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鼠,青苔鼠为什么咬鱼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 0
这种“工具鱼”成过年抢手货!专家:切勿盲目放生

春节将至,不少养鱼的市民去花鸟市场买被称为“工具鱼”的清道夫、青苔鼠等鱼类来帮忙做清洁工作,它们能吸食鱼缸上的青苔及排泄物。也有市民担心,这些鱼属外来入侵物种,购买后不想养时若乱放生,会影响江河生态。

▲黑色条纹清道夫。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摄

1月15日,记者来到广西花鸟市场,看见有多家观赏鱼店贩卖清道夫、青苔鼠鱼,这两种鱼价格均为数元一条。

一店主称,它们既可以当观赏鱼又可以当“工具鱼”,一到过年很好卖,“通常进货回来几天就卖完了”。

当记者问到进货渠道时,店主称“不好说”。有知情人称,店主有多种渠道进货,青苔鼠一般是从外地批发进货,而清道夫鱼除了外地供货外,本地一些钓友也常散卖给店主。

▲金黄清道夫。

▲吸附在玻璃上的青苔鼠鱼。

“这类‘工具鱼’其实不好养,有些人不想养后就将鱼丢弃,有的还放生到江河中。”有养鱼经验的市民担心,类似清道夫这种外来物种,会影响到当地江河鱼类生态。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一名鱼类专家称,这类鱼有攻击其他鱼类本性,“切勿盲目放生,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引进或丢弃,建议市民更好不要轻易购买”。

来源:南国早报

想办法让鱼缸长藻,对观赏鱼生长有好处,鱼缸爆藻的3个要素

养金鱼,或者玩原生缸的鱼友都喜欢看到自己鱼缸上附满绿色的藻类的一番景象吧?藻类长起来后像绿毯一样好看,除此之外,它还具备净化水质的功能,可以吸收水中多余的氯气。并且原生缸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之后还会产生大量气泡,达到溶氧的目的,这对于原生缸中那些高耗氧的鱼类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我们常常能看到“古法养鱼”中,水缸里面的藻类分布非常均匀,并且还会随着水流飘动,十分好看。不过往往我们自己想弄那么一缸好看的藻是比较不容易的,往往爆出来的藻类分布不均匀,要么就是爆出褐藻来,要么就是斑斑驳驳的出绿藻,乱七八糟的。那要如何爆出那么均匀好看,绿油油的藻类出来呢?下面这几点是出藻的关键。


一、光照最重要!

一桶刚接的水,随便往太阳底下一放,一周后他就会变绿,这其实就是小球藻的所作所为。小球藻在阳光下会迅速繁殖,这点和其他藻类的特点一模一样。所以,想要有一缸好看的藻类,就需要将你养鱼的容器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更好是太阳光底下,每天晒一小时足矣。如果是散射光底下出的藻类那肯定是斑斑驳驳的,不会很浓密,而且长得并不好。有的鱼友问:家里没有阳光怎么办?用水草灯行吗?

当然可以,没问题。我之前用水草灯养过藻类。虽然说水草灯的光照强度并不像阳光那么天然和强烈,但是这也是可行的。我用水草灯开原生缸,差不多过了一周就有藻类开始附着,但是当时是斑斑点点的,一个月后就已经很均匀了。不过养好藻类就别养一些除藻的鱼类,比如下口鲶(清道夫),或者青苔鼠,吸鳅,他们会把藻类啃得斑斑驳驳。


二、温度要适宜。

藻类的特点有些类似细菌,他们在高温下生长的很快。如果温度太低,鱼缸中原有的藻类不仅不会生长,他还会冻死。如果你的鱼缸藻类生长良好,入冬后藻类全部死亡,我觉得是没问题的。等春天温度回升以后藻种还会重新生长。但是更好别这样折腾藻类,冬天一个加热棒加热到25°以上就可以了。基本上一周就会有出藻痕迹。

三、多增加营养物。

这里指的营养物并不是肥料,而是水中的杂质。如果你是新开的缸,你可以去舀点其他老缸的水倒进去。老缸的水中含有的营养物比较多,而营养物会被硝化细菌们分解转化成植物喜欢的氮,正好氮元素就是利于植物长叶子的肥料,藻类将氮吸收后会长得更好一些。或者可以先放几只小鱼进去,让他们在里面吃喝拉撒,增加杂质,供藻类生长。等藻类长好之后可以放入主角了。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光照和温度,这是藻类生长最基本的条件。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一般两个月后一缸藻类就可以养好。


这里是养鱼说,如果你也喜欢饲养观赏鱼不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所有养鱼所要知道的都在这儿。

若想了解更多养鱼知识,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栏直接搜索,例如:鱼缸水质浑浊怎么办?

鱼缸不换水,藻类满缸爬,我给大家做了个最生动的案例


文/养鱼人

本文由养鱼人说鱼原创首发,任何个体及机构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养鱼有三勤,勤换水丶勤喂食丶勤洗棉。我知道又有鱼友要说勤换鱼了,别调皮咱们说点正经的。之前养鱼人有说过生态缸不用换水那完全是假的,但是就是有那么几个人不信!没办法,养鱼人只能忍痛证明给一些不信真理的人看看。好好的鱼缸硬生生的我是三个月没换水啊。下面就让你们看看我这个反面的例子,我这个鱼缸的布置也就是商家称呼的“生态缸”

本来鱼缸内是上面这样子的,草是绿油油的鱼状态也不错。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这个鱼缸已经开缸五个月啦,然后从拍这张照片开始到现在差不多三个月我是一次水也没换。但是每天喂食的量还是一点都没少,棉一共在三个月内也就洗了两次。

然后鱼缸就成这样子了,褐藻那是满壁爬,水草上也是一点不落。

玻璃壁上褐藻都已经开始转绿了,实在是难看到不行,如果再不处理一下藻类估计水草离死亡也不远了。我鱼缸是有五条青苔鼠的,正常情况下只要半个月左右换个三分之一的水,再清理一下玻璃上的藻类。几乎不可能造成这个样子。而金苔鼠也因为太久没有换水,状态也不太好基本是处于 *** 的状态,而里面原本养的斑马仙也因为太长时间不换水有了点病症,所以后面我把所有的鱼都移走了。毕竟草死了我不心疼,鱼死了那就让人难过了。

而上图的大水榕还是我中途更换的一个新的,没办法原来的已经太难看了。而我现在为了抢救这些水草和带了病症的观赏鱼,只能是把里面原有的鱼给全部捞走了。虽然没有测量我估计这里面的水,硝酸盐丶亚硝酸盐等含量肯定不会低,毕竟从鱼的状态以及满缸的褐藻,我想测不测关系已经不大了。

因为鱼缸目前是没有鱼的了,为了原来带有高浓度硝酸盐丶氨氮以及亚硝酸盐的水全给替换掉,我就把鱼缸水整体换掉了。因为之前我经历过一个长满褐藻的鱼缸捞走鱼以及整缸换水之后,褐藻自己死亡的例子,所以为了抢救一波水草叶是死马当活马医,后期再丢几条金苔鼠进去当苦力,看还能不能有点效果。

所以看完这篇文章的你,知道换水的重要性了么?

如果大家有什么好补充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有什么不对也欢迎指出!谢谢

不要再把鱼缸里的褐藻,当做什么好东西了,该清除一定要清除掉

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

饲养观赏鱼出现褐藻的问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开缸初期鱼缸的水质不是很好的时候,或者是鱼缸运行了一个阶段,存留的粪便或者杂质过多,这种看似所谓的褐藻都会出现。

很多鱼友对于这个褐藻还是存有一定的误区,养鱼老道凭借实践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褐藻是一种硅藻,对于观赏鱼无害?

对于褐藻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很多鱼友看到的解释就是一种硅藻,对于观赏鱼是无害的,只是我们看起来觉得有碍瞻观,所以必须清除。

事实上这个道理和我们所说的鱼缸里的菌膜、生物絮团是一个道理,并不一定说这个东西就完全是植物或者生物成分,等到它们发展的中后期,绝对会是杂质多与本质,对于鱼缸水质的污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破坏作用。

这一点只要是长期饲养观赏鱼不换水的朋友们,一定会深有感触,鱼缸的水色就会越来越暗,越来越黄,滤棉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多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溢流,这些脏东西回流到鱼缸里,被水流打散而四处飘荡,继而粘附在缸壁和缸底,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所谓褐藻。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些东西哪里还有什么褐藻的成分?就是纯粹的垃圾沉淀而已,我们还在那里幸灾乐祸的说什么这个东西是净化水质的,观赏鱼是喜欢的,太可笑了。

那就永远留着好了,看看最终鱼缸的水质会不会毒素超标,不就知道了吗?

所以说有些时候对于鱼缸里这些物质,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饲养习惯和观赏鱼的饲养密度以及水质的颜色综合去判断,并不是去人云亦云,说褐藻无害它就无害了,此褐藻非彼褐藻,在意义和本质上,它们早已经变味了。

二、清道夫就是可以清除褐藻,而且省时省力,为什么我们不去用?

对于清道夫,很多鱼友们的误解太深了,什么吸食病鱼、什么相貌丑陋、什么容易带菌根本不干活,等等问题,养鱼老道就想问问,我们是亲身经历了,还是在道听途说?

1、在观赏鱼的世界里,病鱼都会受到任何观赏鱼的攻击,不但是清道夫

前一阵子,我鱼池中的一条金鱼被不明生物抓伤,本来还算不大的小外伤,结果被其他金鱼群起而攻之,不断的撕咬,最终奄奄一息,只能单独隔离饲养,这还是性格最为温顺的金鱼,何况是性格暴躁的其他热带鱼?

任何观赏鱼对于鱼缸里的病鱼都会群起而攻之,不单单就是清道夫有这个特性。

2、所有的工具鱼或者嘴巴贱的都吸鱼

无论是清道夫还是胡子、黄金大帆以及各种漂亮的异型鱼,从本质上来看它们都和清道夫并无异样,只是色泽不同而已,也包括了什么青苔鼠、金苔鼠之类的,都是一个德行,它们本身就是这种性质的观赏鱼。

既然清道夫吸鱼,它们也一定都会吸鱼,至于吸食的程度,那得去看个鱼脾气,有的比较凶狠,有的相对温顺,这就要看我们自己的观察力,对于性格较为暴躁的,也只能坚决放弃,该扔就得扔,这一点要毫不含糊,再就是个体较大的要坚决处理掉。

在鱼缸里放置一条小的清道夫,什么褐藻、绿藻,基本上都不用我们再去人为的处理,确实是省事省力。

三、其他生物也可以治理

包括了养鱼老道之前使用的小田螺等等生物,它们都是以啃食褐藻为生的,我们在鱼缸里都可以少量放置,至于爆螺一说,也是要看我们自己去如何操作,事实证明,当鱼缸里的观赏鱼数量相对较多,是完全可以抑制住螺类的发展的,这一点也已经通过实践证明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除非是我们的鱼缸以水草为主,养鱼为辅,观赏鱼的数量不多,那么爆螺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了。

四、纯粹的水质调理

即使我们不去使用到上述的生物,也不去使用到杀菌灯或者除藻的药物,难道鱼缸里的褐藻就无法消除了吗?事实上也不是的。

这些东西的出现为什么会在开缸初期或者水质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鱼缸的有机物过多的缘故,如果我们按时的换水、清洗滤棉,更低限度的保证鱼缸里并无过多有机物,褐藻一定会逐渐消失的。

很多鱼友反应,在鱼缸里的生化滤材上或者过滤的管道上,都会大量的出现褐藻,那么为什么别的地方就出现的很少,只有这些地方和鱼缸里水流较弱的阴暗处较多?

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垃圾存留较多,除此之外再不会有第二个原因,那么只要是我们对于鱼缸的水质问题,能够做到正规、及时的处理,最终它们一定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就像我之前爆褐藻的迷你鹦鹉鱼缸,现在的螺类数量已经急剧减少,鱼缸的水质也完全的趋于稳定,褐藻几乎是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少量的青苔开始出现,在这种较为稳定的水质下,褐藻并没有其生存的空间了,这个过程的出现,历经了将近两个月,但是最终还是得到了解决,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如果我们不能持续的保持住这种鱼缸水质,过上一段时间之后,褐藻还会再次出现的,说白了,一切源于我们对于鱼缸水质的处理。我们不要再去把鱼缸里所谓的垃圾沉淀,当做褐藻来看待了,这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我们实在分不清哪些是纯粹的褐藻,哪些是垃圾沉淀,那么不如干脆点,把它们在形成之初,一并清除就可以了,无论是生物治理还是水质调理,都不是很难做到的事。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萌宠小戏精#

草缸里的小生物,藻类的噩梦!

几乎所有的草友都会遇到草缸爆藻的困扰,面对一缸或是绿油油,或是灰蒙蒙,或是黑乎乎的饲水,很多人被折磨得快要崩溃了。每当看到别人家水清草靓的造景,便会联想到自家的鱼缸,总想找到一个好办法,把藻彻底除掉。

想一劳永逸的把藻除掉,是个天真的想法,在你开始养草的那一天,其实也开始养藻了。藻类会伴随你的水草一直存在着,我们应该学会用科学合理的 *** ,来控藻而不是用除藻剂灭藻,以避免药物对水质的影响。

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关于控藻的问题,希望能给各位鱼友草友带来帮助。

1、釜底抽薪,控藻藻源。

鱼缸里的藻类从哪里来的,它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各种生物身上。我们注入鱼缸的水,我们投入鱼缸的鱼虾,栽植的水草,可能就会携带一些藻类的菌株或孢子,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但藻类的繁殖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丰富的营养,长时间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先说营养,在开缸初期,水草相对弱小,吸收的养分不多,我们投放的底肥或液肥就便宜了藻类。

开缸初期如果有小鱼小虾,绝对不能喂食太多,避免残饵积存;换水频率高一点,以降低饲水养分;更好不要阳光照射到鱼缸,鱼缸灯开启时间不宜太长,更好选用全光谱的LED灯。

藻类能适应的温度范围很大,只要水草能生长,它就能滋生,当水温过高或过低时,水草生长受到抑制,但藻类却能依然活跃。除非是低于零度,或者高于三十度,它的生长繁殖才会变得缓慢。

2、过滤强大,标本兼治。

很多鱼友认为草缸里有水草,可以消化吸收鱼虾的排放,并通过光合作用为鱼虾提供氧气,自身也能茁壮成长。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氮循环,就是一个完美的生态圈,可以不用过滤设备。

可我们忽略了藻类,它也是这个生态圈里重要的角色,参与氮循环比水草的能力强多了。固然,在草缸里产生的氨氮量小,无需强大的硝化系统来处理,但过滤设备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控藻。

推荐大家更好使用带有进口逆渗透膜的滤桶,不但能截留大量藻类,还能培养出强大的硝化系统。硝化系统能稳定良好水质,这也会抑制藻类的滋生,利于水草生长。

3、生物控藻,简单明了。

最后就是生物控藻了,有很多小生物是藻类的克星,是鱼缸藻类的天敌,如果你能接受,可以在你的鱼缸里投放这些小生物,达到控藻的目的。藻类有多种多样,吃藻的小家伙也有很多,下面给大家列举介绍:

黑线飞狐

a、小精灵鱼。适宜温度23--29度左右,弱酸性水,性格温和,喜食大部分藻类;

b、黑线飞狐。适宜温度20--28度左右,水质中性偏酸,不光吃藻,更爱吃饲料,所以想让它控藻,更好不要喂食。可能是鱼身是有一条黑线的缘故,它偏爱黑毛藻。

小猴飞狐

C、小猴飞狐。适宜温度20--27度左右,中性水,体型稍长,适合大型草缸控藻。

D、青苔鼠。适宜温度20--28度左右,对水质要求高,新开草缸不适合投放,因为它除了啃食藻类,还喜欢挖坑,会把水草连根拔起。

青苔鼠

E、黑壳虾。一般温度对它没影响,但对水质要求高,新开草缸更好不要投放,也不要跟体型稍大的鱼儿混养,小心被吃掉。

黑壳虾

F、鲍鱼螺。只要不是太低的水温就行,对附着在缸壁的藻类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推荐它主要是它不会出现爆螺现象。

鲍鱼螺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编辑整理,转发引用请注明。

养了五条金苔鼠,发现这东西太垃圾,想把鱼缸砸了,怎么办?

各位鱼友大家好!有任何观赏鱼饲养问题,可直接全网搜索养鱼老道及关键词,让我们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

有位鱼友为了给鱼缸除藻,购买了五条金苔鼠,饲养了一个阶段发现,这东西太垃圾,等到想把它们捞出来的时候,那可就费劲了,说是恨不得把鱼缸给砸了,问我应该怎么办?

哈哈,还能怎么办?大大滴功夫耐耐滴性,慢慢捞吧。

青苔鼠,青苔鼠为什么咬鱼-第1张图片-

把各种造景全部挪出来,还能强点,如果是草缸,我也只能呵呵了,有些时候是小鱼网比较好用,有的时候就得上大网了。

那么,还有哪些观赏鱼,捞鱼会相当困难呢?

一、游速太快,非常神经质的观赏鱼

比如说那个一眉道人、鳑鲏、蓝鲨、宽鳍鱲、长鳍鱲、条纹小鲃、麦穗鱼之类的,这些观赏鱼的游速本身就很快、很快,而且最为神经质,一旦鱼缸的水体有惊动,它们就像是疯了一样。

如果我们想要单独把某一条鱼给捞上来,那么,绝对会累的我们气喘吁吁,不是说绝对不可能,但是,那可要耗费掉我们相当大的功夫和时间。

就连大型鱼皇冠三间,也不是那么容易捞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神经质,躲得贼快。

这些品种中的很多观赏鱼,即使捞到渔网内,还能再次跳出来,我们一定要注意。

二、个体非常大的中大型猛鱼

另外就是一些个体非常大的中大型猛鱼,比如说水虎鱼,牙尖嘴利,动不动就把渔网咬碎、咬烂,而且撞击力极为强悍。

还有一些大型的龙鱼、鸭嘴、招财猫、海象、大型锦鲤之类的,如果没有一个超大渔网,更好还是使用大型塑料袋套吧。

对于这些观赏鱼的捞取,渔网不但要求宽度、还要有长度,更好是能拽着渔网的两头,把观赏鱼给端出水面,以防万一。

就算在捞鱼的过程中,也不能大意,务必做到快准狠,谨防观赏鱼撞缸。

就比如我的那个一米五的方缸,高度三十厘米,而且底部还不平。

玻璃厚度可能是12的,鱼缸没有拉筋。

平时但凡有点惊吓,鸭嘴撞缸的声音就很大,水面像地震一样,整得我也是心惊肉跳的,本身水面就不平,万一哪天来个咣当,那我也得受着,好在是平房,没有其他纠纷问题。

三、底栖鱼、鼠鱼、泥鳅

这一类的小杂鱼有很多,包括了青苔鼠、金苔鼠、小猴飞狐、黑线飞狐、彩虹鲨、银鲨、三间鼠,最后还有一个泥鳅。

青苔鼠、金苔鼠自不必说了,凡是捞过的,心里都非常清楚,也不愿意再提。

其他的那些小鱼,各个都不是善茬,也是捞取非常困难的主。

在这里稍微提醒一下,指望青苔鼠、金苔鼠除藻,几乎是不可能的,糟蹋水草、咬鱼、到处乱窜、未必吃藻类,而且还很难捞取,鱼缸里养它除藻,结局肯定是弊大于利。

再说泥鳅,这东西的体表异常光滑,游动的姿势和其他鱼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捞取的时候,很容易脱网。

即使在鱼缸内,如果水位过高,它们也是跳缸小能手,除非是用来喂鱼,密度很大,一网下去,还能捞到不少。

如果当成工具鱼,翻沙小能手,一个鱼缸内放上一两条,等到我们想把它捞出来的时候,那可就难了。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养过这颜值好看的原生鱼吗?饲养难度较大,养好的是养鱼大神

说起小鳔鮈大家可能会感到有些陌生。其实小鳔鮈也是原生鱼中的一种,但是这种鱼比较冷门,因为数量比较少,养护也有点难度,所以说价格高,并且还算是比较数量稀少的鱼种。建德小鳔鮈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他的鱼鳍总体都是红色的,看上去特别艳丽。不过虽然建德小鳔鮈颜值爆表,但是他的饲养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难。这种鱼在人工环境,家庭环境,还是专业环境下等场合都比较难养好,能看到状态爆表的建德小鳔鮈的地方也只有他的原产地了。

建德小鳔鮈对于大家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可以先拿福建小鳔鮈练一练手再去挑战他。福建小鳔鮈相对来说比较好养,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高。我的鱼缸中的福建小鳔鮈就是从野外捞回来,并且没有过水。到今天他还活的好好的。有的鱼友对于福建小鳔鮈的样貌可能会产生疑惑。说再多也没有一张图片来得简洁明了,下图就是福建小鳔鮈的模样,参考一下。


相比建德小鳔鮈,福建小鳔鮈确实显得比较老土。但是我觉得原生鱼并不完全要用外表来装饰自己,我个人觉得福建小鳔鮈还是蛮憨厚可爱的。最主要还是皮实!好养!这点最讨人喜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福建小鳔鮈的饲养 *** 。(以下全是本人亲身的饲养经验)

环境布置。

福建小鳔鮈喜欢一定的水流,饲养的时候可以增加增氧泵。并且原生鱼普遍高耗氧,所以饲养福建小鳔鮈,一旦密度大起来就必须要有增氧措施,否则会缺氧跳缸。福建小鳔鮈说实话我认为真的是一种非常怂,胆小的鱼,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满缸跑。所以我建议造景可以提供一些水草,供小鳔鮈躲藏。平时没什么动静的话福建小鳔鮈还是比较喜欢在外面闲逛的。

食物方面的问题。

福建小鳔鮈属于杂食性鱼类,但是主要还是偏素食为主。他几乎什么都吃,平时没有喂东西的时候他就会在石头上一直啃咬那些藻类。也因为这一点他可以用来当作原生缸的除藻工具鱼,且性格温顺,可以搭配吸鳅一起除藻,他不像青苔鼠会去吸其他鱼的鱼鳞。


平时我一般喂丰年虾碎片和螺旋藻碎片,或者是一些贴片饲料,也就是人工饲料。除此之外他们也需要吃点肉来补充蛋白质,可以给他提供一些红虫。食物更好是能沉底的,小鳔鮈这类鱼本身就是一种底栖鱼类,上浮性饲料他们肯定没辙。

混养问题。

由于福建小鳔鮈性格较为温顺,所以混养这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成年福建小鳔鮈体型比较大,可以达到七八厘米,并且性格不暴躁,可以混养一些嘴贱并且体型比较小的鱼。只要不是攻击性特别强的鱼类几乎都可以混养,福建小鳔鮈也不是中上层鱼类,在底下比较不容易引起其他鱼的注意,不易被围攻。

如果你想要养好建德小鳔鮈,那么福建小鳔鮈则是一个很好的练手鱼类。


这里是养鱼说,如果你也喜欢饲养观赏鱼,不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所有养鱼所要知道的都在这儿。

若想了解更多养鱼知识,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栏直接搜索,例如:鱼缸水质浑浊怎么办?

不怕缺氧的观赏鱼,原来有这么多品种,我们如何正确分辨呢?

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

在观赏鱼的世界中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因为很多品种的鱼儿都可以直接在水面呼吸,通过不同的呼吸协助器官而使得它们能够有效的来对抗各种恶劣环境,这些观赏鱼在我们看来都是不怕缺氧的观赏鱼。

至于它们使用何种协助器官来帮助呼吸,我们在此不做研究,不过很多鱼友对于这些不怕缺氧的观赏鱼分不大清,经常把它们和很多普通的观赏鱼混淆在一起。

实际上我们对于它们的分辨 *** 很简单,它们都会有一个统一的特征,那就是即使在水质良好的情况下,它们也会不定时的到鱼缸的水面上去吞吐空气进行呼吸。

都有哪些不怕缺氧的观赏鱼品种?

那么,在我们饲养的观赏鱼中,都有哪些品种是不怕缺氧的观赏鱼呢?

其实这些品种还是很多的,我们常见的有,比如说丝足鲈科的观赏鱼,它们都长有迷鳃系统,全部都是不怕缺氧的观赏鱼,例如中国斗鱼、泰国斗鱼、曼龙鱼、丽丽鱼、珍珠马甲鱼、招财鱼等等,攀鲈科的观赏鱼也算。

还有我们最为常见的清道夫鱼,以及和清道夫鱼比较类似的这一大类观赏鱼,它们基本上都是不怕缺氧的,什么黄金大帆、胡子鱼、各类异型鱼、金苔鼠、青苔鼠、三间鼠、红尾鲨之类的统统都是。

在中大型观赏鱼当中,雷龙鱼这一类的隶属于鳢科的观赏鱼,全部都是不怕缺氧的,还有恐龙鱼、鸭嘴鱼、七星刀、招财猫、大嘴鲸,以及各种肺鱼、鳗鱼、鲶鱼类的等等,它们基本上都不怕缺氧。

所以说,还是开头那句话,我们要仔细观察它们的行为,只要是定期的迅速到水面呼吸一下然后瞬间潜入水中的观赏鱼上基本都是这一类型,很多鱼友为了这个事到网上去翻阅资料,其实根本不用翻阅,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轻易的观察出来。

所谓的不怕缺氧只是相对的,关键问题是水质

以上这些观赏鱼之所以不怕缺氧只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只是说它们可以直接在水面上呼吸而已,而大部分的普通观赏鱼,它们并没有这个能力,它们只能在水中通过鳃部的呼吸获取水中的氧气来源罢了。

也就是说不怕缺氧的观赏鱼,实际上它们也怕缺氧,只是相对而言比起普通观赏鱼能够比较耐受缺氧的水环境。

不过,不管怎么说,它们最终还是条鱼,是鱼就得生活在水中,所以最终决定它们死活的,还是鱼缸的水质问题。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上述的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常皮实而又极易饲养的观赏鱼,基本上患病的概率不是很大,除了丝足鲈科的一些小型鱼之外,很多不怕缺氧的中大型观赏鱼基本上是养不死的。

低密度饲养是可以不使用到过滤器或者供氧装置

这个很正常,既然我们的金鱼都可以采用古法养鱼的方式来饲养,既不用过滤系统也不用打氧,那么上述的这些品种当然也可以不用到这些东西了,但是唯一的条件就是我们的饲养密度一定要低。

再就是饲养水体不要过小,水体过小,不但是在水质上我们无法掌控,就连水温也无法恒定,我们也看到了,这些观赏鱼大部分都是热带鱼类,对于水温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万一水体过小水温不合适,它们照样也会患病挂掉。

这里特指的就是斗鱼,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看人家养殖场里有的可能饲养水体不大,但是人家一个是温度绝对的恒定,连室温都永久恒定,再一个就是人家几乎每天都要抽底换水,在投喂量上也能够做到精准的把握。

而很多鱼友饲养个斗鱼,把它们放置在一个小玻璃瓶里,可能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再去换水,它们不死干嘛?

而对于上述很多的中大型观赏鱼,虽然它们不怕缺氧,但是大多数都是个体巨大、食量惊人的品种,而且很少会有鱼友把它们单独饲养,大多数可能还会和其他大型观赏鱼混养,那么我们就更要注意到鱼缸水质的保持了,所以说,过滤和供氧设备就应该必备了。

有过滤可以不使用到供氧设备吗?

这个问题要看具体情况,主要是看我们鱼缸里的观赏鱼饲养密度和投喂量,根本没有一定之规,再说了还会有一个气温和气压的问题,鱼儿表现的过于频繁到水面呼吸,我们还是开启供氧为好,特别是还混养有别的观赏鱼。

今天还有一位鱼友问到了过滤器是否可以开开停停的问题,实际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考虑的话,我们都不希望鱼缸里的过滤装置开开停停,无论是对于杂物滤除还是硝化系统的养成都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偶尔停一下也无大碍,比如说我们给观赏鱼投喂活鱼虫的时候,是可以停掉鱼缸里的过滤器的,就那么三五分钟甚至于十分钟的时间而已,并无大碍,放心吧,即使一两个小时硝化细菌它也死不了。

有氧气不使用过滤可以吗?

这一点我还是不赞成的,除非是饲养小型观赏鱼,我们使用到了水妖精,大部分情况下鱼缸还是要以过滤为主,并且尽量的做到生化过滤和物理过滤完备为好。

再者说了,上述的这些观赏鱼,对于中大型的、不混养的,有没有供氧设备倒也都可以。

还有一位鱼友问到了在宿舍养鱼,过滤器没有条件整天开启,可不可以白天开、晚上停,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按理说应该是白天停、晚上开比较好,其实饲养密度低我们可以根本不加过滤,但是考虑到在宿舍里,换水量又不能够有效的保持,毕竟开着过滤还是会延长我们的换水时间的。

再就是如果实在不放心,我们可以加个交直流氧气泵,万一混养有别的怕缺氧的观赏鱼,在夜晚我们可以把氧气泵开启,这样就能够保证万无一失了。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人家为何草缸养七彩一样牛,看到这两个桶你就明白了...

草缸养彩是很多玩家一直向往的事,但奈何二者对温度有着迥异的差别,大多数人都很难把握这个度。当然七彩和草也是可以和谐共处的,但这就需要我们对草和鱼的习性有更充分的了解,做出合理的搭配才行。

如果是新手,建议先单独养好七彩和草后,再慢慢尝试二者的融合。养彩的草缸不是什么草都适合的,七彩也不是丢进缸里就完事,两者的融合涉及到底泥、温度、菌、草种、喂养等多方面因素,大家千万不能急。

以笔者的草缸配置为例:

缸: 彩蝶 1500x60x50

底柜:彩蝶 1500x60x79

灯: 南风t5ho灯盘 80wX6 6500 3根 10000 3根

沙: 关版陶粒四袋、秀仙土三袋

过滤:创星dF1000配创星EF4前置, 创星CF-2400,两个30升山后桶,另外同程正吸底滤配森森JTP-1800变频泵,佳宝9W杀菌灯

水环境:自来水换水,ph7.5,温度26-28

草: 乌拉圭皇冠,大榕,铁皇冠,鹿角铁,珍珠草 和不知名掓草,绿宫廷,红毛丹 十字矮 水兰

二氧化碳: 四升北普钢瓶(关公扩散桶每秒1泡)

鱼: 白老鼠x4,熊猫鼠x3,咖啡鼠x1,胡子x50,七彩x7,旁鲏X5,宝莲灯X15,红鼻x30,小丸子x4,草虾x100;

养护:每周换一次水,换三分之一,约120升,水是热水器混自来水。

开缸,之一层是同程底滤,能活化底床,便于各种营养的交换。第二层仙土,因为用底滤不能用泥,所以选择仙土。仙土的好处是不易粉化粉化耐用,就是洗起来比较费劲,会有黄水显现,不同品牌程度倒是有点区别。第三层是陶粒砂,本身没有肥力,正好与仙土配合使用。

?开缸初期,还是有些黄水的

鱼的选择:

1、草缸更好不要选带鸽系血的鱼,一般情况下带鸽系血的鱼在草缸中黑纱会加重;

2、不要养小苗,换水多对草不好,换水少对苗不好 很容易养成老头鱼养6cm以上的大雏最为合适

3、更好在鱼友间采购,一般鱼商都有高温催肥的做法,这种鱼适应草缸低温环境时间要长

4、红色鱼在草缸中会更漂亮;

5 养几条老鼠鱼,清缸底,胡子清缸壁,红鼻清缸中残食。

6、不要养清道夫,青苔鼠,有可能吸彩。

7 虾是彩的点心,名贵虾就别放了。

8 彩抢食不如燕,更好不要混养。

正确的选法

错误的选法

草缸的选择和布设:

1、缸长度更好大于0.8米,宽度更好大于0.6米,高度比标准草缸高5CM-10CM左右为更好。

2、尽量不要选择成品缸, 过滤和灯光不好配置,要敞口缸。

3、缸不要高于70cm,不好配灯。

4、底滤缸养草,CO2会流失严重

过滤的选择:

自制过滤桶是更好的选择,有朋友们会有疑惑,这大的缸为什么不用底滤或上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底滤或上滤会造成CO2的流失。

2、底滤或上滤不适合装UV灯和扩散桶。

3、底滤或上滤没有桶节能,1500的缸用个18W的泵就够了。

4、底滤或上滤没有桶保温。

另外,滤桶并非简单的草缸桶,其过滤效率应该达到单缸养七彩的过滤效果,也就是桶要尽量多和大,笔者的过滤由AT dF1000,AT EF4 (前置), 两个30升山后桶(感谢发明者)同程正吸底滤,创星CF-2400,森森JTP-1800变频泵,佳宝9W杀菌灯组成,达到150升左右。两前置桶主要为过滤棉,其余的为生化过滤,过滤很强,喂汉堡都没有问题。

日常维护:

1、每天汉堡喂食一次,吃饱为止,感觉鱼食改用饲料或鱼虫,在营养够的情况下对水质影响小。

2、每周换水1/3约为100升,热水器自来水,水温29-30左右,越慢越好。

3、CO2每秒1到2泡,用缸瓶,扩散桶。

4、UV灯每天5小时左右,定时器控制。

5、每周换水时 加人50ML 52,UV灯 和52 对控制缸内菌和藻的数量有奇效。

总结:

总来来说草缸养七彩过滤要强,七彩一定要检疫好才入缸,然后要控制好密度。当然真正草缸养彩的人不多,也并不容易,这一点很多专家也都提醒过,所以建议大家准备充分再开始,千万不要一时冲动。

低栖鱼、工具鱼频繁死亡,只因为忽略投喂,不会再有其他原因吗?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最近很多新鱼友都在反应这个问题,那就是自己鱼缸里的工具鱼出现不断死亡的现象。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的鱼缸里也经常会遇到的,未必它们一定都是工具鱼,还有很多的杂食性底栖小型鱼类。

包括了我所饲养的清道夫、反游猫、熊猫鼠、花椒鼠,还有小提琴,也就是爬岩鳅,只要是饲养三五个月,必定偶尔就会死亡一两只,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一段时间内,突然出现了接二连三的阵亡现象。

未必都是疾病问题,除了新入鱼缸的严重外伤情况以外,它们的疾病很少

大部分鱼友会把自己鱼缸里的工具鱼、底栖鱼的死亡原因,归结于所谓疾病。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除非我们是专业整缸饲养、繁殖异型鱼的,就是说一个鱼缸里放有大量的异型鱼,比如说胡子、大帆类的,由于它们的饲养密度大,可能因为水质或者水温调理不过来,那么,这缸鱼有可能会整缸患病,比如说白点病或者胡椒病。

这里再重申一下,很多鱼友都会把这些病称之为传染病,其实它们并不一定都是传染病的,只是因为水质不好,整缸鱼都会患病,水温不稳定,整缸鱼也都可能白点。

小瓜虫的繁殖数量增多,当然大部分鱼身上都会有了。

但是,就我们平时的鱼缸里,饲养有很多其他品种的观赏鱼,就放置那么一两条的清道夫、花椒鼠、青苔鼠之类的工具鱼、底栖鱼,其他观赏鱼都好好的,它们连个患病的机会可能都没有,怎么可能因病而亡呢?

除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由于高密度运输途中,导致的大量体表划伤,我们在购买时没有注意,它们已经是半死不活了,在这种情况下被我们买回家,不管水质、水温的好坏,它们已经回天无力了,当然就会死亡。

因此来说,选鱼很关键,而如果选鱼时状态很好,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它们患病的概率其实并不大,除非是同种鱼、高密度饲养。

不吃饭、抢不上食,还要受欺负,这才是它们真正死亡的原因

不要以为,只要是条清道夫,其他观赏鱼就干不过它,它们只会欺负别的鱼,事实上,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回事。

包括了上述的很多品种,大部分的小型低栖鱼类,它们在鱼缸里也只有受欺负的份,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些夜行鱼才可能有那个胆量,去对付一些行动缓慢的病鱼。

我发现包括了蝴蝶鲤、罗汉鱼、鹦鹉鱼、地图鱼、七彩、燕鱼、皇冠、十间,甚至于马克吐司、蓝曼龙等……

太多太多的观赏鱼,都能够把一些小鼠鱼或者清道夫追的满缸跑。

不信我们可以去仔细观察,虽然有些品种,比如说金苔鼠之类的,它们的游速很快,还有大部分都是皮糙肉厚型的,但这不代表它们不害怕啊,或者它们就能抢到食物,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鱼缸里有些藻类,比如褐藻、青苔,或者能够残落一些食物残渣,它们还有能够活下去的希望,比如说我的罗汉吃小鱼,总会有些鱼鳞散落缸底,清道夫就可以去吃点。

但是,我们别忘了,还有大部分的异型鱼,并不一定是以肉食性为主的。

特别是一些半大的亚成异型鱼,人工杂交过重的,它们在某一个阶段内,可能只会摄食植物性饵料,如果摄食过多的肉食性饵料,就会腹水而亡,这个算是一种疾病了。

而其他的大部分底栖鱼,几乎全部都是因为长期饥饿拜拜了,无一例外。

我们可以去观察,大部分鱼缸里死亡的异型鱼、小型底栖鱼类,在它们死亡以后,肚子都是极度凹陷的,我们说肠炎也可以,其实就是长期吃不饱饭罢了。

除了藻类的供应,还需要可以投喂沉底饵料、植物性食物

如果说我们的鱼缸里有部分藻类,饲养的工具鱼数量也不是很多,它们可以勉强维持很长时间不死。

一旦鱼缸里总是干干净净的,我们投喂的又是上浮性饲料,特别一些中大型观赏鱼缸,那个大颗粒饲料,鼠鱼也好,清道夫也罢,它们根本就啃不动,只能被活活饿死。

那么,我们是可以定期投喂点底栖鱼饲料或者其他一些植物性食物。

包括了菠菜、南瓜、胡萝卜、黄瓜等等。

很多鱼友问到了投喂生的还是熟的?这个菠菜,更好是投喂熟的,就是用热水简单焯一下即可,很多专业饲养异型鱼的鱼友都明白如何操作。

而对于南瓜、胡萝卜、黄瓜、西红柿等等太多的其他蔬菜、水果,个人有个人的投喂方式。

有些鱼友会处理的很精细,切片很薄、切块很小,煮不煮熟那也无所谓,我们饲养过七彩神仙鱼的,还是偏向于做汉堡的时候,捎带蒸熟了,比如说胡萝卜和南瓜,怎么操作都可以。

至于说,这个投喂量的问题,全在于个人的操作和实践了,因为这其中牵扯到了我们饲养的个体大小和密度,关键问题是,有很多杂食性观赏鱼,它们也会去吃,因此来说,这个问题,就要看个人调理了。

还有就是投喂频率,也要因鱼、因人而异,有些鱼友饲养工具鱼,就是为了除藻,只要能够保证它们不死就行,那就可以隔三差五的投喂点上述食物。

有些鱼友就是希望自己鱼缸里的所有观赏鱼全部健健康康的,那就按照正规模式,每天定期投喂即可。

这其中还会牵着到一个夜行鱼的问题,有些鱼白天也能吃,有些鱼白天根本不吃,关灯后开始进食,这个就需要我们对于自己饲养的观赏鱼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了,网上的所有资料只是辅助作用,一切全靠我们的个人观察。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标签: 青苔 为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