确定将加快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李俊提出:“这一数据库的建立,能够提高各级管理部门及人民群众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重视,同时便于科研部门针对性地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机理、鉴定及防控技术研发,形成有效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措施。”
另外,李俊呼吁,民众也应加强对入侵物种的认识,“其中,需要媒体助力,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及危害的宣传,选取其中典型案例, *** 科普短片,借此来提高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杜绝外来入侵物种的扩散,比如巴西龟、加拿大一枝黄花等,知道了它们是外来入侵物种,可以拒绝买卖,减少其扩散。同时,群众也可以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的补充,及早发现、及早报告、及早治理,共同维护自然和谐。”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