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含正的成语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带正字的词语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与正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1、纯正无邪邪:不正当。纯洁真挚,没有一点邪念。
2、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3、聪明正直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4、诚心正意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5、持正不阿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6、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7、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8、辞严气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9、辞严谊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10、辞严意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11、安宅正路比喻仁义。谓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12、义正辞约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13、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14、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15、直言正色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16、直言正谏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17、正言厉颜话语严正,表情严肃。同“正言厉色”。
18、正色危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19、正始之音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 *** ,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20、正中己怀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
21、正气凛然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22、正身清心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 *** 。
23、正正堂堂本指正正的旗号,堂堂的阵容。现形容正大光明。
24、正名定分辨正名分,使名实相符。
25、正经八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同“正经八百”。
26、正身率下端正自身,为下属表率。
27、正正经经①严肃而认真。②形容正大光明。
28、正经八板正经的,严肃认真的。同“正经八百”。
29、正色直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30、正言直谏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31、正经八百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32、正己守道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33、正冠纳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34、正冠李下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35、 *** 直度度:标准。严 *** 律,统一标准。
36、 *** 眼藏 *** 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 *** )。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 *** 以 *** 眼藏付与大 *** 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 *** 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37、正儿巴经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
38、正大堂煌犹言堂堂正正。亦作“正大堂皇”。
39、正大堂皇犹言堂堂正正。同“正大堂煌”。
40、义正辞严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41、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42、正直无私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二、带正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有成语拨乱反正、一本正经、风华正茂、正儿八经、义正词严。
1、拨乱反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ō luàn fǎn zhèng,意思是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译文:孔子写《春秋》,是为了扭转乱世,使社会 *** 回归于正道,因此来看,没有什么比《春秋》更合情理了。
2、一本正经,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 yī běn zhèng jīng,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译文:正经是道义的大海,子书为增深的河流。
3、风华正茂,读音fēng huá zhèng mào,汉语成语,意为外表或面色明亮,通常反映出光明和欢快的内在精神。形容朝气蓬勃,才华横溢。
出自 *** 《 *** ·长沙》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译文: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4、正儿八经(zhèngér bā jīng)亦作正儿八经、正二八摆,是四川方言,其实就是正经的意思,只不过是加了两个缀儿,把二音节的词变成了四音节的词了。
出自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这很难说。’我正儿八经地说,‘谁不喜欢有个响亮的名字。’”
5、义正词严是一个汉语成语,yì zhèng cí yán,形容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自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译文:子玄的言论,义正词严,如果圣人再世,不能改变的了。
三、带正的成语有哪些
1、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 *** 跟着做坏事。
2、枉己正人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3、正正之旗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 *** 。
4、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5、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6、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7、矫邪归正矫邪:纠正 *** 、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8、正正堂堂本指正正的旗号,堂堂的阵容。现形容正大光明。
9、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10、正始之音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
11、正大堂煌犹言堂堂正正。亦作“正大堂皇”。
12、归正首邱指死后归葬于故乡。同“归正首丘”。
13、归正邱首指死后归葬于故乡。同“归正首丘”。
14、 *** 眼藏 *** 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 *** )。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 *** 以 *** 眼藏付与大 *** 迦叶...
15、辞严气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16、 *** 邪丑正犹言 *** 邪陷正。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17、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18、辞严意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19、辞严谊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20、正大堂皇犹言堂堂正正。同“正大堂煌”。
四、带正字的成语
拨乱反正、义正辞严、一本正经、风华正茂、正儿八经、公正不阿、义正词严、名正言顺、改邪归正、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光明正大、正气凛然、堂堂正正、字正腔圆、歪打正着、言归正传、心术不正、就地 *** 、明媒正娶、邪不胜正、正襟危坐、矫枉过正、正本清源、寿终正寝、刚正不阿、大中至正、正中下怀、不务正业、 *** 眼藏
【解释】: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武帝本纪》:“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
汉高祖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汉文帝和汉景帝主要精力在养护百姓。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纠正比较重大的错误
【解释】: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自】: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子玄的理论,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圣人重新崛起,不是那么容易的。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儒家经典书籍好像是道义的深海,《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书是增强道义理念的大川河流。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OK,关于含正的成语和带正字的词语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