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最新疫情,非洲猪瘟最新通报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 0
农业农村部谈非洲猪瘟疫情:当前可控,发生风险可能增加

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4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春季农业生产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表示,今年非洲猪瘟发生强度和造成的损失都有明显下降,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可控。

魏宏阳介绍,今年3月以来,全国共报告13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12起涉及家猪、1起涉及野猪,12起疫情一共扑杀1313头家猪,去年同期发生24起非洲猪瘟疫情,扑杀24.02万头生猪。

魏宏阳提醒,由于非洲猪瘟在各个省都发生过,有较大的污染面,加上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相关调运活动也会增加,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风险也有可能增加。

他表示,今年绝大部分非洲猪瘟疫情与违法违规调运仔猪有关,所涉及的生猪没有耳标、动物检疫证明。农业农村部已采取针对性措施,与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行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调运行为等,从4月1日起,启动为期60天的违法违规调运生猪专项整治。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白爽

福建南平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已启动二级响应,下发 *** 封锁令

福建官方24日通报,经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南平市延平区一养殖场死亡生猪系感染非洲猪瘟。

此前,莆田市城厢区、三明市尤溪县均已发现非洲猪瘟疫情。据莆田市22日通报显示,该市疫区内应扑杀生猪扑杀完成后,经6周连续监测排查,疫区内未发现新的病例和监测阳性。目前,该市已解除城厢区非洲猪瘟疫区封锁。

12月23日8时,南平市延平区动物疫病防疫人员到该区王台镇华荣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开展非洲猪瘟疫情日排查,发现该场有病猪35头,其中死亡11头。

据工作人员介绍,随即采集1份病死猪组织样品、18份血清样品送至南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同时,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隔离其他生猪,彻底消毒周边环境,禁止生猪、人员、车辆和饲料等物品移动,并开展周边范围内养殖猪场的调查和防控工作,及时调运应急处置物资。

接到报告后,南平市相关部门人员之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防控处置工作。23日23时45分,经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华荣养殖场死亡生猪系感染非洲猪瘟。

疫情发生后,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已派出督导组赶赴疫区,指导防疫工作。南平市已立即启动二级响应,划定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下发 *** 封锁令,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调出封锁区。

南平市官方通报,该市已成立应急指挥部,进一步加强指挥协调力量,全面摸清情况,采取措施迅速处理疫情,重点对疫点生猪进行全面扑杀,施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控排查工作,严防死守。

(原题为:《福建省南平市发现非洲猪瘟疫情》)

非洲猪瘟疫情细节曝光!吃猪肉还有安全保障吗?

自2020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猪肉生产业带来重大影响。该疫情起源于非洲,并迅速传播至其他大洲,给养猪农场和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受污染的物品和食物等途径传播。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往往会出现高烧、呕吐、腹泻、皮肤发红、内脏出血等症状,死亡率极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 *** 和疫苗可供使用。

针对非洲猪瘟的传播,各国纷纷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禁止从疫情地区进口猪及猪产品、加强边境检疫等。然而,尽管有这些措施,非洲猪瘟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

鉴于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许多消费者开始担心吃猪肉是否安全。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权威机构的声明,非洲猪瘟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因为它只会感染猪类动物。

此外,为了确保猪肉的安全,各国 *** 和养殖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限制猪肉销售和运输等。同时,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可以选择正规渠道,确保产品的来源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虽然非洲猪瘟的疫情继续蔓延,但吃猪肉仍然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正规渠道的猪肉,并确保煮熟食用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同时, *** 和养殖企业也将继续采取措施来确保猪肉的安全供应。

娄底:多措并举筑牢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网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彭礼辉)为有效防范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底线,连日来,娄底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多措并举,筑牢非洲猪瘟防控安全网。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 *** 对本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明确职能职责,强化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督促落实养殖、贩运、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从业者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强化生物安全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开展进场入户,强化监测排查。结合当前非洲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际,抓实常规监测、专项监测和应急监测工作。在重点监测500头以上规模场的基础上,扩大监测范围,对中小规模场、屠宰场等可能存在疫病传播风险的周边环境进行采样监测。根据监测流调数据,科学研判疫情发生风险,不留问题隐患。

加大洗消力度,强化风险管控。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中心等防疫主体建立完善清洗消毒制度,做好日常消毒,实行常态化洗消。除日常消毒外,全市每月10日为集中消毒日,实施统一清洗消毒。8月份开始,全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非洲猪瘟“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对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到位、洗消效果不达要求的养殖场、屠宰场等,督促限期整改。

严格调运监管,规范疫情处置。为严控市外问题生猪入娄,娄底市严格执行落地报告、落地监管、查证验物制度。养殖场不得接收未实行“点对点”调运和经指定通道查验的外省仔猪和种猪,屠宰场严禁接收市外问题生猪。规范病死畜禽收集、运输、暂存和处理程序,落实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非洲猪瘟等可疑病例或短时间内生猪大量异常死亡情况,及时果断开展流调、溯源、核查、处置工作。

从存栏500头母猪的猪场清场,我们再聊聊非洲猪瘟

今天和广东潮州的一个猪场技术老师打 *** ,得知这个存栏500头母猪的猪场正在清场,原因大家应该能想到“非洲猪瘟”。从过完年之后的北方地区(山东、河南、安徽、山西、河北、东北的部分地区)到现在的南方地区(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接下来天气渐凉,根据往年经验10月底北方又该进入了危险期。我们接触过、见过、听说过的猪场,从散养猪场到存栏500头母猪以上的规模猪场,真的太多了,很多猪场亏损了一年多,满怀期待着猪价上涨还能翻身,结果猪价涨了,可猪却没了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大多数非洲猪瘟之后的猪场,剩下的可能只有一个猪舍、一堆猪粪、一 *** 外账还有一声长长的叹息吧。

图片来源于 ***

从2018年现在非洲猪瘟经历了5年多的时间,有不少猪场可能都非过,有的甚至非了不止一次,但到现在还是没有一套能够完全防范非洲猪瘟的办法,养猪业依然是感染-清场-复养的恶性循环。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办法吗?

图片来源于 ***

通过追踪大量猪场我们发现,防范非洲猪瘟的漏洞

之一: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相对完整,基本能做到整出整进;无论是猪场的消毒隔离措施还是人员流动、防鼠防鸟等措施制定都相对完善;但措施制定完善并不意味着执行也很完善,政策需要人员执行,执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纰漏;

另外规模猪场一般更注重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但对母猪整体的健康程度,特别是提高免疫力方面不太重视(整体保健成本较高),如果生物安全体系一旦出现纰漏,那么整个猪场就会快速出现问题,并且难以控制,只能实行“壮士断腕”的策略,清场发病猪只。

第二:小型猪场的弊端是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不完善,甚至漏洞百出,但因为是自己的猪场或者是自己人负责的猪场,人员相对用心,执行层面问题较少;小型猪场更加重视猪群的健康,特别是母猪群的健康,舍得保健投入。数据表明,猪群健康程度高的猪场被非的概率相对较低,耐过率也更高。

我们通过追踪200多家大小猪,使用提高猪群免疫力产品的猪场(如预菲康)要比不用的猪场感染非洲猪瘟的概率低19%-26%;同样感染非洲猪瘟之后,用提高猪群免疫力产品的猪场比不用的猪场拔牙成功率高31%—43%,并且耐过率高33%—39%.

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这么大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针对的疫苗和治疗药物?

这是因为非洲猪瘟病毒是个复杂的二十面体带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并且病毒粒子直径较大约为175-215nm,病毒的结构很复杂,结构蛋白有28种。在感染细胞内可检测到100种以上病毒诱导的蛋白质。 并且因为病毒颗粒粒子表面为一层含脂类的囊膜包裹,一般的药物很难穿透囊膜。


预菲康是怎么防非的?

①预菲康添加特有的病毒囊膜破坏因子,能破坏非洲猪瘟病毒的囊膜,降低病毒活性。

②过氧化氢酶:加速细胞的代谢,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减少病毒对细胞的结合

③干扰素:抑制病毒的复制

④中药成分:提高脾脏和肝肾功能

⑤提高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预菲康—猪场防控非瘟的最后一条防线

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数环比下降66.7% 疫情发生势头趋缓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月上中旬,我国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数环比下降66.7%,疫情发生势头趋缓。虽然部分区域因非洲猪瘟引发猪肉供需出现不平衡,产生了产区跌、销区涨现象,但全国猪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基本稳定,节日期间猪肉供应有保障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国非洲猪瘟前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疫情呈点状散发态势,疫情总体可控。截至1月20日,全国有25个省份先后发生104起非洲猪瘟疫情。目前,已有五分之四(83起)疫区解除封锁。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领域的影响总体可控,目前全国猪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基本稳定,节日期间猪肉供应有保障。

疫情发生势头趋缓

非洲猪瘟防控是一项世界性难题。自2018年8月份辽宁沈阳发现我国首起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农业农村部及时采取特别重大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响应措施,牵头组织协调各省份和各部门,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防控措施。

据介绍,按照非洲猪瘟应急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指导发生疫情省份严格落实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所有已发疫情均得到了有效处置,没有发生二次扩散。

动物疫情防控是个系统工程。疫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建立内部防控工作机制,加强本系统防控工作。应急管理部在有关省份消防总队组建机动队伍,强化培训演练等应急准备。农业农村部会同海关、公安等部门,共同做好境外疫情防堵、疫情溯源调查工作。多数部门建立了防控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及时通报信息,研判防控形势。农业农村部还协调指导京津冀3地推进联防联控升级,加快构筑生猪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截至1月20日,全国有25个省份先后发生104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家猪疫情102起,野猪疫情2起。上述104起疫情中,有66起是主动排查发现的。

目前,已有五分之四(83起)疫区解除封锁。其中,河南、辽宁、浙江、安徽、吉林、云南、上海、湖南、湖北、江西、天津、北京等12个省市的疫区已全部解除封锁。同时,2019年1月上中旬,新发生疫情数环比下降66.7%,疫情发生势头趋缓。

猪肉供应总体充足

“2018年猪肉价格总体波动不大,非洲猪瘟对市场影响有限。”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去年猪肉价格呈现“上半年下跌、下半年季节性回升、非洲猪瘟发生后产销区有所分化”等特征。据监测,2018年全年猪肉批发市场均价为每公斤18.7元,同比下跌12.1%。2018年8月份非洲猪瘟发生后,受活猪跨省禁运政策影响,区域间供需出现不平衡,引发了产区跌、销区涨现象。目前,随着流通渠道逐渐通畅,产销区猪价分化趋势放缓。

唐珂建议,2019年广大养殖场户可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增加补栏。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保障生产供给、畅通种猪和仔猪调运的相关政策,解决养殖户增养补栏的后顾之忧。

为降低非洲猪瘟对行业的影响,各部门积极合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财政部及时将非洲猪瘟纳入扑杀补助病种范围,督促地方财政落实经费保障;铁路部门积极调整运力,保障防控物资运输;银保监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养殖、屠宰企业的资金支持,督促各保险公司及时足额赔付;农业农村部统筹安排生产供给,并会同商务部指导各地做好产销对接,加强市场监测,确保猪肉市场供给;上海市级财政则对全市原种猪场先行补贴了6个月生产维持性资金。

为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养殖、交易、屠宰环节排查全覆盖,生猪养殖场户监测全覆盖的要求,部署开展监测排查。农业农村部对生猪运输车辆实行备案,并与交通运输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生猪承运车辆查验;铁路、民航、邮政等部门全面暂停生猪承运业务,加强生猪产品寄递查验;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生猪产品市场环节监测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对餐厨剩余物全链条监管,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

“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领域的影响总体可控,全国猪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基本稳定,节日期间猪肉供应有保障。”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说。

将“调猪”改为“调肉”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李文京表示,当前之所以仍然有新疫情发生,是因我国边境线长,国际交流频繁,境外疫情传入风险持续增大。来自疫情国家的猪肉及其产品走私、旅客携带物、国际航班及铁路班列、野猪越境等均有可能从境外带入病毒。此外,我国生猪养殖中小散户的数量还很庞大,散养户的生物安全条件较差,且多有用餐厨剩余物喂猪的习惯,传入疫情的风险较高。

非洲猪瘟对生猪产业转型发展提出了要求。我国生猪调出省份13个,主要集中在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调入省份主要分布于华东、西南和华南地区。记者了解到,各地生猪生产方式正在积极适应限制调运措施,改“调猪”为“调肉”,全国生猪供应和价格水平总体稳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计扑杀91.6万头猪,约占我国目前约7亿头生猪出栏量的0.13%,直接影响非常有限。

做好打持久战准备

尽管目前全球尚无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但我国科研人员正加紧攻关。日前,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科技支撑项目启动论证会在山东举行。该项目以非洲猪瘟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其病毒传染源、主要传播路径等流行病学规律及其遗传特性,力求创制具有良好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的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活疫苗。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蒋丹平表示,要以此为契机,强化基础研究、强化流行病学研究、强化联合攻关,建立好研发支撑体系、疫情防控体系,提升非洲猪瘟防控能力。

考虑到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短期内彻底灭除非洲猪瘟难度极大,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养猪场户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严格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要进一步健全防疫制度,严格车辆人员清洗消毒,杜绝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要加强人员培训,规范疫情排查报告,绝不允许隐瞒疫情。同时,要提高对市场供应形势的预见性,抢抓机遇,积极补栏,稳定母猪存栏,妥善做好生猪生产安排。

惊爆新闻:真相终曝光!吃猪肉还能放心吗?非洲猪瘟疫情高亢声音

最近,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升级,引发了公众对于食用猪肉的担忧。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猪类疾病,其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气溶胶或风传等途径传播,对于猪群造成巨大的威胁。


从最新消息来看,非洲猪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许多国家已经宣布采取紧急措施,包括禁止猪肉进口、扑杀受感染的猪群以及加强边境的检疫等。这些举措旨在尽可能地遏制疫情的蔓延,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然而,随着疫情的升级,猪肉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许多消费者开始质疑是否还能放心食用猪肉,担心非洲猪瘟的病毒可能通过食用感染到人类。尽管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非洲猪瘟对人类产生直接威胁,但消费者的疑虑依然存在。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表示,正常烹煮猪肉的过程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因此,只要消费者购买正规渠道的猪肉,并进行适当的烹饪,仍然可以安全食用。他们强调,消费者应该选择有生产许可证和卫生标志的正规商家购买猪肉,并保持充分的食品卫生意识。

尽管如此,非洲猪瘟的肆虐给猪肉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许多养殖户面临无法销售猪肉的困境,这不仅对他们的经济造成了打击,也对全球猪肉供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国家在面对大规模扑杀猪群的困境时,致力于寻找替代品,如植物蛋白或人造肉,以减少对猪肉的依赖。

总的来说,尽管非洲猪瘟疫情正在肆虐,但消费者仍可放心食用猪肉。关键在于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猪肉,并确保充分的食品卫生措施。同时, *** 和相关部门也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强疫情的防控,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图解」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 农业农村部强调对人没有危害

2018年9月3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某养殖户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该养殖户存栏生猪97头,发病12头,死亡9头。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8月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以来,此次疫情是继辽宁沈阳沈北新区、河南郑州经济开发区、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浙江温州乐清市、安徽芜湖南陵县、安徽省宣城市之后,我国境内第七个地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9月2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广德福在谈及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情况时表示,截至目前,辽宁、河南、江苏、浙江4起疫情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生猪37271头,对相关产品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安徽芜湖疫情正在处置,截至9月1日已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生猪1264头。每起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均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当地启动应急响应。同时,深入开展疫情追溯,指导各地全面开展排查监测。截至9月1日,全国已排查场点2303.5万个,生猪10.3亿头次,疫情总体可控。

疫情总体可控

8月2日下午17时,辽宁省畜牧兽医局网站发布消息称,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诊断,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区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并于8月3日上午11时确诊。这是我国境内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

根据通报,沈阳市、沈北新区对疫点、疫区存栏生猪进行扑杀、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对受威胁区生猪进行全面采样监测,并全面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截至8月3日15时,疫点内913头生猪已经全部扑杀和无害化。消毒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各项扑疫工作进展顺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半个月之后,8月16日下午,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消息称,8月14日,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的一车生猪发生不明原因死亡,共260头,发病30头,死亡30头,产地检疫证明显示生猪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鹤立镇交易市场。8月16日凌晨,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

8月19日,农业农村部再次发布疫情公告称,8月15日起,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连成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的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至目前,发病615头,死亡88头。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继沈阳、郑州之后发生的第三起非洲猪瘟疫情。

8月2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8月17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畜牧兽医局接到报告,某养殖小区3个养殖户的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至目前,发病430头,死亡340头。8月22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

8月30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8月29日,安徽省畜牧兽医部门在开展非洲猪瘟疫情排查时,发现芜湖市南陵县某养殖场生猪不明原因死亡。8月30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为非洲猪瘟疫情。该场共存栏生猪459头,截至目前,发病185头,死亡80头。

9月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9月3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金坝办事处某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该养殖场存栏生猪308头,发病152头,死亡83头。

针对接连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8月31日,农村农业部专门召开全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农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强调,“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餐饮经营企业的监管,要求其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猪肉产品,并按要求收集处理好餐厨垃圾;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饲喂生猪,严防疫情扩散蔓延。要共同努力打好打赢非洲猪瘟歼灭战,全力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肉品供给和社会稳定。”

广德福表示,每起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均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当地启动应急响应。同时,深入开展疫情追溯,指导各地全面开展排查监测。截至9月1日,全国已排查场点2303.5万个,生猪10.3亿头次,疫情总体可控。

病毒来源尚未确定

界面新闻注意到,不仅在我国,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非洲猪瘟在多个国家暴发流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也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介绍,非洲猪瘟首次于1921年发现于肯尼亚,因为它的临床症状与传统猪瘟高度相似,且首次发现于非洲而被命名为非洲猪瘟。此后,该疫情在非洲大部分国家陆续发生。

非洲猪瘟最新疫情,非洲猪瘟最新通报-第1张图片-

1957年,非洲猪瘟首次从非洲传出,陆续传播至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1971年,疫情由西欧传至古巴。上世纪70年代末,传至巴西、多米尼克和海地。2007年,非洲猪瘟传入高加索地区,在东欧多个国家和俄罗斯爆发、扩散和流行。2005年以来,全球有16个国家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或检测到病毒,其中包括4个非洲国家、11个欧洲国家。

据悉,非洲猪瘟目前主要在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区呈地方流行性,俄罗斯最近几年一直有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俄罗斯远东地区也陆续有关于非洲猪瘟疫情的报道。而在此之前,国内尚未有关于非洲猪瘟的病例报告。截至9月2日,除中国外还有11个国家报告发生3235起疫情。其中,今年8月25日,罗马尼亚农业部门证实该国更大的养猪场爆发非洲猪瘟疫情,预计将有超过14万头生猪被扑杀。此外,罗马尼亚南部地区最近一年以来已爆发数百起非洲猪瘟疫情,今年已扑杀了超过10万头生猪。

中泰证券研究所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陈奇对此分析道,尽管目前产业界对于国内非洲猪瘟传入渠道暂时还未有明确结论,不过专业研究结论显示:与境外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2007)属于同一进化分支。

陈奇认为,从产业方面判断,疫情可能是通过猪肉产品而不是活猪,被传播进来。猪肉产品、香肠等,传播更快也更便捷,国际案例显示也是如此,比如多米尼加或古巴疫情。因此,带有非洲猪瘟的肉制品残渣未经高温处理后,传播风险较大。

广德福表示,非洲猪瘟在我国周边国家已呈现大规模流行态势,疫情再次从境外传入的风险不可低估。

非洲猪瘟对人没有危害,暂停疫区生猪外调

针对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强调,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

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发生疫情省份生猪及其产品调运要求,严格限制生猪及其产品由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简单来说,就是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省,在疫情解除封锁前,暂停生猪外调,同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并对生猪产品的调运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上述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非洲猪瘟,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采取了果断、严格的措施,一旦监测到疫情,会立即扑杀疫点、疫区内的所有生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流出封锁区。因此,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猪肉和产品都是经过检疫的,公众不必担心。

其中,深埋法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深埋法对处理程序有明确技术要求,特别是对生石灰撒放、表面覆土厚度有明确要求。生石灰属于强碱,只要处理过程符合要求,就能够有效杀死非洲猪瘟病毒。同时,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敏感,70摄氏度、30分钟即可灭活。深埋病死猪有一个生物发酵发热过程,特别是生石灰遇水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多重措施能够保证彻底杀死病毒。

种种迹象表明,在非洲猪瘟传入国内之前,相关部门及各地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便已经开始着手防止疫情传入国内。今年5月份,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曾联合发布公告称,4月23日匈牙利发生1起野猪非洲猪瘟疫情。为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防止疫情传入,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启运的来自匈牙利的猪、野猪及其相关产品,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而早在2017年9月,原农业部也曾下发关于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保障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要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应急响应。各有关部门按程序启动《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本预案,并根据疫情形势和风险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指出,疫情发生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报请本级人民 *** 对疫区实行封锁,由当地人民 *** 依法发布封锁令。此外,疫区是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的区域。疫情发生所在地的县级人民 *** 依法及时组织扑杀和销毁疫点内的所有猪只,并对所有病死猪、被扑杀猪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谈及非洲猪瘟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影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生猪屠宰企业的产能总体是充足的,也就是说各省的屠宰企业有能力完成本省出栏生猪的屠宰。加之我们对生猪产品的调运采取的是差异化管理措施。所以,从全国整体来看,可以保障猪肉供应。当然,实施限制调运措施后,可能会对发生疫情省份的生猪生产带来一些影响,但这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治本之策。”

陈奇也认为,非洲猪瘟传播方式决定对于生猪产能影响有限,即使未来是全国范围的,也不会短期造成整个行业产生大面积的去化(比如之前疫情发生时供应下降5-10%)。此外,农户目前暂未出现对疫情的极度恐慌情绪,被动去产能的情况没有发生。

“非洲猪瘟是非常典型的接触式传播的疫情(猪与猪、猪身上软蜱或者带有病毒的未经高位处理的猪肉制品),它不会像2007和2010年通过空气可以大面积传播的疫情,我们判断,接下来全国范围内不排除继续有非洲猪瘟,但它依然是点状发生,而非面状爆发。”陈奇表示。

菲律宾出现非洲猪瘟疫情 官方:已扑杀超7000头生猪

近日,菲律宾北部突发非洲猪瘟疫情,菲当局表示已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一度在全球多国蔓延的非洲猪瘟最近在菲律宾出现。据半岛电视台网站9月9日报道,近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周边村庄突发非洲猪瘟疫情,至少有7个村庄的猪群出现死亡。当地时间9日,菲律宾官员表示,将成立一个多部门机构,以确保这种高传染疾病不会进一步蔓延。

菲律宾农业部长威廉·达尔(William Dar)在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确认,8月菲律宾北部多地出现生猪发病死亡现象, *** 部门选取了20份死猪的血液样本送往英国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其中有1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呈阳性。

达尔说:“这些血液样本还需要进一步检测,我们还不清楚究竟是哪种病毒袭击了猪群。”据悉,非洲猪瘟病毒毒株多达30多种,不同毒株的致命性不同。达尔呼吁记者协助 *** 防止公众对当地养猪业出现恐慌,以稳定国内的猪价。

据介绍,此次出现疫情的地区为菲律宾北部的黎刹省和布拉干省,当局已经扑杀了疫区及疫区周围一公里以内的超过7400头生猪。菲农业部正在核查其他地区的感染报告。

菲农业部表示,尽管疫情已经发生,但当局已经控制住了疫情,并将进一步加强机场和港口海关的检疫检查工作,打击走私进口肉类,以防止疫情大规模爆发。此外,该部还呼吁全国的养猪户和从事生猪、猪肉及猪肉制品销售和运输的商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疫情。当局将保证猪肉供应和价格保持正常。

据悉,菲律宾是亚洲最新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家。早前,中国、越南、蒙古、柬埔寨、老挝和朝鲜等国都先后出现过该疫情。肆虐的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死亡的生猪不计其数,仅在越南,因该病毒死亡的生猪数量就达400多万头。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生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以高热、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该病毒具有极高的传染性,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未找到针对该病毒有效的治疗 *** 。但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该病毒不会感染人类。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答澎湃:非洲猪瘟情况如何,生猪养殖何时重回盈利区间?

近期,非洲猪瘟的各种信息引发市场关注。目前非洲猪瘟的情况到底如何,会如何影响生猪未来价格走势,生猪养殖何时重回盈利区间?对此,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家猪场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

非洲猪瘟情况

点上情况怎么样?

浙江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非洲猪瘟从2018年延绵到现在,目前已经属于常态化的管理了。

“2022年底到今年,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包括浙江在内,是有一些牧场在陆续发病。冬季本身就是疫病的高发期,有几个比较厉害的场子应该是有清场的。从现在疫情传播的特点来看,传播变得更加隐蔽,并且由原来的烈性死亡转变为现在的慢性死亡,不太容易被发现。等检测出来,往往可能已经造成了较大的污染,损失因此可能会比较大。”

上述负责人也指出,目前能繁母猪的总量处在高位,企业的养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市场供应比较充分,猪价也不高, *** 层面的保供压力不大,也不再大规模报道,主要由于疫情的影响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但从企业来说,一旦感染,养猪场的损失还是比较惨重的。“我们一直是非常重视防疫的,因此总体的疫情平稳。目前,我们没有牧场感染疫情,但外围的疫情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经常会在外环境检测到阳性,说明病毒离牧场不远,要持续保持高度警惕才行。

也有部分中小型养殖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已经退出市场。

“一个多月前,几千头猪甩卖出去了。之前市场价格低,饲料又涨价,亏了就甩卖出去了。”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一家猪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家猪场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退出已经2个多月了,养了一千多头猪基本卖出去了。“卖出价格在7块钱一斤左右,加上疫情防控成本大约8元一斤,亏本了,就暂时停下来了。”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一家种猪养殖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没有种猪卖,因为种猪不赚钱了就不干了,有“非洲猪瘟”的影响。而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家养了几百头猪的猪场说,四川控制的比较好,没有感染非洲猪瘟。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四川这边没有出现太多的非洲猪瘟,具体的情况就没有掌握了。”

面上情况怎么样?

“从各地监测报告情况看,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势总体平稳。随着常态化防控制度和措施不断落实,养殖主体特别是规模场户的防疫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非洲猪瘟对生猪生产的影响可防可控。只要坚持落实好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疫情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再出现大范围、区域性暴发流行。”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防疫处处长黄涛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黄涛指出,疫情形势究竟怎么样,生产供给和市场价格反映最直接。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充足,能繁母猪存栏保持高位,猪肉价格维持低位,这说明非洲猪瘟疫情是平稳可控的,我们采取的常态化防控措施是有效的。“从各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监测情况看,今年一季度,全国非洲猪瘟检出阳性率在0.02%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黄涛介绍,自2018年8月传入我国以来,各省份均已报告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0.02%这个数据虽然不高,但涉及到的环节和场点多,我国生猪养殖量大,对其危害不能掉以轻心。从时间上看,进入冬春冷季,由于清洗、消毒等防疫措施效果受影响,非洲猪瘟检出阳性率会季节性、阶段性上升;随着气温升高,阳性率会逐步降低。从环节上看,养殖、屠宰、市场等环节均有阳性检出,养殖环节阳性率较低,屠宰、市场等环节阳性率较高;养殖环节防疫措施做得好、非洲猪瘟阳性率低,是防控疫病、保障产能的基础。

黄涛表示,非洲猪瘟已在我国定殖,部分环节和场点的环境阳性率较高,发生疫情的风险将长期存在。目前全球尚无有效防治非洲猪瘟的疫苗和药物,虽然病毒出现变异、毒力有所减弱,但是致死率还是很高、流行性还是很强,养殖场户要想养好猪,必须坚持不懈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排查、检测、清洗、消毒,严格控制进入场区的生猪、人员、物资、车辆等;不能因为猪价降低、效益下滑就随意减少防疫投入、放松防疫工作,否则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可能就会带来灭顶之灾。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等要组织做好非洲猪瘟包村包场排场和入场采样监测,发现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及时报告、及时处置;推进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强化调运、屠宰和检疫监管,不断提升各环节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和区域综合防疫能力。

行业的一般性规律与后市判断

生猪养殖行业,有哪些一般性的规律?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监测信息处处长邓兴照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准确掌握和合理运用生猪生产数据是科学研判生产形势的基础。因为生猪生产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生产一经启动就难以中途停止,所以掌握了能繁母猪、新生仔猪、生猪存栏等基础数据,就能基本判断出未来生猪市场的供应情况。

邓兴照指出,生猪市场信息有的是以少数市县、部分猪场的数据推断全省甚至全国形势,存在局部代替整体的问题。“我们对市场上几类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对分析,发现一些社会机构、咨询公司的数据与我们的监测数据相比,一方面,监测的样本点少、范围小,新增的产能体现不出来;另一方面,使用点调情况推断全局,用局部情况代替整体情况,容易盲人摸象,与实际有偏差。”

邓兴照指出,当前生猪养殖总体处于春节后的低谷期。按照常年规律,春节后进入猪肉消费淡季,生猪价格都会有所下降,养殖出现不同程度亏损。2009年以来的15年中,有11个年份在春节后出现养殖亏损,其中2014年和2022年亏损较为严重。2014年节后亏损持续6个月,更大单月头均亏损接近400元;2022年节后亏损持续4个月,更大单月头均亏损约330元。

邓兴照表示,全国猪肉消费需求趋于稳定,但在供应端,大企业还在加快上产能,新旧产能更替将是大势所趋。从生产结构看,2018年之后可以说整个产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目前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已经达到65%,较2018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全国前20强生猪养殖企业出栏占全国的比重已经超过20%,意味着有不少养殖户退出了市场。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带来的结果就是价格“磨底期”的拉长。

猪肉供应变化与价格变化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据相关测算,猪肉供应每增减1%,对应猪肉价格减增5%左右,活猪价格减增8%左右,为了消除季节差异,更好同比,跟上年这个时候比较。”邓兴照说。

生猪养殖何时重回盈利区间,未来价格走势如何?

“从最近5轮猪周期走势图来看,猪周期一般4年左右,价格上行、下行差不多各2年,但近两年已经出现缩短的趋势。根据这一规律,结合目前能繁母猪数量和生产效率来看,明年上半年可能是这轮周期的价格更低点。虽然全国能繁母猪1—3月份连续下降,但3月末同比仍高约3%,还处于正常保有量的上线,所以大家要提前应对,千万不可再大幅增加能繁母猪了。”邓兴照表示,从短期供求看,随着前期压栏大肥猪的陆续出清和猪肉消费的逐步恢复,尤其是五一、端午等节假日猪肉消费的增加,将支撑猪价持续回升。

邓兴照介绍,根据生产和市场监测,以及与专家、企业和行业协会会商研判,在不压栏、不大量二次育肥的基础上,6月份猪价有望重回盈利区间。预计上半年猪价比去年高一些,亏损程度轻一些。从全年看,今年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高于去年同期,预示着下半年生猪出栏将同比增加,下半年猪价涨幅同比也要低一些,全年猪价涨跌更为平缓,即使冬季需求旺盛,猪价也难高于去年下半年。

标签: 猪瘟 非洲 最新 疫情 通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