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8人死亡1人抢救。
今日(10月19日),记者从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幸存者李女士儿子张先生处获悉,其母亲已于今天中午去世。
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后,引发食物中毒。
据悉,此前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此前中毒的9人中,已有8人死亡,仅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47岁的李女士幸存,接受治疗。
此前接受治疗的李女士
延伸阅读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近几年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发生,但在依然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地区,由发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100%。
(来源:央视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贵州日报
痛心!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9人10月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并送往医院治疗抢救。10月10日,经抢救无效造成7人陆续死亡。12日,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8人。19日,最后一名伤者离世。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总台央视记者 郭晓光 彭海龙)
相关报道:
(编辑 陈晓月)
“酸汤子”中毒事件已致9人死亡,云南省疾控中心提醒:请谨慎食用发酵米面制品10月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幸存者李女士不幸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已全部死亡。诱发这场悲剧的,不是之前所报道的黄曲霉素,而是米酵菌酸。
10月21日,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出预警,酵米面中毒救治没有特效药物,救治难、死亡率高,家庭不要轻易 *** 酵米面食品,同时,谨慎食用发酵米面制品。
云南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前云南也发生过
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2014年7月,云南省文山州也曾发生一起20人中毒(其中6人死亡)事件,中毒食物为汤圆(吊浆粑),对剩余吊浆粑(干粉)、生汤圆和熟汤圆以及 *** 剩余的吊浆粑等4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4份样品均检出米酵菌酸。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先搞清楚米酵菌酸中毒是什么
多出现于哪些食品中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是什么?为什么会中毒?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外界环境分布广泛,食品在粉碎、浸泡、加工、贮存等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该细菌的污染,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潮湿、阴雨的天气,加之储存条件不佳,椰毒假单胞菌在食物中大量生长繁殖,食用后极易发生中毒。米酵菌酸耐热,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病死率高达40%—100%。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哪些食品中?
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吊浆粑、河粉、变质鲜银耳、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等食品为主。我省主要是以糯米、糯玉米自制的吊浆粑类食品为主。
这些食品的 *** 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预防米酵菌酸中毒要记得这几点
1
不 *** 、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吊浆粑等发酵米面食品,发霉食品及时处理掉,绝不可冲洗或去除霉变部分后继续使用;
2
选购正规产品,购买新鲜的、生产日期近的食材;选购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时要选有生产许可的正规产品,并注意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食品贮藏时,选择低温、干燥、通风的环境储存食物,避免阳光直射和发霉,一旦发现食物变质,万不可为了节约而强行食用,因小失大!
3
购买食物时尽量选择小包装,不囤积食物;
4
泡发木耳、银耳的时间不宜过长,不能过夜,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
如果出现了疑似米酵菌酸中毒的情况,应立即催吐并尽快到医院救治。凡与患者吃过同种食物的人,不论是否发病,一律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文字没看明白?
来通过一组生动形象的图解
学习预防食物中毒的 ***
转发!提醒!
来源:央视新闻、云南疾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昆明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酸汤子”中毒致8死事件续:初步定性为米酵菌酸引发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一家庭聚餐引发9人“酸汤子”中毒事件,目前这起中毒事故已造成8人死亡。10月13日,上游新闻记者从患者李红艳的家属处了解到,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中毒患者李红艳还在抢救中,国家已派医疗队进行会诊。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至100%。
中毒患者李红艳目前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图片来源/家属微博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名年轻人因口味不喜欢没有食用。当日中午,9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
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红艳还在抢救中。据李红艳的亲属介绍,10月5日下午,李红艳来到鸡西总医院接受检查。因为病情危急,10月6日,家属又将李红艳转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入院后,李红艳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抢救。李红艳的丈夫也是这起中毒事故的患者之一,于10月7日抢救无效死亡。
中毒患者李红艳的治疗费用高昂。图片来源/水滴筹平台
据李红艳的侄女李彦羲介绍,目前姑姑李红艳情况很不乐观。据医生透露,接下来可能需要进行换肝手术,治疗费用是个无底洞。据悉,目前治疗费用已花费20余万元,为筹集后续的医疗费用,李红艳亲属在水滴筹平台发起众筹求助,目标为50万元,目前已筹集13万余元。
引发这起悲剧的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俗称“酸汤子”。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李红艳家属在水滴筹上求助,目标是50万医疗费。图片来源/水滴筹平台
另外,这起中毒事件的原因并非黄曲霉素引发。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至100%。
(原题为:《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致8死1抢救,官方初步定性为米酵菌酸引发》)
来源:上游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上游新闻
“酸汤子”中毒事件已致8人死亡!“真凶”公布据央视新闻报道: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已升至8人。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此前,当地曾初步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
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
损害肝、肾、心、脑等器官
据介绍,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
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
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中毒后病死率高达40%一100%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这些食品的 *** 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一100%。
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12日,记者获悉,此前在牡丹江市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的李女士于11日晚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人。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某还在抢救中。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编辑 林玮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8人
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升至8人【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升至8人】12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8人。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某还在抢救中。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总台央视记者郭晓光 彭海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央视新闻
中国发布丨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致死9人 官方提醒慎吃酵米面类食品中国网10月20日讯(记者 吴佳潼)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据报道,此前中毒的9人中已有8人死亡,仅有47岁的李女士幸存。19日,唯一幸存者的李女士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
现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汤子。北方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酵米面食品。夏秋季节 *** 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后 *** 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
据统计,2010年至今,全国已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国家卫健委提醒,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虽然通过挑选新鲜无霉变原料,勤换水能够减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机会,但为保证生命安全,更好的预防措施是不 *** 、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鸡西酸汤子中毒致8人死亡原因确定!“凶手”并非黄曲霉素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信息,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否定了此前酸汤子致使多人中毒的疑似物质黄曲霉素。
据介绍,酵米面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简称。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在黑龙江省时有发生,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制品。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 *** 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 *** 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这些食品的 *** 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近几年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发生,但在依然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地区,由发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还时有发生,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一100%。
为此,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处提醒,秋冬季预防食物中毒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酸汤子等发酵面米食品;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发生酵米面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患者和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应及时就医,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二、预防蘑菇食物中毒。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同时尽快送到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三、预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要把扁豆煮熟焖透,破坏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绿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时,应勤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煸炒后应加适量水焖至熟透后食用;购买时要挑选嫩扁豆,不买、不吃老扁豆。
四、预防诺如病毒传播。由于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预防诺如病毒,预防诺如病毒的传播应注意保持食物和饮用水清洁,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要及时清洗饮食用具;做到生熟分开;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正确储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热。
五、预防自酿葡萄酒中毒。秋冬季大量葡萄上市,很多人喜欢自制葡萄酒,但自酿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甲醇等有害的副产物。应尽量选择饮用正规商场出售的葡萄酒;自酿葡萄酒应选择酿酒用葡萄,控制好发酵温度,温度越高、浸渍时间越长、果胶酶用量越大,甲醇产生就越多;葡萄酒不宜长时间存放,酿好后应尽快饮用。
此前报道: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引发中毒造成7人死亡的事件。12日,记者获悉,此前在牡丹江市红旗医院救治的62岁的李女士于11日晚不幸去世。这起中毒事故死亡人数升至8人。
据了解,10月5日早上,该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目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李某还在抢救中。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当地称之为酸汤子。
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现场提取物检测,排除人为投毒可能。
(原标题:家庭聚餐中毒致8死原因确定!“凶手”并非黄曲霉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作者 郭晓光 彭海龙
流程编辑:u010
急诊医生告诉你:黑龙江8人食用“酸汤子”中毒死亡,致命毒素是什么、怎么预防?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5日早上,鸡东县某家庭成员亲属共12人参加了聚餐,家里长辈9人全部食用了酸汤子,3个年轻人因不喜欢这种口味没有食用。到了中午,9位食用了酸汤子的长辈陆续出现身体不适,已造成8人抢救无效身亡。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什么是米酵菌酸,为什么会引发中毒?
提问
“米酵菌酸本身就是一种毒素,正常情况下不会被人体摄入。但在食物制备过程中,椰毒假单胞菌附着在食物上繁殖代谢、会产生这样一种毒素。”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向阳介绍。
经济不发达时期,很多地区流行“粗粮细作”的食品加工方式,通过将粗粮泡发、磨面、发酵、过滤、晾干等流程制备传统食品,这个过程中,如果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了食物,就会带来类似风险。
这种毒素经口服摄入而中毒,开始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脏会表现出中毒反应,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肝肿大甚至肝功能衰竭,也可能产生出血、多脏器衰竭;毒素会影响能量代谢,导致细胞死亡,器官出现损伤甚至功能衰竭。
米酵菌酸中毒能治疗吗?
提问
“食物中毒后的治疗一般就是对症支持治疗。不像武侠小说中写的那样,一种毒就有一种解药,真正的解毒剂是很少的,近似于零。”张向阳说。
所谓对症支持治疗,一方面是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予以止吐、保肝等生命支持治疗,一方面是通过洗胃、透析等方式,去掉人体内残留的一部分毒素。但对于已经发生的细胞死亡,临床上是无法逆转的。
幸存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患者中毒的程度,如造成了脏器损伤,就需要结合具体脏器的代偿功能和损害程度来判断。因此,一旦出现了类似的中毒反应,一定要迅速就医,以防不可逆的伤害扩大和进展。
哪些情况会引发食物中毒?
提问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在临床上,食源性中毒的原因十分多样。“我们接诊比较常见的,是食用鸭脖等腌制食品后因亚硝酸盐导致的中毒。亚硝酸钠是被容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但一旦过量就成为‘毒素’;真空包装的食品可能出现污染肉毒杆菌而产生的肉毒毒素中毒;豆浆没有充分煮沸,饮用后豆类本身的毒素会影响人体健康;还有患者因为服用了一些民间秘方而中毒。”急诊科医师张向阳介绍说。
食物中毒时间集中,没有传染性,夏秋季多发。其中,群体食物中毒的表现是:在短时间内,吃某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严重的,还会发生脱水、酸中毒、器官功能衰竭,甚至休克、昏迷等严重危及生命的表现。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提问
张向阳提醒,食物中毒种类众多,原因不一。总的来讲,在加工食品时要避免环境污染,此外,不要冒险去尝试一些不了解的、新发现的食物,譬如野生蘑菇。
他还特别指出,食源性中毒事件发生后,医院都会上报案例,但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不愿意提供真实信息,类似态度不利于疾病原因调查。“如果发生了群体中毒事件,患者分散到不同机构就医,都提供了虚假情报,相关部门调查时就很难找出真正的原因,不利于风险控制。食源性中毒和传染性疾病一样,当事人的坦诚非常重要。”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提示,如果发生食物中毒,患者应马上向急救中心l20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用手指 *** 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排出;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转自《新京报》
记者戴轩
编美南子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
医保号:211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