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龙陵县象达乡玉石之乡的问题,以及和玉石之乡是什么地方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关于黄龙玉产地的知识你知道吗-和田玉资讯
1、众所周知,新晋的玉石之星黄龙玉产地在云南的龙陵县,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龙陵县处于怒江、龙川江之间,龙陵县崇山峻岭,还因龙陵凭山多雨盛而名冠滇西,素有“滇西雨屏”、“翠绿之都”的美誉。一方水土养一种玉,在山和水的孕育之下,才有了黄龙玉这样的美玉形成。黄龙玉产地主要集中在龙陵的小黑山、龙江乡、镇安乡等地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地方产的
2、黄龙玉牌
众所周知,新晋的玉石之星黄龙玉产地在云南的龙陵县,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龙陵县处于怒江、龙川江之间,龙陵县崇山峻岭,还因龙陵凭山多雨盛而名冠滇西,素有滇西雨屏、翠绿之都的美誉。一方水土养一种玉,在山和水的孕育之下,才有了黄龙玉这样的美玉形成。黄龙玉产地主要集中在龙陵的小黑山、龙江乡、镇安乡等地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地方产的黄龙玉各有什么特点。
3、众所周知,新晋的玉石之星黄龙玉产地在云南的龙陵县,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龙陵县处于怒江、龙川江之间,龙陵县崇山峻岭,还因龙陵凭山多雨盛而名冠滇西,素有滇西雨屏、翠绿之都的美誉。一方水土养一种玉,在山和水的孕育之下,才有了黄龙玉这样的美玉形成。黄龙玉产地主要集中在龙陵的小黑山、龙江乡、镇安乡等地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地方产的黄龙玉各有什么特点。
4、小黑山是黄龙玉主要产地,产量和储量都非常的大,小黑山黄龙玉矿区的分布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优质玉石矿体就有2平方公里。小黑山地处龙陵县中南部,处于龙新乡和象达乡的接壤分水岭山地,海拔2720米。小黑山黄龙玉石原料的种类有洞坑玉、草皮料、山流水。品种有板料、瓦沟料、山筋料、草花玉、原封玉等,品种多样,应有尽有。小黑山矿区包括洋烟河、大场、团坡、芹菜塘、大河边、百花寨、向达凹等矿带。
5、龙江矿区出产的黄龙玉的特点就是玉料的体积大,而且裂纹也少,适合用于大型玉石雕刻。玉料的皮呈黄褐色波纹状或鱼鳞状,玉料内部颜色大都呈红、黄两色,色泽浓郁,但稍有发灰。内部多棉体内含有一些粒状杂质,影响玉的质地。
6、镇安产出的玉料一般呈 *** 、橙色、红色、白色,但其色泽发暗不纯正,色彩不艳丽。镇安籽料外皮一般呈古铜色、绿色、灰色、青 *** 纹,极具观赏 *** ;籽料内部呈灰色和黑色,外部被红、 *** 所包裹。
7、首先,观察黄龙玉的质地,选择质地细腻,结构紧密的玉料。上好黄龙玉透明高且光泽像和田玉一样温润。并且光线要柔和,给人亲切的感觉。
8、其次,颜色是越是黄越是纯正就越好。既然名为黄龙玉,就以黄为贵,颜色要浓郁,鲜亮。 *** 在我国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 着好运。
9、黄龙玉是不错的玉种,尽管有人置疑它并非玉石,但却丝毫不会降低其价值。黄龙玉拥有翡翠一样的硬度,又像和田玉一样的光泽温润,加上颜色为大众喜爱的 *** ,无论是审美还是收藏价值都是很大的。
二、黄龙玉的产地分布
小黑山,最主要的产地,产量巨大,存储量也更大,所占面积可达到四十多平方公里,其中优质的黄龙玉矿产可占1/20,也就是二平方公里左右。小黑山产地位于龙陵县中南部,在海拔2700米以上的山地上,这里出产的黄龙玉品种多样,其原料也有好几种,如草皮料、洞坑玉、山流水等,有差不多7个以上的矿带。
龙江乡产地的黄龙玉主要是体型大,是作为大型黄龙玉雕工艺品上好的材料,体积大说明形成过程中受到的拉扯相对较少,从裂纹少这点也能证明。另外,这里出产的玉料皮为黄褐色波纹状或鱼鳞状,内部浓郁的红色或 *** ,内部含杂质比小黑山的要多,这点影响她的质量。
镇安乡产地的黄龙玉玉料一般有黄、橙、红、白等色,但没那么纯正,且不够艳丽。籽料的外皮就不一样了,有古铜色的、绿色的、青色的等颜色的图纹,非常具有观赏 *** ,外部主色调为红或 *** ,内部则是灰的或暗的。公元2004年,一种新玉种逐渐走入藏家的视野在云南发现,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名为黄龙玉。浙江龙游、广东台山、潮州、紫金等地也有少量产出。黄龙玉主色调为黄、红两色,“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 *** 在中国文化中为最尊贵和最神秘的色彩,为皇室与 *** 专用。中国人一直致力于 *** 玉石的寻觅,几 *** 来却一无所获,以至于玉石一出世即被封为石帝,其硬度堪比翡翠,其质地细腻且晶莹剔透,为皇家和显贵专宠,而田黄石一直未被称为玉,是因为其硬度远远低于传统意义上玉石的硬度,即要高于摩氏硬度5,而田黄的硬度只有2.5左右。因为它的出现弥补了从古至今缺少黄、红色玉种的缺憾,集富贵、图腾、华美于一身,尽显王者风范。“盛世兴,美玉出”,以黄、红两色为主色调,与国旗、国徽颜色不谋而合的黄龙玉惊艳问世,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注定为华夏玉文化的发扬光大开辟一片新天地。黄龙玉的发现正填补了这一空白,圆了中国人万年的梦想。
自2011年2月黄龙玉被国家正式录入《国家珠宝玉石名录》,成为与翡翠、和田玉同等位置的天然玉石后,相继在云南昆明世博园设立了朗玉黄龙玉博览馆、广东潮州设立了新发黄龙玉博物馆、北京设立了红九美黄龙玉珍藏馆,免费向玉石爱好者 *** ,展示众多高端精品黄龙玉。
黄龙玉在作为玉石开发之前,只作为观赏石被人收藏和买卖,被人称做云南黄蜡石。在公元2000年,广西石商在云南龙陵龙新与象达交界的苏帕河中发现了云南黄蜡石,因其石质细润、色泽金黄、块型硕大、变化丰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遂悄悄采挖后贩卖至广西作为观赏石交易.芒市人开始大量收购,先是山料,后是籽料。
2004年初,市场上好的山料只要几元钱每千克,但当前已涨到几千元乃至数万元每千克,上好的籽料、草皮料、山流水、草花料等因资源稀缺,更是一料难求, *** 处于快速持续增长中。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究其原因主要是黄龙玉的优良品质和独特丰富的色彩得到了专业人士、投资者和广大老百姓的高度认可,再加之黄龙玉矿藏量远远低于我国名贵的和田玉及 *** 翡翠的储量(黄龙玉探明储
量不到40万吨,可以利用的仅有5%左右,优质的料石更是稀少),所以黄龙玉具备了名贵宝玉石的稀有特 *** 。
黄龙玉的涨价速度虽然很快,但它的绝对 *** 却远远低于和田羊脂白玉2000-3000万元每千克和翡翠一个 *** 挂件突破亿元、一个 *** 手镯突破两亿元的天价。作为公认的三大优秀玉种之一的黄龙玉,其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投资和收藏的空间不言而喻。今天,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家对精神生活水准的要求与日俱增,加上传统玉石中的优质资源已枯竭。诸多因素,为黄龙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时却有人不禁对黄龙玉产生怀疑,它的价值该 *** 多少?还有人说,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二氧化硅,这岂不和玻璃一样价值很低?不敢或不屑碰它了,而事实究竟怎样?
优秀、名贵的天然玉石必须具备美丽、稀少、耐久三大要素,而非简单的以成分来论定其好坏和价值,如翡翠的成分为钠铝硅酸盐、和田玉的成分为钙镁硅酸盐,而硅酸盐却是地球地壳的主要成分,随处可见。当初古人在发现、利用和收藏翡翠、和田玉时并不知道它们的成分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们具备了优秀玉石的三大要素才被人们喜欢和收藏的,即便当今社会通过科技手段可以鉴定出它们的成分,也不能说钠铝硅酸盐就是翡翠,而必须是宝石级的才能叫翡翠,即便称得上翡翠的也有 *** 低廉和价值连城之分。再如,最名贵的钻石其化学成分是碳分子与煤炭一样的成分,昂贵的红蓝宝石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并且红蓝宝石还可以进行人工合成,但它们依然是最名贵的宝石。同样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欧珀,却是国际上公认的五大优秀名贵宝石之一,价值不菲,其中 *** 黑欧珀的 *** 甚至已经超过了 *** 钻石的 *** 。
所以仅仅以成分来决定玉石的好坏和价值高低是多么的狭隘!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有某些“利益集团”防止自身利益被其它玉种或者新玉种侵蚀而向人们不断灌输错误理论,而某些“专家”也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也有一些假专家是人云亦云,从而造成了老百姓的无所适从。黄龙玉具备了美丽、稀少、耐久等重要要素,才被人们广泛喜爱和收藏的,并且有理由它的 *** 还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还有人在质疑黄龙玉缺乏文化底蕴,因其现世时间不过十年,从而就否定其价值。中国玉文化有证可考应该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所以国人真正使用玉石的历史应该是超万年以上,而黄龙玉的文化底蕴是在于它传承、发扬、并极大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万年玉文化的内涵,继往开来,与中国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一脉相承。如今在盛世之时圆了国人的万年梦想,验证了俗语:“盛世兴,美玉出”。
因为翡翠、和田玉的优质资源已经枯竭,好东西已经被少数人收入囊中,即使市面上可以见到屈指可数的优质展品,那已经是天价,老百姓是可望不可即,甚至连触摸的机会都没有,即使中低端品质的价位也不是一般人普遍能接受的。难道非要所有的 *** 花费不菲的费用去玩赏、收藏、传世和田玉、翡翠中的中低端品,才是在传承和发扬中国玉文化吗?这样的思想要么是狭隘的、偏执的,要么是正中某些人的“目的”!
况且现世时间长短即所谓的历史并不是决定一个玉种价值高低的必要因素,因为我们不是考古学家、不是研究玉文化的学者,玩赏的更不是古玉和古董,而是具有美学价值、投资、收藏价值的天然宝玉石。如被我们祖先更先使用的很多玉石并非和田玉,那些玉石被使用的历史远远超过和田玉的历史,但它们的 *** 却远远低于和田玉。被誉为“玉石之王的翡翠的历史也不过短短三、四百年的时间,与和田玉的历史不可同日而语,但翡翠的 *** 却是和田玉所不能企及的。再如,当今人们佩戴、投资、收藏的主要玉石分别是翡翠、和田玉、黄龙玉,而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厚重文化底蕴、出现的比翡翠和田还要早的中国四大名玉的蓝田玉、独山玉、岫玉,却没有进入主流的投资收藏品,甚至想买都不好找地方。人们在投资购买翡翠等玉石时也是要从种、水、色、润等标准去衡量它的价值,这几个标准是玉石先天必须具备的,而不是人文可以赋予的,这也是古人当初在衡量优秀玉石所用的“五德”。所以要成为一种名贵优秀的玉石,首先必须具备优秀的种、水、色、润等先天要素,然后通过人们的认知、接受、玩赏,不断的赋予它人文的价值,在这过程中不断的被提升。
中国玉文化几次重大考古发现,如“红山文化”、“良渚玉文化”、“兴隆洼文化”,所出土的玉石却都不是和田玉,更不是翡翠,出土的玉石品种也没能成为当代名贵玉石,因为我们考量宝玉石的价值不仅是文化,更重要的是玉石自身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再加上其稀少的储量。黄龙玉自身品质并不亚于任何玉种,储量也远远小于翡翠、和田,它需要的是被更多的人认识和认知,就像翡翠、和田玉一样也是一点点开始逐渐被认知的,如果仅是因为黄龙玉还“年轻”就完全否定之,那是多么可怕、多么偏执、多么无知,甚至是另有所谋,谁没“年轻”过?
黄龙玉完全具备作为优秀名贵玉种的先天要素,并且是更加符合中国人对玉的审美要求,它的价值也一定会在人们不断玩赏中得到更大的提升。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黄龙玉从被发现到被广泛接受就充分验证了这一理论。翡翠、和田玉中高品级藏品已是天价,且优质资源已经枯竭,这一切都为黄龙玉以及玩赏、收藏黄龙玉的人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和平台,在这个资本运作自如,人们物质水平快速提升的时代,黄龙玉及其玩赏者一定会用更短的时间创造继翡翠、和田之后的又一新奇迹,为中国绚丽多彩的玉文化再添浓重一笔,成为中国玉文化的继往者和开来者。
翡翠、和田玉也好,黄龙玉也罢,都是地壳运动形成于数亿年之前的宝玉石,都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瑰宝,只不过被人类发现和使用的时间不同而已。任何一种玉种终会有(优质)资源枯竭殆尽的一天,并不断会有新的优秀玉种被发现,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角色而已,它们都是中国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田玉的主色调是白色,象征纯洁、高雅;翡翠受推崇的颜色是绿色,象征生命不息;黄龙玉的主色调和受推崇的色彩是黄和红,象征富贵和吉祥,它们被不同的人喜爱或被同时喜爱,它们都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国玉文化的使命。
有人说黄龙玉不是玉,请问何为“玉”?事实上,玉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无论是矿物学还是康熙词典都没有确定的注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玉这个名词从古代而来,而古人是怎么定义玉的呢?古人曰:“石之美者为玉”,也就是说美丽的石头就可以称之为玉。结合古人的说法,除了美之外,还应该要具备一定的硬度(摩氏硬度在5以上),还要具备稳定耐久可传承等要素。当然优秀的玉种还应具备更多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如果按照古人提出的优秀玉石须具备“十一德”,而黄龙玉完全具备。
但还是不乏一些人只承认和田玉为真正的玉石,其它玉种都成了广义的玉石,甚至不能称作为玉。如果这么说中国玉文化就没有万年的历史,因为在和田玉之前被发现使用的玉石都不是玉了,后来国际公认的玉石之王翡翠也不是玉,就连古往今来中国人熟知的“和氏璧”都变得不是玉了(据考证和氏璧是非和田玉的其它玉种),难道中国万年玉文化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子虚 *** ,闭门造车的结果?是不是“中国玉文化”可以直接更名为“中国和田玉文化”了呢?,也可以让和田玉直接更名为“玉”,去掉前面的定语了呢?按此逻辑,等到有一天和田玉资源枯竭殆尽后,中国玉文化从此也就结束了?!那且不是贻笑大方,成了某些人自圆其说了。
当然一个新的玉种即使再优秀,也需要人们逐渐的去认知和接受,它的价值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当初和田玉刚被发现到被接受、认可并广泛使用用去了百年的时间,翡翠刚进入人们视野时被嘲笑”非玉也“,但只用了七、八十年的时间就超越了当时中国玉文化的主体和田玉了。它们的文化底蕴、价值体现都是人们在接受、玩赏、收藏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变得厚重的,没有一个玉种是天生就是出自名门,所以当一个新的玉种,如黄龙玉的出现时,某些人就急于去否定它玉的特质,或者完全去否定它未来的价值都是狭隘的、偏执的或是有目的 *** 的。在现代经济发达、科技发达、通讯发达、互联网发达的信息时代,有理由黄龙玉会用更短的时间去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2013年3月1日,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DB53/T440—2012《黄龙玉》地方标准启动实施。该标准的科学 *** 和 *** *** 更强,尤其是质量检测指标更全面更具体。这次“新地标”启行后,将使黄龙玉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问题,以科学的鉴定和检测标准来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行之有效的质量检测体系来保障黄龙玉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黄龙玉的省级标准的不断实践和优化为下一步的国家标准 *** 做好充分准备。根据 *** 宝石协会(GIG)玉石研究报告(GIG)。日常保养的主要 *** 与翡翠及和田玉相近:
2,是切忌高温暴晒,以免黄龙玉失水、失泽。
3,要经常佩戴、擦拭。清洗用软布或软刷浸清水刷去污秽。
4,不能与酸、碱和 *** 接触,这些化学试剂都会对黄龙玉表面产生腐蚀作用。
人养:凡是黄龙玉的高档精品工饰品,因其质地温润细腻,勿需擦油、打蜡。只要经常把玩,抚摸,取得 *** 汗、脂的长期滋润而更加晶莹、水灵,而且越经常佩戴就越显得温润迷人。
油养:为应用得广泛的 *** ,但必须用于无色无味、清澈如水的优质婴儿润肤油;油养时注意观察,必要时可继续延长油养时间。
黄龙玉是玉雕行业中一种新兴美玉。它有和田玉之温润、田黄之色泽、翡翠之硬度(摩氏7度)、寿山石之柔韧。黄龙玉外观,既有翡翠可见的纤维状结构,也有与田黄相似的萝卜纹;其透明度既有令人满意的翡翠的“水头”(其透度可达3-6cm),又有比和田玉更好的“油头”;其玻璃光泽更引人入胜,再加之黄龙玉的主色是 *** 和红色, *** 寓意“富贵”,红色寓意“吉祥”。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玉种,既可以把玩原石,也适合雕刻成各种摆件、饰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当今玉石收藏新贵。黄龙玉一路飙升的 *** ,激发了人们的收藏热度,他们把黄龙玉当成比房地产更保险的投资领域,但对于黄龙玉的文化价值,研究者甚少。不少学者及玩家认为,黄龙玉的品质已臻完美,只可惜其现世时间太短,文化底蕴不足。
黄龙玉作为一种玉种的文化确实不如和田玉与翡翠。作为在我国 *** 成名的黄龙玉,收藏界是褒贬不一,但归其原因还是因为它的出现时间太短,没有形成其特有的玉石文化,文化是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但翡翠在中国的早期经历不尽如意,刚出现时和今天的黄龙玉相似,它用七八十年左右时间变 *** 人追捧的对象。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一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价值本身就堪比黄金,升值潜力巨大,人们有理由相信,黄龙玉将形成一种新的玉石文化。
三、苏帕河的苏帕河黄龙玉
云南龙陵苏帕河两岸众人疯挖黄龙玉每公斤万元
云南信息报记者郭敏南方都市报记者袁小兵
国家尚未对黄龙玉进行科学的命名和 *** 鉴定标准,但这是离 *** 者们很遥远的事了。他们只知道,在这个疯狂的地方,随便卖点手电筒、柴油机都可以赚大钱;他们在蒙蒙细雨中,在刺耳的风钻机声中,寻找价值所在。
雨越下越大,藏宝人岳万永赶紧跑回家,刚才妻子来 *** 说有外地的买主上门了。虽然干旱持续了8个多月,但居住在云南龙陵县苏帕河两岸的人并不乐见这场雨,雨水会灌满河床,他们的挖宝行动必须停下来。每到这个时候,镇上和县城里的娱乐场所就会挤满了人,而从茄子山水库到三江口40公里的河谷内,搭建的成百上千的蓝色帐篷里,将空空如也。
66年前,这里曾经是二战中国战区的最前沿,著名的松山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全民动员的热情被另外一场战役所点燃:6年前有人在这里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黄龙玉的石头,经过媒体的宣传和商家的托市,短短数年, *** 从最初的几元钱一拖拉机到现在的上万元一公斤,人们卖了自家的山地,挖了自己的水田,开始疯狂“淘金”。
几分钟后,岳万永从山下跑回了家。他对来自昆明的买家摇头说:“12万元是昨天的 *** 了,现在要卖15万。”
莫增孝看了看挂在柱子上的钟,6月11日下午2点,外面还下着雨,离开工还有1个小时。他摇醒了睡在床板子上的两个人,起来玩“ *** ”,“我们玩2块钱的底,10块封顶”,其中一个年轻人指了指外面的另外一顶帐篷,“他们挖到了宝,都玩几千上万的。”
莫增孝是龙陵县象达乡人,20岁,浓眉大眼,读完高二辍学跟着 *** 做茶叶生意,现在他的发财计划是挖石。
莫增孝穿一双人字拖,大拇指的脚趾甲都向上卷曲起来,左耳一直塞着一个 *** 。这个帐篷有11个主人,除了他,其余10人每晚都住在这里,所以柴米油盐都备齐了。只是没有电视,晚上唯一的活动就是打牌。白天,他们就在一亩大小的农田里挖掘,挖到3米深、5米深,就有可能发现宝石——黄龙玉。莫增孝是这个11人 *** 队伍的队长。
片刻,有两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其中一个穿了红色的小马甲,“听说挖出来一块儿,看看。”莫增孝从身后的碗柜上取下一块儿石头, *** ,椭圆,大概有3公斤重。来者取出一个电筒,顶端紧贴着石块的表面滑动,强光下可见从石头里面泛出的淡黄,“多少钱?”小伙子挠挠头,“8000元吧。”
穿马甲的中年男子叫做匡家清,家就在这个帐篷的背后山坡上。莫说,匡家里有几块田,都卖了出去,赚了差不多上百万元。
这里是苏帕河的河底,河谷平坦处是稻田,这两日正是 *** 秧的季节。
苏帕河,龙陵县中南部一条自北向南的河流,由西向东汇入怒江——正是这条河,在二战时阻挡住了日军进攻中国西南的脚步。苏帕河发源地小黑山,为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萨尔温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独龙江)两大国际河流上游的水源涵养区域,被苏帕河及其上游的10多条支流环绕。由于地质上的变迁,石英/玉髓原生矿脉大部分集中在小黑山及其周边地区,所以这一带成为云南黄龙玉的最重要产区。
“2006年初,每到下午在龙陵县城就找不到住处了,宾馆酒店全被外地来购买黄龙玉毛料的客商住满”,龙陵县 *** *** 、黄龙玉开发协调办公室主任侯德升说,“每天有三四千人在小黑山上开采黄龙玉,工棚共有218间,开挖矿洞多达118个。”
为了和 *** “封山护矿”的管 *** 对,当地农民会带着土狗进小黑山,让土狗和 *** 的警犬打架,他们则进山偷石料。
2006年9月, *** 引进大公司有意对小黑山有序开采后,苏帕河又成了当地人的冒险乐园。
下午3点,莫增孝准时开工,11个人全部出动,他们活动的范围是从河边到帐篷边上大概1亩的田地,称之为“塘子”。3个月前,他们花了26万元从上一家地主买来,而半年前的 *** 是12万元。“这个地主很聪明,一下子买了这么三块儿”,莫增孝指指自己的塘子上面的范围,“现在卖给了三家,自己还留了一小块儿,3个塘子卖了56万多元。”
和城市里炒房的人类似,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龙陵县嗅觉灵敏的村民开始大规模屯地,他们以低于10万元每亩的 *** 买下来,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陆续卖出, *** 翻了几倍。与莫增孝的塘子一河之隔的另外一块儿田,不足一亩, *** 已经炒到了100万。
所有塘子的开采期限都是挖尽宝石为止。莫增孝的塘子此前已经被上一家地主挖了3米深,后回填。现在他们必须清理这3米的浮土,然后再向下开掘。挖掘的工具很原始,包括锄头、竹筐、风钻机、柴油机、钢钎。但3米以下经常碰见巨大的石头。为防止河床被大规模 *** ,防止水土流失,当地 *** 严禁他们使用大型挖掘机和 *** 手段。一名年轻人抬着风钻机,用穿了塑料拖鞋的脚紧紧地把钻头卡在石头上,一摁按钮,钻头开始高速运转,在石头表面上打了几个滑之后,钻入石头。
整个钻头没入之后取出,莫增孝将两片钢钎 *** 钻孔,然后将一截钢钉揳入,抡起铁锤砸下去,几下之后,石头裂成几块儿,可以搬走。年轻人站在巨大的石头上,下面是积水几米深的水塘。他的裤子已经被撕裂到了裆部,风一吹,露出白花花的肉,他说这是被风钻的钻头 *** 掉的。他才19岁,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冒险的事。
整个作业细致得如同考古学家的考古。浮土全部是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然后用两个小竹筐挑走,石头则被破成小块儿,这期间,有任何“可疑”的石头,都会被他们捡起来仔细辨认。这些被初步挑选出来的石头,放在旁边堆成一小堆,会有一些村民过来挑选,如果合意,就会以几十元的 *** 买走。第二天,它们将出现在从龙陵县龙新乡到象达乡苏帕河这一段公路边的小摊上,有些会经过初步的打磨。
龙陵县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县, *** 一个塘子的原始资金动辄几十万元,单靠一家一户很少能有拿下来的。当地村民“淘金”的方式是——合资入股。
莫增孝与10个村民合伙的这个塘子开挖40多天来,已有6万元的收入。这不算很高,旁边的一座帐篷里,已经挖出了80多万元的石头,一个人能分到五六万元。
在河岸陡峭,河边没有田地的地方,当地村民会以河中心为界,将山坡上自己田地从坡顶延伸至河岸的面积全部划定为自己的范围。可以自己开采,也可以承包给别人。所谓承包,是指召集一些村民集体劳动,没有工资,一旦挖到宝石,山主(即田主)抽三成,其余扣除成本后按人头分配(仍然包括山主)。
合资入股的好处是,那些在河边没有田地的农户,也可以参与到这场财富的分配中来。
这样的“淘金”几乎是 *** ,“没有哪一家是亏的”,莫增孝指着自己的塘子,“现在还没挖到河床,河床下面,宝物更多”。当然,由于遇见巨石,他现在想卖掉这个塘子,开价70万。在旁边的山上,他早前分别以6万和8万的 *** ,买下了两块山地,等待开采。从山上挖出来的宝石,被称作山筋石(或者山料);从河里挖出来的,则称为水冲石(或者籽料)。
靠着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从茄子山水库到三江口,大约40公里的苏帕河河谷,搭建起了数不清的蓝色帐篷。他们都和莫增孝们一样,都来自周边的村寨,每一顶帐篷里都住了10-15人。这是黄龙玉市场的最上游,也是纯粹属于本地人的圈子。
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冬季来临,苏帕河露出了河床,就是村民最忙碌的时候,几乎家家出动,老人和孩子都活跃在河底。
但是这个“ *** ”的游戏,却是由广西人发明的。一个被大家都认可的说法是,2000年前后,有一位李姓广西人在这里修建水电站,偶然从河底发现广西贺州市场上 *** 的黄蜡石,但是品质要胜于当地,便以几元钱每千克的低价,收购了一车(15吨)黄蜡石贩运到贺州 *** ,赚了2万元。当时,黄蜡石是作为一种观赏石来卖的,买卖 *** 不高。2004年,德宏州一名玉商从贺州石商待运的一批黄蜡石中,选出一块长不过尺、厚不及寸、重不达三斤的“玉质黄蜡石”,以30元购下,加工成摆设用的“黄龙玉大玉镯”,当时卖了600元(后又被转手卖6000元)。
由此,人们才发现黄蜡石的另外特质。此前,作为观赏石的黄蜡石主产地是广东潮州、广西贺州等地,但从2004年起,这种石头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定名为“黄龙玉”。其中“黄”为颜色,“龙”为产地龙陵,“玉”即美石。在各种公开的宣传资料中,将黄蜡石与黄龙玉进行概念分割,称“黄龙玉是继新疆和田玉和 *** 翡翠之后,发现的更优秀的玉种”。
也自此,短短6年间,这种被命名为玉的石头,身价从最初的几元钱一公斤涨到上万元一公斤,有专家称,“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
龙陵被世人记住的是66年前全歼日军的那场松山战役。在这片从前的焦土上,现在则演绎着比战争更激荡人心的 *** 暴富神话。
“椿头坪村有个洞子,5月份出了600多万元的货,现在洞子要转手,有人开价500万山主不卖,要2000万。”苏帕河边上的朝阳村一家牛肉餐馆里,中间商贾治敏悄声对我们说。他和几个人合伙在苏帕河的下游花6万元买了一个塘子,前两天转手卖了8万元。比起挖石头,他认为从事第二道生意赚得更多,也就是从村民手里收购毛料,然后自己加工或者转手卖掉。为此,他每天骑摩托车带着妻子,穿梭在各个村寨和塘子之间。
*** 是在去年底今年初疯涨起来的。贾治敏说,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从龙新乡到朝阳村的公路,变成了巨大的停车场,连摩托车都开不进来。牛肉餐馆每天要杀一头牛,朝阳村学校里的老师都请假去挖宝,有村民靠 *** 黄龙玉,身家已经过亿。
村民不知道的是,那段时间,浙江义乌的珠宝市场,黄龙玉在3个月内 *** 暴涨三成,成交均价每公斤达2万元左右。
贾治敏所说的“2000万洞子的主人”叫做岳万永。岳的山洞就在自家的田地里,他和5个村民合伙开采,直到今年5月之前都一无所获,但5月份一个月内,就挖出来大大小 *** 0多万元的货。“我让买主到洞子前来竞拍,谁出价高,就卖给谁”,这是岳万永发明的 *** ,后来被许多人效仿。
不过,关于600万和2000万,都被证实是极其夸张的说法。岳说他的山洞不会转卖,他已经遣散了合伙人,准备等农忙过了之后,自己去开采。
岳万永家里还藏有一块儿水冲石,从河边自家的农田里挖出来的。两个昆明人来买,开价12万,他说那是昨天的 *** 了,今天要卖15万。
他5岁的儿子,拿着一个 *** *** 筒,在石头上比划着;而60多岁的 *** 亲,则坐在门口静静地看儿子和买主讲价。岳万永讲,在最忙的时候,孩子和老人都要到塘子帮忙,“重活儿做不了,帮忙抬抬土还是可以的”。
在龙陵流传的暴富故事,都像岳万永一样,被放大了数十倍,直到我们见到 *** 祥。
在苏帕河流域, *** 祥无人不知,被称为“庄老板”。他的院子有5亩地大,门前是一座清代的木桥,横跨苏帕河,门房处有传达室和商店,院子入口处养了一只猴子,院子里有鱼塘、温泉 *** 室、客房、蜂房和茶厂。
庄老板一身乡下人的打扮,头发灰白,普通话要慢慢讲,才能让人听明白。他卖茶叶,开客栈,经营餐饮,当然,最主要的是买卖黄龙玉。
关于他的传说是,身家上亿,并且只购买10万元以上的货,“一个塘子出货了,大家都在竞拍,庄老板来了,一口价拿走货。”
他领我们进了一间装有铁门的房间,前面的玻璃柜台里摆满了公开 *** 的黄龙玉成品饰件,地面和木头架子上到处都是石头。他掏出钥匙打开靠墙的铁柜子,捧出几块儿用塑料袋装着的石头,打开给我们看。石头表面涂了一层大众牌白油,这种油本是化妆品,可令皮肤滋润并充满弹 *** ,如今涂在石头上,则让成色不好的石头看上去更温润一些,但是在庄老板这里,却是为了保护石头表面不被手电筒弄出划痕。
他用的手电筒的前端,已经被磨成白色,这是资深玩家的标志。几乎每一块儿石头在强光的照射下,内部都泛出幽微的光,“看滚口是否圆润,看里面有没有裂痕,有没有杂质”。但是有些东西用这个手电筒是绝对看不到的。黄龙玉的原岩主要是由细腻的隐晶质石英——玉髓组成,石英的颗粒非常小,每颗直径仅为0.001毫米,需要用高倍的显微镜才能看到。
2009年7月1日,云南省开始实施地方标准的《黄龙玉分级》,《黄龙玉分级》根据黄龙玉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质量等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分级 *** 。这似乎有了很严谨的标准,但是对 *** 祥来说没有用,“其实主要是凭感觉,没啥标准不标准的,一块石头,你只要喜欢,多少钱都买。你不喜欢,别人说得再好,也不会买。”
这间小屋子已经属于黄龙玉的终端市场之一了。
“这一块儿要卖180万,这一块儿160万,那块儿80万也可以卖”,他报价的时候,脸上挂着笑。铁柜里和地上的纸箱子里,都装着这样身价百万的石头,而庄老板的每一块儿石头,净赚都在20万左右。
这是真正靠黄龙玉富甲一方的人。而 *** 祥进入这个市场,是在2007年。此前他在做成品加工,雇佣了河南和福建的师傅,后来觉得“好料子越来越少,再不囤积一些,以后可能就没有了”,因此转行做了藏家。来 *** 买石头的人,多来自福建、广东、 *** 和浙江。
从 *** 过了河,就是农村信用社,这也是非常少见的设在村子里面的农村信用社,每年的存款至少有几千万(2008年底像达乡农村信用社存款就达到了1个多亿)。庄每一次交易,都是先去现场拿了货,第二天再开着皮卡车拉几麻袋钱送过去。“他们在现场点,现场分掉”,有时候交易的数额巨大,要花一个下午来点钱,附近的 *** 要派 *** 来保护。
“黄龙玉让大家买上了摩托车,买上了 *** ,盖上了房子,这里80%的人,都靠这个发了财”, *** 祥总结,没有黄龙玉,就没有现在村民的一切。去年底,像达乡 *** 委 *** 闫永增到朝阳村指导新农村建设,眼见着村里最穷的一户张家,在一个月内因为挖到了黄龙玉赚到了50万。
在龙陵县白塔水乡的珠宝行一条街上,6月12日,吉祥珠宝行的业务经理曹志汀刚刚送走了一位 *** 的客商,“拿了10多万的货,看来那边的市场也很大”。
这条街上活跃着3000-5000名福建人,他们从产地购买黄龙玉毛料,然后雇佣河南或者福建人进行加工,最后将成品摆在柜台上等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购货商。
曹志汀在5年前租下这间铺面的时候,一个月的租金才200元,而现在被公司修改为每三个月提价一次。对面的一家餐馆, *** 费已经涨到30万元。来他这里进货的,有来自全国几乎每个省市的人。一度,县城里的银行,都被提光了现金。
3年前,昆明的十几个藏家就可以 *** 控黄龙玉的市场 *** 。“我们嫌价钱贵了,相互打招呼都不去买,几天后就能降下来”。昆明人刘涛说,但仅仅几个月后,他们就感觉没有能力来 *** 纵这一切了,“东南沿海的玩家越来越多,很多浙江的大老板亲自飞来云南,到龙陵去看货”。
刘涛是在2005年印刷一本关于云南奇石书籍的时候,发现黄龙玉市场的,他把房子卖了,加上公司的周转资金,全部投入这个市场。一个月开车去龙陵两三回,自己选料,“当时籽料便宜,很好的货才几百元。”
2008年春节,他的印刷公司开不出工资,于是把在芒市花1.8万元买的石头,以16万元卖给了一位朋友。一个月后,福建的朋友听说这事儿,让刘涛以26万元的 *** 再从朋友手中买回来,朋友不卖;再加10万,仍然不卖。朋友开出的 *** 是160万元。
黄龙玉市场正逐步走向规范化,2009年龙陵县举办了黄龙玉(原料)首次公盘交易会,迄今公盘交易会已经举办了三次。白塔水乡的珠宝行一条街,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黄龙玉交易市场,除了黄龙玉,并无其他项目。在这里,每一家珠宝行的桌子上,都放着一本名为《中国国家宝藏--黄龙玉》的书,这本定价168元、厚达270多页的全铜版纸印刷的书,详细地介绍了各界对黄龙玉的评价、玩赏指引、鉴评、生产状况与分布的介绍等等。
书的总策划和主编,正是刘涛,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云南省观赏石协会黄龙玉专业 *** 会主任。今年1月1日,一位西安的珠宝藏家在福州见到了这本书,给刘涛打来 *** ,订购了10万本,听闻要改版,又预订了10万本。
这是目前介绍黄龙玉最为翔实的一本书,而黄龙玉最近的一次疯狂涨价,也恰好是在这本书出版之后。黄龙玉专业 *** 会的职责,就是对黄龙玉进行“科学研究和市场推广”,他们最近的计划,是联合 *** “探索·发现”栏目,拍摄一部关于黄龙玉的纪录片。
这到底是怎样令人疯狂的石头?它的摩氏硬度为6.5-7,与翡翠相当, *** 晶略低,比和田玉高;它结构细腻,断口呈幼弱的参差状;它的韧 *** 略次于和田玉,略高于翡翠;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的一切特质,在行家看来,都介于玉和石头之间。
因此,即便是身价被炒到了几百万上千万元,黄龙玉的真身问题,仍然是业内争论的焦点。
知名玉学学者、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春云博士就坚持“黄龙玉非玉”的观点,他认为“黄龙玉”具有显著的脆 *** 而不是很高的韧 *** ,发声沉闷而非清越,所以“黄龙玉”很显然不能视同如翡翠、和田玉一类的“真玉”。他屡次呼吁,“黄龙玉”重新用回其曾用名黄蜡石倒是恰如其分,因为这样就不会误导市场了——普通人可能会把“黄龙玉”误当成“真玉”购买,但绝不会把黄蜡石视同“真玉”来掏腰包。
而云南的专家学者不同意这样的意见。云南省观赏石协会黄龙玉专业 *** 会主任刘涛等人认为,这种过分地迷信和依赖技术手段的唯技术论,不利于中国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黄龙玉的定义,应该从“技术、美学、文化、市场及收藏等诸多属 *** 进行综合评价”。
由此引发的麻烦还不止在出身和定义上。
龙陵县人民 *** 政策研究室主任黄永生,通过因黄龙玉开采引发的 *** 和已经发生的刑事案件分析指出,从已审判的系列“黄龙玉”案件上看,可以预见将来极有可能诱发诸如和“黄龙玉”有关的贿赂、非法经营、 *** 等案件,而这些案件的查处都不免要涉及“黄龙玉”的价值、 *** 、数额标准等问题。
现实的麻烦是,“黄龙玉”是否《国家矿产资源分类细目》中的矿石,目前尚无一个准确的界定。这导致黄龙玉没有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准确界定,标的物概念不清。虽然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已经 *** 《黄龙玉等级划分标准》,但国家尚没有对黄龙玉进行科学的命名和 *** 鉴定标准。
其次是价值如何鉴定,由谁来鉴定,鉴定的标准及依据又是什么的问题。在已审理的涉“黄龙玉”案件中,最棘手的就是 *** 鉴定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合法的权威的鉴定机构作出呼应,也没有一个相应的鉴定标准加以衡量。属于涉嫌犯罪需要对价值进行鉴定时就无法认定,只得降格作治安案件处理。比如 *** 、哄抢黄龙玉案近期时有发生,但其标的物价值无从计价,无法判定案件 *** 质是违法还是犯罪、是轻微刑事犯罪还是严重刑事犯罪。
但是这些是离莫增孝和贾志敏们很遥远的事情了。风在吹着,机器轰鸣着,他们只知道,在这个疯狂的地方,随便卖点手电筒、大众白油、柴油机,或者开个餐馆都可以赚大钱;他们在蒙蒙细雨中,在刺耳的风钻机声中,寻找价值所在。
文章分享结束,龙陵县象达乡玉石之乡和玉石之乡是什么地方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