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记澳门鱼翅。作为山珍海味的代表之一,鱼翅一直被视为高档的大餐。但是南京东路上的澳门鱼翅,却打破了这个传统观念。我们家的口号就是让能吃得起的平民鱼翅。主营的就是鲍参翅肚,就是让大家也能够享受到正宗的鱼翅美味。
今天在他们家点了一个红汤花胶炖鱼翅。这个花胶炖鱼翅分为红汤和金汤。这刚端上来的红汤花胶炖鱼翅,在滚烫的时候下入鱼翅,让花胶和鱼翅融合在一起。鱼翅的口感层次分明,味道非常的鲜美无比。把这个汤汁浇在米饭上,真的是太美味了。米饭裹满着汤汁简直是鲜香四溢,太过瘾了。紧接着还点了一份玻璃脆皮乳鸽。当这乳鸽撕开的那一瞬间,里面的汁水直接进发出来,外皮是酥酥脆脆的,肉质又很细嫩。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你也想体验一下鱼翅盛宴,那我一定强烈推荐你来这家邵记澳门鱼翅,享受这令人回味无穷的味道。
南京东路澳门鱼翅,398鱼翅3-4人餐。这边是外滩,这边是美伦大厦。现在我们在美轮大厦里面吃一顿鱼翅,你觉得要多少钱呢?
美伦大厦3楼的这家澳门鱼翅,又是一个炫富的商家!这对鱼翅据说在上海抵一套房。我们今天来尝尝这个鱼翅。花胶炖鱼翅好粘稠,老好吃了。套餐里还有 *** 弹弹个头超大的花胶、鲍汁、花菇煲,还有鲜掉眉毛的青梅蒸黄鱼。就连时蔬上淋的都是干贝和海参。还有2只满膏大闸蟹,松茸炒饭、花胶炖牛奶等等。林林总总9道菜,要不是抖音团购,任何一道菜我也吃不起。平时单点这一份就要398了。现在这满满一桌团购只要398,绝对是聚餐宴宴约会的首选之地。面子面子都有了,早点安排起来吧!
清末,北京有家叫“鱻客来”的老字号饭馆。“鱻”即是“鲜”的异体字,过去饭馆常有意用些怪字,以引人注意。老板姓钟,如今已是第三代了。这饭馆有几道拿手菜,据说当初慈禧老佛爷也爱吃,还专门把上一代钟老板叫进宫去做过,这块招牌也是慈禧写的。
清朝时,很多亲王贝勒都是鱻客来的常客。清帝退位以后,宗室子弟没了俸禄,便很少再上饭馆摆谱,鱻客来的生意差了许多。加上灶头上的老师傅一连退休了好几个,更是雪上加霜。好在还有块招牌的噱头,生意勉强还算过得去。就是钟老板的儿子进了洋学堂读书,不想接这份祖传生意,让他很不省心。
有一天,饭馆里来了个穿着很阔气的客人,自称姓金,却是想买那块慈禧所题的招牌。鱻客来现在能招客,有一大半靠这块匾,钟老板当然不卖。那位金客人好说歹说,见他仍是不愿,只得悻悻而去。想买这招牌的人很多,钟老板也没往心里去。过了两天,有个客人来预订了十桌鱼翅席。钟老板见来了票大生意,当即便答应下来。鱼翅是上等海味,过去王爷贝勒宴客,一碗鱼翅是少不了的。不过现在吃的人少了,鱻客来里也没存多少。接下这票生意后,他马上让人去相熟的南货店进鱼翅。哪知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说南货店里现在鱼翅都缺货。
笑柄,鱻客来就再也办不下去。钟老板急得走投无路,当场就倒下了。
老板一倒下,伙计也急成一锅粥,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一个在厨房打下手的小伙计突然求见钟老板,说他有个办法可解燃眉之急。虽然这个小伙计是新来的,但钟老板已是病急乱投医,忙叫他进来商议。小伙计说他爷爷是个乡间厨师,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假鱼翅。鱼翅的味道本来就和粉丝差不多,乡间人吃不起真鱼翅,办酒席时就用假鱼翅代替。听了小伙计的主意,钟老板有点儿忐忑不安。做生意讲究货真价实,若是被人知道用假鱼翅冒充,那比做不出来还要遭人唾骂。那小伙计则说,一般的假鱼翅不过是取个意思罢了,而他爷爷则是精益求精,粉丝完全用模具压制,淀粉中则加入鲨鱼牙粉,所以做出来的假鱼翅完全可以乱真。老板若不信,可以让他爷爷来试试。
钟老板听得心眼儿活动了,心想这大概也是唯一的办法,便让这小伙计马上把他爷爷叫来试试,本来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但小伙计把爷爷叫来一下厨,钟老板不由得大吃一惊。本以为这老者只是个乡间厨师,好也有限,不承想一出手,厨房里的大师傅全被震住了。这老者煎炒烹炸,无一不精,做出来的假鱼翅更是根根透亮,而且久煮不烂,闻起来也有一股淡淡的海味,完全是最上品的“天九翅”。待一尝,连大师傅也说,若不是亲眼见他亲手从粉开始做,说什么也不信那是假的。
老者这才说,自己本在端王府膳房做事。当初义和团起,端王也成了大师兄,修炼神术时得吃素,而端王酷嗜鱼翅,每日无此不欢。于是自己就做出了这道假鱼翅,投其所好。后来端王被流放伊犁,自己才回了乡间。钟老板听得老者原来是端王府里的厨师,而自己馆子里的大师傅也说毫无破绽,这才打定主意,决定就这么干。只是这事不能让外人知晓,采办材料只能自己干。而钟老板毕竟是年近半百的人了,又刚得急病,人已躺床上起不来了,便把儿子叫回来帮忙。
他儿子在汇文大学读书,听得父亲生病,连忙请假回来。钟老板跟小钟说了这事儿,千叮咛万嘱咐,说这事绝对不可走漏风声,不然鱻客来将会名声扫地。小钟听了,却皱起眉头说:“这样干总不行吧?”钟老板叹了口气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人家下了血本要搞垮我们,只能这么应付了。好在那师傅的假鱼翅做得极好,根本吃不出异样来,只要这消息不走漏,他们绝不会发现。”小钟见父亲这么说,也只好听从。接下来的几天,小钟天天去采办材料,忙得不可开交。
到了开席这一天,客人全都到齐了,主席上高坐的,赫然便是那姓金的客人。这时钟老板身体已好一点儿了,见果然是金客人,心中便是一沉。那人请来的客人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鱼翅乃是主菜。等一上来,便闻得一股奇香。鱼翅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大味道,都是靠鸡汁吊味。上品的鱼翅,鸡味既要给鱼翅添香,又不能夺了鱼翅的本味。开盅一尝,人人赞不绝口,说这道鱼翅根根翅针饱满,滑润清鲜,别有风味。正在乱赞的时候,金客人尝了尝,忽然变了脸道:“诸位,想不到鱻客来好大的名头,现在却成了个二荤铺。”二荤铺指的是做下水的小馆子。当时不把内脏一类当正经肉,所以二荤铺都是些苦力穷哈哈打牙祭的地方,不上档次,有身份的人从不光顾。
众人听了不由得一呆,有人问是怎么回事。金客人指了指那盅鱼翅,道:“这道假鱼翅确实做得好,不过我订的是鱼翅席,不是来吃粉丝的。快把老板叫出来说个清楚。”听得金客人一句话便说中心病,钟老板当场就要晕过去。小钟倒是落落大方,上前道:“客人,这怎么会是假鱼翅?”金客人冷笑着说:“这假鱼翅里加了鲨鱼牙粉,所以从味道上很难吃出来,不过粉丝和鱼翅到底是一素一荤,两种东西。用西洋人的化验 *** ,一验便知。”说完,让身边人拿出一套烧杯。那个时候很少有人见过化学实验器具,都不知这金客人要做什么。
金客人说有种碘酒,遇到淀粉便可变成蓝色。他拿出一包粉丝来,往碘酒中一蘸,果然成了蓝色。钟老板见势,吓得死的心都有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还有这种检测 *** 。小钟倒不惊慌,说真的假不了,就请金客人一试。那金客人拿起一根鱼翅往碘酒里一蘸,却仍是褐色,并不曾变成蓝色。这下子他成了无事生非之人,连他请来的客人也有不少面露不悦。金客人亦慌了手脚,连连查了十多盅,却没有一盅变色的,只得悻悻而去。
钟老板见绝处逢生,不由得喜出望外。事后偷偷问儿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小钟叹了口气,说那老厨师出现得太巧了,他一直不放心,所以偷偷请人一查。方知那金客人原来是前清宗室,端王的一个侄子。既然金客人下了一个套儿,把市面上的鱼翅都收完了,安知那老厨师不是他套中的一环?因此自己表面上不说,暗里却另作安排。
钟老板问他哪里搞来的鱼翅,小钟说市面上的鱼翅根本就没有了。不过他记得小时候特别爱吃花鲢头,里面有两根脆骨,吃起来和鱼翅一模一样。这些天他就是到处去收花鲢,端上去的鱼翅其实是用真鱼翅掺着花鲢脆骨。钟老板听了恍然大悟,心想花鲢就是俗称的“包头鱼”,价格低廉。只是鲢鱼脆骨毕竟和鱼翅有区别,就算做得再好,仍吃得出来。那金客人也是先入为主,只道自己中了计,没往别处想,小钟这条将计就计才成功。可见算计人的,迟早也会堕入旁人的算计。
鱼翅又贵又难做,但因为清朝官员爱吃,竟成为时尚徐克拍过一部很像功夫片的厨艺电影,叫做《金玉满堂》, 结尾时,反派鬼脚七输急了,反咬钟镇涛等人食用珍稀保护动物,却原来他们的猴脑是拿豆腐做的。
电影里充满了最贵的食材——熊掌、象鼻、猴脑、鱼翅,儿时看电影时就很疑惑,这些东西看起来就不怎么好吃,怎么就如此珍贵呢?尤其是鱼翅,实在看不出哪里好。后来翻了翻书,对这件事愈加迷茫起来。
鲨鱼最早被注意并记录,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荀子·议兵》说“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意思是说当时的楚国士兵配备了鲨鱼皮和犀牛皮 *** 的铠甲,其坚韧程度堪比金石。用鲨鱼皮来装饰刀剑、服饰的历史从没有中断过,历代均有记载。
鲨鱼皮上布满连续铺排的盾鳞,是由髓腔上覆盖象牙质构成,上面外包一层珐琅质,非常粗糙,所以古人还注意到鲨鱼皮的另一种用处——打磨,可以揩木也可以磨刀,《说文解字》形容这种质感是“皮上有沙”,鲨鱼的名字即由此而来。
鲨鱼肉却没有那么受欢迎,因为鲨鱼肉比较粗糙,而且是体积越大越粗糙,还含有大量的尿素,煮熟之后散发出一股浓重的尿骚味,所以古籍中对食用鲨鱼肉的记载阙如,捕鲨非常危险,偶有搁浅、被渔网缠住而死的,即便有人尝试食其肉,大约也没有兴趣坚持不懈地探索让它好吃的烹饪 *** 。
冰岛人吃发酵的鲨鱼肉,据说鱼肉富有弹性,味道像臭奶酪一样浓郁,甚至还有点奶油和坚果的香气。波利尼西亚的岛民会用猪肉钓鲨鱼,再吃下鲨鱼肉,因为他们相信人死后都会变成鲨鱼,吃鲨鱼肉可以获得先祖的力量,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
有人以为宋朝《尔雅翼》里说的“沙鱼”就是鲨鱼,“南人皆盐为脯,刮皮去其沙,剪以为鲙,可寄千里”说的就是吃鲨鱼脯干,但从描述来看,这种“沙鱼”状如鳖而无足,尾长尺许,其中还有一种胡沙“大而长喙”,怎么看怎么不像鲨鱼,倒像是舟山渔场的渔民捕捞上来的鳐鱼,罗愿把关于“鲛”的材料都集在这一条里,估计是考证错了。郝懿行《记海错》叙述说:“沙鱼色黄如沙,无鳞有甲,长或数尺,丰上杀下,肉瘠而味薄,殊不美也”,算是为鲨鱼肉难吃盖棺论定。
那面对小则一米有余,大则数米的鲨鱼,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就没有想过吃点什么吗?想过,吃皮呗。梅尧臣有一首诗《答持国遗魦鱼皮脍》,“海鱼沙玉皮,翦脍金齑酽……终当饭葵藿,此味不为欠”,说的就是吃鲨鱼皮脍,是将鲨鱼皮加工后细切成丝,至于究竟是怎么加工的,缺少材料支撑,鲨鱼皮非常柔韧,又有软骨包甲,估计要煮很长时间。
再吃就是尾部,也就是鱼唇的部分。喜欢看蔡澜美食节目的朋友或许记得有一次他专门讲解过一道失传的名菜“唇夹翅”,因为太费材料、工时,直呼加再多钱也不做了,就是用这个部位做。除了鲨鱼皮脍和鲨鱼唇,直到宋代,似乎再没有发现鲨鱼的其他部位有什么食用价值,元人也没有费这许多脑子来琢磨这么危险还不好吃的海洋动物,所以吃鱼翅的事,只能从明代说起。
明朝的著作中关于鱼翅的记载不少,《酌中志》便记有明神宗喜欢吃“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名曰‘三事’,恒喜用焉”,《明宫史》又记有明熹宗喜欢吃“一品锅”,这个“一品锅”实用鱼翅、燕窝、鲜虾等多种原料炖制而成的。另外,明熹宗赐宴科举中人的“鹿鸣宴”的菜单里,也有“鲨鱼翅六两”的记载。
所以吃鱼翅的历史,不妨说就是从明朝开始的。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有个特点,上行下效,只要是宫廷餐桌上吃,官员们一定吃得更过分,以致于和他们相交往的其他社会阶层也染上这种癖好,鱼翅就是这样。
为什么明朝时突然兴起吃鱼翅的风气呢?我的推测是价高味美的海鲜代替河鲜、江鲜成为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因此传说能解“消鱼积”的鱼翅就成了食用过多优质蛋白而致积食的南方人的药膳,而且用肥鸡、火腿等物同熬,熬烂一点,口感是不错的,因此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鲨鱼“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宋氏养生部》中也有记载,称之为“魦鱼鬐干”,可见明朝人对鱼翅的功能的确已有所认识。
但明朝人食用鱼翅,毕竟没有普及。梅节校《金瓶梅》第五十五回中,西门庆攒足寿礼贺蔡京的生日,蔡府大管家接待他,上的是“几十样大菜,几十样小菜,都是珍馐美味,燕窝鱼翅,絶好下饭,只没有龙肝凤髓;其余奇巧富丽,便是蔡太师自家受用也不过如此。”这句话在有些版本中是没有的,张竹坡、文龙的会评本中,就是“不一时,只见剔犀官桌上摆上珍羞美味来,只好没有龙肝凤髓罢了,其余般般俱有,便是蔡太师自家受用,也不过如此。”所以我总疑心梅节校本中的“鱼翅燕窝”是后来加上去的,不然明朝就识得鱼翅捞饭了吗?别的世情小说里都没有这种提法,单单《金瓶梅》的其中一个版本吃起鱼翅来,未免太奇怪了。
更爱鱼翅,到了无翅不席的程度的,是清朝人,明朝人尚没有这样的气派。鱼翅到了清朝,《医林纂要》称鲛沙翅,《本草纲目拾遗》叫沙鱼翅,《本草求原》叫金丝菜,《岭南杂记》名之鲨鳍,可见是吃惯了的,研究得透彻,记载也多。而且赋予它种种好处,“味甘性平,补五脏,消鱼积,解蛊毒;益气开膈,托毒,长腰力;清痰,开胃,进食。”比明朝医家更进了好几步。
清朝人吃鱼翅到了什么程度呢?据徐珂《清稗类钞》的说法,清末东南各省普通宴席,也是必须上鱼翅的,而且并不好吃,“皆知其无味”,但不得不有,否则就“为主人慢客而为之齿冷矣”,徐珂不太能理解,认为“鱼翅非隽味,嗜之者真肉食之鄙夫也。”
这当然就比袁枚所在的那个时代,又更进了一步。乾隆年间,据《随园食单》讲,也不过是以金陵为首的南方世家子弟的盘中之物,烹调还不是很得法,常常以蟹粉配鱼翅,在袁枚看来,蟹粉的味道不足以让鱼翅变得好吃,但“鱼翅之弊,蟹粉染之而有余。”
鱼翅不见得好吃,这或许就是鱼翅广受欢迎的原因——难得、贵、费工时。鲨鱼并不好捕捞,尤其是以清朝渔民的技术水平而言,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最悍者沙,……其翅猛恶,噬人,泅水者遇之必毙,海上畏之,号曰海狼。”因为难捕,所以鱼翅是很贵的,在一份 1764 年广州流通货物价格表中出现了有关鱼翅价格的记载:优等鲨鱼翅每担白银10-20两,一级细鲨鱼翅每担24两,其价格竟远远高出了琥珀、燕窝。
成品更贵。何刚德著《春明梦录》说“八十金食一碗鱼翅者矣”。《清稗类钞》说“粤东筵席之肴,最重者为清炖荷包鱼翅,价昂,每碗至十数金”。晚清改革派政论家汪康年在自己的《笔记》中说有四个福建京官儿,在1904年做了一次鱼翅宴,用一百六十两银子买来上等鱼翅,拣选干净,平铺在蒸笼里,蒸到熟烂,按《随园食单》等书的说法,至少就是两天。再将精选的火腿四只,鸡、鸭各四只来配它,煮到完全融化后取汁儿,再用这汁儿来煨鱼翅,这当然没法不好吃,花费也是不小,四个京官儿每人出了三百多两银子,相当于一个知县四年的工资。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白银帝国的上层官员,奢侈起来就可以到这个程度。
这样的费工时,对于要办宴席的人来说,是很愿意付出的一种代价,因为可以使菜色显示出与众不同,《醒园录》《随园食单》《岭南杂记》《旧中国杂记》的主人们,都识得这种美味,而东南各省的普通人家就未必识得,他们雇佣的流水厨子不一定有家厨这样的耐心和技艺,但他们还是很愿意在每次宴席上看见鱼翅,即便并不吃它,可见风气的根深蒂固。
《金玉满堂》的结尾,赵文卓、张国荣等人用豆腐做出极其鲜美的味道,用平凡的食材做出好尾,和用最贵最难得的食材,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妙之处的体现,论吃,我们是专业的。
导语:天冷了,吃鲤鱼鲫鱼不如吃它,营养极高,肉厚刺少,好吃不贵,随手一炖,太香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柴米油盐最是平凡,简简单单却能温暖疲惫的身体,一日三餐四季,承载着烟火气的美食是最能抚慰人心的!无论生活多累,工作多忙,别忘记停下脚步,享受被食物治愈的瞬间~大家好,我是晓峰。
“鲅鱼跳,丈人笑”,在我们这里有女婿给丈母娘送鲅鱼的习俗,以表达自己的孝心。鲅鱼属于海产鱼,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因为产量较大,所以也很便宜,好吃不贵。懂行的人都知道,一年中的春季和秋季鲅鱼最鲜美,这两个季节的鲅鱼格外好吃,遇到了可别错过了。
鲅鱼的肉厚刺少,而且鱼肉紧实口感好,不管是用来炖着吃,炸着吃还是做熏鱼都非常美味!不过, 天冷了吃鱼我更喜欢炖着吃,热热乎乎炖一锅,连汤带汁地吃下肚,真的是太美了,下面我就分享一下炖鲅鱼的好吃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参考:
首先,我们买鲅鱼时不要拿破肚子的,这样的鲅鱼往往不新鲜了。新鲜的鲅鱼特别挺直,拿在手里不容易打弯,而且鱼肉很有弹性,轻轻按压后会回弹,另外,眼睛也是很亮的,如果鲅鱼的眼睛已经发红,也是不新鲜的。鲜鲅鱼炖了后腥味轻,味道鲜!
1.先将鲅鱼处理一下,去除鲅鱼的鱼鳃和肚子里的内脏,然后用清水多冲洗几遍,尤其是鱼肚子里要仔细冲洗,洗至鱼肉发白即可,不要留有血水,否则腥味重。
2.鲅鱼处理好后不要直接炖,我们先把它切成两三公分的段,然后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花椒粉、料酒、生抽和盐,抓拌均匀后腌制半个小时,这一步是给鱼入味和去腥,如果直接炖,鱼肉没滋味,吃着就会格外腥。
切鲅鱼的时候一定要用锋利一点的刀,不然把鱼肉切碎了会影响口感;或者可以将鲅鱼放到冰箱里冷冻至稍微硬一点的时候再切,会切得比较完美。
3.鲅鱼炖白菜是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的一道菜,白菜吸收了鲅鱼的鲜香,特别好吃!所以我们准备一点白菜:
白菜叶子清洗干净后掰成小片备用;然后再准备多一些的葱花、姜末和蒜末,做鱼时葱姜蒜多放一点特别提味。
4.然后起锅加油,油温4~5成热时放入控干汁水的鲅鱼片,煎至两面金黄后把鱼肉推到锅的一边,然后加入葱、姜、蒜翻炒,炒香后再倒入腌鱼时剩下的料汁,接着加入没过食材的清水,然后加入适量的盐、白糖,生抽、少许老抽和料酒,翻拌均匀后再放入白菜叶子,盖上锅盖炖。
炖鲅鱼时,不要直接加水炖,先煎一煎再炖,鱼肉紧实还更香,更好多煎一会儿,煎至两面微微焦黄后再炖会格外香。
5.俗语说“千滚豆腐万滚鱼”,鱼肉要多炖一会儿,吸收足汤汁后更香更入味。大约炖15分钟左右后再大火收一下汤汁,然后就可以关火出锅了,再撒上一把香菜段提鲜,美味即成,太鲜美了!
天冷了,鲅鱼这样炖着吃,热热乎乎的,暖身又暖胃,喜欢你也试试吧。我是晓峰,如果您喜欢晓峰的分享,就请帮忙转发+点赞+收藏支持一下晓峰吧,我们下期见!感谢支持!感恩遇见!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海口首家「鸡煲翅火锅」,鱼翅花胶汤底,熬足12h,鲜到入魂无数好评!从开业火到现在
海口首家澳门氹仔鸡煲翅火锅来了
带着真汤·真翅·真花胶隆重出场!
这一碗翅汤,千金不换!
「澳门氹仔鸡煲翅火锅」是海口少有的专门做鸡煲翅火锅的店!来这的食客都是冲着这锅澳门翅汤花胶窝汤来的!
店家秉承着“真汤、真翅、真花胶”的经营原则,非常讲究用料,光汤底就是用十斤以上东北老鸡,再加入十几种食材,熬足12小时才能练就这一锅满满胶原蛋白的汤底!
上桌再倒入60头的海鲈鱼胶和只仔翅,没有添加任何多余调味料,致力于激发所有食材的至本原味。在氤氲的热气中咕噜咕噜冒泡,浓郁的香味瞬间就把胃里的馋虫勾引出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花胶是富含胶原蛋白的滋补佳品,素有“海洋人参”之誉,富含高级胶原蛋白,绝对是滋补养生界的鼻祖~
汤底充分吸收了食材的精髓,奶黄色的汤底清透纯净、浓稠顺滑,只有真材实料做出这样的汤。
锅煮开后记得一定要先来一碗翅汤,汤汁滴滴浓醇,喝一口都黏嘴。既有花胶的爽滑,又有汤底的鲜甜柔滑,营养价值极高,喝完这碗汤感觉皮肤都变光滑了许多~
花胶入汤后绵软Q弹,入口细腻粘稠,连嘴边都要糊上一层胶质!鸡肉充分吸收了汤汁,吃起来细嫩爽滑。
喝完汤还可以用来涮菜,牛奶鸭血、黄金麻雀豆腐、鲜虾滑、肥牛卷都是人气菜品,样样美味又撩人,来了记得点一份~
复古环境,怀旧打卡来一波!
这里的就餐环境非常有特色,复古风情的装修显得非常大气,红配绿的经典色调,摩登又高级,踏进这家店真的仿佛一秒就穿越回九十年代~
这家店真的是把氛围感拉满,各种怀旧小物件随处可见,复古座椅、特色的唱片光盘......每一寸都很有澳门的味道。
在「澳门氹仔鸡煲翅火锅」用餐,无论是味蕾还是视觉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趁着现在有39元抢100元代金券的优惠活动,海口的集美们快行动起来吧~
澳门氹仔鸡煲翅火锅
地址:海口市龙华区金洲路国汇能源汽车城三楼
营业时间:11:30-14:00、17:30-00:00
原料知识:用它捞饭以显富贵的海味鱼翅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鱼翅又有“鲨鱼筋”“鲛鲨翅”“鲨鱼翅”“金丝翅”等别称,在我国古代已被列为著名的“海味八珍”之一,与鲍鱼、海参、鱼肚等并列为珍馐海味。
最早记载食用鱼翅可见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四十四·鳞部·鲛鱼》。
书中曰:“时珍曰︰古曰鲛,今曰沙,是一类而有数种也,东南近海诸郡皆有之。形并似鱼,青目赤颊,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大者尾长数尺,能伤人。皮皆有沙,如真珠斑。其背有珠纹如鹿而坚强者,曰鹿沙,亦曰白沙,云能变鹿也。背有斑纹如虎而坚强者,曰虎沙,亦曰胡沙,云虎鱼所化也。鼻前有骨如斧斤,能击物坏舟者,曰锯沙,又曰挺额鱼,亦曰鱕?,谓鼻骨如鐇斧也……”
现在所称的鲨鱼,在李时珍的时代称为“鲛鱼”或“沙鱼”。
当时的“鲨鱼”是另外所指。
清代诗人胡子晋的《广州竹枝词》有诗形容鱼翅宴:
“由来好食广州称,菜式家家别样矜。鱼翅干烧银六十,人人休说贵联升。”
当中胡子晋还附注道:
“(当时)干烧鱼翅每碗六十元,(所谓的)贵联升在(广州)西门卫边街(亦有写作‘惠边街’),乃著名之老酒楼,然近日如南关之南园(在长堤二马路附近,抗战时结业),西关之谟觞(在多宝路,后改为银龙酒家、愉园酒家等,20世纪90年代初倒闭),惠爱路(今部分中山路)之玉醪春,亦脍人口也。”
鱼翅
然而,食鱼翅最令广东人称道的,应该首推清末民初在广州称雄一时的更高食府“大三元酒家”了,由当时的名厨吴銮所制的“红烧大裙翅”至今还应用在各大鱼翅酒家的食谱中,亦一度成为粤菜菜馔中的代表作,同时成为粤菜烹饪学子烹制鱼翅必修的科目。
鱼翅产地较广,大多集中在印度洋、大西洋,以及非洲、亚洲的日本及中国沿海一带。
各种鱼翅通常以大条的鲨鱼(或鳐)的鱼鳍部加工而成。
更好的鱼翅,据说是取自“泥头鲨”,其次就是“齐口鲨”“黑鲨”“白鲨”“珍珠鲨”和“青鲨”等。
但也并非只有鲨鱼的鱼鳍才能加工成鱼翅,大型软骨鱼类的鱼鳍都可以加工。
当中包括“侧孔总目”(又称“鲨形总目”,学名Superorder Pleurotremata)即所谓的“鲨”和“下孔总目”(又称“鳐形总目”,学名Superorder Hypotremata)即所谓的“鳐”等。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广州海味曾一度将鲨鱼的鳍称为“鱼翅”,将鳐鱼的鳍称为“群翅(裙翅)”。但后来都统称“鱼翅”,没有细分。
有必要说明一下,我们熟悉的裙翅所用的“犁头鳐”过去曾误作“犁头鲨”,主要是当时对海产资源不了解的缘故,多数只停留在“鲸”与“鲨”的层面上。
涨发鱼翅时要用竹笪夹好,以防翅针散落
在1930年代以后,我国鱼类分类学家朱元鼎教授,参考了古鱼类学的资料,提出了一个新的中国软骨鱼类分类系统,将软骨鱼类划分为侧孔总目和下孔总目,又将侧孔总目下新增设虎鲨目
同时又将下孔总目下新增设锯鳐目
这才让我们这帮厨子对这类大型海产的名称和分类有了清晰的理解。
鱼翅未经加工都是黑色的,渔民从鲨或鳐等大型软体鱼类身上割出鱼鳍后,都必须经太阳晒干和盐水浸渍的粗制加工工序,即所谓的“淡水翅”和“咸水翅”。
在售卖鱼翅的商行称此时期的鱼翅为“生货”。
而“生货”再经过双氧水(H2O2)或苏打水(Na2CO3)漂白加工、刮沙、起骨、晒干等数道工序方可食用,商行把此时期的这些加工好但又未经浸发加工的鱼翅称为“熟货”或“干货”。
一般我们在市面上所见的和常用的都是这类熟货居多。
涨发鱼翅时要用竹笪夹好,以防翅针散落
一副“群翅(裙翅)”主要分为3个部分:近头部的背翅称为“头围”,近尾部的背翅称为“二围”,最末端的尾鳍鱼翅称为“尾围”。
我们浸发鱼翅基本上可分为3种形态,即“散翅”“排翅”和“鲍翅”。
散翅最为普通,翅针最幼,加工后从型格上看是翅针散开,由于其价格较平(便宜),所以适合大众食用。又由于“散”字意头欠佳,故行内取生生猛猛的“生”字为名,而改称作“生翅”。
排翅加工成型后,翅针不像散翅那样散开,翅身单边有翅针,上菜时鱼翅整齐排成一列,故称“排翅”。
鲍翅又写作“包翅”,级别为众鱼翅之首,翅针最粗,翅身两边都有翅针,加工成型后如排翅一样不散开,上菜时可排成扇形,名贵的“红烧鲍翅”就是采用这种原料。
涨发鱼翅时要用竹笪夹好,以防翅针散落
《清稗类钞·饮食》中载:
“鱼翅难烂,须煮两日;烹调法有二:一用好火腿、好鸡汤,加鲜笋、冰糖钱许,煨烂;一纯用鸡汤、细萝卜丝,拆碎鳞翅,掺和其中,令见者不能辨其为萝卜丝为鱼翅也。用火腿者汤宜少,用萝卜丝者汤宜多,总以融洽柔腻为佳。萝卜丝需出水二次。此皆清炖者也。”
用鱼翅 *** 菜肴的款式很多,过去多为达官贵人的奢侈品。
但未曾品尝过的人士也不必遗憾。
因为从鱼翅的营养成分来看,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软骨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以及少量的脂肪和糖,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并不高,外国人几乎视为弃之不用的废物。
由于中国人一向有“人弃我取”的饮食文化,方使鱼翅成为席上珍品,坊间有“鱼翅捞饭、燕窝漱口”之说。
全文完
这鱼不值钱,农村用来喂鸭子,其实营养不输甲鱼,先炸后炖真鲜美大家好,我是秀厨娘,一个喜欢待在厨房里研究美食的姑娘,每天与大家分享一道营养美味的家常菜做法,如果您也喜欢做美食,欢迎关注,我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在做美食时积累的经验,互相学习,为家人和朋友做出更营养健康的美食!
导语:市场碰到这鱼,我从不还价,比甲鱼营养,比鲅鱼香,便宜却没人买!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五月中旬。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炎热的夏天也即将来临。天气一热,人们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吃啥都不香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苦夏”。因此,我们要在盛夏还没来临之前,多吃一些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增强我们的体质。在这个时候,多吃一些鲜美营养,含蛋白质较高的鱼类,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鱼不值钱,农村用来喂鸭子,其实营养不输甲鱼,先炸后炖真鲜美!每次去菜市场买菜时,我都会顺带买几条鱼回家,做给家人吃。前几天,去市场买菜时,看到一位大叔在卖鲜活的野生小杂鱼,3元1斤,特别便宜。可能是因为这些小杂鱼的个头太小,很多人嫌弃肉少刺多,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吃,所以路人一般都是只看不买。说到吃小杂鱼,我可是行家,以前在农村的时候,爸爸经常会抓一些回家,做给我们吃。只是现在在城市生活,很少能遇到卖野生小杂鱼的。于是,我也没还价,直接买了3斤,卖鱼的大叔直夸我懂行。下面,厨娘就把小杂鱼的做法分享给大家!
【家常炖小杂鱼】
准备食材:小杂鱼、面粉、葱、姜、蒜、干红辣椒、料酒、生抽、蚝油、盐、白糖、食用油。
具体做法:
之一步:将小杂鱼用水冲洗两遍,然后剪掉鱼头,剪开鱼肚,将肚子里的内脏和黑膜全部去掉,小杂鱼的鱼鳞特别营养,不需要去除,全部处理干净后,将小杂鱼放入盆中,再冲洗两遍,沥干水分备用。
第二步:取适量的干面粉,将清洗干净的小杂鱼,放入面粉中蘸一下,让每一条小杂鱼,都均匀地裹上一层干面粉,这样在后期炸的时候,不易掉皮,也不易粘锅。
第三步:热锅多加一些油,油热以后,下入小杂鱼,小火慢炸,炸定型以后,翻一下面,炸至两面金黄后捞出,将油温烧至7成热,再次下入小杂鱼复炸30秒后捞出,这样炸出来的小杂鱼,鲜香酥脆,鱼刺也都炸酥了,吃的时候,也不会被鱼刺扎到。
第四步:取一个盆,加入适量的葱段、姜片、蒜瓣、料酒、生抽、蚝油、盐、白糖、干红辣椒,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调成料汁,将炸好的小杂鱼放入锅中,加入调好的料汁,大火煮开后,调为中火,炖10分钟,汤汁炖至浓稠,即可关火。
一道鲜香美味,营养解馋的家常炖小杂鱼就做好了!野生的小杂鱼不仅便宜,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微量元素和优质的蛋白质,有健脑益智、美容养颜、保护视力等功效,比吃甲鱼还营养!喜欢吃鱼的朋友们,如果您在市场遇到野生的小杂鱼,赶快买些回家,做给家人吃吧!
你喜欢吃小杂鱼吗?最喜欢哪种做法呢?如果您有其他小杂鱼的美味做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乐于分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欢厨娘的分享,就转发+收藏+点赞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个赞,都是厨娘继续努力的动力,感谢支持,感恩陪伴!
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抄袭必究!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没吃过鱼翅的举手,我之一个举!鱼翅6问
Q1:鱼翅到底好不好吃啊?
鱼翅好吃是因为高汤熬的好,用秘制高汤熬粉丝,吃出来的效果一点也不比鱼翅差。
Q2:有人说鱼翅有毒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吃?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FDA),市面上售卖的鱼类与贝类中汞含量数据显示:汞含量最多的海鲜鲨鱼就占有一席之地,重金属含量这么高,可想而知伤害得有多大?
Q3:之一个吃鱼翅的人是怎么想到玩意可以吃的?
鱼翅是中国人的传统美食,从明代开始,渔民出海捕鱼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卖的鱼赚钱,而鱼翅通常都得扔掉,有些渔民就把鱼翅当零食啃。命运的齿轮开始扭转,直到有位商人开始宣传鲨鱼是海洋霸王,吃霸王的鱼翅得多有面子,品宣做到位,就得卖的贵,达官贵人也跟着吃,摇身一变就成了一种奢侈品。
Q4:为什么只吃鱼翅吃不吃鲨鱼肉啊?
这个海边的渔民最清楚了,因为鲨鱼肉有一股尿骚味,一般人很难接受,原因是鲨鱼为了维持高体液的浓度,会在体内累积大量的尿素,鲨鱼死亡后,尿素就会代谢成了氨,因而挥发出了尿酸。其实只是中国人不吃鲨鱼肉,冰岛人就吃鲨鱼肉。他们将格陵兰鲨生肉包起来埋在地下,吃之前要发酵。不要轻易尝试,吃吐的样子,有点过于难看。
Q5:为什么捕猎鲨鱼犯法,但吃鱼翅不犯法呢?
鱼翅只占鲨鱼总体重的5%,割掉鱼翅后,鲨鱼的下场就是死路一条,有数据显示:每年有一亿条鲨鱼被捕杀,死状都是被割掉鱼鳍,无情的抛回海里,虽然国内并没有大型鲨鱼养殖场,但是鱼翅却成为餐桌的一道美味,吃鱼翅就是不犯法,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Q6:只要我有钱,鱼翅就能随便吃了
在这里说一句,守住法律的底线,坚决不能碰。如果把不违法当做底线,那道德准则还有何意义,点个关注,健康不迷路!
清末,北京有家叫“鱻客来”的老字号饭馆。“鱻”即是“鲜”的异体字,过去饭馆常有意用些怪字,以引人注意。老板姓钟,如今已是第三代了。这饭馆有几道拿手菜,据说当初慈禧老佛爷也爱吃,还专门把上一代钟老板叫进宫去做过,这块招牌也是慈禧写的。清朝时,很多亲王贝勒都是鱻客来的常客。清帝退位以后,宗室子弟没了俸禄,便很少再上饭馆摆谱,鱻客来的生意差了许多。加上灶头上的老师傅一连退休了好几个,更是雪上加霜。好在还有块招牌的噱头,生意勉强还算过得去。就是钟老板的儿子进了洋学堂读书,不想接这份祖传生意,让他很不省心。
有一天,饭馆里来了个穿着很阔气的客人,自称姓金,却是想买那块慈禧所题的招牌。鱻客来现在能招客,有一大半靠这块匾,钟老板当然不卖。那位金客人好说歹说,见他仍是不愿,只得悻悻而去。想买这招牌的人很多,钟老板也没往心里去。过了两天,有个客人来预订了十桌鱼翅席。钟老板见来了票大生意,当即便答应下来。鱼翅是上等海味,过去王爷贝勒宴客,一碗鱼翅是少不了的。不过现在吃的人少了,鱻客来里也没存多少。接下这票生意后,他马上让人去相熟的南货店进鱼翅。哪知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说南货店里现在鱼翅都缺货。钟老板吃了一惊,连忙去问个究竟。南货店却说近来有个董姓客人,把整个北京城的鱼翅全都收走了。问了几家都是如此,钟老板的心便凉了半截,心知这定是那姓金的人下的圈套。鱻客来要办这场鱼翅宴,已经把全城的饭馆都轰动了。若是办不出来,将会成为同行的笑柄,鱻客来就再也办不下去。钟老板急得走投无路,当场就倒下了。
老板一倒下,伙计也急成一锅粥,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一个在厨房打下手的小伙计突然求见钟老板,说他有个办法可解燃眉之急。虽然这个小伙计是新来的,但钟老板已是病急乱投医,忙叫他进来商议。小伙计说他爷爷是个乡间厨师,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假鱼翅。鱼翅的味道本来就和粉丝差不多,乡间人吃不起真鱼翅,办酒席时就用假鱼翅代替。听了小伙计的主意,钟老板有点儿忐忑不安。做生意讲究货真价实,若是被人知道用假鱼翅冒充,那比做不出来还要遭人唾骂。那小伙计则说,一般的假鱼翅不过是取个意思罢了,而他爷爷则是精益求精,粉丝完全模具压制,淀粉中则加入鲨鱼牙粉,所以做出来的假鱼翅完全可以乱真。老板若不信,可以让他爷爷来试试。钟老板听得心眼儿活动了,心想这大概也是唯一的办法,便让这小伙计马上把他爷爷叫来试试,本来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但小伙计把爷爷叫来一下厨,钟老板不由得大吃一惊。本以为这老者只是个乡间厨师,好也有限,不承想一出手,厨房里的大师傅全被震住了。这老者煎炒烹炸,无一不精,做出来的假鱼翅更是根根透亮,而且久煮不烂,闻起来也有一股淡淡的海味,完全是最上品的“天九翅”。待一尝,连大师傅也说,若不是亲眼见他亲手从粉开始做,说什么也不信那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