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由于某种原因,有一些国家的生物会入侵到其他国家,在其他国家,他们会有更好,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他们的繁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就像在天堂一样。在天堂里,他们肆无忌惮的繁殖,数量越来越多,从而影响了当地的生物环境,使当地的物种繁殖生存受到严重的影响。
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各国家面临的更大的问题。一个处理不好,那么对物种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面对物种入侵,有一种生物是最开心的,也是最凶残的。他们不管面对什么物种,只要见到就会将他们变成自己的食物,毫不留情,一顿开吃,这种生物就是所谓的“吃货”。吃货的世界就是吃的世界,有的时候感觉,吃货比物种入侵更加可怕。
我国是世界上被外来物种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处理外来物种作为轻松的国家之一,人口多,吃货也多。
一起来看看世界上最惨的八大入侵物种,吃的只剩下渣!
食人鲳,也称食人鱼,是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中的一种鱼,红鳍鲳是食人鲳的近亲,市场上不法商贩就是用它来牟取暴利的。
普通人中饲养真正食人鲳的不多,因为它们不是很漂亮,价格又昂贵。除非是一些有特殊爱好的专业玩家,真正喜欢它们的野性。食人鲳的口感类似鲳鱼,鱼身比白鲳厚实,口感不像鲷鱼、石斑鱼那麼细致,但是较有嚼感,鱼腹肉最嫩,鱼皮胶质厚。食人鱼只能在常温最少在20°以上的地区生存,在中国地区目前并无真正野生食人鱼,更不用担心他们能在此落地生根。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其肉质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并不为人们喜爱。另外,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容易引起各种疾病,所以食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加热,切记,切记,切记。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广东省茂名地区属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23℃左右。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罗非鱼养殖,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2万亩,约占全市淡水养殖面积的58%,年产罗非鱼18万吨,产量占全省1/3,全国1/6,年产值超15亿元,成为国内更大的罗非鱼产区。2010年1月,茂名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牛蛙原产于北美,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1959年牛蛙从古巴引入我国,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在我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白玉蜗牛全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高,需求量大,深度加工大有可为。作为食用列为世界四大名菜之首——蜗牛、鱼翅、干贝、鲍鱼;世界七种走俏野味之一。近来这种蜗牛成了东南亚地区危害更大的农业害虫之一。
巴西红耳龟原产于美国中部至墨西哥北部,由于红耳龟兼具药用、观赏、食用的价值,且该物种价格低廉,极易饲养。导致该物种现已成为全世界爬行类宠物贸易中最常见的物种。
因此,该物种已在欧洲、非洲、澳洲、亚洲以及美洲(非原产地)等世界范围内成功入侵,并被列为世界最危险的 100 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斑马贻贝是一种贝壳上具有斑马花纹形条纹的水生软体动物,原产于黑海地区,而现在这种软体动物已经遍布英国、西欧、加拿大和美国的水系。斑马贻贝的繁殖速度惊人,科学家发现这些贝类可能将夺取当地的物种的食物,进而取代它们占领北美洲的五大湖区。 目前,这些入侵造成的损失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是,人们担心本地经济支柱产业捕鱼业会受到影响。
1927年,日本引入了之一个小龙虾,目的是充作牛蛙的饲料。大约两年后,被引入中国,最早的养殖地在南京附近。
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但在中国,当小龙虾的季节来临时,每天都要被吃掉数百吨,产生的小龙虾壳都能绕地球好几圈,吃的只剩渣了。
设计/视觉 Elaine
每一个钓鱼人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江湖,行走江湖,有人失意或悲哀,停口和空军是他们的标签;有人得意且逍遥,连杆和爆护是他们的名片。
混迹江湖, 没点独门绝技如何笑傲江湖?而我笑傲江湖的独门绝技之一便有【野战蓝鲫】,如今我的独门绝技又有新的升华,那便是龙王恨饵料“新三样”。
有钓友不禁要问:何为“新三样”?请各位江湖豪侠听我娓娓道来。
一:何为“新三样”
2020年,湖北龙王恨精心特研出【大蓝鲫·腥世界】、【大蓝鲫·快攻】,再搭配经典产品【野战·蓝鲫】组成战无不胜的“新3样”。经无数次野钓、竞技钓实践验证,“新三样”可谓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二:著名“空军基地”一一“新三样”助我笑傲群雄
1:野钓参数
时间:2020年4月8日 清晨 6:30至10:30
地点:抚河向塘段(著名空军基地)
天气状况:晴朗,东北风1级,温度12—24度
鱼竿:双子鲤韧战强劲版5.4和4.5手杆
线组:主线1.5+子线0.8+4号金袖;主线2.5+子线1.5+3号伊势尼
2:“新三样”开饵过程:
(1)取野战蓝鲫1份,大蓝鲫·腥世界1份,饵水比1:1.1。
注:建议新手使用量杯,以确保理想的开饵状态。
(2)搅拌均匀,吸水静置5-10分钟。
注:搅拌的时,更好顺着一个方向旋转,有利于饵料状态保持。
(3)加入大蓝鲫·快攻0.2份,搅拌均匀。
注:建议新手使用量杯,以确保理想的开饵状态。
(4)收拢成团,检查一下饵料状态。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要求,完成这4个步骤,我们的“新三样”的开饵就完美的搞定。
3:坐钓过程
(1)首先我们来检查一下拉饵的效果。
下图可以看出:随手一拉,拉饵状态非常饱满,一次性成团,附钩性极好。
入水2分钟后,正常提竿刺鱼,鱼钩上仍有少许残留饵料。再次证明附钩性很好,而且残留的饵料并不邋遢(没有特别长的絮状),说明饵料内含的拉丝粉属于高精细级别的。
(2)其次,感受一下搓饵状态。
先拉饵成球,用拇指,食指和中指配合,搓成水滴状,如果需要干硬饵,适当减少饵水比例。
(3)上鱼情况
开杆拉大球,入水后,一个小顿口,然后缓慢黑漂,扬杆刺鱼,一尾黄颡鱼上钩。
继续拉饵下杆,保持20秒节奏打频率,5分钟左右发窝,小鲫鱼,小鲤鱼,小翘嘴,小扁鱼开始连杆。
5.4米韧战搓饵作钓,突然一个有力下沉,紧接着黑漂……。扬杆刺鱼,空杆,但是明显感觉有阻力。出水才发现,1.5子线被切,0.8厚度铅皮炸开……
由于十一点有工作待办,十点半必须收杆。本次出钓只为休闲娱乐,同时也为了验证“新三样”神奇功效的真伪,所以本次刨除路途,开饵,打窝,调漂时间……,正真有效坐钓时间只有2小时。
最终鱼获如下图所示,在著名的空军基地,2小时能有如此收获,实属不易。相比较同钓点的右边大爷(蚯蚓饵)空军、左边钓友(不知道什么饵料)三两条小鲫鱼、再左边我朋友(老三样)十来条杂鱼,我算是大获全胜。
三:“新三样”雾化实验
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昧着“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的良心,做了一个雾化实验。
实验设备:白色大水桶,4号金袖双钩。
(各位钓友请无视我试验设备的“寒酸”)
1.拉饵的雾化呈现效果:
2.搓饵的雾化呈现效果:
3.饵料雾化后沉入水底的状态呈现:
四:“新三样”总结
1、通过同一河流、地段和时间段对比,“新三样”饵料诱鱼能力强于“老三样”,蚯蚓和其他饵料;(不排除钓技,钓位因素)
2、通过实钓验证和雾化实验可以得出:“新三样”拉饵一次性成球状态,附钩性,雾化性和饵料比重都非常完美;
3、“新三样”饵料降低了开饵技术门槛,尤其适合新手使用,不用额外加拉丝粉,你只需要准确按照说明要求进行饵水配比,就能得出完美状态饵料。
钓鱼是一个系统工程,想要鱼获好,我们必须要研究和把握好各个环节。其中饵料的选配、味型、比重及状态都十分重要,能直接关乎鱼获多少!
龙王恨“新三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诚心建议各位钓友选用。
后续本人将继续跟踪和分享“新三样”的实战效果,感谢各位钓友阅览。
最后,
祝天下钓友大鲫大鲤,
祝龙王恨“新三样”一统江湖,笑傲群众!
揭秘:世界十大最凶猛的淡水鱼你了解吗?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排行榜最新出炉。在此次的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排行榜中,榜的都是水中的恶霸,有被称为食人鱼的美洲鲳鱼,更有英勇好斗的虎鱼。接下来就详细介绍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吧。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之一名:南美洲食人鱼
食人鱼(又名食人鲳)栖息在主流、较大支流,河宽甚广、水流较湍急处。体长约6至7厘米。在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食人鱼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鱼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把格洛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鲳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鲳的攻击。食人鱼因其凶残特点被称为水中狼族、水鬼。成年食人鱼主要在黎明和黄昏时觅食,以昆虫、蠕虫、鱼类为主,但其有些相近种只吃水果和种子。活动以白天为主,中午会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
当它们亮出锋利的牙齿准备攻击时,不禁让人联想到恐怖电影里的场景。它们的上下颚布满了如剃刀般锋利的牙齿,并且每一颗牙与周围的牙彼此相连,这样的结构可以让它们迅速将猎物的肉撕碎。
另外,它们的食欲大得惊人,远超出你的想象。如果填不饱肚子,它们还会攻击同类。成为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之一名。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第二名:琵琶鱼
琵琶鱼,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体色从褐绿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体表还具有杂色斑点。琵琶鱼身体扁平,头很大,背鳍和胸鳍发达,还有一条马鞭一样的长尾。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古称琵琶鱼。
世界上还没有找到任何别的鱼类像琵琶鱼如此相貌怪异,另外它的捕食方式也非常特别:在雌鱼头部的吻上通常有一个钓竿状的结构。钓竿的末端有一个肉质的突起,看上去很像蠕虫,琵琶鱼以此来诱捕其他贪食的鱼类。
由于琵琶鱼生活在缺乏光线的深海里,所以在钓竿的末端通常有发光器官,该器官能够发出冷光以帮助琵琶鱼诱捕其他鱼类。所以琵琶鱼又被称为电光鱼。
对于琵琶鱼发光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弄清。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琵琶鱼的发光器官中有一种叫"荧光素"的物质,该物质在荧光素酶的氧化作用下即可发出冷光。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第三名:海鳝
海鳝科是80多种鳗类的统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生活于浅水。它们一般躲藏在礁石的缝隙里,伺机捕食。海鳝有着一张大嘴和锋利的牙齿,它们以海洋生物为食。不过,如果有人类离它们太近,也会遭到它们的攻击。
海鳝体长一般不超过1.5公尺(5呎),但太平洋的长体海鳝可长约3.5公尺(11.5呎)。在世界上某些地区人们食海鳝的肉,但某些种类有毒,可引起疾病和死亡。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第四名:虎鱼
顾名思义,虎鱼是根据被捕获时好斗的特点、强力掠夺的习性或外观而命名的数种鱼类的统称。它的牙齿向外生长,闭着嘴时也能看到其匕首般的尖牙。虎鱼约有5种。更大的巨狗脂鲤体长可超过1.8公尺(6呎),重57公斤(125磅)以上。
它们的上下颚短而有力,牙齿尖而锐利,血腥味对它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一群虎鱼能在5分钟内将一条受伤鳄鱼身上的肉全部撕光,不过,平时虎鱼的行动却是懒懒散散的。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第五名:蛇头鱼
蛇头鱼类早在远古时代就在民间传说中占一席位,它们的特殊生态习性产生了一个真实与幻想混合的传说。蛇头鱼类的声誉可能是来自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如果保持湿润。它们可以在缺水的状态中存活许久。这让人们相信此鱼拥有神奇的精力及复原能力。
另外,蛇头鱼可能是世界上脾气最暴躁的母亲。不夸张地说,如果人类不经意间走到它孩子附近,它都会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
蛇头鱼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印度和非洲海域也有一些。蛇头鱼能长到将近1米长,一张肥大的嘴里满布着锋利的牙齿。在水里和水面上的差不多任何动物都有可能成为它的美餐,包括鱼类、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第六名:蝰鱼
来到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榜单的后五名,我们又看到了一种和蛇多少有些相似的鱼类。
蝰鱼属于辐鳍鱼纲、巨口鱼目、巨口鱼科、蝰鱼属,是海洋深处的凶猛捕食者之一。它们有着大嘴和长长的尖牙,它们的牙如此之长,以至于无法安放在嘴里,下牙向后一直弯曲都快碰到了眼睛,科学家认为它们的捕猎方式是快速游向猎物,然后把猎物钉在自己的牙齿上。
蝰鱼体长最长可达2米,尽管它生活在深海里,但到了夜晚,它也会到深度不足200米的浅海去寻找食物,因为那里的选择更多。不知道人们如果亲眼看到这种外表恐怖的凶残鱼类会有怎样的感觉,它那龇着的长牙似乎要捕杀一切生灵。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第七名:尖牙鱼
它是又一种长着骇人脸庞的深海暗杀者,同时也是海底最深处的居民之一,它们被发现生活在水底5千米以下的黑暗环境里。
尖牙鱼属于金眼鲷目,中文名也叫角高体金眼鲷。它因牙大而得名,它脑袋上左右两颗更大的牙齿简直太大了,以至于造物神不得不在其微型的脑子左右两侧各留出一个插槽,以便其大嘴能够合上。相对于其体型来说,它的牙齿可能是海洋鱼类中更大的,因此有些体型比它们庞大的鱼类也成了其盘中餐。
超大号的犬牙配上肌肉发达的腭,样子看起来深具威胁性,可怕的外表让它得到食人魔鱼这样恐怖的英文名字。尽管有凶猛的外表,但它们其实对人类的危害很小甚至没有,也就是在梦里能吓唬吓唬你罢了,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其体长能长到15厘米左右,和其它鱼的大小差不多。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第八名:龙鱼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排名第8位的仍然是恐怖的掠食者龙鱼。龙鱼以其巨大的嘴和尖牙闻名于世,这些特征也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各种恶魔鱼所共有的特点。
龙鱼性格凶残,眼睛和颌骨几乎组成了其头部的全部结构。其体长大约在半米左右。与它的近亲蝰鱼有所不同的是,它的下颌上长着一个发光的钓饵器,就像一根伸出来的胡须在那里晃来晃去,可以模仿从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从而误导那些来自下方深处的捕食性鱼类。这种猎食方式与琵琶鱼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若不是其钓饵器所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给它平添了几分姿色的话,龙鱼应该在这份恶魔鱼的榜单上排名更加靠前。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第九名:吞噬鳗
这体型较大,有资料记载其体长可以长到1.8米。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大嘴,这种鳗鱼没有可以活动的上颌,而巨大的下颌松松垮垮地连在头部,从来不合嘴,当它张大嘴后,可以很轻松地吞下比它还大的动物,由此它在西方得到伞嘴吞噬者的名称,而在中文中被叫做宽咽鱼。被吞的猎物就如同被鹈鹕吞进的鱼一样被放到下颌的袋子里,所以在西方也有人叫它鹈鹕鳗。这种鳗鱼没有肋骨,它的胃伸缩性非常大,可以撑大放下猎物。不过不要因此误会它以吃大动物为主,其实它最主要的食品还是缓慢游动的小鱼小虾等,吃大餐的时候还是少数。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第十名:康吉鳗
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排名最后的康吉鳗,外表看上去并不像前面9位那般令人恐怖。不过,介于它庞大的体型(体长可达惊人的3米多)和凶猛的攻击性,我们还是将其排进了前10位。美洲康吉鳗和海鳗都是很著名的凶猛游钓鱼。笨重的脑袋、宽阔的大嘴和强健的牙齿还是具有很大破坏力的。没有人会蠢到愿意与这样的坏小子待在一起除非它是听话地躺在我们的餐桌上
长江君:深圳香蜜湖,地处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是深圳市区较受欢迎的水上公园,水面较多,鱼群种类也较丰富,因此也是附近许多钓鱼爱好者聚集地。
然而,却有钓鱼人反应,香蜜湖里可能已经被“食人鲳”占据,因为他钓半天,几乎全是这个鱼......
长江君注:钓鱼人说的“食人鲳”就是淡水红鲳鱼,因非常凶猛,且同亚马逊食人鱼相似(两者是近亲)而得名。
打好窝后,竟竿竿“食人鲳”
钓友刘先生称,因为休假,于是和妻子一起到深圳香蜜湖钓鱼,寻觅久违的野趣。
然而下了几竿后,咬钩的基本上是“食人鲳”——也即淡水红鲳鱼,这就令夫妻俩很纳闷,要知道在此前的记忆里,香蜜湖鱼的种类是相当丰富,罗非、鲤鱼、鲫鱼等是经常能钓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钓起红鲳鱼
据了解,为了这次久违的垂钓,刘先生特地升级了诱饵,他希望此次能有丰富的渔获——而因为女儿说想要喝甜甜的鲫鱼汤,所以这次垂钓他主要想钓鲫鱼。
然而一次次上钩就伴随一次次失望。后来,刘先生尝试更换钓点,然而咬钩的鱼除了几条麦鲮和罗非鱼外,其他的全是红鲳鱼,一下午钓了十几条.....
虽然鱼获不少,但这位钓鱼人刘先生非常失望,钓上来的都是食人鲳,他渴望的鲫鱼总是不见上钩。
香蜜湖淡水红鲳鱼确实多
据长江君了解,香蜜湖的红鲳鱼确实多——不单单是刘先生钓上来的都是红鲳鱼,其他钓友钓上来的红鲳鱼也是不少。
钓友何先生说,“一大早自己就过来了,到现在已经坐了大半天,渔获是不少,清道夫几条、罗非鱼几条、红鲳鱼几条,都是些乐色鱼.....”
其他钓鱼人也钓上不少
钓友李叔说,“以前的香蜜湖,鱼的种类相当多,鲫鱼、鲤鱼都不少,还有些锦鲤,现在这些外来物种太多了,尤其是红鲳鱼太狠,其他鱼很难生存......”
红鲳鱼“泛滥”因有人放生
经常到香蜜湖周边锻炼的市民杨阿姨表示,“以往透过清澈湖水能看到水底各种各样的鱼,像罗非、鲫鱼等。以前有些没公德心的人,直接站到水边用抄网捞鱼,收获还不少......”
而谈及湖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淡水红鲳鱼,杨阿姨颇为生气,她说在几年前有人将红鲳鱼放生到湖里,如今香蜜湖变成这样,那些人就是罪魁祸首。
因为放生,许多外来物种进入本土江河湖泊
在这些周边居民看来:“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心安,糟蹋了生态。不夸张地说,他们心是安了,理却是亏了。”
确实有些不应该,香蜜湖本是深圳市内的“生态游览地”,这种放生行为生态破坏性极大。
凶猛外来物已在广东多处泛滥
而另方面,据长江君了解,除了文中提及的食人鲳之外,像清道夫、加州鲈等外来物种已在广东多处生根繁衍,数量不少。
钓鱼人钓起来的清道夫
(在两广的河道里,清道夫的生态破坏性,可能还胜过红鲳鱼——至少红鲳鱼还能吃)
而相比之下,本土的鲫鱼、鲤鱼、草鱼和鲢鳙等淡水鱼则“节节败退”,除非是年年搞增殖放流这些鱼苗的河道,否则很难看到、钓到这些本土鱼了。
生态破坏,遭殃的不止是鱼
外来物种入会破坏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在一个平衡的环境里,各种生物在环境里都有各自的作用,当生物多样性被毁,环境失衡,这时候受影响的就不单单水族,还有周边环境和人了......
长江君:因此,对于这些外来物种,只要碰上了,就要“赶尽杀绝”,比如钓到像红鲳鱼等外来物种,吃了是更好的处理办法——事实上,食人鲳肉质肥腻,较为鲜美,建议钓到了就不要放生,带回去好好烹调一下也是一道美味。
春季吃鱼,懂吃的人专买5种鱼,正当季肉特鲜嫩,营养价廉别错过充满生机勃勃的春季,最适合吃一些“味鲜”的食材,受追捧的大多是各种时令野菜、春笋、香椿等,但对我来说,鱼肉才是春季最值得多吃的营养食材。
鱼儿和很多春季时令蔬菜一样,经过了数月的漫长冬季,使鱼肉体内积累了大量营养和脂肪,这时的鱼肉,体型坚实而肥硕,营养均衡,味道鲜美,所以才说春季也要多吃鱼肉,春季吃鱼,懂吃人专挑5种鱼吃,正当季肉特鲜嫩,营养价廉别错过,本期小鹿盘点的5种鱼品种,都很适合孩子多吃,并不是人人都知道。
1、鳜鱼
鳜鱼则是平常所说的“桂鱼”,是数百年来长期独占“春令时鲜”的鱼品种,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有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来美言鳜鱼的肥美鲜嫩。
桃花三月,是鳜鱼全年更好吃的时候,汇编《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更把鳜鱼称为“水豚”,意思是鳜鱼的肉质如同河豚一般鲜美无比。
《本草纲目》中还记载道“鳜鱼能够健脾胃、益气力、补虚劳”,这得益于鳜鱼的营养价格高,含丰富维生素、蛋白质、钙、钾、锌等微量元素及其它营养物质,加上肉质细嫩软滑,老幼体弱人群多吃,就算脾胃虚弱,也无需担心难以消化。
2、带鱼
带鱼属于深海鱼类,也是众多日常海鱼中的首推鱼品种。
我们都知道带鱼营养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镁质、DNA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尤其脂肪含量比一般鱼类要高,蛋白质含量更能和牛肉相媲美,平均每100克带鱼中含高达17.7克蛋白质,钙质更比牛肉高6倍,平常多吃带鱼,对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都有很好的效果。
带鱼的特点和缺点也很明显,优点是刺少肉厚,只有中间长长的一根脊椎主刺,鱼肉细嫩,吸收消化率相当高,缺点是腥味较重,烹饪做法更适合重酱类菜式,比如糖醋带鱼、红烧带鱼等。
3、鲳鱼
鲳鱼和带鱼一样同属海鱼类,同样具有刺少肉厚的特点,营养价格同样高,所含蛋白质甚至比带鱼还丰富,每100克鲳鱼中就含高达18.5克的蛋白质,还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磷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降三脂及预防心血管的食疗功效。
平常能买到的鲳鱼品种很多,常见的是银鲳和白鲳,白鲳相对体型较肥大,但都是容易变质败坏的海鱼类,在选购时要留心,下面分享鲳鱼的挑选技巧:
(1)先看鱼眼,如出现凹陷、混浊、充血的,说明不新鲜;
(2)轻按鱼肚部位,如无法迅速回弹,凹陷肉绵,说明不新鲜;
(3)鱼鳃不再鲜红,而呈现发黑发灰,说明不新鲜;
(4)鱼身有严重破损的不要买;
(5)带有浓厚异味或鱼腥味的,不要买;
4、黄花鱼
黄花鱼有分小黄鱼和大黄鱼,每年的3~4月份时,正值大黄鱼洄流产卵时期,此时的大黄鱼不管味道还是营养,都属上品,现在是正当季,肉嫩鲜美,价格也会相对较贵。
而一直延续到春季的晚春阶段时,就到了小黄鱼的产卵期了,这时的小黄鱼营养和味道都是更好的,在菜市场碰到不可错过。
5、黑鱼
很多人听到黑鱼这名字不懂是啥,但说到斑鱼、乌鱼、生鱼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些都是它的别名,属于淡水鱼类,肉质与草鱼相比谈不上嫩滑,甚至还感觉粗糙醇厚,但为何会推荐黑鱼呢?
这是因为黑鱼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都相当高。
黑鱼含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种常量微量元素、高达18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等,论营养,黑鱼比平常常吃的四大家鱼、鲫鱼等淡水鱼类要高,还具有食疗效果,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体质,驱寒暖身、滋补身体,针对术后恢复及孕妇强体下奶都属优良食材。
但因为黑鱼的肉质不如四大家鱼般滑嫩,更适合用来炖汤。
——小鹿说——
春季吃鱼,懂吃人专挑鳜鱼、带鱼、鲳鱼、黄花鱼、黑鱼这5种鱼吃,正当季肉特鲜嫩,营养价廉别错过,尤其鳜鱼,虽然价格较贵,但肉质的细嫩度和鲜美感,并不输鲈鱼,用来清蒸,小孩倍喜欢。
????)?关注@鹿小美食,欢迎您分享、收藏、点赞哦~
宅在家中练厨艺,家常菜花样不多,一日三餐简简单单味道不错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疫情发生以来,小区封闭式管理,每家二天才能出去一人购物,静下心来练练厨艺,也是不错的选择。
原先计划春节期间,带孩子们去酒店,品尝心仪的美食。没想到疫情到来,餐饮业纷纷关闭门店,这个愿望只能以后弥补了。
于是凭证出门证去超市购物,买了一些便于储存的蔬菜,山药、木耳、胡萝卜、土豆、黄瓜、莴苣之类,每天变着花样做几道家常菜。
山药炒木耳是主打菜,提前把干木耳发好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再把山药切片在水中泡一泡,开水烫一下,配上大青椒片和姜丝,爆炒即可。
为了让孩子们可挑可选,稍微改进一下,把山药、木耳、莴笋、胡萝卜一起炒,这样一道菜有白色、红色、青色、黑色,十分养眼,也很可口。
还可以配点凉盘,黄瓜、青萝卜、洋葱,简单也素净。当然,没有荤菜也是不行的,好在春节前做了香肠、腌制了牛腱肉,在家里卤一下,切成凉盘也好吃。
超市水产还是正常供应的,鳜鱼、鲈鱼、鲳鱼都能买到鲜活的,隔几天烧鳜鱼、烧鲳鱼、蒸鲈鱼,非常鲜美,营养也十分丰富。
没有疫情时虽然也掌勺,但忙忙碌碌,没有这么多的细心和讲究。宅在家中可好了,就像写文章一样,顿顿饭菜先构思,想好了再操作。
不明白时还可以在网上查,找一找比较简便靠谱的厨艺。黄帝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饮食五味的调和是人健康之本。
烹饪不仅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的有机组合。《道德经》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鲜其实也能悟出大道理。
疫情之下,不要添乱,把自家的一日三餐安排好,掌握火候烹制美食,既学习了烹饪技艺,又丰富了家庭生活,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西班牙贝尼多姆发生“食人鱼式”袭击 每天约15名游客遭袭据英国《镜报》报道,在西班牙阿利坎特的海滩上,每天都有超过15人在游泳时遭到“食人鱼”的恐怖袭击。受伤的游客被咬后身上浑身是血,也满是牙印,需要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西班牙当地媒体将贝尼多姆市著名的波尼恩特海滩称为“食人鱼的聚集地”。这种食人鱼也被称为黑尾斑鲷,在过去,它们不仅不会攻击人类,而且还是一种会被人类捕获和食用的鱼。这种鱼可以长到30厘米,是一种杂食性鱼类,通常喜欢吃像对虾这样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但科学家们表示,气温上升可能是它们垂涎于人类的原因。
专家表示,出现这种“食人狂潮”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水温过高。由于今年海水的温度比往年要高得多,鱼的新陈代谢也加快了,因此,它们需要去寻找更多的食物。阿利坎特大学的气候学实验室表示,海水的温度在29度到30度之间。当地人也报告说,今年,海洋生物总是会出现在离海岸很近的地方寻找猎物。有报道称,黑尾斑鲷很容易被人类皮肤上的痣、疣或小伤口吸引,尤其是老年人。人类遭到其攻击后会出血,甚至在手臂、腿和背部留下很多牙齿印。
当地 *** 有关部门建议游客不要带着闪闪发光的饰品和珠宝下海,因为这些饰品可能会招致鲳鱼、高尔夫鱼或竹荚鱼等海洋生物的攻击。西班牙海洋生物署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这是一种习惯被喂食的鱼,可能种群密度很高。它们不害怕人类,如果闻到伤口散发出来的肉腥味,它们会上去啄伤口。”(中国青年网编译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网
淡水鱼中的十大凶兽,你了解多少?(食人鱼浅谈P属篇)食人鱼
说到食人鱼中,不得不说,电影<<食人鱼3D>>,将食人鱼恐怖的面在提高一个维度。这里将P属的食人鱼,群居的习性,以及共同捕杀其他生物的画面进行放大,在将食人鱼的形象进行升级。现实中食人鱼的体型类似鲳鱼,所以食人鱼又称食人鲳。食人鱼的体型经过岁月的变迁,从而进化的体型较为圆形,牙齿的咬合力也较高,对于其他生物就具有比较高的攻击性,然而圆饼形的体型,却可以降低同类之间的争斗。
对了,电影有点限制级。
?食人鱼分为P属和S属,也就是喜欢独居生活的S属,和喜欢群体生活的P属。就是主要两种属的食人鱼。
食人鱼分为P属和S属,按照生活习性进行区分。也就是喜欢独居生活的S属,和喜欢群体生活的P属。就是主要两种属的食人鱼。
P属
就是喜欢群居生活的,它以红腹食人鱼称为所主要标准鱼类,他会一群鱼攻击一条鱼类。他们对于水面上的波动,尤为敏感,就会群起攻击落入水中的动物,将他们撕裂咬碎。?那么电视与电视电影中表现,也就是一些红腹食人鱼进食的表现。
很多人必定要问,这么一种血衅的鱼类,为什么要出现,存在即为合理。作为赫赫有名的捕猎者,在原产地亚马逊却是不少动物的口粮。其实它也并非生存在食物链的顶端,它是鳄鱼,电鳗,各类大型鲶鱼的口粮。他们群居的捕食方式,其实是来自于他们单个鱼类攻击不够高,必须要团队生存,所以才能存活。并且在鱼缸那也是有体现的,当一群食人鱼,群体生存的时候,对于入侵水体的任何生物进行围殴。但如果是单个个体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与一些大型鱼类混养,所以食人鱼并不可怕。并且放眼整个原产地新闻,几乎没有食人鱼致人死亡的新闻出现。所以,也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消除一些对于食人鱼的一些偏见。这其实是大自然的魅力,我们要永远保持谦逊的态度,来敬畏不同的生命。
?不过,在我国野外放生必须是不可取的。
食人鱼以它独特捕食方式,以及亮丽的体表颜色,从而拥有了一大批的追求者。让更多的玩家了解之中,鱼类喜欢这种鱼类探讨这种鱼类。当你害怕某种东西的时候你就去了解它,就会发现它一点都不可怕。在当地的话,食人鱼都是作为土著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因为他非常的好捕获。拿一些食用完的鸡架,几天可以轻易地收获一盆食人鱼,有文献记载食人鱼的肉质吃起来就类似于一般的鲳鱼。
我钓了2条所谓“食人鲳”,花色是红肚皮,身体扁圆
初遇食人鲳,很巧,上星期我也钓了2条所谓"食人鲳",花色是红肚皮,身体扁圆,尾黑白花,嘴很硬。我怀疑这是不是真的"食人鲳",因为个体比较大,似乎不像。而且,鱼是老板放养的,在一个小池塘里,同时养的还有鲤鱼草鱼,没觉得它会吃人或者吃鱼啊。
我是用肥肠钓的,上鱼超级快,刚扔里就扯,钓白鲳颇为容易,因它吃食凶狠,鱼群集聚的地方,常常不等钩饵落底,即被它抢吞在口中。因此钩线坠的配比要求不严格。但因它体重一般在1公斤以上,大的可达数公斤,故鱼竿必须结实,硬调为好。
有钓友问及钓“食人鲳”,如何防止咬断线的问题。我觉得他说的不是真正的“食人鲳”,而是一种有牙齿的大白鲳,又叫“牛屎鲳”。我钓过,不需要钢丝作“脑线”,那样施钓不灵活。
我用大号的“丸式”钩,钩柄较长,脑线与主线同线,大号浮漂,浮漂倾斜插在水面,眼光不离漂,浮漂稍微往前移动一两公分就会有“顿感”,立即起竿用力弓鱼。这样每条牛屎鲳都是钩住它的上嘴唇,它的锋利的牙齿碰不到鱼线,就不会断线了,而且摘钩非常方便。
白鲳是本地近几年新养殖的鱼种,也是我们垂钓爱好者过钓瘾的好鱼种。不知道其他钓友是否也遇到过了这种鱼,不妨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