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排名-问答-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排名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4 0
江南大学之一,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哪些大学是2023年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实力最强,更具竞争力,办学水平更高的高校?

为了给2023年全国高考考生及家长选择报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提供参考指南,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撰写完成、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榜单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位列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前3强;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稳居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前3甲。 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位居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前3强。 贺州学院、淮阴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名列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前3强。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首发于2015年,至今已有9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参评高校数量最多和参评专业规模更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坚持实施分类分级分档评价,按“研究型”和“应用型”2个类型进行评价;2022年起,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星级评价基础上,将中国大学专业分为A++、A+、A、B++、B+、B、C和D等8个档次进行评价。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评价指标由学科水平、培养质量、师资水平、专业水平和专业影响等5大指标构成,以艾瑞深“大学360度全景数据平台”为数据支持,涵盖了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100多项评价观测指标,全国共有1225所本科高校的近6万个本科专业上榜。

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北京大学物理学、哲学等43个专业位列世界一流专业行列

榜单显示,在最新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中,武汉大学测绘工程、武汉大学测绘工程、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北京大学历史学、临床医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等43个本科专业获评2023中国八星级专业(8★),挺进世界一流专业、中国最顶尖专业行列,是2023年有志于成长为未来政商学界等行业领袖和顶尖人才的中国高考更优秀考生的首选专业。

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山东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等16个本科专业获评2023中国七星级应用型专业(7★),入围世界知名、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行列。

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夺得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榜首

在最新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华南理工大学(7★,A++)、江南大学(7★,A++)实力最强,水平更高,更具竞争力,勇夺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榜首。河南工业大学(6★,A+)、齐鲁工业大学(6★,A+)、中国农业大学(6★,A+)位列第3。天津大学(6★,A+)、武汉轻工大学(6★,A+)、南昌大学(6★,A+)位列第6。安徽农业大学(5★,A+)、南京农业大学(5★,A+)、中国海洋大学(5★,A+)、陕西科技大学(5★,A+)、昆明理工大学(5★,A+)、南京林业大学(5★,A+)、上海海洋大学(5★,A+)、河南科技大学(5★,A+)、天津科技大学(5★,A+)、北京工商大学(5★,A+)、青岛农业大学(5★,A+)、中南林业科技大学(5★,A+)、西南大学(5★,A+)、宁波大学(5★,A+)、大连工业大学(5★,A+)、郑州轻工业大学(5★,A+)位列第9。

贺州学院、淮阴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稳居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首位

在最新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中,淮阴工学院(6★,A++)、徐州工程学院(6★,A++)、贺州学院(6★,A++)水平更高,名列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之一。长江师范学院(6★,A+)、安徽科技学院(6★,A+)、合肥学院(6★,A+)、韶关学院(6★,A+)、盐城工学院(6★,A+)、吉林工商学院(6★,A+)、黑龙江东方学院(6★,A+)、河南牧业经济学院(6★,A+)、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6★,A+)、海南热带海洋学院(6★,A+)位列第4。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

档次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星级

办学层次

A++

1

华南理工大学

7★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1

江南大学

7★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3

河南工业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3

齐鲁工业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3

中国农业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6

南昌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6

天津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6

武汉轻工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9

安徽农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北京工商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大连工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河南科技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昆明理工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南京林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南京农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宁波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青岛农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陕西科技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上海海洋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天津科技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西南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郑州轻工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中国海洋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25

上海交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25

浙江工商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B++

27

安徽工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北京林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长沙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大连海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东北林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东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福建农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福州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甘肃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广东海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合肥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河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河南科技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河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湖北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湖北文理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湖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华东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华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华中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吉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集美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江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江西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内蒙古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南京财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宁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齐齐哈尔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青海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山东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山西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上海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沈阳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四川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四川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天津商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西华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新疆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浙江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浙江海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浙江农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北方民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渤海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成都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大连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广东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广州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贵州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海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河北科技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湖北民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吉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吉首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暨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江苏海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南京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南京师范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山东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山西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上海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深圳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石河子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天津农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西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西南民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湘潭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延边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云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浙江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重庆工商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103

安徽工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北京联合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北京农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长春工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广西科技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黄冈师范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锦州医科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兰州理工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鲁东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闽南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山西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西南林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安徽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北华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长春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长江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大连民族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广西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广西中医药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河北经贸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湖北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吉林财经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辽宁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临沂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内蒙古工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内蒙古民族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青岛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陕西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沈阳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四川轻化工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塔里木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武汉工程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西北民族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 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 农牧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西南科技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新疆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烟台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扬州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云南中医药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浙江科技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

档次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星级

办学层次

A++

1

贺州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1

淮阴工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1

徐州工程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安徽科技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长江师范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合肥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黑龙江东方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吉林工商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韶关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4

盐城工学院

6★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A

14

蚌埠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北部湾大学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长春科技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滁州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广西科 *** 范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湖北工程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湖南文理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济宁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荆楚理工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齐鲁医药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青岛工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泉州师范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绥化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西昌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运城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枣庄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浙江万里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郑州科技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A

14

重庆三峡学院

5★

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

B++

36

安康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贵阳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哈尔滨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河北科 *** 范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菏泽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金陵科技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晋中信息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喀什大学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陇东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闽南科技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内江师范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南京晓庄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南阳理工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曲靖师范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商丘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四川旅游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天津天狮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通化师范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铜仁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文山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信阳农林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许昌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36

重庆文理学院

4★

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B+

66

安阳工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鞍山师范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常熟理工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韩山师范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衡阳师范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怀化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黄山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晋中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廊坊师范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岭南师范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商洛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邵阳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沈阳工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石家庄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武昌工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新乡工程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烟台理工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宜宾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肇庆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浙江树人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B+

6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

2023江南大学专业排名,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A++,3个专业A+

2023年,江南大学哪些专业位列世界一流专业、中国顶尖专业、中国一流专业和中国高水平专业行列?

2023年全国高考即将到来,为了给2023年全国高考考生及家长选择报考江南大学提供参考指南,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撰写完成、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2023江南大学各专业排名。

江南大学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国二线城市),中国综合类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大学。榜单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排行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排名前3甲。 武昌首义学院、三亚学院、西安欧亚学院位列2023中国民办大学排名榜首。宁波诺丁汉大学名列2023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榜首。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位列2023中国高职院校排名首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名列2023中国职业技术大学排名冠军。

在最新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江南大学位列全国第55名,名列2023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第27名,位列2023江苏省大学排名第9名。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分类排名中,江南大学跻身研究型大学行列,被评为2023中国特色研究型大学。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江南大学荣膺2023中国五星级大学(5★)美誉,跻身世界知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行列。

榜单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排名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前3强;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名列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前3甲。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中,江南大学位居全国第113名,共有1个专业评级为中国七星级专业(7★),1个专业评级为中国六星级专业(6★),3个专业评级为中国五星级专业(5★),33个专业评级为中国四星级专业(4★),3个专业评级为中国三星级专业(3★)。在2023中国大学专业分档排名中,江南大学2个专业评为A++,3个专业评为A+,8个专业评为A,28个专业评为B++,3个专业评为B+,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食品科学与工程(第1名,A++)等专业荣膺2023中国七星级专业(7★),入围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生物工程(第2名,A++)等专业荣膺2023中国六星级专业(6★),跻身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包装工程(第2名,A+)、纺织工程(第5名,A)、轻化工程(第8名,A)等专业荣获2023中国五星级专业(5★),挺进世界知名专业、中国一流专业行列。

酿酒工程(第5名,A)、环境设计(第6名,A+)、数字媒体技术(第7名,A)、公共艺术(第8名,B++)、食品质量与安全(第8名,A)、服装设计与工程(第9名,B++)、视觉传达设计(第11名,A+)、教育技术学(第11名,A)

服装与服饰设计(第12名,B++)、数字媒体艺术(第13名,A)、工业设计(第16名,A)、艺术设计学(第18名,B++)、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第19名,B++)、制药工程(第21名,B++)、物联网工程(第23名,B++)、机械工程(第27名,B++)、动画(第27名,B++)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第30名,B++)、小学教育(第31名,B++)、生物技术(第31名,B++)、环境工程(第32名,B++)、应用化学(第34名,B++)、化学工程与工艺(第34名,B++)、工商管理(第34名,B++)、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第36名,B++)、临床医学(第40名,B++)、自动化(第41名,B++)、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第54名,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62名,B++)、金融学(第93名,B++)、会计学(第112名,B++)、汉语言文学(第115名,B++)、英语(第134名,B++)等专业获评2023中国四星级专业(4★),入选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专业行列。

舞蹈编导(第19名,B+)、产品设计(第64名,B+)、思想政治教育(第137名,B+)等专业荣得2023中国三星级专业(3★),进入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行列。

张雪峰谈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专业真的很烂吗?

张雪峰最近因为专业推荐的问题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不过很多同学还是觉得他的一些意见很有参考价值,对专业的认识也更深入。那么,张雪峰谈食品科学与工程时候是怎么说的呢?食品专业真的很烂吗?老师接下来就给同学们好好分析一下。

一、张雪峰谈食品科学与工程

张雪峰老师在高考志愿指导中专门介绍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他介绍说,该专业原属轻工类专业,这个专业看似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实则就业很不错。因为“民以食为天”,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食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是吃得饱,而是要讲究吃的好,吃的健康。从这个角度来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是比较容易就业的。

那么,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怎样的专业呢?让老师来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一下。

这门专业培养的是扎实掌握化学、生物学知识,可以在食品领域从事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等技术人才。它是衔接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纽带,在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愈发关注的背景下,该专业毕业生在营养健康领域、监督管理领域等都有不错的发展,可以从事营养师、食品研发人员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领域,所以大学课程是很多的。食品加工方式、食品原料化学分析,包括人体的新产代谢方式都是该专业要学习的内容。在老师看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比较有趣的专业,而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毕业后除了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岗位,还能把大学里学到的知识用在平时生活中,比如看食品的成分是否安全,某种食物营养够不够丰富等。如果喜欢这方面的研究,愿意沉下心开发新食品,报考该专业就是不错的选择。

老师根据2023年校友会专业排名榜,整理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排名,供参考。同学们可以在文章结尾填写成绩,看看这些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更低录取分数线。

档次

全国排名

学校名称

星级

办学层次

A++

1

华南理工大学

7★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1

江南大学

7★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3

河南工业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3

齐鲁工业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3

中国农业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6

南昌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6

天津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6

武汉轻工大学

6★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A+

9

安徽农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北京工商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大连工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河南科技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昆明理工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南京林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南京农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宁波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青岛农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陕西科技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上海海洋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天津科技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西南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郑州轻工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中国海洋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25

上海交通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A

25

浙江工商大学

5★

中国一流专业

B++

27

安徽工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北京林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长沙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大连海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东北林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东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福建农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福州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甘肃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广东海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合肥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河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河南科技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河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湖北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湖北文理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湖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华东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华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华中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吉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集美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江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江西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内蒙古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南京财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宁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齐齐哈尔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青海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山东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山西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上海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沈阳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四川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四川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天津商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排名-第1张图片-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西华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新疆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浙江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浙江海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浙江农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27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北方民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渤海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成都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大连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广东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广州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贵州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海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河北科技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湖北民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吉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吉首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暨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江苏海洋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南京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南京师范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山东理工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山西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上海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深圳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石河子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天津农学院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西北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西南民族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湘潭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延边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云南农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浙江工业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72

重庆工商大学

4★

中国高水平专业

B+

103

安徽工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北京联合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北京农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长春工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广西科技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黄冈师范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锦州医科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兰州理工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鲁东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闽南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山西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03

西南林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安徽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北华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长春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长江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大连民族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广西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广西中医药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河北经贸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湖北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吉林财经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辽宁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临沂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内蒙古工业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内蒙古民族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青岛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陕西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沈阳师范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四川轻化工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塔里木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武汉工程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西北民族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 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 农牧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西南科技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新疆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烟台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扬州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云南中医药大学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B+

115

浙江科技学院

3★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二、食品专业真的很烂吗?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烂,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可选择的岗位有很多。毕业后主流的发展方向是去食品相关企业就业,适合的岗位有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营销推广等。

除此之外,近些年由于国家对食品安全管控越来越严格,大家也可以考虑报考公务员,考入海关、商检、食品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安全监管等工作。

另外,如今人们对食品营养也很关注,大家毕业后也可以考虑从事营养师的工作,比如为减肥者规划饮食,为婴幼儿安排辅食等。可以考取营养师证书,让自己在就业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总之,食品专业是很不错的专业,大家可以放心填报哦!

就在今天!又一大学专业排名揭晓,中国农业大学15个专业位居全国第1

6月15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农业大学共有74个专业上榜,实现专业100%上榜。其中,20个专业获评A+,较上次排名增加2个。同时,学校15个专业位列全国第1,总数较上次排名增加2个。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迄今为止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更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排名指标体系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共25项测量指标。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包括787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每个专业发布的是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1076所高校的30772个专业点上榜。

以全国排名前2%或前2名作为A+专业的标准。此次,中国农业大学共有20个专业获评A+。其中,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学、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生物育种科学、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土地整治工程、中兽医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等15个专业位列全国第1。草业科学、酿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资源环境科学等4个专业位列全国第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3

中国农业大学20个A+专业

与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相比,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农业工程、生物育种科学3个专业新晋全国之一

农学专业依托农学院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全国首个通过

三级认证的农科类专业。专业紧密围绕国家现代农业重大需求,紧跟作物学科发展前沿,致力于培养行业领军人才。专业近三年本科生深造率达62%,多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就业学子多去往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公务员及各省市选调生、央企与大中型国有企业。(数据截至2023年3月)

农业工程专业依托工学院建设,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致力于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近3年平均工作就业率为45.45%,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包括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前景广阔。此外,专业与美国普度大学开设农业工程(中美联合培养)项目,采用“2+2”培养模式。毕业生可在农业工程类及相关专业攻读硕士、博士,或出国深造。近3年平均深造率约50%。(数据截至2022年3月)

生物育种科学专业于2022年获批设立,是全国首个生物育种科学本科专业。专业为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采用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依托学校优秀的师资力量与教学科研平台,从本科开始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开展本硕博衔接培养,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同时,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强基计划学生在读阶段开展自主科研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活动。

优化专业布局、建设一流专业是振兴本科教育、提升本科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和“谋划建设新专业”打造双轮驱动,不断推进本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36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校内可参评专业的90%。2个专业入选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此外,学校拥有1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是获批专业数最多的学校

与此同时,学校大力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牵头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农林类专业认证标准,成为农科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者。农学专业率先通过国家农科专业(第三级)认证;植物保护、园艺2个专业率先通过中俄联合认证;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力一流。

“育天下之英才”是中国农业大学不变的初心。2023,欢迎各位优秀学子报考中国农业大学,在这里感受一流专业底蕴,触摸金色梦想!

欢迎关注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官网、官微、招办,软科官微、官网等

推荐国内学科(专业)世界排名前10的大学

中国高校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专业)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相当数量的学科迈进了世界一流学科行例,不少学校的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0,不出国门也能享受世界顶尖水平的教育。

化学世界排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

海洋科学世界排名:中国海洋大学8。

大气科学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

电力电子世界排名:清华大学5。

计算机科学世界排名:清华大学5。

材料科学世界排名:清华大学8。

控制科学与工程世界排名:上海交通大学3。

图书情报科学世界排名:武汉大学6。

旅游休闲管理世界排名:中山大学5。

环境科学与工程世界排名:清华大学5、南京大学10。

土木工程世界排名:同济大学1、清华大学3、东南大学7。

机械工程世界排名:西安交通大学1、上海交通大学3、清华大学5。

生物工程世界排名:哈尔滨工业大学7、浙江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10。

兽医学世界排名:南京农业大学2、扬州大学4、中国农业大学6。

遥感技术世界排名:武汉大学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北京师范大学6、西北工业大学10。

生物医学工程世界排名:上海交通大学2、复旦大学4、浙江大学5、苏州大学8、四川大学10。

水资源工程世界排名:河海大学1、北京师范大学3、武汉大学4、清华大学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

通信工程世界排名:清华大学1、东南大学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北京邮电大学6、电子科技大学10。

农学世界排名:中国农业大学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南京农业大学4、华中农业大学5、浙江大学7。

交通运输工程世界排名:北京交通大学1、清华大学3、东南大学4、同济大学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

化学工程世界排名:清华大学2、天津大学3、北京化工大学6、浙江大学7、华南理工大学8、四川大学9。

纳米科学与技术世界排名:清华大学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北京大学4、苏州大学5、浙江大学8、华中科技大学10。

船舶与海洋工程世界排名:上海交通大学1、哈尔滨工程大学2、大连理工大学5、武汉理工大学7、大连海事大学8、中国海洋大学10。

能源科学与工程世界排名:清华大学1、华南理工大学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北京大学8、华中科技大学9、西安交通大学10。

矿业工程世界排名:中南大学1、中国矿业大学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东北大学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7、四川大学9。

航空航天工程世界排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西北工业大学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4、国防科技大学6、清华大学7、北京理工大学10。

冶金工程世界排名:北京科技大学1、东北大学2、中南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西北工业大学5、哈尔滨工业大学8、重庆大学9。

食品科学与工程世界排名:江南大学1、华南理工大学2、浙江大学3、南京农业大学4、南昌大学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华中农业大学10。

仪器科学世界排名:哈尔滨工业大学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浙江大学3、清华大学4、吉林大学5、东南大学6、华中科技大学7、西安交通大学8、西北工业大学9。

国内“世界之一”的专业新增至14个!爱好工科的同学,你们有福了

#大有学问#

留学费用降低,各种助学贷款的普及,再加上留学机构的包装,让在过去只有富家子弟才敢选择的留学,也走进了普通家庭学子的视线里。

留学热度飙升的背后,是留学机构赚的盆满钵满,普通家庭的学生看似实现了遥不可及的梦想,而背后的重担,则是他们的家长在扛。

尤其是在水学历肆虐的当下,留学专业的选择,更该是慎重再慎重地考量,不过如果你是爱好工科专业的同学,那你们的福气来了:

国内“世界之一”的专业新增至14个!爱好工科的同学,你们有福了

国内大学的这14个专业,位列世界之一,无需高昂费用的出国留学,就能享受到世界级的教育资源,其中,工科专业比重较大。

首先是通信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属于工科中的热门选择。排名世界之一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其次才是美国的知名高校——普林斯顿大学。

位列第3、第4的高校,也都是我们国内的优质院校:东南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留学生们耳熟能详的麻省理工、斯坦福也被远远甩在身后了。

纳米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些年的新兴热门,位列世界之一的高校依旧是国内的清华大学。

除了第2名是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外,第3—第5也均为国内高校,中科大、北大名列前茅,苏州大学的表现也令人欣喜。

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同样隶属于工科,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学科之一,稳居世界之一宝座的依旧是我们的清华大学。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作为许多男同学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国内高校的专业发展也是不负众望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该专业位列世界之一。

西北工业大学紧随其后,再之后便是南航、哈工大,这些高校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航天专业的优秀人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热度相较于前者有些逊色,但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优质学科之一,拿到世界排名头筹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稳居第二的则是哈尔滨工程大学。

多付出一些努力,就能少给家长增添一些压力

遥感技术作为新兴热门工学专业,近两年深入人心,就连小学校园也开展过不少相关主题的竞赛内容,可见其热度之高。

而这门专业在世界舞台上,稳坐之一宝座的是名声在外的武汉大学,前五名内,就只有第5是国内的西安科技大,武汉大学该专业在国内发展,也称得上是一枝独秀了。

机械工程专业勇夺世界之一的高校是西安交通大学,跻身前五的还有位居第3的上海交大和位列第五的清华大学。

仪器科学专业的发展,国内高校百花齐放,前十名的院校之中,前9位都是国内的大学。

只有第10名是新加坡的南阳理工,若是学这个专业出国深造的话,那才是舍近求远,吃大亏了。

水资源工程专业位列之一的,是许多同学都不太熟悉的名字——河海大学,作为一所211院校,能打败国内外一众高校,在水资源工程专业稳居世界之一,实力不容小觑。

土木工程专业,是学了的人喊苦喊累,但没学过的人却垂涎不已的神秘专业,虽然又苦又累,但对于男同学来说,能成家立业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世界排名之一,打败了清华大学和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同济大学发展不可 *** ,只是学校比较低调,在许多民间排名当中,实力都被低估了。

写在最后: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排名之一的是北京交通大学,这也是北交大的王牌专业了;矿业工程专业近些年的发展略显疲态,拿下之一的却不是中国矿业大学,而是中南大学,属实令人意外。

冶金工程专业和冶金工程同为国家一级学科,拿下头筹的高校是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名则是东北地区的老牌名校——东北大学,前五名的院校,也都是国内高校包揽。

最后一个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之一的是国内的江南大学,第2则是中国农业大学,这样的结果同样令人错愕。

国内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对于爱好这些专业的同学们而言,出国未必是更好的选择。

本可以多付出一些努力,少给家长增加一些压力,就能享受世界级的教育资源,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考研指南: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 | 2023中国大学学科排名

考研报考指南: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 |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学科排名

江南大学之一

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江大之一, 中国农大第三

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哪些大学实力最强?哪些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2023年9月12日,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研究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最新发布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学科排名、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

榜单显示,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名列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10强。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学科排名首发于2014年,旨在给全国考研考生填报志愿和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权威参考。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学科排名评价体系由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杰出校友、高层次人才、科研平台、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等8大一级指标组成,以艾瑞深“大学360度全景数据平台”为数据支持,围绕着“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校友”评价体系框架对中国高校学科发展水平展开系统评价,涵盖200多项体现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核心评测指标。

2023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排名,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8个专业A++

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哪些专业跻身世界一流专业、中国顶尖专业、中国一流专业和中国高水平专业行列?

2023年全国高考即将到来,为了给2023年全国高考考生及家长选择报考华南理工大学提供参考指南,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撰写完成、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2023华南理工大学各专业排名。

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国一线城市),中国理工类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榜单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列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排名前3甲。 武昌首义学院、三亚学院、西安欧亚学院位居2023中国民办大学排名榜首。宁波诺丁汉大学高居2023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榜首。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位居2023中国高职院校排名首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位列2023中国职业技术大学排名冠军。

在最新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位列全国第24名,名列2023中国理工类大学排名第6名,位列2023广东省大学排名第2名。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分类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跻身研究型大学行列,被评为2023中国研究型大学。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荣膺2023中国六星级大学(6★)美誉,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行列。

榜单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高居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前3强;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排行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前3甲。在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华南理工大学位居全国第28名,共有3个专业评级为中国七星级专业(7★),5个专业评级为中国六星级专业(6★),26个专业评级为中国五星级专业(5★),46个专业评级为中国四星级专业(4★),14个专业评级为中国三星级专业(3★)。在2023中国大学专业分档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8个专业评为A++,21个专业评为A+,19个专业评为A,40个专业评为B++,14个专业评为B+,1个专业评为B,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轻化工程(第1名,A++)、食品科学与工程(第1名,A++)、建筑学(第3名,A++)等专业荣获2023中国七星级专业(7★),挺进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第2名,A++)、城乡规划(第4名,A+)、机械工程(第6名,A+)、化学工程与工艺(第7名,A+)、材料科学与工程(第14名,A+)等专业获评2023中国六星级专业(6★),跻身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功能材料(第1名,A++)、环境设计(第1名,A++)、食品质量与安全(第1名,A++)、知识产权(第1名,A++)、会展经济与管理(第3名,A+)、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第4名,A+)、生物工程(第4名,A+)、工业设计(第4名,A+)、风景园林(第5名,A+)、传播学(第5名,A)、信息工程(第5名,A)、旅游管理(第5名,A+)、运动训练(第5名,A)、行政管理(第6名,A+)

交通工程(第6名,A)、生物技术(第7名,A+)、应用化学(第8名,A+)、应用物理学(第9名,A+)、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第9名,A+)、工程力学(第11名,A)、能源与动力工程(第11名,A)、生物医学工程(第12名,A)、法学(第17名,A+)、自动化(第21名,A)、数学与应用数学(第21名,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28名,A)等专业获得2023中国五星级专业(5★),晋升世界知名专业、中国一流专业行列。

化学生物学(第4名,A)、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第4名,A)、 *** 工程(第4名,A+)、资源环境科学(第4名,A)、商务英语(第4名,A+)、生物制药(第5名,A)、生物信息学(第6名,B++)、机械电子工程(第7名,A+)、编辑出版学(第7名,B++)、油气储运工程(第8名,B++)、印刷工程(第8名,B++)

能源化学工程(第9名,B++)、智能科学与技术(第9名,A)、核工程与核技术(第11名,B++)、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第11名,B++)、物流工程(第12名,B++)、工业工程(第13名,A)、音乐表演(第18名,B++)、冶金工程(第18名,B++)材料化学(第19名,B++)、船舶与海洋工程(第20名,B++)

工程管理(第21名,B++)、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第21名,B++)、广告学(第21名,B++)、交通运输(第26名,B++)、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第29名,B++)

安全工程(第30名,B++)、信息安全(第30名,B++)、环境科学(第31名,B++)、环境工程(第32名,B++)、产品设计(第33名,B++)、工商管理(第34名,B++)、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第36名,B++)、车辆工程(第44名,B++)、土木工程(第44名,B++)、制药工程(第45名,B++)、电子商务(第45名,B++)、软件工程(第45名,B++)、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第48名,B++)、信息与计算科学(第50名,B++)、市场营销(第59名,B++)、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第72名,B++)、经济学(第83名,B++)、金融学(第93名,B++)、会计学(第112名,B++)、英语(第134名,B++)等专业荣膺2023中国四星级专业(4★),迈进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专业行列。

心理学(第31名,B+)、数字媒体技术(第33名,B+)、医学影像学(第40名,B+)、水利水电工程(第49名,B+)、汉语国际教育(第58名,B+)、动画(第63名,B+)、人力资源管理(第67名,B+)、电子科学与技术(第70名,B+)、音乐学(第86名,B+)、日语(第96名,B+)、统计学(第97名,B+)、财务管理(第102名,B+)、新闻学(第108名,B+)、国际经济与贸易(第178名,B+)等专业荣获2023中国三星级专业(3★),进入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行列。

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评价指标体系

10大热门专业排名,之一名连续3年蝉联榜首,最后一名令人意外

在信息差逐渐减少的今天,学生们选择专业也更加理智。挑选一个热度较高的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会更好。

比起名校光环,学生们现在更加看重专业的实用性。就像是张雪峰老师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时说的那样,并不是钟爱理科专业,而是希望学生们可以选择有壁垒的专业。

就是我学了我会别人没学所以不会的这类专业,这样未来学生就业才会有优势。近年来,因为学生们对各大专业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不少专业的热度也在逐渐攀升,我们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10大热度攀升的专业排名是什么样的,供学生们参考。

10大热门专业排名,之一名连续3年蝉联榜首,最后一名令人意外

说到近年来热度攀升速度比较快的专业,那么人工智能专业肯定是榜上有名的。该专业不仅是10大热度攀升专业的榜首,而且还连续3年蝉联热度增幅更高专业,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电子科技类的专业热度越来越高,计算机类专业更是连续多年都是理科类学生报考首选的专业。

但是除了计算机专业之外,人工智能成为了热度增幅更高的专业。人工智能的专业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肯定会更受欢迎,也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紧跟着人工智能专业后面的是机械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属于是经久不衰的一个专业,每年报考的理工类学生不少,别看计算机类的专业热度已经职高,但是机械工程近年来的热度也一直是有增无减。

排在第三位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个专业在每年的高考中,报考的学生人数也是不少的,而且就业前景很好,难怪可以排在第三名的位置。

排在第四名的是大数据技术专业。在互联网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大数据的技术也逐渐成熟,相关专业也吸引了不少学生的报考,也是热度和前景都很好的专业。

位于第五名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听起来好像有一个高大上,毕竟遥不可及的,但是却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专业。所以近年来的热度比较高也很正常。

排在第六名到第十名的专业分别是生物医学工程、法学、机器人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还有心理学专业。

心理学专业能排在第十名的位置,也是比较令人意外。因为该专业听起来比较高大上,感觉和人们的生活有些遥不可及。

但是其实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心理学逐渐成了不可缺少的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存在十分必要。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会比较好,热度自然也就节节攀升了。

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就业前景如何?

从增加需求方面来说,现在社会逐渐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非常重视,心理咨询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为个体或者是社会提供精神健康类的服务,所以有着较大的潜力。

在就业方面,因为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扶持,会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心理学专业学生们未来成为一名咨询师,听起来也是比较高大上的职业。薪资待遇也比较高。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标签: 排名 科学 食品 工程 研究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