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都播报
关注酒都播报,锁定公共频道。
最近,一条“紧急提示”受到不少关注:吃完螃蟹和大虾千万别马上喝酸奶,也不能吃香蕉,否则会中毒!这则消息甚至指出有孩子在吃完大虾后喝酸奶,由于救治不及时而致死。
网上类似的消息很多,但均未明确指出这些食物同食究竟会生成何种能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物质。那么,螃蟹、大虾、酸奶、香蕉究竟能否同食?吃螃蟹、大虾时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图/视觉中国
虾蟹、酸奶、香蕉可以同时食用
虾蟹、酸奶、香蕉同时食用并不会产生致人中毒的成分,是可以同时食用的。
螃蟹、大虾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均十分丰富,常常食用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常吃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也有辅助作用。
△图/视觉中国
此外,酸奶和香蕉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于乳糖不耐或者消化不良的人来说,酸奶有着很好的吸收和缓解的作用。而香蕉属于高钾低盐水果,可促使体内过多的钠离子排出,常吃可以预防心血管类疾病。
虾蟹性寒不宜过量 易过敏人群应注意
尽管虾蟹可以与酸奶、香蕉同时食用,但它们在食用时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螃蟹性味寒凉,且常吃腐化的生物尸体,其腮部和肺部可能带有大量细菌,若过量食用容易引发 *** 胃肠道,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建议在家烹制螃蟹时,可以用黄酒、白酒将其浸泡一段时间以消灭部分细菌,同时一定要用高温至少蒸30分钟,直至把螃蟹彻底蒸透。在食用时可以搭配姜丝、黄酒等性味辛辣的食物。成人在食用螃蟹时,一次不要超过2只,以免对脾胃造成过大负担。而西瓜、西洋参等食物属性寒,若是与螃蟹同时食用,很有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
此外,易过敏人群也应该对虾蟹类食物格外小心。螃蟹、虾类中的蛋白质含量都比较丰富,其壳中含有丰富的几丁质,这两类物质是过敏体质的常见过敏源,食用后极易引发过敏反应,从而导致打喷嚏、喉咙痒、皮肤瘙痒等一系列症状。
而对于身患免疫性疾病的人而言,若食用虾、蟹后引发免疫反应,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小朋友的消化、免疫功能也尚未完善,若过量食用螃蟹,也很容易引发腹泻、过敏反应。因此,小朋友不宜多食螃蟹。
不适症状或为细菌感染等原因
食物相克这种说法,无论是从实际案例还是从成分分析来说,都是谬论。食品卫生部门多年的研究表明,任何无毒的、可以吃的食物都可以在一起吃,并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图/ ***
那为什么仍有很多人在食用了所谓的“相克组合”的食物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呢?实际上,这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以及自身身体状态(如过敏、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症)导致的。
细菌感染
鱼虾蟹等水产品容易被霍乱弧菌污染,如果由于食用此类不洁的水产品导致胃肠道疾病,同时又食用了其他食物,很有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由于“食物相克”导致的。
过敏现象
过敏原主要包括海鲜、花生、鸡蛋、麸质食品等。易过敏人群只需食用少量过敏原食物即会引发过敏症状,同时,机体的过敏原会随着生活环境、自身身体状态等多种因素变化,因此许多人群会在食用平时不会过敏的食物后产生不适症状,并将其误认为是“食物相克”导致的中毒。
△图/视觉中国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人缺少由小肠细胞分泌的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表现为饮奶后出现腹部紧张、肠鸣、腹痛、排气、腹泻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
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患者以中青年居多。这种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此类患者在食用了“相克”的食物组合后,若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也常常会将其误认为是“相克”导致的中毒症状。
△图/视觉中国
提醒:大家在日常膳食中,不必纠结于所谓的“食物相克”,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食材,平衡膳食,合理摄入能量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原则。
在《白蛇传》里有这样的一个桥段
↓↓↓
白娘子:我敬你,我们干杯!这酒怎么是红色的?
许仙:我多加了一些辟邪解毒的药,叫雄黄,端午节喝更好了。
旧时,古人相信雄黄可以驱蛇,因此在很多地方,端午节都有喝雄黄酒以驱疾除病的习俗,但雄黄酒真的能驱蛇吗?
古人用雄黄 意在驱瘟祛病驱蛇
在医学尚不昌明、疾疫肆虐的古代,许多节日都包含了“驱瘟祛病”的含义。端午居于五月之始,气候转暖加上梅雨到来,高温湿热伴随蚊蝇孳生,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因而驱瘟一直是端午习俗的重要内容。
早在南北朝时,古人就相信雄黄可以驱蛇。到明代,雄黄的开采量增加,普通人家也开始用雄黄来驱虫、治病,甚至逐渐有了端午泡雄黄酒饮用可以克制五毒的说法。
除了喝雄黄酒,有些地方人们还将雄黄酒涂在小孩子的面颊、额头等处,希望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蛇怕的是"酒"还是"雄黄"?
古人相信雄黄酒可以驱虫治病,那蛇究竟怕的是酒还是雄黄呢?
有实验表明,当把蛇放在雄黄酒圈成的圆圈内时,蛇迅速从酒液最少的地方游了出来,之后团成一团、一动不动。
但当用雄黄围成一个圆圈后,蛇却几次突破,之后照常活跃。
秦岭野生动物园两栖爬行馆饲养员 赵海鹏:
蛇不喜欢 *** 性的味道,因为蛇鼻子的功能不怎么样,但是它的舌头,就是俗话说的信子,它是通过伸缩来粘连空气中的味觉分子,去感受味道。
因此,蛇之所以怕雄黄酒而不怕雄黄,是因为酒精容易挥发,空气中的酒精分子非常浓郁,对蛇有 *** 性。而干的雄黄是固体,不易挥发,所以蛇不容易感觉到。
雄黄酒加热有毒 造成肝肾损伤
其实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加热会转变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剧毒的砒霜。因此,饮用加热的雄黄酒实际上是在服毒,就算喝得少,也会对肝肾造成损伤。
现代中医药理认为,雄黄外用可治疗皮肤病、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但极少用于内服,即使内服一般也是制成药丸、散剂,不能直接服用。
此外,雄黄属于生产销售受到管制的药品,药店不能随意出售。
来源丨科普中国
本刊编审丨贾君平 主编丨郑俊杰
副主编丨罗国虎 责任编辑丨郑茂茂
觉得不错,请点赞↓↓↓
酸奶和螃蟹能一起吃?所谓的“食物相克”中毒是假的!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最近,一条“紧急提示”受到不少关注:吃完螃蟹和大虾千万别马上喝酸奶,也不能吃香蕉,否则会中毒!这则消息甚至指出有孩子在吃完大虾后喝酸奶,由于救治不及时而致死。然而,这!是!谣!言!
网上类似的消息很多,但均未明确指出这些食物同食究竟会生成何种能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物质。那么,螃蟹、大虾、酸奶、香蕉究竟能否同食?吃螃蟹、大虾时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虾蟹、酸奶、香蕉同时食用并不会产生致人中毒的成分,是可以同时食用的。
螃蟹、大虾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均十分丰富,常常食用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常吃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也有辅助作用。
此外,酸奶和香蕉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于乳糖不耐或者消化不良的人来说,酸奶有着很好的吸收和缓解的作用。而香蕉属于高钾低盐水果,可促使体内过多的钠离子排出,常吃可以预防心血管类疾病。
尽管虾蟹可以与酸奶、香蕉同时食用,但它们在食用时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螃蟹性味寒凉,若过量食用容易引发 *** 胃肠道,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建议在家烹制螃蟹时,可以用黄酒、白酒将其浸泡一段时间以消灭部分细菌,同时一定要用高温至少蒸30分钟,直至把螃蟹彻底蒸透。在食用时可以搭配姜丝、黄酒等性味辛辣的食物。成人在食用螃蟹时,一次不要超过2只,以免对脾胃造成过大负担。而西瓜、西洋参等食物属性寒,若是与螃蟹同时食用,很有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
此外,易过敏人群也应该对虾蟹类食物格外小心。螃蟹、虾类中的蛋白质含量都比较丰富,其壳中含有丰富的几丁质,这两类物质是过敏体质的常见过敏源,食用后极易引发过敏反应,从而导致打喷嚏、喉咙痒、皮肤瘙痒等一系列症状。
而对于身患免疫性疾病的人而言,若食用虾、蟹后引发免疫反应,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小朋友的消化、免疫功能也尚未完善,若过量食用螃蟹,也很容易引发腹泻、过敏反应。因此,小朋友不宜多食螃蟹。
食物相克这种说法,无论是从实际案例还是从成分分析来说,都是谬论。食品卫生部门多年的研究表明,任何无毒的、可以吃的食物都可以在一起吃,并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那为什么仍有很多人在食用了所谓的“相克组合”的食物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呢?实际上,这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以及自身身体状态(如过敏、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症)导致的。
鱼虾蟹等水产品容易被霍乱弧菌污染,如果由于食用此类不洁的水产品导致胃肠道疾病,同时又食用了其他食物,很有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由于“食物相克”导致的。
过敏原主要包括海鲜、花生、鸡蛋、麸质食品等。易过敏人群只需食用少量过敏原食物即会引发过敏症状,同时,机体的过敏原会随着生活环境、自身身体状态等多种因素变化,因此许多人群会在食用平时不会过敏的食物后产生不适症状,并将其误认为是“食物相克”导致的中毒。
乳糖不耐受的人缺少由小肠细胞分泌的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表现为饮奶后出现腹部紧张、肠鸣、腹痛、排气、腹泻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患者以中青年居多。这种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此类患者在食用了“相克”的食物组合后,若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也常常会将其误认为是“相克”导致的中毒症状。
提醒:大家在日常膳食中,不必纠结于所谓的“食物相克”,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食材,平衡膳食,合理摄入能量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原则。
酸奶不能和什么一起喝?酸奶有什么营养?酸奶什么时候喝更好?酸奶有什么营养?酸奶不能和什么一起喝?酸奶什么时候喝更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关于这些问题,下面
午休之前跟大家分享一个生活小常识,是我刚刚亲身体验的一个又尴尬又痛苦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酸奶的营养价值高,它能维护肠道菌群,促进消化,提升人体免疫力。但是凡事都有个量,适量即可,反责上伤害身体。
今天天气特别炎热,刚刚下班回来喝了一碗粥,感觉还是很渴,然后就从冰箱里面拿了一杯酸奶叽哩咕噜的喝了下去,冰冰爽爽的。过了不到两分钟,肚子开始不听使唤了,感觉肠胃要翻滚似的,肚子好痛,后面跑了几趟厕所,虚脱了
现在天气非常热,我相信好多小伙伴都跟我一样没胃口吃饭,只想喝粥或者冰冻饮料。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嘴巴,把握好时间,饭后半个小时再喝。如果刚吃了饭立马就喝的话,食物会在肚子里面打架,受罪的是你,这么说应该明白吧所谓的食物相克就是这么来的,一定要注重。不要因为一时之爽快而虐待了自己的胃。
好了,那么今天的小常识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柿子和酸奶、香蕉一起吃会中毒?真正的禁忌,是这些来源丨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作者丨王思露
审稿丨刘少伟
初秋的天,舒服到适合大开吃戒。
如果按受欢迎度给这个季节的水果排个名,那柿子绝对是位居前列的。
图丨科普中国
你看这个柿子,又大又晶莹剔透。
但就是这样一种水果,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好好的水果不当,你咋那么多禁忌啊……
柿子+酸奶=结石;
柿子+螃蟹=胜似砒霜;
柿子+香蕉=毒药;
……
而且有些柿子吃起来,确实发涩。难道真的有中毒风险?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吃柿子到底是不是在拿生命冒险。首先要了解的是,柿子本身就是一种不易消化的食物。
柿子为什么不易消化?
柿子中富含鞣酸(单宁酸),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中,含量非常高,这也就是不熟的柿子会发涩的原因。
图丨SOOGIF
鞣酸,有一个特性是可以使蛋白质凝固。
假设人体一次性摄入大量鞣酸(可以满足相关反应发生的量),那在胃部特殊的环境下(胃酸),胃中的蛋白质就会和这些鞣酸相互作用。
这样一来就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这种三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活性。
最终形成不能溶解的沉淀,因此就会影响胃部的正常工作。
图丨SOOGIF
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柿子+酸奶/香蕉/螃蟹会胃结石的说法,下面我们分别分析一下。
柿子+酸奶会胃结石?
在很多小区群遭到疯狂转发的——柿子+酸奶会导致胃部结石,半小时内死亡。
网传的解释是——
柿子中富含鞣酸,而酸奶富含蛋白质。首先,同食后,鞣酸+蛋白质会生成一种不溶于胃酸的沉淀物质;其次,鞣酸会使胃中的酶类失活,影响消化能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胃结石、死亡。
图丨GIPHY
但事实是——
柿子+酸奶,鞣酸+蛋白质,不会形成“毒素”,只是会有点沉淀,吃多了不好消化而已。而且需要考虑剂量问题。以平常吃的柿子+酸奶的量来看,也不至于出现消化不良;即使消化不良,只要稍微调整下饮食,就会恢复状态,根本不会出现言论中“结石、身亡”等问题。
所以,“柿子+酸奶=结石/死亡”属于谣言。
图丨科普中国
同理,柿子不能和香蕉、螃蟹、大虾、红薯、牛奶都是假的。但由于柿子本身不易消化,因此食用还有要注意一些问题。
柿子应该怎么吃才健康?
1、 ***
柿子中的鞣酸物质,确实容易给胃肠增加负担,所以吃柿子一天更好不要超过两个。
图丨SOOGIF
2、不空腹
腹中“无粮”,当胃中的胃酸和柿子中的鞣酸碰到一起的时候,无疑会增加胃当中的酸度,这样一来会加重对于胃黏膜的 *** 。为了安全考虑,更推荐饭后半小时食用柿子。
3、吃成熟的柿子
柿子皮、没有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较高,所以更好选择吃成熟的柿子,或者吃之前削皮。
图丨SOOGIF
4、吃完漱口
柿子中含有不少的糖类物质,吃太多容易增加龋齿风险。所以吃完更好漱漱口。
柿子本无过,只不过因为它含有较多鞣酸,无论是酸奶还是香蕉,一同食用都不会中毒。“食物相克”本身就不存在,不需要纠结,该吃吃该喝喝。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果壳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男童吃完橘子喝酸奶,住进了医院,橘子和酸奶不可以同时吃吗?最近,一名2岁多的男童,在吃完砂糖桔后偷喝了一些酸奶,结果因为肠胃不适而住进了医院。
经过医生的诊断,是小肠肠套叠,必须禁食。而且医生提醒,橘子和酸奶牛奶更好不要同时食用,会影响消化吸收。
橘子和酸奶、牛奶不可以同时吃吗?
橘子与酸钠、牛奶是可以一起的吃的,家长们可以放100个心。
而男童住院,主要是因为小肠肠套叠,但是90%以上的儿童肠套叠都是没有明显诱因的。诱因主要可能是因为天气冷、腺病毒或者轮状病毒感染等造成。
至于牛奶和柑橘类的水果倒在一起会结块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蛋白质遇酸后,会从液态转化成固态,但是并不会改变蛋白质的成分。
当然也有一些人可能体内却大消化乳糖的酶,所以吃了橘子后再喝牛奶就会感觉消化不良,或者是腹痛腹胀,这个主要是因为缺乏消化酶造成的。
日常认为哪些食物相克也是错误的?
1.菠菜豆腐一起吃会得结石?
菠菜中含有草酸,确实会和豆腐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进而影响钙的吸收,但是还远远达不到得结石的后果。
而且大多数的蔬菜中都含有草酸的,为了减少草酸钙的形成,可以在吃菠菜的时候提前焯一下水。所以菠菜和豆腐一起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豆浆鸡蛋一起吃降低营养
早餐喝豆浆吃鸡蛋,是很多人的搭配。但是还有很多人认为豆浆和鸡蛋不能一起吃,认为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够抑制蛋白质的消化,从而降低了两者的营养价值。
其实不是这样,因为豆浆煮熟后,里面的蛋白酶抑制剂就会失去活性,所以也就不存在抑制蛋白质消化的情况了。
儿童肠胃不适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
1.食物被污染
如果儿童食用的食物,因为储存不当、或者加工不当,被细菌、毒素等污染了,那么吃了这样的食物就会造成肠胃不适,甚至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等。
2.食物过敏
如果宝宝吃了容易过敏的食物,比如一些宝宝对海鲜、鸡蛋、大豆、芒果等食物会过敏,那么不小心再摄入了这些食物的化,就会出现不适的情况。
或者一些宝宝有乳糖不耐症,喝了牛奶就会出现乳糖不消化导致的肠胃不适,所以家长要注意是不是这些原因导致。
3.吃太多
有时候宝宝出现肠胃不适并不是因为食物相克的原因,而是有可能吃太多造成。比如喝了太多的果汁,或者吃了太多难以消化的食物,就会导致腹泻或者呕吐。
所以家长要注意食物的健康卫生,以及注意孩子饮食的规律性,少吃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多给宝宝食用一些温和的好消化的食物,慢慢让宝宝的肠胃功能强大起来。
参考文献:
<1>食物相克不可怕,农产品市场周刊, - 2011,000(033) - 52~53 - 共2页
<2>哪些食物相克? 新青年:珍情, - 2016,000(009) - 63~63 - 共1页
螃蟹+酸奶=中毒?你又被骗了!所谓的“食物相克”是假的!最近,一条“紧急提示”受到不少关注:吃完螃蟹和大虾千万别马上喝酸奶,也不能吃香蕉,否则会中毒!这则消息甚至指出有孩子在吃完大虾后喝酸奶,由于救治不及时而致死。
网上类似的消息很多,但均未明确指出这些食物同食究竟会生成何种能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物质。那么,螃蟹、大虾、酸奶、香蕉究竟能否同食?吃螃蟹、大虾时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图/视觉中国
虾蟹、酸奶、香蕉可以同时食用
虾蟹、酸奶、香蕉同时食用并不会产生致人中毒的成分,是可以同时食用的。
螃蟹、大虾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均十分丰富,常常食用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常吃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也有辅助作用。
△图/视觉中国
此外,酸奶和香蕉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于乳糖不耐或者消化不良的人来说,酸奶有着很好的吸收和缓解的作用。而香蕉属于高钾低盐水果,可促使体内过多的钠离子排出,常吃可以预防心血管类疾病。
虾蟹性寒不宜过量 易过敏人群应注意
尽管虾蟹可以与酸奶、香蕉同时食用,但它们在食用时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螃蟹性味寒凉,且常吃腐化的生物尸体,其腮部和肺部可能带有大量细菌,若过量食用容易引发 *** 胃肠道,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建议在家烹制螃蟹时,可以用黄酒、白酒将其浸泡一段时间以消灭部分细菌,同时一定要用高温至少蒸30分钟,直至把螃蟹彻底蒸透。在食用时可以搭配姜丝、黄酒等性味辛辣的食物。成人在食用螃蟹时,一次不要超过2只,以免对脾胃造成过大负担。而西瓜、西洋参等食物属性寒,若是与螃蟹同时食用,很有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
此外,易过敏人群也应该对虾蟹类食物格外小心。螃蟹、虾类中的蛋白质含量都比较丰富,其壳中含有丰富的几丁质,这两类物质是过敏体质的常见过敏源,食用后极易引发过敏反应,从而导致打喷嚏、喉咙痒、皮肤瘙痒等一系列症状。
而对于身患免疫性疾病的人而言,若食用虾、蟹后引发免疫反应,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小朋友的消化、免疫功能也尚未完善,若过量食用螃蟹,也很容易引发腹泻、过敏反应。因此,小朋友不宜多食螃蟹。
不适症状或为细菌感染等原因
食物相克这种说法,无论是从实际案例还是从成分分析来说,都是谬论。食品卫生部门多年的研究表明,任何无毒的、可以吃的食物都可以在一起吃,并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
△图/ ***
那为什么仍有很多人在食用了所谓的“相克组合”的食物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呢?实际上,这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以及自身身体状态(如过敏、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症)导致的。
- 细菌感染
鱼虾蟹等水产品容易被霍乱弧菌污染,如果由于食用此类不洁的水产品导致胃肠道疾病,同时又食用了其他食物,很有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由于“食物相克”导致的。
- 过敏现象
过敏原主要包括海鲜、花生、鸡蛋、麸质食品等。易过敏人群只需食用少量过敏原食物即会引发过敏症状,同时,机体的过敏原会随着生活环境、自身身体状态等多种因素变化,因此许多人群会在食用平时不会过敏的食物后产生不适症状,并将其误认为是“食物相克”导致的中毒。
△图/视觉中国
-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人缺少由小肠细胞分泌的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表现为饮奶后出现腹部紧张、肠鸣、腹痛、排气、腹泻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
- 肠易激综合征
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患者以中青年居多。这种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此类患者在食用了“相克”的食物组合后,若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也常常会将其误认为是“相克”导致的中毒症状。
△图/视觉中国
提醒:大家在日常膳食中,不必纠结于所谓的“食物相克”,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食材,平衡膳食,合理摄入能量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原则。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来源:第十一诊室(微信公众号ID:consultingroom_11)
图片: Dribbble | 设计: Jayde Annabelle Bloomer | 责任编辑: 铃兰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business_6team@163.com
导言
作为一个天天奋战在临床最前线的消化科大夫,大内密探兄经常会被问及有关吃的问题,比如:
「医生医生,我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肠梗阻/刚做完内镜手术……现在好饿能不能吃点东西啊?」
「医生医生,我在吃XXX药,饮食方面要注意些啥啊?」
「医生医生,我有冠心病,放过冠脉支架,在吃阿司匹林、波立维双抗,现在胃不舒服,该吃哪种胃药啊?」
以及:
「儿子,跟你说过多少回了,晚上不要吃水果!空腹不要喝酸奶!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豆浆鸡蛋不能一起吃!」
「天呐,你不是中午才吃过柿子吗,现在居然在吃阳澄湖大闸蟹,亏你还是学医的!!!」
——来自一位医生的妈妈的痛心疾首的呐喊
还好,让密探兄稍感欣慰的是,在大多数病人面前,密探兄的话还是被信任的。
哦,还有,去年连315晚会上都在打假「食物相克」了,可是俺娘她不看电视呐……
咱今天就来聊聊,那么多食物、那么多药物,吃起来究竟相克不相克?需要注意些啥呢?
食物VS食物
话说,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某少妻欲行不轨,变着法子组合各种相克的食物给老夫吃,吃了一年后老夫仍然身体棒棒、毫发无损,后来实在等不及了就直接下毒…..被捕后这歹毒的少妻一脸茫然,食物相克咋就不起作用呢?
其实吧,对于「食物相克」这个问题我一直挺纳闷的,有人说这是中医博大精深,密探兄虽然对中医不太推崇,但这锅让中医背好像也不太合情理。
你说咱老祖宗生活条件这么差,吃不饱穿不暖的,好像很难再有闲情逸致去研究什么相克不相克,饿起来能有的吃就不错了吧?
这听起来更像是民间一知半解者信口开河、以讹传讹流传出来的谣言,比如菠菜豆腐,这个「传说」的理由是认为菠菜中的草酸会结合豆腐中的钙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从而在体内形成结石。
确实,草酸会和钙发生反应,然而,如果是菠菜和豆腐同时吃,那在消化道内就反应完了形成草酸钙,压根就不会被人体吸收,顶多本来就营养过剩的我们少吸收点营养罢了。
然而,如果不吃豆腐光吃大量的菠菜呢?那草酸就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对于本身健康的人来说,完全能够处理掉多余的草酸,不留下任何危害。
但是,对于本身肾功能不全,或是本身就有肾结石的人来说,或许这些草酸就会火上浇油。
别忘了,人的血液中本来就是有钙的,并不是说你吃了点钙,你的血钙就biu地一下升上去了,那么处理不掉的草酸就有可能和血钙结合加重肾结石。
类似情况,什么豆浆鸡蛋、海鲜橙汁、虾和水果、大葱蜂蜜、红薯香蕉、海带猪血、柿子螃蟹……等等的组合,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在各种动物、人体实验中也均没有观察到什么异常反应。
至于海鲜啤酒嘛,这就跟「含笑半步癫」和「一日丧命散」同时吃能毒死人一个道理,不是因为它俩一起进到肚子里起反应了才有「毒」,而是它们本身就「毒」啊。对于尿酸高甚至有痛风的人来说,啤酒和海鲜本就是不该吃的东西。
所以,密探兄对食物相克这个问题的个人观点为:不纠结,只要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平时常吃的那些,只要单独吃没问题,那两种一起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食物VS药物
经常碰到一些病人总想着通过「食疗」来治病,这种观念真的很危险啊。
我们日常吃食物的目的一是满足我们的原始欲望,二是提供营养。对于食物,安全性是首先需要被考虑的。能长期安全地为我们提供七大营养成分的食物,就是好食物。
而药物则不同,其目的是治病,哪怕它有这样那样的副作用,只要清楚地知道利弊,当利大于弊时,那就是有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药物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妥协的。
因此,对于食物和药物这个组合,我们考虑的东西就比纯粹两种安全的食物组合要来得多,原因就是药物在有利的一面背后,常常会有不利的一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不利就会被放大。
比如,我们知道房颤很多情况下要抗凝(其实你们都不知道对不对……敲黑板:有房颤的必须去专科评估需不需要抗凝!),很多人使用的抗凝药物是华法林,而华法林要安全地发挥其效用,需要INR在一个区间内,太高容易出血,太低又起不到抗凝的作用。
然而,有很多食物如果进食不当,就会影响INR的水平,导致其较大幅度地波动,比如,要是你只吃素不吃荤,特别是大量地吃绿苋菜、香菜、芹菜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就有可能拮抗华法林的有效成分,使INR难以达标。
比如,需要控制血脂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吃他汀类降脂药,就要注意不能太爱柚子,因为大多数他汀都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 3A4代谢,而柚子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可能会抑制细胞色素P450 3A4的活性,从而延缓他汀的代谢清除,使身体内的血药浓度显著增高从而引发肝脏或肌肉的严重不良反应。
再比如,因各种原因使用激素时,应尽量少吃含糖多的食物,因为使用激素时,血糖本身可能飙升,再加上高糖饮食,那不就凉凉了么。
吃抗生素的时候不喝酒,这个现在相信大家是都了然于胸了吧。用药后若饮酒,会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3后不能再继续被分解氧化,从而导致乙醛在体内大量蓄积……
总之,我们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常识,另一方面如果正在服用一些特殊的药物,一定要向医生和药师咨询清楚相关注意事项。
药物VS药物
这个组合就更危险了,仔细看过正规药物说明书的都会发现这么一栏:【药物相互作用】,我们往往能在这栏里看到N条内容,如果不注意轻则所服药物疗效降低,重则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比如冠心病双抗血小板的患者,同时存在胃粘膜损伤,甚至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情况,那就需要在众多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PPI)中选择相互作用较少的,比如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来服用,而不是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
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因为丙泊酚中毒导致心脏骤停而死亡,但事实上当时他的私人医生仅仅给迈天王注射了25mg的丙泊酚(通常无痛胃肠镜用的全麻药就是这个,而且这个剂量是在安全范围内的)。
那为什么会致命?因为除此之外,杰克逊平常还服用大量抗抑郁药、镇静药等等药物,引发了致命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完
总结一下,食物相克不足为信,任他千变万化各种排列组合,我们完全可以一概不信,以此即可一招制敌。
然而,但凡碰到要吃药的时候,更好还是问一句医生,服药期间有啥忌口、有啥要注意,不同专科看病开药时,也得主动提醒医生:「现在我因为XX疾病在吃XX药物,和现在开的药不会冲突吧」,这样更便于医生开出合适的、相互作用小的药物。
你是否会经常听见有人说豆浆和酸性食物不能一起食用?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因为喝了豆浆后而对酸性食物小心翼翼?有一些网上的所谓健康养生类的文章经常会给一些百姓指导建议。但其中部分为博眼球,夸大其词,说得有模有样,让听的人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关于豆浆不能跟酸奶等酸性食物同吃,说它们是相克的。我梳理了一下,把食品界的谣言分成三种类型:
之一种类型是超现实主义科幻型,这种谣言往往用PS图片博人眼球。比如说多年之前说一些快餐店用到大量的鸡腿和鸡翅,说他们给鸡注射激素,从而一只鸡身上有八条鸡腿,八只鸡翅。
第二种谣言的类型是透过现象狂想型,举一个例子,网上有人称方便食品之所以能够保存那么长的时间,是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添加剂,人吃多了之后会变成木乃伊。
第三种类型是最难辨认的,我把它称为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不讲理型,也就是今天我要说的豆浆和酸奶是相克的,这条谣言里关于豆浆和酸奶等酸性食物相克的理由有如下三种:1.豆浆中的蛋白质遇到酸性物质发生变性,沉淀,不易消化吸收;2.豆浆蛋白遇到酸奶发生水解,蛋白失去营养功能;3.豆浆富含钙元素,同酸奶形成钙盐,不利于钙的吸收。
近些年来,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特别是在关于食品相克的相关问题上,食品科研人员一直在致力于采用更加科学并且有理有据的理论 *** 来为大家的饮食习惯和方式提出建议,以至于让大家在食品安全上了解得更加全面并且更加地安心。而豆浆到底是否真的与酸奶等酸性食物相克,从而不能同食么?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人体的胃是一个强酸环境。胃里面能够分泌出来胃酸,胃酸能够让胃维持在一个大概pH值等于1.8的强酸环境条件。这样才可以保证每个人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胃酸的消化分解与之一道灭菌。也就是说,酸性的环境是促进食物消化的根本,就算没有酸奶等酸性食物,我们摄入豆浆之后,豆浆里的蛋白质在我们的胃里同样会出现变性。
豆浆中的蛋白质变性后,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会被破坏,从而变得更加松散,甚至在强酸下,其结构上的二硫键会发生断裂、部分肽键发生水解,这就更有利于它被胃里的蛋白酶所水解,从而使它的营养价值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
此外,牛奶经发酵后,乳糖转化成乳酸以及其他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乙酸等),研究表明,酸奶分解的乳酸及有机酸使肠道pH值降低,增加游离钙离子浓度,是有助于促进 Ca 等矿物质离子的吸收的;其次,当膳食蛋白质充足时,一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可与钙结合成可溶性络合物,有利于钙吸收。尤其一些酸性氨基酸,其可以促使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此外,酸奶当中含有少量乳糖,乳糖在远端肠段吸收时,可与钙形成可溶性、低分子量的络合物,有利于钙透过肠壁。
大豆作为优秀的植物蛋白来源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含量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因此被越来越多的食品研究人员所青睐,并致力于开发出其更多潜在的食用 *** 与营养价值。其中,大豆酸奶也是当中的热点之一。
研究表明,大豆酸奶中的乳糖约有30% 转化为各种有机酸(如甲酸、柠檬酸、乙酸等),它能增加酸奶的独特风味,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促进机体对钙、磷、铁的吸收。而大豆酸奶在营养和保健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价值。
文/张娜(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
虾蟹和酸奶同吃会中毒?安徽食药监揭秘真相居然是……近期,微信朋友圈疯传吃完螃蟹和大虾后千万别马上喝酸奶,也不能吃香蕉,否则会中毒甚至致死。那么,螃蟹、大虾不能与酸奶、香蕉同食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危言耸听?为此,安徽省食药监局对谣言进行梳理,揭秘其真相。
这几样到底能不能同食?
其实,并无“虾蟹和酸奶一起吃中毒”的说法。这几样东西是可以同时食用的,螃蟹、大虾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均十分丰富,常常食用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常吃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也有辅助作用。
酸奶和香蕉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于乳糖不耐或者消化不良的人来说,酸奶有着很好的吸收和缓解的作用。而香蕉属于高钾低盐水果,可促使体内过多的钠离子排出,常吃可以预防心血管类疾病。虾蟹与酸奶、香蕉中并没有同时食用会致人中毒的成分,严重者会致人死亡更是无稽之谈。
吃螃蟹或大虾时需要注意什么?
尽管虾蟹可以与酸奶、香蕉同时食用,但它们在食用时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过敏体质或是身患免疫性疾病的人吃螃蟹,可能会引起过敏,加重病情。小孩子体质稚阳,消化功能和免疫系统都不完善,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更好不要让孩子多吃寒凉的螃蟹。成人在食用螃蟹时,一次也不要超过2只。
建议大家在家烹制螃蟹时,可以用黄酒、白酒将其浸泡一段时间以消灭部分细菌,同时一定要用高温至少蒸30分钟,直至把螃蟹彻底蒸透。在食用时还可以搭配一些姜丝、黄酒等性味辛辣的食物。
食物相克的说法是真的吗?
“螃蟹与酸奶不能同时食用”就是一个典型的“食物相克”型谣言。检索发现,该谣言源于2016年螃蟹上市季节,多位专家已经对此进行过辟谣。这则消息乍一看十分吓人,但却并未明确指出这些食物同食究竟会生成何种能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物质。科学研究表明,任何无毒的、可以吃的食物都可以在一起吃,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很多人在食用了所谓的相克组合的食物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其实,这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以及自身身体状态,如过敏、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症导致的,并不是“食物相克”导致的。
在日常生活中,“食物相克”的说法“深入人心”。有些人甚至在家里的厨房上贴着“食物相克表”,每次做饭菜前都要先参考一番。今年央视3·15晚会发布一号消费预警,称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获得了不少关注和点赞。获取更多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请关注“安徽食品药品监管”政务微信号,搜索微信号“anhuifda”一键关注。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你是否会经常听见有人说豆浆和酸性食物不能一起食用?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因为喝了豆浆后而对酸性食物小心翼翼?有一些网上的所谓健康养生类的文章经常会给一些百姓指导建议。但其中部分为博眼球,夸大其词,说得有模有样,让听的人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关于豆浆不能跟酸奶等酸性食物同吃,说它们是相克的。我梳理了一下,把食品界的谣言分成三种类型:
之一种类型是超现实主义科幻型,这种谣言往往PS图片博人眼球。比如说多年之前说一些快餐店用到大量的鸡腿和鸡翅,说他们给鸡注射激素,从而一只鸡身上有八条鸡腿,八只鸡翅。
第二种谣言的类型是透过现象狂想型,举一个例子,网上有人称方便食品之所以能够保存那么长的时间,是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添加剂,人吃多了之后会变成木乃伊。
第三种类型是最难辨认的,我把它称为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不讲理型,也就是今天我要说的豆浆和酸奶是相克的,这条谣言里关于豆浆和酸奶等酸性食物相克的理由有如下三种:1.豆浆中的蛋白质遇到酸性物质发生变性,沉淀,不易消化吸收;2.豆浆蛋白遇到酸奶发生水解,蛋白失去营养功能;3.豆浆富含钙元素,同酸奶形成钙盐,不利于钙的吸收。
近些年来,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特别是在关于食品相克的相关问题上,食品科研人员一直在致力于采用更加科学并且有理有据的理论 *** 来为大家的饮食习惯和方式提出建议,以至于让大家在食品安全上了解得更加全面并且更加地安心。而豆浆到底是否真的与酸奶等酸性食物相克,从而不能同食么?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人体的胃是一个强酸环境。胃里面能够分泌出来胃酸,胃酸能够让胃维持在一个大概pH值等于1.8的强酸环境条件。这样才可以保证每个人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胃酸的消化分解与之一道灭菌。也就是说,酸性的环境是促进食物消化的根本,就算没有酸奶等酸性食物,我们摄入豆浆之后,豆浆里的蛋白质在我们的胃里同样会出现变性。
豆浆中的蛋白质变性后,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会被破坏,从而变得更加松散,甚至在强酸下,其结构上的二硫键会发生断裂、部分肽键发生水解,这就更有利于它被胃里的蛋白酶所水解,从而使它的营养价值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
此外,牛奶经发酵后,乳糖转化成乳酸以及其他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乙酸等),研究表明,酸奶分解的乳酸及有机酸使肠道pH值降低,增加游离钙离子浓度,是有助于促进 Ca 等矿物质离子的吸收的;其次,当膳食蛋白质充足时,一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可与钙结合成可溶性络合物,有利于钙吸收。尤其一些酸性氨基酸,其可以促使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此外,酸奶当中含有少量乳糖,乳糖在远端肠段吸收时,可与钙形成可溶性、低分子量的络合物,有利于钙透过肠壁。
大豆作为优秀的植物蛋白来源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含量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因此被越来越多的食品研究人员所青睐,并致力于开发出其更多潜在的食用 *** 与营养价值。其中,大豆酸奶也是当中的热点之一。
研究表明,大豆酸奶中的乳糖约有30% 转化为各种有机酸(如甲酸、柠檬酸、乙酸等),它能增加酸奶的独特风味,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促进机体对钙、磷、铁的吸收。而大豆酸奶在营养和保健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价值。文/张娜(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