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里,鸡蛋又叫鸡卵、鸡子。《本草纲目》记载:“卵白,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其气浑,其性温。”
鸡蛋清即鸡子白,味甘,性凉,具有润肺利咽,清热解毒之功,可治疗伏热咽痛,失音,目赤,烦满咳逆,下利黄疸,疮痈肿毒,烧烫伤等。
蛋黄即鸡子黄,具有滋肾阴、养心血、补脾胃等功能,中医常用其治疗阴虚失眠等。
在中国的传统中,妇女坐月子鸡蛋也必不可少的,比如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猪脚姜,里面酸甜可口的鸡蛋,绝对是其中的精华。营养学也称鸡蛋是良好的蛋白来源,因此吃蛋成了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而对于那些鸡蛋过敏的人来说,吃蛋会痛苦,吃不了蛋应该是一种遗憾。
回到问题本身,生病能不能吃蛋?
个人认为,只要病人本身不对蛋过敏,没有讨厌吃蛋,只要不用油煎、油炸、烧烤等烹调 *** ,每天只吃1个鸡蛋应该是不会给身体的恢复带来额外负担的。
此外,生活中常见的还有鸭蛋。与鸡蛋的平和不同,鸭蛋腥气较重且性偏凉,更多的是拿来做咸鸭蛋和做皮蛋。鸭蛋适宜阴虚火旺,容易上火,咽干舌燥的人群食用,而阳虚容易拉肚子以及饭后容易腹胀闷的人应该少吃。
鸡蛋苏叶汤
材料:鸡蛋2个,新鲜苏叶30克。
*** :将苏叶煎几分钟,去渣后将鸡蛋打破,搅拌均匀后倒入,小火煮3~5分钟。
适用:风寒感冒。
鸡蛋小米汤
材料:鸡蛋1个,小米50克。
*** :小米煮粥,将熬煮出来的粥汤沥出,打入鸡蛋,搅匀,煮熟即可。临睡前1-1.5小时食用。
适用:睡不着、睡不稳。
艾叶生姜鸡蛋
材料:鸡蛋1-2个,艾叶10克,生姜15克。
*** :鸡蛋不去壳,直接放入水中,加艾叶、生姜煮10分钟,去壳后放入水中继续煮5分钟。吃蛋喝汤。
适用:痛经、胃痛,限于不喜生冷,喜暖的人群。
鸭蛋银耳汤
材料:鸭蛋1个,银耳10克,冰糖适量。
*** :将银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炖至银耳汤水变浓时,将鸭蛋打入碗中与冰糖一并放入银耳 汤中,稍煮即可。
适用:干咳少痰、口燥咽干。
滚蛋法比较盛行于少数民族医学,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常常有老人提起这种治疗 *** 。
究其原理,据《本草纲目》记载“巽,为风,为鸡。”八卦中的巽卦象征风,鸡蛋与风同性,同与五行之木行相匹配,根据同类相聚,同气相求之原理,滚蛋可将风引到蛋里,起到祛风邪的作用。因此滚鸡蛋最常用于治疗小儿感冒鼻塞、头痛或着凉腹痛等。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最基本的滚热鸡蛋法。
*** :取2-3个新鲜生鸡蛋,以开水煮熟后去壳。取出其中一个鸡蛋,另外的仍可浸泡在80度左右水中,等待备用。用纱布包蛋,趁热在患者身上的额部、胸部、颈后、背部、腹部、手足心等部位顺时针来回滚动,频率为150~180次/分,以滚动部位潮红为度。蛋冷更换直到取微汗为止,大约为10-15分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鸡蛋作为最常见的一种食材,从街头的茶叶蛋,到不是螃蟹胜似蟹味的“赛螃蟹”,从湘菜经典“金钱蛋”,到宛如云朵的舒芙蕾,鸡蛋在不少菜肴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过鸡蛋的蛋黄,因为含有胆固醇饱受批评,有新闻说一天吃4个吃出胆结石的,有说高胆固醇会吃出心脏病的。大家吃的时候也是胆战心惊,生怕自己的心血管又堵上一分,胆结石又沉积一块。
说到底,鸡蛋该不该吃?一天吃几个鸡蛋才算健康?
鸡蛋很好,只是背了很多锅鸡蛋看着简简单单,营养密度却很高,有人会称之为“超级食物”。作为一种动物性蛋白,它含有我们身体需要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也就是必需且要从食物里获取的氨基酸。如果你平时肉吃得少,可以通过吃鸡蛋来补充。同时鸡蛋的消化吸收率也很高,超过90%,算是“优质蛋白质”,像一般豆类、谷物等植物蛋白质只有45-80%<1>。
但是蛋黄因为胆固醇这个成分,被诟病会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有多少蛋黄也因此被健身爱好者们扔进垃圾桶,只留下平淡无味的蛋白。
其实我们对蛋黄的印象都错了。
2013年之前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胆固醇摄入上限值是300毫克/天。根据美国农业部 USDA,一颗大鸡蛋含大概186毫克胆固醇<2>,看着是不少,但2013年之后,膳食指南删除了对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
这是为什么呢?
胆固醇并不是一种不好的东西,我们体内的胆固醇分两种——“坏胆固醇”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LDL,会导致动脉变窄、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中风等风险。对应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能把坏胆固醇运回肝脏,分解后排出体外<3>。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听到“胆固醇”这三个字,真的不用感到害怕。胆固醇对我们身体来说非常重要的——它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在维生素D、类固醇激素(例如皮质醇)、性激素的合成中充当前驱物;它还是胆汁盐的组成部分,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等。我们的肝脏本身会自己每天合成1-1.2克胆固醇<4><5>。
当你吃进去食物时,并不直接增加体内的坏胆固醇。2018年一个发表在《营养素》杂志上的试验发现,30个受试者,分成两组,一组每天吃3个鸡蛋,另一组吃降胆固醇补充剂,4周后发现他们体内的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的比率没有变化<6>。
这就说明我们人体是有一种能保持胆固醇稳态恒定的补偿机制的——当我们吃的胆固醇多了,体内合成的会相应变少。
鸡蛋还含有除了维生素C以外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比如磷脂、叶黄素、胆碱、维生素ADEK、和8种B族维生素。其中,能改善脂肪代谢的磷脂、脂溶性维生素ADEK基本都在蛋黄里,且矿物质含量也比蛋清高出两倍<7>。一个鸡蛋的蛋白质,六成在蛋黄里<8>。所以以后扔蛋黄的时候,坚决给它吞下去!
蛋黄还是一个很好的叶黄素来源。许多长时间用眼的人,会买叶黄素补剂来护眼,维护黄斑健康、抗氧化。鸡蛋中的叶黄素生物利用率很高,大约是菠菜(另一个叶黄素的优质来源)的3倍。不过蛋黄的叶黄素总量不算高,跟蔬菜一起吃,算是能额外补充<9>。
此外,一个2022年发表在《营养杂志》上,为期12周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每周吃7个鸡蛋跟只吃2个鸡蛋的对照组相比,有效缓解了冬季我们体内维生素D浓度会降低的问题<10>。
目前看来,鸡蛋作为一种又便宜好买,做法简单的优质食材,太适合平时没时间或不会做饭打工人,每次吃都相当于一小份复合维生素+叶黄素+卵磷脂补剂啊。
所以正常情况下,你无需担心一颗蛋黄里含的那些胆固醇。不吃蛋黄并不会让你更健康,反而会让你错失超多营养。
哪怕是特殊人群,也能吃很多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还是会担心,自己要控血脂,鸡蛋的胆固醇这么高,应该不能吃的吧。
确实,近30年来,我国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有血脂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高达35.6%。许多老年人因为担心胆固醇会增加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都不敢吃鸡蛋等动物性食物<7><11>。
一些慢性病确实会影响体内胆固醇的均衡,例如2型糖尿病会减少体内“好胆固醇”的量,并升高“坏胆固醇”,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的能力会下降,这就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高胆固醇最常见于40至59岁之间的人群,绝经后女性的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上升,而“好”胆固醇下降)<12>。
但其实主要问题不在于鸡蛋和胆固醇,而在于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列举的会增高胆固醇的风险,之一条就是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饮食会导致高胆固醇和相关疾病。像日常吃的牛羊猪肉、猪油、奶油黄油、油炸食品等,都是饱和脂肪大户<1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就提到说,目前中国国民肉类的食用比例不是很理想,畜肉吃的太多了,会升高体内“坏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风险<7>。
其次一些日常习惯也会增加高胆固醇的风险,例如吸烟会损害血管,同时还会降低“好胆固醇HDL”水平,加速动脉硬化。肥胖、久坐、运动量低、喝酒等也都会升高血脂水平<12>。
因此,高血脂相关的慢性病患者,平时饮食的重心应该在上述提到的那些方面,而不是在鸡蛋上。毕竟国家卫健委出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中,鸡蛋是在“推荐食物名单”里的<11>。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 年版)
不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结果发现,我国超过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高胆固醇的食物还是要注意控制的<13>。
鸡蛋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不控制地随便吃,所以,吃几个和怎么吃,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说到底,应该吃几个鸡蛋终于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到底该吃几个鸡蛋。答案其实要看你身体情况。
如果你身体健康,吃几个其实没有太大限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指出,一周食用300-350克的鸡蛋不会增加正常人心脑血管、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等疾病风险。一般一个鸡蛋重45-55克,算下来就是一周6-7个<7>。
甚至还可以再多一点。2017年发表在《营养杂志》上的一个研究发现,每天吃3个鸡蛋以内(包括3个),是有利于年轻健康的成年人(18-30岁),能减少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坏胆固醇”的分布,提升“好胆固醇”的功能<14>。
所以对于正常人,尤其是没时间做饭的打工人来说,平日里叫的外卖里面肉也没几块儿,正常的蛋白质摄入都不够量,这时候你吃两三个鸡蛋也都不影响。如果你平时还有运动、饮食均衡,就更好了,不需要有任何困扰。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你做鸡蛋的 *** 是否够健康,用的鸡蛋是否新鲜,以及煮鸡蛋吃多会不会太噎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p76
但如果你属于高血脂或相关高危人群,还是要控制一下,每周3-6个为宜。《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还是要把膳食胆固醇限制在小于300mg每天。也就是一天一个鸡蛋最多。如果摄入了动物内脏(心、肝)、红肉(猪牛羊)、虾等高胆固醇食物,要相应地减少鸡蛋摄入<15>。
最后要强调的是,鸡蛋的做法和搭配,对营养成分和健康有很大影响。
例如螺蛳粉中的炸蛋、猪油或黄油炒的鸡蛋、以及焗蛋黄、煎蛋饺等,脂肪含量显然要比水煮蛋和荷包蛋高出许多,且容易吃多,本身就会促进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肯定不能没有节制地吃。
煎蛋会增加不少脂肪含量,损失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一些维生素对热比较敏感,像茶叶蛋这种做法,里面的维生素会被破坏不少<16>。
有的人会喜欢吃生鸡蛋,感觉生鸡蛋会更营养,或有特殊的鲜味,例如吃寿喜锅时牛肉片蘸鸡蛋液会非常滑爽。但生蛋的蛋白质消化率很低,大约只有51%,生蛋还会含有一些抗维生素物质,会降低营养吸收<17>。并且如果不是无菌蛋,蛋壳上会沾染沙门氏菌。所以偶尔吃还可以,但并不算好的吃法。
目前最推荐的鸡蛋做法是煮鸡蛋、蒸蛋或荷包蛋。如果蛋的状态是蛋清完全凝结,蛋黄稍微生一点,可以保存下来大部分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和脂肪酸<18>。
我们日常饮食的重心,应该在于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运动和戒烟戒酒。一颗只有50克的鸡蛋对你的影响可能没有你想得那么大。工作已经这么累了,偶尔吃个炸得焦黄的溏心煎鸡蛋,影响也不大,毕竟快乐最重要。
参考资料:
- <1>Puglisi, M. J., & Fernandez, M. L. (2022). The Health Benefits of Egg Protein. Nutrients, 14(14), 2904. https://doi.org/10.3390/nu14142904
- <2>USDA. (2023). What is the cholesterol content of eggs.
- <3>AmericanHeartAssociation. (2020). HDL (Good), LDL (Bad)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 <4>Soliman G. A. (2018). Dietary Cholesterol and the Lack of Evidenc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utrients, 10(6), 780. https://doi.org/10.3390/nu10060780
- <5>Huff, T., Boyd, B., & Jialal, I. (2023). Physiology, Cholesterol. In StatPearls. StatPearls Publishing.
- <6>Lemos, B. S., Medina-Vera, I., Blesso, C. N., & Fernandez, M. L. (2018). Intake of 3 Eggs per Day When Compared to a Choline Bitartrate Supplement, Downregulates Cholesterol Synthesis without Changing the LDL/HDL Ratio. Nutrients, 10(2), 258. https://doi.org/10.3390/nu10020258
- <7>中国营养学会. (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版)
- <8>Réhault-Godbert, S., Guyot, N., & Nys, Y. (2019). The Golden Egg: Nutritional Value, Bioactivities, and Emerging Benefits for Human Health. Nutrients, 11(3), 684. https://doi.org/10.3390/nu11030684
- <9>Chung, H. Y., Ra *** ussen, H. M., & Johnson, E. J. (2004). Lutein bioavailability is higher from lutein-enriched eggs than from supplements and spinach in men.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34(8), 1887–1893.
- https://doi.org/10.1093/jn/134.8.1887
- <10>Daly, R. M., De Ross, B., Gianoudis, J., & Tan, S. Y. (2022). Dose-Response Effect of Consum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Eggs on Wintertime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in Young Australian Adults: a 12-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52(7), 1702–1710. https://doi.org/10.1093/jn/nxac044
- <11>国家卫健委. (2023).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 年版)
- <12>CDC. (2023). Know Your Risk for High Cholesterol.
- <1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0, 35(24) : 15-15. DOI: 10.3760/cma.j.issn.1000-8039.2020.24.125.
- <14>DiMarco, D. M., Norris, G. H., Millar, C. L., Blesso, C. N., & Fernandez, M. L. (2017). Intake of up to 3 Eggs per Day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HDL Function and Increased Pla *** a Antioxidants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47(3), 323–329.
- https://doi.org/10.3945/jn.116.241877
- <15>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2020).
- <16>王子萌,苑宁,张蕴哲,等. 烹调方式对食物营养素的影响研究
. 粮食与油脂,2018,31(8):4-6. DOI:10.3969/j.issn.1008-9578.2018.08.002. - <17>Evenepoel, P., Geypens, B., Luypaerts, A., Hiele, M., Ghoos, Y., & Rutgeerts, P. (1998). Digestibility of cooked and raw egg protein in humans as assessed by stable isotope technique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28(10), 1716–1722.
- https://doi.org/10.1093/jn/128.10.1716
- <18>Réhault-Godbert, S., Guyot, N., & Nys, Y. (2019). The Golden Egg: Nutritional Value, Bioactivities, and Emerging Benefits for Human Health. Nutrients, 11(3), 684. https://doi.org/10.3390/nu11030684
茶叶蛋原来这么简单,会烧开水就能煮!益海嘉里厨务顾问。
谁还在外面买茶叶蛋吃?今天我公开了自己珍藏了20年的茶叶蛋配方,只有用整块的、好的香料才能做出好的茶叶蛋。每次煮茶叶蛋,我都要备齐这么多香料,看起来很麻烦,但我太太做的茶叶蛋和我做的口味一模一样,而且只需要会烧开水就能做。
·先将鸡蛋清洗干净,放入凉水中,这样煮出来的鸡蛋不容易破裂,更容易成熟,煮5~10分钟即可。
·将煮熟的鸡蛋捞出,自然放凉,用手轻轻敲一下侧面,揉一下,这样煮出来的茶叶蛋会有大理石花纹。
·煮茶叶蛋需要两次,先将鸡蛋煮熟,煮5到10分钟,第二次加入料包煮出颜色和香味,再加入鸡蛋,煮开后再煮30分钟,无需调味,关火焖制即可。
如果想吃口味重的,可以泡一个晚上再品尝,这锅汤还能煮两次或三次,40小包只要39.9元,足够您煮整个夏天的茶叶蛋了。
“吃鸡蛋要去掉黄,不然会升高胆固醇。”“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颗鸡蛋。”“蛋黄才是鸡蛋的营养所在。”围绕着这一话题,最近几年网上的讨论很多,众说纷纭。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确实看起来不少,毕竟建议高脂血症人群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
那么,吃鸡蛋真的会升高胆固醇水平吗?老年人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比较好?
吃鸡蛋真的会使血胆固醇升高吗?
河北省人民医院外科营养副主任医师张晓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表示,人体并非烧杯,不是说你往里倒多少试剂,烧杯里就会有多少试剂,血液很多营养素的水平和摄入的营养总量并不成正比。
近年来多项医学研究表明,血胆固醇水平与摄入脂肪含量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的关系更大一些,而与每日摄入的胆固醇总量关系并不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纠结于吃鸡蛋这件事。而且不少研究发现,适量吃鸡蛋是有益心血管健康的。
2018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心脏》(Heart)上的研究表明,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颗鸡蛋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降低。
2022年刊发在《elife》杂志的一项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
而有害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截图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或会对“我国人群吃鸡蛋”起到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我国人群的鸡蛋平均摄入量远不到推荐量。因此,需要多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此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但是,鸡蛋还含有蛋白质、12种维生素、钾元素、铁元素、卵磷脂、单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可以说富含着小鸡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很丰富的。
对于本身存在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是可以适量吃鸡蛋的,但是要限制。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建议,高脂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200毫克。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也推荐可以适当吃鸡蛋,如果是高血脂的人,可以一周3~5个。
不同人群一天最多吃几个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大概平均就是一天一个鸡蛋,明确写到不弃蛋黄,就是不要把鸡蛋黄扔掉。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
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
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
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
但是身体肝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需要咨询医师意见决定摄入鸡蛋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肝肾负担。
鸡蛋怎么吃才更健康?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
煮蛋的消化率为99.7%
摊蛋为98%
炒蛋为97%
蒸蛋为92.5%
油炸为81.1%
生吃为30%-50%。
除此之外,不同烹调技术对鸡蛋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图自“张晓伟健康科普工作室”
因此,一般推荐吃法排序为:
1.煮鸡蛋: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更佳,也最容易消化。
2.蒸鸡蛋:不要在混合之初放入油或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搅匀蛋液后再加入调料,略搅几下保证空气混匀就入蒸锅,这样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3.摊鸡蛋和炒鸡蛋:更好用中火,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因为时间需要相对较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会影响质感。
连续一个月每天吃三十个生鸡蛋,会咋样?连续一年每天吃煮鸡蛋呢假如你连续一个月每天生吞30个生鸡蛋,身体会怎么样?
会变成巨石强森那样壮硕的 *** 吗?
对于健身爱好者们来说,吃生鸡蛋可以长肌肉,还能让皮肤变得更好,你听说了这个事情,于是打算开启这个挑战。
这是挑战的之一天,你去超市购买了大量的无菌鸡蛋,这样能让你尽量避免拉肚子,你一次性打了三十个生鸡蛋,尽管生鸡蛋不会让人感觉到撑,但你还是分成好几份才吃下去,你觉得有些恶心。
这是挑战的第三天,你已经开始习惯了吃生鸡蛋,加上你这几天勤勤恳恳的健身,你发现自己的肌肉似乎变得更加强壮了一点,但不多,这也许是心理作用,但你决定继续进行下去。
这是挑战的之一个星期,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肌肉更加有力勇猛了,比起之前,块头也增长了不少,但同时,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便秘的情况,上厕所的次数也明显减少,这是因为你在最近的时候摄入了过多蛋白质所导致的后果,吃太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导致便秘,你需要多补充一点膳食纤维,也就是多吃蔬菜。
接下来,你的身体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假如你连续一个月每天吃三十个生鸡蛋,身体会变得和巨石强森一样健壮吗?
这是你挑战的第二个星期,在健身的时候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你的肌肉确实变的更加强壮了,这让你看起来十分具有男性魅力,但同时,你发现自己老是放屁,而且气味十分难闻,这是因为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而人体消化蛋白质的部位是小肠,当你一次性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时,小肠来不及消化那么多就会 *** ,大量蛋白质就会流到大肠中,被其中的细菌分解,生成大量氨类和硫类气体,同理,你的便便也会变得特别臭。
这是你挑战的之一个月,你完成了这个挑战,对比前一个月,你的身体确实变得更加壮实了,肌肉比之前要大了不少,力量也更加强壮,但你的消化系统却出现了毛病,因为生鸡蛋中的一些成分会阻碍你对营养的吸收,这让你流失不少营养成分,而大量的生鸡蛋又对你的肠胃造成了负担,所以要想补充蛋白质,还是吃熟鸡蛋比较靠谱,而且也不需要吃三十个那么夸张。
那么如果是连续一年每天吃一个煮鸡蛋,身体会怎么样呢?
假如你连续一年每天吃一个煮鸡蛋,身体会怎么样?
这是你开始每天吃一个煮鸡蛋的之一个月,你的身体变化很小,一个鸡蛋的力量不足以让你快速发生改变。
这是你开始挑战的第四个月,你更大的感受就是皮肤状态比之前好了那么一点,同时,你的力气也比之前有了一点点提升,这是因为每天一个鸡蛋给你的身体提供了一定量的蛋白质,只不过它的力量有限,不能帮助你太多。
这是你开始挑战的半年,虽然你的变化不明显,但你会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健康,你变得没有那么容易生病,鸡蛋中丰富的营养,让你的身体免疫力提高不少。
这是你开始挑战的一年,你完成了这个挑战,对比开启挑战前的照片,你会发现现在的你皮肤状态和之前相比差别更加明显了,不仅白了很多,也变得更加滑嫩,这是因为长期坚持吃鸡蛋,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胶原蛋白都在慢慢的改造着你的身体,同时,你的精神状态也更好,记忆力提升,鸡蛋中的磷脂和卵黄素帮助你的脑神经更好的运作了起来。
我是老多,我懂得老多了。
溏心煮鸡蛋你吃过吗?做给不爱吃蛋黄的孩子,保证让他大吃一惊!写在前面
没有溏心蛋的早餐是不完美的。溏心蛋煮起来方便快捷,和烤面包搭配味道相当好,而且鸡蛋里丰富的蛋白质能满足你一天的需求。
溏心蛋的做法很简单,只要把冷水烧开,然后把鸡蛋浸在水里煮就行了。你也可以先单独烧水,然后放入鸡蛋小火慢煮。当鸡蛋煮到你喜欢的生熟度后,就可以搭配其它喜欢的食物一起享用了。
需要准备
漏勺或网勺、鸡蛋杯(可选)、勺子和刀、小号陶瓷烤碗(可选)、小奶锅、定时器、大头针或图钉
步骤
冷水下锅
1.在鸡蛋一头扎孔。为了防止煮蛋过程中鸡蛋开裂,同时让鸡蛋更好剥壳,轻轻地在鸡蛋尾端扎一个孔。用图钉或者大头针在蛋壳更大的那头小心地扎一个非常小的孔。小心别扎得太深,否则蛋清会漏出来。
- 你也可以用木杵等一头略圆的工具将蛋壳稍微敲裂。如果选择木杵,在鸡蛋较大的那头敲一下即可。
2.把鸡蛋浸在冷水里。把鸡蛋放在小奶锅里,倒入足量冷水淹没鸡蛋。水面距离鸡蛋上端要有2.5厘米的距离。
- 如果鸡蛋多于4个,那就准备一口大锅,或者分批煮。这样你才能迅速拿出鸡蛋,防止鸡蛋煮过头。
- 奶锅是煮鸡蛋最常用的厨具,如果你家没有燃气灶或电磁炉,就用电热水壶煮鸡蛋。
3.把水烧开,然后关火。打开燃气灶,用中高火开始烧水。烧水过程中不用盖盖子。当水开始剧烈冒泡时,把火关掉,立即按下定时器。
- 如果继续用这么高的温度煮鸡蛋,鸡蛋会在锅里相互碰撞,导致蛋壳开裂。这就是水开后必须关火的原因。如果选择热水下锅,水也必须温柔地沸腾。
4.把鸡蛋煮到你喜欢的生熟度。你需要随时盯着定时器,因为煮鸡蛋时,每一分钟对鸡蛋生熟度的影响都非常大。根据你喜欢的生熟度决定鸡蛋浸泡在水里的时间:
- 2分钟后,蛋黄还是生的,蛋白也非常软。
- 4分钟后,蛋黄变成粘稠的液态,蛋白基本凝结。
- 6分钟后,蛋黄大部分凝结,蛋白基本凝结。
- 8分钟后,蛋黄基本凝结,蛋白完全凝结。
热水下锅
1.用奶锅烧水。把奶锅放在炉盘上,倒入5到8厘米深的水。用高火把水烧开。水开后把火稍微调小,让水进入微微冒泡的状态。
- 和剧烈沸腾时整个水面翻滚着大气泡不一样,此时水中只有小气泡缓缓冒出。
2.把鸡蛋放入锅中。先把鸡蛋放在漏勺里,然后把漏勺轻轻浸到微微冒泡的水里。如果你有好几个鸡蛋要煮,只能一个一个地放。一次最多煮4个鸡蛋。
- 如果鸡蛋多于4个,就分批煮。
开始小火慢煮。按下定时器,帮助你准确掌握烹饪的时间。如果鸡蛋只有一两个,就按照下面的时间煮。如果你有三个或四个鸡蛋要煮,就将煮蛋的时间延长30秒。煮蛋的时间和鸡蛋生熟度的关系如下:
- 5分钟后,蛋黄还是液态,蛋清基本上没有凝固。
- 6分钟后。蛋黄刚开始凝固,蛋清基本凝固。
- 7分钟后,蛋黄稀软,蛋白完全凝固。
溏心蛋的吃法
1.把鸡蛋放在杯子里吃。用漏勺或网勺把溏心蛋从热水里捞出来,放在鸡蛋杯里,哪一面朝上没有关系。杯子可防止鸡蛋在盘子里滚来滚去,吃起来也更方便。
- 如果没有鸡蛋杯,就把鸡蛋放在小酒杯、小碗或者茶杯里。
2.把鸡蛋敲开。用一把小勺子在鸡蛋顶端敲几下。接着用勺子或黄油刀切开并拿掉顶盖。你也可以直接敲掉蛋壳,但如果力气太大,碎蛋壳会掉进蛋里。
- 你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打开溏心蛋。这些工具的外观就像小剪刀、吸盘、开瓶器,或者雪茄剪。有了它们,你就能轻松切开并移走溏心蛋的顶盖了。
3.马来西亚版溏心蛋。溏心蛋配烤面包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广受欢迎的一道早餐。敲开一个溏心蛋,倒入小号陶瓷烤碗里。这道早餐要求蛋清煮得很稀。吃的时候在蛋里倒入少许酱油,配上烤土司。
- 你也可以在鸡蛋上撒白胡椒粉,在烤土司上涂加椰浆。
4.温泉蛋配吐司。首先用冷水煮蛋。水开后关火,让鸡蛋浸泡4分钟。用漏勺把鸡蛋从水里捞出,放在鸡蛋杯里,敲碎顶部。温泉蛋要搭配涂上黄油的烤土司一起吃。
小提示
- 为了蛋壳剥起来更容易,把煮好的鸡蛋从热水里拿出来,放在冷水下冲一冲。
- 如果选择冷水下锅,加热时间要缩短到4分钟。
前几天重温汪曾祺散文,看到《跑警报》这篇,里面写到一个爱吃莲子的广东同学:
“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哈哈,确实如此,没有一个广东人能舍下这口极致的粉糯、香甜!
莲子是美食届的“百搭王”,我们煮粥、煮糖水、煲靓汤都爱丢一把进去,十分讨喜。
莲子味甘,性平,中医也很看重它,李时珍称它为“脾之果”(中医认为脾是运化、吸收的基础)。
春天祛湿,夏天清热,秋冬润燥,都少不了莲子。
可以说,莲子是家家必备,好吃又养人。
入秋之后,喝了好多碗莲子糖水
可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家常的食材,居然并不好买。
如果你的莲子煮不绵、不好吃、有苦味,多半是买到了以下几种
真正的好莲子,是一种毫不费力的美味。
无需浸泡,不用久煮,高压锅一焖,就能清香四溢、绵密粉糯。
但个头却饱满不散,汤色依然清澈见底。
这次特地给你们准备了9道莲子菜谱,甜咸兼备,菜汤羹粥零食都齐活了。
01.美龄粥
秋天干燥,最适合喝这种清润的甜粥。
食材:糯米80g 大米20g 宣莲20g 山药150g 豆浆800ml 清水400ml 枸杞少许 冰糖30-50g(此方子为3人分)
做法也简单,糯米大米先浸泡一小时,跟其它食材一起放到豆浆里熬到缠缠绵绵,加冰糖和枸杞就可以出锅。
有了宣莲的加入,粥更加清润甘甜,还能安神养心。
02.咸骨山药莲子粥
若是不爱甜粥,还可以学广州人,煮一锅咸鲜的咸骨粥。
食材:排骨/叉骨250g 山药100g 宣莲20g 干贝5颗 姜2片 香葱2根 生菜几片 大米(油粘米)100g 清水1500g 盐 白胡椒粉适量
之一次喝咸骨粥的人,一定都会惊叹,怎么世上还有这么好喝,还简单的粥!
排骨提前一晚洗净加盐,放冰箱腌渍。
第二天冲洗后焯水,跟大米莲子山药一起煲,煲到米粒开花,就可出锅。
根据喜好加盐、白胡椒和蔬菜就可以开吃了。
咸骨的鲜味彻底与粥水融合,宣莲提供绵密软糯的口感。
一碗落肚,全身都舒坦了。
03.油炸莲子
莲子也不尽是清淡吃法,还可以做惹味小零嘴。
食材:宣莲100g/鲜莲子200g 蛋黄1个 红薯淀粉50g 蒜末1大勺 香葱2根 小米辣1个 椒盐1小勺 孜然粉1小勺 辣椒面1大勺
莲子煮30分钟左右,用蛋黄、淀粉椒盐调个面糊,莲子在里面裹一裹下锅炸。
外壳香酥,里面是这样软糯的。
很香口,几乎一吃就停不下来。
04.猪肚莲子汤
一入秋就盼着一锅奶白的猪肚汤,暖身健脾,尤其经常加班的小伙伴一定要喝。
食材:猪肚1个 宣莲30g 山药100g 姜1小块 香葱1根 米酒3大勺 盐 白胡椒粒
给大家一个猪肚去腥小秘方:洗干净的猪肚,要跟米酒、姜片、葱结大火煮2-3分钟,再过冷水洗净切条。
处理好的猪肚,跟宣莲、山药、姜片和白胡椒粒,一起炖一个半小时,加盐就可以开吃。
莲子鲜甜,猪肚软糯,汤底鲜美。
05.荷叶莲子蒸滑鸡
一道造型和味型都很适合中秋家宴的蒸菜。
食材:鲜鸡腿200g 宣莲20g 菌菇150g 姜丝少许 香葱1根
腌肉料:生抽1大勺 蚝油1小勺 胡椒粉1/2小勺 细砂糖1/2小勺 盐1小勺 玉米淀粉1小勺 食用油1大勺
宣莲先用水煮半个钟,同时用腌肉料跟鸡腿肉搅拌均匀。
宣莲跟鸡腿肉一起放进干莲叶里,上汽后蒸20分钟即可。
若是家里有鲜荷叶,出锅时换一张,香气和造型都会更好!
清淡鲜美,又不上火,老人小孩都会喜欢的 ~
06.鸡汤烧莲子
跟上一道菜看似雷同,但重点完全不一样。
鸡汤烧莲子的重点,在于把鲜味都注入到莲子里,抿一口,美透了!
食材:宣莲100g 火腿30g 鸡腿肉100g 木耳30g 芦笋100g
姜2片 葱1根 盐1小勺 糖1/2小勺 黄酒1大勺 鸡汤汁1包
姜葱炝锅,火腿煸香,加入鸡腿肉炒至断生,加入1大勺黄酒炝锅,加入木耳、莲子翻炒几下。
下盐、糖、鸡汤和清水,加主角宣莲进去,中火焖煮30分钟以上。(喜欢绵密一点的,可以延长焖煮时间)
鸡汤、鸡肉、火腿的鲜味,全部浓缩在莲子里,每一口都像咬开一个鲜味小炸弹,但口感又更加柔和温煦得多,软软糯糯,服服帖帖~
07.五白羹
食材:鲜百合2个(100g) 山药2段(200g) 鲜银耳半个(50g) 宣莲3大勺(50g) 椰子肉150g(半个) 椰子水1份 冰糖3大勺 清水1.5L
秋天多吃白色食物,可润肺、降燥、养胃。
我这道五白羹,是百合+莲子+银耳+山药+椰子的组合,都是些温养身体的食物。
没有固定搭配公式,也可换成其他白色食物~
若是嫌白色太素,可以添点木瓜和桂花酱。
食材洗净切一切,一次性丢进电饭锅里,按煮粥模式煮30分钟,等吃就行。
08.竹荪银耳桃胶莲子糖水
参照五白羹的思路,炖一盅竹荪银耳桃胶莲子糖水,清肺降燥效果也一流。
食材:竹荪4-5朵 银耳半朵 桃胶4-5颗 宣莲80g 冰糖30g 水适量
桃胶泡发,干竹荪温盐水泡发15分钟后剪去菌盖头,剪小块备用,银耳泡发后剪小块。
宣莲冷水下锅煮20-25分钟,加入其他食材煮至沸腾,再转小火煮25-30分钟。
莲子绵密、银耳黏糯、桃胶Q弹、竹荪有爆浆感,口口都是惊喜,清甜直达肺腑!
09.桑寄生莲子蛋茶
再贡献一个大湾区限定养生糖水——桑寄生莲子蛋茶。
女孩子们姨妈前后适当饮用2-3次,可以改善气血亏虚的毛病,也有助于调节不规律的经期哦。
食材:桑寄生40g 宣莲30g 桂圆15g 红枣 10g 红糖20g 鸡蛋 2个 水1.5L
做法也很简单,所有食材洗净处理后,小火煮15分钟后捞出鸡蛋去壳。
然后回锅继续炖煮45分钟左右,起锅前加入红糖煮至融化,即可饮用。
带着一丝丝雨后草地的清新,泛出轻灵的回甘,顺进喉咙好舒服,甜润润的。
菜谱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
初秋虽然气候仍炎热,但入夜起凉风,空气转干燥,饮食上宜滋阴、润燥。
贪嘴贴秋膘后,莫忘了来一碗宣莲平心降燥哦~
鸡蛋和它一起煮,是“穷人的阿胶”!女人一周吃2次,补气养血鸡蛋,这个平凡而常见的食材,却隐藏着丰富的营养和美容功效。而当它与红糖相结合,便成为了穷人家中的一剂珍贵阿胶,更是女性追求健康与美丽的秘密武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鸡蛋与红糖组合有哪些美食吧!
【红糖蛋羹】
食材准备:鸡蛋、红糖、牛奶、温水
做法步骤:
(1)准备一个碗,将鸡蛋放进去用筷子搅拌均匀。
(2)往鸡蛋液里面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再倒入适量的牛奶搅拌均匀。
(3)将鸡蛋液倒进蒸碗里面,热锅烧水,水开后将鸡蛋液放上去蒸。
(4)开大火蒸10-15分钟左右,再往上面撒上一些红糖即可食用。
【红糖煮蛋】
食材准备:红糖、鸡蛋、温水
做法步骤:
(1)往锅里面加入适量的清水,将鸡蛋放进去,开大火煮沸。
(2)煮沸后换成小火继续煮8-10分钟左右将鸡蛋煮熟。
(3)准备一个小碗,往里面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至红糖溶解。
(4)将煮好的鸡蛋捞出来敲碎蛋壳但不要剥掉蛋壳放进红糖里面。
(5)将红糖水和鸡蛋放进锅里面加热至水开再换成小火继续煮5-10分钟左右。
(6)鸡蛋充分吸收红糖后关火再放进容器里面,等鸡蛋冷却后取出来剥掉蛋壳即可食用。
【红糖香蕉蛋糕】
食材准备:鸡蛋、红糖、香蕉、低筋面粉、泡打粉、食盐、黄油、牛奶、香草精
做法步骤:
(1)将香蕉清洗干净去皮并按压成泥。
(2)准备一个碗,将鸡蛋和红糖放进去,搅拌均匀。
(3)将黄油倒进去继续搅拌均匀,再加入牛奶和香草精。
(4)准备一个碗,往里面加入适量的低筋面粉、泡打粉和食盐混合搅拌均匀。
(5)将香蕉泥倒进去搅拌均匀,将黄油涂抹到烤盘里,再将蛋糕放进去磨平。
(6)将烤箱预热到180℃,将烤盘放进去烤30-35分钟左右,即可取出食用。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最简单却最有效的保养 *** 。鸡蛋和红糖的结合,无论是补气养血,还是美肤抗衰,都是天然又经济的选择。不妨每周给自己两次鸡蛋煮红糖的呵护,让身体得到全面的滋养。让我们一起用鸡蛋和红糖,打造健康美丽的生活吧!
超级全的鸡蛋吃法,既简单又实用的做法,保证你一周不重样鸡蛋现在已经是我们餐桌上顿顿必不可少的美食,鸡蛋可以炒、煎、蒸、炖,每种做法都有它独特的味道,而且鸡蛋在多种做法下都能保持它独有的鲜味。
每天早晨稀饭煮蛋是不是有点腻了呢?可以试试鸡蛋的新吃法。
文章末尾有白水煮蛋小贴士,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哦。
1.土豆丝鸡蛋饼
准备食材:
鸡蛋、面粉、盐、黑芝麻、土豆一个、小葱1颗、胡椒粉、蒜蓉辣酱。(除了土豆、小葱、鸡蛋、面粉之外,别的可有可无)
做法:
面粉加水和少许盐调成这种糊状,然后土豆切丝泡水去淀粉。
步骤1
起锅热油放入葱花,放少许盐和胡椒粉翻炒土豆丝,盛出备用。
步骤2
电饼铛或者锅烧热放油,放入调好的面糊,用铲子刮匀,此时打入一个鸡蛋,用铲子刮开放入黑芝麻,翻面放入酱料,用铲子刮开,放入刚才炒好的的土豆丝,卷起来出锅。
土豆丝鸡蛋饼
2.鸡蛋豆腐煲
准备食材:
鸡蛋3个、嫩豆腐1块、淀粉1大勺、生抽2勺、蚝油1勺、蕃茄酱4小勺、鸡精1勺、清水1碗、白砂糖、小葱1根。(生抽和番茄酱可酌情添加)
做法:
调酱汁:生抽2勺、蚝油1勺、番茄酱4小勺、鸡精1勺、淀粉1勺、1勺白砂糖、1碗清水搅拌均匀。
步骤一
嫩豆腐切块不要太薄,太薄的豆腐在裹鸡蛋液时容易破。然后豆腐裹上淀粉,再裹上鸡蛋液。
步骤2
锅中烧油,小火把裹好淀粉和蛋液的豆腐煎至两面金黄,油要多放一点,鸡蛋容易糊,所以全程小火,注意翻面。
豆腐摆放在平底锅里面,倒入调好的酱汁,先中火再小火,待酱汁快干时,撒上葱花即可。
鸡蛋豆腐包
3.孜然鸡蛋(空气炸锅版)
准备食材:
鸡蛋10个、孜然粉两勺、油三勺、海鲜酱油两勺。
做法:
常温鸡蛋冷水下锅,水开小火煮五分钟。煮好后放入冷水中再扒鸡蛋皮,尽量把鸡蛋里一层薄膜皮也扒掉。
小刀切开成均匀条状,小碗倒入酱油,鸡蛋在碗里滚一滚,均匀沾上酱油。
步骤
放入空气炸锅190°,10分钟,烧烤料和油调制均匀。刷在鸡蛋上,放入空气炸锅中190°,再来十分钟即可。
孜然鸡蛋
4.葱油蒸蛋(超级简单)
准备食材:
鸡蛋4个、生抽2勺、葱3根、油1勺、麻油1勺。
做法:
盘内放2勺生抽、1勺食用油、一把葱花搅拌均匀,打入4个鸡蛋,喜欢吃几个就放几个,没特殊要求。水开上锅蒸8分钟,关火闷2分钟,开盖。表面上在淋一点点生抽,1勺麻油即可。
做法
葱油蒸蛋
5.鸡蛋羹
准备食材:
鸡蛋一个、温水、蒸鱼豉油半勺、香油两滴、盐、小葱。
*** :
鸡蛋加一点点盐打散,温水加进去轻轻拌匀,然后用滤网过滤到一个小碗里,(这个步骤很重要,不可省略)
步骤1
步骤2
水开上锅,盖上盘子,蒸八分钟,焖三分钟,然后出锅,倒蒸鱼豉油,香油调味。用刀划十字切成小块,让调味料顺着切口渗下去方便入味,撒点小葱装饰。
鸡蛋羹
蒸鸡蛋羹的小贴士:
蒸鸡蛋羹一般八到十分钟就好,不宜时间过长,鸡蛋会老影响口感。
鸡蛋和水的比例是1:1.5最适宜,不管用几颗鸡蛋,按照这个比例去加水。
因为平时我们买的鸡蛋大概都是50-60g之间一般是55g,所以水的份量定的75g,大家可以根据自家鸡蛋大小去加水。
最简单直白的说法就是,如果你用了两颗鸡蛋,就放半碗水。
6.鸡蛋酱(下饭必备)
准备食材:
鸡蛋2个、尖椒1个、黄豆酱2勺、葱蒜适量。(大酱用豆瓣酱也行)
做法:
尖椒切丁、葱蒜切碎,2大勺黄豆酱、淀粉、半碗水搅拌均匀。
步骤1
热油放入鸡蛋搅散,盛出备用。
步骤2
热锅内放入刚调好的酱,一半蒜末一半葱花,小火熬3分左右不停搅,放入鸡蛋翻炒2分左右,放入尖椒丁和剩余的葱蒜翻炒即可。
鸡蛋酱
7.酱鸡蛋
准备食材:
酱油、水、洋葱、小葱、香菜、蒜、小米椒、白芝麻、鸡蛋。
做法:
鸡蛋放入水中煮熟,加入少许盐和白醋防止鸡蛋裂开,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却剥壳。
准备好洋葱、小米椒、小葱、蒜切成片加入白芝麻放入碗中,放入酱油和水,比例1:2。
步骤
把剥好的鸡蛋丢进去冷藏一晚,就可以吃了。
酱鸡蛋
8.乡巴佬卤鸡蛋
准备食材:
鸡蛋15个、可乐一瓶(500克)、啤酒一瓶(500克)、生抽100克、酱油50克勺、红糖100克。
做法:
鸡蛋凉水下锅,水开后煮5分钟左右,能剥下壳就行。
所有材料连同剥皮的鸡蛋一起放入锅中,烧开后调小火煮25~30分钟。
步骤
煮好后也可以吃,但在汤汁中浸泡24小时后更好吃。
卤鸡蛋
9.郁金香蛋花
准备食材:
鸡蛋4个、郁金香三枝。
做法:
无
郁金香蛋花
白水煮蛋小贴士:
鸡蛋煮在一至五分钟的时候还是生鸡蛋不建议使用,七至九分钟时呈半成熟的溏心鸡蛋。
煮至十一分钟时已经成熟,口感娇嫩,十三分钟蛋清紧实,蛋黄弹弹,这时口感是更好的。
煮至十五分钟时优质营养损失,鸡蛋价值浪费。
每天一个水煮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杀手?每天吃多少合适?我是你的美食家小阅阅,与各路美食打交道多年,依然保持着对美食独有的热爱。小阅阅每日更新各路美食与分享健康饮食习惯,关注我,让你的餐桌更丰富。
很多人都有每天吃水煮蛋的习惯,它的烹饪方式较为方便快捷,是大众经常选择的日常营养补充品。不过,随着现代社会中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鸡蛋中的“胆固醇”逐渐成为了人们的热议话题。
每天一个水煮蛋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它到底是营养佳品,还是心血管杀手?下面,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讲吧。
水煮蛋到底是不是心血管杀手,要看你怎么吃!
之所以有些人认为水煮蛋是心血管“杀手”,主要是因为每100g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在500-600mg之间。大家认为其胆固醇含量较高,若是大量进食,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然而,胆固醇升高之所以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大量的胆固醇进入血管后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蛋白结合后形成脂类物质,脂类物质粘附在血管内膜上,损伤血管内膜细胞,造成血管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
要知道,胆固醇是哺乳类动物体内合成的脂质物质,参与细胞膜的形成,并且分解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3、类固醇激素等多种物质的原料,其本身不对身体造成危害。
胆固醇在机体内主要由神经系统控制肝脏代谢自主合成,其次是通过日常饮食摄取,且从食物中的摄取量通常不超过30%,在血液中的含量保持恒定,食物中胆固醇含量增加,人体肝脏合成量随之降低。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合理吃鸡蛋,并不会引起胆固醇升高,也不会对心血管造成伤害,所以,鸡蛋并非心血管的杀手。并且,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每天吃一颗水煮蛋,会引起健康人群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两者之间尚未发现必然关联。
但是已经确诊患有总胆固醇代谢异常类疾病人群,肝脏的基础代谢能力已经失常,对于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胆固醇不能及时代谢出体外,应注意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
此类人群日常吃水煮蛋时,可以选择只吃蛋白补充蛋白质,对于胆固醇含量较高的蛋黄减少摄入量,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维持体内胆固醇平衡。如果大量进食鸡蛋,确实有可能会引起病情加重,对心血管造成伤害,使鸡蛋变成“心血管杀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水煮蛋营养价值较高,对人体危害性较小,但是任何物质摄入过量,都可能造成身体负担,引起身体不适!
每周吃蛋超过这个数,小心缩短寿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0)》表明,健康成年人每周全蛋类食物的摄入量建议控制在300g-350g,每颗水煮蛋平均重50g-60g,即每周建议食用5-6个鸡蛋。
因为鸡蛋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需要长时间消化,鸡蛋进入机体后需要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多种氨基酸和多肽,进入小肠后由小肠完全吸收和消化。如果每周吃超过6个鸡蛋,当心身体受到慢性伤害,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要知道,鸡蛋中蛋白质整体消化吸收时间在3-4小时,脂肪消化时间更是长达6-8小时,摄入过量鸡蛋后,在胃肠道内部的留存时间较长,影响其他食物的吸收和消化,使肠道功能负累,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消化系统疾病。
此外,鸡蛋中的蛋白质在小肠消化后,需要经过肾脏代谢出体外,长期过量吃鸡蛋,可能引起肾功能损伤,不利于肾脏健康。
再加上鸡蛋中的含磷糖蛋白中含有磷,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具有促进钙元素吸收的作用。不过,吃鸡蛋过多,摄入的磷超标,会影响脂蛋白形成,脂肪堆积在肝脏可能引起脂肪肝,损伤肝功能。
磷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等骨骼损伤。长期过量摄入磷,会引起血液中的钙离子代谢紊乱,损伤动脉血管,导致心脏出现功能性损伤,可能伴随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现象。
由此可见,长期过量吃鸡蛋可能损伤消化系统、肾脏、肝脏、心脏、骨骼等多个器官,日积月累影响身体健康,造成生存质量下降,缩短寿命。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建议每周吃5-6个鸡蛋,保障生命安全。
医生有话说
鸡蛋是日常性价比较高的食材,选择合理的食用方式和食用量有利于身体健康,需要注意日常饮食结构完整很重要,不建议单一依靠鸡蛋补充营养。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不建议盲目猜测病因,可根据具体疾病调整饮食,控制鸡蛋的摄入量。
各位看官们,你们平时吃水煮蛋吗?对于水煮蛋的利弊,您还有什么内容需要补充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1】.《北大团队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上海医药.2022-07-10【2】.《鸡蛋吃得对,心脏不受罪》.阳全.保健医苑.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