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是我国公民身份证上的识别号码,是一串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代码。身份证号码不仅是公民的身份证明,也是公民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重要证件。那么,身份证号码的格式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来详细解析一下。
一、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身份证号码由18位字符组成,其中包括17位数字和1位校验码。17位数字分为6位地区码、8位出生日期码和3位顺序码。
1. 地区码
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是地区码,用于标识身份证持有人所在的行政区划。地区码是按照统一的标准编制的,其中前两位代表省份、自治区或直辖市,第三到第四位代表地级行政单位,第五到第六位代表县级行政单位。
2. 出生日期码
身份证号码的第7位到第14位是出生日期码,用于标识身份证持有人的出生年月日。其中,第7到10位表示出生年份,第11到12位表示出生月份,第13到14位表示出生日期。
3. 顺序码
身份证号码的第15到17位是顺序码,用于标识同一地区、同一出生日期和同一性别的人的顺序。顺序码是随机分配的,其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4. 校验码
身份证号码的一位是校验码,用于检验身份证号码的有效性。校验码是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的标准计算出来的。计算 *** 如下
(1)将身份证号码前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系数分别为7、9、10、5、8、4、2、1、6、3、7、9、10、5、8、4、2。
(2)将上述结果相加,得到一个总和。
(3)将上述总和除以11,得到一个余数。
(4)根据余数得到校验码。余数为0时,校验码为1;余数为1时,校验码为0;余数为2时,校验码为X(即罗马数字10);余数为3时,校验码为9……以此类推。
二、身份证号码的格式
身份证号码的格式为18位字符,其中前17位为数字,一位可能是数字或字母。身份证号码的格式如下
(1)15位身份证号码第1-6位为地区码,第7-12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3-15位为顺序码。15位身份证号码已不再使用。
(2)18位身份证号码第1-6位为地区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总之,身份证号码是我国公民身份证上的识别号码,具有重要的身份证明和社会活动证件的作用。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组成和格式,对于我们正确使用身份证和防范身份证诈骗有着重要的意义。
身份证号码是中国公民的身份证明,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其格式是由18位数字和字母组成的编码,其中包含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和地址信息。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身份证号码的组成和格式。
一、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1)前6位数字表示户籍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表示省级行政区划,第3-4位表示市级行政区划,第5-6位表示县级行政区划。
(2)中间8位数字表示出生日期,前4位表示年份,第5-6位表示月份,第7-8位表示日期。
(3)4位数字和字母表示个人信息和校验码。其中,倒数第2位表示性别,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倒数第1位为校验码,用于验证身份证号码的有效性。
二、身份证号码的格式
(1)18位身份证号码的格式如 110101199001011234。
(2)15位身份证号码的格式如 110101900101123。
需要注意的是,15位身份证号码已经不再使用,目前所有的公民身份证都是18位的。
三、身份证号码的使用
身份证号码是公民的重要个人信息,需要妥善保管和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身份证号码常常被用于开户、办理证件、购买车票等场合。同时,身份证号码也是公民行使权利和受到保护的重要凭证。
总之,身份证号码是中国公民的重要身份证明,了解其组成和格式,对于保护个人信息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身份证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