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要润燥,但您知道么?秋季的燥也分为“温燥”和“凉燥”,中秋过后以凉燥为主,常有咽干咳嗽、怕冷等症状。这时候不妨在家中种上一盆紫苏,缓解凉燥效果特别好,做菜、泡茶都能用,而且它全身是宝,缓解秋季常见的小毛病!
苏叶—— 解表散寒 缓解凉燥紫苏是药食同源的药物,归脾、肺经,性温味辛,早在宋代时,就被翰林医官院定为“汤饮之一”。它的气味清香,有解表散寒、止呕的作用。秋季润燥饮国家级名老中医徐荣谦徐老推荐了这杯紫苏茶,有润凉燥、润肺通便的作用。
做法:紫苏3克、杏仁3-6克、红糖适量,加开水冲泡做代茶饮即可。紫苏辛温解表、止呕;杏仁苦温,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和胃散寒饮胃寒、吃了凉的食物易拉肚子,可以喝这杯和胃散寒饮调理。
做法:陈皮5克、生姜4克、紫苏3克,加开水冲泡即可。也可以把陈皮和生姜先下锅煮10分钟,再下入紫苏煮3分钟。血糖稳定的人群可以加适量红糖调味,糖尿病人不能加糖。苏梗—— 理气
紫苏梗有宽胸利嗝、安胎止呕、理气的作用,特别适合胸闷、脘腹气滞的人群。经常胃胀、腹胀,打个嗝或者放个屁后感觉就有所缓解的人往往是气滞,就可以用紫苏梗调理。苏陈茶
做法:苏梗5克、陈皮5克、玫瑰花3克,加沸水冲泡,焖20分钟即可。这杯茶有理气和中的作用,特别适合气滞胃胀的人群。苏籽 —— 降脂 化痰紫苏子,性味辛温,归肺经,主要功效是降气消痰、平喘、润肠。可以用来防止便秘,还有一定降血脂的功效。
紫苏麻仁粥
做法:苏子10克、火麻仁15克,捣碎之后装布包里,和50-100克大米一起煮粥即可。这碗粥特别适合老年人、产妇、体虚肠燥、大便干结的人群。紫苏入菜,美味养生紫苏叶还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比较常见的吃法就是用来包肉食用,或者做菜时放一点,清爽又增香。
给您推荐两个适合秋季食用的紫苏养生菜。
干烧鱼
△1、鲈鱼清洗后,在表面打上一字花刀,便于入味。2、用开水泡过的紫苏叶子在鲈鱼表面擦拭,去除鱼腥味,再撒上干淀粉。3、锅内少油,3成热油温下锅煎鱼,不要晃动,煎至鱼皮两面金黄。
4、放入葱姜蒜、豆瓣酱煸香,再加入生抽、2勺米醋、少许糖调味。5、放入紫苏叶和紫苏水,没过鱼的一半,炖煮入味即可。
肉花卷
△1、猪五花肉切成薄长条,撒上少量盐入底口、抹上适量黄豆酱调味。2、紫苏叶切成小片,铺在猪肉条上,轻轻卷成花卷,按压呈饼状。3、锅中少油,凉油下锅将肉花卷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4、把2份甜面酱、1份黄豆酱、1份番茄酱、2勺酱油,加入酱的2倍量的清水和白糖调和均匀。淋在肉花卷上,焖煮6分钟,待酱汁浓稠后出锅。
来源: *** V养生厨房
紫苏全身都是宝,其中这5个功效尤为突出,做菜不妨多放点古人常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荏苒”一词在文人的笔墨中颇为常见,也被现代人常挂口中,却鲜有人知道它具体的含义。
其实它指的是一种很有名的植物,同时也是中医颇为喜爱的一味草药——紫苏。紫苏,古称“荏”,又有红苏、香苏、赤苏等名,是唇形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紫苏在中国的栽培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以前,中国辞书之祖《尔雅》中就有关于紫苏的记载,足可见国人对紫苏的应用源远流长。
一、“紫苏”一名从何而来?
紫苏不仅有食用、药用价值,而且其名发音和含义隽永优美,也让不少人在取名时“盯上”了它,不过你知道紫苏的名字从何而来吗?这个故事还要从一个大人物说起。
相传,古代名医华佗在采药途中,偶然遇见过一只可爱的水獭。这只水獭因吃撑了导致腹部难受,因此自己寻找到一种植物,吃了一些后情况渐渐好转。
华佗见此情况,就对这种植物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其叶面前后呈现紫色,再想到水獭吃了之后腹部舒缓的情况,故而取名为“紫舒”。
后来,华佗偶遇了几个在酒铺里比赛吃螃蟹的少年,少年们抢着吃螃蟹,却不知螃蟹性寒,少吃味美,多吃却伤身,华佗劝解几句后却被无视。
果然,等少年们赛事结束之际,纷纷腹痛发作,求助于华佗。本着医者仁心,华佗出手,从路边洼地中采回紫舒给他们治病,并向众人讲述了自己发现紫舒的故事。
只是那时的华佗不知,岁月轮转,当时的紫舒,也被人们渐渐念成了紫苏。
二、紫苏到底有哪些功效?
中国从古至今对各类植物研究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但是国内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植物也仅有60种,紫苏就是其中之一,它对人体究竟有哪些药用价值呢?
紫苏在古代中医名著《本草纲目》、《本草求真》等都有记载。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紫苏性温、味辛,其药效直入气血,常吃可以通血气,令人全身通畅、身香体白,而且其全身是宝,每一处功效也略有差异。
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常用于咳嗽恶寒、风寒感冒、鱼蟹中毒、妊娠呕吐等病症。
紫苏茎:也叫苏梗,针对脾肺二经,具有安胎、理气、止痛等作用,常用于嗳气呕吐、胃脘疼痛、胸膈痞闷、胎动不安等病症。
紫苏果实:也叫紫苏子,具有润肺、宽肠、清痰、下气等功效,常用于便秘、痰喘、气滞、咳逆等病症。
现代医学也发现,紫苏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其叶子和梗中含有紫苏酮、叶黄素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抗氧化、抗过敏的效用,或可应用于提炼药品或保健品的有效成分。
紫苏果实含有α-亚油酸,对控制人体甘油三酯和抗血栓有一定的效果,也有研究发现,该物质或有益于记忆力和视力方面。
三、紫苏全身是宝,但有些人不适合食用
紫苏药食同源,全身是宝,据说古时候宋仁宗时期的医官还将紫苏叶泡的茶定位“汤饮之一”。但是再好的食物也不是万能的,也有一些人并不适合吃紫苏。
1、4类人慎用紫苏
风热感冒:紫苏性温味辛,风热之人饮食可能会加重热气,导致病情严重。这类患者往往有口渴、汗出、畏寒、发热等症状。
体质虚弱:本身体质过差、气若表虚,经常感冒、倦怠乏力的人,食用紫苏也可能加重病情,要谨慎。
脾胃虚寒:这类病人食用紫苏可能会加重虚寒,导致滑泄症状。
糖尿病:紫苏对血糖也有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升糖效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好不要食用。
2、食用紫苏要避免3大禁忌
不要长期大量食用:由于紫苏草酸含量过高,而这种物质和人体内的钙物质、锌等反应就会形成草酸钙和草酸锌,沉积下来,导致缺钙、缺锌,严重时可能成为对消化、神经和造血系统造成损伤。
不要熬煮过久:紫苏含有挥发成分,熬煮过久会导致其有效成分挥发。
禁止和鲫鱼同食:紫苏和鲫鱼同食可能会引发毒疮,更好避免。
3、紫苏怎么吃更好?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黄汉超介绍了4种食用 *** :
之一、紫苏叶黄芩白术饮,将15克白术、10克紫苏叶、10克黄岑、3克黄连、3片生姜、3段葱白洗净后加500毫升水,大火煮沸20分钟即可。
第二、紫苏叶炒田螺,将500克田螺在清水中放养2天,然后去尾,再将30克紫苏叶,加入葱姜蒜、料酒、食盐等配料,洗干净热锅下油,和田螺翻炒20分钟即可。
第三、苏藿黑茶,开水洗10克黑茶,再将5克紫苏叶和5克藿香洗干净,加入3片生姜和5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改为文火10分钟重新冲泡黑茶。
第四、紫苏叶葱白生姜汤,20克紫苏叶、5片生姜、3段葱白、500毫升水,大火20分钟即可。
中国作为中草药的故乡,对各类植物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中医也确实证实了中草药对医学的重要性。
紫苏确实有诸多功效,其美味也是对食物的锦上添花,不过日常食用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图通过单一的植物来治疗疾病,一定要讲科学。#健康科普大赛##谣零零计划##守护银龄世界#
参考资料:
<1>王楠,《吃多了怎么办?这些食物都是消食高手!》.健康时报.2020-06-30
<2>何雪华,《如何吃紫苏?专家送你4个食谱》.人民网-广州日报.2019-10-24
<3>胡洪江、胡程远,《【健康】紫苏竟然这么好!一定要告诉更多人》.人民日报-养生中国.2016-05-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三伏天,解锁紫苏的N种吃法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管中药师 詹慧瑜
三伏天,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期。炎炎夏日,三十多度的气温,窝在空调房内,喝着冷饮吃着雪糕,这是很多年轻人夏天的标配。但有没有觉得,空调吹久了人会觉得更加疲惫,冷饮喝完了也没感觉有多解渴。
长辈总是让我们少吃冷饮,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中医角度来讲,冷饮对身体的危害有3点。
1、易伤脾胃
脾胃喜温不喜凉,如果吃太多冷饮会加重体内寒湿,对脾胃造成伤害。
2、易伤肾
冷饮温度过低,进入身体后对胃肠道会有一定 *** ,对肾功能没有直接影响,但由于对身体造成不良反应,长期以往也会影响到肾功能。肾气不足就会打乱了人体自身阴阳调和的能力。
3、易伤阳气
夏季人体的阳气外发,气血的运行也相应地旺盛起来,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
三伏天是养阳驱寒、治已病、防未病的好时机。冬病夏治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初伏:7.11-7.20(10天)
中伏:7.21-8.09(20天)
末伏:8.10-8.19(10天)
在三伏天黄金养生的40天,这时候吃紫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紫苏,有着独特的香味,它不仅是饭菜中增香的一种“香叶”,还是一味大有用处的中草药。紫苏叶又称为苏叶、苏子叶、赤苏、香苏、皱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紫苏叶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可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在三伏天这段时期,也可以把紫苏融入日常饮食中,对排湿排寒有一定的效果。
这里介绍几种适合三伏天的紫苏“小吃”。
1、紫苏饮
【材料】
紫苏叶,柠檬汁。
【做法】
1 把紫苏叶低温烘干至叶子缩小发皱,用手一捏就碎的程度。
2 锅中加水烧开后加入烘干的紫苏叶,小火煮5分钟左右。
3 煮好的茶水倒入杯中晾凉后,加入几滴柠檬汁,这款颜值高的夏日多巴胺饮品就完成了。这就是风靡宋朝的紫苏饮。如果想喝甜的可加适量的冰糖或者蜂蜜。
【功效】
理气开胃。适合夏天没啥胃口的时候喝。
2、紫苏姜米茶
【材料】
紫苏叶30g,大米50g,生姜30g。
【做法】
1 紫苏叶洗净备用。生姜洗净切丝备用。大米提前浸泡半个小时,然后把米放锅中小火翻炒20分钟。
2 大米炒至发黄后放入姜丝,继续小火翻炒。
3 待姜丝炒干后放入撕碎的紫苏叶继续翻炒。
4 整个 *** 过程大概耗时40分钟。炒好的紫苏姜米茶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保存。需要喝的时候倒一点出来杯中,加开水泡开,即能饮用。
【功效】
祛湿排汗,宽中理气。适合脾胃虚寒的人。
3、紫苏桃子姜
【材料】
紫苏叶50g,脆桃子2个,子姜60g,纯米醋15g,冰糖、盐适量。干净无油的密封瓶1个。
【做法】
1 桃子去皮切块,子姜切成薄片,加盐拌匀,静置15分钟,待出水后把水倒掉。
2 切碎紫苏叶,拿出密封瓶,放入一层桃子、子姜,再放入一层苏叶,这样一层一层间隔地放进瓶内。
3 在瓶中加入冰糖、白醋充分搅拌均匀,盖好盖子。大概1-2小时后就可以吃了。如果想更加入味一点,可以放置冰箱冷藏24小时后再食用。(PS:桃子含水量高,所以做好的紫苏桃子姜尽量在3天内吃完)
【功效】
祛湿驱寒,解暑。这款小吃酸甜可口,当小凉菜也可解腻。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王若伦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 *** 药盾公益(公众号:P *** 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紫苏香浓,一物三药
中医认为,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作用。常用于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食鱼蟹中毒等。《名医别录》谓其:“主下气,除寒中。”《本草纲目》记载紫苏能“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鱼蟹毒,治蛇犬伤”。
注意:紫苏叶一般是晒干后直接入药,存放过久挥发油成分会进一步丢失,因此使用期限一般一年为宜。此外,《本草经疏》指出:“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苏子降气,是治疗各类咳嗽喘息类疾病常用的药物,理论上降气药重坠而引气下行,孕妇使用需提防堕胎的风险,但《中国药典》《中药学》及历代药物著作均未明确提及妊娠期需禁用或慎用紫苏子。因此,若出现妊娠期的咳嗽喘息亦可在辨证基础上斟酌选用,但咳嗽程度较轻时应优先选择紫苏叶。紫苏子能化痰降气平喘,润肠通便。
喜欢吃日料的朋友可能会经常看到一种叶子,这种叶子不但适合摆盘装饰、抑菌保鲜,尝起来还有一种孜然清香,这种叶子就是紫苏。
相传东汉末年,洛阳城里一些年轻人因为吃多了螃蟹腹痛难忍,有些人甚至昏厥。名医华佗用一种“紫叶草”煎水送服,不久那些年轻人便苏醒过来。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能煮出紫汤的叶子称为“紫苏”。
《金匮要略》中记载“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
《神农本草经》载紫苏叶“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吃完东西后再吃紫苏叶,还有清新口气的功效呢。
由此可见,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等功效,它突出的作用在于解表之功。
外感风寒邪气,引起了发热、怕冷、头痛、咳嗽等外感表证时,就需要辛温解表。而紫苏能行能散,温能散寒,因此用于普通的风寒感冒非常合适。
如果是不小心吹了点风或者淋了雨,煮上一杯苏叶水能起到预防的效果。
进入夏季后,湿气渐重,我们经常会出现头晕、脑胀等症状,这时候可以用紫苏叶泡茶喝,既可以解暑,又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宋代宫廷解暑饮料——紫苏饮。
紫苏饮有着“未妨无暑药,熟水紫苏香”一说,讲的是不怕夏天没有提高食欲解暑的药,紫苏饮就是更好的。
紫苏饮
【用料】紫苏3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
【做法】紫苏、陈皮、生姜这三样东西一起放到锅里边同煮,水开后根据口味放入冰糖即可。
【温馨提示】放冰糖的作用是为了让口感更好,如果是血糖高的人,可以选择不放糖,直接煮就可以,时间不能太长,两三分钟就可以。
【来源:康美智慧药房】
散寒解表、健脾宽中、解鱼蟹毒,还能令人心情愉悦的紫苏提起紫苏,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这是一种北方很多野生、南方很多种植的植物。小时候在老家也经常见到这种植物,谁要是感冒了常会去摘两把回来煮水喝,只是那时候从来没想过这种东西居然可以吃。等到来广州读书,才发现这种东西不止可以吃,而且十分美味,什么紫苏鸭、紫苏炒田螺都是让人流连忘返,以至于我还在医院的空地上种过两年紫苏。
一、紫苏的形状与分布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紫苏或者野紫苏,以叶子、梗、种子入药。高约数尺,叶子呈紫色或紫绿色,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所以在很多地方被用作香料植物。
紫苏喜温暖、湿润、阳光充沛的气候环境,分布非常广泛,除了西北及东北地区之外,全国多地均有野生分布,而栽培品种更是遍及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
二、紫苏的性味与功效
紫苏性味辛、温,入肺、脾、胃、肝经。具有发汗解表、行气解郁、化痰止咳、安胎的功效,此外尚能解鱼蟹毒。可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咳嗽咳痰,以及湿邪困顿导致的全身酸重、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腹痛腹泻等。此外还能疏肝解郁,用于肝郁痰凝的梅核气等。
紫苏叶辛温解表中兼能宣通气滞,因此尤其适合于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者,常和苍术、陈皮等一起使用。
紫苏能疏肝解郁,以紫苏梗尤佳,气味俱薄,能生能降。既能和陈皮等配伍疏肝解郁,又能和厚朴等配伍理脾宽中,也能和杏仁等配伍降气止咳。
紫苏还可以用于出血,鲜紫苏叶配合鲜桑叶捣碎外敷,可用于出血等。
此外,紫苏解鱼蟹毒。紫苏性温,配伍性凉的水鸭、螃蟹一起烹饪,不仅可以增香调味,也可以中和上述食材的寒性,而避免损伤脾胃。
三、使用紫苏的注意事项
紫苏叶性温,对于体质属于阴虚,或者湿热体质的,不建议经常食用。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5日报道:近期,电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其中赵氏茶坊掌柜赵盼儿推出的一款“紫苏饮子”,迎来了“宋代茶潮”,将紫苏推上了高光时刻。紫苏是一种什么植物?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城市菜园内就栽培着紫苏。
紫苏,又名赤苏、红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古代,紫苏被称作“荏”,而“时光荏苒”中的“荏苒”指的就是紫苏,古人常用它的生长形容时光的流逝,草木的枯荣兴衰。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汉代之前紫苏就被就开始利用了。紫苏还在《尔雅》中被记载,与鸿荟、泽蓼编在一起,可见其气味特殊,人们将其作为一种调味蔬菜食用。
叶子两面都是紫色,或者面青背紫的都被称为紫苏。其嫩叶可生食、或是盐渍、卤渍后当作配菜吃,还可拿来煮汤、泡茶喝。只要尝过的人都为之欲罢不能,分分钟恋上那种味道。紫苏奇特香味中所含的“紫苏醛”等物质,不仅芳香宜人,还可以掩盖其他食材的腥味。因此,紫苏可以穿梭在各种佳肴中,甚至在日料中,吃生鱼片时也要邂逅一片绿苏,即叶子全绿的,又被称为白苏。所以,紫苏叶子不总是紫色的,不过两者的味道没有区别。紫苏浑身都是宝,连紫苏的种子也是优质的食用油来源,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已经成为一种倍受关注的多用途植物。
此外,紫苏是我国首批公布的60种药食两用植物之一,是集美貌、美味、保健于一身的植物。紫苏叶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蛋白质、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传统医学认为紫苏味辛、温,入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化痰、行气安胎、解鱼蟹毒的功效。
来源: 东方网
这树叶很常见,很多人却没吃过,鲜嫩营养,全身是宝,7月正当季导语:这树叶很常见,很多人却没吃过,鲜嫩营养,全身是宝,7月正当季,不懂吃太可惜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柴米油盐最是平凡,简简单单却能温暖疲惫的身体,一日三餐四季,承载着烟火气的美食是最能抚慰人心的!无论生活多累,工作多忙,别忘记停下脚步,享受被食物治愈的瞬间~很多时候,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细细品味……
夏天虽然炎热难耐,但却也是个不错的季节,因为到了夏天,就可以有吃不完的新鲜水果和各种蔬菜、野菜让我们一饱口腹,真的是太幸福了!就像水果,刚吃完草莓就迎来了樱桃,吃够了樱桃又接上了杏子和桃子,还有西瓜,多到你都吃不过来!当然,除了水果,盛夏时节,也正是苏子叶生长旺盛的时候。
苏子叶是一种很常见的绿色食材,全身都是宝,既可以入药还可以做成美食吃,鲜嫩又营养。清代名医周之缘在《药食根》中曾说“苏茎叶,入食,去膻腥滑涩之味,令食香美”,可见苏子叶有很好的去腥膻味、增香的效果。如果你经常去烤肉店吃烤肉,可能会吃过这种叶子,用苏子叶包烤肉、包饭吃,味道那是格外香!尤其是包烤肉,吃起来是香而不腻,好吃得停不下嘴。另外,苏子叶也可以做苏子叶泡菜或者凉拌吃,味道鲜中带香,特别美味!
苏子叶自带特殊的香气,味道与薄荷类似,都很清新,但它却比薄荷多了一丝甜冽。它的营养丰富,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镇静、清热解毒等功效。苏子叶很常见,不过却有很多人没吃过,也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做,下面我就分享一个苏子叶简单又好吃的做法:
【腌苏子叶】:
1.首先,腌苏子叶要尽量挑选鲜嫩一点的叶子,这样腌好后口感会更好。如果实在没有嫩叶子,较老的苏子叶要提前放到蒸锅中蒸一蒸后再腌。
先要把苏子叶每一片都仔细清洗干净,然后剪掉较硬的老梗,放到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目的是杀菌去虫卵。10分钟后捞出苏子叶控干水分备用。
2.然后取一头大蒜去皮后捣碎备用,再取一块生姜洗净后也捣碎备用;取半个洋葱切细后和大蒜生姜放到一起,然后加入2勺食盐、2勺白糖、2勺粗辣椒面、1勺细辣椒面、1把熟的白芝麻、再滴入少许香油、倒入适量的生抽,将其搅拌均匀,调成粘稠的糊状备用。
3.接着我们准备一个干净、无水无油带盖子的容器,用之前更好将其蒸一下消毒杀菌,然后在容器的底部先刷上一层调好的酱料,再将完全控干水分的苏子叶,正面均匀地涂满酱汁后放到容器中,每一片叶子都要涂上一层酱汁,然后叠放到容器中,全部放入后盖上一层保鲜膜,然后封好口,放到冰箱中冷藏保存,第二天吃就会很入味了。
苏子叶一定要控干水分后再腌制,不然容易坏;苏子叶在腌制的过程中会出汤汁,我们吃的时候,更好先吃下面泡在汤汁中的叶子,会更加入味!
苏子叶很常见,很多人却没吃过,鲜嫩营养,全身是宝,7月正当季,你吃过苏子叶吗?我是晓峰,一位行走在阳光里寻找美味食物的70后大叔,如果您喜欢晓峰的分享,就请帮忙转发+点赞+收藏支持一下晓峰吧,我们下期见!感谢支持!感恩遇见!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想要滋补养颜补气血,一定要喝一碗紫苏泡姜紫苏泡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么热的天,吹吹空调,喝喝冷饮,当时是挺爽,岂不知惹一身寒湿在身上。年轻的时候我也是真的不在意这个,随着年龄的增长,真的是不敢跟身体嘚瑟<呲牙> 新鲜的嫩姜洗净,晾干。紫苏也是洗净晾干。 干净的锅里加紫苏叶,多少看你自己,白米醋三袋,我的是龙门白醋350毫升的,加了200多克老冰糖,开火熬10分钟,放凉待用。晾干的姜切成薄片,有的是使用削皮刀一片一片的刮的,我没耐心,我就用刀切的。不怕麻烦你试试吧<捂脸><捂脸> 紫苏水遇酸变红,真是惊艳到我了<色>,放一点盐大概五克吧在紫苏水里,把姜片放在干净容器里,放凉的紫苏水倒进去淹没姜片,哇塞,真漂亮,我叫她胭脂姜吧,太好看了吧<呲牙>据说这个姜在日料店里,身价不凡呢<耶>。哈哈,那我就可以实现泡姜自由了<捂脸><捂脸><捂脸> 腌三天,就可以吃了。姜,一定是早上吃,不要晚上吃哦。 正是嫩姜出土的季节,不妨泡点紫苏姜吃吃吧<调皮>
By 丽丽'
用料- 子姜 1000克
- 紫苏 200克
- 米醋 1000克
- 盐五克
1、嫩姜大量上市的季节了,我从网上买的五斤嫩姜
2、嫩姜洗净晾干中
3、紫苏也洗好晾干
4、买了四袋这个白醋
5、老冰糖
6、干净容器里,倒上四袋醋,紫苏200克,冰糖200克,煮开
7、惊艳到了吧,紫苏遇酸变红,这是紫苏糖醋水。
8、糖醋水放凉,捞出来挤干紫苏,放五克盐
9、晾好的姜切薄片,放入干净容器
10、倒入紫苏醋水,沒过姜,密封泡三天。
11、我这是朋友多,做少了不够分的,我做了这一大罐子
12、泡三天的嫩姜。早上吃姜哦,晚上不要吃,酸甜脆嫩,带着一丢丢姜的辣,你确定不做一罐子?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紫苏是什么?它不但可以炒小龙虾,还能做紫苏饮小暑过后,真正的夏天也正式拉开帷幕了。各种高温预警来袭,让大家更馋各种冰镇的食物。比如,借着《梦华录》的热播,谁不想喝一杯冰凉解暑的紫苏饮呢~
紫苏,便是今天咱们的主角。
说起紫苏,有的人或者还比较陌生,但一定听过紫苏桃子姜,以及《向往的生活》餐桌上常见的紫苏小龙虾。
?图源《向往的生活》
紫苏是一种草本植物,既可入菜,也能做饮料,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特别高,在中国约有2000年的种植历史了。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现如今,紫苏入菜来烹制各种菜肴已经很常见了。比如紫苏干烧鱼、紫苏鸭、紫苏炒田螺、苏盐贴饼、紫苏百合炒羊肉、铜盆紫苏蒸乳羊等等。
另外,南方地区,还会在泡菜坛子里放入紫苏叶或杆,可以防止泡菜液中产生白色的病菌。在南方生长的紫苏,也会比北方紫苏更适合烹煮煎炒,因为在香味上就遥遥领先了好几个档次。除了新鲜的紫苏,大家还喜欢在家里囤些干紫苏,因为香气更浓。入菜时,把紫苏在手心慢慢揉碎加到美味中,绝对是提鲜增香的秘密武器。
?图源 ***
湘菜便极爱用紫苏入菜,紫苏黄瓜、紫苏牛蛙、紫苏鱼汤、紫苏仔鸡、紫苏小龙虾、紫苏桃子姜……这些都是地道的湘菜代表。加入紫苏的菜肴,有一种让人食欲大动,胃口大开的香味。紫苏的使用,不光能因为美丽的紫红色来提高菜品颜值,独特的香味也和别的调料与食材搭配得当。而且作为调味料,紫苏的香味清新,不像葱姜蒜那般有荤腥气,既可以生食拌凉菜,也可以熟食,用作调料或者腌成泡菜。
湘菜的厨师,在烹饪各类淡水水产时,几乎都少不了紫苏。不论是清蒸鱼、红烧鱼、黄焖鱼,都会拿些紫苏改刀切成末,盖在食材上。在长沙,更是有着「紫苏不上市,剖鳝鱼的不开刀」的说法。
身处外地的长沙人,要是在花鸟市场看到一盆紫苏,那绝对会欣喜若狂的,在他们眼中,这可不是一盆绿植。毕竟没有紫苏,买菜时连鱼虾都没了兴趣,虽说有葱姜确实也是够了,但对于长沙人来说,煮鱼汤时要扔几片紫苏进去,好像是一种执念,没有放紫苏煮出来的鱼汤,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图源《向往的生活》
在东北最北的黑龙江,有个特别爱吃烤肉的小城——齐齐哈尔。在这里的烤肉桌上,酸菜和紫苏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当生菜包肉还没有流行之时,紫苏叶搭配蒜瓣和干料碟是齐齐哈尔人的不二之选,一片肉一瓣蒜用挂着水汽的苏子叶包好,一大口吃下去,紫苏叶略涩的清香味儿包裹着肉的油脂香,蒜瓣和烧烤料相互 *** 出辣味,这烤肉吃得才过瘾。
除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也很爱吃紫苏。比如在日本料理中,紫苏叶就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可以做成紫苏叶天妇罗,也常常用来包裹鱼、虾之类的食物,不仅美观,还起到了解鱼蟹毒性的作用。而在在韩国,紫苏可以拿来做泡菜,或者配烤肉吃,用于解腻。
?图源 ***
紫苏入菜的优点,也是有科学依据的。紫苏有补中益气、开胃下食、温胃和中,解虾蟹毒等作用。夏天大家为了解暑,难免会多吃生冷食物,容易有胃寒、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夏天在烹饪鱼虾蟹、肉类中,就可以加入新鲜的紫苏叶,不但能增加食物的香味,还能帮助食物的消化,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在《梦华录》中,半遮面茶馆中招牌的「紫苏饮子」,便是紫苏用来煮饮料的代表。古时「紫苏饮」又叫「紫苏熟水」,是古代「香饮子」的一种,相当于现代的饮料。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到一些圆形的伞下挂着「饮子」与「香饮子」的店招牌,这便是曾经的饮料店。而紫苏,因为有解暑之功效,做成冰冰凉的「紫苏饮」深得大家的喜欢。
要说「紫苏饮」的做法,其实也不难,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这样介绍紫苏熟水的做法:「取叶,火上隔纸烘焙,不可翻动,修香收起。每用,以滚汤洗泡一次,倾去,将泡过紫苏入壶,倾入滚水。」我们现在想喝的话,也可以参照这样的做法,再加一点冰糖或者陈皮,消暑绝佳。
?图源《梦华录》
除了做菜、煮饮料之外,紫苏的另一大作用就是用作零食和酒类的调料。比如明代宋诩在《竹屿山房杂部》中提到的「餹紫苏梅」,就跟现在我们吃的紫苏梅零食类似。紫苏还可以做紫苏梅酒,梅酒中添加紫苏叶,可以让颜色变成好看的酡红,并多了紫苏特有的香味。
现如今,紫苏用零食配料已经很常见了。比如紫苏梅子姜、紫苏桃子姜、紫苏梅饼、紫苏杨梅等等。
在湖南人小时候,紫苏梅子姜便是少有的零食之一。姜是红红的,梅子和紫苏是黑黑的。梅子含在嘴里有一点咸,更多的是甜,一颗梅子可以含在嘴里很久,慢慢感受味道的变淡。但是这里面的姜,是很多小朋友不喜欢的,因为太辣了,不好吃。所以每次买紫苏梅子姜的时候,都期待姜少一点、紫苏和梅子多一点。
?图源 ***
一碗冰冰凉的紫苏桃子姜小甜水,则是湘菜的好CP,一口热辣,一口沁凉,夏日的畅快便是如此。现如今,如果去不了长沙街头,大家也可以在家做一碗紫苏桃子,清香甜蜜、嘎嘣脆爽的桃子,一咬便迸发出酸甜汁水,在空调房里吃上一碗,便是向往的生活啊~
大家还有哪些关于紫苏的美味解锁和童年回忆,一起来分享吧。
你有什么紫苏烹饪秘笈吗?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