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经常会在家里听到老一辈的人说,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否则容易结石;维生素C和海鲜不能同吃,否则会中毒;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否则会腹痛……因为,这些食物是相克的,不能同食。
可实际上,“食物相克”是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食物相克”的理论,看似很科学:为什么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因为豆腐中的钙和菠菜中的草酸会结合,生成不能溶解的草酸钙,在体内形成结石。为什么维生素C和海鲜不能同吃?因为海鲜里的五价砷会被维生素C还原为三价砷,产生砒霜,毒性很大。说得这么专业,难怪如此“深入人心”。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这些口口相传的食物相克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谷医堂从中医的角度来为大家剖析。
(谷医堂中医馆)
食物相克的骗局 别赖传统中医
一说到“食物相克”的来源,就会想到中医。有人认为,中医里面有五行相克,对应的食物也有相生相克的说法,还有药食同源理论,如果不同药物之间能互相反应,那么食物搭配也会出现两者“相克”的现象。也有的人认为,是来自于民间秘方:比如以前有个人,食用了蟹和柿子之后肚子疼,于是得出结论:螃蟹 + 柿子 = 腹泻。他把这个经验告诉了别人,或者记载下来成为文献,警示后人,这就成了种种食物相克的起源。而这些不能同食的食物组合也大多是来自民间经验和个案。
而实际上,只食用螃蟹也会导致肚子疼,因为螃蟹的壳其实很难洗干净,有细菌藏在角落里,一旦没有煮透蒸熟就容易造成胃肠感染病菌;而单吃柿子同样也会导致肚子痛,因为柿子里含有单宁,也就是所说的鞣酸或者单宁酸,在胃中鞣酸和蛋白质一起生成鞣酸蛋白,再同膳食纤维和果胶等会形成叫做“胃柿石”的结石,从而引发消化道阻塞导致腹痛。
同理,菠菜和豆腐、维C和海鲜同食导致疾病,同样没有科学实验的数据支撑,抛开剂量谈毒性,用个案来下结论,忽略食物本身的安全性、个人体质的特殊环境等,以荒谬的因果联系打造出来的“食物相克”之说,根本就经不起仔细推敲。因此,这个锅甩给传统中医,中医表示很冤枉,被世人误解太深。
借中医辨证理论 为中医正名
中医学的文献中有关于食物禁忌的记载。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就提出有关饮食的禁忌问题,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继而又有其它医书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包含着病中“忌口”的篇章。这与现代医学的饮食禁忌注意事项如出一辙,是科学的,都是有实践依据的。
(谷医堂医师李忠志)
但是,传统中医里面从来没有食物相克的说法。谷医堂知名老中医李忠志副主任医师说道: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一病一方;中药讲究配伍,君臣佐使,相互助益,发挥更大药效;而某些药物在不适合的人身上合用,可能会产生毒性或者降低药效,所谓“相生相克“,指的是药物,而不是食物。
而且,中医认为的并非是食物相克,而是“食物相反”。不同人有不同的体质,而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叠加食用会作用于人体。如螃蟹是寒性的,柿子也是寒性的,两个寒性的东西同时食用,正好赶上虚寒体质的人,就雪上加霜,可能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所以不能抛开食物本身、人的体质等因素,笼统概说食物“相克”会导致疾病等。
通讯员:李文涛
山楂柿子别贪食 当心贪嘴惹麻烦今晚报讯(记者庄媛)随着柿子大量上市,多地都出现了有关因食用柿子不当引发身体不适的报道。比如,广西南宁一男子一下子吃完近3斤柿子,第二天就出现了胃痛、呕吐、反酸的症状,经检查发现男子胃中有大量胃石;杭州的一位女士一天吃掉五六个柿子,也患上了胃石症。胃石症到底是什么?吃柿子就会患上胃石症吗?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胃石症发生?日常又该注意什么可以避免胃石症发生?喝可乐治疗胃石症靠谱吗?记者采访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吴瑜博士,为市民一一作解答。
什么是胃石症
胃石症,又称胃结石,是由于摄入了某种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及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在胃内不被消化,又不能及时进入肠道,在胃里凝结成块而形成。通常与进食了特殊的食物有关,常见的是柿子,除此之外,还包括山楂和各种枣类(如黑枣、红枣)。在秋冬季节,山楂、柿子大量上市,是胃石症比较高发的季节。
柿子中含有鞣酸,特别是没有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更高。鞣酸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与柿子的果胶、树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而形成胃石。山楂、黑枣等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在空腹或过量进食柿子、山楂、黑枣后,发生胃石症的概率更高。
除了柿石,还有毛石,通俗说就是毛发进入胃里附着于黏膜而不易排出,反复食入,因互相交织缠绕而形成毛球。乳酸石,即高浓度奶可在胃内形成乳酸胃石,多见于高浓度奶喂养的低体重新生儿。
在秋冬季节,最常见的就是摄入柿子、山楂等食物导致的植物性胃石。
胃结石的症状及预防
胃结石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严重的会有恶心、反酸、烧心、腹部疼痛等症状,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很容易被忽视。如果患者的胃结石较小,可能还不会有症状,在检查的时候才会发现。植物性胃石一般会在空腹状况下吃了大量柿子、山楂数小时后形成,所以,如果市民在吃了大量柿子、山楂等食品后出现一些症状,更好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B超和胃镜都可以检查出来。胃结石长时间在胃中,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胃出血、胃溃疡及胃穿孔。如果引起胃或肠道梗阻恐需要进行手术,所以还是要引起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胃石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管住嘴。专家介绍,要避免空腹食用柿子、黑枣、山楂等;避免食用涩(未成熟)柿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上述果品;食管、胃术后患者,老年人,小儿等胃肠动力差者避免食用上述果品;进食高蛋白食物,如海鲜、肉食、奶制品前后避免食用上述果品。吃东西要有节制,也不可很多食物混杂乱吃,更不能过量食用。可选择在饭后少量食用。像柿饼,虽然不会像柿子一样含有大量鞣酸,但含糖量高,也不宜多吃。
可乐可以用 但一定遵医嘱
至于喝可乐是否真的可以治疗胃石症?吴瑜教授介绍,如果胃石比较小,是可以用可乐进行治疗的,但市民切不可自行随意治疗诊治,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不是所有的胃石症都可以用喝可乐的 *** 来治疗。可乐只对植物性胃结石刚形成不久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而对于其他胃结石疗效不明显。对于形成时间较长、硬度较大的胃结石,仅靠可乐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伴有胃溃疡等症状的患者,使用可乐溶解胃石可能加重病情,造成胃穿孔、胃出血等。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完善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果体积较小,可通过胃镜取出或机械碎石后取出;如果体积较大或坚硬,可采用药物联合胃镜取石;如果患者出现大出血、穿孔等,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软柿子和脆柿子相比,还是这个更好吃在购买柿子的过程中,很多年轻人喜欢买脆的柿子,而老人和小孩却更喜欢吃软柿子,脆柿和软柿子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营养上的区别。脆柿子含有丰富的尼克酸和维生素B,含量比普通柿子高,还大大超出其他的水果。而一般成熟的软柿子里面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加上其中的铁元素含量极高,能够 *** 血红蛋白生成,对于现在嗜睡的秋冬季节来说,可以起到抗疲劳的作用。
2、口感的区别。软柿子因为里面的水分含量比较多,所以吃起来是软糯香甜的,而且在食用的时候,还会弄得自己手上身上到处都是柿子水,有些不方便,而脆柿子因为果肉是比较脆脆的,吃起来的口感就是清脆爽口,入口甜而不腻,就好像是吃苹果一样,并不需要花费大多时间去剥皮。
3、食用 *** 。软柿子成熟时已经没有涩味了,可以直接食用。而脆柿子必须在摘了之后需要人工去涩后方才能食用。
4、受众群体。老年人和儿童喜欢吃软柿子一些,因为它很容易嚼,易于食用,而且有那种自然成熟的甘中带涩的味道。年轻人则对苦涩味敏感,喜欢食用甜味重的,没有涩感的脆柿子。
5、成本上的区别。相信喜欢吃柿子的朋友都有发现,一般去选购柿子的时候,都有发现软柿子的价格要比脆柿子的价格高出一倍,其实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脆柿子更加容易保存,而软柿子可能在采摘或者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挤烂的情况,甚至因为软柿子本身就是一个易熟的水果,要是常温放置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腐烂。
以上就是脆柿子和软柿子的区别,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柿子并不能空腹食用、也不能和海鲜等相克的食物同食,不然可能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代谢。
食物搭配禁忌下集#每天学习一点点了解更多食物冷知识,你知道吗?有些食物是不适宜同时食用或者过量摄入的,尤其是最后一种同时食用是可能会中毒的!
1.柿子不能和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虾、蟹等)一起吃。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如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一起食用,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单宁酸蛋白质"沉淀物阻塞肠道,希望大家谨慎食用,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或是老年人。
2.香蕉与牛奶同时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因为香蕉中的果胶和牛奶中的钙离子结合后会形成难以消化的凝块,尤其是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值得注意。
3.药物不建议用果汁送服。因为某些果汁里的成分会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甚至会使药效降低或失去作用。
4.一部分人喜欢在饮茶的时候吃花生,其实这样的习惯是不健康的。因为花生中含有大量不易消化的纤维素,容易 *** 肠胃排空,尤其是生花生的纤维素更不容易消化,而茶水则会被花生中的纤维素吸附会影响利尿,尤其是老年人不建议两种食物同时食用。
5.葱姜蒜不能和蜂蜜同食。因为葱姜蒜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而蜂蜜则含有丰富的一氧化氮。这两种物质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化合物:"硫磺甲烷"。这种毒性可能会引发轻微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柿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这5件事确实要注意又到了吃柿子的季节,当我们想大口享受香甜诱人的美味的时候,关于柿子层出不穷的禁忌却总是让人吃不尽兴。
空腹吃柿子会胃出血?
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中毒?
柿子和鹅肉一起吃会致死?
都说越活越胆小,听着一个比一个严重的禁忌,吃个柿子的胆子都要没有了,但又确实抵不住想吃柿子的心情。
所以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经久不衰的,和柿子有关的禁忌,到底是真是假吧。
都是鞣酸惹的祸
有空穴才有来风。关于柿子的禁忌,都源自其富含的“鞣酸”。
1. 鞣酸是什么?
鞣酸,也叫丹宁,是柿子的涩味来源。除了柿子外,葡萄、山楂、石榴等水果,甚至是喝的茶水中都含有丰富的鞣酸。
在一定条件下,鞣酸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分子较大又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鞣酸蛋白”。当胃里的胃酸较多的情况下,鞣酸蛋白和食物中的果胶、纤维素等,把柿皮、柿核粘合在一起,在胃内迅速形成胃石,也叫“胃柿石”,并造成胃部不适。
这也是各种“柿子禁忌”的由来。
别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吃柿子了!
2. 不同柿子,鞣酸含量差异大
这些不适的前提,是“大量食用”以及“柿子中含鞣酸高”。其实,不同柿子中的鞣酸含量不同,一般在 0.4%~4% 之间,相差可达十倍。
当柿子没有成熟时,鞣酸含量较高,特别是果肉外皮层——也就是靠近柿子皮的地方,鞣酸分布较多。
判断柿子鞣酸含量是不是高,可以用最简单的 *** ——舌头。简单来说,尝起来越涩,鞣酸含量越高。
柿子的禁忌,都是真的吗?
关于吃柿子一直有很多“不能吃”的传言,知道是鞣酸在作怪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传言到底可不可信吧。
1. 空腹不能吃柿子?
错!
如果是没脱涩的柿子,确实有风险,但现在我们买到的柿子,大多是甜柿子或经过人工脱涩的柿子,鞣酸含量较低,通常不会引起不舒服。
不过胃酸分泌较多以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要注意,空腹时吃柿子可能还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适。
2. 柿子不能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
错!
不论是酸奶、螃蟹,还是鹅肉、鸡蛋……这些高蛋白食物都可以和柿子一起吃。
只要食用的是经过脱涩处理的柿子,且不要吃过量一般就没有问题。
3. 糖尿病不能吃柿子?
柿子的血糖指数(GI)为 37,并不算高,但它含糖量接近 20%,而且软糯香甜,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对于不严重的糖尿病人来说,柿子可以吃,但一定要注意量,解个馋就行;或者吃了柿子,就适量少吃一些主食。
吃柿子真正应该注意什么?
不要因为一些谣言,冤枉了美味的柿子,它可是秋天的水果担当呢,冷藏一下特别好吃。
但任何美味都不能贪嘴,给大家总结一些吃柿子的小贴士:
1.食用适量,一天吃的量不超过 1~2 个中等大小的柿子;
2.不要随意吃没有经过脱涩的柿子,比如路边或所谓自家种植的柿子;
3.不要吃未成熟的柿子;
4.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尽量不要吃涩味的柿子;
5.如果吃了柿子之后感到强烈不适,要及时就医。
编辑 /孙超慧
资料/ 小百科
这些传说中的食物相克,你被骗了几个?小时候,
中午妈妈做了香香的炸蘑菇,
那滋味,enmmm
要是再配点甜甜的米酒解解腻,
就更妙了~
正当我偷摸摸地挖了一大勺米酒往嘴里送时,
只听得一声大喊——“住嘴,有毒”!!!
糟糕,偷吃被抓了!
心怀忐忑的我,
人生中之一次听到了这个词汇“食物相克”。
妈妈说蘑菇配酒,说走就走,
这两个一起吃会中毒!
这是真的吗?
小小的我,脑袋里大大的问号。
不过咱也不敢试,
万一再也尝不到亲亲麻麻的“竹板炒肉”,
想想也是怪难过的呢~
再后来
越来越来多地听到“食物相克”,
这个和那个吃,影响吸收;
那个和这个吃,会肾结石。
今天咱就聊聊这些常见的食物相克是真的吗?
这些食物一起吃会相克?
1、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
立秋已过,螃蟹和柿子很快就都要到季了,大概率我们又要听到“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腹泻、得结石”的传言了。传言说柿子中含有鞣酸,螃蟹是蛋白质,同时吃会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得结石。
实际上,即使不吃螃蟹,单独吃柿子尤其是涩柿子也可能腹痛。柿子中含有鞣酸,未成熟的涩柿子鞣酸含量更是高达4%以上,一些肠道比较敏感的人吃多了会容易腹泻、腹痛。而二者形成的不溶性复合物也不是结石,只是一种比较难消化的团状物。
只要你不吃太多柿子,不吃生柿子,海鲜新鲜又对海鲜不过敏,放心吃就是了。
2、豆浆和鸡蛋一起吃不吸收?
吸不吸收先不说,但豆浆油条再配个鸡蛋是真的香哇……传言说鸡蛋的黏性蛋白与豆浆的胰蛋白酶结合,不被消化。
enmmm, 这一串串的专业名词,听起来就很「高级」,一下就把人唬住了。
实际上,虽然生豆浆里确实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但豆浆煮熟后,胰蛋白酶抑制物便被灭活了,并不会阻碍蛋白质的吸收。而喝了没煮熟的豆浆,往往也不只是“阻碍蛋白吸收”那么简单,因为你有可能会中毒——生黄豆中含有的皂苷可以引起人的中毒症状。
3、菠菜和豆腐一起吃会结石?
豆腐中有钙,菠菜里有草酸,有人说它们一起吃会形成草酸钙,导致结石。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的。
实际上,草酸和钙质结合产生草酸钙结石是需要达到一定量的。而且草酸钙作为一种沉淀物质,短时间内胃酸是无法完全溶解的。未溶解的草酸钙会随着其他排泄物被排出,也就无法进入肾脏器官引起结石。需要提一句,不只是菠菜,大部分叶菜如油菜、小白菜、苋菜等都是含有草酸的。
如果担心蔬菜所含的草酸对人体产生影响怎么办?那就在烹饪时把蔬菜焯一下水好了。据研究发现,蔬菜经过焯烫处理后,草酸含量降低率在30%—87%之间。
4、维生素C 和虾一起会产生剧毒?
传言称,虾含有大量“五价砷化合物”,维C会将其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即砒霜。虾中确实含有五价砷,维生素 C 也确实能还原五价砷变成三价砷,三价砷也确实是砒霜(三氧化二砷)的主要成分。
但是,「一切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有人专门算过,吃多少虾可以和维生素C产生剧毒:
一个人要吃 15 公斤的虾,才能刚够上“出现中毒症状”;
一个人要吃 150 公斤的虾,才能达到“七窍流血中毒死亡”。
且默认你吃的维生素C足够多,这些维生素C又跟所有虾中的所有五价砷完全反应的条件下。
单看这个量……呃,洗洗睡吧~
5、蘑菇和酒一起吃会中毒?
再来说下麻麻担心的蘑菇配酒。蘑菇和酒一起吃会中毒,可不能赖上酒精。主要得看蘑菇是不是有毒。
若是我们常吃的如金针菇、平菇、杏鲍菇等这些没毒的菌菇,与酒搭配食用是没有关系的。若是“野外菌菇采摘”爱好人士,不小心食用了「红伞伞白杆杆」,饮酒后可能会加重蘑菇的毒性,那就只能「一起躺板板」了。
6、海鲜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
海鲜不适宜与啤酒、葡萄酒一起吃,倒是真的。但这并不是食物相克的问题,而是海鲜配酒容易引发痛风。
海鲜属于高嘌呤食物。人体摄入高嘌呤后,会在体内代谢成高尿酸,高尿酸容易诱发痛风。啤酒虽不属于高嘌呤食物,但会促进尿酸的形成。啤酒代谢产生的乳酸还会竞争并抑制尿酸的排泄,使体内尿酸含量进一步上升。
所以要想痛风少发作,少吃海鲜这类高嘌呤食物,更不要配酒一起吃。
7、香蕉和枣不能一起吃?
明确地说,香蕉和枣可以一起吃的,但是,你可能会体验到一些不可描述的滋味!!!
怎么形容那种味道呢?香蕉配枣的体验话题曾一度奔上热搜,掀起了一股实验热潮:
吃完冬枣再吃香蕉,能看到「人生的走马灯」;
大概能看到孔子和苏格拉底打架吧;
醍醐灌顶的屎味……
从网友评论总结,体验到的味道分别是臭虫、苍蝇、臭鸡蛋、洗洁精、死鱼烂虾、鱼腥、鸡屎味等……
嗯,只要口味够重,还是可以试试哒~
“食物相克论”本身就是谣言
关于食物相克论的说法,其实早在201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控局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就明确指出了,在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理论中,并没有食物相克之说。
所谓的食物相克大部分是过敏,小部分是抛开剂量谈毒性,还有一部分是想当然的叠加化学元素。把偶尔事件当作规律事件。
如果你吃了几种食物后,身体确实出现了不舒服,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食物不干净、食物没做熟,还有一些人有对某些食物不耐受或过敏,比如有人喝牛奶会拉肚子;也有一些人有肠易激综合征,稍微有点 *** 就拉肚子。
好了,
放心大胆地吃吧,想怎么配就怎么配。
不过要注意的是,
搭配饮食要合理,荤素粗粮都要吃,
引起肥胖或营养不良就不好了~
螃蟹和柿子同食会腹痛?看中医如何解读“食物相克”螃蟹和柿子同食会腹痛?看中医如何解读“食物相克”
可能你经常会在家里听到老一辈的人说,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否则容易结石;维生素C和海鲜不能同吃,否则会中毒;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否则会腹痛……
一说到“食物相克”的来源,就会想到中医。有人认为,中医里面有五行相克,对应的食物也有相生相克的说法,还有药食同源理论,如果不同药物之间能互相反应,那么食物搭配也会出现两者“相克”的现象。也有的人认为,是来自于民间秘方。
中医学的文献中有关于食物禁忌的记载。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就提出有关饮食的禁忌问题,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继而又有其他医书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包含着病中“忌口”的篇章。这与现代医学的饮食禁忌注意事项如出一辙,是科学的,都是有实践依据的。
但是,传统中医里面从来没有食物相克的说法。谷医堂知名老中医李忠志副主任医师说到: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一病一方;中药讲究配伍,君臣佐使,相互助益,发挥更大药效;而某些药物在不适合的人身上合用,可能会产生毒性或者降低药效,所谓“相生相克“,指的是药物,而不是食物。
而且,中医认为的并非是食物相克,而是“食物相反”。不同人有不同的体质,而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叠加食用会作用于人体。如螃蟹是寒性的,柿子也是寒性的,两个寒性的东西同时食用,正好赶上虚寒体质的人,就雪上加霜,可能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所以不能抛开食物本身、人的体质等因素,笼统概说食物“相克”会导致疾病等。
通讯员李文涛
吃柿子会得胃结石?真相来了网传吃柿子会得胃结石?
不能和牛奶、鱼虾蟹同吃?
类似的“科普”
让不少消费者很是纠结
难道说吃柿子
真的不能美味与安全共享吗
听听专家怎么说
柿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品种有千余种之多。
从产量来看,广西、河北、河南、陕西是四大主产区,占全国柿子产量六成以上。广西柿子多为脆柿,清甜可口、脆爽好嚼。陕西柿子色彩鲜艳,皮薄如纸,丰腴多汁。河北柿子形如磨盘,“大如拳、甘如蜜”,有“色胜金依,甘逾玉液”的美誉。
四招挑选柿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高洁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四点:
01
看
挑选果实饱满、体型规则、果蒂完整、金黄色或者橘黄色的柿子。表皮颜色这条规律中也有例外,比如某些自然脱涩的品种如脆甜柿等,表皮虽然是青色的,但削皮后吃起来却爽脆、香甜。
02
闻
选择果香自然、香甜或者无味的柿子。如果闻到有酒精味、霉腐味、酸味,柿子可能已经腐败变质了。
03
摸
成熟的柿子表皮较软,如果摸上去感觉较硬,说明还不成熟。当然,脆皮柿子等品种除外。
柿子除了鲜食,还可以通过晾晒等 *** 使水分蒸发制成柿饼。柿饼外面有一层白霜,叫柿霜,是水分蒸发过程中在柿子表面凝结形成的“微晶聚合物”,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等。如果柿饼表面白霜特别多,而且一抖就掉,则很有可能不是原有的柿霜,对此消费者要多加注意。
04
尝
完全甜柿具有独特风味,味道清甜;完全涩柿、不完全涩柿、不完全甜柿脱涩后果肉浓稠、均匀,味道甜美。如果柿子有酸味、苦得“煞口”,则为劣质果实。
网传“吃柿子禁忌”是真的吗
柿子,不仅颜值与美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如类胡萝卜素、黄酮类、脂肪酸、酚类和多种氨基酸等。
尽管食用柿子的好处很多,但因为吃柿子引发身体不适的情况也不时见诸报道。
据《杭州日报》,10月初,浙江杭州的章先生两三天吃了20多个柿子后恶心难受、腹痛胀气,感觉“胃里像被堵住了”。经浙大一院急诊科医生诊断,章先生的症状属于肠梗阻。其原因就是短时间内空腹进食大量柿子,加之后来章先生因为感觉不消化,试图选择跳绳等剧烈运动缓解,最终导致结石堵塞肠腔。
类似章先生这种情况,常常成为吃柿子会得胃结石等“科普”的证据。除此之外,柿子不能和牛奶或螃蟹同食,否则会消化不良甚至得胃结石的说法,在 *** 上也十分常见。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高洁表示,这些说法其实是片面的。
首先,临床上因吃柿子长结石,常见于有胃手术史的人群,且多为空腹食用柿子。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柿子中鞣酸含量较大,空腹吃柿子时,在胃酸作用下,柿子中的鞣酸易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积物,进而导致消化不良。
其次,所谓柿子和牛奶或螃蟹不能一起食用的说法,则主要是因为鞣酸会与牛奶或螃蟹中的蛋白质、铁离子、钙离子等物质络合,形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进而影响食物消化吸收。但实际上,消费者食用的柿子一般为成熟且经过脱涩处理的,鞣酸含量普遍在0.5%以下,只要适量食用,所摄入的鞣酸就不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如何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高洁建议消费者食用柿子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建议消费者选择食用完全甜柿或经过脱涩处理的柿子。不要空腹吃柿子,尤其是有胃手术史的人群。同时,因柿子皮中鞣酸含量相对更多,所以建议吃前去皮。
2
控制食用量。因为柿子含糖较多,吃柿子比吃同样数量的苹果、梨更有饱腹感,从而会影响食欲,并减少正餐的摄入。特别是老人、小孩及胃肠不好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建议少吃或不吃柿子。
3
食用柿子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残留在口腔、牙缝中的鞣酸和果胶,以免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
保存柿子要低温透气
没有经过脱涩的柿子鞣酸含量较高,吃起来非常涩口,所以一定要等到柿子彻底成熟才能食用。
如果买到的是没熟透的柿子,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让柿子在保存过程中逐渐变熟:
01
把未经脱涩处理的柿子与苹果或香蕉一起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利用这些水果释放的乙烯促进细胞分裂,让柿子自行脱涩,等到柿子捏起来较软时,就可以食用了。
02
还可以用高温的 *** 催熟,即把生柿子放入容器内,加入热水浸泡。浸泡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换水,每天大概换3次左右,一般浸泡至3天左右即可。
03
也可以用纱布沾上一些白酒均匀地涂抹于柿子表面,放入纸箱中置于阴凉处存放。一般一周左右,生柿子就能食用了。
完全甜柿以及经过脱涩处理的完全涩柿、不完全涩柿、不完全甜柿,如果在一两天内可以吃完,那么只要放到通风避光的阴凉处存放就可以了。
如果买得较多,就需要考虑以下两种方式存放:
01冰箱冷藏法
冷藏温度更好控制在4℃左右。柿子放入冰箱前,不需要清洗,只需要用保鲜袋装好以避免水分蒸发,可在袋子上扎几个小孔,保持透气,避免果实因为呼吸作用而散发出来的水汽凝结在袋内,造成柿子腐败变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冷藏的 *** 可以提高柿子的保存期限,但也应该尽快食用。
02 冷冻储存法
我国东北地区曾采用冷冻柿子的 *** ,以便运输和贮存。冻柿子极为坚硬,食用前把冰冻的柿子放到清水里浸泡10分钟左右,待柿子逐渐软化后就能吃了。沿用这种思路,新鲜的柿子也可以放到冰箱冷冻室保存,不过,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柿子的营养成分可能流失较多。同样,柿饼更好也放到冰箱中冷冻贮存,或者可以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但要注意尽快食用。
记者/李建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霜降为啥要吃这种水果?听说吃错了竟会产生结石?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10月23日12:51将迎来2021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之后,天气会变得更冷,露水开始凝结成霜。古人讲究“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吃柿子成了霜降节气的饮食习俗。
最近,四川广元的柿子成熟了。每年的深秋时节,昭化镇牛头村的农家房前屋后、山林道旁,随处可见赤红橘黄的柿子缀满枝头。当地村民正趁着晴好天气采摘、晾晒柿子,将它们制成软柿子、柿子饼等畅销市场的美味食品,柿子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据了解,今年牛头村的柿子产量可达10万斤,户均增收3000元。
今年,牛头村的柿子不仅在数量上大获丰收,质量也在农户的精心照料下得以保障。受前期降雨天气影响,病虫害进入高发期,当地农技人员主动上门服务,针对水肥管理、修枝、疏枝等问题对农户逐一进行解答,“长果枝留2-3个果,之一个不要,最上面的不要,就留中部的,果与果之间一个拳头远的距离”,以此来确保来年柿子的丰产丰收。
昭化镇牛头村现有甜脆柿、火晶柿子树面积达120余亩,许多柿树的年龄都在百岁以上。牛头村村支部书记杨军介绍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对柿子进行扩面种植,计划再种植300亩这种引进的甜脆柿,引进新品种的同时,还要保留我们一百多年、甚至四五百年的柿子树,作为观光旅游的名片。我们每年还举办柿子节,预计今年应该接待游客在一万多人。”
柿子吃错了还会产生结石,这是真的吗?
有传言说正当时令的柿子和牛奶同吃会中毒,和螃蟹同吃会拉肚子,甚至还会产生结石致人死亡……这是真的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柿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营养成分早已被探明。在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专家借助专业数据库,展示了柿子的营养构成。柿子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没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对突出的是膳食纤维,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100g柿子约含1.4g膳食纤维。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博士后李程说:“其实柿子它就是一种水果,并没有什么特别。所谓的柿子可能跟什么食物不能一起吃,但是从营养学来说,应该是没有这样子的一些禁忌的。”
按照所谓“食物相克”的说法,很多人都会说:“柿子与奶制品、海鲜等食物混吃,易导致腹泻。”但根据柿子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专家表示,问题并非出自柿子本身与其他食物混吃。李程说:“这样的说法跟柿子中的膳食纤维可能会有一些关系,因为膳食纤维它本身是能够促进肠道的蠕动,然后一些肠道比较敏感的人,如果吃的柿子量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腹泻。”
那柿子与牛奶、螃蟹等同吃会在人体内产生结石又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介绍,柿子里含有一定量的“鞣酸”,这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当相当数量的鞣酸,与相当数量的红薯、牛奶等富含膳食纤维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在胃里相遇时,在胃酸作用下,某一部分人体内可能会产生团状的比较难消化的“胃柿石”。李程介绍:“胃柿石并不是一种结石,它只是一种可能比较难消化的一种团状物。一般是吃大量的柿子才会产生这种现象,因此,一定要注意量,一次不要吃超过200g(大约一个中等大小的柿子)。”
编辑:文捷
空腹连吃6块柿饼4岁女童生巨大柿石 专家:勿空腹、勿与海鲜等同吃中新网上海2月21日电 (陈静 奚晓蕾)柿子好吃,却不能贪吃,因为过量食用会产生柿石,引发柿石症。记者21日获悉,4岁女童彤彤(化名)腹内长了鹅蛋大小胃结石,腹痛吐血,原来是空腹连吃6块柿饼“惹的祸”。
为什么吃柿饼容易出现胃结石,甚至胃出血、溃疡、肠梗阻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主任黄瑛教授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柿子或柿饼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也叫单宁酸),遇到酸性物质,尤其是胃酸时,会使食物中蛋白变性将食物及残渣结合成团,即,柿石。在胃内的时间越长,团块形成越结实。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不要空腹吃柿子或柿饼,且每次不要吃太多;柿子或柿饼不要与酸性的水果同食、不要与海鲜一起吃;吃过柿子后不要喝牛奶。黄瑛建议,年龄大的人、消化不好的人尽量不要吃。
黄瑛为记者分享了一个病例。4岁的彤彤因为腹痛吐血被紧急送入医院。儿科医院消化科的医生们在胃镜检查发现,孩子的胃内较多糜烂、出血,胃角溃疡。更令人吃惊的是,彤彤胃内竟有巨大的黑色团块状异物,胃镜室医护人员多次尝试套住异物,均因异物过大过硬无法从食道取出。
黄瑛教授仔细询问患儿家长病史,特别是近期饮食情况,了解到2月13日晚上彤彤跳舞回家后饥饿难耐,一口气空腹连吃了6块柿饼。消化科治疗团队初步推断:彤彤的胃内异物是过量食用柿饼引起的巨大胃结石!据介绍,彤彤的胃结石估计有鹅蛋大小,由于不断摩擦、 *** 胃酸分泌,引起胃肠道出血、糜烂、溃疡,随时会引起肠梗阻可能。但是,胃结石又大又硬,胃镜下难以取出,如果直接开刀会增加患儿痛苦。
根据临床经验,诊疗团队建议家长每天让彤彤多喝可乐来软化胃结石,然后密切观察病情,选择合适时机再行胃镜下探查,为彤彤争取保守治疗的机会。几天后的胃镜探查显示,彤彤的胃结石较前变小,且有所软化。治疗团队先用异物网套器把胃结石切分成两块,再用异物网篮分次取出。
采访中,黄瑛教授直言,得了胃结石千万不能随便喝可乐,需要到医院评估。(完)
(责编: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