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幸福之光
鲅鱼圈区红旗镇东蓝旗村之一书记 王奕
提到创建文明城市,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城里,其实村里创城的事也不少。
就拿我们东蓝旗村来说,以前村里没有路灯,也没通公交车,村路坑洼不平,尤其是田间都是土路,由于去年雨水多,有一些路面都塌掉了。很多村民家门前都堆了柴火垛,家家户户修剪下来的葡萄藤条,也大多随意地扔在村路两旁,既不美观,也容易引发火灾。
“大叔呀,你家的柴火垛得挪到院子里去哈”,“大姐,你家进的货物不能摆门口呀”。创城期间,这是我们村干部下村走访挂在嘴边的话。起初,大家既不理解,也不配合,这个说:居家过日子,堆点柴火不是很正常吗?那个又说:正是农忙的时候,哪有时间弄这些呀。
虽有怨言,但是我们乡村基层的工作还得正常开展,带领大家共同创城。这不,村民李大爷家孩子常年在外务工,过年了才能回来,老人自己住,杂七杂八的东西堆得屋里院里到处都是,他也没力气收拾。我们村干部马上动手,该收的收、该码的码、该扔的扔,院子扫干净,柴火垛挪进来。看着“秒变”整齐的院子,李大爷笑了。打那以后,每次看见我们村干部,他都老远就开始打招呼。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了公交车,新建了公交站亭,新修了村路,安装了十多盏路灯,田间小路也重新铺垫好了。村里的环境美了,村民们的心气也高了,房前屋后都收拾得利利索索的,就怕被人说“不像个过日子的样子”。
在创城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可不仅仅只有我们一个村,红旗镇胜台村科技小院,科学种植葡萄,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邻近的金屯村也新修了道路,安装了路灯,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隆华村修建了休闲文化长廊,村民下棋唱歌有了场地;文屯村改造了村里的臭水沟,成了村民钓鱼聊天的好地方。这些亮点,形成了文明之光,温暖了老百姓的心。
有首歌中唱道:“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去碰触。”创建文明城市,真的让我们农村的老百姓感受到了触手可及的幸福。
意外走红的鲅鱼圈,竟是绝美的海滨小城,物价低适合养老避暑恐怕连鲅鱼圈自己也想不到,会以这样的方式意外走红。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也让全国人民之一次知道了这个地方。
对于远离大海的人来说,“鲅鱼圈”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像是一个食物,又或是一个工具,但绝不会联想到城市。
鲅鱼圈其实是营口的辖区之一,靠近渤海,是辽宁著名的海滨之地。“鲅鱼”是一种鱼类统称,学名“蓝点马鲛,牙齿尖利,行动敏捷,游泳速度奇快。康熙年间,渔民们常在此捕鲅鱼,加上港口的弧形像个圆,便得名为鲅鱼圈。
鲅鱼圈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主角是当地渔民和“鲅鱼”故事,但故事太长,很难用一两句形容出来。不过传说带来的浪漫与美好,让这处海滨之地变得温柔动人。
鲅鱼圈有96公里长的海岸线,沙质优良,海水清澈,有美丽的金色沙滩和天然浴场。虽然在全国的名气不大,可鲅鱼圈在辽宁北部和南部的名气不小,鞍山、沈阳乃至铁岭的人去海边度假,首选地便是这里。
鲅鱼圈的风景出乎意料的漂亮,这里生态良好,环境极佳,漫长的海岸线上有着迷人的沙滩和蔚蓝海水。山海广场是其主要景点,从鲅鱼圈火车站出来几公里便可看到。
站在广场上,可以眺望海中的“美人鱼”雕塑,通体青蓝,高达60米,身着中国传统的流苏裙,鱼尾巴高高跃起,构成了优雅的身体曲线。
这便是著名的“鲅鱼公主”,是鲅鱼圈的标志。它是国内之一个大型海上雕塑,如同漂浮于海面之上,在日出日落的映射下,散发出迷人的光泽。
鲅鱼公主北侧是月牙湾浴场,这是辽宁优质的沙滩浴场之一。浴场内沙滩平缓、海水洁净,有着完善的游玩设施,可以乘坐渔船出海,也可以游泳冲浪,黄昏时分有着美丽的夕阳。
鲅鱼圈气候很好,地处暖温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而且辖区内物价低,房价不高,周边许多城市的人都到此买房养老。这里最适合夏季定居,天气不热,海风清凉,到海边吹着海风,看大海潮起潮落,生活过得悠闲自在。
鲅鱼圈另一个标签是温泉,辖区下的熊岳镇,是著名的温泉名镇。熊岳镇温泉资源丰富,当地人将泡温泉叫“泡野汤”,据老一辈的人说,在80年代之前,在当地挖个坑就有热腾腾的温泉涌现出来。
如今的熊岳镇形成了完善的温泉产业,有温泉一条街、大大小小的温泉民宿,荣获过“中国十大温泉养生基地”的称号。
鲅鱼圈美食也很出名,当地盛产海鲜,什么鲅鱼饺子、鲅鱼丸子都可以尝尝,每年的6、7月份则是吃海蜇的好季节。此外还有烤生蚝,烤扇贝,烤蛏子,简直就是“舌尖上的鲅鱼圈”。
有大海,有沙滩,有温泉,干净整洁又安静舒适,这样的鲅鱼圈让人心生向往,你会在退休后到此养老吗?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更多景区、养老、免费旅游资讯,关注我即可得到
辽宁营口鲅鱼圈新增103例无症状感染者 启动第二轮全域核酸筛查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月3日0时至24时,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新增103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封闭管理(集中隔离场所)发现的病例。
针对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疫情情况,为充分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鲅鱼圈区今日(4日)启动第二轮全域核酸筛查。
(总台央视记者 李承泽 )
哈哈……“鲅鱼圈”常被写成了“鱿鱼圈”,这个特色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近日,
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发生聚集性疫情,
引起多方关注。
其中,
网友在微博上反映,
福建某县官方微信公号发布的
《关于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紧急通告》,
错将“鲅鱼圈”写成了“鱿鱼圈”。
上述落款为“XX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通告原本写道,“截至5月14日17时,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陈屯镇杨店村,鱿鱼圈区熊岳镇宜城社区、和平社区等9地疫情风险等级定为中风险地区。”
至晚于5月17日早间,相关错误已经修正。
鲅鱼圈区位于辽宁省中南部,辽东半岛中部、辽东湾东岸,是营口市的四个区之一,距离营口市市区南52公里。
鲅鱼圈这个特色地名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鲅鱼圈地区一直归盖县(今盖州市)管辖。1984年1月,为建设鲅鱼圈港,经国务院批准,鲅鱼圈从盖县成建制划出,设立了营口市鲅鱼圈区。
《辽宁日报》早前报道提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个黑龙江人给刚到鲅鱼圈做生意的家人写信,他只是大致听说“鲅鱼圈”,却不知道是哪三个字,于是根据读音展开联想,猜测是国家建设的某个农垦区的名字,便写成“八一”,把圈字画个“○”,于是信封上出现了“营口市八一○区”字样,幸亏营口市的邮递员解读能力强,将信顺利送到。倒是收信人对“八一○”百思不解,直到跟朋友通了 *** 才明白个中原委。
报道称,更多的外地人把鲅鱼误写成“鱿鱼”。营口开发区报社的一名记者收到一个邮包,细看之下放声大笑,原来邮件地址被写成了“鱿鱼圈”。还有根据当地人方言发音写成“八鱼圈”的也不在少数。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辽宁省地图上,把鲅鱼圈标注为“巴鱼圈”。
另外,鲅鱼圈的“圈”字是多音字,如果不是听本地人念出来,不了解情况的外地人会读作“juàn”,认为是养殖鲅鱼的地方。
鲅鱼好理解,但“圈”字来源说法不一。
上述报道提到,营口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白旭钻研地方史多年,曾在当地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为什么叫鲅鱼圈?这是我听过最全的答案》一文。
他称,盖州市档案馆保留有1980年至1982年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其中有关于鲅鱼圈的记录:“清康熙年间有打鱼船来此打鲅鱼,因港湾似弧形而得名。”这是解释鲅鱼圈地名由来的最早的官方文件。
不过,鲅鱼圈区已退休多年的文化馆原副馆长范垂鹏对此说法不认同。他认为,清朝时,鲅鱼圈人口少,只是一个很小的渔村,因地貌上三面环山围成一个圈的形状,中间类似一个小盆地,故而称之为鲅鱼圈。“这一说法也有根据,如今,当地仍把原海星村一带称为圈里。”
葛成良退休前是鲅鱼圈区 *** 办公室副主任,从事地名研究。据他介绍,鲅鱼圈原本是交通不便的荒滩,只是海边上有几间茅草窝棚供打鱼人暂栖。150多年前,分别有6省13县的渔民来此谋生,遂变成村落。每年的5月槐花盛开时,也是这里的黄花鱼盛产期,以望海寨(今鲅鱼圈区望海办事处望海渔业村)为交易中心堆满了黄花鱼,待价而沽。因为当地人排斥外来渔船,所以外来户只能寻别处落脚。“五月节”“八月节”是鲅鱼盛产期,外来渔船骤增,都集聚在望海寨南5公里的西关屯一带海边落脚,并以此为中心交易鲅鱼。
久而久之,此地就以交易鲅鱼而远近闻名,形成了以操着各种口音的人杂居的大屯落。由于本地人与外地人互相排斥,因此,这6省来的外地人自行抱团,他们称自己人和居住处为圈内,称本地人为圈外。而本地人常来买他们的鲅鱼,故习惯称其为“鲅鱼圈”。1955年,当年的屯子改名为海星村,1958年成立公社时因“鲅鱼圈”正好居中间,南9公里,北8公里,且无重名,故改称鲅鱼圈公社。
由此白旭得出结论,鲅鱼圈这一名字应该是从外省来此打鱼的渔民口中叫出来的。
“‘鲅鱼圈’这三个字确实土里土气,曾想过改名字。”白旭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报社曾发起民间征集地名活动。从来稿的情况看,与“港”“海”“湾”有关的名称占大多数:如海明区、新港区、金湾区、海星区。后来因为改地名程序繁杂、成本太高等原因搁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鲅鱼圈的名字因独具特色而广为传播,成为一个标识,深受当地百姓的喜欢,成为省内著名的港口旅游城市。
知多一点:
六安的“六”,读6还是“陆”
近日,
关于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字究竟读lù,
还是读liù,
在 *** 上引发热议。
其实,
这一话题早在2016年就因同样的争议上过“热搜”,
多年来始终令人争论不休。
真的是主播们读错了吗?
六安已有2000多年历史,原本是一个郡国名,始置于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并入庐江郡,北宋置六安县,明清时置六安州,1912年改为六安县。1978年设六安市(县级),1999年升设六安地级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人包括当地电视台都将六安读成lù’ān,但在全国性的新闻播报中,“六安”却被读成了liù’ān,成为争论的“导火索”。
有人认为,根据普通话的读音规则及最新字典,“六”已经只有liù这一个读音了,所以读liù才符合标准;有人则认为lù这个读音是当地方言一直传承下来的读音,地名读音应该“名从主人”读lù;还有人认为这是古音的遗留,代表古地名“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跟数字“六”读音和意义不同,所以还是应该保留地名特殊性,读lù。这个字究竟该怎么读?理性探讨,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开始。
- “六”这个字为什么会有两个读音?
有人认为,“六”这个字读lù,是六安这个地名在安徽六安方言中的特殊读法。其实并非如此。据刘祥柏考证,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方言遗存现象,“六”字在古代为入声字(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古入声后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故现代普通话中无入声字),而后“六”的入声演变为lù和liù两个读音。
也就是说,普通话“六”本就有两个读音,而这两个读音都源于古入声。这两个读音在《中原音韵》记载为文白异读(指部分汉字在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文读lù,白读liù。
所以,不论是在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中,还是属于江淮官话方言的安徽六安话中,lù本就是“六”的合法读音。只不过,按照安徽六安方言发音规则,这个字应该是入声读法。
- “六”的读音lù只适用于地名吗?
根据普通话读音演变规则,现在“六”的文读音lù已经消失了,人们只使用白读音 liù 。有人认为,“六安”的“六”为地名,与数字“六”不同,故应该采用特殊读音lù。这个问题应该从字音和字义两个方面来回答。根据上文考证,从语音角度,“六”本身就有读音lù,与地名还是数字无关。
有南京网友表示,南京市六合区的“六”也是读lù,这确实与“六安”属于同一情况,都是采用了“六”的文读音。与此类似,江苏也有一个地名“六合”,这个名称源于六合山,为“六峰环合”之意,也是文读音lù,而这一地名中的“六”,就是数字的意思。实际上,在过去,“六合”这个词的读音就有文读法 lù hé,只不过现在也不沿用了。
- 安徽六安地名的来源是什么?
“六安”的“六”字,与“六合”一样,是数字六的含义吗?并不是。“六安”的前身为“六”,是一个古老的地名。早在先秦文献《春秋》及《春秋左传》中,就记载了“六”这个地名(《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据《史记》记载,“六”属于皋陶后人的封地,历史十分悠久。西汉元狩二年,刘庆以胶东王之子的身份被封为六安王,为之一代六安王,“六安”始闻名于世。
“六安”的“六”,当地人一直读lù而非liù。当地人的读法,正如这个地方的悠久历史一般,源自“六”这个字的古代读音,而不是同大陆的“陆”。
- 什么是“名从主人”原则?
在关于“六安”读音的争论中,经常会看到一个说法——“名从主人”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对于汉语中人名或地名多音字的读音取舍及翻译,要遵照“主人”即名称拥有者的习惯。
然而,这一规则的使用也有一定范围,也就是必须针对是已收入字典的多音字。换言之,人名和地名的读音须以现行字典为权威依据和唯一规范。
在过去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六”一直保留着lù这一读音,并收有“六安”词条。但在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及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最新版)中,均没有收录“六安”词条,也没有收录“六”的读音lù。在第12版《新华字典》中,“六”也只有一个读音liù。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六”的条目,其中没有“六安”这一项,而“六合”标注为liù hé。
也就是说,如果以《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为标准,“六”现在不是一个被收录在通用字典中的多音字了,所以并不适用于“名从主人”原则,在普通话朗读时,不能按照当地方言读法。
- 现在“六安”的正确读音到底是什么?
在“六”的读音演变史上,确实存在lù这一读音,而且也被旧版辞典收录。如今,在部分新版辞典中,依然保留了 “六安”(lù’ān)这一读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现行媒体及出版标准,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仍然是最权威的辞典,媒体及出版从业者优先以这两部书为标准。如严格按照语言学读音演变过程及现行标准,目前,六已经没有“lù”这一读音,“六安”的读音确实应为liù’ān。
你知道哪些容易读错的地名?
跟小编说说吧!
来源:河北青年报
辽宁营口一海域海水变黑?最新回应来了→点击关注 辽宁消防 2023-08-31 发表于辽宁
近日有游客发现,辽宁营口鲅鱼圈区山海广场附近海域海水变成了黑色,卷起的海浪也是黑褐色。孩子下水游玩后,身上的衣服都变色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出品: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全媒体中心
综合:上游新闻、澎湃新闻、中国消防救援
台风影响,大连之行泡汤了。还好,公司及时调整方案,今天我们来到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
鲅鱼圈区,辽宁省营口市辖区,位于营口市南部,距离营口老城区约60公里。是东北第二大港口、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的营口港;开发区矿产、木材、粮食、水果、水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交通便利,贯穿全境的哈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等交通主动脉,2012年竣工通车的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区25公里长的海岸线,有亚洲植物标本园、望儿山、地下温泉、海滨古烽火台、仙人岛、青龙山森林公园等景观,构成了山、海、林、泉交相辉映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
鲅鱼圈区建制前隶属盖县(现盖州市)管辖。1974年,为适应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决定在原辽宁省盖县鲅鱼圈乡建设营口新港(鲅鱼圈港)。
1983年,成立营口新港建设指挥部,开始施工建设,为促进港口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和有力保障。
1984年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原盖县鲅鱼圈乡撤乡设立鲅鱼圈区,隶属营口市直接管辖。
1988年1月8日,辽宁省委、省 *** 决定在鲅鱼圈区设立营口出口加工区,起步区0.5平方公里。
1988年5月1日,营口出口加工区正式开工建设。
1988年8月1日,营口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1990年8月采纳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派营口考察专家组的建议,把营口出口加工区改名为营口新港经济区,继而改称为营口新经济区。
1992年4月11日营口市委、市 *** 决定鲅鱼圈区与营口新经济区合并,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建制,即在区 *** 和管委会各自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决策、统一实施。
1992年10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国家级开发区政策,起步区面积为5.6平方公里。
1993年3月1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鲅鱼圈区 *** 合并方案正式实施并正常运转。
1998年12月,按照辽宁省委、省 *** 的要求,营口市委、市 *** 出台了《关于调整理顺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营口市鲅鱼圈区管理体制的方案》,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由市 *** 授权,对区 *** 代行领导和管理;区 *** 主要职能是为开发区和港口建设提供服务和保障,赋予管委会作为市 *** 派出机关应有的职能,管委会代表市 *** 对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事务实施统一的领导和管理。
2004年1月8日,国务院批准调整鲅鱼圈区的行政区划,将原盖州市的熊岳。红旗、芦屯三镇成建制划入鲅鱼圈区。
2015年8月14日,市委恢复组建了 *** 鲅鱼圈区委。
三天两晚鲅鱼圈旅行攻略之一天上午长春出发,长春站乘坐高铁2个半小时到达鲅鱼圈站,然后用某德打车,比其他打车软件都便宜许多,到达提前预订好的宾馆,我们这次选择的是白鲸公馆,由于现在是暑假期间,房间价格比之前涨了许多,平日100多的海景房,现在已经卖到了500多,没办法,为了孩子,整就完了<呲牙>。到达宾馆以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然后在宾馆楼下的饭店简单吃了一口,鲅鱼饺子两份,海杂鱼一份,肉段一份,简简单单消费300圆子。吃完饭由于天气太热带孩子回房间休息了一会儿,下午5点左右,天气凉爽了许多,我们下楼来到了海边,开启了海边之旅,对于我们这种生活在没有海的城市的人来讲,在海边显得格外的开心,孩子带了许多装备和玩具,在海边赶海,玩沙子,水枪,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经8点了,回到房间订的海鲜外卖,吃完大浴缸里泡个澡,舒舒服服的睡觉了,之一天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
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从窗外望向大海,别提心情多舒畅了,在楼下吃了一口早餐就带孩子去海边玩了,趁着早上凉爽一点,我们去坐了船,是那种发电的,只需要掌握好方向就行,一个人120。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中午,我们决定去尝一下当地有名的春华海鲜自助,320一位,海鲜种类很多,而且很新鲜,感觉性价比还挺高,酒足饭饱以后回宾馆休息了。晚上太阳下山以后出来海边走一走,吹吹海风,原来生活如此美好。
第三天由于买的是中午的高铁票,所以早上起来抓紧一切时间下楼去海边玩了会,然后回房间收拾好东西,就要返程了。短暂的旅行结束了,累并快乐着,又要返回到喧嚣的城市中继续奋斗了,期待着下一次的旅行!
不叫“鱿鱼圈”也不是“八一〇”,营口这个地方为何叫鲅鱼圈?告诉你权威答案近日,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发生聚集性疫情,引起多方关注。
其中,网友在微博上反映,福建某县官方微信公号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紧急通告》,错将“鲅鱼圈”写成了“鱿鱼圈”。
上述落款为“XX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通告原本写道,“截至5月14日17时,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陈屯镇杨店村,鱿鱼圈区熊岳镇宜城社区、和平社区等9地疫情风险等级定为中风险地区。”
至晚于5月17日早间,相关错误已经修正。
鲅鱼圈区位于辽宁省中南部,辽东半岛中部、辽东湾东岸,是营口市的四个区之一,距离营口市市区南52公里。
鲅鱼圈这个特色地名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鲅鱼圈地区一直归盖县(今盖州市)管辖。1984年1月,为建设鲅鱼圈港,经国务院批准,鲅鱼圈从盖县成建制划出,设立了营口市鲅鱼圈区。
《辽宁日报》早前报道提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个黑龙江人给刚到鲅鱼圈做生意的家人写信,他只是大致听说“鲅鱼圈”,却不知道是哪三个字,于是根据读音展开联想,猜测是国家建设的某个农垦区的名字,便写成“八一”,把圈字画个“○”,于是信封上出现了“营口市八一○区”字样,幸亏营口市的邮递员解读能力强,将信顺利送到。倒是收信人对“八一○”百思不解,直到跟朋友通了 *** 才明白个中原委。
报道称,更多的外地人把鲅鱼误写成“鱿鱼”。营口开发区报社的一名记者收到一个邮包,细看之下放声大笑,原来邮件地址被写成了“鱿鱼圈”。还有根据当地人方言发音写成“八鱼圈”的也不在少数。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辽宁省地图上,把鲅鱼圈标注为“巴鱼圈”。
另外,鲅鱼圈的“圈”字是多音字,如果不是听本地人念出来,不了解情况的外地人会读作“juàn”,认为是养殖鲅鱼的地方。
鲅鱼好理解,但“圈”字来源说法不一。
上述报道提到,营口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白旭钻研地方史多年,曾在当地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为什么叫鲅鱼圈?这是我听过最全的答案》一文。他称,盖州市档案馆保留有1980年至1982年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其中有关于鲅鱼圈的记录:“清康熙年间有打鱼船来此打鲅鱼,因港湾似弧形而得名。”这是解释鲅鱼圈地名由来的最早的官方文件。
不过,鲅鱼圈区已退休多年的文化馆原副馆长范垂鹏对此说法不认同。他认为,清朝时,鲅鱼圈人口少,只是一个很小的渔村,因地貌上三面环山围成一个圈的形状,中间类似一个小盆地,故而称之为鲅鱼圈。“这一说法也有根据,如今,当地仍把原海星村一带称为圈里。”
葛成良退休前是鲅鱼圈区 *** 办公室副主任,从事地名研究。据他介绍,鲅鱼圈原本是交通不便的荒滩,只是海边上有几间茅草窝棚供打鱼人暂栖。150多年前,分别有6省13县的渔民来此谋生,遂变成村落。每年的5月槐花盛开时,也是这里的黄花鱼盛产期,以望海寨(今鲅鱼圈区望海办事处望海渔业村)为交易中心堆满了黄花鱼,待价而沽。因为当地人排斥外来渔船,所以外来户只能寻别处落脚。“五月节”“八月节”是鲅鱼盛产期,外来渔船骤增,都集聚在望海寨南5公里的西关屯一带海边落脚,并以此为中心交易鲅鱼。久而久之,此地就以交易鲅鱼而远近闻名,形成了以操着各种口音的人杂居的大屯落。由于本地人与外地人互相排斥,因此,这6省来的外地人自行抱团,他们称自己人和居住处为圈内,称本地人为圈外。而本地人常来买他们的鲅鱼,故习惯称其为“鲅鱼圈”。1955年,当年的屯子改名为海星村,1958年成立公社时因“鲅鱼圈”正好居中间,南9公里,北8公里,且无重名,故改称鲅鱼圈公社。
由此白旭得出结论,鲅鱼圈这一名字应该是从外省来此打鱼的渔民口中叫出来的。
“‘鲅鱼圈’这三个字确实土里土气,曾想过改名字。”白旭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报社曾发起民间征集地名活动。从来稿的情况看,与“港”“海”“湾”有关的名称占大多数:如海明区、新港区、金湾区、海星区。后来因为改地名程序繁杂、成本太高等原因搁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鲅鱼圈的名字因独具特色而广为传播,成为一个标识,深受当地百姓的喜欢,成为省内著名的港口旅游城市。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澎湃新闻
“鲅鱼圈”是什么“圈儿”?名字是怎么来的?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任彬源 孟雷 马越
2021-05-17 13:11
5月16日,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共设置采样点440多个,广大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机关干部、志愿者全力投入,确保检测顺利推进。 除了完成常规的核酸检测工作,对于老人、小孩与体弱多病的特殊群体,医护人员还提供上门核酸检测服务。到今天为止已经完成了第二轮全民核酸检测,目前检测结果还没有公布。
在这轮疫情中,营口市鲅鱼圈区不仅仅是因为疫情成了大家热议的事情,这个区名字的本身也成了大家争相了解的一个话题。看到 *** 上网友的评论,“鲅鱼圈”和“鱿鱼圈”是同类型的好吃的吗?
还是某类爱好的圈子?还有就是鲅鱼圈的圈念“圈”还是念“圈儿”?
我们来科普一下鲅鱼圈区,辽宁省营口市市辖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辽东湾东岸,坐落在营口市南52公里处。营口开发区前身是原盖县鲅鱼圈乡。1984年5月,设立营口市鲅鱼圈区。1990年8月,更名为营口新经济区。1992年10月,在鲅鱼圈区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1月,将原盖州市的熊岳、红旗、芦屯三镇成建制划入鲅鱼圈区。
据说在清朝这里曾是6省打鱼船聚集地,捕捞的主要是鲅鱼,因海湾呈月牙形,形成半个圈,鲅鱼圈这个名就叫开了。辽河入海口附近为天然渔场,每年小满至夏至期间,鲅鱼洄游,进入渤海湾产卵。因此,冀、鲁、苏、闽、浙、粤等6省的渔船来此捕捞,形成为期一个多月的海市。
还有一种传说有一位美丽勇敢、风情万种的鲅鱼公主在与鲨鱼战斗时献出了生命,她的身躯化成了月牙湾里的礁石。世代的人们为了赞美鲅鱼公主的献身精神,感谢其父亲鲅鱼王和仙人挽救了这里的大海。又因为有了鲅鱼公主和鲅鱼王有关的半圆形海湾,就给这个地方取名为鲅鱼圈。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任彬源 孟雷 马越)
辽宁营口鲅鱼圈区全域范围内车辆实行管控 市民非必要不出行5月8日,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发布通告:按照营口市鲅鱼圈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现对鲅鱼圈区全域范围内车辆实行管控。
2022年5月8日零时起,鲅鱼圈区全域范围内除疫情防控、生活保障、应急处置、紧急就医等车辆外,其余一切车辆禁止通行,届时全区路 *** 通信号灯调整为红灯,市民非必要不出行。
交警部门将出动警力对不按规定上路行驶的车辆依法查处,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央视新闻)
标签: 鲅鱼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