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身材管理经验。
燕麦。这是两种主食,都可以把肚子填饱。这是大米饭,这是燕麦片。我告诉你,今天你想获取更丰富的营养,我来跟你讲讲它们的数据:大米膳食纤维0.6%,膳食纤维0.6%。
燕麦片膳食纤维7.9%,膳食纤维7.7%,可是它的10倍还拐个弯。蛋白质6%-7%,蛋白质12.4%,多出一倍来。并且米饭要煮,而这个燕麦片不需要煮,热水泡泡就OK了。
来我做给你看,把它直接倒到杯子里。这个燕麦片叫全粒燕麦片,已经意味着它颗粒是完整的,颗粒完整营养保留也完整,这样丢失的营养就少了。只要加热水就变成一杯很好喝的燕麦片了。
燕麦片用热水泡一会就OK了。华仔每天早晨喜欢吃,那我每一天早上都吃那个麦片,那我真的吃了大概三十年。
燕麦片加酸奶,那么燕麦片加酸奶就不是流质了,而像果冻那样的感觉了,也可以把牛奶加热。然后泡燕麦片,颗粒感很强很好喝。早晨起来先把它泡好,然后刷牙洗脸就好了。
好的。这个燕麦片很简单,你发现它的膳食纤维很丰富,汤汁、奶白、奶白的很高级,口感也特别棒,特别好喝。每天早晨来一杯很合适。这一大袋一共10杯,放在豆,一定要试一试。
燕麦怎么吃?很多人之一步就错了!俗话说“五谷杂粮,燕麦称王”,燕麦可以算得上是谷物家族中当之无愧的“明星”。很多人都认为它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值得信任的健康食品。
不过,近来网上不少言论指出“燕麦上榜垃圾食品”,甚至认为燕麦是“害人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让很多人犯了难,燕麦真的如此危险吗?
燕麦,究竟是
“害人麦”还是“养生麦”?
美国《时代》杂志曾做过“全球十大健康食物”的评选,燕麦榜上有名,而且是唯一入选的谷类食物。
由此可见,燕麦备受推崇是有一定依据的。首先就得夸一夸它在辅助控制血脂方面的作用。
1
每天80g燕麦,降低胆固醇水平
2021年12月9日,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免疫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食用燕麦,可有效降低受试者的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
在该研究中,研究团队于北京、南京和上海各选取70名轻度高胆固醇血症的受试者(共210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实验:
◎大米组:每天食用80克大米,持续干预45天;
◎燕麦组:每天食用80克燕麦,持续干预45天。
结果显示:在第45天时,燕麦组受试者的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分别降低了5.7%和8.7%;而大米组的这一数字相对降得更少,分别为3.0%和3.9%。
也就是说,这一研究证实了燕麦有助于控制血胆固醇水平,降低“坏胆固醇”含量。
而这主要是因为燕麦中含有一种特殊成分——β-葡聚糖。
2
β-葡聚糖究竟是什么?
美国研究显示,每天摄入3~4g的β-葡聚糖可使胆固醇下降8%。青稞、大麦等食物中也含有β-葡聚糖,但燕麦中含量更高,每100g燕麦约含6~8gβ-葡聚糖。
它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后能吸附胆固醇,减少进入血液的胆固醇含量;还能吸附胆汁酸,通过排便排出体外,使身体用更多的胆固醇来合成胆汁酸,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
因此,燕麦也很适合高血脂等心血管人群食用。
“真假”燕麦分不清
之一步就错了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自己吃了燕麦之后,根本没有控脂的效果,反而体重增加、血糖不稳了呢?
这很可能是因为之一步——挑燕麦,就没做对!
如今市面上有不少打着“燕麦”标签的产品,虽然是用燕麦为原材料,但不恰当的加工方式,会使其原本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大家购买时要注意辨别!
1
麦片冲剂
很多人非常喜欢喝麦片糊糊,早晨里冲上一杯,让人觉得胃暖暖的。
然而这种速溶麦片冲剂有可能添加了糖、糖浆以及植脂末,从而形成溶解度好、质地细腻的香甜糊糊,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还有商家会用成本更便宜的「大麦」或「小麦」来替代燕麦,不仔细看配料表很容易被坑。
2
又香又脆的混合燕麦片
燕麦的饱腹感较强,升糖指数还低,是很多人喜欢的减肥食物。
但是现在市场上很多燕麦片会混合坚果、水果干、玉米片等,甚至还经过膨化处理,含有糖精、反式脂肪酸……不仅营养流失,热量、糖分、脂肪均是高得吓人!
3
选燕麦记住这3点
市面上燕麦种类繁多,如何挑选好的燕麦?除了讲究纯燕麦,还要记住三个点:
①看配料表
配料表的成分越简单越好,检查是否为纯燕麦产品,如果是水果燕麦则选择没有添加糖和油的。
②看粘稠度
好的燕麦一般会越煮越粘稠,这是由于β葡聚糖含量高。
③不迷信
很多人认为进口燕麦比国产更好,其实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燕麦的营养物质含量都有一定差异,不必只迷信进口燕麦。
小贴士
燕麦虽好,但如果食用过量,可能增加肠道产气量,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甚至可能影响钙铁锌等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据《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应坚持谷物为主的膳食模式,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控制好摄入量。
常吃燕麦
还有3大好处找上你
1
补充营养强免疫
每100g纯燕麦约含有15g蛋白质,是大米、小麦的1.6~2.3倍,居谷类食物首位。而且它的氨基酸构成也比较合理,包括了粮谷类中普遍缺乏的赖氨酸,消化吸收率较高。
另外,燕麦中的钙元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E、β-葡聚糖等成分含量在谷物中也都属于前列,是人体很好的营养素来源,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2
延缓血糖升高
虽然同样是高碳水化合物主食食材,但相比于大米白面制成的主食,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在体内消化得比较慢,可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辅助稳定血糖。
3
促进肠道蠕动助减肥
纯燕麦中膳食纤维丰富,不仅能促进肠胃蠕动、防便秘,还会带来满满的饱腹感。
早餐时吃个几十克就能让人撑到中午,延缓了胃肠的排空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肥胖。要是搭配牛奶、新鲜水果,营养就更均衡了。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关于燕麦那些事儿不知何时起,“麦片潮”越刮越热,有的人希望吃麦片减肥,有的人希望吃麦片调节血糖,有的人希望它能预防一些慢性疾病……麦片真可谓“养生之王”了,那么燕麦片是不是真的如此好呢?
01
燕麦“名不虚传”
燕麦是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的“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之一,而且是唯一上榜的谷类,因此,它的好处肯定不是妄言!
1
蛋白质和氨基酸
燕麦中蛋白质含量居于禾谷类粮食的首位,约为大米、小麦的1.6-2.3倍;且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配比合理,人体利用率也高。
2
维生素和矿物质
燕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B2含量比大米高;维生素E含量高于面粉;同时,燕麦的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包括钙、铁、磷、镁、锌、铜、硒等。
3
β-葡聚糖
燕麦片中有两种膳食纤维,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由β-葡聚糖组成,约占总膳食纤维量的1/3。
β-葡聚糖能降低胆固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据研究显示,一个高血脂患者每天摄取3~4克β-葡聚糖,可降低约8%的坏胆固醇。
此外,它还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缓解便秘、腹泻等。
燕麦好处多,但现实中,你吃进肚子里的燕麦可不一定是“真”的燕麦。
02
“真、假”燕麦要分清
不难发现,现在市场上的燕麦种类繁多,往往让人挑花了眼!
1
普通纯燕麦片
多是用燕麦粒直接轧制成,保留了麦片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尤其是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另外,纯燕麦片不添加蔗糖、香精等,不会增加额外的热量。
2
快熟、免煮燕麦片
这类燕麦片被碾压更薄更碎,甚至呈现粗糙的粉末状,通常不需要经过熬煮,直接用开水冲泡即可。
因过于加工,存在于燕麦麸皮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遭到了损失,但好处在于方便,而且口感更容易接受。
3
混合燕麦片
有些燕麦片会混合坚果、水果干,直接用牛奶或水冲泡,口感很好,很受欢迎。
但此类麦片会混合其他谷物,如玉米、大麦等;有些甚至经过膨化处理,还添加了糖精等添加剂……不仅养分流失,热量、糖分、脂肪均是高得吓人!
另外,还有一种燕麦棒,是在饼干中添加了燕麦,也多是“能量炸弹”!
03
如何挑选燕麦片?
想要汲取燕麦的那些好处,挑选一款好燕麦是关键!
1
观外表
燕麦中的营养成分如β-葡聚糖等,主要存在于燕麦麸中,也就是包裹燕麦最外层的皮。因此,买燕麦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加工少、颗粒大的,颜色是白里面透着微黄的。
2
看商标
小麦片、麦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成分却有天壤之别。麦片里会添加较多的糖、添加剂,虽然口感很好,但营养却大打折扣!
3
看配料表
选择燕麦在成分表中排在首位的产品,因为此类产品的燕麦含量一般都会在50%以上。
此外,不建议选择添加奶精、植脂末的产品,这类燕麦片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反而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你还在吃假粗粮吗? #燕麦你还在吃假粗粮吗?
在三餐中添加粗粮是有益的,但必须选择正确的品种。黄馒头并非真正的粗粮。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吃的是玉米面做的杂粮馒头,实际上玉米面和普通面粉的差别并不大,而馒头同样不利于控制糖的摄入。
即食燕麦片虽然是天然燕麦,营养丰富,可以增加饱腹感,但如果经过精细加工,压成薄薄的片后再加热,这种燕麦片就不能算作粗粮了。人们是否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呢?
如果想要控制糖的摄入,更好选择宜糖。
燕麦片:坚实健康的选择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加,食品选择也开始朝着更加均衡和有益于身体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时代,燕麦片作为一种坚实健康的选择,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营养早餐的首选。燕麦片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更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健康之选,它的益处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燕麦片,源自古老的麦片加工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了现代健康饮食的代名词。燕麦是一种坚韧的谷物,富含蛋白质、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燕麦片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快熟燕麦片、原始燕麦片、刚切燕麦片等。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特点,供消费者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燕麦片之所以备受推崇,正是因为其卓越的营养价值。首先,燕麦片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道健康,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从而有助于控制体重和糖尿病的风险。其次,燕麦片是一种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为身体提供持久的能量,有助于维持日常生活和锻炼所需。此外,燕麦片还富含维生素B、E以及矿物质如铁、镁和锌,这些营养成分在维护免疫系统、支持心血管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健康生活不仅仅是饮食,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方式。燕麦片作为坚实健康的选择,与健康生活紧密相连。首先,燕麦片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的速度。其次,燕麦片所含的β-葡聚糖有助于提升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更具抵抗力。此外,燕麦片还富含抗炎成分,对于预防慢性炎症疾病具有积极作用。将燕麦片融入日常饮食,有助于构建起健康的生活基础。
燕麦片不仅健康,还可以变化出多种美味食品。早餐时,可以将燕麦片用牛奶或酸奶浸泡,加入新鲜水果、坚果和蜂蜜,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口味。此外,燕麦片还可以用于 *** 能量麦片球、燕麦曲奇等各种点心,为健康饮食增添趣味。
燕麦片作为一种坚实健康的选择,不仅在早餐桌上展现了其美味,更在健康领域展现了其强大的营养价值。通过食用燕麦片,我们不仅能够为身体提供所需的养分,还能够建立健康的生活基础,预防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还是国产的燕麦片会疼人,大手笔加了45%的坚果和果干图片来自instagram
现代生活节奏快,果仁燕麦片成了很多人的早餐新宠。
不过,市面上的燕麦产品,有些为了追求口感,会添加香精等不健康的东西,燕麦含量低,很不健康。
今天,一条生活馆给你推荐这款“徽麓”的果仁燕麦片,手工烘焙而成,只添加了蜂蜜,健康!
除了燕麦片,它还有丰富的坚果仁和果干,含量高达45%。
注:麦片中坚果和果干的含量越多,成本越高,常见的同类燕麦片,坚果和果干含量一般在30%~40%。
包括南瓜籽、芝麻、巴旦木仁、腰果仁等坚果,以及玉米片、香蕉片、葡萄干、红枣干、蔓越莓干6种果干。
它们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泡牛奶、酸奶吃,几分钟就能搞定早餐。
燕麦软糯、坚果酥脆、果干香气四溢,一口就能吃到12种健康食材,满足每日早餐所需营养。
限时特惠截止至2023年5月23日23:59
这款燕麦片,健康、低热量。
市面上很多燕麦产品,添加了香精、糖,吃起来虽然香甜,但并非燕麦本身的香气和味道。
我们推荐的这款,只在燕麦片里加了一点蜂蜜,吃得出淡淡的蜂蜜味道,也不会掩盖天然的谷物气息。
里面的5种坚果,分别是葵花籽、南瓜籽、核桃仁、芝麻、巴旦木仁,种类多样,颗粒大、有光泽。
坚果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
因为坚果能延长饱腹感,减少进食量,还利于控制体重。
玉米片、香蕉片、葡萄干、红枣干、黑加仑干、蔓越莓干这6种果干,不仅提升了燕麦片的口感,也让营养更丰富。
这款燕麦片的 *** 工艺也很健康:低温烘焙而成,不经过膨化处理,尽可能保留食物原味。
注:膨化是一种加工方式,指对食物进行加压、加热等处理,使其变得口感酥脆,但普遍具有高油脂、高热量、高糖分等特点。
每一种食材,都是经过人工筛选、多次清洗,几乎没有碎屑,宝宝、老人吃不会卡嗓子。
小编建议:
燕麦片饱腹感强,建议每天吃1次,每次30g,干吃、拌入酸奶、牛奶等均可。
限时特惠截止至2023年5月23日23:59
直接吃,最能感受到燕麦片本身的味道。
吃得出天然的谷物味道,每种食材的比例刚刚好,口感自然、朴实,不会过于甜腻。
注:湿度大的地区燕麦片可能会受潮,干吃前可以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十几秒。
果昔里撒一点,脆脆的燕麦片配上香甜顺滑的果昔,不仅美味,还能补充能量。
拌进沙拉,热量不高、饱腹感强、营养全面,当作减脂餐,健身族更爱。
最少女的吃法,大概是在酸奶里加入燕麦片、水果,吃起来酸甜可口,好像青春的味道。
青稞是一种禾本科大麦属的和谷类作物,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麦”,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青稞的果实比较大,皮比较薄,而且麦粒和外面的壳是分离的,里面的籽都能露出来,所有也被称裸麦或裸大麦。
一、和小麦的区别
青稞和小麦都是和谷类作物,二者在幼苗期长得也差不多,不容易区分开来,但是仔细来看他们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
首先从花来看,青稞的一个节能生出三个麦穗,但是每个穗只有一朵花,这朵花之后就会用来结果实;但是小麦的一个节能生出两三朵花用来结果,还有不结果的退化的娿。其次是麦芒,青稞的麦芒比较长,远远望去又细又长,好像绿色的硬头发一样,但是小麦不管是有麦芒的还是没有麦芒的,都短得多,而且没有青稞的软。再一个是果实方面,青稞麦粒的壳是和里面的籽分开的,籽粒都露在外面,但是小麦的是被外面比较硬的麦壳包住,这也是青稞被成为做裸大麦的原因之一。
二、和燕麦的区别
燕麦有带稃型的,还有裸粒型的,和青稞在外形上相差还是很大的。首先从茎来说,它的茎秆很光滑,也有比较扁平的叶子,但是没有那么长;其次从麦芒上看,青稞的麦芒真的很长,比燕麦的长的多,很容易分辨。最后是果实,燕麦的麦穗大部分都是下垂的,分散着展开,麦粒和外面的壳比较难分开,青稞的麦穗就是向上的,每一穗麦粒都集中在一个直的穗上,并且它的壳是和籽分开的,这个相差比较大。
推荐一款营养丰富的早餐——燕麦片大家早餐都吃些什么呢?如今很多人工作压力大,节奏快,早餐往往会选择简单方便的食品。今天,我来向大家推荐一款简单易做且营养丰富的早餐选择——燕麦片。燕麦片主要由燕麦制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成分,可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此外,燕麦片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促进胆固醇排泄,还能带来很强的饱腹感,有助于减肥。我喜欢将燕麦片和牛奶或豆浆搭配食用,口感非常好。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有用,请记得点赞并关注我哦。
有人会疑惑,燕麦奶是燕麦加奶 *** 而成吗?其实,燕麦奶并不是牛奶,也不是燕麦加牛奶,其实是植物奶。它的生产过程有点像豆浆,跟豆浆不同的是,燕麦奶是将武川裸燕麦打磨之后加入原粮酶解制成。这过程中,把淀粉转化成麦芽糖甚至葡萄糖,从而在“不添加糖”的情况下获得“天然甜味”。
燕麦奶又有何特点?记者了解到,相对于牛奶来说,燕麦奶的热量、脂肪含量都更低,还富含膳食纤维。燕麦奶中含有一种叫β-葡聚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它具有降低机体内胆固醇、减缓血糖上升速度等功效。此外,牛奶脂肪中主要含饱和脂肪酸,而燕麦奶中的脂肪主要来自于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更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
我们都知道,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所以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就不太能喝牛奶,而燕麦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淀粉水解物,所以对于钟爱拿铁但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来说,燕麦奶拿铁是个非常好的替代。
平时除了直接饮用,燕麦奶有不少花式吃法。比如,与咖啡搭档,做拿铁、摩卡等咖啡时,以燕麦奶替代牛奶,口感稍有不同,不少咖啡店都已经上架了燕麦拿铁这个新品。还可以冲泡麦片、谷物,尝试用燕麦奶冲泡谷物和烤麦片,味道比牛奶融合得更好,饱腹感也更强。另外,还可以做甜品,做饼干、蛋糕时也可以选择加入燕麦奶,烘烤出来的甜点更带有独特的谷物香气,让人更有食欲。
“每满生活”平台就上架了燕谷坊集团的“喝个燕麦”燕麦奶礼盒装,包含10瓶205ml/瓶的燕麦奶,售价为68元。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
除了“每满生活”小程序以外,我们还有了自己的 *** 店。您也可以在 *** 店铺搜索“每满生活”选择下单。
“每满生活” *** 店铺
如果您有优质的产品需要推介,或者有需要与厂家进行批量采购的,可以之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会做好对接工作。 *** *** :0; *** 微信号:meimanshenghuo2020。
“小每” ***
相关阅读:
径山茶/豆腐皮/珍珠/峰仔/长柄伞/王星记
青瓷杯/咖啡/秋梅倒笃菜/武夷岩茶/德意电器/凯喜雅
鸠坑毛尖/凯喜雅睡眠组合/梅饴馆/阿思家/梅饴馆
朱炳仁·铜/“天竺筷”/九曲红梅/临安山核桃
“天香牌”九曲红梅/羽绒被/武义香菇干/康恩贝
商报记者/每满记者 刘迅
值班编辑:史卓旎
今年的“315晚会”上,揭露了一件令人触目惊心的产品:市场上的一些“泰国香米”,竟是国内大米用香精勾兑而来!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图片来源于 ***
而这已经不是之一次曝出“问题大米”了……
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大家在对无良商家进行谴责的同时,也不禁对食品安全表示担心——米面油盐酱醋,这些每天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怎样才能挑到品质安心的呢?
一般来说,建议大家到正规商超购买合格产品,品质更有保障。除此之外,掌握一些小技能,也能帮你买到更优质、健康的产品。
1
包装大米看包装
散装大米“一看二摸三闻”
大米作为最常见的主食之一,很多人以为越贵的越好吃、营养越丰富。但其实,大米的口感、营养,与价格的关联性并不是绝对的。那怎样才能选到一款好大米呢?
1
包装大米看这3点
①看包装上的质量等级
根据大米的加工精度、碎米和不完善粒含量,大米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3个等级。等级越高食用品质越高,但同时加工精度也越高,营养成分损失也越多。
②看有没有执行标准号
我国大米的执行标准号一般都是以“GB/T”开头,后面衔接一串数字,代表着一个独特的产地或标准,比如:
GB/T 1354代表普通大米
GB/T 19266代表五常大米
GB/T 18824代表盘锦大米
GB/T 22499代表富硒稻谷
③生产日期越近越好
陈米相对更容易长虫,也可能流失部分营养,因此建议选生产日期在一个月内的更佳,一次购买全家人吃半个月~1个月的量即可。
如果家庭人员较少,更好买小包装的。
2
散装大米:一看二摸三闻
①看外观。新米颜色相对鲜艳、有光泽、颗粒饱满,且内外颜色均匀;而陈米颜色深、没光泽、颗粒干瘪,颜色深浅差异大;劣质米则裂纹和斑块较多。
②摸表壳。如果摸起来凉凉的、又硬又滑,说明大米较好;如果手感发涩,甚至有股异味,可能是陈米;如果大米易碎,用手一捻就容易成粉,说明米的品质较差。
③闻一闻。如果闻到清香味,说明米较好;但若有霉味、酸臭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则不宜购买。
【小贴士】无论哪种大米,都建议与小米、燕麦、豆类等粗杂粮搭配,营养更均衡,且更利于控血糖。
2
面粉越白越好?未必!
选面粉有诀窍
如今面粉种类也越来越多了,蛋糕粉、饺子粉、全麦粉、高筋粉……看得人眼花缭乱,应该如何挑选合适的面粉呢?
1
包装面粉,先看“两个指标”
①看等级:等级越高越精细
根据面粉加工程度,可以分为标准粉、特制二等粉、特制一等粉,级别越高越为精细,色泽更白、口感更细腻,但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营养素的流失就更多。
②看执行标准:按需选择
正规厂家生产的面粉,都会相关的执行标准。比如高筋粉为GB/t8607、中筋粉为GB/t1355……
三者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不同,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面食 *** 。一般,高筋粉蛋白质含量更高,适用于 *** 面包等;中筋粉其次,适用于 *** 面条、点心等;低筋粉最少,适用于 *** 点心、菜肴等。
由于我们有更优的食材补充膳食纤维、蛋白质等,因此大家按需选择面粉即可。
2
散装面粉,挑选“3准则”
①一看:首先看面粉的颜色,其自然色泽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②二闻:正常的面粉通常有麦香味,如有异味则不建议购买。
③三捏:优质的面粉手感较为绵软、均匀;如果面粉结团不散,可能储存过久或是水分过多。
3
食用油越贵越好?
这样选,健康堪比橄榄油
橄榄油、茶籽油、玉米油、大豆油……食用油种类丰富,怎样选到品质好还健康的油?
1
看质量等级:级别越高,精炼程度越高
食用油通常可以分为1~4级,级别越高,精炼程度也越高,杂质越少。一般:
◎一级、二级的油:比较清亮,烟点高,烹调油烟少,比较适合炒菜。
◎三级、四级的油:颜色没有那么好看,烟点低,不适合用来高温加热,但可用于做汤、炖菜、调馅等。
2
看加工工艺:压榨油更好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分为两种,一是压榨工艺,二是浸出工艺。
压榨工艺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原料中分离出来;浸出工艺是经过化学手段将原料中的油脂提炼出来,其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价格也相对便宜。
从安全性上来说,两者没什么区别,只要是正规合格产品,都可以放心食用。但从营养上来说,压榨油更胜一筹。
4
加碘盐、无碘盐、低钠盐……
按需选择是关键
盐作为百味之首,但听说“加碘盐易导致甲状腺疾病”、“低钠盐更健康”……究竟应该怎么选?
其实,食盐并没有好坏之分,不同人群按需选择即可——
◎加碘盐: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碘,碘也无法长期储存在体内,如果长期摄入过少,可能会诱发甲减、大脖子病等。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可选择加碘盐。
◎无碘盐:高碘地区,如渤海湾部分地区居民,平时常吃海带、海鱼、海虾等海产品,可以选择无碘盐;甲亢等甲状腺疾病人群也适合无碘盐,以防病情加重,但具体遵医嘱。
◎低钠盐:钠含量降低,对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者更有益。但其钾含量较高,因此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等应谨慎食用,以免引发意外。
5
一瓶好的酱油:
酿造工艺+氨基酸态氮含量高
关于酱油的挑选,很多人只知道生抽用于提鲜,老抽用于上色,其实买酱油关键得看这2点:
1
选酿造而非配制
◎酿造酱油:用大豆或脱脂大豆为原料,再加上小麦或麸皮,采用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国标是GB/T18186;
◎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再加上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料制成的。
相比而言,日常食用建议选不加添加剂的酿造酱油。
2
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越好
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主要取决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其含量越高,则酱油品质越高,鲜味也就会越浓。
◎合格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
◎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6
选好醋
一看配料、二看工艺、三看总酸值
醋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最适合的用途,比如——
◎陈醋醋味醇厚,适宜解腻;
◎米醋含有丰富的碱性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等,适宜增香;
◎白醋酸味较浅,适宜西餐,不影响菜的色调;
◎香醋具有“色、香、味、醇、浓”五大特点,适宜各种凉拌菜。
而不管哪种醋,挑选时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看配料表:选谷物酿造醋
在选购食醋时,可以看是否标有“酿造食醋”的字样,配料表是否包括大米、高粱等谷物原料。
若出现冰醋酸/冰乙酸,则为配制食醋,不建议购买。
2
酿造工艺:选固态发酵
固态发酵是以粮食及其副产品为原料,经过较长时间发酵而成,产品风味好。
液态发酵是以粮食、糖类、果类或酒精为原料,发酵时间短,口感和风味不及固态发酵好。
3
看总酸值:越高越好
食醋的总酸(以乙酸计)应≥3.5g/100ml,我国优质食醋的总酸一般在5-8g/ml之间。也就是说,总酸值越大,说明醋的酸味越重,品质也就越好。
转自/我是大医生官微
来源: 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