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黄花菜,总会让人情不自禁的吸溜一下口水,不管是黄花菜炖小鸡、还是黄花菜炖猪肉,亦或者是凉拌黄花菜,都是让人赞不绝口的美味菜。黄花菜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做汤时若是放进去一把,那味道非常更是鲜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黄花菜作为“四大素山珍”之一,营养价值极高,也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
(图片来源于 *** )
黄花菜的五大功效
中医认为,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而现代营养学发现,它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
(图片来源于 *** )
1.健脑菜
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辅助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有很好的帮助。因此,老年朋友和儿童可以常吃来改善记忆力、促进大脑发育。
2.控脂菜
黄花菜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因此有辅助降脂的功效,特别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3.护肠菜
黄花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在常见蔬菜中排名第二,还含有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有效成分,因此可以辅助预防结直肠癌症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 *** )
4.安神菜
黄花菜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忘忧草”,可以安神解郁、除烦助眠。它含有五羟色胺,能使食用者心情愉悦,因此心情抑郁、心烦不眠、神经衰弱、更年期的女性可以常吃。
5.美容菜
黄花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助于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弹性,对于女性来说可以美容养颜。
(图片来源于 *** )
黄花菜小常识
1.鲜黄花菜有毒
鲜黄花菜比干制的黄花菜营养更丰富,口感也更好,但是它含有秋水仙碱,经过胃肠道代谢后会产生二秋水仙碱,对呼吸道和胃肠道的粘膜有 *** 作用,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腹痛、呕吐、腹泻、恶心等中毒症状,所以不建议生吃。
如果能买到鲜黄花菜,吃之前先放入凉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来再次用凉水浸泡2小时,就能去除秋水仙碱了。
(图片来源于 *** )
2.干黄花菜如何泡发
平时我们更常吃到的是干黄花菜,虽然它经过干制已经去除了秋水仙碱,但也不能保证没有其他有害物质,所以吃的时候也建议焯水食用。
吃之前提前半天泡发, 然后用开水焯烫一下,再回泡20分钟左右,去掉老梗,用牙签划开可以更好入味。
(图片来源于 *** )
3.如何挑选干黄花菜
①看:好的黄花菜颜色呈暗黄色,外形粗壮紧实;
②抓:用手抓一把黄花菜,不沾手,松开之后能迅速还原,有弹性;
③闻:优质的黄花菜闻起来有种淡淡的清香,没有酸味或添加剂的刺鼻味道。
(图片来源于 *** )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黄花菜中偏温补,有些发的成分和过敏原,皮肤瘙痒、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患者不适合吃哦。
黄花菜药食两用,比核桃还补脑?喜欢吃它的人,身体也能受益提起补脑,核桃或许是人们之一个想到的食物,但最近这个季节,有一种菜或许比核桃还补脑,甚至被称为“健脑菜”,它就是“黄花菜”。人们经常看到的黄花菜,大多是干制的,吃的时候要用水泡一会儿,然后再炒菜、煮制或者熬汤的时候放一把,味道都非常好。
而关于黄花菜,能说的事儿还真不少,感兴趣的一起看下去。
黄花菜被称为“健脑菜”,比核桃还补脑?
众所周知,鸡蛋、牛奶等有补脑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其中丰富的卵磷脂,为大脑细胞提供营养,改善大脑功能。而黄花菜虽然是一种蔬菜,其中的卵磷脂含量也不少,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人群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其中丰富的卵磷脂还能帮助人们清除血管内的杂质,从而改善脑动脉阻塞,堪称是真正的“健脑菜”。
由此看来,说它比核桃还补脑,并非徒有虚名了。而且它的营养价值还不止这一种。
除了健脑,黄花菜还有3大价值
有调查显示,在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排名最靠前的是鱼腥草,达到了每百克11.8克膳食纤维的水平。而黄花菜紧随其后,也有7.7克。而一直以来人们觉得膳食纤维含量比较丰富的芹菜,只有1.4克左右。如果你总是出现便秘、大便干结等问题,除了多喝点水,还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吃点黄花菜。
其次,在中医上还发现,黄花菜对哺乳期女性很有帮助。在《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中提到,它有着补虚、下奶的功效。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想要下奶,要用的是黄花菜的花、而不是根。黄花菜的花蕾,在乳汁不足时吃,帮助健胃、补血。
对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来说,黄花菜也被称为“降脂菜”。首先是能够因为黄花菜中的膳食纤维帮助人们润肠通便,也能改善肠道内堆积油脂等问题,从而尽快地代谢出人体内的废物。膳食纤维吸水后变大,也能产生更强的饱腹感。黄花菜中的钾元素丰富,也为稳定血压提供了帮助。钾元素能和人体内的钠元素维持平衡,降压、控压。
可以看到的是,看上去不起眼的黄花菜,却能在很多方面给人们带来好处。如果你平时爱吃这种蔬菜,或许身体也能因此受益。
中医眼中,黄花菜别名为“忘忧草”,是何用意?
黄花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也能作为中药使用。而有中药将其称为“忘忧草”,主要的原因是它能够安神解忧、快速入眠。这一点在《云南中草药》中也有提及,能够镇静、利尿、治心悸等问题。食用黄花菜的叶有安神的作用,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心烦等症状。平时经常用脑、睡眠质量比较差、记忆力也比较差的人,不妨试试看。
可以用黄花菜、玫瑰花、炙甘草来泡茶,开水冲泡能够疏肝理气,也能护胃养胃,健康更受益。这对女性养生也有不少的好处。
从这些层面来看,人们平时可以经常吃点黄花菜,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但提醒大家,黄花菜虽好,吃的时候禁忌也不少,吃之前也该了解一二,以免误食伤身。
禁忌一:新鲜的黄花菜含秋水仙碱,容易中毒
秋水仙碱其实很多人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一次性吃50-100克的新鲜黄花菜就可能摄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碱,引发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胸闷等不适。
禁忌二:黄花菜不宜和粗纤维食物一起吃
前面也提到了,黄花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比较多,如果和同样含有非常多膳食纤维的蔬菜作为食物,会让润肠通便的效果加倍,要么消化起来比较费劲,要么就是出现腹泻,显然都不是好事儿。
禁忌三:不宜和鹅肉之类寒性的食物一起吃
黄花菜性平味甘,但能够清热、利尿,和鹅肉之类的寒性的食物一起吃,很可能让脾胃受损,经常这么吃,对身体不好。
药食两用的黄花菜,不仅是有名的健脑菜,还能在多个方面给健康带来好处。喜欢吃的人,也该了解3个食用禁忌,健康更受益。
都说经常吃黄花菜,可以帮助身体排酸,痛风患者到底要不要吃?参考资料:
【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2】《云南中草药》
【3】《儿童常吃黄花菜健脑益智》.中国食品安全报.2021.8.21
痛风被国人比喻成“第四高”,可以跟三高患者并驾齐驱。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痛风患者吃黄花菜,可以治痛风”,可这种蔬菜真的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吗?
既然有结论,那么就要有根据。据人们说黄花菜治痛风,是因为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这种成分。从表面上理解,这种物质是一种碱性的,而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体内又有大量的尿酸,正好可以帮助机体酸碱平衡,从而达到降尿酸的目的。
从这个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最依赖的便是秋水仙碱这种成分。虽然,在医学上对于部分的痛风患者,会采用适量的秋水仙碱治疗,它对于痛风患者的作用是,减少痛风患者发作时候的疼痛以及帮助痛风患者抗炎。
但并非是让痛风患者直接吃新鲜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还要在秋水仙碱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提炼,之后根据痛风患者的病情,医生才会决定要不要给患者食用秋水仙碱以及食用秋水仙碱的含量。
如果痛风患者食用新鲜的黄花菜,且一次性食用过多。还会因为食用过多的秋水仙碱,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出现上吐下泻、剧烈腹痛等反应,严重的还会影响自己的呼吸道以及生命。
所以,对于痛风患者以及身体健康的人群来说,食用大量的秋水仙碱,都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新鲜的黄花菜花朵的部位中,就含有较多的秋水仙碱。
为了人们可以安全以及健康的食用黄花菜, 在食用之前,也要浸泡黄花菜。而且,不随便用浸泡黄花菜的水来烹饪。这是因为秋水仙碱有溶于水的特点,在浸泡的过程中,黄花菜里的秋水仙碱会跑到水里。
即便在这时没有去掉秋水仙碱,它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在遇到热温度时会分解,对于我们身体健康来说,也是安全的。因此,建议喜欢吃黄花菜的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吃凉拌新鲜的黄花菜,安全的做法则是先浸泡后炒熟。
最后,为了让人们食用起来更安全,还要注意每次食用黄花菜的量,按照健康的标准来看,每次食用黄花菜的量不超过100g即可,少量的食用对平肝、养血、延缓机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都有好处。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黄花菜吗?会注意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吗?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农村里植被资源丰富,其中不乏有许多能够食用的野菜。在山坡、水沟、野地,甚至人们的庭院中经常能看到黄花菜。开花的时候一片金黄,非常的漂亮。除了观赏之外,这还是一种不错的美味。人们经常采摘将开未开的花蕾,晒干之后留着以后做菜。
黄花菜分布非常广泛,各地对于黄花菜有着许多称呼,金针、柠檬萱草、绿葱花等,属于萱草的一种。这种草内贫瘠耐旱,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非常的容易成活。黄花菜能长到半米左右,植株比较高大,用来绿化庭院也是不错的选择。并且黄花菜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只要种上一次之后每年都会生长。
在农村里人们经常把黄花菜种到墙角,既然美化了环境,而且等开花的时候还能采食。采摘黄花菜也有一定讲究,花苞未开的时候才行,这时候最为软嫩清香。开了花后的黄花菜也能够食用,但口感上要差了许多。老家里会把采摘的黄花菜放到窗台晾晒,晒干了后能放一两年,想吃了用水泡开就成。
新鲜的黄花菜是有毒的,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本身没有毒性,但食用之后能在人体里形成成“二秋水仙碱”使人中毒,会强烈 *** 肠胃和呼吸系统。新鲜的黄花菜不能多吃,要经过开水焯过,然后清水浸泡之后才行,里面的秋水碱就会被破坏掉。不过人们食用的统称都是干制,干制的时间越长食用越安全。
在一些绿化的地方看到类似黄花菜的草,从外形来开基本一致。但这种草是有毒的,学名叫做“金娃娃萱草”,当初从北美引进的品种,主要是为了绿化用。经常会有人以为是黄花菜误食中毒,其实两种草还是有差别的。绿化用的“金娃娃萱草”植株非常矮,大概能长到二三十公分。另外来说萱草有几百个品种,但只有黄花菜能够吃用,对于不熟悉的千万不要乱摘。
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原来黄花菜又被称为忘忧草。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丈夫远征,于是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此解愁忘忧,从此被人称为了“忘忧草”。另外《本草纲目》中讲,“祛温利水,除湿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开膈;令人心平气和,无忧郁”。看来黄花菜被称为忘忧草也是名至实归。
在农村里有着许多的野花杂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看似离我们生活非常遥远的东西,确实平常生活中经常能见的东西,这也是值得人们得称道的地方。
本文综合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黄花菜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簪”,宋朝诗人张耒郊游陈州,品尝黄花菜后写下了千古绝句。黄花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爽滑、嫩糯,常与木耳齐名,被列为“席上珍品”。
新鲜黄花菜大量上市,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一道时令美味,但有部分人免不了中黄花菜的毒!患者轻则引起头痛、口渴、呕吐、腹泻等问题,严重时会致人死亡。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应该怎样安全地吃这种美味的食物呢?
黄花菜,中国特有花卉蔬菜
黄花菜是中国特有的花卉类蔬菜,是土生土长的华夏植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黄花菜的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里的谖(同萱)草就是我们熟悉的黄花菜了。
虽然黄花菜一直都不是大宗蔬菜,但是它们的名气可不小,至少我们总能听到“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这可能是因为,黄花菜出现在初夏。这个时候春天的嫩苗已经显得不再鲜嫩,夏天的瓜果还没有生长成形。这些鲜嫩的花蕾正好弥补了空当,成为夏初蔬菜中的得力补充。再加上黄花菜本身具有的花香,想让人不爱上都难。
黄花菜的花瓣中含有罗勒烯、芳樟醇、α-金合欢烯、橙花叔醛等物质,这让黄花菜具有特殊的柠檬香味,所以黄花菜又有“柠檬萱草”之称。很可惜,我们吃的黄花菜更多的是没有香味的干制品,那一根根棕黄色的干制品倒更像黄花菜的另一个别名——金针。与 *** 茄子干、豆角干不同, *** 黄花菜干不单单为了保存住这些娇嫩的蔬菜,更重要的是保证我们在餐桌上没有性命之忧。
黄花菜中毒,全因秋水仙素
每年新鲜黄花菜上市的时候,总会有吃黄花菜中毒的报道。即便是吃下完全煮透,熟得不能再熟的黄花菜,也有中毒的风险。想来也是合情合情,花朵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其间云集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何况像黄花菜这样还有香味的花朵怎么能逃脱动物们的嘴巴呢?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下毒,打消动物们的歪念头,于是,杜鹃花有了闹羊花素,芋头花有了草酸钙针晶,而黄花菜则准备了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是很多百合科植物的标配化学武器,只要吃下0.1~0.2毫克(相当于100克鲜黄花菜)就会中毒。秋水仙素会 *** 我们的消化道,影响我们的中枢神经(特别是呼吸中枢的活动),于是在中毒之后,就会感到恶心、呕吐,体温降低,如果吃得太多太急就有可能致命(还好,我没有体验过这种感觉)。而且,秋水仙素还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会影响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但是,事情还没有完!秋水仙素的霸道之处还在于它的远期效应,那就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阻止染色体的正常分离。一般来说,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就为一分为二作好了准备,这些准备好的细胞中都有双份的DNA,这样就能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新生的细胞。为了公平分配,DNA和组蛋白会聚合成火柴棒模样的染色体,并且聚集在细胞的中部。等到细胞分裂开始,染色体就会被一种叫纺锤丝的结构拉向两端,染色体就能平均分配了。而秋水仙素就能阻止拉扯染色体的微管的活动,最终的结果就是有些细胞里没有染色体,而有些细胞里有双倍的染色体。在大多数情况下,等待这些细胞的命运就是死亡。所以即便是低于急性中毒剂量,长期服用秋水仙素也有很大风险——会引起诸如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降低,局部组织坏死等问题。
等等!这句话好像有点问题,如果是已知的毒药,为什么会有长期服用的情况呢?这是因为秋水仙碱也是可以治病的。秋水仙素虽然恶名累累,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药物,特别是在针对急性痛风的治疗中会有奇效。
痛风是种难缠的疾病,病因很简单,就是病人不能将体内积存的尿酸尽数排出,这些尿酸积累在关节等部位诱发关节炎等症状,轻则疼痛难忍,重则诱发关节变形。秋水仙素能降低白细胞的活动和吞噬作用,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为痛风病人减轻痛楚。自18世纪开始,秋水仙素就一直被用来对抗急性痛风。但遗憾的是,秋水仙素并非根治痛风的药物。
新鲜黄花菜怎么吃才安全?
有一些人认为,新鲜黄花菜的毒素主要在芯上面,只要抽掉芯就安全了。所谓的抽芯,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除掉黄花菜的花蕊。按这种 *** 处理的新鲜黄花菜果真可以放心食用吗?
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史军撰文指出,“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虽然花蕊(子房和雄蕊)的秋水仙素含量确实要高于花瓣,但是由于花蕊跟花瓣的质量对比悬殊,所以整朵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素有60%都分布在花瓣中。即使去除了花蕊,新鲜黄花菜依然是很危险的。”
尽管如此也不必舍弃美味的黄花菜。我们吃黄花菜时要遵循两点原则,一是要控制食用量,二是要处理得当。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素可以溶解在水中和乙醇中,所以只要进行热水汆烫和浸泡就能去除大部分秋水鲜素,处理后食用是安全的。另外,不同部位的秋水仙素含量也不同,花蕊中的秋水仙素含量要高于花瓣中含量,所以在食用时要尽可能去除花蕊。相对来说,吃干黄花菜会更安全一些,在蒸制晾晒和泡发的过程中,很多秋水仙碱已经去除了。
“你再不来,黄花菜都凉了”,熟不知,这里的黄花菜是一种特别出名的蔬菜!
黄花菜,又叫金针菜、忘忧草、萱草花、健脑菜、安神菜等等,学名很多。黄花菜为百合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史,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食。黄花菜花蕾呈细长条状,呈黄色,有芳香气味。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爽滑,嫩糯,常与木耳齐名,均为“席上珍品”。黄花菜被人们誉为“名菜、美花、良药”,黄花菜作为名菜,又被列为“四大素山珍”(香菇、木耳、冬笋、黄花菜)之一。宋代诗人苏轼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之说。
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干黄花菜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西红柿和大白菜高10倍。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所含的热量与大米相似,黄花菜的维生素含量比卷心菜高10倍,矿物质含量比卷心菜高3倍以上。
记得小时候,放暑假了,父母亲都在庄稼地里忙,摘黄花菜可能就是我能帮帮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了。每天早晨早早的拎着一个筐去采摘,不能让黄花菜的花开放了,长到最长的时候就摘,每天如此,一茬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那时候都在地埂边上种一行,成片的土地都舍不得种植它,要留着种粮食,供给口粮。采摘下来后,中午吃完饭,在锅里蒸一下,大概20分钟,然后放到院子晾晒。不能时间太短也不能太长,时间太短,还活着。时间太长,晒下的颜色太黑了,影响商品性,售卖的时候不好卖,卖不上价钱。那时候1斤2元钱左右。晒得时候要摊开并经常翻动,每天晚上要收拾到窑洞里面,防止受潮和雨淋,遇到阴雨天气,如果弄不好就会受潮发霉,坏掉!晒干的黄花菜每年在去集市卖的时候,会留一点自己吃。这里要说的是,小时候那么多的新鲜黄花菜,为啥不怎么吃新鲜的,都是在冬天的时候吃干的黄花菜。长大后才知道,新鲜的黄花菜食用时注意防止中毒。
新鲜的黄花菜的花蕊内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二秋水碱,它有毒性,能强烈的 *** 肠胃系统和呼吸系统,成年人食用50-100克的新鲜黄花菜就可能引起中毒。所以一般食用新鲜的黄花菜,要么将花蕊去除掉,要么需要在开水锅里稍微过一下,煮一下,然后倒掉煮的水,再用凉水过一下黄花菜,然后再配菜,可以炒着吃也可以凉拌,秋水仙碱受热后会被分解破坏掉。
作为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成熟的特色产业链,在山西大同、宁夏盐池县,黄花菜已变“黄金”,成为当地助农富农、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黄花菜,只会焯水是大错,大厨教你技巧,毒素跑光光,健康又营养黄花菜,只会焯水是大错,大厨教你技巧,毒素跑光光,健康又营养
黄花菜,绝对有很多人听过,“黄花菜都凉了”这句俗语,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其实这还是一种营养佳品,其中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蛋白质、钙质等都非常丰富,常吃对人体好处多多。
具有安神明目、清热利湿、助消化等作用,还是一种滋补佳品,黄花菜、黑木耳、鸡蛋一起炒,这道菜绝对相当受欢迎。黄花菜,分为干黄花菜,和鲜黄花菜两种,尤其是在吃鲜黄花菜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
新鲜的黄花菜,其中含有“秋水仙碱”,这东西被人体吸收后,就有比较大的毒性,因此在烹饪之前,一定要将其去除才行。
很多人处理黄花菜,都只知道焯水,然而是错误的,要想毒素跑光光,健康又营养,来看看大厨的做法。
【黄花菜去除“秋水仙碱”】
用到:鲜黄花菜、盐、小苏打、清水、食用油
1、鲜黄花菜,首先咱们需要将其放入水中,清洗干净,洗净之后的黄花菜,需要将根部掰掉一块,然后把里面长长的、白色的芯去掉,这样可以减少秋水仙碱的含量,这是第1个技巧。
2、去掉之后,再次冲洗一遍,然后准备一盆水,把黄花菜放进去,撒上一勺盐,搅拌均匀之后,浸泡20分钟。这样用盐水泡一下,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含量,也会降低一些,这是很关键的1步,这是第2个技巧。
3、泡好之后,我们往锅子里添上清水,然后把黄花菜从盐水中捞出来,倒在锅子里准备焯水。除了加清水之外,还要加上一点小苏打,一点食用油,可以保证黄花菜不变色,下面进行焯水。
4、焯水的时间尽量长一些,全程用中小火来焯水,直至黄花菜变软之后,就可以了,咱们将其捞出来,过一下凉水。放在凉水中之后,浸泡着就可以,什么时候准备下锅、烹饪,什么时候捞出来就可以,浸泡的过程中,也可以去除剩余的毒素,吃起来更健康、更放心,这是第3个技巧。
金针菜很多人都听说过,黄花菜也有不少人知道,这两种食材名称不同,但其实是同一种东西,只是不同地方叫法不同而已。
而不管是在叫“金针菜”的广东,还是叫“黄花菜”的湖南,它在入馔时都有一个相似的搭档:木耳。例如粤菜里的“金针菜木耳蒸鸡”,还有湘菜里的“黄花菜木耳炒肉丝”,金针菜经常和木耳成双成对地出现。饮食行家说,木耳之于金针菜,犹如千里马遇到伯乐,是一种相互成就。
搭配
金针菜入馔离不开木耳
黄花菜,学名萱草,广东人称它为金针菜,古代也叫忘忧草,据说是因为嵇康《养生论》上有过“萱草忘忧,乐为食之”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也对它有专门的论述,说它有利尿、健胃的功效。所以别看金针菜个头小,但自古以来它就被视为很有养生价值的食材。
专家告诉记者,金针菜全身是宝。中医认为金针菜是一种性凉味甘的药材,归肝、脾、肾经;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止血除烦、养血平肝、利水通乳、利咽宽胸、清利湿热、发奶等功效,主要治疗眩晕耳鸣、心悸烦闷、小便赤涩、水肿、痔疮、便血等病症,对于尿频、尿急、血尿、泌尿道结石等疾病也有效果。而从西医角度来讲,金针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它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
所以,我国南方地区的人们特别喜欢用金针菜入馔。而大家在吃金针菜时,往往都会发现,它经常和木耳这种食材搭配。比如广东的民间传统菜式“金针菜木耳蒸鸡”“罗汉上素”,材料里都有金针菜和木耳;而在湖南的一些土菜里,也很喜欢将它和木耳搭配做成“黄花菜木耳炒肉丝”;还有鲁菜里的名菜“木须肉”、上海菜名菜“四喜烤麸”,主料里都有金针菜和木耳,而且是同时出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两种食材的搭配被大家如此喜爱呢?
解构
相互成就提升色香味
湘菜厨师龙师傅认为,在湘菜、川菜、鲁菜里,金针菜配木耳,一大部分程度是为了口感上和观感上的优化。
他介绍道,金针菜即他们湖南人喜欢叫的黄花菜,无论是新鲜还是晒干之后,都会有一种酸甜的味道,干黄花菜尤甚。有些人说,这种酸味来源于加工黄花菜时用硫磺熏过的原因,但事实上,即使是天然干晒的黄花菜,同样存在浓浓的酸味,这是“黄花菜本身的味道使然,和加工工艺关系不大”。
而具有这种酸味的黄花菜,其实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搭配组合和烹饪 *** :难与鱼肉、青菜搭配,难做清蒸、汤类菜式;适合与鸡肉、牛肉、猪肉配合做成小炒、焖炖等菜式。这样一来,黄花菜通常被焖炒得软淋,还得加入浓酱,加上它自身的颜色为深黄色,很容易造成在菜式里口感辨识度不高、没有色泽引不起食欲等问题。而加入木耳之后,可以增加口感以及色泽上的观感。
粤菜师傅镜叔认为,包括粤菜在内的各类菜式,金针菜搭配木耳,主要是取其味道上的组合“酸配木耳”,具体参考的菜式就是大家熟悉的“凉拌木耳”。
众所周知,木耳本身和酸味是颇为相搭的,“凉拌木耳”里的木耳在醋的酸性作用下,口感会更爽、味道更惹味。而金针菜本身带酸味,同时作为一种口感偏脆但不耐煮的小菜,在炒菜、焖菜中,与木耳、辣椒,还有秋葵、冬瓜这类食物的气味是最搭配的。但是,考虑到辣椒、秋葵、冬瓜等,只能在特定菜肴中才能使用,而木耳几乎百搭,因此它可以配合金针菜在任何这类菜式中出现,木耳弥补口感,金针菜提升木耳的味道,可谓千里马遇上伯乐。
镜叔还提到,金针菜菜肴里比较特别的一道,就是“金针菜木耳蒸鸡”。那是因为金针菜具有酸味,习惯上来说并不常用于蒸菜,但它其实还可以做“蒸牛肉”“蒸花腩”等。原因是有别于“冲菜蒸鸡”一类的菜肴,其实是取它的酸、咸入味肉中,达到滑肉、嫩肉,味道鲜甜的效果。不过金针菜的酸味较浓,而且清蒸时会带有一股“木霉”味,而同样是带“木属性”的木耳,可以很好地吸收这些味道,达到“有酸不霉”的调味效果,对于鸡肉、牛肉、猪肉来说,是很好的点缀。
烹饪
金针菜木耳蒸鸡
材料:
干金针菜20克,木耳20克,三黄鸡半只,料酒、生抽、姜、蚝油、盐、淀粉、葱、白糖适量。
做法:
1.三黄鸡洗净控干水分,剁成小块,加入盐、生抽、蚝油、料酒、白糖抓拌入味,再加入淀粉搅拌均匀,最后倒入色拉油搅拌均匀,盖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冷藏腌制1小时以上(如果鸡肥,可以不加色拉油);
2.葱切段、姜切片,金针菜泡软洗净后铺在盘底,水发木耳铺在金针菜上
3.把腌好的鸡块铺在金针菜和木耳的上面,放入葱段和姜片;
4.入蒸锅大火蒸20分钟左右;
5.蒸好后取出,去掉姜片和葱段即可。
烹饪技巧
金针菜虽好,但是食用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鲜金针菜里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它自身虽然无毒,但进入人体内由秋水仙碱转化为二氧秋水仙碱而使人中毒,该物质对胃肠粘膜和呼吸器官黏膜有强烈的 *** 作用,会引起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有血便、血尿,中毒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到4小时。所以在食用鲜金针菜前,要用60℃的温水煮过后再用冷水浸泡2小时,以去除秋水仙碱,并且每次食用不超过50克为好。金针菜干品在干制过程中,秋水仙碱被破坏了,在一定程度上就少了这份担心。
END
图文 | 冯睿峻
部分图片来源 | 综合 ***
编辑 | 彭柔琪
毒鸡汤引争议!黄花菜到底有毒致癌还是谣言?近日,一则关于黄花菜的食品安全争议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名为小文的年轻妈妈声称自己的婆婆刻意在鸡汤中加入了黄花菜,声称其会导致中毒和致癌。这一事件引起了小文和她的闺蜜的愤怒和担忧,他们纷纷探讨起黄花菜是否真的有毒致癌的问题。
据小文介绍,她看到了一篇题为《卫生组织曝:4种蔬菜水果已被拉入致癌名单,记得劝家人少碰》的文章,其中提到黄花菜被列为致癌蔬菜之一。小文认为这是明确的证据,证明了她婆婆的恶意行为。
然而,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黄花菜到底有没有毒致癌呢?事实上,关于黄花菜的安全性问题,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其会导致中毒和致癌。黄花菜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被广泛用于烹饪中,并且在许多地方都被当作美味佳肴。
网上传言称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这种成分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化学反应。但是,根据专业机构和研究人员的调查,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含量极低,不足以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们应该根据可靠的科学研究和权威机构的建议来判断食物的安全性。在这个事件中,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黄花菜具有毒性和致癌风险。
对于小文和她的闺蜜以及其他关注此事的人来说,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在面对类似的争议时,我们应该依靠科学和专业的知识,避免过度恐慌和盲目相信谣言。
总之,黄花菜是否有毒致癌,需要依据科学研究和权威机构的结论来判断。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保持多样化的膳食结构,并注意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以确保我们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每天都吃黄花菜,痛风永远不发作!黄花菜能治疗痛风?小心中毒黄花菜又叫金针菜、忘忧草、萱草,为百合科萱草属植物,主要产自湖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黄花菜颜值颇高,而且清脆爽口又营养丰富,受到很多人喜爱,炒着吃或做汤都是难得的美味。
另外,民间认为黄花菜有下奶的功效,因此它也是不少哺乳妈妈餐桌上的常客。
黄花菜最多的用途是一种美味,但是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新鲜的黄花菜可以治疗痛风,而且很多人都深信不疑的认为:"每天都吃黄花菜,痛风永远不发作!"。还有网友现身说法,自己天天喝黄花菜汤,痛风就从来没有再犯过。
为什么会说吃黄花菜治疗痛风?
在解答这个疑问之前,我们先来认识黄花菜。
黄花菜作为食材一般是晒干了再去食用,市场上很难见到新鲜黄花菜。
因为,新鲜没有加工的黄花菜有致人中毒等可能,因其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这个名字相信很多患有痛风的朋友都不陌生。
在痛风急性发作,大夫经常会给你开一种口服药——秋水仙碱。它能够快速有效消除炎症,疼痛也能很快缓解。
如果从上述的逻辑角度来看,吃黄花菜治痛风的理论应该是这个样子:吃黄花菜,就相当于吃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可以治疗痛风,痛风当然就会永不复发!
但吃黄花菜真的可以治疗痛风?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来分析分析:
秋水仙碱的确可以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而起止痛作用。
但妄想以黄花菜来治疗痛风是不可取的,原因如下:
1、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有严格的用法用量,黄花菜虽含秋水仙碱,但秋水仙碱药物是要经过提炼加工合成等过程生产出来的。
2、秋水仙碱经人体代谢后会产生二秋水仙碱,二秋水仙碱对消化道有 *** 作用,可以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所以在服用秋水仙碱时还需要对症状、体征和相关指标的进行监测。
3、秋水仙碱的主要作用是抗炎止痛,也就是常说的"治标";而痛风的"治本"治疗,应是使血尿酸水平长期达标,没有痛风石的低于 360 μmol/L,有痛风石的低于 300 μmol/L。
所以,风友们,不要这般天真,把蔬菜直接当成药来吃。
而且,长期食用秋水仙碱还会出现严重的出血性胃肠炎,血尿或便血,以及引起肌肉、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甚至急性休克。
如果妊娠妇女食用了秋水仙碱,会导致胎儿畸形。
此外,因为食用秋水仙碱导致的脱发、皮疹、发热及肝损害等也比比皆是。
那鲜黄花菜能不能吃?
答案是能吃,关键要掌握正确吃法!这样才能既享受黄花菜的美味又避免中毒。
我们在吃鲜黄花菜时,可以遵循以下3点:
首先,要将花蕊全部摘掉,因为黄花菜花蕊中的秋水仙碱量最多,摘掉花蕊也就去掉了大部分的秋水仙碱。
第二,要注意烹饪 *** 。秋水仙碱易溶于水,充分加热后可以被破坏。鲜黄花菜要先用水焯一下,捞出后再放入凉水中浸泡、冲洗,以清除掉有毒物质。
要注意食用量。食用1- 2两(50g-100g)新鲜黄花菜就可能引起急性中毒,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血便的情况,食用量要控制在50g以下,起到尝鲜作用即可。
痛风的预防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饮食忌口和促进尿酸的排泄,不吃或少吃含嘌呤较高的动物内脏、海鲜、发酵食物以及脂肪较多的食物减少尿酸的生成,同时,多喝水,加强运动,加快尿酸在体内的代谢,尽快排出体外。
至于有网友说喝黄花菜汤预防痛风,我想大量汤水促进尿酸代谢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
要尊重科学、遵从医嘱,坚持规范、规律的痛风治疗,对于食疗、偏方不要盲信盲从,为自己的健康担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