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节后开工,要严防烟、酒、电脑成为威胁大家健康的“无形杀手”。
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林举择提醒,尤其对于“酒桌男”“老烟枪”和“游戏狂”这三类人群, 更应注意养肝护肝。
小酌怡情,大饮要护肝
其实在新春佳节期间,难免亲朋团聚、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但酒桌上难免会出现“酒量小应酬多”的烦恼。
喝着啤酒吃着烧烤,一不小心就醉酒出糗,甚至出现反胃上吐下泻,隔天恶心干呕,或是宿醉失忆;久而久之还会担心出现“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小酌怡情,可应节助兴。但若嗜酒贪杯,喝至酒醉,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酒精中毒的症状了,如头胀昏睡、口干口渴、脘腹胀满、反胃欲呕等等。
因此林举择特别设计了一款清热祛湿、解酒护肝、理气和胃的解酒护肝茶饮方,供年节及节后护肝所用。
化自古方,葛花可解酒
葛花为野葛的花,性味甘凉,具有解酒、醒酒等功效。野葛花醒脾和胃,治烦渴呕吐,特别是断片时候饮用可以快速助清醒。林举择表示,古医书中早有葛花解酲汤、葛花清热丸等记载,都有疗醉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当人摄入过量乙醇后,葛花能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
扁豆花,具有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之功效。常用于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扁豆花对急性胃肠炎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故此在临床上也受到青睐。
佛手为药食两用的药材,其性味辛苦,微温,入肝、脾、胃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等功效。现代研究证明, 佛手具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功效,与历代本草文献记载较为一致。除此之外, 本草文献还记载佛手可与多种中药进行配伍, 治疗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咳嗽多痰有一定疗效。且佛手用来泡茶饮用时香气浓郁, 味甘厚, 耐冲泡, 汤色橙黄清澈。
云芝,被称为“朽木上的珍宝”,寄生在腐朽的树木上,其子实体上下分层如云状纹,故有云芝之称。中医认为,云芝性味甘、平,归心、脾、肝、肾经,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保肝护肝的药食两用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还发现,云芝中主要活性成分为云芝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是良好的免疫增强剂,久服轻身、延年益寿。此外,云芝多糖的保肝护肝作用,可降低人体血清转氨酶,对肝组织病变和肝坏死有明显的修复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迁延性肝炎的治疗。
★解救护肝茶
材料:扁豆花6,野葛花6克,枸杞15克,佛手5克,云芝2袋(6克)。
*** :用电子养生壶煮水当茶温服,常于应酬喝酒多之后一连3天,每日煮水多次温服。这是1-2人份量。
功效:清热祛湿,解酒护肝,理气和胃。
点评:本茶饮方集解酒、护肝、和胃之品,上有醒脾和胃、解酒醒酒的野葛花,舒肝健脾和胃的佛手以及养肝护肝的云芝,下有白扁豆花和胃健脾、清热除湿,再加上滋补肝肾、养肝润燥补益的枸杞子,共奏清热祛湿、解酒护肝、理气和胃的功效。此外,枸杞子特有的鲜红颜色和甘甜口味还可令茶饮品色香味俱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刘欣宇
春节前后应酬多,中医解酒护肝有妙方现在离春节越来越近了。虽然今年因为受疫情影响,可能没以往过年那么热闹,聚餐活动也随之减少。但新春佳节,阖家欢聚,宴席之上难免会需要喝酒。适当、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倘若贪杯过量,会对身体造成不少的伤害。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患乳腺癌或消化道癌症的风险。此外,长期过量饮酒还会使矿物质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使血清钙、磷降低及镁缺乏,这些都能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一系列对身体的伤害中,尤其以对肝脏的伤害更大。我们建议不饮或尽量少饮酒。
酒精是如何对肝造成伤害的?
我们常说饮酒伤肝,酒是如何对肝造成伤害的呢?
酒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酒精需要通过人体的的肝脏进行代谢,当乙醇进入肝细胞后就会氧化为乙醛,乙醛具有致癌性和肝毒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可以破坏肝细胞的原因。醉酒一次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长时间大量饮酒,肝脏可能会发生肝硬化。
而从中医角度看,肝是藏阴血的脏器。过量饮酒积聚酒毒,造成肝血肝阴的耗伤。中医讲肝是主风动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肝可以调节一身的气,如果肝的功能出问题,气就会在体内窜动,好比自然界的风一样乱刮,容易引起中风。长期大量喝酒的人,得中风的几率很高。
也有研究发现,同样是喝酒,但中国人的肝脏却更容易被酒精“摧残”。那是因为酒精在肝脏中代谢时,最主要依靠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来进行代谢,这两种酶也被称作是人体内的‘酒精性代谢酶’。也就是说,如果人体内的这两种酶越多、活性越好,酒精在肝脏中代谢的速度就快,停留的时间越短,对肝脏的损伤也就越小。
经过相关研究发现,中国人群中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发现酒精代谢酶存在缺陷,或者是活性不足。如果酒精代谢酶少或活性不足就意味着酒精在肝脏内的代谢速度缓慢,酒精就会在肝脏内停留更长时间,对肝脏的损害也就越大,会严重影响肝脏健康。因此,中国人在喝酒时更容易使肝脏受到酒精的“摧残”。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成年人适量饮酒的更大值是成年男性一天喝酒的酒精量不要超过25g,相当于38度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葡萄酒250ml或啤酒750ml。成年女性一天喝酒的酒精量不要超过15g,相当于38度的白酒50g,葡萄酒150ml或啤酒450ml。
中医护肝有办法
无论如何,喝酒还是越少越好,不过实在没有办法时更好遵从 *** 的建议,也可以采取一些小办法减少其损害,将酒精对健康的风险降到更低。
① 拒绝空腹喝酒,在喝酒前可以吃一些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先垫垫底,形成一层保护。酒后应及时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而在各种碳水化合物当中,热汤面的功效更大,它好消化,能立刻“中和”酒精,从而 ***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除此之外还有馄饨、水饺、馒头等面食。
② 尽量选择低度酒,要知道酒的度数越高越损害肝脏,日常生活中高度白酒最伤肝。
③ 酒后要及时喝水加快酒精排泄。虽然酒精有利尿作用,多上几趟厕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排出酒精,不过这样易致身体缺水。酒后大量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同时还能防止脱水,更重要的是加快酒精排泄。不要混酒、混浓茶喝。
④ 多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牛奶、动物的脑、骨髓、心脏、肺脏、肝脏、肾脏以及大豆和酵母中都含有卵磷脂。卵磷脂中的胆碱对脂肪有亲和力,若体内胆碱不足,则会影响脂肪代谢,造成脂肪在肝内积聚,形成脂肪肝,严重的甚至会发炎肿胀。卵磷脂不但可以预防脂肪肝,还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同时,卵磷脂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肝硬化并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来有“五色饮食”的说法,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护肝者还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食品,少喝酒。
中医认为,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其中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而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因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对调养肝脏也大有裨益。
酒后也能服用一些解酒护肝茶,更大限度地降低喝酒对身体的伤害:
葛花醒酒茶
葛花、泽泻、人参、陈皮,在酒前、饮酒中或饮酒后取1份茶置于茶杯中,加入沸水冲泡,3-5分钟即可饮用。煎煮可以直接将材料放入锅中(不建议铁锅),加入冷水煎煮20分钟以上,让药性更好的溶出,便可以饮用。葛花醒酒茶适用于因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燥,口渴,胃脘饱胀,胃痛,呕吐酸水,不思饮食,大便溏泄等症。
四物护肝茶
当归、川芎、白芍各,大枣,四物护肝茶适合煎煮的方式,先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10—20分钟后,以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煎煮半小时左右,去除药渣,倒入杯中饮用,这种做法适合根类、树皮类的药材,经过煎煮有效成分才容易释出。另外,还可以将药材装入棉袋或滤纸包中,再行冲泡或煎煮。四物护肝茶适用于常年饮酒至肝损血虚之人,男女均可用。还可以用于血虚引起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人群。
解酒茶虽然能帮助酒后护肝,但酒精始终已经对身体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损害,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饮酒或少饮酒,这才是护肝养肝更好的办法。
大人小孩都爱吃的自制金桔茶,学起来买了一盒小金橘,吃了几颗就不想吃了,所幸拿来做果茶吧
By 三餐四季安好
用料- 金桔 350g
- 冰糖 60克
- 清水 适量
1、金桔加盐,温水浸泡30分钟
2、金桔切片,去籽
3、加上冰糖、适量矿泉水,大概2/3果肉的量
4、中小火慢炖,不断搅拌,越后面搅拌越频繁。避免糊锅
5、汤汁浓稠即可,关火焖一会
6、装入无水无油密封罐内,冰箱保鲜冷藏,喝的时候加入热水、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金桔的营养功效1.美容护肤
金桔可预防色素沉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减缓衰老、避免肌肤松弛生皱。
2.开胃生津
金桔作为食疗保健品,金桔蜜饯可以开胃,饮金桔汁能生津止渴,加萝卜汁、梨汁饮服能治咳嗽。金桔药性甘温,能理气解郁,化痰。
3.预防慢性病
金桔对维护心血管功能,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4.防感冒
金桔能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可以防治感冒、降低血脂。
5.消食醒酒
适宜胸闷郁结,不思饮食,或伤食饱满,醉酒口渴之人食用。
金桔的饮食禁忌吃金桔前后一小时不可喝牛奶,因牛奶中之蛋白质遇到金桔中之果酸会凝固,不易消化吸收,会腹胀难过;饭前或空腹时亦不宜多吃金桔,因所含有机酸会 *** 胃壁黏膜,胃部会有不适感;喉痛发痒、咳嗽时,喝金桔茶时不宜加糖,糖放多了反易生痰。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吃什么能快速解酒?蜂蜜、浓茶都没用!真正有效的 *** 是这2个酒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很多人认为日常生活中适当地喝酒是放松的好 *** 。但是饮酒有害身体健康这话也不是说着玩的,喝酒伤肝这话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都说这酒”小酌怡情,大饮伤身“,确实如此醉酒后不仅难受还伤身。
说到醉酒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快速解酒,网上很多人有不少传言说“醉酒后,可以通过蜂蜜、浓茶、牛奶等快速解酒,这是真的吗”?喝醉后让人如此难受,到底如何快速醒酒呢?今天小护就告诉大家快速解酒的办法都有哪些?
首先,蜂蜜、浓茶真的能快速解酒吗?
不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习惯,当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喝醉酒后首先就想到泡一杯茶或者蜂蜜水为他们解酒,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就拿茶水来说,大家都知道茶水中含有茶碱、 *** 等物质,喝酒本身会让人体内的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会使人心跳加快,血管扩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酒后喝茶首先是伤肾,同时兴奋、加速血液流动等效果。所以,建议大家,饮酒之后千万别喝茶。此外,蜂蜜水也并不能解酒,但是蜂蜜水可以改善一部分酒后低血糖的情况。
那到底哪些 *** 可以快速解酒呢?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最快速的解酒药,更好的解酒药那便是——戒酒。因为酒精已经明确被列为一类致癌物质,对身体的伤害也是极大的。世上没有快速解酒药,外面只能说减少酒精吸收、帮助酒精排除体外。
1、多喝水
一般来说,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后,有90%的酒精会通过肝脏代谢,而仅有2~10%经呼吸道、尿液、汗腺以原形排出。
然而酒后多喝水,可以增加小便量和排汗量,然而酒精也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加速代谢后排除体外,从而达到解酒的作用!注意了,一定要喝温开水,千万不要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会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越喝越醉。
2、保持清醒的状态,可以适当活动
如果您在喝完酒之后还能保证自己的意识清楚,建议可以做些运动,加速汗液的排出,这也是解酒的不错方式。具体而言,做做家务、适当快走、做做平板支撑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总而言之,要想降低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更好的办法就是少喝酒,切切勿醉酒!而真正的最有效的解酒办法就是,不喝酒!很多人喜欢解酒消愁,以为喝醉了烦恼就没有了,其实这是短暂的,等你醒来问题依旧存在,而且这种办法还伤身。因此,为了家人放下手中的酒杯,立即停止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茶有清欢,夏有闲对于爱茶之人来说,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茶。而浓阴遍地,阳光明亮的夏天,和茶更是相配。茶可提神,亦可袪暑清心。一盏茶在手,赏满眼青绿,好像夏日山水,皆在眼前的绿茶里。
又似繁茂的草木,无尽的时光,都浸染了茶的香气。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
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未知·张大烈《立夏》
原野上被绿色覆盖,焕然一新,南风轻轻吹拂,夏日渐长。池塘里,生出了小小的荷叶,贴着水面,鲜嫩惹眼。蝴蝶飞来飞去,忙着晾晒轻薄的蝶衣。闲来无事,便煮煮茶,倒满酒,醉意浓浓,诗兴也更浓了。新燕好像怜惜犹有余香的落花,双双衔来,回到画梁上,遥望渐行渐远的春天,忍不住和夏天说一声,嗨。
初夏风光如画,处处充满了生机。一壶茶,便可消磨时光。
青青梅子已添肥,犊角新抽晚笋迟。
茶罢日长消睡处,案头一卷乐天诗。
——宋·俞桂《夏中即事》
枝叶间青青的梅子,已经越来越肥大了。如牛角一般的笋子,才刚发出来,是有些迟了。夏日的白昼越发长了,饮罢了茶,也就没有困乏之意。做些什么好呢?不如就在桌前,读一卷白乐天的诗吧。窗外是浅夏,空气里飘散着茶香,这样的时光,好悠闲。
古人对茶的热情,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生活里,茶和一日三餐同样重要。
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
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
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
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
——明·胡俨《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连续下了一个月雨,让人心情倦怠。终于放晴了,不禁喜出望外。枝头的花儿已掉光了,春天就这么走了,南风吹过竹林间,无比清爽。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时,茶已经煮好了,等着主人品尝。闲居在家,也不用穿官服,随意穿着家居服就好,分外轻便自在。近来我越来越坦率了,就算有客人来访,我也懒得起身相迎,一味讲究客套了。
无事时,煮起茶来,可使人心静,生欢。绿意葳蕤的夏天,茶烟袅袅飘散,这自在的时光,让人沉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水闲煎橄榄茶。
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
——宋·陆游《夏初湖村杂题》
夏天到来,昔日的寒泉,已经换作了染着菖蒲香气的清水。取来好水,悠闲地煎茶。我这个闲人,自然有许多闲趣,也不是有心要学野僧的做法,我和他们,本来没什么不同啊!
一个人饮茶,得清欢,与三五好友同饮,谈笑风生,却是更加令人向往。有时,我们喜欢清静,有时,我们却也依恋着烟火的温暖,情意的温馨。远方的朋友啊,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一起,共饮清茶,说一说从前,还有彼此的近况呢?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之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宋·陆游《幽居初夏》
湖光山色之间,是我的家。槐树柳树成荫,掩映着曲折的小路。池塘里涨满了绿水,不时有白鹭翩翩飞舞,草木深深,传来了青蛙的鸣唱。竹笋已经长成了竹林,木笔花才刚刚绽放。夏日风景真的不错,但我心里却有着遗憾。时光无情,人已渐老,旧日的朋友零落各处,再难相聚。午睡中起来,谁与我一起煮茶饮茶,说说心里话呢?
在山水间煮茶,天人合一,茶香与植物的气息混在一起,格外令人动心。这哪里是烹煮一壶茶呀,这是在慢煮时光,细熬山水啊。
归途西岭何妨晚,吹雨南风正送春。
烧筍煮茶须再到,一山古意要诗人。
——宋·陈著《三月二十五日醵饮于西峰寺分韵得因字节选》
从西岭归来,又何必嫌太晚?南风吹着细雨,送走了春天。下次我还要再来啊,在山野之间,烧笋吃,煮茶喝,实在太有诱惑力了,让人身心放松,诗兴也大发,投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总使人忘记了自我,却又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
夏日风光好,更爱那山水间,茶来自于山野,也更适宜在自然是烹煮,如同回归故里。而人,又何尝不是来自于自然山水间,切莫忘了初心啊。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唐·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在悠悠白云下,生起火来,汲取野外的清泉,煮一壶好茶。独坐饮茶,更加喜爱眼前景致,一片青绿染,山水皆有情。在岩石下系好小船,不舍得离去,只见青溪流水不断,潺潺作响。直到傍晚,天色暗了下来,诗人还沉浸其中,爱这山水,亦爱神仙般的生涯。
茶最宜细品,茶有好滋味,茶可解酒,亦可洗人心。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唐·钱起《与赵莒茶宴》
在青翠的竹林下,相对无言,沉醉于茶香中。对于喜爱茶的人来说,好茶胜过美酒。一天的时光快过去了,茶宴快要结束了,尘心被洗得一尘不染,而兴致却仍旧很高。树丛深处传来蝉的鸣声,树影在夕阳余晖里倾斜,好像也带着醉意了。
生活,离不开茶,更离不开心中的热爱。春去夏来,时光总是好时光,风景也总是好风景。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唐·贾岛《郊居即事》
住在园林里久了,但这里不是我的家。在叶片上书写文字,颇有些意思,收集檐下的滴雨煮茶,滋味也是不错。雨后散步,遇到了一行行白鹭,夜深了还未入眠,却听见远处的蛙鸣声。爱着自然风光,尤其喜欢傍晚的烟霞,让人不知不觉,又走出了好远。
古人过日子,少不得茶,有客人来,或去别人家里做客,也必然离不开茶。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唐·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出门想要拜访朋友,除了你,哪里还有什么知己呢?可我到了你家,才发现不巧你出门去了,庭院里掩映着青竹,而你却去寺庙赏花探幽了。好在,也没有白来。小童接过我的拐杖,你家小女儿也学着为我端茶,真是很温暖啊。吟诵着诗句,写了下来,等你回来看吧。不知不觉,苔阶下日影已西斜。你还没有回来,而我,也该离开了。
与家人相守,与友人相聚,总少不得茶香。古人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香飘过了四季。
临湖门外吴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元·张雨《湖州竹枝词》
告诉你哦,临湖的那户人家,便是我的家了。郎若得了空闲,请来吃一盏茶吧。呶,黄土筑墙,茅草盖顶的那一家便是,门前还有一树开得正好的紫荆花,不要认错了啊!这妹子,是生怕郎君找不到啊!吃茶的意思,在这里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我钟意你的意思。
一壶酒,半日清欢。夏天满帘青绿,都到眼前来,得了空,煮起茶来,忘记了世事纷扰。茶有清欢,我有闲,夏天的风光,染了茶香,而我,得了自在,虽在红尘里,却也有了山水田园之意。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喝醉99次,我找到了最有用的解酒药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有"无酒不成礼仪",又有"无酒不成宴席"。朋友聚会要喝,交际应酬要喝,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要喝,开心要喝,不开心也要喝,有时是自己要喝,有时又逼不得已要喝。酒精摄入会导致脂肪肝,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炎症、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既希望通过喝酒来达到一种氛围和愉悦,又希望喝酒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那么"解酒"这件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希望,喝酒的时候,通过解酒药也就是食用某种保健品或保健食物,以达到不损坏身体器官的效果,或者希望可以在喝醉后迅速恢复清醒状态。
网上简单搜索就会有"最强解酒食物10种","解酒食物12种"等文章,日常见到的茶水,蜂蜜,酸奶,生姜,米汤,蛋汤,柚子等食物均在其中。近日,一则桑葚干解酒的新闻被多处媒体转载,文中提到,"桑葚中含有活性酶和大量的硒,这些是重要的"护肝因子",喝酒前30-40分钟食用3-4粒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生,增强肝脏功能,提高肝脏抗氧化、解毒、抗毒能力,加速酒精分解,从而起到解酒护肝的作用。尤其适合酒后头痛,想吐的人群。"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只是谣言?有没有什么食物是可以达到解酒效果的呢?这篇文章将为大家揭示答案。
△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解酒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酒精和其他的食品成分不同,不经过消化过程就可以直接吸收进入体内。通常酒中的酒精20%被胃吸收,剩下的80%被小肠上部吸收。饮酒后1-2小时,全部的酒精就可以被肠胃吸收。被胃肠吸收后的酒精,再由肝脏的静脉进入到肝脏,并流向全身的脏器。要想解酒,首先需要减少胃肠对酒精的吸收。因此,避免空腹饮酒,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胃和肠对就酒精的吸收速度。
△ 酒精进入人体的分解图:酒精进入身体后,20%被胃吸收,80%被肠吸收,吸收后的酒精进入血液并被运输到肝脏中,在肝脏中分解,再由尿排出体外。(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如上图所示,进入血管的酒精通过血液循环被迅速带到肝脏中进行分解。在肝脏中,酒精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乙醛,紧接着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醋酸,再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血液中高浓度的酒精,以及乙醛的毒性作用,会引起醉酒。因此加快肝脏的分解速度,降低血液中酒精和肝脏内乙醛的浓度,可以达到解酒的效果。人体内所含有的乙醛脱氢酶的含量以及活性都不尽相同。通过食用增强这种酶含量和活性的食物可以达到解酒的效果。
解酒药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解酒的作用机制可以将解酒药的种类分为四类。需要注意的是,下图中有些成分仅仅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只能说其或许在人体上具有解酒的潜力,但还需要实际的临床实验,才能知道是否具有效果。 以下分别介绍每一种类解酒药的作用机制:
△ 不同解酒药的作用机制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补充营养、水分,让你减少难受型
肝脏在对酒精进行分解时,需要集中作业,此时身体不能储藏能量(糖分),因此会引起低血糖等症状。另外,在饮酒的过程中肝脏不停的将酒精分解成水分,饮用酒精50g(罐装啤酒1.2L左右)就会引起600mL-1000mL的排泄量,比啤酒度数高的葡萄酒和白酒则会导致更强的利尿症状,甚至导致人体脱水。因此水分和盐分可以缓解喝酒后的脱水、头痛、疲劳和倦怠感等醉酒后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 图片来源:https://www.pexels.com
补充脂类,减慢酒精的吸收型
前文提到,避免空腹可以缓解酒精的吸收。空腹的情况,饮酒后血中酒精浓度在30分钟——60分钟左右即可以达到更大值。而在非空腹的情况下,饮酒后酒精浓度达到更大值至少需要1小时的时间。就是这一点点的时间差,能有效的缓解酒精的吸收,减少醉酒的症状。而在各种各样的食材中,食用富含有脂肪的食物(如:果仁类、奶酪等)效果更好。
这是由于食物中所含有的脂肪多为化学性质稳定的中性脂肪,在胃中不能被消化吸收,在十二指肠中经过胆汁的作用被乳化,并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形成乳糜颗粒才能被分解吸收。因此可以理解成脂肪在胃粘膜上形成了一个"薄膜",这个薄膜缓慢的进入到小肠等待消化吸收。而这个薄膜由于是脂溶性的,因此不能和水溶性的物质如酒精相容,因此有效的阻碍了酒精等物质的吸收。因此,下次喝酒前,您可以尝试吃几块小奶酪或者果仁达到解酒的效果。
加强肝脏机能,加速酒精代谢过程型
有些食品成分具有提高肝脏活力,促进乙醇代谢的功效。中药材黄姜的根部所含有的2%—5%的天然色素——姜黄素,可以大幅提高肝脏中重要的解毒酵素(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谷氨酰胺)以帮助保护肝脏。由于姜黄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症的作用,可以防止酒精肝、酒精引起的神经损伤等。富含姜黄素的食物有咖喱,黄姜等。
△ 日本最有名的称为"黄姜的力"的解酒饮料,含有30mg姜黄素。
(图片来源:http://iris-lesson.net/agemi/1242/)
肝脏的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分解酒精的能力也逐渐衰退,因此通过食用含有亚砜的食物能达到提高肝脏机能的效果。十字花科植物如西兰花和卷心菜,含有丰富的萝卜硫素(sulforaphane),它可以通过增强抗氧化作用,阻碍肝脏损伤,加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日本著名食品公司Kagome公司出售的含有萝卜硫素的保健胶囊
(图片来源:https://www.kore-da.net/reviews.html)
维生素B15(潘氨酸),也是提高肝脏活性的营养素,微生物B15是治疗急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脏疾病药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富含维生素B15的食物有南瓜子、芝麻和玄米等食物。
酒精代谢物乙醛才是酒精中毒元凶?加速乙醛的分解型
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以上,而东亚等地区的民族乙醛脱氢酶不足的人群很多。据统计在中国有41%,日本有44%,韩国有28%的人其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不足,因此不能饮酒,否则容易酒醉或者酒精中毒。因此食用加速乙醛分解效果的食物则有益于解酒。如,非常多的证明已经显示存在于芝麻中不足1%的芝麻素有助于解酒,芝麻素可以加速酒精的分解。尤其是在动物身上的研究表明,连续摄食芝麻素使得实验动物体内乙醇脱氢酶的含量增加1.24-1.68倍,乙醛脱氢酶增加0.97-3.41倍,从而可以有效帮助解酒并保护肝细胞。在日本学者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给缺乏乙醛脱氢酶的9名健康人每天食用100mg芝麻素,连续食用7天,然后让这9个人一次喝下60mL的威士忌,并观察他们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显示,服用芝麻素后,个体对酒精的代谢明显加快,因此能够较快地降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
△ 对9名男性患者饮酒后的调查,芝麻素服用组(■)和普通未服用组(▲)相比,由于酒精代谢快,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和尿中的乙醛浓度较低,因此引起的醉酒症状也较轻。(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
除了芝麻,花生,小麦,大麦也含有芝麻素。腰果、芝麻、鸡胸肉中富含的鸟氨酸的解酒作用。在临床试验中已得到证实,鸟氨酸可以增强氨的代谢,防止由于酒精代谢过程中由于氨蓄积引起的疲劳感,通过调节尿素代谢,增加氨的排泄,以达到解酒的目的。葵花籽、和猪肉中富含的L-半胱氨酸和蛋氨酸通过和乙醛结合,将其转化成无毒的物质,帮助消除由喝酒引起的血液中的乙醛。
△ 图片来源:https://tg-uchi.jp/topics/3025
桑葚干可以解酒?并没有什么用
了解酒的作用机理,再来看前文提到的桑葚干解酒,关于桑葚干解酒,有说桑葚干有用的,也有拿出医院医生的言论进行辟谣的,那么到底桑葚干是否有效果?对于某种食物或者中药材的药理功效,我们必须从科学数据的角度进行辩证的分析。
在2014年贵州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发表论文,用蒸馏水对新鲜桑葚进行超声波提取,在体外试管实验中,其提取产物明显提高了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但是这篇文章没有研究具体是桑葚中的哪种成分有效果。而网上传播的桑葚干和新鲜桑葚又不相同,经过干燥,新鲜桑葚中的营养素成分会有大量的损失,因此桑葚干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另外,并没有研究使用新鲜桑葚或者桑葚干的提取物进行动物或者人体等体内实验,因此人体食用后是否有效果仍然不明。
△ 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
也有人提到桑葚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硒可以增强小鼠体内SOD抗氧化酶的活性,通过此机制可以保护酒精引起的对肝脏的氧化损害。桑葚在水果中被认为是富硒水果,硒含量为2.5—0.68mg/100g,但其硒元素的含量和其它鱼肉类如猪肾(157mg/100g)、干鱿鱼(156mg/100g)、虾米(75mg/100g)相比仍然微乎其微。因此很难说桑葚中的硒元素可以起到解酒的效果。
再来说说市面上的一些解酒保健品,无论是国产的添加了各种中草药成分的解酒茶,还是美日等国家的解酒营养液,如何辨别真假,不是看价钱和包装,而是要看它的成分,是否含有解酒作用的食品成分。相信上文介绍的这些食物可以多多少少为您解解酒。但一定要注意,无论哪种有益的食物,都不可以过量的使用,以防有副作用。
如果再看到一些关于解酒的新型食物被报道,不要轻信,您可以查查这种食物是否含有上述的营养素成分,也可以在科学文献的网站查一查科学性的研究文章,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解酒。
当然,相比再科学的解酒 *** ,不饮酒才是上上策。
参考文献
1.
2. 安康市汉滨区郊区桑葚中硒含量分析
3. http://www.hangover.hajime123.net/15.html 肝臓のアルコール分解の仕組み
4. 2013年 Kokubo,T(キリ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ら「無作為化、ダブルマスク、プラセボ対照クロスオーバー試験、 アルコール消費翌朝の唾液コルチゾール、flushers(アセトアルデヒド分解酵素欠損者)の疲労感に対するL-オルニチンの効果」
5.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AN3EL7E0514AACD.html
6. 芝麻素对肝脏的保护作用https://books.google.co.jp/books?hl=ja&lr=lang_ja|lang_en&id=kO3ICgAAQBAJ&oi=fnd&pg=PA139&dq=sesamin+aldh+adh&ots=z3HdufsPcm&sig=zRBOxkd8K4m5NaOgnUZ-BSKH8R0#v=onepage&q=sesamin%20aldh%20adh&f=false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与传播项目"出品,搜索科学照"谣"镜,获取更多内容。
出品:科普中国
*** :卓思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 *** 信息中心
本文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 夏朋滨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荣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郭朋
春节期间亲朋聚会,难免要喝酒助性,专家提醒,饮酒一定要适量,避免过量伤身。若饮酒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反酸等醉酒不适症状,记住下面几个解酒方,缓解不适。
多水高糖水果
酒后吃点多水高糖的水果,解渴又解酒。水分多、含糖高的水果,食用后可促进排尿,加速肝对酒精的代谢。推荐甘蔗汁、葡萄汁等水果汁。蜂蜜水、口服葡萄糖等解酒也是同样的作用机制,也可通过饮水来增加排尿量,及时将酒精代谢掉。
为防止酒后伤胃,建议在喝酒前喝些牛奶,保护胃黏膜。
葛花、葛根
葛花、葛根是解酒药物,葛花具解酒保肝的功效。可以取10~15克葛花煎服或泡水,利于发汗,增加小便排出。因为酒后湿气重,葛花利于排湿,可以跟茯苓一起服用。葛根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也可用于解酒。
苹果茶
新鲜的苹果用加面粉的清水泡洗10分钟。连皮切成小丁块,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10分钟后饮用。简单方便的苹果醒酒茶,除了醒酒和缓解酒后恶心不适,还有生津止渴、消除腹胀的功效。
拐枣
枳椇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拐枣,又名鸡距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
枳椇解酒饮的 *** *** 是,枳椇子9克,葛花9克,柠檬汁适量。先将枳椇子和葛花分别洗净,煎熬数滚过滤加柠檬汁煎沸后,再过滤即成,酒醉时即服。
饮料和茶不靠谱
1、酒后喝浓茶
浓茶只会让醉酒的你更加兴奋,醉酒再加上醉茶,也许让你更醉。而且喝浓茶后,心跳加速,大脑兴奋过度,脑部供氧不足,不能醒酒反而会更加头疼。
2、酒+饮料
红酒+雪碧、威士忌+冰红茶、伏特加+红牛、啤酒+可乐……人们在饮用这种混搭酒时,会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酒精,可乐等饮料中的二氧化碳还会“助纣为虐”,增强酒精对胃的伤害,看似时尚但不健康。
3、笑脸解酒糖
笑脸解酒糖味道酸酸甜甜的,“让你笑脸相迎喝酒”。据介绍,这一解酒软糖的主要成分——姜黄、韩方郁金,然而,姜黄、郁金本身并没有解酒的功效,有些人认为管用,估计功劳在郁金的利胆作用,解酒实际功效还不确切。
4、醋
说醋能解酒,是因为据说醋酸可以与酒发生酯化反应,这个反应可以将酒精分解,起到解酒的作用。然而,此反应需要浓 *** 和加热,常温下极难发生。此外,反应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具有挥发性和 *** 性的物质,会 *** 人体的胃黏膜,对其造成伤害。
本文参考资料:
①《健康时报》2019-01-18《这些解酒办法灵不灵?》
②《健康时报》2018-10-26-《吃枳椇子醒酒安神》
③《健康时报》2017-08-08《喝苹果茶醒醒酒》
④《健康时报》2016-01-01《天下没有解酒方》
编辑:齐钰
在中国,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是每一个家庭必需的日常用品,茶也走近了千家万户,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是有客人来访,我们都以茶来招待来宾。茶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精髓,很多人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喝茶。关于茶,它非常有益于健康。
那么,喝茶的哪些误区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个问题上,下面将一一进行探讨。
一、茶是越新鲜越好的误区
新茶是指春天采摘的最初几片新鲜的茶叶制成的。为了保持新鲜,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开始采摘,这种茶叫清明茶。很多人喜欢喝新茶,认为茶叶越新鲜越好。事实上,由于新茶中含有 *** 的浓度较高、还有活性生物碱等,很容易让神经系统兴奋起来。还有新茶中未被氧化的多酚和醛的含量高,对胃肠有强烈的 *** 作用。胃肠功能不佳的人,喝新茶会引起饱腹感、胃痉挛、口干、便秘等症状,甚至可能会使病情恶化。
二、喝茶可以醒酒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喝酒后再喝茶可以醒酒,这是非常错误的。酒中的酒精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并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如果喝完酒后再喝浓茶,茶中的茶碱有利尿作用,可能对肾脏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容易导致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可能会处于危险之中。测试证明,饮酒后喝茶会使食物中的铁吸收减少一半以上,所以饮酒后更好不要喝浓茶。
三、空腹喝茶的误区
有些人喜欢空腹喝茶,空腹喝茶会稀释胃酸,还会抑制胃液的分泌,从而阻碍了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眼花、心烦、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等醉茶的现象,还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也有可能引起胃粘膜炎的发生。所以,如果空腹喝茶后出现以上一些症状,可以通过口中含一块糖果,或喝一杯糖水来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了喝茶的哪些误区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喝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确的饮茶对于身心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助益。但是如果喝茶存在一些误区,可能会对人体形成一些有害物质,不仅会阻碍人体的吸收和消化、还会使许多器官受损,所以,正确地喝茶才可以起到更好的保健作用。
小酌怡情,节日的气氛确实可以因为酒而被烘托得更有味儿,但是喝酒之后的不适感也是实实在在的。民间关于解酒饮料一直流传着多种说法:茶水、蜂蜜水、海带汤、绿豆汤……究竟哪一个才真正能起到解酒的作用呢?
图虫创意
01
喝酒带给身体的不适主要有哪些方面?
大量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其中,某些人在喝完酒后会面部通红,俗称“上脸”。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酒类中的酒精产生的作用。
喝酒上脸的人,一般其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无法及时将酒精代谢后产生的毒性较大的乙醛及时转化为毒性相对较低的乙酸。乙醛可以引起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导致面部皮肤发红。
此外,酒精还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这也就解释了很多人喝酒时从口若悬河到东倒西歪的过程。
图虫创意
而最为常见的一种不适是“上头”,表现为喝酒后产生的头痛、恶心、口渴等症状。这是由于市面上销售的各种酒类,不论是只有几度的啤酒、果酒,还是高达九十几度的烈性酒,都是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
除了含量最多的酒精和水之外,还含有各种醇类物质、醛类物质等,这些物质同时扮演了天使与魔鬼的角色。一方面,它们本身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是酒类香气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它们是导致喝酒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喝酒时的环境、心情等因素也可能会加剧或减弱上头的情况。
图虫创意
02
那些盛传的解酒 *** 真的有效果吗?
前文提到过,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所以有些人会使用茶、咖啡等饮料解酒,希望利用这些饮料中的 *** 的兴奋作用解酒或醒酒,但这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且, *** 还有利尿的作用,加速了将乙醛引入肾脏的过程,从而给肾脏带来负担。
所以,饮茶解酒并不靠谱。对于绿豆汤、海带汤的解酒效果,目前尚没有太多可参考的研究证据,推测其作用主要来自其中的水分,而这与大量饮水的作用可能并无区别。
图虫创意
此外,蜂蜜水也是被广泛提及的解酒饮料。蜂蜜的主要成分之一果糖,在体内有一定的促进酒精代谢的作用,但喝几杯蜂蜜水的解酒效果甚微。而且,对于醉酒后出现的头晕、恶心等症状,也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图虫创意
03
适合酒后的食物和饮品
多水分、易消化是关键
水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解酒剂。酒后多喝水可以促进、加速酒精物质通过尿液、粪便以及汗液排出自身的体外。在饮酒后食用含水量丰富的水果蔬菜以及稀粥、汤面等食物也是遵照类似的原理。
此外,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C,而吃一点软烂的食物也可以缓解酒精对胃肠道粘膜的 *** 。
图虫创意
04
喝酒时,如何控制自己的“度”?
当身体出现哪些信号,就不应该再喝了?
如前所述,喝酒“上脸”是遗传原因导致的,酒精对于他们的毒性较不上脸的人更大,所以这类人群应该尽量避免摄入酒精;其实,对于不上脸的人群而言,酒精的代谢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酒精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对于醉酒者而言,往往是在兴奋期酒精摄入最快。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会很容易让饮酒者失去自控力,喝下更多的酒。
而有些酒的“后劲”较大,等到意识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再停止饮酒,也难以避免醉酒症状。所以,如果想更好地控制酒精的摄入量,就需要尽量减少兴奋期的长度和强度,一些喝酒的技巧和禁忌也是必须要了解的。
比如,在喝酒时应当减慢喝酒的速度,过快饮用低度酒会大大加重胃肠负担,而如果饮用的是高度酒,则会导致大量酒精迅速进入血液,导致越喝越快,迅速喝醉的情况;另外,应当避免碳酸饮料和高度酒同饮,碳酸饮料会加快胃黏膜对酒精的吸收速度,让饮酒者醉得更快。
图虫创意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酒精早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喝酒没有“度”,更好不要喝。儿童和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更要严格禁止饮酒。
05
喝酒前后吃了哪些药品就不能喝酒了?
酒精可以在体内发生多种反应,如果饮酒者同时在服用某些药物,还有可能让这些助人健康的良药变成“毒药”。
在各种可能与酒精出现反应的药物中,最知名的就是头孢类抗生素了。在服用头孢类抗生素以及甲硝唑等抗菌药前后喝酒,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可能会加强镇静催眠药的药效,如 *** 等,也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而且酒精在体内代谢可以产生能量,饮酒的过程对能量代谢有一定影响,所以在饮酒前后服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可能会导致严重低血糖。
另外,酒精对胃黏膜也有 *** 作用,所以如果在喝酒前后服用一些同样可能 *** 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就可能引起更明显的不适感等。
图虫创意
如果在服药期间需要喝酒,大家一定要查看药品说明书上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两栏,或者直接询问医生。
作者|高超、高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副研究员
审核| 宋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副研究员
(科学辟谣平台)
大叶茶,见过吗?消肉食,解酒毒大叶茶
来源产地
为山茶科植物普洱茶的嫩叶。
清明前后枝端初发嫩叶时采摘,干燥加工成条状。
分布于华南至云南、贵州等地。
别名普雨茶。
【原形态】
普洱茶 常绿小乔木至乔木,高10-17m。
小枝幼时有细毛。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cm;叶片革质,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聚伞序具花1-4朵,腋生;
花白色,芳香,直径约4cm;萼片5,宿存,内面无毛,花瓣7-9,基部连合并与外轮雄蕊连合;雄蕊多数,成2轮,外轮花丝连合成长或短管,内轮5-15枚,分离,均无毛,花药丁字着生;
子房上位,3室,有毛,药柱只在先端分裂。蒴果扁圆形,直径3-4cm。
种子几圆形,直径约15mm。
【性状】
性状鉴别 嫩叶干燥加工成条状,长1.5-3.5cm。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卵圆形或矩圆形,筠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表面灰绿色或墨绿色,背面被灰白短柔毛;老叶长可达15cm,宽可达5cm,革质。气清香,味微苦涩。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清热利水,消食醒神。主治神疲多眠,头痛,目昏,小便不利,解酒毒。
《中药大辞典》
味甘苦,性寒,无毒。
入肝、胃二经。
消肉食,逐风痰,泄热,解毒,生津,止渴。治痧气腹痛,干霍乱,痢疾。
《纲目拾遗》:
解油腻牛羊毒,逐痰下气,刮肠通泄。"又:"普洱茶膏,醒酒……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
《中华本草》
苦;甘;寒。
清热生津;辟秽解毒;消食解酒;醒神透疹。主署热口渴;头痛目昏;痧气腹痛;痢疾;肉食积滞;酒毒;神疲多眠;麻疹透发不畅
【归经】
肝;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注意】
虚人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