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收到一位茶友私信,说他在美国唐人街买茶叶,茶叶店里把铁观音分为红茶铁观音和绿茶铁观音,想问问我是咋回事儿。
碰巧隔了没几天又有一位茶友问“铁观音是不是分生茶和熟茶?”
我本来以为铁观音都已经“过气”了,没想到问的人还挺多。不过由于我本人对于铁观音并不算特别的熟悉,于是我咨询了安溪当地的一位朋友,然后整理了一下,今天就来解答前面茶友们的疑惑。
在安溪,铁观音确实可以被分为生铁观音和熟铁观音,主要根据是否进行碳焙干燥来区分。对外宣传比较多的说法是生铁观音不经过碳焙,按香气可以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熟铁观音经过碳焙,按碳焙程度分轻中重,外形看起来颜色是深褐色的。
“熟”铁观音
但是现在也有一些科普的帖子会把浓香型铁观音和碳焙铁观音划等号。这是因为熟铁观音味道比较重,消费者不太能接受,销量一般,于是商家把一部分经过碳焙的铁观音也归为浓香型。后来发现根据香气的特点来卖茶,能被广泛接受。但是根据传统的话,这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
而且生铁观音中的清香型、浓香型是按照香气浓淡来区别的,这也是为了让普通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实际上在当地并不是这么分的。他们通常根据做青程度和口感品质把生铁观音分为正味、消青、拖青等等。这几个类型的话就分得太细致了,没有拿到茶样的情况下比较难区分说明,等以后有机会我去到安溪那边学习学习再来和大家分享。
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唐人街的茶叶店把铁观音分成“红茶铁观音”和“绿茶铁观音”这个说法肯定是有错误的。我当时以为“红茶铁观音”是把铁观音的树种鲜叶用红茶的方式加工,并且焙火比较重,所以喝起来有类似肉桂的味道。而传统意义上的铁观音,由于汤和叶子都比较绿,所以叫做“绿茶铁观音”。
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看来,就是分别指生熟铁观音,加工过程还是乌龙茶的步骤,加工过程包括萎凋、做青、炒青、包揉、和烘焙,是生是熟主要看烘焙这一步是否是碳焙。
虽说现在喝铁观音的人少了,但江湖中依旧流传着铁观音的“传说”。其实不止普洱茶有生熟之分,铁观音也有生熟之分,只不过两者的工艺不同、类别不同。
本文为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自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传说里,是唐末时期的普足大师远赴圣泉崖,将当地的茶树移植回了安溪清水岩,并且将自己种茶、制茶的 *** 教导给了当地的居民。但这个时候的茶,从制茶工艺上来讲,还属于绿茶。直到一位叫“乌龙”的退隐将军在无意间发明了“摇青”工艺,经过不断的完善后,才有了独具当地特色的“乌龙茶”。时间来到乾隆六年,安溪乌龙茶已经是非常有名的一款茶叶。当时有一名叫做王世让的官员,在京城拜见礼部侍郎方苞时,将家乡的乌龙茶做礼相赠。方苞品后觉得滋味非常好,又献给了乾隆帝。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在茶上也是颇有造诣,品茶之后寻来王世让,了解此茶渊源后,以茶叶形似观音脸、色重如铁为由,遂赐名铁观音。
此番渊源是真是假如今已难以分辨,但铁观音此茶却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作为一款如此有名的乌龙茶,铁观音当然有着自己的独特、雅致风华。铁观音按照发酵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清香、浓香、陈香三种类别。每种类别又有着自己独有的色、香、味。
传统铁观音大都是浓香型铁观音,重摇青、重发酵。干茶看颗粒紧实色泽偏暗,冲泡后香气馥郁浓烈,稳定。所谓“七泡有余香”,指的就是浓香型铁观音。因为发酵到位,不仅茶香持久,茶味口感甘醇厚润、喉韵明显、余味悠长。
清香型铁观音是以现代新工艺制成的轻发酵类型的铁观音茶。干茶看起来更加的翠绿有光泽。冲泡后茶香优雅、香味醇正。口感清淡有回甘。比较适合口味偏淡的茶客们尝试。但清香型铁观音由于清发酵,因此茶性偏寒,肠胃不好的话更好不要选择,就算喝也要少喝为宜。其次无论是香气还是茶汤的持久性上都明显不如传统铁观音香味持久、耐泡。
最后一款是陈香型。这一款其实是上面两款长时间存储后再反复加工而成。其成茶色泽乌黑、茶汤厚重、滋味甘醇绵软、香沉韵凝。汤色与口感更接近普洱茶了。
昨天,有位客人问我铁观音到底算什么茶。看来,许多人都有这个困扰,毕竟铁观音最近这些年特别的火,也越来越贵,我在这科普一下:
在前面的对乌龙茶的科普中,也讲到了铁观音属于国家级乌龙品种,而且在乌龙茶中的产量是更大的。
乌龙铁观音最早来自290多年前的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松尧村,植株中等,芽叶绿带紫红色,茸毛较少,叶面隆起,富光泽,叶身平展或稍背卷。
现代工艺大多把铁观音做成清香型产品,砂粒明显,色泽翠绿油润,具有兰花香,滋味清甜爽口,汤色金黄明亮,这也是大多人把它认成绿茶的原因。而浓香型产品汤色乌黑油润,滋味便醇厚回甘了。
所以,如果把清香型的铁观音叫做绿茶也是可以的,但是,浓香型的铁观音不管是在分类还是口感上,正统的属于乌龙茶。
铁观音是什么茶?关于铁观音的五个误区,你中招了吗大家都听说过铁观音,也了解铁观音是一种好喝的茶,但是你知道铁观音属于什么茶吗?
铁观音其实不是绿茶,是乌龙茶
铁观音其实是乌龙茶中的一种,也是我国10大名茶中的一种。铁观音是一种茶树的品种名称,也是一款茶的名字,这种茶的原产地是在福建泉州市的一个镇上,这个镇就是安溪县的西平镇,此地产出的铁观音品质特别优异,所以铁观音才成为乌龙茶中的上品。
铁观音茶叶的颜色特别的翠绿,还自带一股兰花的清香,这种茶泡起来之后,茶汤微微发黄,这种茶水的色泽还特别透亮,口感特别顺滑,而且还具有耐泡性。同时,铁观音还被分为了三种类型,这是因为铁观音的发酵程度以及 *** 工艺不一样,所以才会有这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就是清香型,沉香型以及浓香型。
大家对铁观音的印象估计就是很棒的一种茶,而对这种茶不太了解就会产生一些误区,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解一下铁观音的5个误区。
茶叶的颜色更绿的茶叶更好
认为铁观音茶叶的颜色更绿一些就是上等品。其实目前在市面上很多铁观音都特别绿,这种绿色太浓郁,其实就是典型的很重视外在,而非重视铁观音真正的内在品质,只是觉得卖相好就是上等品,所以说,其实颜色越绿也不见得就是上等品。
比较传统的安溪铁观音外在的色泽又绿又柔润,泡茶之后的汤色会泛金黄色或者还会泛一些绿色,但是金黄色才是铁观音茶水的主色调,所以光从外表来判断铁观音的好坏还是不对的,应该多注重内在品质。
酸味重则为上品
铁观音的真正魅力就是具有很独特的兰花香以及观音韵,这种观音韵其实就是一种地域、品种以及 *** 工艺上高度融合的体现,这种独有的观音韵,让我们在喝铁观音的时候会觉得水中有香味,水中有韵味,口感顺滑且饱满,还有口齿回甘的感觉。所以大家都会认为观音韵就是 *** 铁观音的工艺中体现了一种酸的味道,会认为有酸的味道才为上品,这种说法并不对。
将红边甩掉
其实最初传统的铁观音是绿色的叶子,叶子的最外边镶着一圈红边。有这圈红边,之后泡出来的茶水不够青绿,所以,现在就有一些茶农为了让铁观音的茶汤更加青绿更加好看,于是就会在炒青之后,把这种绿叶的红边甩掉,甩掉这一圈红边之后的铁观音泡出来的茶汤颜色就会更加地青绿,看起来品质会更佳。但是如果过度的甩边,就会把茶叶中的一些营养成分给甩出去了,而这种营养成分就是茶汤当中最重要的一种营养物质茶黄素,所以不建议过度甩掉红边。
铁观音有农药残留
现在茶叶广泛种植之后,消费者们又特别关心茶叶是否有农药残留。而铁观音作为茶中上品,大家对农药残留的关注度又更高了一些。关于茶叶当中的农药残留,其实大家要首先搞明白,有农残并不代表会超标,国家在这个方面还是有自己的把控力度的,所以大家不用过度担心。
其次就是如果茶叶中含有农残的话,茶叶的农残量并不等于茶汤中农残的量。而且,目前茶农在对茶树喷施的农药也有讲究,这种农药大多是是脂溶性农药,并不是水溶性农药,也就是说这种脂溶性的农药不会溶于茶汤之中,所以我们在饮茶的时候还是相对安全的。
铁观音伤胃
很多人都知道喝浓茶容易伤胃,也知道茶性偏凉的茶叶也会 *** 胃部,但是不管喝什么茶都不宜过量,过量总会伤胃的。可是话说回来,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乌龙茶性平,具有一定养胃润肠功效,所以喝铁观音不一定会伤胃。但是在购买铁观音的时候,更好选择那些发酵比较足的清香型铁观音,发酵的比较足,茶叶当中的一些 *** 物质就会减少很多,这样就会减少对胃的伤害。
了解铁观音的误区之后,就可以避免中招了。你中招了吗?
传统VS现代铁观音有啥区别?非遗传承人为你讲清楚铁观音,向来以“兰花香、观音韵”,“七泡有余香”而受到茶友赞誉。
但是这种说法是有些笼统的,因为铁观音按工艺有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之分,二者在工艺和口感表现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么,现代工艺的铁观音是如何出现的?它与传统工艺铁观音有什么区别?
近期,懂茶帝来到了福建安溪,拜访了安溪铁观音非遗传承人刘金龙老师,他用两款铁观音实物,为我们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想看视频版的,直接点击下方视频观看哦)
从“传统”到“现代”的改变
关于现代工艺的出现,刘金龙老师说,这主要是为了迎合现在市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视觉和味觉需要。
相比于传统铁观音,现代工艺的铁观音,无论是干茶还是茶汤,色泽都更偏清绿一些,口感更加鲜爽,接近于绿茶的口感,更容易受新茶客的欢迎。
而传统铁观音茶汤金黄明亮一些,口感更浓郁,而且 *** 性更小一些。
工艺上,传统铁观音采摘嫩度更嫩一些,发酵程度适中,有较为明显的“绿叶镶红边”;现代铁观音其实做青的时候也有红边,但是为了色泽更绿一些,炒青温度会更高一些,炒的比较干,将红边去掉。
实物教你区分“传统”和“现代”
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无从去了解茶叶背后的工序,那怎么区分传统铁观音和现代铁观音呢?
安溪铁观音非遗传承人刘金龙老师告诉我们,其实二者无论是干茶、汤色、香气、口感、叶底,都是有所区别的。
干茶对比
传统工艺铁观音颗粒呈半条索状,色泽乌褐砂绿,能够看到边缘发红;
现代工艺铁观音颗粒感强,色泽更偏鲜绿,由于有甩红边工艺,所以看不到红边。
汤色口感对比
从图中能够明显看出,传统工艺铁观音汤色金黄明亮,颜色更偏深一些,现代工艺铁观音汤色黄中带绿,明显更偏浅。
口感上,传统工艺铁观音音韵明显,香气丰富、层次感强,而且香入茶汤,汤中有味,回甘生津非常持久。
现代工艺铁观音兰花香非常优雅、高扬,但汤中滋味不如传统铁观音更醇厚,而是更偏鲜爽一些。
在耐泡度方面,刘金龙老师说,传统工艺比现代工艺更耐泡,7泡之后还有余香,往往泡到十几泡依然余香不减。
叶底对比
左右两边是同样的克重,传统工艺不如现代工艺的铁观音更膨大一些,因为现代工艺采摘成熟度略高,传统工艺采摘更嫩一些;
这张图能清晰地看到,传统工艺铁观音叶底完整,柔软有光泽,而且保留了明显的红边。
现代工艺铁观音叶底更鲜绿,嫩度稍微不如传统工艺,而且由于采用了甩边工艺,所以基本看不到红镶边,而且边缘略碎一些。
最后,刘金龙老师还告诉我们关于储藏上的一个不同点:传统铁观音发酵度更重,不需要放冰箱储藏,而现代铁观发酵程度低,为了保鲜,更好储藏于冰箱。
当然,小懂也要提醒茶友们,目前市面上两种做工的铁观音都有,两者各有优势,不能轻易否定任何一种,两种工艺做出的茶都有非常好的,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就好。
最后问下大家,你喜欢传统工艺铁观音,还是现代工艺铁观音?评论区给出你的答案吧!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铁观音的传说来源:中国网
铁观音属青茶类,兼有红茶之甘醇与绿茶之清香,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铁观音滋味醇浓、香气馥郁,具有独特的“观音韵”和天然的兰花香,有着“七泡有余香”之美誉。
“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其茶树品种名。关于其名称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
一、“观音赐茶”
相传在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村有一位叫做魏荫的老茶农。他勤于种茶,并且信奉观音,每天晨暮时分都会为观音像敬奉清茶,数十年不辍。一天晚上,魏荫梦见自己荷锄出门,在溪涧边的石缝里发现了一株茶树,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心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时,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将魏荫从梦中惊醒。
第二天清晨,魏荫循梦中路径寻觅过去,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魏荫认定这是观音托梦,便将茶树移植到家中悉心培育,取名为“铁观音”。
二、“皇帝赐名”
相传,清乾隆元年春天,安溪西坪南岩仕人王仕让在自家南轩书房与好友会文。黄昏时分,王仕让独自在房外徘徊时发现了一株茶树,便将其移植在南轩茶圃中,并朝夕管理。
经过几年繁殖,该茶树已是枝叶茂盛,采制而成的茶更是乌润肥壮、香馥味醇。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入京,谒见礼部侍郎方苞,便以此茶作为礼物赠予方苞。方苞见此茶味道非凡,便又将其转送内廷,乾隆饮用过后大加赞赏,因此茶外观乌润壮实、沉重似铁,饮之味香形美、犹如“观音”,故赐名为“铁观音”。
近年来经过考察,许多人认为铁观音茶名应是由其茶质感似铁,且闽南地区信奉观音的习俗而来。而铁观音之所以能够早在上世纪便风靡世界,掀起一片“铁观音潮”,则是因铁观音自身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香气所使然。
它才是铁观音里的极品香型,十年茶友都没听过,喝到只能看天意铁观音,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安溪,名气极大,你可能没喝过茶,但你一定听过铁观音。
铁观音的香型丰富多样,但大家也许不知道的是,在众多香型中,只有两种香型被认为是铁观音中的极品。
这两种香型,一是兰花香,另外一个是极少人知道的
煌口香(闽南话发音hóng káo pāng,请自行体会)
这两天,一位叫“天边的一朵云”的茶友就咨询到了煌口香的问题,一开始我们也知之甚少,而且查看了很多书籍以及论文,都没有相关的专业资料。
为了弄清楚煌口香到底是什么,我们专门请教了国家高级评茶师、资深铁观音人士陈仕斌老师。
陈老师说,煌口香这个词是闽南话,并没有确切的书面文字,但一般都用“煌”这个字,如同闰土家乡管一种像小狗的动物叫cha,于是鲁迅先生造了“猹”字一般。
为什么要用带火字边的煌呢,主要是它穿透性强,香气高扬,齿颊留香,这种茶喝下去一口即让人难忘。
相比于一般香型的铁观音,煌口香铁观音滋味特别醇厚,汤水绵柔浓稠带花果香,香气能迅速遍布口腔,而且收敛性极好,可在口腔中留存下来,回甘生津特别好。
煌口香型的铁观音,有哪些特征呢?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黄”。干茶色泽砂绿偏金黄,如果通体呈墨绿色,那就不是煌口香。汤色也偏金黄,叶底同样如此。
这种香型在工艺上需要重摇,重发酵,在铁观音香型中非常高级,产量极少,可遇而不可求。
另外,还有一种写法是“皇口香”,据说这个说法与乾隆皇帝有关。
据安溪县志记载,乾隆元年(1736),安溪西坪尧阳村有位书生叫王仕让,他平素喜欢花草,搜集种植于南轩圃。
一年春天,他发现观音石下荒园中有一棵茶树,枝叶茂盛,异于寻常,遂将它移植到花园中精心培育。
采制后成茶乌润有光,气味芳香,这时,适逢他 *** 赴京,拜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相赠。
方望溪品后大加赞赏,遂献给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问此茶历史。王仕让如实奏享此茶的发现经过。
乾隆细细观察、掂量此茶后,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因而御赐名为“铁观音”。
由于皇帝金口的加持
慢慢地,安溪当地人习惯性地将极品铁观音称为“皇口香”铁观音。而且品质更高的称为“大皇口”,品质稍弱一些的称为“小皇口”。
不过陈老师说,这种说法比较小众,更多的是为了增加它的传奇性穿凿附会上去的。
有“皇口香”的茶叶,在安溪当地极为珍贵,别说市面上很少能喝到,就连种了几十年的茶农也难得遇上几泡皇口香,堪称茶叶中的“大熊猫”,真正的可遇不可求。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现在很多人都会饮用铁观音,但是真正了解的人或许不多。今天华祥苑茗茶小编就为大家普及一下铁观音的小常识。铁观音茶叶的故乡是福建省泉州市的安溪县,安溪铁观音享誉全国,并且铁观音的 *** 技艺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铁观音大家的的了解可能还不是很全面,现在进行简单的铁观音介绍:
首先,我们先了解看看,铁观音属于什么茶类。经常有人将铁观音误认为是绿茶类,其实铁观音不是绿茶,而属于青茶一类的,青茶又称乌龙茶。那么到底这两种茶的的区别在哪呢?绿茶是不发酵的茶,而铁观音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属于中国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简单的说,铁观音这类的青茶与绿茶味道较苦涩,颜色更重些。
其次,我们再一起看看饮用铁观音茶都有哪些功效吧!大家都知道,饮茶的好处很多,但是却不知道,好处从何而来。铁观音中的茶多酚有防止氧化、美容护脑、延缓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据国外机构的研究和报道,铁观音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预防和抵抗癌症的作用。对于经常对着电脑的上班族来说,铁观音可以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夏季炎热,容易上火、烦躁、易乏,喝杯提观音有助于提神醒脑、利尿解乏、清热降火。对于经常吸烟的人来说,喝杯铁观音还能保护牙齿不变黄。
最后,一起了解铁观音的泡法,看看我们平时在铁观音的冲泡上有哪些问题吧。冲泡铁观音适合用山泉水或矿泉水,泡饮的下过是更佳的。冲泡时根据香型选择适当的茶叶放入杯中,先少量的温水洗茶,再用少量开水醒茶,然后正式开始泡茶,一泡茶叶做好是泡三到四次,这样味道是更好,茶叶久泡就没有滋味了,品着就是白开水一杯。
铁观音是人们最长饮用的茶饮之一,不论古今,人们对于铁观音的喜爱都不曾减少。关于铁观音,还有很多的古诗文中都有描写到,值得分享的是记载在《清水岩治》上的,“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若遇陆羽,将以补茶话焉。”
曾经茶叶界的“香奈儿”,一斤卖到89万元,如今被拉下神坛,只剩情怀?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见习记者李守
秋茶飘香,正是一年中品质更好的铁观音上新时!
10月中下旬,在郑州的中陆茶城、汇美茶城、文博茶城、中原茶城等茶叶专业市场,河南商报记者看到部分茶叶商户店里上新了今秋的铁观音茶,店门口亦有员工在对新上市的铁观音毛茶进行去梗、分拣等后续工序的工作。不过要和过去高峰时期郑州茶叶市场上几乎所有商家都分拣铁观音毛茶的盛况相比,难免有几分落寞。
曾经,铁观音被称为茶叶界的“香奈儿”,一斤野生铁观音茶叶被卖到89万元之高,它的热衷者更是数以万计。
高光时刻,负面消息却接连不断,农药残留、以次充好的消息不绝于耳,令不少消费者对其敬而远之,加上其他茶叶纷纷乘虚而入,铁观音的市场份额已远不及当年。
很多人之一次接触茶,就是从带有幽幽茶香的铁观音开始,巅峰过后,如今仅凭情怀存于世的质疑不绝于耳,又是什么让曾经的茶叶王者走向没落?
有商户反映铁观音在郑州市场占有率不及过去十分之一
铁观音,属于青茶(乌龙茶)的一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有“七泡有余香”的美誉,冲泡后的清香受到不少爱茶人士的喜爱。
刚走进茶城,河南商报记者就被郑州市场上各种茶香味所吸引。在郑州的中陆茶城、汇美茶城、文博茶城、中原茶城等茶叶市场,河南商报记者看到有商家打出秋茶上新的标语。
询问中,河南商报记者得知,铁观音一年中可以采摘好几次,为了保证茶叶质量,安溪当地目前一般只采两次,分别是春茶和秋茶,而秋天采摘的铁观音品质更好,量也更大。
老家福建安溪的郑州文博茶城商户王青霞告诉河南商报记者,10月1日后,安溪铁观音陆续上市,虽然今年福建部分地区受到疫情影响,不过对于铁观音的销售影响不大。
文博茶城商户上官秩清,老家同样在福建安溪,他表示,茶叶品质和季节息息相关,寒露前后十天的茶叶品质更佳,过了这段时间相对来说就没这么好。
另据了解,目前郑州市场上价位在150~800元的中上等品级铁观音更受消费者的青睐,销量却不及以前。
福建省尚感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章远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如今铁观音在郑州市场的份额与2006~2012年的高峰时期相比,占比连10%都不到。
曾经红极一时,占据郑州茶叶市场七成以上份额
2012年以前,铁观音曾红极一时,极品茶叶还成了收藏品,稀有产地出产的铁观音还一度成为升值保值的代名词。南京就曾出现一盒野生铁观音售价98万,还有人争相抢购的事件,让人对其刮目相看。
“无铁不成店,无安不成市”在坊间流传甚广,说的是没有哪个茶叶店不销售铁观音,没有哪个茶叶市场能少了安溪人的身影。
安溪人把铁观音带到了全国各地。以东北地区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铁观音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还是零,但到2006年前后,铁观音就占据东北市场份额的30%~40%,同时,铁观音在全国各地扩张的步伐也没有停下,安溪茶商到了哪,铁观音就被带到哪里,甚至铁观音在海外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中陆茶城商户周家军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他印象里,本世纪初,郑州市场上铁观音占据的市场份额还是比较高的。
汇美茶城商户陈福章表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铁观音的销量就比较大,2015年之前铁观音还是一个处在比较辉煌的时期,在郑州茶叶市场占有率在70%~80%,而章远新则认为鼎盛时期郑州市场上铁观音份额甚至能达到85%~90%。
很多人之一次了解茶,爱上喝茶就是从一盏铁观音茶开始,铁观音成了不少人的情感寄托。汇美茶城商户牛媛媛表示自己喝的之一杯茶就是从铁观音开始,并且如今也会喝一些品质好的铁观音。
在中陆茶城茶商王清波看来,最开始的时候郑州市场上有铁观音和信阳毛尖两个品种的茶叶,别的品种的茶叶是很少的。
疯狂的逐利者,铁观音被拉下神坛
周家军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高峰过后,郑州市场上铁观音的份额就逐渐下降。他认为,人的兴奋劲过了,再加上口味的改变,多重因素造成铁观音销量下降。
事实上,铁观音市场份额的下降远不是这么简单。
多年以前,随着铁观音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其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市场上对于铁观音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少商家纷纷抓住这一“商机”,并且他们只要打上“铁观音”的旗帜就不愁销售。种植其他品种茶叶的茶农眼看利润不及铁观音,也都改换品种,种上铁观音,甚至安溪以外地方产的茶叶也都被打上“安溪铁观音”的标签,由此造成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出现。
农药残留、稀土超标等负面报道更是给铁观音以致命一击。再加上红茶、黑茶、白茶等茶类崛起,以铁观音代表的乌龙茶市场份额不断缩减。
谈及铁观音销量的变化,中原茶城商户韩晓天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铁观音茶销量后来确实大幅下降,他进的货也随之减少。
福建茶商张美燕表示过去店里只卖铁观音,如今铁观音的销量也只占据其全年茶叶销售量的四分之一,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多种品类的茶同时经营已经成了众多商户的共同选择。
汇美茶城另一商户刘希垚在2014~2016年左右则直接砍掉以铁观音为首的秋茶,目前店里以销售普洱、白茶、绿茶为主。
更有商户坦言,现在铁观音茶利润低,大家都不愿意推它,别的茶叶能放能存,推别的茶叶更挣钱。
热度过后,铁观音逐渐回归理性
作为曾经茶叶界的“扛把子”,其他茶叶在铁观音面前都不值一提,如今铁观音的没落,让人唏嘘不已。
采访中,河南商报记者得知,中国十大名茶几乎都可以在秋天采摘,不过量很少,且绝大部分秋天采摘的茶质量并不好,所以茶农一般不会选择在这个时期采摘,而铁观音则是一个例外,秋季采摘的铁观音不仅品质更好,甚至一提到秋茶大家能想到的也只有铁观音。
王清波表示,很多人就是简单听说关于铁观音的传言,并没有深入了解铁观音。使用传统工艺、用心做出来的茶散发的是自然的清香,带有淡淡的兰花香。
情怀之外,如何实现铁观音更好地发展,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安溪本地品牌化战略的步伐的加快,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对原生态和对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以及对新品、特色茶叶多元化的不断探索,安溪铁观音也迎来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上官秩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如今铁观音依然有其固定消费群体,虽然份额和以前相比有差距,不过这两年其在郑州市场上的比重也在缓慢上升。安溪以铁观音的发展,促进其他茶叶的整体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茶叶种植、加工、售卖、新品研发等相配套的全产业链条。
编辑:张恒 吕瑞天
安溪铁观音:天然“兰花香”独特“观音韵”来源:【中国农村网】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种植茶叶和 *** 铁观音茶为特色的农业生态及茶文化系统。遗产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包括松岩、尧山、尧阳、上尧、南阳 5 个村。安溪在唐末就有茶树栽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铁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清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发现并开始推广。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成为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2014年,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三大历史性贡献
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天、地、人、种”完美结合的生产 *** 体系,造就了铁观音独一无二的高贵品质——天然“兰花香”和独特“观音韵”。遗产地茶农运用当地的传统茶树品种,采用“茶乔间植、套种绿肥、梯壁留草”的自然农耕 *** ,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法”,彻底解决了茶树繁育容易产生变种的世界难题。
安溪境内峰峦叠翠、甘泉潺流、云雾缭绕、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宜铁观音生长。“好山好水出好茶。”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权威发布:安溪铁观音所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高于其他茶类,含30余种无机矿质元素、70余种香气物质。
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经过300年的传承,在安溪茶农长期制茶实践的积累和优化下,每一泡安溪铁观音历经10道传统工序,36小时连续 *** ,造就了安溪铁观音传统 *** 技艺的严谨和精妙,也使安溪铁观音具备绿茶的鲜爽、红茶的甘醇、花果的芬芳,魅力独具。
安溪山地梯田生态茶山
安溪被茶业界公认作出三大历史性贡献。一是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发明了独特的制茶工序——包揉,形成了独特的“半发酵”茶类——乌龙茶,同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二是在清朝雍正年间发现了安溪铁观音这一珍稀茶树品种;三是发明了“短穗扦插”茶树无性繁殖技术。
目前,安溪县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6.2万吨,涉茶总产值增至280亿元,连续12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位,全县有80%的人从事跟茶有关的工作,农民纯收入56%来自茶产业。
独特茶文化习俗
千百年来,茶已渗透到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因悠久茶文化历史而形成独特的斗茶、敬茶、茶艺等茶文化习俗、礼俗。以茶待客、以茶为礼,形成“安溪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未讲天下事,先品观音茶”的独特的安溪茶礼文化。安溪铁观音茶叶加工技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茶农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比试各自的制茶技艺,形成独特的民间技艺切磋形式——斗茶。
在国家级非遗乌龙茶(铁观音) *** 技艺传承人魏月德看来,安溪最精彩的茶俗当属“茶王赛”,与茶叶一起繁衍生息,经久不衰。每逢春秋茶叶上市高峰期,茶农们携带各自 *** 的上好茶叶聚在一起,由茶师主持,从“形、色、香、韵”诸方面细细品评,评选后还举行茶艺表演、茶王拍卖会及“踩街”活动。
为传递“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1994年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艺术团成立,创编了一整套具有安溪茶乡风格、融传统茶道和现代精神于一体的“安溪茶艺”节目。多年来茶艺团应邀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传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茶艺表演也成为“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精妙。
此外,安溪铁观音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以国礼茶、国宾茶身份登上国际政要舞台,成为厦门金砖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重大外交活动用茶。
在观赏价值方面,茶同样出彩。法国艺术家用茶叶做成羊造型雕塑,法国外交部部长将其赠送给国家领导人,寓意中法友谊长存;在湖头三安幸福小镇师竹轩园艺,人们别出心裁地把茶叶与插花艺术结合,做成的花艺深获市场青睐;还有人更是匠心独运地将茶树做成盆栽及造景以供欣赏。
从输出茶叶的传统做法升级到输出茶文化,这是安溪铁观音深化传播内涵的新兴气象。从茶瓷之路到东西方茶酒对话,千百年来,安溪以茶为媒,持续沟通中西。
多样深加工产品
安溪铁观音鲜叶和由其加工制成的成品茶是“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最主要产品。
近年来,安溪县积极推进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的茶包装、茶配套、茶创意、茶食品等延伸产业发展,还在茶叶全价利用和精深加工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已开发茶辣椒酱、茶菌饮料、茶挂面、茶酒等茶叶深加工产品50多种。还开发出以茶叶副产品为原料提取物的深加工产品,即茶香皂、茶牙膏、茶沐浴、抗氧化剂、消臭剂等产品。
其中,茶食品、茶饮料和含茶营养保健品作为茶叶深加工产品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已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主流和推动安溪县茶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农业农村局)
来源:《农产品市场》2022年第17期
本文来自【中国农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