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茶叶之乡,龙岩喝茶的地方有什么地方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龙岩茶叶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龙岩喝茶的地方有什么地方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福建茶叶哪里产量最多
  2. 中国乌龙茶之乡——泉州茶文化
  3. 龙岩斜背茶产自哪里产地生态环境如何

一、福建茶叶哪里产量最多

福建省气候地理条件优越,是一个多茶类产区,有着一千多年的茶叶历史。2016年福建茶叶产量占全国的18%,茶产业综合产值近900亿元,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之一,所产茶叶涵盖多个领域,如铁观音、大红袍、白毫银针、 *** 茶、政和红茶、武夷岩茶等皆产自福建。

环境: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数据:乌龙茶产量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省乌龙茶总产量的近一半。

文化:泉州产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盛产的乌龙茶早在宋元时期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蜚声中外,以乌龙茶为主。

安溪铁观音:产于安溪县西坪乡。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安溪黄金桂:产于安溪县。其外形“黄、匀、细”,内质“香、奇、鲜”。

毛蟹茶:产于安溪县。因茶表叶下有小毛绒故称为毛蟹,嫩叶尾部多白毫,内质香气清高。

永春佛手茶:产于永春县,其色泽砂绿乌润,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具有独特果香。

数据:截至2014年,全市茶园面积达60.9万亩,毛茶总产6.47万吨,毛茶总产值31.8亿元。

文化:是中国八大贡茶产区之一,早在南唐保大年间就已列入中国贡茶名册,享有“茶乡”称誉,乌龙茶居多。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太极文化的发源地。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齐备的茶中珍品。

武夷山大红袍:为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大红袍茶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品质优异,独具特色。

邵武碎铜茶:产于邵武市,香味醇厚,泡饮茶汤澄明透亮,揭盖透出一股山野气息。

政和工夫:主产于政和县、松溪县。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

正山小种:原产地在武夷山市桐木关。茶叶呈黑色,条形紧索,但茶汤为深红色,有特有的桂圆香味。

环境:宁德地处丘陵地带,依山傍海,既有沿海平原,也有千米高峰,山高谷深,境内水道纵横,海岸线绵长曲折。

数据:截至2015年,全市拥有茶园面积103万亩,茶叶产量9.3万吨,毛茶产值约40亿元。

文化:可追溯到晋代,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茶叶品种齐全,品质优异。

坦洋工夫:产于福安。其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

白琳工夫:产于福鼎,系小叶种红茶。其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状,内质汤色浅亮,味清鲜甜。

福鼎白茶:产于福鼎太姥山。其 *** 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

白毫银针:产于福鼎,成品茶形状似针,冲泡后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官司绿茶:产于周宁县,其香气高爽持久,滋味香甘醇厚,汤色碧绿清透。

环境:适宜 *** 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数据:截至2016年,龙岩市全年产茶量近2.3万吨,比之上年增加15%。

文化:龙岩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据记载,龙岩宋代就产茶,以青茶为主,绿茶次之。

漳平水仙:漳平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漳平水仙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

永福高山茶:产于漳平永福。干茶色翠绿鲜活,汤色蜜绿显黄,有突显的“花果香高山韵”。

龙岩斜背茶:产于龙岩市新罗区。其干茶色泽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绿黄亮,以“三著黄绿”而闻名。

武平绿茶:产自武平县,其香气高锐,滋味清爽,色绿形美。

环境:福州位于闽江入海口,枕山、襟江、面海,山海资源兼备,气候舒适宜人,物产十分丰富。

数据:产量逐年攀升,截至2014年,仅 *** 茶一类便达到产量1.5万吨,产值达21.9亿元。

文化:福州 *** 茶可追溯至汉代,早在1700年前,就有方山露芽、鼓山柏岩茶成为唐朝以后皇家贡茶,其中 *** 茶最为有名。

*** 茶:福州是 *** 茶的发源地。干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冲泡后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

永泰绿茶:产于永泰县。香气栗香显、带花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绿亮匀齐。

七境茶:位于罗源县西部山区西兰乡。茶叶由于采制精细、工艺考究、毫香突出,具有“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特色。

半岩茶:产于福州鼓山。此茶生在鼓山岩层或丛荫之中,少有阳光直接照射,纯为天然雨露滋润长成,故味清色淡而芳香。

鹿池茶:产于连江县长龙镇。因受海洋 *** 气候影响,该地雨水充沛,茶叶品种独特,口味清香甘醇,史称“鹿池茶”。

环境:属于 *** 带季风 *** 湿润气候,区域 *** 气候得天独厚。

数据:截至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46.9万亩,产量7. *** 万吨,乌龙茶产量居福建省第二位。

文化:早在明朝中叶,漳州茶从古月港远渡重洋,深受外国贵族青睐,以乌龙茶为主。

白芽奇兰:产于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干嗅能闻到幽香,冲泡后兰花香更为突出。

南靖丹桂:产于南靖县。由武夷四大名枞之一的肉桂自然杂交的后代选育而来,香气奇高、滋味醇厚、外形翠绿、汤色金黄。

*** 茶:产于诏安县。高香耐泡,回味甘爽持久,适配 *** 很强,在其他茶叶中掺入 *** 茶,能大大提高香味。

诏安苦丁茶:产于诏安境内海拔一千多米的犁壁石高山谷。自古代就有以苦丁茶治病的风俗,传统饮法是摘茶叶泡水喝,清热解毒,消炎泻火。

火田大茂山茶:产于云霄县火田镇,被誉为“陈将军茶”,采自于大茂山 *** 野生茶树,品质优异。

长泰天竺岩茶:产于长泰县,具有独特的岩骨花香,醇厚甘爽之味,清澈杏黄之渍,富有收敛 *** 、耐冲泡。

盘陀金萱茶:产于漳浦县盘陀镇,以金萱茶树采制的半球形包种茶,其茶汤呈清澈蜜绿色,具独特天然牛奶香和桂花香气。

二、中国乌龙茶之乡——泉州茶文化

1、泉州的茶叶是各地闻名的。泉州市中国的乌龙茶之乡,也是泉州安溪铁观音的古香。泉州自古就有茶都的美誉。以现在盛产茶叶的情况来看,泉州还真是名副其实的茶都。本文将为你介绍泉州文化中的茶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2、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是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3年列全省之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接省城福州、莆田,南毗厦门,东望 *** 宝岛,西接漳州、龙岩、大田县、尤溪县。

3、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泉州通行和漳州、厦门、 *** 等通行闽南语。

4、泉州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自古就有“闽南茶都”的美誉。安溪产茶几乎与置县同时,已有1000多年历史,其中盛产的乌龙茶早在宋元时期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蜚声中外。安溪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

5、安溪茶叶生产历史之久、产量之多、 *** 之巧、质量之高、茶艺之精、饮茶之盛堪称华夏一绝。随着茶业的发展,安溪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全国6大类74种旅游资源,安溪就拥有6大类41种。

6、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浓郁茶乡特色的安溪文化(茶歌、茶舞、茶艺、茶餐、高甲戏等)和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的茶文化旅游呼之欲出,成为安溪新的经济热点。安溪还被誉为“茶树良种的宝库”,茶农素有“茶师摇篮”之称。

7、安溪县现有茶园25万亩,既是福建乌龙茶出口基地县,也是全国更大的乌龙茶主产区,现年产茶叶1.5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1/4,福建省乌龙茶产量的1/3,是全国产茶大县。质量上,安溪“风山”牌特级铁观音连续18年保持国家金质奖荣誉,并成为“国茶”、“贡品茶”。

三、龙岩斜背茶产自哪里产地生态环境如何

龙岩斜背茶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 乡的老寨、新寨、背洋、山头、梅溪村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原产地斜背村的农民,祖居泉州,先是迁居漳平永福,而后又从永福迁到龙岩斜背村(亦称老寨)定居,至今已传十九代。他们定居后即开始种茶。加工出来的茶叶,以产地定名为斜背茶。斜背茶为高山茶类,属炒青绿茶。

龙岩茶叶之乡,龙岩喝茶的地方有什么地方-第1张图片-

千米海拔、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富含石英、大叶品种是形成三著黄绿的物质基础;斜背茶,主产于大山深处海拔1200多米的新罗区(原龙岩县) *** 乡斜背的老寨村,及邻近的新寨、背洋、山头和梅溪等村。斜背村位于万山之巅,海拔高达1248米,背洋和梅溪两村海拔也达1000米以上。山上云雾弥漫,日照时间较短,年日照时数为2058小时,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降雨量168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5%,土壤多为黄壤、灰棕壤,含有石英细砾,质地疏松。

斜背产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 *** 乡的斜背、背洋和梅溪三村是斜背茶的主产地。

该茶主要集中于老寨、新寨、背阳三村,梅溪、山头村也有少量种植,各地海拨都在1000米以上,区域分布面积700余亩;更大茶树在背阳村,椐称有近百年树龄,树高6.5米,树幅5.0米,树干最粗处直径16厘米,这棵大茶树与其它几十棵茶树连种在一起。老寨村也有一棵百多年的老茶树,上世纪中后叶该茶树主干已老朽,后由其根部又簇发新枝,近二十年来该茶树高已达2.5米,树冠宽约达1.5米。

该茶种于房前屋后,山垅两旁,按乌龙茶的标准采摘鲜叶,茶树新梢伸展至中小开面时(一般4-6片叶)将整个茶梢采下,不留叶片(这又有别于乌龙茶的留叶采摘),按一定工艺制成条索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黄绿具三黄特色的炒绿茶;按叶片形状大体上可分为大叶种、瓜子叶种、竹叶种、圆叶种(白叶种)、红叶种(紫芽种)五种。目前此五类叶片茶树都能在茶园中找到,由于大叶种发芽早、产量高、品质好,是较为普遍种植的品种,其它品种极为少数。

斜背大叶茶村冠高大,枝杆半披张,分枝角度在四十五度左右,属于乔木或半乔木。叶片长椭圆形,叶面平展,叶背稍隆起,长10-16厘米,宽4-6厘米,叶脉11对左右,锯齿40对左右;新梢伸育力强,嫩梢黄绿肥壮,节间较长。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龙岩 地方 喝茶 茶叶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