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丸和参苓白术丸的区别,香砂六君丸和参苓白术丸哪个减肥好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 0
调脾胃,到底用香砂养胃丸还是香砂六君丸#健脾养胃#中医...

香砂养胃丸和香砂六君丸是两个常用的调理脾胃的中成药,但是它们的作用还是有差别的,所以需要仔细辩证对症用药。这两个中成药在组成上具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比如它们都有理气温中的砂仁、木香和祛湿化痰的陈皮半夏,说明基本适应症都是脾胃的气质兼有痰湿。

这两个药的不同之处在于香砂六君丸在这个组方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四君子汤的组方,也就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所以说它更适合一些脾气虚的人,这些人多见慢性胃炎,吃饭没有胃口,消化不良,乏力倦怠。而香砂养胃丸则加上了醋、香附、积实、豆蔻、厚朴、藿香这些行气温中的药物,所以更适合气滞明显兼有胃阳不足的这些。这类人常常表现为胃痛、隐隐胃碗部的胀满或者呕吐酸水。

总结一下,如果是脾胃痰湿兼有脾气虚偏于明显的用香砂六君丸;如果是胃阳不足兼气滞明显的用香砂养胃丸。当然脾胃病还有一些其他的症型,所以说出现问题还是应该去专业的、正规的医疗场所去辩证施治。

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参苓白术散,脾虚湿气重怎么选

脾胃虚弱,湿气重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去药店买一些中成药,但是药店里祛湿养脾胃的中成药那么多,比如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等等,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今天王大夫给大家好好聊一聊这些药的区别。让你用药呢不再走弯路。

首先,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参苓白术散都是健脾益气的药物,只是侧重点不同。补中益气丸针对脾气下陷;归脾丸针对心脾两虚;参苓白术散针对脾虚湿盛。所以再去药店买药,大家要根据自己的症状选对药。

如果有身体虚弱、腹胀、慢性腹泻、沉默寡言、肥而无力、胃下垂、子宫下垂、皮肤下垂、脱肛这些情况,说明你的脾气下陷了,脾胃之气处于升清降浊的正常状态时,脾气向左升,胃气向右降。如果脾胃之气不正常,胃气停滞,时间久了就会下陷。最终的状态就是脾胃之气受损,脾胃之气受损,就会出现上述表现。那么可以就可以参考补中益气丸。

如果总是失眠,并且症状越来越严重,最终整天睡不着,坐立不安。不仅如此,即使在梦中也还会头痛,日常常伴有心悸、气短、头晕、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情况。这些主要是心脾两虚所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像我们的田地一样。没有田地,就没有食物来源,人们就会挨饿。

因此,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不足,就会表现为气虚、气短、乏力等症状。即使吃了食物也消化不了,身体没胃口!心主气血,脾胃虚弱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脏的供血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归脾丸健脾、益气、补血。

如果出现食欲差、腹胀、身体乏力、四肢无力、发沉、面色黄无光泽、大便稀烂不成型这种情况,那就是因为脾虚湿盛了,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说你有因为脾虚,运化水湿功能减弱,致使水湿之气滞留在体内,从而引起的湿气重,那就会出现上面说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参考一个参苓白术散来强健脾胃,从而祛除体内湿气。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你脾气下陷就使用补中益气丸,心脾两虚就使用归脾丸,脾虚湿盛就使用参苓白术散。到这里这三种药的区别,咱们就说完了,你弄清楚了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关注王医生,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四君子丸、六君子丸、香砂六君丸中三个“君子”有何异同?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古代对君子的描述,其实在我们中药界也有着“君子”品质的一味方剂,它发挥着益气健脾的功效,强壮着我们的后天之本,它就是被誉为“健脾补气之一方”的四君子汤,现代中成药为四君子丸。

君子风

后来在四君子汤(丸)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六君子汤(丸)、香砂六君子汤(丸)等药物,他们都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但是在临床中又该如何选择呢?今天就用这篇文章讲清楚四君子丸、六君子丸和香砂六君丸的区别。

1、药物组成及配伍不同

1)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由茯苓、白术、人参和甘草4味中药组成,现代临床应用中多用党参代替人参。其中党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故为君药。臣以白术健脾燥湿,与人参相须,益气补脾之力更强。脾喜燥恶湿,喜运恶滞,故又以茯苓健脾渗湿,合白术互增健脾祛湿之功,为佐助。炙甘草益气和中,既可加强人参、白术益气补中之功,又能调和诸药,故为佐使。四药配伍,共同发挥益气健脾的功效,重在健补脾胃之气,兼司运化之职,温而不燥,补中兼渗,为平补脾胃之良方。

2)六君子丸

六君子汤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半夏和陈皮两味中药,半夏善化湿痰,降逆和胃止呕;陈皮既可以调畅气机、除胸脘痞闷,同时又能和胃降逆止呕,与半夏同用还可以燥湿化痰。诸药合用,共同发挥补气益气、燥湿化痰的功效。

半夏

3)香砂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子汤在六君子丸的基础上加入木香和砂仁,木香行气调中止痛;砂仁行气醒脾;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益气健脾、行气和胃的功效。

木香

2、临床主治疾病及适应症不同

1)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临床中常作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常表现为: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缓。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但凡肺脾气虚证,以及气血不足之证,均可以此方随症加减。现代四君子丸广泛应用于治疗男性不育、小儿腹痛、虚入汗闭症、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小儿药物性尿血、复合性口腔溃疡等疾病。

2)六君子丸

六君子丸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临床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恶心呕吐,胸脘痞闷或咳嗽痰多稀白等,舌淡苔白腻,脉虚。

现代临床应用中,六君子丸可用于治疗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放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3)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子丸具有益气化痰,行气温中的功效,临床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症,症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大便溏泻、呕吐痰水、嗳气泛酸或气虚肿满等。

现代临床中香砂六君子丸还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湿阻痰聚、气滞胃逆所致的胃、十二直肠炎、神经性呕吐、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3、小结

六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均由四君子丸加味而成,属治疗脾胃气虚之剂。六君子汤加入陈皮、半夏,又有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香砂六君子汤加入陈皮、半夏、木香、砂仁,除益气化痰外,又能行气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脘腹胀痛之证。

健脾祛湿的六类中成药,哪个更好?

接诊时,常常有患者自述会出现这些情况,如总感觉没睡醒,没有精神,头部发沉,爱出油,面部油光发亮,身体困重,四肢乏力,吃饭没有胃口,总感觉肚子饱胀,口中黏腻,舌苔比较厚腻,大便黏滞不爽,马桶难以冲干净等。

归根结底,这些都与脾虚、湿气重有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来调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01

平胃散

平胃丸为健脾祛湿的代表药。全方配伍,重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理气宽胸,消胀除满。用于脾胃湿盛,阻滞中焦所致的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嗳气等症。平时除了湿气较重外,还有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容易腹胀,胃口不好,嘴里没味,恶心、嗳气、反酸者等较为合适。

02

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的组方配伍,重在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从而达到健脾祛湿的目的。因其能够健脾祛湿,服药初期,随着湿气的排出,可能会出现腹泻暂时加重的现象,后期湿气祛除后,腹泻症状会逐渐缓解。此外,参苓白术散兼能够补益肺气,用于肺脾两虚所致的气短咳嗽,食少便溏,肢倦乏力等症。

03

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组方中,既含有补气健脾的代表方四君子汤,又含祛湿除痰的代表方二陈汤,全方配伍,重在益气健脾祛湿,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脾虚、湿阻、气滞所致的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对于脾虚、湿气较重,伴有胃脘胀痛、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较为合适。

04

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组方中含有补气健脾的四君子汤,并增加了补气健脾的山药、黄芪,理气健脾的陈皮、砂仁、木香,重在补气健脾,理气和胃,兼能够祛湿止泻。比较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食欲不振,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症。

05

木香顺气丸

木香顺气丸组方中,包含有祛湿行气代表药平胃丸的所有成分,全方配伍,重在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湿浊阻滞中焦、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呃逆嗳气,食欲不振等症。对于脾虚湿气较重、脘腹胀痛明显,并且经常腹胀、打嗝、嗳气、恶心者较为合适。

06

香砂养胃丸

香砂养胃丸组方中含有祛痰除湿的代表方二陈丸的成分,全方配伍,重在温中和胃,行气化湿。比较适用于脾胃虚寒、湿阻中焦、气机阻滞所致的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


此外,脾虚湿气较重时,我们除了选用中药和中成药调理外,还要注意饮食起居方面的调养,规律、清淡饮食,少吃辛辣生冷 *** 性油腻食物,适当加强体育锻炼等。



来源:健康家庭生活

脾虚,身上有脂肪瘤?解读中成药—香砂六君丸,化痰、健脾、消瘤

众所周知,脂肪瘤是发生在皮下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质地柔软、不痛不痒,多存在于人体颈、肩、四肢、背、胸部。

而在中医上称其为痰核,说起痰核,那一定得跟痰湿扯上关系,正所谓脾主运行,当脾脏虚弱,水湿代谢不了,就会聚集形成湿气,湿久聚痰,最后凝结成核,比如说脂肪瘤、结节等,都特别“青睐”痰湿体质的人群。

最近,就有一个男性患者,三十来岁,他发现腿上长了个疙瘩,大概有玻璃球那么大,摸起来质地就比较柔软,也不疼不痒。跑去医院检查一看,医生说是脂肪瘤,不用担心,大概率来说是一种良性肿瘤,没啥大事,如果图省事,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或者去调一调,于是他就来找到我。

经过仔细询问,我了解他之前爱喝酒,经常和朋友一起推杯换盏,虽说现在少了,但是过度饮酒还是把脾胃给伤到了。

因此,治疗脂肪瘤要以化痰为治标,健脾为治本。于是,我就给他开了一剂中成药香砂六君丸。患者再来复诊时,检查一看,脂肪瘤变小了,又过段时间,就消失了。

看到这里,相信有朋友就好奇,这香砂六君丸到底啥来头?

别急,下面沈医生就给大家解读一下这个方子。

该方出自《古今名医方论》,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和砂仁这8味中药组成。

方中首先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来益气健脾。不过,熟悉药理的朋友,也看出这四味中药其实也是四君子汤的组成。四君子汤,有补有泻,健脾之余,又可泻痰浊。

其次加入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这两味可算是老生常谈的小药对,半夏擅长化痰散结、陈皮可助半夏燥湿化痰之力。它俩搭配简直令痰湿闻风丧胆。

最后加入木香、砂仁行气化湿,木香理气调中,砂仁醒脾而化中焦之湿浊,对于湿困脾土、脾胃气滞者有不错的效果。

总之,全方辛香温散,功善益气燥湿、健脾化痰,标本兼治。另外,脂肪瘤平常饮食上要忌生冷,忌油腻,更要忌酒。大家学会了吗?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辨证调理,不要自行抓药】。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是沈医生,感谢关注。

健脾丸、香砂六君丸、保和丸,几味专治脾胃的中成药适合这类人群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相信大家都不远千里赶回家里,希望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和家人团聚。

不过在春节期间,跟亲朋好友的聚餐是少不了的。饭桌上容易不懂节制,胡吃海喝,导致吃撑积滞是常有的事。加上天气寒冷,人体为了保暖,会需要摄入更多热量来维持体温,于是胃口变好,这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引发积食

俗话说“十人九胃”。虽然这种说法较为夸张,但是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必须小心呵护。

很多人脾胃不舒服时,会习惯去药店买点中成药吃,但是面对货架上的种类繁杂的药品,头都大了,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才好。

今天,我将常用的治疗脾胃的中成药做一个大致的归纳,希望大家看过之后,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君子丸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效:益气健脾。

适用人群:

四君子丸是传统的补益剂,适用于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的人群。

这种人常常食欲低下、消化不良、腹胀腹痛、四肢乏力、手脚冰凉、便溏者,女性还会有月经不调的情况。从舌象来看,舌质淡,苔薄白。

如果舌苔厚腻,有痰湿或者湿热者不适合,舌苔红,阴虚火旺的也不适合。

茯苓

香砂六君丸

出自:《古今名医方论》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

功效:益气补中,化痰降逆

适用人群:

香砂六君丸是在四君子汤补气的基础上加了化痰、祛湿、行气的药物,最适合因脾胃虚弱,导致痰湿内扰,引起的脘腹胀痛、食物不消化,伴随有呕吐、腹泻的症状。痰湿重的人舌象常为舌头胖大,两边有齿痕。

香砂六君丸不适用于口干、舌少津、大便干燥者。

陈皮

补中益气丸

出自:《脾胃论》

组成:黄芪、甘草、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适用人群:

补中益气丸适合平时劳心劳神较多,工作压力大,长年用脑影响脾胃功能的人。怎么吃都不胖的人,胃口好、很能吃,但就是不长肉,这是因为脾虚,不能将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被身体吸收。这种情况,可食用补中益气丸。

保和丸

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功效:消食,导滞,和胃。

适用人群:

代谢较差的人,用保和丸促消化,改善积食

保和丸本身的作用就是促消化,改善积食。所以代谢差的人群,比如老年人。

消化道疾病患者,用保和丸促进排便

胃病、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患者,都可以用保和丸改善肠胃不适。保和丸中的陈皮、半夏、茯苓以及连翘相互结合后,能够起到消食导滞、理气和胃的作用。总是因为消化道疾病出现便秘的人群,也能因为保和丸而促消化,尽快代谢出人体内的垃圾。

服用保和丸期间忌食 *** 、生冷、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人体积食、燥热、痰湿,影响保和丸的疗效。

平胃丸

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

适用人群:

如果说保和丸适合积食导致的湿热,那么平胃丸要着眼于“寒湿”+“积食”,寒湿困阻脾胃导致胃脘胀满、嗳气、打嗝、消化不良,最重要的一点舌苔又白又腻。

人参健脾丸

出处:《医方集解》

组成:人参、白术、陈皮、麦芽、山楂、枳实。

功效:健脾消食。

主治:脾虚食积证。症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体倦少气,舌淡苔白,脉虚弱。

适用人群:

人参健脾丸适用于面色苍白,胃腹冷痛,容易饥饿、食少,饭后胀满,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口舌生疮等情况。

参苓白术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肉、桔梗、薏苡仁、缩砂仁,白扁豆。

功效:健脾益气,利湿止泻。

适用人群:

参苓白术散重健脾益气,其次利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证引起的饮食不化,胸脘气机不舒,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木香顺气丸

组成:木香、砂仁、香附(醋制)、槟榔、甘草、陈皮、厚朴(制)、枳壳、苍术(炒)、青皮(炒)。

功效: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主治: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适用人群:

木香顺气丸行气通便、泻下攻积,药力较强。主要针对寒湿、阴冷导致的气机不畅,腹胀等情况。有实热,因为热导致的胀不建议使用。

使用以后还需要注意调补脾胃,可以用香砂六君子丸、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等等,也可以用食疗的山药、莲子肉、芡实等等,慢慢调补脾胃,补足正气。

健脾祛湿不上火,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胃主收纳,脾主运化,脾胃功能差对身体影响极大,像生活中经常有人不消化、反酸嗳气、胃部不适,这些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而且生活习惯不好,饮食不注意,不止成年人会有脾胃虚弱的情况,小孩也有。市面上健脾的药物很多,但是不对症的药物吃下去可能会引起上火和其他副作用,所以今天就来说一下哪种药健脾祛湿不上火以及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健脾胃祛湿不上火的中成药有哪些

1、山葡健脾颗粒

成分:山楂、沙棘、葡萄糖酸锌。

功效:有健脾、消食、行气的功效。

适宜人群:适用于1-7岁的儿童,对于小孩子因为脾虚引起的不消化、厌食、挑食、异食癖和口舌生疮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药物是淡黄色颗粒,味道酸甜,一天一次每次一袋。山葡健脾颗粒暂时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但是小孩子还是不能长期吃,最久不超过三个月。如果症状得不到缓解,请及时就医。

2、启脾丸

成分:人参、山药、莲子、茯苓、泽泻、炒山楂、炒六神曲、炒白术、陈皮、炒麦芽、甘草。

功效: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适宜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弱,容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人群。虽然人参温燥,但莲子清热,不会上火。暂时没有发现什么副作用,但是感冒时不宜服用。另外长期厌食的人应该去医院就诊,如果是婴幼儿用药,应该要得到专业医师的指导。启脾丸每天吃2-3次,一次一丸,服用前要把塑料球壳和蜡皮去掉,然后可以凭个人喜好选择是吞服还是嚼服。

3、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茯苓、砂仁、桔梗、山药、麸炒白术、炒白扁豆、麸炒薏苡仁、甘草。

功效: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适宜人群:参苓白术丸适用于有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等症状的人群,但如果伴随有大便不通畅、 *** 有下坠感的人就不能吃了。服药期间不得同时服用藜芦、皂荚、五灵脂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也不宜和感冒药一起吃。如果用药两周后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去就诊。

4、香砂六君丸

成分:砂仁、木香、茯苓、陈皮、党参、姜半夏、炒白术、炙甘草。

功效:有益气、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功效。

适宜人群:对于脾虚、气郁的人很适用,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腹胀、嗳气、大便不成形的症状。平时容易不消化、面色发黄、口中寡淡无味、或者偶尔会呕吐清水的人,可以服用香砂六君丸来调理。虽然没什么副作用,但是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服药三天症状没缓解就要去医院就诊。用药期间也要保持饮食上的清淡。

5、健脾丸

成分:主要成分是党参、陈皮、炒白术、炒枳实、炒山楂、炒麦芽。

功效:健脾和胃。

适宜人群:对于脾胃虚弱的,有腹胀腹泻、闷气、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症状的人群都可以服用健脾丸进行调养。但是若是平时有口干少津、手脚心发热的人,以及患急性肠炎腹泻,有腹痛、大便水样或发烧情况的人,就不适合吃健脾丸。小孩用药要咨询医师或者药师,服药期间不能吃生冷难消化的东西。

6、香砂养胃丸

成分:砂仁、木香、制半夏、姜厚朴、醋香附、豆蔻、广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炒枳实、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主要功效是温中散寒、健脾胃。

适宜人群:对于食欲不振、胃胀气、反酸、嗳气等症状的患者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本身有胃部灼热导致胃痛,口舌干燥的人不宜服用。其余对症的患者只需要温水送服即可,每日三次,一次8丸,长期服用的话更好咨询医师,看有无禁忌。用药期间同样忌生冷以免影响药效。

7、补中益气丸

成分:主要成分是党参、当归、柴胡、炙黄芪、炙甘草、升麻、炒白术、陈皮。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适宜人群:对于常有疲惫感觉的乏力,以及内脏下垂的人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补中益气丸有升阳、举陷的作用,对于痔疮引起的脱肛情况也有疗效。若是高血压患者,就不适合吃补中益气丸。建议是空腹饭前或者饭中吃,要是吃药两周症状还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了,要立即停药。

春节过后,如何健脾养胃?少不了这些中成药

每年春节过后,各地医院都会迎来患者就诊的小高峰。这其中,不少是因为春节期间大吃大喝、饮食不节引起肠胃方面的毛病。其实,胃病在我国相当普遍,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导致脾胃受伤,使胃炎、肠炎等成为生活中的常见病。胃肠炎反复发作,还可能导致胃癌,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如何保养肠胃迫在眉睫。

本期指导专家——

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王金山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

*** 福州总医院之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开渊/吴志/罗金财

为您介绍传统中医学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健脾养胃中成药。

春节期间,人们免不了尽兴吃喝,由此患上胃胀腹胀,或食后胀甚、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甚至腹泻便秘等症状的人会明显增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伤食”(或称消化不良)。伤食是饮食不节引起的脾胃失和,常会因年龄、体质、虚实等不同而有不同表现。中医认为,对症选用健脾养胃的中成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香砂养胃丸

主治症型:寒湿阻滞。

表现:食后腹胀,不思饮食,胃内嘈杂不适,呕吐酸水,肠鸣便溏,四肢倦怠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

香砂养胃丸是一种很常见的中成药,主要由木香、砂仁、白术、茯苓等12味中药组成。香砂指的是木香和砂仁,木香理气调中止痛,砂仁化湿行气温中,二者合用具有化湿调中、理气止痛的作用,加上药物其他成分,增强了行气、温中、化湿的作用。

因此,香砂养胃丸主要用于因寒湿阻滞、脾胃运化无力、消化机能减弱所致的消化不良,以及大便时溏时泄、肠鸣、倦怠无力者。香砂养胃丸可以健脾理气化湿,平时咳嗽痰多,伴有四肢倦怠无力、气短懒言等症状时,用香砂养胃丸也较好。

现代药理作用表明,香砂养胃丸具有调整消化液分泌功能,改善食欲,促进肠道积气排出;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治疗“老胃病”有着不错的功效;对胃溃疡的形成有明显的抑 *** 用,可降低溃疡发病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有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汁的分泌,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并降低胆囊的压力。

>>用法及注意事项

1.服用香砂养胃丸的剂量,一般是每次9克,每日2次。服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用药超一周,需咨询医生。

2.该药为黑色,气微,味辛、微苦,更好用温开水送服。患者比较容易感到手脚冰凉,或因脾胃虚寒引起恶心吐酸水时,可用姜汤送服,能加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3.对该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临床上有香砂养胃丸致急性过敏性荨麻疹的报道。

4.服药期间不要吃生冷油腻食物,因为生冷的东西能加重寒湿,不利于药效发挥。

5.该药芳香温燥,出现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等胃阴亏损的热症表现时,不宜服用本药。

香砂六君丸

主治症型:脾虚气滞。

表现: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脘(胃)腹胀痛,或气虚肿满;气滞痰阻,胃气上逆,以呃逆连声,胸胁胀满,脘闷食少,恶心嗳气,或肠鸣矢气,或呼吸不利,头目昏眩,平时多痰,苔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呃逆证候。

香砂六君丸是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的基础上加入制半夏、陈皮而成。四君子主要起补气的作用;制半夏燥湿以制痰,陈皮利气以行痰)的基础上增加木香和砂仁两味药而成。

对于这个方子,清代伤寒大师柯琴认为,脾胃之气如果虚弱,各种病就会出来,所以四君子汤补脾胃之气虚,非常重要。加上陈皮可以理肺气,半夏可以燥湿化痰,木香通三焦之气,砂仁收敛脾肾元气,这4味“臣药”辅助“四君子”,效果非常好。

>>用法及注意事项

1.阴虚之人不宜,因为此方中温性药物较多。阴虚多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

2.正气虚损,一定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因此滋补也需要有个过程,不能指望今天吃了,明天见效。一般如果对症,可以徐徐服用,脾胃之气会慢慢充足。脾胃之气充足,正气自来。

3.儿童孕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方可。

4.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5.用量:每次服12丸,每日3次。7天1疗程,可连服1~2个疗程。

温馨提示: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不可混用

香砂养胃丸与香砂六君丸两种成药药名十分接近,在药店往往也会摆放在同一位置,有患者认为二者疗效大同小异,可以替代。实际并非如此。

香砂六君丸,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滞湿阻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嗳气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状。香砂养胃丸比香砂六君丸的药性更温热一些,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或隐痛、吐酸水,不思饮食等症状。

另外,因脾胃虚寒引起恶心吐酸水时,服用香砂养胃丸可用姜汤送服,能加强降逆止呕的功效。如果觉得以上表述复杂,可以简单归结于胃寒服香砂养胃丸,脾虚用香砂六君丸。

参苓白术散

主治症型:脾虚夹湿。

表现:食少便溏(注:便溏即大便不成形之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腻等。

参苓白术散是中药方剂,由人参、白术、白茯苓、桔梗、莲米、薏苡仁、淮山药、扁豆、甘草组成。该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脾虚夹湿之证。

临床上,该药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本方煎剂小剂量对肠管有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能增强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该方治疗脾气虚之肠病,适合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流变学的指标。

因此,西医诊断为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附件炎、气管炎等症状,均可按医嘱服用参苓白术散。该药还用于治疗慢性泄泻、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鼻窦炎、缓解期肺心病、放射病等,也常用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亦治小儿脾疳(面色萎黄,形容憔悴,毛发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饮食,睡卧不宁)。

参苓白术散作为一种散剂(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相对参苓白术丸服用后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被机体吸收,参苓白术散服用后可快速吸收。当疾病症状比较严重时,一般服用散剂。散剂是中医药古老剂型之一,易于敷布吸收,奏效快,剂量容易控制,药质比较稳定。同时,该方适于小儿服用,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用法及注意事项

1.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2.服本药时忌食生冷油腻之品,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也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此药组成中含甘草,不可与海藻、大戟、芫花、甘遂同时服用。肾脏病、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也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3.该方稍偏温燥,阴虚火旺者慎用;高血压、感冒热症者、孕妇忌用。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 *** 有下坠感者忌服。

4.该药副作用可能会引起食欲亢进、口干舌燥及因多食导致肥胖。

5.服药2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大山楂丸

主治症型:饮食积滞。

表现:食积不化,痞满腹胀,饮食减少,大便恶臭呈糊状,舌苔厚或脉濡。

大山楂丸是由山楂、六神曲、炒麦芽组成,有消积化滞的功效特点。一般食积内停引起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均可用本药,但用于过食肉类导致的伤食效果更佳。平时饮食差、吃饭不香者也可服用。

>>用法及注意事项

1.饭后服,每次1~2丸,每日1~3次,小儿酌减。

2.胃酸多、烧心者不宜服。

健胃消食片

主治症型:脾虚胃弱。

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

健胃消食片由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组成,有健胃、消食、化积的功效。

本药适用于脾胃虚弱不太严重的消化不良,对过食米面、蔬菜造成的积食效果好;对小儿厌食效果也不错。脾虚者服用一般还有助改善机体营养状态。

>>用法及注意事项

1.每次4~6片,每日3次,饭后15分钟后服。

2.可咀嚼,其味道不错且吸收比较快,咽下后宜喝点水。

3.忌吃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急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腹胀痛,应禁服。

相类似的药1——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陈皮、枳壳、神曲、麦芽、山楂等组成,有补气健脾、消食开胃的功效,用于脾虚较严重的伤食患者。本药以补脾为主,消积理气为辅,“补消”并行。主要适用证为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

用法用量:大蜜丸每次服2丸,每日2次,可连服7~10天。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之品,感冒发热者不宜服用。

相类似的药2——香砂和胃丸

香砂和胃丸由木香、砂仁、陈皮、厚朴(姜炙)、香附(醋炙)、枳壳(麸炒)、广藿香、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莱服子(炒)、苍术、白术(麸炒)、茯苓、半夏曲(麸炒)、甘草、党参等组成,有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吞酸嘈杂、大便不调。

用法: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哺乳期妇女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枳实导滞丸

主治症型:食滞兼有湿热中阻。

表现:脘腹胀满,干哕,口中酸腐,腹痛泄痢,舌红苔黄腻,脉沉滑数等。

积实导滞丸由枳实、大黄、黄连、黄芩、六神曲、茯苓等组成,有消积导滞、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胃肠湿热、食滞内阻之消化不良,即偏重于食滞兼有湿热中阻患者,同时也治慢性便秘、细菌性痢疾。

>>用法及注意事项

1.每次6~9克,每日2次。一般服1~3天,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2.忌食辛辣燥热之品。

3.老人及体虚者慎用。

保和丸

主治症型:食滞胃脘型。

表现:食积停滞,脘腹痞满,呕吐泻泄,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

保和丸由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组成。其主要功能就是消食化积,主要用于平素脾胃好,因一时贪吃而引起的积食。保和丸是作用平缓的消导中药,老人小孩皆可服用,但偏重于消食化热。

>>用法及注意事项

1.水丸每次6~9克,每日2次;浓缩丸每次8丸,每日3次,小儿酌减。饭前温开水送服,一般可连服2~3天。

2.忌生冷、油腻。

3.有明显气虚或无积滞者慎服。

良附丸

主治症型:寒凝气滞。

表现:心胸头痛,每于受寒后诱发,气短、胸闷、胸痛等;畏寒面青,手足不温,苔白或滑腻或暗红,脉紧。

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醋制)组成,有温胃理气的功效,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用法及注意事项

1.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2.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3.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

4.胃部灼痛、口苦便秘之胃热者不适用。

5.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加味左金丸

主治症型:肝胃不和。

表现:胃脘胁肋闷胀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巅顶疼痛,呕吐涎沫,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弦。实证居多,属肝气犯胃引起的肝胃失和证,伤食者平素情绪抑郁更易加重病情。

加味左金丸由黄连(姜炙)、吴茱萸(甘草炙)、黄芩、柴胡、木香、香附(醋制)、郁金、白芍、青皮(醋制)、枳壳(去瓤麸炒)、陈皮、延胡索(醋制)、当归、甘草等组成。本药有平肝降逆、疏郁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化火、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躁易怒、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用法及注意事项

1.成人每次服9克,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服成人量1/3。

2.忌气恼、辛辣油腻饮食;孕妇及体虚无热者忌服。

相类似的药1——越鞠丸

药物组成: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

功效特点:理气解郁,宽中除满。

本品重在疏通气机,能治气、血、痰、火、湿、食之“六郁”,可用于肝胃气滞兼有湿滞、食积之证。适用主证有胸脘痞闷,饮食停滞,或两肋及胃脘胀痛或刺痛,饮食无味,呕吐酸水等。也用于属此型的慢性胃炎、胆囊炎、慢性肝炎等。

用法用量:每次服6~9克,每日服2~3次。可连服3~5天。

注意事项:气虚者禁用。

相类似的药2——舒肝片

药物组成:砂仁、陈皮、沉香、豆蔻、茯苓、木香、枳壳、延胡索、川楝子、白芍等。

功效特点:助消化,舒气开胃,消积滞,止痛除烦。

本品主治肝气不舒兼食滞难消者。适用主证有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倒饱嘈杂、周身串痛等。也可用于慢性肝病和胃炎等。

用法用量:每次4片,每日2次。可连服5~7天。

注意事项:忌油腻辛辣,忌激动或生闷气;不适用于小儿、年老体弱者。急性胆囊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者禁用。

相类似的药3——越鞠保和丸

药物组成:栀子(姜制)、六神曲(麸炒)、香附(醋制)、川芎、苍术、木香、槟榔等。

香砂六君丸和参苓白术丸的区别,香砂六君丸和参苓白术丸哪个减肥好-第1张图片-

功效特点:舒肝解郁,开胃消食。对于气郁停滞、倒饱嘈杂、胸腹胀痛、消化不良等有效果。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克,每日1~2次。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者不宜用。

一个中成药,补脾胃之气,化脾胃之痰

今天再给大家说上一个中成药,香砂六君丸。


在药店的货架上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有什么作用?能治疗哪些疾病?且听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香砂六君丸: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


香砂六君丸是以四君子汤作打底,哪四位君子呢?分别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是补气之一方,主要补脾胃之气。


脾气虚有哪些表现呢?


比方说,容易乏力,提不起精神;常常觉得气短,气不够用;讲话声音低微,不洪亮;爱出虚汗,稍微活动一下,汗液就满脸满后背流淌;消化功能也不怎么好,容易腹胀,腹泻等等。


四君子汤用人参来益气,也有用党参的,人参的作用就像秤砣,它有千斤的力量,很多人吃完以后上火,相比之下,党参就平和了许多。

又用了白术健脾。脾在中医五行中属土,白术气香,颜色有点儿发黄,这些外在的象都是中土之象,都属于土气的特征。所以白术和脾胃是比较投缘的,可以让脾胃强壮起来。


茯苓利湿,脾主运化,脾虚了,脾不运化了,就长湿气,茯苓可以把脾胃里的湿气通过水道排出去。


这三者之间是这么一种关系:白术把脾胃这块田地开垦出来,人参负责施肥,但是农田积水太多了,肥料很容易沤在那里,吸收不到,茯苓一去,等于是给这块田地通开一条沟渠,把水湿排出去。


甘草从中调和,让大家齐心协力,不闹矛盾,也叫和事佬。


四位君子至温、至和、至刚、至正,组合在一起专补脾胃之气。


四君子汤,因为实在太好用了,所以一经问世,很快名扬四海。前人打下了夯实的地基,后人便开始在这地基之上“盖楼”。


气虚又有痰湿,加陈皮、半夏,这两味药都有化痰的作用。


脾主运化,脾虚容易生湿,湿气郁积的久了,就变成了粘稠的痰。现在,有很多人脾气是虚的,但更多的人其实是气虚又有痰湿。


那么,痰湿又有哪些表现呢?


比方说,嘴里黏腻,喉咙不清爽,有异物感,老想清嗓子;头油特别多;爱吐痰;舌头一伸出来,舌苔又厚又腻等等。


凡是遇到那些个痰湿很重的人,中医大夫在开方子的时候,几乎都会加一点半夏进去。


半夏,最厉害的作用就是化痰,其次,它还能降逆,可以把化开的痰浊往下降,这就像什么,就像一根沾满油星的筷子,先点几滴清洁剂,然后用抹布从上往下这么一捋,它就干净了。


陈皮化痰虽然比不过半夏,但是作为小跟班,有了它的协助,可以让半夏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两味药组合在一起也可以看作是一半的二陈汤,另一半是谁?茯苓、甘草。


大家看,茯苓、甘草和人参、白术组合在一起是四君子汤,和陈皮、半夏组合在一起是二陈汤。如果说四君子汤是补气之一方,那二陈汤就是当之无愧的化痰之一方。


把这两个方子揉和到一起是六君子汤。用六君子汤来补气,化痰,再妙不过。反过来,也只有把痰湿化掉,气才能补得进去,才能补到位。


大家可以想一下,痰湿是什么?是病理产物,对吧,也可以说它是人体的垃圾,有痰湿说明身体不够通透,有淤堵,这种状态直接补,是补不进去的,要先通再补,或者说一边通一边补,就好像山里暴发了泥石流,滚落的石块把进出的道路堵塞了,要想把物资输送进去,是不是得先开路。


否则补再多的气也流通不了,还会堵在那里,让淤堵的地方更堵。为什么有些人吃补气药,吃完以后气闷,胸闷,就是这么个道理。


好,讲到这,六位君子已经陆续登场了,还剩下谁?木香和砂仁,合起来叫香砂六君丸。

木香和砂仁有行气的作用,气机运行起来,痰湿会走得快一些,不容易堵在某个地方。另外,还能把堵塞的气机疏通开来。


香砂六君丸也是借鉴了古人的智慧,它的前身是香砂六君子汤,清代名医罗美的《古今名医方论》有过记载,说它适合“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


翻译过来,就是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痰湿的症状,具体来讲,一个人疲劳乏力,少气懒言;晨起吐痰,喉咙有异物感;腹泻,大便长期不成形;腹胀,嗳气,食欲不振......这个时候,就可以吃上一点香砂六君丸。


再有就是虚不受补的人,如果舌质淡胖,舌苔白腻,也可以用砂香六君丸来为身体开路。


PS:文章来源 *** ,侵删。所涉及到的各类疗法、药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有上述情况还请找专业大夫进行辨证。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了!

四君子丸、六君子丸、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十种补气的中成药

气虚体质是指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自汗、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畏寒肢冷、疲倦无力、精神萎靡、记忆力差,女性易出现月经崩漏。气虚者体力和精力都明显感到缺乏,稍微活动一下或工作、运动就有疲劳及不适的感觉,易患感冒。

脾是生气之源,肺是主气之枢,因此,气虚体质要壮脾肺,如果脾虚,就不能行气,易引起气滞腹胀,所以,这种时候非但不能泻,还得靠补中益气来治脾虚,补好了脾,就能行气解腹胀。

补气类中成药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肺气虚证。适用于肢体倦怠乏力、呼吸气短、动则气促、声低懒言、面色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则虚热自汗、脱肛、子宫脱垂等症。下面逸仙药师介绍十种补气的中成药,以供大家参考。

1、四君子丸

由党参、白术(麸炒)、茯苓、炙甘草组成。方中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温补中气,就像温文尔雅的君子,因此叫“四君子”,此方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益气健脾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2、六君子丸

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半夏(制)、陈皮。因此除了补脾益气功效外,还有燥湿化痰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3、香砂六君丸

在六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木香、砂仁。因此除了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外,还兼有和胃作用。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4、补中益气丸

由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组成。党参和炙黄芪益气,当归补血;炙甘草和白术健脾调胃;柴胡、升麻升举阳气;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共凑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 *** 下坠。 注意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以及高血压者。

5、参苓白术丸

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组成。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6、人参健脾丸

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兼有安神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7、人参归脾丸

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蜜炙)、当归、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组成。除了健脾益气,还兼补血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8、黄芪颗粒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水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

9、 五加参蛤蚧精

由刺五加、蛤蚧、肉苁蓉、人参、人参露组成。补肺气、益精血。用于元气亏损,肺虚咳嗽,病后衰弱。

10、人参茎叶皂苷胶囊

人参茎叶皂苷。健脾益气。用于气虚引起的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纳呆。

用于气虚的中成药众多,使用需辩证,如气阴两虚、自汗可选生脉饮;心气虚寒、失眠多梦可选柏子养心丸;表虚不固、易感风邪可选玉屏风;气滞血瘀导致冠心病可选理气舒心丸;气血两虚可选十全大补丸;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可选参芪五味子片;心气虚损型胸痹心痛可选补心气口服液;脾肾阳虚、失眠多梦可选刺五加片。

另外,补气类中成药,其用药依据是“虚者补之”和“损者益之”,为治疗气虚证而设,实证或虚实夹杂证不宜使用。因此,患者用药时必须分清病性、病位、虚实真假。建议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同时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注意:以上图片来源于 *** ,不作为用药依据

标签: 香砂 白术 区别 哪个 减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