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食品价格占cpi的比重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 0
全球食品价格连降七个月 未来走势取决于黑海粮食协议能否延期

财联社11月4日讯(编辑 夏军雄)当地时间周五(11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月度报告显示,全球食品价格在10月份趋稳,连续7个月走低。

粮农组织10月食品价格指数录得135.9点,与9月(136点)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水平高出2%,不过比今年3月创下的历史高点下降了14.9%,该指数已经连续第七个月下降。

FAO表示,肉类、糖、植物油和乳制品的价格均有所下降,不过谷物价格环比上涨了3%,比一年前高出11.1%。

FAO驻罗马经济学家Erin Collier表示,与近年相比,食品价格指数仍处于明显高位,并且美元在不断走高,这让食品进口国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来进口粮食。

由于黑海粮食协议的不确定性,小麦价格较9月上涨了3.2%;玉米价格也上涨了4.3%,原因是欧洲和美国的产量前景并不乐观,乌克兰出口的不确定性也有影响;大米价格也在上涨,不过由于需求不足,涨幅仅为1%。

Collier指出,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均受到持续不确定性因素的支撑。

FAO还将其对2022年世界谷物产量的预测下调至27.64亿吨,较2021年下降1.8%,主要原因是粗粮和大米产量下降。该机构还预计,今年的小麦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7.838亿吨。

黑海粮食协议能否延期是影响全球粮价走势的重要因素,该协议将于11月19日到期。目前,俄罗斯对于是否延长协议并未给出明确答复,莫斯科多次抱怨称,西方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为俄罗斯粮食和化肥的出口提供便利,而这是俄罗斯此前同意签署协议的重要前提。

农业市场信息系统(Agricultural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周四警告称,若黑海粮食协议终止,将重新引发市场价格上涨,并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安全担忧。

本文源自财联社 夏军雄

价格监测|金牛区部分农贸市场主副食品零售价格表(2023.8.29)

(金牛发改)

贸易频频受阻!世界银行:2025年之前食品价格将持续上涨

世界银行最新声明称,几乎87%的高收入国家都经历了高水平的食品通胀。

所有东西都在涨价。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这句话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有些商品价格上涨影响比其他更大,例如食品的价格。所谓的主食产品在西班牙的价格涨幅甚至超过40%。

面粉、黄油或糖等产品,在10月份分别达到了37.8%、34.1%或43%的同比增长。这些产品的通货膨胀的逻辑似乎很简单:如果能源价格上涨,生产和销售成本将增加,从而造成消费产品涨价。因此,解决方案应该很简单:如果能源价格下降,其他一切都会变得更便宜,至少西班牙为此花费了超过350亿欧元。世界银行的代表在声明中表示,

"只要能源价格高涨,食品和营养就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尽管世界银行预测,2023年能源价格将下降11%,2024年再下降12%,但仍将高于俄乌冲突前水平。具体而言,该国际机构估计,直到2025年,它们仍将比5年的平均水平高出50%。

西班牙食品通胀的影响正在显现。由于很大一部分能源成本的缓和,食品组是CPI中的主要通胀因素。西班牙人的口袋正在感受到这些影响。CaixaBank研究公司在其最新的月度报告中保证,9月份的信用卡支出已经放缓到7%。在商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家庭支出同比增长了18%。

粮食在减少?主因是世界贸易部分受阻。现在受到欧盟制裁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化肥生产的主要参与者,其两国钾的比例占世界贸易量的40%,而仅俄罗斯氮比例就占全球贸易量的25%。那些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必须首先通过冲突区域和黑海对面的出口限制。所有这些因素只能意味着一件事:更昂贵的产品。

巴勃罗-德-奥拉维德大学经济学教授曼努埃尔-伊达尔戈(ManuelHidalgo)称,这些限制影响了供应,拉升了所有价格,特别是一些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产品,如化肥和燃料。

冲突局势对价格的演变至关重要。化肥行业是属于用电密集型的,欧洲化肥雇主协会在8月警告说,由于天然气价格创纪录,欧洲的生产能力已经减少了70%以上,而天然气占这种生产的可变成本的90%,使制造商无法在市场上竞争。

对伊达尔戈来说,高价格将"在某些产品中稳定下来",尽管他澄清说,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导致相反的情况。"世界其他地区的粮食生产正在增加,原油价格已大大缓和,天然气也是如此,如果下雨,没有出现干旱情况,我们预计会有一个价格下降的阶段。但大宗商品不太可能下降到一年前的水平"。

尽管有上述情况,世界银行的成本预测还是处于下行状态。在2022年,食品价格将增长18%,这一涨幅在2023年将下降6%,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在2024年将稳定下来。然而,它警告说,这种平衡是不稳定的,有许多因素可以改变预测。例如,未来来自俄罗斯或乌克兰的出口中断,以及能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这可能给谷物和石油价格带来上升压力。

世界银行的结论是,如果能源和化肥价格在2023年和2024年不能像预期那样缓和,粮食价格可能会"明显"上升。所有这一切都没有考虑到对价格产生负面影响的自然因素,如收成不好、风暴、干旱等。

不仅仅是西班牙,几乎87%的高收入国家都经历了高水平的食品通胀。按实际价值计算,在世界银行估计的156个国家中,90%的国家的食品价格通胀超过了总体通胀率。虽然在粮食通胀率更高的10个国家名单中只有一个欧洲国家(匈牙利),但粮食不安全问题肯定不会直接影响到欧盟的近4.5亿居民。然而,在上周达到了80亿居民的地球上,并非所有情况都像发达国家那样。

10月份的食品价格上涨了2.3%,但同比大幅上涨15.4%,是1994年1月以来的更高水平。世界银行说,如果将总体通胀率的上升分解开来,食品价格实际上升了2.7%。换句话说,抛开其他产品的增长,仅食品就增长了2.7%。

利率也影响我们的食物供应。世界银行表示,这些政策对用于生产、储存和运输商品的劳动力和材料的成本带来了上升的压力。随着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来应对高通胀,全球借贷成本将上升,这也限制了对农业商品生产和全球供应链的投资。

英国食品价格上涨,更多家庭从购买新鲜食品转向加工食品

新京报讯(记者朱月红)据路透社报道,英国目前通胀高企,许多家庭从购买新鲜食品转向购买更便宜的加工食品。

英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随着食品杂货价格全面上涨,新鲜食品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加工和包装产品。例如,今年9月英国新鲜蔬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约14%,新鲜牛肉价格上涨14%,鱼类价格上涨15%,家禽价格上涨17%,鸡蛋价格上涨22%,低脂牛奶价格上涨42%。

相比之下,部分加工食品价格涨幅较慢,腌肉或烟熏肉价格涨幅约为12%,包装比萨价格上涨近10%,软糖等含糖零食价格上涨6%,巧克力价格上涨略高于3%。

“新鲜蔬菜和鱼正在从菜单上消失,包装比萨和加工肉类是当天的菜肴。”路透社报道称。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价格一出!粮价“大乱套”:玉米直逼1.53元,小麦上演“滑铁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首发2023-09-06 09:57·帅子谈三农近日,一项令人意外的消息在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上疯传:粮价大乱套!玉米价格直逼1.53元,而小麦更是上演了一场惨烈的“滑铁卢”。这个消息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讨论,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粮价会如此失控,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引言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刻,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粮价波动。1.53元的玉米价格已经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高,而小麦价格的下跌则使人们震惊不已。这一局面引发了广泛的关切和讨论,促使我们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玉米价格的飙升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价格的上涨引发了市场的警觉。玉米价格的飙升主要归因于两个关键因素:首先,国内外对粮食的需求急剧增加,迫使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其次,农业生产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干旱、虫害等。这些挑战不仅直接威胁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成本,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还对粮食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 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并且强化市场监管,以避免价格的过度波动。



小麦市场的挑战小麦市场的挑战同样令人担忧。近期,小麦价格一度跌至低谷,给农民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之一,价格的不稳定直接威胁着农民的积极性和产量。 *** 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以鼓励农民继续种植小麦,并加强市场调控,确保价格的稳定。



市场变动的根本原因粮价的剧烈波动引发了专家们的广泛讨论。有专家认为,玉米价格的上涨与粮食供应链的断裂有关。他们指出,粮食储存和流通环节存在问题,导致供应链中断,从而使市场上的玉米供应不足,价格上涨。小麦价格的下跌则主要归因于供应过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 在维护市场稳定方面有着关键作用,应该强化价格监管,以避免粮价大幅波动。



对策与展望面对粮价的大幅波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其中。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理性消费,避免浪费食物,同时支持本地农产品。 *** 也应该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实现粮食市场供需的平衡,为人们提供稳定可靠的粮食供应。



结论当前的粮价波动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不仅对市场参与者造成影响,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负担。 *** 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加强价格监管和市场调控,以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粮食供应的可持续性发展,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安全的粮食资源。让我们共同关注粮价问题,为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粮价回归理性,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经济回暖信号释放,食品价格逆势上涨

新华社北京9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环比上涨0.3%。这一物价数据的转变释放出经济运行回暖的积极信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8月份,消费市场继续恢复,供求关系持续改善,CPI环比涨幅略有扩大,同比由降转涨。”这一解读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期待。

在我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较高。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7%,降幅与上月相同;环比由上月下降1%转为上涨0.5%。这意味着食品价格逆势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董莉娟进一步分析称,8月份,受部分地区极端天气影响调运、养殖户压栏惜售及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食品价格出现了上涨的趋势。这也提醒着我们,需关注食品价格的波动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此外,数据还显示,8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受汽车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整体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尽管CPI同比由降转涨,但专家表示,需保持警惕,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物价稳定。同时, *** 应加大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对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总体而言,CPI转涨释放出经济运行回暖的信号,但食品价格逆势上涨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 和相关部门需要密切关注物价波动,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物价稳定,以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财经新势力#?

全球食品市场价格下降,百姓缘何没有感觉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截至3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下降。然而,老百姓日常购买食品、餐饮业从业者买进食材时,却发现价格仍在上涨。专家指出,相关成本居高不下、强势美元等因素都是食品价格高企的原因。

2022年10月19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郊的面包店老板基什·玛吉特在店内工作。新华社发(弗尔季·奥蒂洛摄)

市场关联紧

美联社27日援引全球发展中心欧洲项目联合主管、经济学家伊恩·米切尔的话报道,食品市场相互关联,“无论你在世界上什么地方,如果全球价格上涨,你都会察觉到”。

3月数据显示,欧洲联盟地区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5%;英国同比上涨19.2%,为近46年来更大涨幅;美国同比上涨8.5%。

在匈牙利,3月食品价格上涨45%,涨幅居欧盟成员国之首,民众难以应对。在首都布达佩斯市中心,由于原料价格飞涨,一家咖啡馆不得不涨价30%,甚至把汉堡和炸薯条从菜单中删除。咖啡馆经理安德拉什·凯莱门说:“我们的厨师密切关注每日价格变动,厨房食材采购受到严控。”

这是2022年11月10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一处农贸市场拍摄的土豆。新华社发(弗尔季·奥蒂洛摄)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郊区,一家餐厅的老板马克·基奥科不得不缩小当地特色薄饼的尺寸,以节省食用油。一名育有4个孩子的母亲说,一袋2千克玉米面的售价是她日薪的两倍,他们很多天没有钱吃午饭和晚饭,因为还得交租金和学费。

在巴基斯坦,囊中羞涩的民众不得不吃素,因为牛肉和鸡肉的价格已让他们无法承受。现年45岁的女佣祖拜达·比比排在长队中,只为领取 *** 派发的免费小麦。她说,生活本不容易,如今所有东西都在涨价,她“没有足够的钱给孩子买食物”,生活艰难。

影响因素多

粮农组织说,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出现“十二连降”,主要原因包括供应量充足、进口需求低迷以及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得以延长。这一价格指数衡量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变化,由谷物、植物油、乳制品、肉类、食糖5类商品价格指数加权平均数构成。

2022年4月30日,农民在埃及米努夫省展示刚收获的小麦。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摄)

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说,食品价格虽然从全球范围看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并且在一些国家国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农业部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格劳伯说,食品价格会降下来,但会缓慢下降,因为影响食品价格的其他要素“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格劳伯说,农产品75%的成本在它们离开农场以后产生,其中包括能源成本、加工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

2022年8月6日,从乌克兰出发的第二批运粮船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入海口附近。(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不少批评人士认为,美国食品行业近年来的兼并浪潮导致行业竞争减弱,大企业可以利用市场优势抬高价格,这是导致食品涨价的原因。不过,在格劳伯看来,影响食品价格的因素众多,包括经济运行基本面,都可以解释为何食品价格高企,而不能只把这些企业当成罪魁祸首。

格劳伯还特别提到,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强势美元也是食品价格高企的原因之一。他说,国际市场上玉米和小麦按吨以美元报价,而美元近期走强,换成当地货币后无法反映国际市场的价格下跌。相比之下,2007年至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期间,美元不是特别强劲,折算成当地货币后仍可反映国际市场价格波动。

食品价格,食品价格占cpi的比重-第1张图片-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包雪琳

编辑 李拓

流程编辑 刘伟利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食品价格再次下跌,达到两年多来更低点

据彭博新闻报道,截至2023年9月8日晚上10点20分,全球食品价格再次下跌,达到两年多来的更低点。尽管仍有人担心某些地区的主食供应不足,但联合国粮农组织FFI于9月15日表示,由于需求低迷和植物油、牛奶产量的良好表现,食品价格指数上月下降了2.1%。该指数在2022年3月创下历史新高后已下跌了24%。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谷物出口中断,但由于俄罗斯小麦第二次丰收,价格得以平抑。尽管黑海谷物交易的港口遭受袭击,但乌克兰的出口仍在继续,预计美国也将收获接近历史记录的玉米收成。尽管高温天气可能会抑制产量,但其他供应威胁也存在。

大米是全球数十亿人饮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印度对大米实施出口限制导致粮农组织的大米指数上月升至15年来的名义高点。由于能源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极端天气正在影响各种农作物,许多国家的食品通胀率也居高不下。

联合国的食品价格指数反映了国际贸易商品的成本而不是零售价格。粮农组织表示,上月乳制品、植物油和肉类价格均下降了至少3%。在巴西玉米创纪录丰收的压力下,谷物成本指标已有所下降,而糖价则有所上涨。

“菜”降“肉”涨,10月食品价格环比下跌

扬子晚报网11月10日讯(通讯员 纪习尚 记者 刘丽媛)据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数据,10月份,南京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有所收窄,环比价格则比上月有所下降。

10月南京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价格同比全部上涨,其中,食品价格的变化是拉动消费价格总体变化的“主力”。据统计,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7%,较上月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11.1%转为下跌9%;鲜果、水产品涨幅均有所收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9.7%,涨幅扩大。

与上月相比,10月南京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跌0.1%,八大类价格“四升二降二平”。

由于大部分产区气象条件良好,气温、光照等适宜,有利于鲜活产品的生长、储存和运输,市场供应充足,鲜菜、鲜果、淡水鱼价格环比分别下跌5.5%、3.6%、5.4%。与此同时,受天气转凉消费需求上升、养殖端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环比上涨9.4%,涨幅较上月扩大7.0个百分点。鸡蛋受供求关系影响,环比上涨3.1%。

10月汽油、柴油价格环比继续下降。国庆假期,居民出行需求上升,受此带动,在外住宿价格环比上涨7.2%,飞机票价格环比上涨6.2%。

校对 李海慧

猪价“变脸”,粮价也“变了天”!近期食品价格暴涨引发社会关注

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猪肉价格出现了急剧上涨的情况,而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粮价。猪价“变脸”,粮价也“变了天”,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食品价格暴涨?将会对普通人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为您揭开其中的玄机。

公众号:


猪价一路攀升,引起市场震动

猪肉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肉类产品之一,而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于经济和民生有着重要影响。近期,猪价出现了持续攀升的势头,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和讨论。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生猪养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疫情、饲料成本上涨以及政策调控等。生猪存栏减少,供应不足导致的供需失衡,是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众号:

粮价也受到波及,市场再次动荡

与猪价相似,粮食价格也在近期发生了剧烈波动。随着猪价的上涨,饲料成本的增加使得粮价也随之上涨。此外,去年以来多地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产量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粮价“变了天”,使得人们对未来的粮食供应感到担心。

公众号:

影响不容忽视,普通人生活或将受挫

猪价和粮价的暴涨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猪肉作为主要的肉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菜篮子。而粮食作为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不仅会导致食品成本上升,还可能带来通胀压力。尤其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这将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甚至影响到基本的温饱问题。

公众号:

对策与展望: *** 应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

面对食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 应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市场。首先,加大生猪养殖补贴力度,增加供应,缓解生猪供需紧张局势。其次,加强监管,防止市场投机和恶意囤积,维护市场秩序。同时,要加强农业生产基础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粮食供给。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政策引导,才能稳定食品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以上是关于猪价“变脸”,粮价也“变了天”、近期食品价格暴涨的报道。希望 *** 、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共同应对食品价格的波动,确保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标签: 食品 价格 比重 cpi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