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和翘嘴是钓鱼人非常喜欢垂钓的两个鱼种,手竿作钓,如果能一种思路同时主钓这两个鱼种,岂不美哉!
这两个鱼种在钓法上看似毫不相关,实则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人就怀疑,如果说钓鲫鱼和钓鲤鱼划上“=”号,我还可以勉强接受,这两个鱼种怎么也不可能被同时主钓吧?
不但能,而且都是超级简单实用的 *** ,最简单的往往都是更好用的,不要过多追求花哨动作。下文就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两种鱼能同时主钓,以及具体的垂钓 *** !
食性、水域、水层有高度重合的地方
首先从食性上来看
草鱼更多的是植物食性,这是钓鱼人都能认识到的算得上是常识了!多以植物茎叶为食,垂钓草鱼各种庄稼饵都有比较好的效果,这些不多说了。
翘嘴的食性怎么也不会和草鱼有重合的地方吧?翘嘴明显应该是掠食性鱼类吧?钓鱼人甚至用泥鳅钓翘嘴,路亚翘嘴也是利用了翘嘴对水生动物的强烈攻击性!
没错,翘嘴有很强的动物食性的一面,平时多以水中的小鱼、下虾等水生动物为食。但是,在植物食性方面,翘嘴也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一点钓鱼人却很少知道。
在植物食性方面,和草鱼一样,喜食植物茎叶,尤其是鲜嫩、柔软一些的,还会和草鱼一样,上浮到岸边生长有鲜嫩植物果实的地方觅食,只不过翘嘴游动更迅速,警惕性比草鱼大很多,不易被人类发觉,不像草鱼显得那么笨拙、警惕性小。
其次从水层上看
在水层这个问题上,不是绝对的,我本人甚至都觉得水层理论在垂钓大个体的鱼类上面是没有用的,鲢鳙算得上上层鱼类了吧,底钓一样疯狂!
抛开这个话题不讲,就从经常说的水层角度出发,草鱼是中层鱼类,翘嘴也是,许多人会认为翘嘴是上层鱼类,实则不然,更不要把翘嘴和白条混为一谈!
至于平时的活动习性,它们两个都是全水层活动,水的上、中、下层它们都喜欢去,这就是我说的有时候讨论水层没有意义的一个原因!沉底觅食,也是它们共同的特征。
最后从喜欢活动的水域来看
二者都比较喜欢在明水水域活动,翘嘴对水质的要求更高一些,也就更喜欢待在明水水域,但这不排除它俩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不废话。
3米以内水深,钓它们只管钓底就行了
上文就说了,钓鱼人喜欢把它们定位为中层或上层鱼类,其实这种定层 *** ,只能说明它们的活动范围比一般鱼类大一些,有一个规律就是,中上层鱼类可以轻松全水层觅食,但底层鱼类却很少去中上层觅食,有,也是偶发现象。
我们手竿作钓,经常垂钓的水深一般在3米以内,在这个水深范围内,是没有严格的分层之说的,只有在大于5米的水深里才能体现出鱼类的分层游泳特性。
因此,如果手竿作钓的水域水深不超过3米的话,不论是钓草鱼还是钓翘嘴,只管钓底就是了,绝对比钓浮效果好,除非水底缺氧,我这说的还是保守点的数据,我一般5米以内全钓底,不比谁钓半水钓得差。
而且钓底是最容易操作的,也更符合野生鱼类的觅食习惯,自然界中的各种果实食物都是沉在水底的,长此以往,所有的鱼儿都有沉底觅食的习惯!但养殖塘就不同,即便是鲤鱼这样明显的底层鱼类,养殖塘也爱上浮觅食!
所以,一般手竿作钓时,完全没必要纠结我钓草鱼、钓翘嘴是不是就得钓半水啊这类问题,就钓底就行了,省事效果还不会差。在这一点上,钓草鱼和钓翘嘴可以完全操作一致!
别多想,玉米粒就是钓它们更好的饵料
上文也说了,翘嘴也有植食性的一面,如果选择翘嘴最喜欢的素饵的话,玉米粒是首选,且嫩玉米粒效果更好。
这里先说一下粉饵钓翘嘴,许多钓友都会感觉翘嘴的食性和白条差不多,喜荤腥,没错,荤腥也很招翘嘴喜欢,但多是小个体的翘嘴,大个体的还得是素饵玉米粒。
如果专钓翘嘴的话,可以在窝料里多加一些荤腥,再用玉米粒钓会效果不错,但是咱们谈的是草鱼和翘嘴同时作钓,所以操作上要稍微改变一下!
嫩玉米
草鱼不用说了,玉米是它的更爱,在玉米粒面前草鱼是没有抵抗力的,除非看不见,只要看得见,绝对要咬上一口,所以,既然它俩要同时被当作目标鱼,更好的办法就是玉米打窝玉米钓,可发酵玉米打窝,这样味道浓郁一些,更容易诱鱼,嫩玉米作钓。
其实,这同样是最简单的操作 *** ,但依然是最有效果的,而且是对作钓草鱼和翘嘴同时很有效果,最简单的就已经更好用了,别多想!
连漂相它俩都很相似
这一点可能跟我的作钓习惯有关,我野钓一般钓的比较钝,且钓草鱼和钓翘嘴我都会选水底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做窝。
同时,草鱼和翘嘴在吸食水底食物后都会有个抬头的动作,这和它们的嘴巴构造有关,尤其是翘嘴,最为明显,草鱼嘴巴虽然不像翘嘴那样向上翘起,但草鱼肚子一般较肥大,也需要俯身觅食,然后抬头。
以上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会导致它俩在咬钩时反映的漂相极尽相似,大都是先顶漂,且顶漂幅度比较大,此时提竿是更佳时机,如果不打,它们一般都不会吐钩,紧接着就是斜拉黑漂了!
看,连在漂相上的反映都极其相似!有一点不同的是,翘嘴在出漂相的速度上有时会比草鱼快一些,这一般都是小个体的翘嘴,一旦碰到大个体翘嘴,漂相和草鱼无异。
续
其实,啰里啰嗦一大堆,说的就是手竿钓里面的兼钓兼得现象,只不过这次兼钓的是比较特殊的两个鱼种,是看上去格格不入的两个鱼种,翘嘴更是路亚人的更爱,怎么能和钓草鱼兼钓兼得呢?所以写下此文,算是个人的一个认识,欢迎评论!
垂钓有些鱼种其实真的不复杂,尤其像草鱼这样的!民间流传很多钓草鱼的 *** ,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反倒不如简单点,还可以与其它鱼类同钓,比如翘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原创:姚老道
男子钓到“巨型白条”?像草鱼又像翘嘴,这到底是什么?近些年来,钓鱼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全民运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出现在大河小溪等水域边,他们拿着自己的鱼竿,时刻准备大干一场。而在这一众钓鱼人当中,虽然有很多的空军佬,但也不乏有拥有真本事的人。
在这一众人当中,总会有一些人,会钓到神奇的大鱼,或者奇奇怪怪的神奇鱼种。之前,福建的一位钓友就遇到了一件神奇的事情。这位钓友姓李,是一个钓鱼经验极为丰富的老钓鱼人。他常常去的地方,是福建当地的一条大河。
当天,钓友老李又出发了。来到熟悉的大河边,老李非常熟练的找到一个好钓位。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老李便开始了今天的垂钓。没过多久,一条鱼上钩了。稍微抗争了一会之后,这条鱼被老李拉出了水面。阳光下,雪白银亮的鱼鳞异常显眼,熠熠生辉十分夺目。
在看到这条鱼的时候,老李非常的开心。因为这条鱼的个头并不小,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个不错的鱼获。但等老李将这条鱼拿在手里之后,这种喜悦的情绪就消失了。
原来,老李钓上来的这条鱼,并不是当地常见的鱼。更吓人的是,这条鱼还和两种常见鱼长得非常像。偏向于梭形的身形,宛若一条草鱼。但向上翘起的鱼头,又很像是翘嘴。怎么回事,这难道是草鱼和翘嘴杂交出来的鱼?
抱着这样的疑问,老李和身边的几个掉又开始了搜查。最终,他们找到了答案。这种既像草鱼又像翘嘴的鱼,还真不是杂交出来的,而是一种外来物种:大鳞鲃。
这种鱼,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是当地一种广温性的经济鱼类。由于肉质鲜美、易于养殖、生存能力强,存活率高,且杂食特性不会影响当地其他鱼类生活等原因,被引进了我国,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养殖鱼类。
大鳞鲃又名银鳕鱼,养殖技术十分简单。它们对生活水域的质量,要求并不是很高。而它们对温度的适应性又极强,从南到北的温度它们都可以很好的适应。这样的状态,让它们轻松的成为了养殖鱼类中的宠儿,开始进入全国各处的养殖场。
这次福建钓友老李钓到的这条大鳞鲃,大概就是不小心从养殖场里跑出来的。遇到这样的鱼,也算是老李成功捡漏了。毕竟,在市场里这种鱼要卖的话,价钱也不是很低。
而除了这一条之外,这条河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大鳞鲃,就不得而知了。好在大鳞鲃并不会对水域带来什么影响,也不像其他养殖鱼类一样,会引发其他本土鱼类的生存危机。这一点看来,是非常好的。就算是流窜了出来,也没有什么大碍。
近些年来,外来物种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域的巨大威胁。由于天敌缺少的原因,很多本土鱼类的生存都受到了挑战。尤其是鳄雀鳝等的出现,更是让人感到心悸。
在此,小编提醒各位钓友,在钓鱼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鱼类,请查证后再进行放流。一不小心错放的话,对于当地水域是没什么好处的。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钓友们鲫鱼、白条、鳊鱼、翘嘴的生活习性你们了解吗(下)钓友们我们上一篇简单了解下鲤鱼、草鱼、青鱼、鲢鳙的生活习性,这篇我们也简单说下鲫鱼、白条、鳊鱼、翘嘴的生活习惯。
1、鲫鱼、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鲫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鱼。鲫鱼的生活层次属底层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水下游动、觅食、栖息。在气温、水温较高时,也会到水的中下层、中上层游动、觅食。
成鱼鲫鱼主要以植物性食料为主。由于植物性饲料在水体中蕴藏丰富,品种繁多,食物广泛。硅藻和一些状藻类也是鲫鱼的食物,另外还有小虾、蚯蚓、幼螺,昆虫等。
鲫鱼一年四季都会吃饵,是最普遍的作钓对象鱼。尤其春天是鲫鱼吃食的疯狂时期,因为在这个时期需要补充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但是夏天由于中午气温高,大多数是在一天的早晚两个时间段吃食。同时鲫鱼也是全天全年可钓的鱼类。关于鲫鱼的钓发太多了,这里就不在多说。
2、白条、白条鱼食常见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特别喜食河中的小型虾类。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白条适应性广绝大多数水域都有白条出没。
白条号称赶不走、吓不跑。我们在钓友在垂钓中经常碰到成群结队的白条大军。饵料入水就被白条抢走,对于我们垂钓目标鱼影响很大,很多钓友都称之为杂鱼。
3、鳊鱼、鳊鱼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冬季喜在深水处越冬。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平时栖于水的中下层。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鳊鱼为草食性鱼类,主要食用水底各种水草,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因此食性范围较广。
如果是将鳊鱼定为目标鱼种,建议窝子打重一点,因为鳊鱼是群居鱼类,鳊鱼会群体游弋在水体的中上层,可以钓浮为主,钓饵始终处于悬空状态,然后根据鱼的泳层,在逐层搜索。如果是台钓双钩施钓时,双钩的钩距建议有6-8厘米的距离,因为鳊鱼体型较宽,这样可以增加双钩中鱼的几率。
鳊鱼吃钩入口时较慢,但是清晰干脆,往往浮标还处于运动中时就有鱼讯,此时不用着急提竿,特别是用蚯蚓等荤饵施钓时,发现送漂后要等浮标送上来即将停止的一瞬间提竿,拉黑漂时要等浮标沉入水中再提竿
鳊鱼的集群习性大大提高了连竿上鱼的可能性。当你钓上一条鱼后,你要抓紧时间继续钓,它们吃钩不像鲫鱼那样能保持很长时间,鱼群停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所以钓友们在钓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惊散鱼群,尽量延长鳊鱼在窝中的逗留时间。另外,鳊鱼警觉性也高,中鱼后钓者要及时将鱼遛出窝外再提出水,以免惊散鱼群;出现短暂的停口时要采取逗钓、拖钓等 *** 在窝子周围提动钩饵,诱鱼吃钩。
4、翘嘴、翘嘴属于中上层大型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容易受惊。其生长迅速,是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肉食性鱼类,,1两以上翘嘴主要吞食小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
翘嘴平时游弋于水域的上层,一旦发现小鱼、小虾、水面上的昆虫就会不顾一切地去争抢。翘嘴鮊觅食的高峰在夏、秋季,天黑以后到深夜是它们一天中的觅食高峰。
钓翘嘴的 *** 有很多种手竿路亚都可以,如果用粉质饵料钓翘嘴的话,更好玉米打窝,饵料雾化好一点,饵料雾化好能招来大量白条,可以吸引翘嘴来猎食白条从而吃食,饵料雾化好也能钓花白鲢,两不当误,但是钓大翘嘴还是路亚比较好。
关于鲫鱼、白条、鳊鱼、翘嘴的生活习性我们简单了解下,如果有什么不足请你多多指出,如果你觉得还有点用处请你关注下。谢谢!
有些钓友有鱼获放流的习惯,这一举动可能在路人眼里很奇怪:为什么要把辛辛苦苦钓上来的鱼又放回去,难道是不爱吃鱼吗?难道你们钓鱼真的只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吗?
钓获放流有很多种原因,不爱吃鱼只是其中的一种。说到不爱吃鱼这个话题,其实路人们觉得钓鱼人不爱吃鱼,包括很多钓鱼人自己也说不爱吃鱼,但实际上有些人他不是不吃,而是比较挑剔。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写了我认为最难吃的几种鱼,但现在想一想觉得不太对,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有几类鱼钓鱼人是不碰的。
以下总结出钓鱼人“四不吃”,有些钓友占一种,有些四种全占了,大家可以看看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之一种:不吃刺多的鱼
淡水鱼一般要比海鱼刺多,但是淡水鱼也有成千上万种,这里面也有刺相对少的,那么有些钓鱼人就是只喜欢吃刺少的。
一般来说掠食性鱼的刺通常比较少,比如说翘嘴、鲈鱼、鳜鱼、黑鱼等等,这里说一下翘嘴,小翘嘴其实刺还是蛮多的,但是两三斤往上,既越大的翘嘴刺就会越少,吃起来也会舒服的多。
像鲤鱼草鱼鲢鳙青鱼,这些鱼应该算中间档,刺不多也不少,鱼体越大刺相对就会越少,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接受的,就看烧的怎么样。
但是像鲫鱼、白条、圆吻鯝、黄尾等鱼,刺就多了,如果是平常不怎么吃鱼或者不擅长吃鱼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刺卡喉咙十分的难受。
在这里我也想问问,有多少钓友是觉得鱼刺太多、吃起来麻烦、怕卡喉咙所以才不吃的?
第二种:不吃“有味道”的鱼
这里的“味道”主要是指柴油味、土腥味,虽然说普通人可能也不喜欢吃这些有异味的鱼,但我敢说钓鱼人绝对是最挑剔也是最敏感的。
因为钓鱼人经常和鱼打交道,尤其是野钓爱好者,可能吃惯了那些在水质比较好的地方生长的鱼,所以嘴巴都非常刁。别说是有柴油味、土腥味了,哪怕是没有味道的鱼只要它是养殖的,那也不会去吃。
可能有人不理解,如果鱼肉没有异味,那你们能吃出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区别吗?到底有什么区别,我用文字表达不出来,但口感上就是不同,而且我相信老钓友一定能吃出来!
和朋友出去吃饭,我一般是不会点淡水鱼的,但朋友们会点,有时我也会夹一点吃吃,但只要吃到土腥味就不会再去夹第二次了。
有意思的是:有的时候我和朋友们会互相觉得对方奇怪,他们奇怪这个鱼明明那么好吃,为什么我会觉得它有土腥味,而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明明土腥味那么重,而他们却吃不出来。
第三种:不吃太“脏”的鱼
这个脏有三层意思,之一种是指鱼生活的环境脏,比如说一些臭水沟、一些被垃圾堆满的塘,这种地方生长的鱼,某些钓鱼人是不吃的,甚至连垂钓的欲望都没有。
第二个是指“鱼脏”,这个要怎么解释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说埃及鲶鱼吧,也就是胡子鲶。提到这种鱼很多人的之一反应就是不能吃,因为它生活在臭水沟,吃腐食、吃动物的尸体长大的。
但这种其实是对鱼的偏见,有些鲶鱼明明生活在环境很好的水库,也不吃腐食,但大家对它的印象就是差。
第三个是指“钓饵脏”,有些钓友不吃黑坑的鱼,原因是钓黑坑都习惯加小药,他们觉得小药就是劣质的化学添加剂,和毒药差不多,所以用加了小药的饵料钓起来的鱼也不能吃。还有一个就是红虫,有些人觉得用红虫钓起来的鱼也不能吃,其实这些都有一定的误解。
第四种:不吃鲤鱼
以上三种都是按类分,一个类型里面可能包含很多种鱼,但为什么这第四种直接就写了一个鲤鱼呢?
因为很多人不吃鲤鱼,而不吃鲤鱼的理由又太多了,比如有些人觉得它是发物,身体有某些疾病就吃不得或者是吃了就发病;比如有些地方的习俗是鲤鱼一般是用来祭祀用,平常不上餐桌;再比如有些地方鲤鱼是用来放生的、祈祷的,寓意比较好,也不吃。
更奇葩的是有些人不吃鲤鱼且没有原因,就是觉得它不好吃、不能吃,当地就没有吃鲤鱼的,可能吃鲤鱼的人很难理解,其实我也很难理解。
以上说的几条,乍一看都能单独成为一个“不吃鱼”的理由,可是仔细一想,这几条都是针对鲤鱼的~
比如说鲤鱼是发物,吃了会诱发某种疾病这一条理由,除了鲤鱼你还听说过哪种鱼是发物吗?可能你感冒生病的时候医生会说不能吃鱼不能吃海鲜,那也是针对所有鱼,平常说哪种鱼是发物,除了鲤鱼我真没听过。
再比如祭祀、放生,好像也是鲤鱼偏多,当然了鲫鱼也会用来祭祀放生,但却没有人说鲫鱼不能吃的。
至于说鲤鱼难吃就更不能理解,比鲤鱼难吃得多了去了,但因为难吃而被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大部分人而拒绝,我估计除了鲤鱼也没谁了。
结语:
以上写的“四不吃”,可能普通人也有这个习惯,但我感觉相对来说还是钓鱼人比较挑剔。尤其是第二条、第三条,大部分普通人是不讲究的,就像我说的那个经历,很多不钓鱼的人根本就吃不出来土腥味这种味道,他们甚至会觉得你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好吃的鱼你却不动筷子。
不知道钓友们怎么看,以上“四不吃”你觉得有道理吗?你占了几条呢?欢迎留言评论说出你的看法。
最后再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种鱼有些人也是不吃的,因为它“孝”,大家知道是什么鱼吗?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翘嘴之窗口期探讨路亚界一直流传着窗口期的传说,其重要性可谓深入心底,根深蒂固。何时何人提出这么具有历史性跨时代的说法我们不得而知,估计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华夏路亚精英们群创造的路亚界术语,百度词条未收录。
那什么是路亚界的窗口期呢?钓友们习惯性的讲翘嘴在一天当中最活跃的阶段,或者说出来觅食的阶段,此阶段翘嘴进食迅猛,容易被拟饵吸引并钓获。
钓友们所讲的其实有些片面了,窗口期不是翘嘴的独有现象,小编没有海钓过,起码很多路亚淡水鱼是有窗口期的,翘嘴的饵鱼不就是更好的证明,否则翘嘴为何要在这个时段这个阶段选择进食呢!
同时很多钓友和窗口期联系在一块的还有炸水,有炸水就代表着窗口期到了,没炸水就不适合路亚,其实不然,初春中午炸水马口难道没见过吗?炸水只是代表着活性高,活性高低于季节,气温,风向,饵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很死板的去钓所谓的窗口期,未免少了很多乐趣不是!
以翘嘴为例我们来探讨下形成窗口期的主要因素:1.水温和光照。季节不同,水温也千差万别,同样也影响着窗口期各有差别,翘嘴最活跃的水温在15-30℃,那一天当中最近接这个温度的时刻就是翘嘴的窗口期,同时翘嘴厌光,四季温度不同大家对号入座。
2.饵鱼的影响,在小编的文章中几乎都会提到饵鱼,找鱼找标点饵鱼是重要的参考,翘嘴的饵鱼活跃期也同样决定着翘嘴的标点窗口期
3.其他因素,水的含氧量,水流水的清澈程度都对窗口期有影响
综上所述窗口期的形成影响因素较多,单纯书面的东西可能无法诠释,各位钓友还是要多加实现总结经验!
翘嘴的窗口期
1.天刚刚破晓的时候,也称作为赶早口,时间大约2~3个小时,咬口高峰期大约半小时,没事早起床去河边看看用海杆刮翘嘴青稍白条的大爷就懂了。
2.翘嘴炸水。这是钓友们最新闻乐见的场景吧 ,这种现象是翘嘴生猛捕食发出的声音。
3.饵鱼异常活动。在破晓和榜样,饵鱼就会在水面活动或者在浅谈岸边进食,最典型的就是白条,同时也是翘嘴的主要饵鱼,突然发现饵鱼四处逃窜或者跳出水面,上窜下跳这就是捕食者来了,这就是窗口期来临。
窗口期的规律
1.温度越高,傍晚窗口期越明显
温度越低,破晓时期窗口期越明显
2.冬季,破晓窗口期明显外,傍晚窗口期明显提前,也就是下午气温没有明显下降的阶段。
窗口期的几个因素能到达,翘嘴活跃越高 ,窗口期越长。
风浪越大鱼越贵,浪里白条不的了
刘志强老师来到了岳阳县,就在这哈,但是我是不知道那儿是刘志强老师钓鱼的地方。有岳阳的朋友知道在哪儿么?
岳阳县
岳阳县
好家伙,这么大的风浪还出来钓鱼,这给我 我都看不清漂相,分不清那儿是顿口,
这种风浪我也看不来漂
刘志强老师来到了岳阳县的一个湖泊,平底湖,上来就是咔咔咔打窝,一打就是一盆,7八块窝料打下去,还打挺准,唉,我与大师的差距,可能我打不了窝,还抛不准,又是认知我与大师差距的一天。
打窝
钓友酸酸语录:
可恶
可恶
7.2米长杆,主线不知道,子线0.8,五号绣钩,瞧瞧这娴熟的手法,多么的丝滑,四五级大风,7.2,是怎么抛出去的,我自己都纳闷。不愧是刘长杆。
风浪比较大,采用的是跑铅坐钓,
跑铅坐钓
从漂相上来看,确实能看到下蹲,现实,我估计有点分不清,反正黑票就打,好家伙,刘老师嘴里喊着哦豁,之一条哦豁了,这里莫名的乐一下。
又是一个啥漂相,我自己都没看懂,给我,我可能以为是浪打的,浪大,我一般喜欢钓浮,钓底我认不出漂相。好家伙,这玩意果然不小,刘志强老师叫他青稍,就欺负我不认识,这难道不是翘嘴?来来来,广大的钓友们,帮忙看一下,这到底是个啥?
上鱼
好家伙,还连杆了一条接着一条,小白条,我见过,没见过这么大的,这都是什么鱼情啊,这么快,连杆了还?
比大小
这是什么资源啊?这么好,连杆了还,
有兴趣,可以学习一下刘志强老师的猫抓功,确实不得了。
猫爪功
今天这个鱼情啊,鲫鱼鲤鱼不知道哪儿去了,但是今天这个青稍确实给力,连着上,来,看看刘老师的一个小时的渔获,真的是不得了啊,兄弟们,比我钓一天都钓的多。
渔获
兄弟们,最后容我帮我朋友问一个问题,白条、青稍、翘嘴,到底怎么区分,今天给我整的,我确实不知道哪儿对哪儿了,这到底是个啥鱼?
帮朋友问一下
怎么区分
帮朋友问一下,我是认真的。
翘嘴鱼更大能长到多大?为何现在野生的翘嘴鱼很少见了?看完懂了导读:翘嘴鱼更大能长到多大?为何现在野生的翘嘴鱼很少见了?看完懂了
你们喜欢吃翘嘴鱼吗?对于翘嘴鱼,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些人不爱吃它,嫌弃它的鱼刺多。
笔者有个朋友就是如此,他每次如果钓到了翘嘴鱼,总是会送给别人。而笔者就很爱吃翘嘴鱼,肉质十分的鲜美,这是草鱼、青鱼和鲤鱼等鱼类不能比拟的,在笔者看来,翘嘴鱼比马口鱼也是能相提并论的。
那你钓到过更大的翘嘴鱼有多大?这种鱼更大又能长到多大呢?为何在近几年野生的翘嘴鱼也变得较为罕见了呢?针对这些疑问,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翘嘴鱼:堪称鱼族的“玛丽莲梦露”
自从有一次笔者的广东同事把翘嘴鱼形容为鱼族的“玛丽莲梦露”以后,每次只要提到翘嘴鱼,我都会想起这一点,感觉有点好笑,但是却也很贴切。
翘嘴鱼,从名字也能大致地猜测得到这种鱼有一种翘起来的鱼嘴。没错,这是翘嘴鱼的更大特点之一,它的嘴巴和绝大多数的鱼不同,这种鱼的口是处于上位的,并且口裂几乎和身体是垂着的,就连它的下颌也是向上翘的,看起来非常的有特点,也有点性感。
翘嘴鱼只是民间的一个俗称,它的学名叫红鳍鲌,这是鲤形目、鲤科鲌属的鱼类,在有些地方也叫它翘嘴巴、翘鲌子、鲌刺鱼、白鱼、鯮鱼等。
翘嘴鱼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它除了嘴巴上翘以外,它的身体也很细长,且比较的扁平,看起来就像是柳叶形状的。身体侧面和腹部都是白色的,而背鳍、尾鳍均是浅灰色的。
有些人常把它当成是白条,其实这两种鱼的区别也是较大的,虽然白条的嘴巴从侧面看也是倾斜的,但是比翘嘴的要小很多,看起来不太明显。
同时身形方面区别也较大,白条的身形修长,主要是扁平且窄的。在背部是接近平直的,没有隆起。而翘嘴鱼的头部往上翘,这个是更大的特点。
翘嘴鱼更大能长大多大?
这也是许多的钓友们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当他们钓到一条翘嘴鱼的时候,总是会讨论自己钓过的更大的翘嘴鱼,或者是这种鱼更大能长到多大。
翘嘴鱼是一种爱在水草多的湖泊,或者是水流缓慢的河流中生活的较为大型的淡水鱼。翘嘴鱼虽然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样子,但它却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它们主要是以水中的各种鱼、虾、螺、昆虫和幼虫喂食。
众所周知,一般肉食性的鱼类寿命都是偏长的,而翘嘴鱼也是如此。在野生的环境下,它们平均寿命在8年左右,但有些运气好的活到十几年也不足为奇。而对于鱼类来说,它们一般都是活得寿命越长,个头就越大。
翘嘴鱼的生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一般在两年的时候就能长到4-6斤,之后的生长速度就会放慢,但一年生长1-2斤也不是问题,因此理论上翘嘴鱼长到1米5多,体重超30斤也是不成问题的。
听村里的一些老人说,在几十年前一二十斤重的翘嘴鱼是很常见的,甚至还有老人说之前捕捞过近1.8米长的翘嘴鱼。但是笔者是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更大的也就是80公分长而已。
为何现在野生的翘嘴鱼少了很多?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笔者的家乡这边就是如此,以前河里、水库里面的翘嘴鱼经常钓到,但是现在只有运气好才能偶尔钓到一条,并且个头普遍都不大了。
笔者认为如今野生环境中翘嘴鱼少了很多,一来是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这种鱼只在没有受到污染,且水流平缓的河流、水库才有,如果水质不行了,它们就难以生存。而在近些年好多地方的水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甚至有些地方的河流都已经断流了。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是翘嘴鱼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这种鱼自然繁殖能力不强,翘嘴鱼要至少经过3年才能达到性成熟,然后才开始产卵繁殖。在早些年的时候翘嘴鱼是不怎么受人待见的,当时也没有人认真地研究过翘嘴鱼的人工养殖技术,而养殖的翘嘴鱼基本都是在野外河流湖泊捕捞上来的鱼卵,或者是幼鱼,这样就导致好些水域翘嘴鱼的减少。
最后一点,就是翘嘴鱼过于鲜美,被大量捕捞、垂钓。其实翘嘴鱼还是非常美味的一种淡水鱼,在古代的时候它就被视为淡水鱼中的珍品,并且还被列为了朝廷贡品。
这种鱼因为肉质洁白细嫩,吃起来味道鲜美又紧实,再加上它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在近些年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因为如此,这种鱼的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从而引来了更多的人去捕捉和垂钓。
翘嘴鱼是肉食性的鱼类,它非常爱贪吃,看到饵食就会不顾死活地上去抢食,所以也是很容易垂钓的一种鱼。当大量的翘嘴鱼被捕捞以后,而它的繁殖能力又比较弱,对水质又要求高,所以这种鱼在近些年好些地方确实变得少见了。
不过,随着翘嘴鱼逐渐受到重视,它的经济价值也是越来越高了,在近些年南方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人工养殖它了。而且经过驯养和人工繁殖的翘嘴鱼,它们不仅没有野生的那么野性难驯了,同时生长也更快,个头也更大了,有些个头大的能长到20斤以上。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鱼中“玛丽莲梦露”翘嘴鱼的介绍,你们喜欢吃翘嘴鱼吗?钓到过更大的翘嘴鱼有多大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江河野钓翘嘴鱼,4种好用的民间钓法,熟练掌握连竿上鱼在气温比较高的初秋阶段,选择钓江河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但是活水,而且异常空旷,很小的风也会有造成的风浪,有高溶氧和低水温的特点,鱼情自然会更好一些。不管是钓小翘嘴,还是大翘嘴,比较宽阔的江河不但数量更多,而且个头更大。注意一个要点,江河钓翘嘴一般是找河道拐弯、分叉、合并的河段,实在不行就找桥墩。江河翘嘴的 *** 较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4种,虽然钓法上不同,原理还是基本一致的。
一、飞铅钓
飞铅钓比较适合用来钓翘嘴,主要针对体型小的翘嘴,因为手竿长度的限制。翘嘴是中上层鱼类,体型大的翘嘴从不到浅水近岸活动,这是因为大翘嘴主要进食水中的杂鱼,杂鱼也并非只有浅水区域才有,食物并不只在浅水,所以深远区域才能钓到体型较大的翘嘴。飞铅钓的优势是动态,利用上拉铅坠的 *** ,增加饵料的摆动幅度,从而达到吸引翘嘴更快咬钩的目的。建议使用腥味商品饵,雾化要好,可以采用搓饵的方式抽窝。打窝之后岸边有草的地方捞点虾米,这个饵料才是江河钓翘嘴的绝佳饵料。
二、手竿拖钓
手竿拖钓是传统钓的一种,非常好玩,就是比较辛苦。拖钓有钓浮和钓底之分,钓底通常用来冬季钓鲫鱼。钓浮主要就是针对翘嘴,相对于飞铅钓来说,这种钓法钓获的翘嘴还会更大一些。 *** 比较简单,7、8米的长竿,搭配2、3米的短线,3、4颗七星漂,绑上一个小的羽毛钩,如果鱼钩比较轻的话还可以在鱼线上加一个咬铅。撒上一把麸皮,吸引白条进窝,翘嘴会随着白条而至。只需在水表拖动,咬钩的基本都是体型较大的翘嘴。不过这种 *** 在初秋阶段时,更适合钓清晨和黄昏,这2个时段上鱼效率更高。
三、手线
手线钓法其实也非常多,而且最简单,自从限钓之后好像又流行了不少,懂得都懂。手线钓翘嘴,自然也需要钓浮,一般是准备30米左右的鱼线卷在塑料瓶上,其实也仍不太远,线长一些主要是为了遛鱼。以前是绑上一块泡沫做浮漂,不过“风阻”较大,会导致抛不太远,比较好用的是弄个阿波,这种主要用于海钓的浮漂有不错的稳定性,关键这种浮漂挂在鱼线的 *** 跟七星漂一样。饵料使用活虾或者岸边浅滩捞棒花、虾虎等小鱼做饵料。抛出去之后,缓慢往回拖动,这个过程就可能会有大体型的翘嘴咬钩。如果不拖动,死等也是可以的。
四、远投
远投的钓法就非常多了,主要针对大体型的翘嘴。比较实用的是虾皮串钩,搭配这种钓组时一定要使用扁铅坠,在收杆回线时能有跳跃的效果,类似小虾在逃跑。虾皮串钩玩法是比较辛苦的,需要频繁抛投,对体力是个考验;还有以前比较流行的泥鳅钩钓法,类似超大号的铅坠有孔的朝天钩,一般都是自己浇筑的。这种钓法以前是使用小泥鳅,现在多是使用软饵、反光的布条,效果也不差;两种远投钓法都是主动出击的钓法,比较适合清晨和黄昏阶段,这2个阶段是大翘嘴水面追击杂鱼的时段,比较容易观察到柞水的现象。死守的话就使用串钩,串钩钓组建议稍作改动,子线的数量可以适当减少一些。
取下铅坠,接一段线上去,再重新绑好铅坠,目的是让铅坠距离鱼钩更远一些,这样垂钓水层更浅一些。挂活虾、杂鱼做饵料,远投只有抛竿竖起,这种钓法其实比较适合夜钓。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不懂的钓友总把这种鱼认成草鱼,其实只是长得像,这种鱼要更好钓要说长得像的鱼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本地的土鲶鱼和埃及塘鲺、鲤鱼和工程鲫、翘嘴鱼和白条鱼等等。新手钓友往往都很难分辨出来,只有来钓友才能够一眼看出是什么鱼。今天我们要说的这种鱼,长得和草鱼非常的像,别说是新手钓友了,一些老钓友也经常看走眼。甚至有时候遇到不懂的钓友,还会在一边说闲话,比如:这么小的草鱼也带回家!估计钓友们已经在好奇是什么鱼,别着急,今天的这位钓友钓了整整一鱼护,不怕大家看。要说这段时间,这种鱼还是比较好钓的,而且据这位钓友说,当地的河流里,这种鱼的数量还是很多的,鱼口好的时候,钓个几十斤不是问题!
老钓友是不是一眼就看出来是什么鱼了,而新手钓友还在疑惑,这不是草鱼是什么鱼呢?其实在南方的一些地方,这种鱼还是比较常见的,就是钓友们说的,钓起来手感非常棒的鲮鱼了。其实如果经常钓这种鱼的话,还是很容易看出和草鱼的却别的,首先这鱼的鳞片颜色要浅一些,尤其是背部的鳞片。而且相比于草鱼来说,鲮鱼整体看上去要扁一些,背部没有那么宽厚。而草鱼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个棒子一样。而且草鱼的鱼口和鲮鱼区别还是挺大的,只要细心一些,也能发现区别。
这张图片,估计就算是老钓友,也不一定能够分辨出是鲮鱼还是草鱼吧,真的是太像了,简直可以以假乱真啊!不过这其实也是一条鲮鱼,并不是草鱼。如果看鱼头的部分,是在是分辨不出来,但是看鱼鳍和鱼鳞,就能够判断出来了。要说钓的话,鲮鱼要比草鱼好钓多了,主要是因为鲮鱼的自然繁殖能力很强,而草鱼就不一样了。所以野生的水域里面,草鱼的数量都比较少。如果没有人工放流的话,一些小水域里面,根本就不不会有自然繁殖的草鱼。
鲮鱼就不一样了,繁殖能力可以和鲫鱼一比,而且生长速度也比较快。所以钓鲮鱼是很容易爆护的,一次钓个几十斤也是正常的。说起来鲮鱼如果聚窝了的话,钓起来就和鲫鱼一样,基本上连竿不断。而鲮鱼本身个头要比鲫鱼大很多,再加上力气不小,钓起来手感是非常棒的!不知道钓友们,能不能分清草鱼和鲮鱼呢?
本文由四海钓鱼原创,感谢钓友分享自己的钓友经历,欢迎更多的钓友私信分享钓鱼经历。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钓友分享,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些年来,钓鱼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全民运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出现在大河小溪等水域边,他们拿着自己的鱼竿,时刻准备大干一场。而在这一众钓鱼人当中,虽然有很多的空军佬,但也不乏有拥有真本事的人。
在这一众人当中,总会有一些人,会钓到神奇的大鱼,或者奇奇怪怪的神奇鱼种。之前,福建的一位钓友就遇到了一件神奇的事情。这位钓友姓李,是一个钓鱼经验极为丰富的老钓鱼人。他常常去的地方,是福建当地的一条大河。
当天,钓友老李又出发了。来到熟悉的大河边,老李非常熟练的找到一个好钓位。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老李便开始了今天的垂钓。没过多久,一条鱼上钩了。稍微抗争了一会之后,这条鱼被老李拉出了水面。阳光下,雪白银亮的鱼鳞异常显眼,熠熠生辉十分夺目。
在看到这条鱼的时候,老李非常的开心。因为这条鱼的个头并不小,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个不错的鱼获。但等老李将这条鱼拿在手里之后,这种喜悦的情绪就消失了。
原来,老李钓上来的这条鱼,并不是当地常见的鱼。更吓人的是,这条鱼还和两种常见鱼长得非常像。偏向于梭形的身形,宛若一条草鱼。但向上翘起的鱼头,又很像是翘嘴。怎么回事,这难道是草鱼和翘嘴杂交出来的鱼?
抱着这样的疑问,老李和身边的几个掉又开始了搜查。最终,他们找到了答案。这种既像草鱼又像翘嘴的鱼,还真不是杂交出来的,而是一种外来物种:大鳞鲃。
这种鱼,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是当地一种广温性的经济鱼类。由于肉质鲜美、易于养殖、生存能力强,存活率高,且杂食特性不会影响当地其他鱼类生活等原因,被引进了我国,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养殖鱼类。
大鳞鲃又名银鳕鱼,养殖技术十分简单。它们对生活水域的质量,要求并不是很高。而它们对温度的适应性又极强,从南到北的温度它们都可以很好的适应。这样的状态,让它们轻松的成为了养殖鱼类中的宠儿,开始进入全国各处的养殖场。
这次福建钓友老李钓到的这条大鳞鲃,大概就是不小心从养殖场里跑出来的。遇到这样的鱼,也算是老李成功捡漏了。毕竟,在市场里这种鱼要卖的话,价钱也不是很低。
而除了这一条之外,这条河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大鳞鲃,就不得而知了。好在大鳞鲃并不会对水域带来什么影响,也不像其他养殖鱼类一样,会引发其他本土鱼类的生存危机。这一点看来,是非常好的。就算是流窜了出来,也没有什么大碍。
近些年来,外来物种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域的巨大威胁。由于天敌缺少的原因,很多本土鱼类的生存都受到了挑战。尤其是鳄雀鳝等的出现,更是让人感到心悸。
在此,小编提醒各位钓友,在钓鱼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鱼类,请查证后再进行放流。一不小心错放的话,对于当地水域是没什么好处的。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