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的读法,豇豆的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4 0
豇豆可以这样吃:是jiang还是gang?

豇豆应该读做“jiang”豆,不过,读“gang”豆也并不是错别字,只是使用了方言的读法而已。

这种细长条的豆类,在菜市场大多被规规矩矩的束作小捆,一捆一份,盖不拆零,买回来要趁新鲜吃,放一夜,口感就皮了,不脆嫩,吃不出这种豆子的好。但是,一小捆豆子,要一次解决完也真不容易,除非,你采用的是以下这些战术:

酸豇豆炒肉

豇豆要成为酸豇豆,必须经过老坛盐水的洗礼,把脆嫩翠绿的新鲜豇豆泡成蔫黄的造型,更好是叫上泡椒、青花椒、仔姜一起泡澡,才不会过于寡酸,才能成就终极酸豇豆!

泡好的豇豆其实是貌不惊人的,必须等到切碎炒肉,才会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家里有挑食的小朋友,比如不吃肥肉或是不吃瘦肉的主,你就用肥瘦相间的猪肉末炒切碎的酸豇豆来对付他吧,实乃家常必备治挑食熊孩子的利器。不过豇豆更好用自己泡的,买来了的太咸,完全表达不了酸豇豆的美 *** 神。

泡豇豆也很简单,豇豆洗干净,辣椒、仔姜洗干净,丢进老盐水里等待变色就行,没有老盐水,现做也行,煮一锅开水,放盐搅化,咸的程度以比平时炒菜略咸就行,然后把水彻底放凉过夜,第二天倒进没有沾过油的坛子里,把食材依次放进去,不露出水面就行,再加八角、花椒、芹菜段、桂叶提香,晃匀,密封,放到墙角静置,夏天十天左右,冬天两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开坛享用。掏出泡好的酸豇豆以后,可以补充进新食材和作料,一年四季不断趟,家常泡菜炒肉、煮鱼的功效,不用我安利,你也知道。

干豇豆

新鲜的豇豆如果吃不完,就洗净晒干,注意要晒成鱼干那么干,晒成铁丝那样的状态,但不加盐,纯干晒,晒之前需要煮一下,吃的时候再用温水回软,炒腊肉,煮肉汤,都很好,会有意想不到的干香风味,已经不是豇豆的口感了,升华了升华了。

干煸豇豆

干煸豇豆一定要用新鲜豇豆来做,成品的最终的形态是把豇豆煸到干缩变形,配上煸香的蒜末和干椒,成就素菜中的极品。

豇豆炒肉

麻汁豇豆

非常常见的豇豆凉拌 *** ,将豇豆事先焯水去除生味,淋上麻油,再拌上麻酱就行了,口感属于小清新风,当然,对于麻酱不适应者来说,除外。

炝拌豇豆

相对于上面那一道来说,炝拌豇豆才是我的菜。豇豆依然焯水,然后热油,放花椒和干椒炸香,关火以后,撒一把葱白进去,直接兜头浇到豇豆上,等到刺啦刺啦的响声消停了,就可以举起筷子开吃,麻辣生脆的口感,特别舒服。

豆角茄子、豆角土豆

这两道菜里用到的豆子,一般都是豇豆,选中的是豇豆米比较小的特点,不止豆荚,连豆米都很容易入味,这才方便发挥菜品的特点。

豆角焖面

舂豇豆

这是生吃豇豆的做法,因为加了新鲜柠檬、小米辣和大蒜的缘故,可以算是半熟,但口感全然是生菜的口感,即使是在柠檬汁的攻势下,也脆得不像话,非常挠肠胃。

具体做法是把新鲜豇豆切断,大蒜去皮、青柠檬切开,小米辣去蒂,丢到舂钵(或者蒜臼子)里,加盐,一通乱捣,把各样食材捣得分不出你我,就可以倒出来开吃,属于亚热带的风味吃法,解暑开胃,特别的“清新脱俗”。

外婆菜

湘味外婆菜,是一种集芥菜、萝卜、豇豆、茄子等等为一体的什锦坛子菜,做法就是把一切食材切碎晒干,拌上盐和辣椒面,撒白酒封坛,腌透以后制成的。出坛后需要过油,加辣椒,姜蒜炒软,单炒或者炒肉炒鸡蛋都风味独特,干香而辣,霸道开胃,真个就像外婆做菜的风格,简单直接,没有华美的装饰,没有过多的调味料,一双常年在厨房为家人忙碌的手,做出的菜,没有花哨的理由,就是要你多吃饭而已。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一期就到这儿。

(图片整理自 *** )

江西话汉语赣方言之病痛

一、 一些关于赣方言的误解


1、南方人说普通话口音重,发音不标准?口音是学习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实在无可厚非。由于北方话腭化清化,发音部位前移,即使南北发同一音都略有差异,体现为口音。

2、南方人 “l”、“n”、“r”三音不分?赣方言属于中古汉语,严格区分“l”、“n”、“r”三音。同时音“r”作为介母存在,是伴随音,发音一带而过,不单独成音,如平舌音“岭liang3”、“脑nau3”,翘舌音“冷lrang3”、“挠nrau3”,所以惯于南方方言的人发独自成音的“r”音困难,甚至混淆“l”、“n”、“r”三音。

3、赣方言无“卷舌音”,全为“平舌音”?赣方言无“卷舌音”,但是有“翘舌音”。“翘舌音”只是舌尖微微翘起发出,程度远不如北方话的“卷舌音”,如“张dr?ng1”。同时,赣方言还有“送气音”和“平舌音”,如“章dh?ng1”和“裆d?ng1”。在普通话中,中古汉语的“送气音”与“翘舌音”合流为“卷舌音”。

4、赣方言“f”、 “h”二音不分?赣方言是严格区分“f”、 “h”二音的,并且音分清“h”、浊“h”,音位分前“f”、后“f”,如“海hai3”、“孩hai2”、“花frwa1”、“华frwa2”。“f”、“f”二音产生于中唐,赣方言得此二音或是“安史之乱”南迁江西的 *** 口语遗存。

5、江西人韵母“n”、 “ng”二音不分?赣方言是严格区分“n”、 “ng”二韵的,如“兰lan2”、“郎long2”。同时,赣语中韵母“m”、 “n”没有合流,如“蓝lam2”。不仅如此,一些普通话中的“ng”韵字在赣语中发“n”韵,如“凳d?n4”、“梗gwan3”,所以在转换成普通话时,不明就里就容易把“m”韵误发成“ng”韵,混淆“n”、“ng”二韵。另外,此现象在英语中也有,如英语lucking在美式口语中发luckin’。

(赣方言声母-介母表)


二、疾病


病痛(piang5tung4)、大肚子病(hai5tu zu piang5肝硬化腹水)、疔(di?ng1)、豆角烂里(hau5grok4.lan5li)、?瘙子(fun4sau4zu4.痱子)、疳疮(g?m1crwong5.)、瘊眼疰里(hau1ngr?n dhw? li麦粒肿,用口水沾衣角缠可治愈)、黄痂里(wong2gra li黄疸)、黄肿病(wong2dhwung piang)、鸡眼睛里(jii1ngr?n jiang li)、瘕(kra6头癣)、疖毒(jiet8twuk7)、疖里(jiet8li5.)、癞痢(lai5li)、痨病(lau2pi?ng肺结核)、痢疾(lii5qit)、癣(qi?n3)、喑哑病(im6-ra piang)、中风(drung4fung1)、猪婆?(dr?1pw? xip7羊角风)


大马蜂(hai5mra4.hung/fwung);疡?疮(yong2mra crwong)——生于下身的两种皮肤病,一碰就很痛,引申为一碰就来事。你嚡里得之疡?疮,碰也碰不得

瘹眼疰里(tiao4ngran4.dhw? li)——鸡生的一种眼疾。鸡讨瘹眼珠里瘹死之

风疱(fung1prau5.)——湿疹。手央起之一坪风疱里,不晓得呷枫苟里煮蛋得好莫

风瘫(fung1t?n1)——因中风而瘫痪。风瘫徕床央

詌疖(gam3ji?t)——指小毛病。怕细伢子有詌疖

嗝痨子(grek8lau4.zu4.)——连续打嗝。嗝痨子打之不停,去吞块饭块里压下

寒噤(hon2jim)——打了一个寒噤

寒凉瘃疖(hon2li?ng drw?1jiet8)——小病痛。有点子寒凉瘃疖都不敢去诊病;有嗰卖夜的瘃疖徕身上

寒毛污里(hon2mau -u5.li)、寒毛疴泄(hon2mau ki?5xi?4)——又黑又臭的稀屎。拿鸡赶去走,屙之寒毛疴泄腌臜绝之

寒气(hon2xi)、寒凉(hon2li?ng)、寒(hon2)——受之寒气。热气(ret8xi4.)、驱寒(hü?4hon2)

火泡(fwo3prau)——因热气起的泡。日头晒之起火泡

豇豆的读法,豇豆的图片-第1张图片-

瘕脑(kra6nau4.)——头癣吃掉了多片头髪(的人)。燕雀子分梁燕、瘕脑燕里。瘕脑陂驳(kra6nau4.bii1br?k)——形容生满头癣的样子。

皲口(jün1kiau)——皲裂的口子。开皲口里

烂病(lan5piang5)——溃烂的病。得之瘟病烂病

凌闪(l?ng5sh?m)——发颤。打之一个凌闪

奶痨(nai3lau2)——虐生之奶痨

漆疮(qit8crwong5.)——一种类似于红漆的疮

气鼓卵里(xii4gu4.lwon4.li)——小肠掉入 *** 的病;满腹怨气不停抱怨的人

水泡(hw?3prau)——我手央起之一个水泡

水澥里(hw?3xra li)——水状的大便。屙纯之兀子莫,还是水澥里呀

拖哈里(h?e1ha5.li)——长长的哈欠。跟到打拖哈里,人会病不;哈气(h?p8qi4.)——哈欠

顽病(ngrwan2pi?ng)——固疾。得之顽病

瘟病(-wun1piang5)——瘟疫;瘟火(-wun1fw?)——极大的火气。啽瘟火里都来之

睱眼里(jr?k8ngran4.li)——指黑眼珠少白眼珠多。长之不淑气,还睱眼里

下屙病(hra5lo piang5)——一种屙血病

痖(-ra3)——莽撞行事的浑病。发起痖来会要命

疡里(yong2li)——胯部或者下颚里的肿块。胯里有个疡里,你用劲捉饧来

疡肉(yong2nhiuk)——淋巴结。肉包子是疡肉做的,呷不得

瞖子(-ii4zu4.)——白内障。我眼睛起幕,不会是生瞖子吧

瘾(-in3)——杀瘾;过瘾;有瘾

瘿(-yang3)——长在鸡尾部的米状瘤块,得此病后鸡不生蛋,剪破并挤去里面的秽物,涂抹茶油就能痊愈。生之一个硕大的瘿,故是冇蛋生

鱼鳞痣(ngi?2lin dh??4)——因鱼鳞黏在身上而长出的大痣

疹(dh?n3)——另指手茧。手央起疹(xhiu3-i?ng6.xii3dh?n3)

趾殖(dhêt8sr?k4.)——一种脚趾甲病,黑色,痛,久而化脓,夏季长期在田里干活会生,痛的时候把黑色物刮去可治愈。真悖时,脚趾韫趾屎,脚板长疔里


闭痧(bii4sra1)——中暑

痹之(byi4dh?4.)——比 发麻(fw?t8mra2)程度更甚。压之我脚骨里痹之筋;脚痹之

瘪(by?t7)——因枯病拉稀。鸡到落里瘪

病肚(piang5tuu5)、病仔(piang5zai3)——怀小孩了,孕期前期反应。心肺都呕出来之,你是徕病肚吧

挫喉(cwo5hau2)——卡喉。嗰细毛毛子不能喂食到佢呷,会挫喉

挫气(cwo5xii4)——岔气。喂东西不要引佢笑,挫之喉咙管里不得了

打摆子(daa3brai3zu6.)——另指生病

打标枪(daa3byao1qiong5.)——指拉稀。昨夜受之凉,日上打标枪

得病(dek8piang5)——又作生病(sr?ng1piang5)。人老得就会生病

癫(di?n6)——另指逗。佢人懵的,你癫下佢,佢会着真(troe5dhen1)

发抖(fw?t8dau3)——气得心里发抖

发腭里(fw?t8ngwo2li)——扁桃体发炎;?腭里(nram4ngwo2li)——(中医偏方)扁桃体发炎时,用手指蘸盐从口中擦腭部

发天烧(fw?t8ti?n1shao1)——烧得很严重

发瘟(fw?t8-wun1)——比 发晕(fw?t8ün1)严重。头发瘟

刮痧(grw?t8sra1)——又称 抠蛇斑(kiau1shaa2br?n)。你闭之痧吧,我跟你抠下蛇斑

拐(grwai3)——拐之脚;拐脚里;趴拐里

瘑(gw?1)——手或者脚残疾而行动不便。瘑脚里;瘑手里;夹瘑之手

寒热不清(hon2ret8bwêt8qi?ng1)——身体受寒或者受热还没有痊愈

睺肿(hau2dhwung3)——眼睛睺肿的

哕(-ü?t7)——呕吐时嘴里发出的声音。哕奶;话事哕里哕舌;听哕之(听腻了)

竭之(ji?1dh?)——干瘪了。手竭之;竭干的

开针(kai1dhem1)——中医扎针。天时热闭之,开下针就好之

囥人(kong5nhin6.)——(喉咙)不通、堵塞、刺痛等。喉咙里囥人,人跟会病样

濑尿(lai2-iau5)——小便失禁。细伢子濑尿;我濑不(忘记、遗失)之一只包

冽(li?t7)——皮肤受冻,不过还没有皲裂。面皮冽之吓怕绝之

蔑(mi?3)——困倦睁不开眼状。困之蔑着的

黏病(-ri?m2piang5)、传病(trwon2piang5)——被传染疾病。不要去佢边里,会黏病

疲之(pii2dh?)——割禾天里人而拖疲之

收吓(xhiu1hr?k8)——带细伢子去收吓

瘫(tan5)——(动化)瘫痪。将将立之笋(指刚成年),就瘫不之

痶(di?n4)——久病。你里外婆拖床剀袷几年,痶生之皮搅骨头

痛衅(tung4xin)——泛指病痛。有痛衅徕身央

崴(-rwet8)——崴之手;崴脚子

萎(-wi1)——挑破之,疖里噶萎是萎之

疜(xra6)——拉稀。你看下疜之看得莫

谢火(qia5fwo3)——消火。生蛋里是谢火的呢

燥(zau4)——燥起之?瘙子里

诊病(dhan3piang5)——治病。医师,嗰病有诊么?

怔栗(dh?ng4lit7)——颤栗。怔栗的趮

?的(dhêt8go4.)——病的,坏的。花生肉里著里几多?的

肿(dhwung3)——肿之跟黄鳅翻肚样

阻血(zru3xüet8)——血受阻。用劲挼一下青处块,莫阻血之;奶阻不之

作恶心里(z?k8-oe3xim1li5.)——犯恶心

作瞌(z?k8k?t8)——犯困。呷之药作瞌

作匮(z?k8kwi5)——无力、匮乏。日头作匮(nhit8hau4.z?k8kwi5)

作气(z?k8xii4)——比 胀气(drong4xii4) 程度轻。肚里作气;肚里胀气

作烧作冷(z?k8shao1z?k8lrang3)——又发烧又作冷。受之寒,身上作烧作冷

作疡(z?k8yong2)——有发性,使得病情会更加严重。豆浆作疡的

作痒(z?k8yong3)——痒。我身上作痒


疤里疤揦的瓜(bra1li5.bra1lat7go4.grwa1)——表面很多疤痕的瓜

疖皮疖眼里(jiet8pii2jiet8ngran4.li)——眼睛红肿

苦之装瘟病(kuu3dh? zr?ng1-wun1piang5)——极苦

痳脑痳脑里(mra5nau4.mra5nau4.li)——脸上疙瘩很多

面央籽里籽揦(my?n5-iong zuu3li6.zuu3lat7)——脸上很多粉刺等

憔脑憔脑里(jiao5nau4.jiao5nau4.li)——憔悴的样子

身央出之八卦(shen1-iong5.thêt8dh?4.b?t8grwa4)——瘦骨嶙峋

瘦之出之壁块里(srau4dh?4.thêt8dh?4.bi?k8kwai4li)——很瘦

晕脑恝脑里(ün6nau grat7nau4.li)——头晕无力的样子


三、小结


方言常被称作“土话”,很多人无文化自信,也觉得方言土气,甚至把说方言的人说成“古董”、“老土”,可是当把赣语本字写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赣方言如此优美文雅。

四川话中那些有趣的叠字词

叠字词,一种将字重复使用后形成的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四川话里面也少不了叠字词,今天主要聊聊四川话中那些有趣的叠字词。

说明:

1.四川话对应的字与音不一定完全准确,只是选择了最接近的,如有疏漏,在此先抱歉。

2.括号内是四川话对应发音,以汉语拼音标注,先标注拼音本调,后标注声调1-4声。

一、单叠字词

奏奏(zou4zou4):塞子。例:把这个奏奏奏到那个洞洞头去。

锔锔(ju1ju1):尖刺或尖锐物体。例:这个锔锔锔得人好痛。

卡卡/旮旮(ka1ka1):角落。例:门卡卡、山卡卡。

圿圿(jia2jia2):污垢。例:搓(qu2)圿圿(意思是搓掉身上的污垢)。

朒朒(ga3ga3):肉。例:吃朒朒。

莽莽(mang1mang1):饭。例:吃莽莽。

粑粑/耙耙(ba1ba1):糕点类食物通称,煎的、炸的、煮的、蒸的各类糕点都这么说。如:汤圆、猪儿粑、鸭儿粑等。

粑粑/耙耙(ba3ba3):大便。例:屙粑粑。

嬢嬢(niang1niang1):阿姨。例:嬢嬢你来坐嘛!

广广(guang3guang3):陌生人。例:再不听话就把你抱给那个广广。

搅搅(gao3gao3):糊状物。例:稀泥搅搅。

索索(suo4suo4):绳子。例:帮我递一根索索过来。

耍耍(shua3shua3):不当一回事,玩耍一样。例:打耍耍牌。

刻刻(ke4ke4):刻画出的界限痕迹。例:你不准超过这个刻刻。

二、含儿化音

有的儿化音不明显,不读出儿化音也可以。

滚滚儿(gun3gun3er):车轮。例:你车子这个滚滚儿都没得气了。

响响儿(xiang3xiang3er):哨子,任何可以用嘴吹出尖锐哨声的小物件都可以称为响响儿。

丁丁儿(di1di1er):很少。例:你太抠了吧,就分这么一丁丁儿给我。

哈哈儿(ha1ha1er):一会儿。例:你等一哈哈儿,我马上就来。

心心儿(xin1xin1er):物体内部,中间。例:把这个苦瓜心心儿抠来甩了。

头头儿(tou2tou2er):开头部分。例:择(ce4)菜要把头头儿择来甩了。

巅巅儿(dian1dian1er):物体尖端部位。例:手指姆巅巅儿。

将将儿(jiang1jiang1er):刚刚,刚才,强调时间。例:你找的人将将儿才走。

溜溜儿(liu1liu1er):量词,长条物品如布、纸等。例:撕一溜溜儿下来不关事。

恰恰儿(qia4qia4er):刚刚好,强调时机。例:老师点名的时候,我恰恰儿垄(long3到)。

钻钻儿(zuan1zuan1er):套头无袖单衣,也可指打牌输得很惨。例:今天有点冷,穿件钻钻再出去。

三、ABB式

一般是形容词,后面通常会加上“的”字。

悬吊吊(xuan2diao4diao4):不稳定,不确定,也指做事不牢靠。例:癞疙宝吃豇豆——悬吊吊的。

焉呆呆(yan1dai1dai1):没有精神。例:一到上课就焉呆呆的。

飞叉叉(fei1ca1ca1):形容动作迅猛。例:小明刚做完作业就飞叉叉地跑了。

风号号(feng1hao1hao1):有冷风吹过,形容很冷。例:这屋头咋个风号号的哦,肯定是窗子没关垄(long3到位)。

火熛熛(huo1piao3piao3): *** 辣。例:手指姆遭烫得火熛熛的。

阴悄悄(yin1qiao1qiao1):偷偷地。例:做事阴悄悄的。

光胴胴(guang1dong4dong4): *** 上半身。例:你这样光胴胴咋个要的。

光叉叉(guang1ca1ca1): *** 下半身。例:光叉叉,羞羞羞。

白生生(bei1sen1sen1):很白净。例:这个娃儿长得白生生的。

滑便便(hua1bia3bia3):滑腻。例:这双筷子滑便便的。

肥胧胧(fei2long1long1):肥硕。例:这头猪长得肥胧胧的。

廋胯胯(sou4kua3kua3):瘦削。例:这只鸡廋胯胯的。

黑黢黢(he1qu1qu1):很暗,很黑。例:今天晚上没得月亮,外头黑黢黢的。

哈挫挫(ha3cuo2cuo2):傻,愚蠢。例:不要只晓得哈挫挫的做事。

四:AAB式

一般为名词。

背背裤(bei1bei1ku4):吊带裤。例:你不适合穿背背裤

叉叉裤(ca3ca3ku4):开裆裤。例:两岁了还在穿叉叉裤啊!

撮撮帽(co2co2mao2):带帽沿的帽子,如鸭舌帽。例:帮我买一顶撮撮帽。

板板车(ban3ban3cei1):平板车。

抨抨椅(pen1pen1yi3):有靠背的椅子。

梭梭板(suo1suo1ban3):滑梯。

巴巴掌(ba1ba1zhang3):鼓掌。例:拍巴巴掌。

藤藤菜(teng2teng2cai4):空心菜。

四川话肯定还有很多有趣的叠字词,欢迎大家一起到评论区讨论。

参考文献:《四川方言词典》

小学语文基础常考词语注音汇总,附50个最易读错的字音!

小学语文常考词语读音


比较 bǐjiào

标识 biāozhì

不妨 bùfáng

猜度 cāiduó

参差 cēncī

茶坊 cháfáng

茶几 chájī

成绩 chéngjì

乘客 chéngkè 

处理 chǔlǐ

船舷 chuánxián

创口 chuāngkǒu

辍学 chuòxué

答复 dáfù 

刁难 diāonàn

斗胆 dǒudǎn

氛围 fēnwéi

风靡 fēngmǐ

附和 fùhè 

给予 jǐyǔ

号哭 háokū

喝彩 hècǎi

横财 hèngcái

横祸 hènghuò

呼啸 hūxiào

花冠 huāguān 

混浊 hùnzhuó

脊背 jǐbèi

假期 jiàqī

豇豆 jiāngdòu

角色 juésè

抄袭 chāoxí

教室 jiàoshì

尽管 jǐnguǎn

禁受 jīnshòu

混浊 hùnzhuó

脊背 jǐbèi

假期 jiàqī 

角色 juésè

抄袭 chāoxí 

教室 jiàoshì

尽管 jǐnguǎn

卡壳 qiǎké

看护 kānhù

可恶 kěwù

框架 kuàngjià

累赘 léizhui

棱角 léngjiǎo

笼络 lǒngluò

埋怨 mányuàn 

蛮横 mánhèng 

闷热 mēnrè

蒙骗 mēngpiàn

勉强 miǎnqiǎng

模样 múyàng

抹布 mābù

宁愿 nìngyuàn

呕吐 ǒutù

咆哮 páoxiào

跑步 pǎobù

喷香 pènxiāng

剽窃 piāoqiè

嫔妃 pínfēi

栖息 qīxī

奇数 jīshù

潜藏 qiáncáng

悄然 qiǎorán

翘首 qiáoshǒu

请帖 qǐngtiě

曲折 qūzhé 

扫帚 sàozhou

山冈 shāngāng

省悟 xǐngwù

什么 shénme

说服 shuōfú

汤匙 tāngchí

提防 dīfang

挑逗 tiǎodòu 

威吓 wēihè

巷道 hàngdào

肖像 xiàoxiàng

校对 jiàoduì

兴奋 xīngfèn

星宿 xīngxiù

旋风 xuànfēng

绚丽 xuànlì

压轴 yāzhòu

亚洲 yàzhōu

友谊 yǒuyì

娱乐 yúlè

与会 yùhuì

咱俩 zánliǎ

轧钢 zhágāng

质量 zhìliàng

走穴 zǒuxué

召开 zhàokāi

卓越 zhuóyuè

发酵 fājiào

罕见 hǎnjiàn



50个最易读错的字音


1、炽热(读chì、不是读成zhì)

2、揣着书(读chuāi、不是读成chuǎi)

3、逮捕(读dài、不是读成dǎi)

4、掂量(读diān、不是读成diàn)

5、刽子手(读guì、不是读成kuài)

6、友谊(读yì、不是读成yí)

7、熬菜(读āo、不是读成áo)

8、秘鲁(读bì、不是读成mì)

9、惩罚(读chéng、不是读成chěng)

10、下载(读zài、不是读成zǎi)

11、通缉(读jī、不是读成jí)

12、渲染(读xuàn、不是读成xuān)

13、投奔(读bèn、不是读成bēn)

14、蹊跷(读qī qiāo、不是读成qī qiào)

15、洁癖(读pǐ、不是读成pì)

16、压轴(读zhòu、不是读成zhóu)

17、豁出去(读huō、不是读成huò)

18、混水摸鱼(读hún、不是读成hùn)

19、一哄而散(读hòng、不是读成hōng)

20、诲人不倦”(读huì、不是读成huǐ)

21、华山(读huà、不是读成huá)

22、哈达(读hǎ、不是读成hā)

23、嫉妒(读jí、不是读成jì)

24、汗流浃背(读jiā、不是读成jiá)

25、龟裂(读jūn、不是读成guī)

26、倔强(读jué、不是读成juè)

27、揩油(读kāi、不是读成kǎi)

28、框架(读kuàng、不是读成kuāng)

29、埋怨(读mán、不是读成mái)

30、联袂(读mèi、不是读成jué)

31、泯灭(读mǐn、不是读成mín)

32、拘泥(读nì、不是读成ní)

33、昵称(读nì、不是读成ní)

34、宁可(读nìng、不是读成níng)

35、呕心沥血(读ǒu、不是读成ōu)

36、奇葩(读pā、不是读成pá)

37、创伤(读chuāng、不是读成chuàng)

38、亲戚(读qī、不是读成qì)

39、纤夫(读qiàn、不是读成qiān)

40、翘首(读qiáo、不是读成qiào)

41、莘莘学子(读shēn、不是读成xīng)

42、吞噬(读shì、不是读成shí)

43、挑剔(读tī、不是读成tì)

44、字帖(读tiè、不是读成tiē)

45、徇私(读xùn、不是读成xún)

46、笨拙(读zhuō、不是读成zhuó)

47、远见卓识(读zhuō、不是读成zhuó)

48、连累(lěi)、硕果累累(léi)

49、钥匙(shi)、汤匙(chǐ)

50、强迫、强词夺理、强人所难(qiǎng、不是读成qiáng)

渐渐消失的东台土话

在我出来上学后,由于交流的必要,全部讲普通话。曾经觉得家乡的方言觉得非常老土。后来看了一些古人的书籍后,才发现,一部分最土最土的话曾经是古汉语;家乡话,我们最土的部分其实是精华所在。

“香菜”,我小时候最讨厌吃了,明明是臭的,却要叫“香”菜,土话叫“芫荽”,两个草字头,写起来很优美的汉字。《射雕英雄传》中写作“言须”,和我们方言如出一辙。

“釜冠”,这个外地人肯定不明白是什么,本地的95后估计也都听不懂了。口语讲起来土得掉渣,写下来用普通话读一下文绉绉的。其实就是大土灶的锅盖,那时大锅的锅盖都是木头的,至于“釜冠”,也是有说法 的, “釜”就是锅,项羽当年破釜沉舟,其实就是把煮饭的锅全砸了;“冠”是帽子,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釜冠”就是锅的帽子,这是一个带比喻意味的形象化说 法,锅当然无须戴什么帽子,它的帽子,就是一顶锅盖。“釜冠”作为口语中的锅盖,绵延了4000多年。

“薅hāo草”。小时候田埂里人来人往扛着锄头,大家互相点头致意“你上田里薅草啊?”“嗯哪,你也薅草啊。”普通话里写作“锄草”。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水田自犂地而浸种,而插秧,而薅草,而车戽,从夏讫秋,无一息得暇逸,而其收获亦倍。”

“男将”“女将”。“将”,发音为“qiang”。过去称呼别人的老婆都叫“婆娘”,唐洋李堡一带离我们比较近的地方,称呼为“马马儿”。客气尊称人家老婆,“你家的女将啊”,叫人家的丈夫则是“你家的男将啊。”如今这种称呼只有《三国》、《水浒》等古典小说里可以见到,在戏剧舞台上可以听到。

“洽蛆”,形容瞎说八道,贬义词。“你洽的什么瘟蛆啊?”(你瞎说什么啊?)

“披奁”,普通话里的被子。曾经听到一个笑话,一个女人单独坐车,丢了一床被子,嚎啕大哭:“我的披奁么得了啊,男将要骂啊!”旁边的外地人听得目瞪口呆。女人同伴觉得她哭的很丢脸,跟外地人说:“别听她洽蛆啊!”

“糁儿粥”,汉字作“彩儿粥”更接近方言,其实是玉米粥。夏天的早晨喝一碗“彩儿粥”,浑身都有劲了。冬天的早晨,喝一碗有山芋的“彩儿粥”,温暖了一整天。

“凶”,这个字在我们方言里跟书面解释完全不一样,我们的方言里是褒义的,书面的解释则是贬义的。比如从医院探望老人回来,有人会议论下“老太太还满凶的啊,过到100岁不曾问题。”比如谁干活很厉害,就说“某某某做的凶啊。”

“曾céng”,“不曾”,意思同“没有”。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习凿齿﹞后至都见简文返命,宣武问:‘见相王何如?’答云:‘一生不曾见此人。’” 是不是觉得用“不曾”来讲话说“没有”,更显得有文化?

“捱搞”形容日子过得不是很好,很艰辛。”我们小时候捱搞啊,哪有你唻现在过的好啊?”老人家常常感叹。

“污琐儿”,这个词是我创的,找不到书面语是如何写的,“suǒ”应该更接近方言。好久都没用这个词了,连我父母打扫卫生后都会很文雅的说:“我去倒垃圾啊。”以前都是这样说的:“墙旮旯儿还有污琐儿扫掉!”

“胖,pang”之一声,同“浮”,现在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录“pang”,在《康熙字典》中是有这个字的,上面一横,下面一个水,非常形象,说明东西在水上面,比“浮”字意境好多了。“有个搞子pang在河上喽!”.

“来子”,实在是没有任何普通话和我们方言相近可以用词语写下来了,估计是“亮子”?还是“凉子”----太阳冷下来的儿子?“月亮”的方言,独树一帜啊。

“波乔”,“别波乔了,爬起来,自己走路。”老人家通常跟孙辈这样溺着说。“波乔”意思是撒娇。

“太”,作第三声,意思和“大”一样。“嫌太啊,换个小的吧。”

暂时想到这么多,以后如果有想起来的会继续补充。

还记得小时候的童谣一首“炒银豆,炒豇豆,炒到八哥翻跟头。”

菏泽方言中的“生僻字”(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讲一方话,这就衍生出了方言。对于方言,大家最明显的感知就是,会说却不会写。

dí :买进(粮食)(跟“粜tiào”相对)。如:你来籴米,把钱付了。买粮食叫籴粮食。

“籴”字,上面一个入,下面一个米。但看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好像谁家家中缺米,缺粮食了。籴,本意是买米的意思,引申开来是买入之意。常见的词语:籴米,意思就是买进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从古至今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基本的保障。

tiào,本意是卖米,引申为卖出的含义。

与汉字“籴”相反,“粜”字上下结构,一个出,一个米。看到这个汉字马上会联想到:某户人家,家中粮食多,非常的富裕。“粜”,说的是卖米的意思,引申开来是卖出之意。人们平时说的词语:出粜,指的就是卖出粮食。

“粜”,本意是卖米,引申为卖出的含义。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tā :基本含义:出汗把衣服、被褥等弄湿,溻渍。衣服都溻透了。汗水湿透(衣服或被褥等。如: 昨天打球,我的衣服都了。

溻渍

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毛巾敷于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合称溻渍。溻渍的机理是通过湿敷的传导与辐射作用,使局部因炎症而引起的灼热感得以减轻,发挥消炎、镇痛、止痒和抑制渗出的作用。

pào

虚大,奅,大也。——《说文》。方言,说大话骗人,这类人为“奅”、“大奅”、“老奅”。如“满嘴放大奅”。如:他的四肢有点虚奅、浮肿。这个萝卜康了,很虚奅。海参泡奅了

如,这么大一堆棉花你那单子能包得下吗?这棉花是奅的一挤压都包完了。

我们这儿“奅”是褒义词,说女娃胖美叫奅梢,说馒头蒸的好,是又白又奅。

ròu,表示做事、行动迟缓、慢悠悠的意思。如,让你干点活你看你厹的;你都不能走快点吗,能厹死喽,比八十岁的老头子走的还慢来。

其实,这个厹就是方言的“肉”(ròu),磨蹭,性子慢,行动迟缓。如这个人做事太肉。

桄guàng,“桄”的基本含义为竹木制成的绕线器具,一般呈“工”字形称“桄子”;

引申含义为量词,用于线,如一桄儿线。1.桄子,绕线的器具。2.量词。一束线叫一桄。这是在以前农村妇女这里用的比较多的方言,把织布的线绕在打车子上,有的叫桄子,就是把织布线绕成圈,是织布的一道环节,也做量词使用。如,他婶子你今天给我招呼着桄桄线子吧;俺家人多,一个月光拉底绳子都得好几桄子等等。

在读shē时,“奓”的基本含义同“奢”。在读chǐ时,“奓”古通“侈”。在读zhà时,“奓”的含义为开,打开;引申含义为张,下部大,如裙子下摆太奓了

再如,把我吓毁了,汗毛都奓起来了;不知道你多久没有洗头了,头发都奓起来了等等。

滗bì,滗,是一种将汁液与固体物过滤分离的动作。滗,形声字,从氵,笔声。宋代《集韵》:“滗,逼密切,音笔。”意思是过滤渣滓,把汤水倒出来。如,汤药煎好了,你滗住药渣把药倒出来吧;淘米你倒水用笊篱滗住点,别把米也顺着水也流出来啦等等。

滗茶

古人告诉我们,滗,就是"去汁",即"取汁",把汁液取出来。

怎么取?

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从器具中"逼"出来、"笮"出来,这个动作,就叫滗。

如中药煎好后,要滗去药渣。喝茶的时候,要把茶叶滗去。

"去汁"曰滗,"去渣"亦曰滗。

滗药

《集韵》:"滗,一曰去滓。" 清朝唐训方《里语征实》:"去渣曰滗,音背。"

如淘米,把米泔水一遍遍滗掉,把淘净的米留下来;洗好的鱼、肉放在盆子里,下锅烹煎时,也要把析出的血水滗光。

"去汁",即"取汁",是将汁液滗离容器,干涸的东西留在容器;"去渣",即"取滓"是将干涸的东西漉离容器,汁留在容器里。

滗药

"去汁"与"去滓",是"滗"这个行为的两个方面,都是将液体与液体中的物质用过滤法分开。

有些讲究人,比如在高档西餐厅点了瓶红酒,陈年红酒往往会产生沉淀物,喝之前,餐厅的侍酒师会先帮你"醒酒",慢慢将瓶子里的红酒倒入醒酒器中,并在酒瓶下方点上一根蜡烛,以便观察瓶中沉淀的位置,防止将沉淀倒出,之后,还要用滗酒器将酒液与沉淀物分离。

滗酒

当然,居家百姓就没这么麻烦了,端起锅一斜,锅盖稍稍移出一丝缝隙,米汤也好,药汁也罢,哗啦啦便从缝隙流出了。

妨fáng,“妨”的基本含义为伤害,如妨碍、妨害;引申含义为迷信的人指某人或某物对人不利,俗称相克。如妨主、妨家。这女人妨劲多大啵,自从她嫁过来妨得这一家人没有好过等等。

《说文解字》:“妨,害也。从女,方声。”《说文解字注》“(妨)害也。害者,伤也。从女方声。”妨字的出现,说明当时人们早已认识到,部族内部婚配会造成后代畸形或者成活率不高的状况,因此人们只能在不同部族之间通婚。到西周时期,就明文规定“同姓不婚”。《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夫妇同姓则子孙不能昌盛),因此要子孙兴旺,就要娶其他方国的女子为妻,这就是妨字的本义。

男女性事又称房事,房事需要适度和节制,过度则有可能伤及性命。因此引申为害,伤害,损害。如,妨碍,妨害,无妨,不妨。如此看来,《说文解字》把妨字本义解读为“害”,是妨字的引申义,并非本义。

纣王与妲己( *** 图片)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就因为妨字有女字,历史上把女人视为红颜祸水,实际上是男人自己房事无度,身体受损,那是咎由自取,但却嫁祸于女人,实属历史冤案。

wěi,指勉强不乐意,或者缓缓向前挪动。如,吃 *** 你就知道上那里一亹,啥也不做;让你来薅草来,你蹲在那里一亹四指一亹四指的,这垄地你啥时候能薅到头?

方言里多指人因残疾不能走路而坐在地上用手撑着向前挪动。如:他双腿从大腿处截肢,不能走路,只好坐在布垫子上用手撑着向前“亹”。

由“亹”组成的词组“亹爬式脚”,意即干活儿不怕脏累,摊身卖力。如:我“亹爬式脚”干了两天,总算把地里这点活儿给赶完了。

埯ǎn,“埯”的基本含义为点播种子挖的小坑,引申含义为小坑点播的种子。点种挖的小坑或者挖小坑点种瓜、豆等作物,方言中也是硬粘的意思。如,我去家边地里埯几棵豆角;趁现在墒情好,赶紧把玉米埯上;好事你找不着我,啥孬事你都往我身上埯等等。

彟yuè,尺度、估量、估计等的意思。如,你彟摸彟摸这条河有多宽;这人办事不靠谱,我彟摸着他办不成事。我这筐红薯多重?你上秤彟彟吧。

方言中一个读音 yāo(音要),彟,《说文》曰:"本作蒦。蒦,度也。或从寻,寻亦度也。"

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相当于一个人伸张两臂所量的长短,这也是"度"的本义。这个"度",即度量衡的"度",是计量长短的标准器具。

说到这里,就要提一下日常生活中,在称重量、量尺寸时,我们常说的一些话:

“给我yao(音要)二斤五花肉。”

“给我yao三尺白洋布。”

这个yao字,现在大多写成“约”。

其实,“约”字这一表“称量”的义项是后起的,其本源字,应该是“彟”。“彟”字作“度”讲,就是用秤称重量的意思。

jǔe,拚pàn草的农具。尔雅·释器》:斫谓之鐯。

这个是钁,和锄不同

mō,用手指粗细的树枝条编在长方一形木框上的一种农具,用来平整翻耕后的土地,使土粒更酥碎些,有时也用来保墒。使用时把耱平放在翻耕过的田地上,由牲畜拉着前进,操作者站立其上,或者用石块放在上面,以增大对土面的压力。也做动词用,耱地。

脚下这个就是耱

qiàng锅,是指将姜、葱、辣椒沫或其他带有香味的调料放入烧热的底油锅中煸炒出香味,再及时下菜料的一种 *** 。如“干辣子炝锅”。

,用灰或麦糠把火埋住让慢慢发热,比如煨红薯等,需要保温时用到此 *** 。《通俗文》:热灰谓之煻煨。煻,即灰中火。

是烹调技法,将加工处理的原料先用开水焯烫,放砂锅中加足适量的汤水和调料,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后加盖,改用小火长时间加热,直至汤汁粘稠,原料完全松软成菜的技法。

shuān,“闩”的基本含义为横插在门后使门推不开的棍子;引申含义为用闩插上门,如把门闩上把门闩上。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杂志》:闩,门横关也。


nián,没有菜把酒送下去。干,空的意思。《礼记·大傅》: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袷及其高祖。辇,载运、运送之意。陆游《闻虏乱次前辈韵》:辇金输虏庭。

jǔ,屈曲不舒展。如:“鞋有点小,把人脚跼的疼。”《广韵》:跼,曲也。《集韵》:跼,蜷跼,不伸也。《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地盖厚,不敢不蹐”《毛传》:“跼,曲也。”大意是:是谁说那天很高?走路不敢不弯腰。是谁说那地很厚?走路不敢不蹑脚。后来,这几句诗衍生出一个成语“跼天蹐地”意思是天虽高,却不得不弯着腰,局用它的本义,就是弯曲;地虽厚,却不得不小步走。形容处境困窘,戒慎、恐惧之至。又比如《宋书.武帝纪》:“有司奏东西堂施跼脚床,银涂钉,上不许,使用直脚床,钉用铁。”其中直与跼相对,跼是曲的意思。

yin“洇”的基本含义为墨水着纸向周围散开,如这种纸写字不洇衣服被水浸湿,如:衣裳全被水洇湿了。雨下得大,屋子洇了。


duì

释义:动词,打,弄,干等等,属万能动词

例句:不怼你一顿,你就不知道改

憷chù

释义:含有害怕或畏缩之意。

例句:别跟我说,我有点发憷

出溜chū liū

释义:动词,打滑

例句:路太滑了,只敢出溜着走!

抪拉

读音, bù lā

意思,拨弄

举例,这玩具又不动了,快抪拉抪拉。

死轴

读音,sǐ zhóu

意思,固执,一条道走到黑

举例,你怎么就这么死轴,听不进一句劝。

(待续)


温馨提示:未经作者同意,禁止其他平台发布,违者必究!

头条号:老虎69090,是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孙智敏,乡土文化爱好者记录者,曹县首批教学能手,政协曹县十三届常委,政协菏泽市十六届委员,曹县人民 *** 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2022年度全省表现突出人民监督员,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班主任,国内资深高考研究专家,发表各类教研文章2000余篇,参编著作80余本等。

常听却不会写的字


以下基本按拼音顺序排列,主要以常说而不会写的口语字为主。

娭(aī):娭毑(jiě),称祖母或年老的妇人,即老奶奶,南方方言。

瘢(bān):瘢痕。这个字念不错,写在这里主要是要同“癍”区分,“癍”是皮肤上长斑点的病,而“瘢”是指伤口长好后留些的痕迹,也就是俗称的疤瘌。

鸨(bǎo):本意是一种鸟,传说这种鸟总在和各种不同的鸟交配,其性最淫,所以这个字更多的指妓院的负责人,即“老鸨子”。

鞴(bèi):鞴马。马不会老扛着马鞍,只有在需要骑的时候才装上,平时是卸下来的。鞴的意思就是把马鞍等东西装到马上,准备给人骑。比如电视剧里大侠要出门,大喊一声:“来人,快给我鞴马”,而不能是“备”马。

荸(bí):荸荠。这个大家都应该吃过吧,就是你未必会写这两个字。

箅(bì):箅子。有空隙能让水流过而阻挡固体的扁片。比如马路边排水沟口的铁箅子。

皕(bì):这个字的意思一目了然,就是200。

赑(bì):赑屃(xì),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就是石碑底下的那个形似乌龟的东西。

藊(biǎn):藊豆。是的,你没理解错,就是我们所吃的“扁豆”,正确的写法就是这个“藊”,不过由于民间长期使用“扁豆”的写法,所以现在两个字通用了。

弁(biàn):马弁。旧时的低级武官,比如押送犯人的官差。

镳(biāo):马嚼子两头露在外边的部分。其实我组个词你就认识它了,“分道扬镳”。

醭(bú):酱油醋等放时间长了表面会长一层白色的霉,老话叫“长了醭了”。

倘(cháng):倘佯(yáng)。这两个字纯属捣乱,字典的解释为“同‘徜徉’”,都是自由自在来回走的意思。原来一个人走和两个人走完全没有区别……

绰(chāo):匆忙中抓起来。比如“绰起一根棍子就去打架”。恩,现在一般会写成“抄起”。

蒇(chǎn):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字,它的意思是把事情解决掉,比如“蒇事”,“托人帮我把这事情蒇了”……我承认,我也一直以为是“铲”呢……

碜(chen):牙碜。食物中夹杂了沙子等异物的感觉。也许在食堂吃饭时总会想起这个字……

眵(chī):眼睛分泌物凝结成的淡黄色的东西,没错,就是眼屎啦,俗话说的“眵目糊”。

踟(chí):踟蹰(chú)。心中犹豫,要走不走的意思。也不算太生的字吧,貌似中学语文课学过的。

彳(chì):彳亍(chù),我可不是在写火星文,这是两个字,发音和“踟蹰”类似,意思也类似,走走停停的意思。

啻(chì):只,仅仅。不过通常都组词为“不啻”,如“我们关系好的不啻兄弟”。

瘛(chì):瘛疭(zòng)。中医上指手脚痉挛,口斜眼歪的病,通俗的说就是“抽风”……以后骂人可以文言一点了。

铳(chòng):火铳,类似火枪一类的武器。

匙(chí):汤匙,舀汤用的工具。多音字,也是钥匙的匙。不过用在这里要念chi,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欻(chuā):这个发音的字仅此一个,为拟声字,比如“欻的一下,飞过去一只鞋……”

搋(chuāi):用拳头搅揉,使掺入的东西均匀。比如“搋面”……好吧,看到这个字的写法,我还是写“和面”吧。

膪(chuài):囊(nāng)膪,猪的胸腹部的大块肥肉。……呃,通常这是一个用来侮辱胖子的词……

槌(chuí):槌子。要和“锤子”区分,可以认为一个是铁的一个是木头的……

爨(cuàn):灶,或者在灶上烧火做饭。比如旧时分家叫做“分爨”。特别提一下,这个字是新华字典里“难查字笔画索引”的最后一个字。而且据说这还是一个姓氏……姓这个姓的人签名肯定很累……

皴(cūn):皮肤受冻干燥而形成的干裂。比如“手皴了”。

捯(dáo):双手不停调换着把绳子之类的东西拉回来。一强调这个字,我印象中就出现了牛群冯巩的一段相声“捯啊捯啊捯,捯出一头驴来……”。另外,我们看录像带时也常把快进快退成为“往前捯、往后捯”。

纛(dào):这个字也很繁,它的意思是指古代军队里的大棋,一般写着大统帅的姓之类的。

扽(dèn):这个发音也是只有这一个字,表示用力拉。比如“使劲一扽,把绳子扽断了”。

耵(dīng):耵聍(níng),耳道分泌物,就是耳屎啦。

蠹(dù):蛀蚀,侵害。一般人认识这个字都是来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鞥(ēng):没有声母,很神气的发音吧,此音仅此一字,意思为马缰绳。

蜰(féi):肥虫,竟然是臭虫,臭虫很肥么?

瀵(fèn):水从地下喷出漫溢……为什么我觉得这水很不干净呢……

酆(fēng):酆都。就是鬼城啦,不过现在都简写为“丰都”。

讣(fù): 讣告,就是报丧通知,你要是留意过报纸中缝的话应该发现过。

夹(gā):这是个多音字,发这个音的时候专门组词为“夹肢窝”,即腋下。一般人还真不知道怎么写。

尜(gá):一种类似陀螺的玩具,两头小中间大,这个字多传神阿……另外也可以表示这种形状的任意东西,比如有种食品叫“尜尜汤”,其实就是面疙瘩汤。

红(gōng):注意不是“hong”,发音同“工”,专门用于“女红”,表示女子所做的缝纫绣花等活。

估(gù):估衣,就是卖的旧衣服。听过相声《卖布头》就知道这个。

夬(guài):这下知道了吧,比如“快,块”等都是形声字,右边的这个东西也是一个字,意思是坚决果断。

盥(guàn):洗手或洗脸,比如盥洗室,其实就是洗手间。

鳜(guì):鳜鱼,有一道名菜“松鼠桂鱼”都吃过吧,其实正字应该是这个鳜,不过现在两个字也通用了。

馃(guǒ):馃子,油炸面食,别说你没见过,它还有另一个更家喻户晓的名字——油条。当然油条仅仅是馃子的一种,其实“薄脆”也能算馃子……“煎饼馃子”都吃过吧。

咳(hāi):无论是发音,还是含义,和英文“Hi”完全一样,打招呼用的字。

嗐(hài):估计我们天天都说,就是不知道怎么写这个字。感叹词,用法如“嗐,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四声的只此一字,无可替换,写“嗨”是错的)。

顸(hān):俗语常用,就是粗的意思,如“这柱子太顸了,得三个人才能合抱。”

薅(hāo):俗语常用,就是拔。貌似有个顺口溜“剃头师傅不用刀,一根一根往下薅”……哪个缺德孩子编的……

吽(hōng):佛教咒语专用字,如“唵嘛呢叭咪吽”。

蕻(hóng):一种类似芥菜的菜,即“雪里蕻”,现在也可写成“雪里红”,应该吃过吧。

鲎(hòu):一种水生甲壳动物,同三叶虫一样古老,堪称活化石。渔民俗称“海怪”。貌似沿海的地方都能见到。自然博物馆里也有,不过我很久都不认识这个字……

烀(hū):一种半蒸半煮的烹饪 *** 。某年春节晚会上黄宏宋丹丹的小品有这台词 “过年了,都烀地瓜,烀土豆,哪能烀你爹呢……”

笏(hù):笏板。看过古装电视剧没?大臣们上朝时都双手捧着一块木板一样的东西,那就是笏板了。

搳(huá):搳拳,喝酒时的游戏,现在也可写作“划拳”。

鲩(huàn):鲩鱼,我国特产的一种重要淡水鱼,俗称“草鱼”……

寰(huán):广大的地域,比如“寰球”,不过现在也可写成“环球”。

劐(huō):用刀剪等锐利的工具划开。比如“那刀劐出一道口子”。注意与“豁”区分。

嚄(huō):表示惊讶的感叹词,如“嚄!好大的一间房!”

嚯(huò):同样是表示惊讶的感叹词,如“嚯!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齑(jī):细碎的微粒,如“在炮火下化为齑粉”。

偈(jì):偈子,和尚吟唱的词句,类似于诗。

趼(jiǎn):手脚上因长期摩擦而生成的角质化硬皮组织,现在也可写作“茧”。

膙(jiǎng):膙子,同“趼”意思一样。

豇(jiāng):豇豆。你可能常吃,但你未必会写这个字。

铰(jiǎo):用剪刀剪断。如“你去把这封条铰开。”

卺(jǐn):古人结婚时用的一种酒器。常组词“合卺”,类似现代婚礼的成婚仪式。

缙(jìn):缙绅(shēn),古代指做官的人。如“缙绅之家”。

阄(jiū):新华字典上的解释让我很无奈——“抓阄时用的纸团”……

鬏(jiū):鬏儿,头发盘成的结,也可指类似样子的东西,口语常用。

孑(jié):孤单的意思,如“茕(qióng)茕孑立,形影相吊”。另外蚊子的幼虫叫作“孑孓”。

皲(jūn):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也可写作“龟裂”,发音是一样的。

颏(kē):下巴颏,就是下巴,口语常用的字。

剋(kēi):打人或者严厉地训斥。如“狠狠剋了他一顿。”同学们不要再说“K人”了,这是咱们中国话。

剌(lá):划破,割开。如“用刀剌了一道口子。”注意可不是“刺”。

琅(láng):琅琅,拟声词,形容响亮的读书声。常说的“琅琅读书声”就是这个字。

尥(liào):尥蹶子,骡马等牲口跳起来用后脚踢的动作。

趔(liè):趔趄(qie),走路不稳,身体歪斜要摔倒的样子。如“我一趔趄,差点掉沟里。”

〇(líng):就是数字零,汉字也是有这个圆圈的。

囹(líng):囹圄(yǔ),古代指监狱,如“身陷囹圄”。

馏(liū):一种烹调 *** ,炒的时候掺入淀粉,如“馏肉片”,不过现在也可用“溜”代替。

蹓(liū):悄悄走开,如“蹓走了”,“开蹓了”。注意这个字和“溜”不通用,写“溜走”就错了。

遛(liù):牵着牲口或宠物慢慢走,如“遛狗”,“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绺(liǔ):成束的理顺的丝状物体,如“额前垂下一绺头发”。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下去,如“用手捋了捋胡子”。

袂(mèi):衣服袖子,常说“联袂出演”,即是一起出演。

囝(nān):和“囡”的发音和含义都完全一样,指小孩子,两字通用不分男女的。

攮(nǎng):攮子,就是短刃、匕首。也可作动词,用攮子刺的意思。

齉(nàng):鼻子堵住,发音不清,如“齉鼻儿”。

淖(nào):烂泥的意思,常组词“泥淖”。 廿(niàn):数量词,二十。日历上能看到这个字,24即为“廿四”。

嬲(niǎo):意思是戏弄,纠缠。二男一女,很生动的一个字吧……

苶(nié):发呆,精神萎靡的样子。如“苶呆呆发愣”。

佞(nìng):巧言谄媚,溜须拍马,一般形容奸臣为佞臣,如“君昏臣佞”。

掱(pá):掱手,就是小偷,现在普遍用“扒手”替代了。现在知道啥是“三只手”了吧。

簰(pái):竹簰,就是竹筏子,现在也可写作“竹排”。

胖(pán):多音字,它的第二个发音就是这个,意思为舒适安泰,如“心宽体胖”,不要误会了这个词的意思,它跟胖子一点关系也没有。

蟠(pán):意思是屈曲环绕,有个成语“虎踞龙蟠”,切不可写成“龙盘”。

襻(pàn):口语常用,必须加儿化音,指中式服装上套纽扣的那个套,如“疙瘩襻儿”。

耪(pǎng):耪地,即用锄头松土。如果听过传统相声《树没叶》就应该记得这个字:“今天没有事儿喽,前去耪耪地喽……”

脬(pāo):尿(suī)脬,俗语,即膀胱。(正在吃饭的请自觉跳过)也可做量词,形容排泄物,如“撒了一脬尿”“地上有脬屎”写成“泡”可就错了-_-!

苤(piě):苤蓝,一种蔬菜,学名为球茎甘蓝。这个字你应该很陌生,但发音应该很熟悉吧。注意“蓝”是轻声。对,就是那种吃起来类似萝卜的东西。

鲆(píng):鲆鱼,别说你不认识,就是“平鱼”啦,不过正确写法就是“鲆鱼”。

鄱(pó):鄱阳湖,这个地方大家都听说过,只是注意,发音同“婆”而不是“博”。

潽(pū):液体沸腾而溢出容器。如“牛奶煮潽了。”

瓩(qiānwǎ):一个不可思议的字,唯一被《新华字典》收录的两音节汉字。意思很直白,就是功的单位千瓦。

鹐(qiān):禽类动物啄东西的动作。如“鸟把那片树叶鹐走了”,“被鹰鹐了眼睛”。

戗(qiāng):冲突,口语常用,如“你这不是戗火么,非打起来不可。”

雀(qiāo):发音为一声时,组词“雀子”,意思是雀斑,如“长了一脸雀子”。

俏(qiào):发音和意思都没问题,在此提示这个字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做菜时添加配菜提味,如“炖肉里俏点胡萝卜”。

葚(rèn):桑葚儿,桑树的果实。有趣的是,只有加儿化音时才这样念,如果不加儿化音,则发音为shèn,意思一样。

谁(shéi):特此证明,《新华字典》上这个字两种发音都是正确的,这也是顺应民意吧。

瘆(shèn):让人害怕,如“这地方太安静了,太瘆人了。”

厶(sī):不是日文哦,这是汉字,就是“私”的古体写法,含义也是一样的。

荽(suī):芫荽,又叫胡荽,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日常蔬菜——香菜。

嗍(suō):口语,用唇舌吮吸。如“嗍嗍筷子上沾的汤”。

趿(tā):趿拉,穿鞋只穿前半部分的样子,如“趿拉板儿”。

鳎(tǎ):鳎目鱼,就是比目鱼,双眼长在身体的一侧。“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着五斤鳎目”……

怹(tān):第三人称的尊称形式,同“您”的原理一样,就是不常用了。

叨(tǎo):作此发音是专门组词“叨扰”,为感谢别人款待的客气话,注意不是“讨扰”。

鼗(táo):拨浪鼓的学名,多有学问。

熥(tēng):把已经熟的食物再加热,如“把馒头放炉子上熥熥”。

菾(tián):菾菜,草本植物,根部可用来榨糖,现在也可写作“甜菜”。

骰(tóu):骰子,游戏或赌博用具,就是俗称的色(shǎi)子。

抟(tuán):把东西弄成球形,如“把废纸抟成一团”,注意“团”可没有动词用法。

煺(tuì):把宰杀过的牲畜或家禽用滚水烫过后去掉毛,如“煺猪毛”。

褪(tùn):和衣物脱离开的动作,如“胳膊从袖子里褪出来”。

绾(wǎn):把长条形的东西绕起来或打上结,如“绳子头绾个扣”,“把头发绾起来”。

璺(wèn):器物上的裂痕,常用俗语“打破砂锅璺(谐音“问”)到底”。

擤(xǐng):捏住鼻子用力出气,如“擤鼻涕”。

鼹(yǎn):鼹鼠,特别提示的是这个字只能念三声,很别扭吧,字典就是这么说的。

吆(yāo):吆喝,用于叫卖等情况下的叫喊。

约(yāo):用秤称重量,口语常用,如“给我约半斤肉”。

靥(yè):既是俗称的酒窝,如“脸上露出笑靥”。

揖(yī):作(zuō)揖,行拱手礼的动作。

勩(yì):别瞎猜了,这不是繁体字,指器物磨损而失去棱角,如“螺丝勩扣了”。

燚(yì):除了用于另类的名字外,这个字已经没有用处了……

鸢(yuān):本意是老鹰,不过常组词“纸鸢”,意思是风筝。

錾(zàn):在金属上雕刻,如“在外壳上錾着型号”。

锃(zèng):器物表面干净而闪光耀眼,如“刀子磨得锃亮”。

择(zhái):和发音zé时的含义类似,只是口语用这个音,如“择菜”

缶只(zhǎi):(应为一个字,因为不属于GBK字符集,所以只好拆成两半写了)口语中儿化使用,意思是器物残缺破损的痕迹。都听过《卖布头》么?“没有褒贬没有“缶只”儿,没有窟窿眼……”

搌(zhǎn):轻轻地擦抹,如“搌布(就是抹布)”。

笊(zhào):笊篱,用来从汤水中捞东西的器具。其实就是捞饺子用的漏勺。

诌(zhōu):随口编瞎话,如“瞎胡诌”(注意这个字没有zōu的发音)

髽(zhuā):髽鬏(jiū),女孩子梳在头两边的发结。

孖(zī):双胞胎,很直白吧。

攥(zuàn):用手握住,如“手里攥着一把斧子”。

200多个容易读错的字

200多个容易读错的常用字。

1.提dī,提防,提拉一兜水果。

2.堤dī,堤坝,大堤。

3.校jiào,校对。

4.酵jiào,酵母,发酵。

5.蛇yí,委蛇。

6.血xuè,血液。xiě,出血了。

7.卡qiǎ,哨卡,设卡,发卡。

8.吓hè,恐吓。

9.拾shè,拾阶而上。

10.胖pán,心宽体胖,pāng,胖头胖脑。

11.任rén,姓氏,任丘。

12.邹zōu,姓氏。

13.仇qiú,姓氏。

14.覃qín,姓氏。

15.区ōu,姓氏。

16.盖gě,姓氏。

17.查zhā,姓氏。

18.衅xìn,挑衅,寻衅滋事。

19.娠shēn,妊娠。

20.度duó,揣度,以己度人。

21.踱duó,踱步,踱来踱去。

22.龟jūn,龟裂。

23.龟qiū,龟兹。

24.呱gū,呱呱坠地。

25.臭xiù,狐臭,铜臭味。

26.塞sè,堵塞,梗塞,茅塞顿开。

27.石dàn,一石粮食。

28.称chèn,称职,对称。

29.红gōng,女红,指女人的针线活。

30.讷nè,木讷。

31.充chōng,卷舌,冒充,充耳不闻。

32.终zhōng,卷舌,终点,终于。

33.曝pù,曝晒,一曝十寒。

34.谑xuè,戏谑。

35.氙xiān,氙气。

36.弄lòng,弄堂,里弄。

37.巷hàng,巷道。

38.笺jiān,便笺。

39.系jì,系鞋带,系红领巾,系扣。

40.挟xié,挟持,裹挟,要挟。

41.耒lěi,古时一种农具,不念来。

42.亲qìng,亲家,儿女亲家。

43.汀tīng,他汀。

44.涪fú,涪陵。

45.鄱pó,鄱阳湖。

46.撷xié,采撷。

47.缬xié,缬沙坦。

48.曲qū,曲径,曲张。

49.给jǐ,给予,供给。

50.倭wō,倭寇,倭瓜。

51.南nā,南无阿弥陀佛。

52.无mō,南无阿弥陀佛。

53.阿ē,阿弥陀佛,阿谀奉承。

54.甫fǔ,杜甫,甫志高。

55.械xiè,机械,器械,械斗。

56.呷xiā,呷哺,呷了一口茶。

57.角jué,角色,名角,角斗士。

58.衰cuī,乡音无改鬓毛衰。

59.咋zé,咋舌。

60.浸jìn,浸透,浸油厂,浸水。

61.和huó,和面,和稀泥。

62.和hú,和了,诈和。

63.艾yì,自怨自艾。

64.炽chì,炽热,白炽灯。

65.落là,丢三落四,落下。lào,落枕,落埋怨。

66.纶guān,纶巾。

67.抟tuán,抟泥球,抟纸团。

68.殷yān,殷色,殷红。

69.掮qián,掮客。

70.邨cūn,同村。

71.参cēn,参差。

72.差cī,参差。

73.嗟jiē,嗟叹。

74.砬lá,石砬子。

75.喳chā,喳喳,小声说话。

76.徜cháng,徜徉。

77.笞chī,鞭笞,笞刑。

78.簟diàn,玉簟,竹簟。

79.彷páng,彷徨。

80.否pǐ,否极泰来。

81.佛fú,仿佛。

82.讣fù,讣告。

83.颈gěng,脖颈子。

84.句gōu,高句丽。

85.掴guāi,耳掴子,掌掴。

86.趿tā,趿拉鞋。

87.戆gàng,戆头,戆头戆脑。

88.涸hé,干涸。

89.圈juān,圈禁,圈起来。

90.劲jìng,劲敌,强劲。

91.摩挲māsā,摩挲。

92.宄,guǐ,坏人,奸宄。

93.冇mǎo,无,没有。

94.苶nié,呆苶,苶呆呆。

95.朴pō,朴刀。

96.朴piáo,姓。

97.荨qiān,荨麻。

98.强jiàng,强嘴,倔强。

99.黥píng,黥面,黥刑。

100.稔rěn,稔熟,稔知。

111.刹chà,古刹。

112.折shé,绳子折了,撅折了。

113.舐shì,舐犊之情。

114.氿guǐ,氿泉。

115.绾wǎn,绾袖子,绾发髻。

116.蔓wàn,爬蔓,豆角蔓。

117.圩wéi,土圩子,赵家圩子。

118.挝zhuā,挝打。

119.挦xián,挦鸡毛。

120.囟xìn,头囟子,囟脑门。

121.芫yán,芫荽。

122.捋lǚ,捋胡子,捋直。

123.伛yǚ偻lǚ,伛偻病。

124.谷yù,吐谷浑。

125.侧zhāi,侧棱,一走一侧棱。

126.箴zhēn,箴言。

127.术zhū,白术,金兀术。

128.斫zhuó,斫车轮,砍斫。

129.作zuō,作揖,作死,作闹。

130.怙hù,怙恶不悛。

131.悛quān,怙恶不悛。

132.尾yǐ,尾巴,马尾穿豆腐。

133.蕃bō,吐蕃。

134.於wū,於乎。

135.仫mù,仫佬族。

136.仡gē,仡佬族。

137.吽hōng,佛教咒语。

138.艮gěn,艮萝卜,你真艮。

139.亘gèn,亘古。

140.镐hào,镐京。

141.薅hāo,薅羊毛,薅头发。

142.顸hān,顸杠子,顸粗。

143.聒guō,聒噪。

144.鳜guì,鳜鱼。

145.皈guī,皈依,皈依佛门。

146.妫guī,妫水,妫河。

147.褯jiè,尿褯子。

148.讦jié,攻讦。

149.艽jiāo,蔬菜秦艽。

150.菅jiān,草菅人命。

151.戛jiá,戛然,戛然而止。

152.偈jì,出家人不打偈语。

153.虬qiú,虬龙,虬髯。

154.牝pīn,牝鸡司晨。

155.乩jī,扶乩。

156.倥kǒng偬zǒng,戎马倥偬。

157.砧zhēn,铁砧子。

158.苫shān,苫布,草苫子。

159.祜hù,祜佑,祜福。

160.瞥piē,瞥了一眼,瞥视。

161.稗bài,水稗草,稗官野史。

162.骈pián,骈句,骈文。

163.捩liè,转捩点。

164.羸léi,羸弱。

165.券quàn,证券,入场券,购物券。

166.誊téng,誊写,誊抄。

167.帑tǎng,一帑钱。

168.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169.窜cuàn,逃窜,窜逃。

170.攒cuán,攒堆,攒个自行车。

171.瞿qú,姓。

172.朐qú,地名,临朐。

173.锃zèng,锃亮。

174.蹊qī,蹊跷。

175.榇chèn,棺材。

176.舴zé,舴艋,舴艋舟。

177.谮zèn,谮言,向领导说别人坏话。

178.合gě,十合=一升。

179.鬻yù,卖官鬻爵,卖儿鬻女。

180.谲jué,诡谲。

181.弭mǐ,消弭。

182.葩pā,奇葩,阆苑仙葩。

183.栖qī,栖息地,栖身。

184.觊jì,觊觎。

185.蕻hóng,蔬菜,雪里蕻。

186.剖pōu,剖析,解剖。

187.妪yù,老妪。

188.媪ǎo,老年妇人。

189.苘qǐng,苘麻。

190.阄jiū,抓阄。

191.?qíng,?着,你就?好吧。

192.厩jiù,马厩。

193.翕xī,嘴唇翕动,翕张。

194.屑xiè,木屑,头皮屑。

195.万俟mòqí,复姓。

196.魆xù,黑魆魆。

197.厝cuò,厝火积薪,停厝,

198.券xuàn,拱券,券门。

199.踅xué,踅摸,踅了一圈。

200.疃tuǎn,多用于地名。

201.黠xiá,狡黠。

202.莠yǒu,莠草,良莠不分。

203.尉yù,尉迟。

204.揠yà,揠苗助长。

205.蕈xùn,菌类,香蕈,松蕈。

206.眵chī,眼眵,眵目糊。

207.瞠chēng,瞠目,瞠目结舌。

208.佛fú,仿佛。

209.俦chóu,同俦,俦伴。

210.酿niàng,酿造,酝酿。

211.糙cāo,粗糙,糙米。

212.解xiè,姓,解数,浑身解数。

213.胴dòng,胴体

214.见xiàn,图穷匕见,风吹草低见牛羊。

215.吮shǔn,吸吮。

216.汆cuān,汆丸子。

217.氽tǔn,油氽花生米。

218.栉zhì,栉风沐雨。

219.侪chái,同辈,同类。

220.宓mì,安,静。

221.畸jī,畸形,

222.甾zāi,类固醇,有机物的一种。

223.崴wǎi,海参崴,山崴子。

224.贾gǔ,商贾。

225.模mú,模子,模样,一模一样。

226.捭bǎi,捭阖。

227.咽yè,呜咽,哽咽。

228.赧nǎn,羞赧。

229.葺qì,修葺。

230.蠃luǒ,蜾蠃。

231.择zhái,择菜,择席而坐。

232.荦luò,荦荦,明显,分明,荦荦大端。

233.着zhuó,着陆,着装,执着。

234.怦pēng,怦然,怦怦。

235.逡qūn,逡巡。

236.莅lì,莅临。

237.曰yuē,孔子曰,美其名曰。

238.抔póu,一抔土。

239.暂zàn,暂时,暂住,暂停。

240.横hèng,蛮横,横财,横祸。

241.埋mán,埋怨。

242.刬chǎn,同铲,chàn,一样的,一刬的。

243.强qiǎng,勉强,强人所难。

244.挓zhā,挓挲,挓挲着手。

245.迸bèng,迸发,迸裂。

246.汩gǔ,水流声,汩汩流淌。

247.汨mì,汨罗江。

248.绰chāo,绰在手里,绰起一根棍子。

249.且jū,文言助词,用于人名,龙且。

250.单chán,单于,古匈奴首领。

251.阏氏,yānzhī,古匈奴王的妻子。

252.瓠hù,瓠子,一种瓜型蔬菜。

253.愎bì,刚愎,固执。

254.贲bì,贲临。

贲bēn,奔走,快跑,虎贲。

255.皕bì,二百。

256.茌chí,茌平,地名。

257.chī,布,细葛布。

258.魑chī,魑魅,魑魅魍魉。

259.癸guǐ,天干第十位。

260.諼xuān,欺骗,欺诈,忘记。

261.肓huāng,膏肓,心脏与隔膜之间。

262.瞠chēng,瞠目,直看,瞪着眼。

263.庋guǐ,庋藏,放东西的架子。

264.陟zhì,登高,上升,陟山。

265.霰xiàn,雪粒,霰弹枪。

266.俶傥tìtǎng,俶傥。

267.俶chù,开始,忽然,俶尔远逝。2268.谄chǎn,谄媚。

269.壳qiào,地壳,甲壳。

270.哂shěn,哂笑。

271.莘shēn,莘县,姓,形容众多,莘莘学子。

272.梓zǐ,梓树,落叶乔木。

273.梏gù,古代的一种刑具,梏枷。

274.琢zuó,琢磨。

275.庖páo,庖厨,越俎代庖。

276.尿suī,猪尿泡。

277.祎yī,美好,多用于人名。

278.窠kē,鸟兽的巢穴,窠臼。

279.捽zuó,揪,抓,捽下他一绺头发

280.碌碡liùzhou,古时碾米的用具。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及记忆单词小技巧

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

Unit 1 学校的场所

1.first floor 一楼 2.second floor 二楼

3.teacher’s office 教师办公室

4.library 图书馆 5.playground 操场

6.computer room 计算机房 7.art room 美术教师

8.music room 音乐教室 9.next to 紧邻;在……近旁

10.homework 作业 11.class 班;班级

12.forty 四十 13.way 方向

Unit 2 一天的活动

1.breakfast 早餐;早饭 2.English class 英语课

3.lunch 午餐;午饭 4.music class 音乐课

5.PE class 体育课 6.dinner 正餐

7.get up 起床 8.go to school 去上学

9.go home 回家 10.go to bed 上床睡觉

11. over 结束 12. now 现在;目前

13.o’clock 点钟 14. kid 小孩

15.thirty 三十 16.hurry up 快点

17.come on 快;加油 18.just a minute稍等一会儿

Unit 3 天气

1.cold 寒冷的;冷的 2.cool 凉的;凉爽的

3.warm 温暖的;暖和的 4.hot 热的;烫的

5.sunny 阳光充足的 6.windy 多风的;风大的

7.cloudy 阴天的;多云的 8.snowy下雪(多)的

9.rainy阴雨的;多雨的 10.outside 在户外

11.be careful 小心 12.weather 天气

13.New York 纽约 14.how about ……怎么样?

15.degree 度;度数 16.world 世界

17.London 伦敦 18.Moscow 莫斯科

19.Singapore 新加坡城 20.Sydney 悉尼

21.fly 放(风筝等) 22.love爱你的

Unit 4 蔬菜与动物

1.tomato 西红柿 2.potato 马铃薯;土豆

3.green beans 豆角;四季豆 4.carrot 胡萝卜

5.horse 马 6.cow 母牛;奶牛

7.sheep 羊;绵羊 8.hen 母鸡

9.these 这些 10.yum 11.animal 兽;动物

12.those那些 13.garden 花园;菜园

14.farm 农场 15.goat 山羊 16.eat 吃

Unit 5 衣服

1.clothes 衣服;服装 2.pants 裤子 3.hat 帽子

4.dress 连衣裙 5.skirt 女裙 6.coat 外衣

7.sweater 毛衣 8.sock 短袜 9.shorts 短裤

10.jacket 夹克衫 11.shirt(尤指男士)衬衫

12.yours 你的;你们的 13.whose 谁的

14.mine 我的 15.pack 收拾(行李)

16.wait 等待

Unit 6 购买衣物

1.glove 手套 2.scarf 围巾 3.umbrella 雨伞

4.sunglasses 太阳镜 5.pretty 美观的;精致的

6.expensive 昂贵的 7.cheap 便宜的

8.nice 好的 9.try on 试穿 10.size 尺码;号

11.of course 当然 12.too 太;过于

13.just 正好;恰好 14.how much 多少钱

15.eighty 八十 16.dollar 美元

17.sale 销售 18.more 更多的

19.us 我们

2小学生背诵英文单词小技巧

1、读音记忆

根据字母组合、读音规则进行记忆,会读一个单词,便会拼写出来。外来语:中文中有许多词来自英语,这些词的发音近似英语。

如:tank坦克,jeep吉普车,coffee咖啡

2、歌诀记忆

如:chair椅子:小汽车car,hi来中间插,你和我坐上去,兜兜风真潇洒。

3、睡眠记忆

晚上睡前读两遍要记的单词,然后睡觉,第二天醒来后再读两遍,这样记忆效果不错。

4、感官记忆

记单词时,不要只用一种感官,尽可能地用多个感官,耳听、嘴读、手写、眼看、心记等。

语文差错你知否——连载3——“豇豆”怎么读?

大家基本上都会读成“缸豆”,但并非如此。正确的读音是“jiāngdòu”。产生这种误读,还是因为“豇”字生僻,和“缸”又接近,就用“gāng”的读音。笔者也是看了《咬文嚼字》才知道的。

标签: 豇豆 读法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