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龙井是中国名茶之一,以其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著称,被誉为“中国绿茶之王”。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和 *** 细节。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西湖龙井茶被视为皇家贡品,在明朝成为宫廷专用茶,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享用。到了清朝,西湖龙井茶逐渐传播到民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饮用的茶叶。
西湖龙井茶的 *** 过程非常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炒青是 *** 的关键步骤。炒手需要熟练掌握火候和时间,才能 *** 出品质上乘的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的品质特点是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色绿指茶叶的外观要呈现出翠绿色,色泽鲜艳;香郁指茶叶的香气要具有鲜爽的香气,不能有异味;味醇指茶叶的滋味要醇和爽口,不能有苦涩感;形美指茶叶的形状要条索紧细卷曲成螺,茶香持久。
总之,西湖龙井茶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 *** 精细,品质上乘。如果您想品尝这种美味的茶叶,不妨来杭州西湖一游,亲身感受西湖龙井茶的魅力。
浅谈西湖龙井导读:绿茶是六大茶的基本茶类。纵观从陆羽的《茶经》开始至今的1200多年历史,从唐至宋朝,乃至明朝前中期,绿茶是绝对的主角。绿茶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茶性味,味甘、苦,性寒凉;归经,归心、肺、肝、胃经,其饮用功效和保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是我们调节身心健康的重要茶饮品。
绿茶基本常识
绿茶 *** 工艺
绿茶 *** 工艺包括:摊放、杀青、揉捻和烘干,其中,杀青是关键,旨在通过高温钝化茶叶的活性酶,留住营养成分茶多酚。
西湖龙井
今天学茶习茶的绿茶主角是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龙井,是一款可以喝出江南烟雨味道的茶,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
狮峰龙井特指使用龙井村和翁家山村鲜叶原料 *** 而成,具有糙米色兰花香特征的西湖龙井。
//核心产区//
西湖龙井茶区位于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中,包括梅家坞、云栖、狮峰山、灵隐等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采摘要求//
每年春天,茶农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鲜叶,民间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说法。
清明之前采摘 *** 的茶叶称为明前茶,只采一个嫩芽,故称“莲心”
谷雨之前采摘 *** 的茶叶称为雨前茶,采一叶一芽,其形似旗,茶芽稍长,其形如枪,故称“旗枪”
立夏之前采三春茶,茶芽旁有附叶两瓣,两叶一芽,形似雀舌,称为“雀舌”
四春茶则在三春茶后一月开始采摘,这时茶已成片,并附带有茶梗,称为“梗片”
// *** 工艺//
除了运用一般的绿茶 *** 工艺外,西湖龙井在炒制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十大手法”炒制工艺,使之呈现出“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
//品质特点//
西湖龙井茶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素有“国茶”之称
外形:光扁平直,挺秀尖削匀齐;色泽:翠绿或嫩黄(糙米色)汤色:浅绿明亮;香气:鲜嫩清幽,幽中孕兰;滋味:甘醇鲜爽;叶底:嫩绿鲜亮成朵。
狮峰龙井外形扁平尖削,色泽黄绿,俗称“糙米黄”,无茸毛;汤色碧绿明亮;香气鲜嫩如花,滋味甘醇鲜爽。
//冲泡要点//
冲泡水:纯净水,矿泉水,桶装水等,山泉水更佳,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
冲泡水温:一般控制在80-90℃之间
冲泡 *** :最适宜 *** 是中投法,首先,要先用温水把玻璃杯润洗一遍(温杯),玻璃杯的容量更好为300毫升,往杯中注入100毫升水后,投入5克干茶(茶水比例1:50),轻轻转动玻璃杯,让茶叶充分浸润(润茶),再注入150毫升水(高冲),等待片刻即可品饮。
//存储注意//
密封冷藏,避光无异味空间。
忌潮湿,相对湿度在60%较为适宜;忌高温,更佳保存温度为0-5℃;忌阳光,忌氧气,忌异味。
//健康养生//
养生功效:绿茶富含的茶多酚属天然抗氧化物质,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有效防止自由基所致的身体衰老及各种疾病。
促进健康:绿茶提取物,L-茶氨酸(一种几乎只在茶树中存在的独特氨基酸)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平静,但同时增加精神能量,有助于提振情绪并平息人体对压力和焦虑的反应。
过量饮用绿茶,过量的 *** 摄入量,也可能会引起头痛、失眠、易怒、腹泻和烧心等副作用。
//点滴感悟//
茶,源于草木,源于自然;茶,人在草木间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知完美
品茶,就是品味自然草木,品味浮生若茶,甘苦一念;沸水释放深蕴的清香
一杯清茶,敬有烟火气的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冲泡绿茶次数小知识:
之一次称为“头遍茶”,品绿茶的鲜嫩茶香与鲜爽茶味;
第二次称为“二遍茶”,当“头遍茶”喝到剩余1/3杯时,一定要及时的续水到七分满,如果太迟续水,会使“二遍茶”的茶汤变得无味;品“二遍茶”时,感觉到滋味最浓醇,体会到舌底涌泉、齿颊留香、满口回甘、身心舒畅的妙趣;
第三次称为“三遍茶”,当喝到剩下小半杯时,要及时再次续水,一般绿茶冲泡到第三次后,基本上就淡薄无味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随遇而安的心灵 公众号
实验揭秘|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是赫赫有茗,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茶知识。
为了弄清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的区别,我在去年特地做了一个实验,用盲评的方式品鉴西湖产区和浙江产区两地六个品种的龙井,来区别产地对茶的影响。这六个龙井分别为:
龙坞龙井(西湖)
大清谷龙井(西湖)
梅家坞龙井(西湖)
富阳龙井(浙江)
缙云龙井(浙江)
新昌龙井(浙江)
为了让实验更具说服力,我选的同一产区的龙井分别采用了不同工艺,即全手工,半手工,全机制。六款茶在不明确各款茶样名称的前提下,只用ABCDEF标识。
外形对比
从外形指标看,除了F号茶色泽比较绿以外,其它几款茶单凭这点印象要区分工艺和产地,并不容易。除F、D感觉机制程度很明显以外,其它几款都有手工的痕迹。
光从外表去区分西系或浙系,就当下的技术发展水平,对专业的评茶工作者来说已经是相当艰难,更何况我们的一般消费者。
否定从外观去判断茶并非否定好茶有漂亮的外观。漂亮的未必是好茶,好茶未必漂亮,但是也未必不漂亮,这种说法并不矛盾。从六种龙井的外形看,F茶样,虽然外形比较难看,香味比较怪异,但是内质表现不错。
内质对比
好茶都有共性,好茶能够在口腔中产生甘甜。西湖龙井为什么要受产区保护,说明西湖龙井要比保护区之外的龙井品质更高。意思是,在茶的品鉴过程中,我们必定能够发现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的差别。这种差别因个人的信息量和经验的丰富程度,出现或强或弱的偏差。
ABCDE五款茶都有炒米香,F茶样则香味杂乱。B、C、E款耐泡,豆香明显持久,第三泡更带清幽花香。其中B不管香气还是形状都是兰花型。A、D、F炒米香过后豆香微弱,水稍薄。
品鉴结果
(一)产地
西湖龙井:B、C、E
浙江龙井:A、D、F
(二)工艺
除F、D感觉机制程度很明显以外,其它几款都有手工的痕迹。
(三)内质
西湖龙井比浙江龙井甘甜度、饱满度、香味表现都要更胜一筹。
经过这个实验,大家对西湖龙井茶的认识是不是上了一个台阶?
买茶误区
买茶追求手工茶
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手工、半手工或机制工艺形式对茶的影响其实没那么明显,其实茶的好坏主要不在工艺形式本身,而在制茶者技术。好的制茶师用机器做照样能做出好茶,而没有实践积累的制茶师即使用手工炒茶,茶也同样炒不好。
手工茶又追求外形
而且手工茶要好看确实挺难的,没个几十年炒茶经验很难炒出好看的茶。其实工艺的最终目的在于滋味,茶最终是要喝到嘴里的,喝得好你还在意外形吗?当然如果你追求完美,而且不差钱,手工和外形全部在意,那么价格就是几千的差距。
以上就是我通过实验想告诉大家的真相,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之后还会有更多关于茶的实验真相,感兴趣的快来关注我~
你知道绿茶更耐泡的奥秘吗? 下期告诉你~
?围观往期精彩内容:
本文由赫赫有茗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西湖龙井:清热提神的绿茶皇后春节到来,吃喝少不了,除了传统的大鱼大肉等硬菜之外,现在人们开始更追求健康的饮食,而健康饮品中的一大选择就是茶水。因此新京报记者准备了一系列的“春节茶话”,告诉大家如何认识、选择各式茶叶。今天要说的,是绿茶之中的代表——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应该是国人心目中名声最显赫的茶叶之一,是绿茶中的典范,被称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这种茶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据传,清朝乾隆皇帝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为多个等级。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西湖龙井还有“绿茶皇后”之称,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西湖龙井是未经发酵而制成的茶,被认为能够清热、提神、生津止渴等。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图片来源 企业供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项玲
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茶是一种名贵的中国绿茶,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特产品。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中国国礼茶之一。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这种茶曾经以“世界之一”闻名。据传,当时有一位善良的和尚,为了帮助村民治病,就到山上采集茶叶煮水给村民喝。这个和尚每天都会去采茶,但他并不知道采摘的是什么,茶叶的嫩叶和老叶混乱在一起,他就将这些茶叶搓成了球之后将其烤干。村民们发现这种茶喝起来特别好,就推崇这种茶为西湖龙井茶,而这个和尚也被尊为龙井禅师。
西湖龙井茶的 *** 工艺独特,每年春季采摘嫩叶时,经过全手工精制,茶叶形状扁平挺直,色泽翠绿明亮,香气清新幽雅,味道鲜爽甘醇,具有色、香、味、形、汤等五大特色。西湖龙井茶茶汤清新、回甘、喉咙畅快,是一种适宜长时间品饮的茶叶。
西湖龙井茶的品质特点主要有:
1. 香气高雅:龙井茶具有独特的芳香和香气,茶香持久,香味深沉,能够在口齿之间久久回味。
2. 茶叶绿色:龙井茶面均匀、零乱度低,茶叶形态扁平挺直看起来美观大方。
3. 茶汤清澈:清绿透亮、明亮,没有杂味和杂质。
4. 味道丰富:茶汤鲜爽甘醇,带有一丝淡淡的苦涩,让喝茶的人感受到到浓郁的茶味。
5. 叶底鲜嫩:茶叶放在杯子里,叶底鲜嫩有弹性,呈明亮绿色。
西湖龙井茶的保健功效非常多,具体如下:
1. 抗氧化:龙井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E对人体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2. 排毒解酒: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清除人体内的毒素,促进肝素之间的代谢。
3. 保护心脑血管:龙井茶中的化学成分有利于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胆固醇水平,使血管增加弹性。
4. 减肥瘦身:茶叶中的 *** 和茶多酚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累积,有利于瘦身减肥。
总体来说,西湖龙井茶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名茶,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渊源,被誉为国之瑰宝,其香、味、色、形、汤等特点都是非常突出的。通过有规律的品茶,人们可以将茶的精神和文化深深品在心中,享受茶的美妙,并在茶中找到身心灵的舒适和放松。
龙井茶是如何炼成的?类龙井的炒青有哪些?茶叶,是一片区域地理环境的风向标。“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江南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品种丰富的江南名茶。自1915年起,中国十大名茶已历经5次官方评比,江南地区的西湖龙井(浙江杭州)、洞庭碧螺春(江苏苏州)、黄山毛峰(安徽黄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祁门红茶(安徽祁门)曾多次入选。
◎ 杭州龙井村翁家山茶场
中国十大名茶 · 西湖龙井
类别:绿茶
采收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及龙坞等二级产区。
采摘时间:“玉髓晨烹谷雨前,春茶此品最新鲜”,一般在清明前和谷雨前两个时期采摘。
西湖龙井具有1200多年历史,“西湖龙井”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苏东坡也曾写下“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西湖龙井茶。
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龙井茶是典型的炒青绿茶。茶青经过高温炒制,香气高扬,有一种炒豆香。这种香气很有辨识度,闻茶底也会有明显的谷物香,喜欢高香爽朗的人最是喜爱。
它的外形也很特别,通过工艺中的造型,干茶呈现的是扁平状,很是独特。在颜值上占尽上风。
我国的茶叶命名方式,大多以地名为主。像西湖龙井,就是因为产于浙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
由于西湖龙井实在太出名,而产量又实在太少了,所以历史上乃至现在都有很多其他地区的茶冒充西湖龙井。
那到底哪里产的龙井才真正属于地理标识内的西湖龙井呢?
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大佛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四种。
除了西湖产区一百多平方千米的茶区内所产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浙江境内其他产地出产的龙井称为浙江龙井。
正宗西湖龙井以浙江省杭州市内产出为范围,并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其中以“狮峰龙井”为更佳,有“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之说。
而这狮峰龙井产区又包括“翁、龙、满、杨”四个村,也就是翁家山、龙井、满觉陇、杨梅岭,这翁家山则算得上西湖龙井产区核心中的核心。
2004年杭州市人民 *** 为翁家山村立的“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石碑,可见翁家山村狮峰龙井在西湖龙井中的地位。
茶树
就像红酒一样,不同的葡萄酿制,风味会有千差万别。
对西湖龙井来说,诸如龙井群体种、龙井43、龙井长叶等都是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良种。
龙井群体种是西湖龙井最早的品种,就是当地人称的“老品种”或者“老树龙井”,是目前认为品质更好的。
它的特点是发芽较晚,如果天气冷一点的话可能清明后才能采摘,产量也非常少。
名词解释:群体种
在茶领域,这个词比较常见,也很难理解。
茶树的繁殖,过去常常是有性繁殖,即茶花授粉结果,掉在土里,或是人工用茶果种植的。这就像父母生出的孩子,有父母的基因,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长相和身体。
群体种就是这样,一片茶园都是有性繁殖出来的,每一棵茶树长的看似一样,其实内质都有些许的差别。
这也就形成了这个产区独特的茶叶品质,别的地方即使用一样的工艺,也是无法复制的。
龙井43和龙井长叶,都是中国农科院茶科所从群体种里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有发芽时间稍早、芽头整齐、抗寒、抗病虫害等特点。
其中龙井43也是目前西湖龙井茶种植最普遍、产量更高的品种。
工艺
就像一句古话说的:玉不琢不成器。像西湖龙井这样的好茶,更加需要精工细作,才能有品味的基础。
西湖龙井的 *** 工序,包括摊晾、青锅、辉锅等,关键的工序都在炒茶的锅中进行。
传说中的“龙井茶十大炒茶手法”,有抖、挺、扣、抓、压、磨、搭、捺、拓、甩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需要极有经验的师傅才能够熟练掌握。
从学徒到能够独立炒茶,最起码得经3年青锅、5年辉锅。“青锅时”锅温在180到220℃,常人碰到锅就烫出水泡,十几年下来,炒茶师傅手比正常人都要粗糙很多。
所谓“青锅”,就是杀青,将鲜叶炒成七八成干,并且初步定型。之后要放在阴凉处摊晾,让叶片里的水分分布均匀,防止干湿不均。
所谓“辉锅”,就是将茶叶在70~80℃的锅温下炒至足干,并且通过抓、磨、压、推等手法,让茶叶脱毫,完全定型。
辉锅时,对炒茶师父的技术要求很高,要通过十大手法交替进行,只有时间、火候、手法都恰到好处,才能炒出品质上佳的龙井,所以即便在杭州,也是“山中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
上品的西湖龙井茶经过这样的细致 *** ,才能色香味俱全。
龙井茶的兄弟姐妹们
炒热杀青的绿茶,按最终干燥方式的不同,又可细分为:炒干(手工锅炒或机械滚炒)、烘干(炭火或烘干机烘干)和晒干(用日光晒),分别称为炒青、烘青和晒青茶。龙井作为扁形炒青茶,非常独特,有茶友会问有没有类似的茶类呢?当然有,除了与西湖龙井茶类似的大佛龙井外,还有其他省份类似的茶。下面我们来看看。
顶谷大方茶
大方茶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旧五代史》有“唐乾化元年(911)十二月,两浙进贡大方茶两万斤”的记载。
大方茶有许多好听的名称。因大方茶在初制时有“拷扁”的工艺操作,所以称它为“拷方”;也因大方茶色似铸铁,形如竹叶,故又称“铁色大方”或“竹叶大方”;又因大方茶产自歙县老竹铺,所以又名“老竹大方”;还因大方茶吸香性好,窨制成花茶后颇有特色,故被戏称为“花大方”。
然名符其实的名称是“顶谷大方”。缘由是茶产于山之顶、谷之巅,又是大方和尚所创制;为了突出茶的产地、特征和品质,也为了感谢大方和尚制茶,教茶之恩,就有了“顶谷大方”这个大气的名称……。以至于有人称赞说“作为一种绿茶,顶谷大方这名字听起来着实透着一股大气,如同《爨宝子碑》里闲闲一记中锋运笔,老到、精纯,却又大朴大拙,天真厚重……”。
宜良宝洪茶
这款茶是云南宜良地区的小叶种茶,原产于宜良县的宝洪山,以香高味浓而著称,鲜叶采下1-2小时后便会散发出怡人的香气。属于扁形绿茶,它与昆明东郊金马镇所产的“十里香”和西山所产的“太华茶”共同被誉为“历史名茶三姊妹”。
这款茶始源于唐代,从明朝嘉靖36年(1557年)开始被列为贡茶,后来经历过“武夷茶罢贡”的风波后,最终在咸丰1861年,终结贡茶史。
宝洪茶对采摘的要求高,素称有开采早、采期短、采得嫩三大特点。每年春分后清明前开始采摘,清明时采摘结束。采回的鲜叶摊晾在大竹簸箕内,放上3--5小时散发部分水分后,才开始炒制。炒制 *** 的酷似龙井茶,所以也曾有人叫它宜良龙井。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回潮、辉锅三道工序。抖、掳、抓、扣、揿、压、推、磨是八大炒制手法。其中辉锅是做形和干燥的关键一环,只有熟练的炒茶师傅才能掌握好火侯将茶叶压扁、磨光,炒至扁平光滑,茸毛脱落。
在云南这方以大叶种茶唱主角的戏台上,宝洪茶算是个性独特的异类。关于它的来历也有颇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福建来的和尚怀念家乡水土茶味专门带来了茶籽种植下的;有的说,是老和尚圆寂后从他的坟头自己长出来的;还有人说宝洪茶是从龙井茶的故乡浙江传过来的;而专门从事研究云南茶叶的专家断言,宝洪茶不是外来茶种,它就是云南本土茶。
宝洪茶曾经在1932年被送到美国芝加哥参加评选,最终获得“茶类土特产”金奖。可惜的是茶园种植面积少,产量也低,现在已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
炒青鼻祖-休宁松萝
从中国茶叶历史的进程来看,最早的绿茶为晒青,后来发展为蒸青,直到明朝,才出现炒制绿茶的工艺,炒青才正式面世。
产于安徽休宁的松萝茶最早开启了用炒锅来完成杀青工艺做成绿茶的时代,并流行至今。所以松萝茶又被称为“炒青鼻祖”。
明万历年间曾在徽州任职知府的龙膺曾经亲眼见过 *** 松萝,印象深刻:“予理新安时,人松萝,亲见之,为书茶僧卷。其制法用铛磨擦光净,以干松枝为薪,炊热候微炙手,将嫩茶握置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箕用细篾为之,薄摊箕内,用扇摘冷。略加揉捻,再略炒,另人铛文火焙干,色如翡翠。”
郑板桥诗云:“更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可见当时松萝茶的闻名程度。现在的休宁松萝茶属于恢复性历史名茶,即恢复原有茶名,但制茶工艺、品质风格与历史上还是一定区别。
以上几款茶均为我在写龙井评测文,评论区茶友留言方才得知的地方性炒青,后期会分别与龙井对比口感。
西湖龙井:乾隆封为御茶,号称天下之一名茶,其地位为何这么高?首先得实话实说,关于天下之一这件事情,我们姑且听一听,也不必太当真,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但是,我把西湖龙井列为天下之一,还是很有些道理的,别的不说,就连国际朋友都公认,“西湖龙井是名茶王国里的绿茶王后”,那么,西湖龙井在茶世界李德江湖地位也就可以确定了。
西湖龙井,是一级名茶,更是一级文化。(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西湖龙井有着“光,扁,平,直”的靓丽外形和“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奇绝品质,如果再加上白鹤峰下的“虎跑水”,那就是活脱脱的“西湖双绝”,堪称茶世界里的一道耀眼星光。
西湖龙井能有今天如此之地位,与一个人的赞誉是分不开的,这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那位“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一、传说:偶遇采茶姑娘的乾隆爷敕封的西湖龙井
传说,乾隆皇帝在位时十分喜欢下江南体察民情(至于是不是像电视剧里那种到处勾搭 *** 姐我就不知道了),了解民间疾苦。有一年的某一天,乾隆皇帝来到了杭州的龙井狮峰山下调研基层情况。
乾隆在位六十年,曾经六次下江南,留下很多野史逸闻。(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正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忽然乾隆皇帝的“龙”眼发现了一个采茶的漂亮姑娘,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民情,也可能是看着 *** 姐充满了江南女子的灵秀气质心有所动,总之我们的乾隆爷那时候就没羞没躁地凑了上去,有一句没一句的逗着 *** 姐说话,一边说一边还学着 *** 姐的样子采起茶来。
要说这事儿也是凑巧。话说乾隆爷正和 *** 姐聊到相当有气氛的时候,一个不知好歹、极没有眼力见的太监一溜小跑就过来了,他向乾隆汇报了一件必须要汇报的事情,他告诉皇帝:“太后有疾,请皇上急速回京。”这真的是一件大事,十分孝顺的乾隆爷就算再喜欢这位 *** 姐,哦,不对!应该是再想进一步探寻民间疾苦,也不可能不顾太后的死活。
于是,听到消息的乾隆也顾不上和 *** 姐打招呼,连忙把刚采到的一把茶叶揣在了口袋里,带着一众随从就星夜兼程地赶回北京。
遇见这样的采茶女,难怪乾隆不心动哈。(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回到北京的乾隆爷这才知道,太后其实也没什么要紧,就是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导致双目浮肿,肠胃不适。正在扼腕叹息的乾隆爷一时间心似有些走神,心里可能也恨死了那个太监,却听得太后在那问他:“皇儿啊,你是不是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了?怎么闻起来那么舒服那么香?”
乾隆爷也懵了,他哪里带了什么好东西啊,那死太监说得那么吓人,自己是忙不迭地赶回京城的,哪有时间准备礼物。他只好有些抱歉地在自己身上摸索了一会儿,这一摸索不要紧,还真让他发现了东西。
原来,自己那日随手放在口袋里的那些西湖边的茶叶就在口袋里。他把这些茶叶掏了出来,和太后一起闻了一下,果然是这个茶叶发出的香味。太后是个喜欢喝茶的老人家,见到这么香的茶叶,就自然而然地想品茗一番。于是,乾隆就吩咐宫女下去泡了杯茶上来。太后这赶忙趁热喝了一口,浮肿的双眼顿时舒服多了,等到一杯茶喝完,这红肿也消了,胃也不胀了,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乾隆生母画像,也是寿命很长的一个老太太。(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太后很是高兴地说:“这西湖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啊。”太后高兴了,皇帝必须得更加高兴啊。于是,乾隆爷也顾不得去想那采茶姑娘了,立即就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专门向太后进贡。至今,那18棵茶树还在胡公庙前巍然耸立着(茶树不高,这里主要指气质)。
二、事实:传说背后的那些逻辑,西湖龙井远没有这么简单
上面那个故事是传说,这个传说的事情吧,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事实的东西在里面,但你只要往深了一想,很多事情就不那么禁得起推敲了。
有人说,乾隆下江南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标志,你同意吗?(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先不说乾隆下江南的历史,这个帝王将相的逸闻野史多了去了,什么事真什么是假的,你还真不好说。就说上面这个故事吧,太后上个火,远在江南考察的皇帝就立马赶回去,这事你觉得靠谱吗?和采茶女一起采个茶倒也符合逻辑,问题是这个采的茶你随手放在口袋里,能保证回到京城之后它还有香气吗?你要知道,杭州离北京的直线距离就有1100多公里,就算是现代的高铁,去北京也得三四个小时,更何况只有水路和马车可以进京的当年,就算是日行八百的绝世好马,那起码也得将近三天时间。因此,那新鲜的茶叶乾隆要是随手放在口袋里带回京城,不要说香气和治病了,没烂在口袋里让人致病就算胜利了。
因此,这个“乾隆下江南偶遇采茶女,采茶叶治好太后病”的故事的真实性也就可以下结论了。但它依然能够传诵后世,这又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但凡讲点文化的事情,你要是能够扯上帝王将相,那文化的底气也就足多了;二是老百姓们也喜闻乐见这样的逸闻,你要是正儿八经的硬讲文化,可能愿意听的人没多少,但要是这样穿凿着一个故事,人们就爱听多了;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即西湖龙井的确具备这样的实力,人们也不会太过于在意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性了,毕竟,几乎所有文化都是民间故事加上历史事实的混合物吧。
西湖龙井的历史才是它成为天下之一名茶的终极原因。(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事实上,西湖龙井的“天下之一名茶”称号并非浪得虚名,而且也不是乾隆皇帝一个人的功劳,这里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和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士子们的称颂。
三、文化:“天下之一名茶”的前世今生,什么才是它的根基所在
乾隆爷把“西湖龙井”敕封为“御茶”,确实给了西湖龙井一个很大的助力,毕竟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缔造过“盛世”的皇帝。可事实上,西湖龙井的历史远不是这么简单。
早在大唐盛世,茶圣陆羽就在他的茶学巨著《茶经》里记载了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事情,也就是从这时候起,西湖龙井的祖宗就开始在西湖之畔生根发芽了。
灵隐寺是一方神奇所在,几乎所有中华文化的因素你都能在此处找到。(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北宋时期是中国茶道发展的一个奠基和巅峰时期,中国的茶文化也是从这时候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而杭州的龙井茶区到这个时期已初步形成规模,据记载,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被北宋朝廷列为贡品,专供宋朝皇族饮用。据说,当年苏轼贬谪杭州后,曾经和高僧辩才法师在狮峰山下举办诗会和茶会,苏大学士还曾手书“老龙井”匾额,并写出“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等优美诗句赞颂西湖龙井。
靖康之变后,赵宋朝廷南渡杭州,改名“临安”,设为行在,使杭州成为南宋王朝的事实上的首都,加上西湖龙井原本就是赵氏皇族的饮品,西湖龙井的发展态势就更加明显了。不过,也许是当年皇家离西湖龙井太近的缘故,反而这时期没有太多有一丝的逸闻记载,毕竟,太容易得到的人们都不会太过于珍惜。
西湖龙井真正的大爆发是在元明清三朝,这也是茶文化发展至鼎盛的一长段时期。如果说元代时,西湖龙井还是在寺庙僧侣间颇有盛名、在文人士子间流传甚广的话,那么到了明代,西湖龙井就开始走出寺院,走向民间千家万户了。到明朝万历年间,西湖龙井已被称之为“两山绝品”了。你像当年的江南才子徐渭辑录的全国名茶中,西湖龙井就赫然在列。
等到了清朝,西湖龙井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了。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芥片,闽之武夷云。”排在首位的就是西湖龙井茶。等到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之后,他应该是着重考察了西湖龙井茶叶产区,也重点考察了西湖龙井的渊源和历史,了解了它的前世今生,从而才郑重的将这个茶叶钦定为“御茶”。至于乾隆是不是因为西湖龙井治好了他母亲的病,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这既是乾隆皇帝的抉择,实际上也是历史文化绵延一千余年后的水到渠成。而且,从此带上了皇帝陛下仁孝光环的西湖龙井,不火都对不起乾隆大帝的高度认可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胡公庙前的那十八株老茶树被乾隆冠名“御茶”后,西湖龙井就以更加一发不可收拾的脚步驰名中外,及至民国时期,它最终登顶天下名茶之首,也最终为历史和人民所接受。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继续加大对茶的支持力度,西湖龙井也荣耀万分地名列国家外交礼品茶之列,它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化的时期。
胡公庙前的十八颗乾隆“御茶”。(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了这个民族上下千年的历史,无数人为这个东方树叶赋予了深切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从陆羽到苏轼,从赵佶到乾隆,从唐代人民到现代群众,西湖龙井这一片片“光、扁、平、直”的神奇树叶让这个国家和民族品尝到了苦涩当中的甜蜜,入口之后的回甘,也最终让世界人民接受并理解了这样一种清新淡雅、闲适安然的文化,这是西湖龙井的功绩。
一句话吧,中华文化的悠远绵长和坚韧挺拔才是西湖龙井享誉世界的根基所在。
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而茶叶是其中的表象。(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杨名
民事审判庭
一级法官
不同的商品在市场中的反馈不尽相同,知名度高的商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往往可以成为热销商品,而商标作为商品的标识,可以表明商品的来源,帮助消费者在同类商品中进行识别,对于消费者是否购买商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长期以来,销售市场良莠不齐,不少销售者通过“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借机牟利,利用他人的商标进行宣传,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消费者高价买到手的商品往往并非正品,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同时侵犯了商标权利人的商标权。近期,松江法院调处了这样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
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原系第9129815号“西湖龙井”注册商标的权利人,该商标核定使用商品(第30类)茶叶(截止),有效期至2031年6月27日。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与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签订了《注册商标 *** 协议书》,已办理商标 *** 手续,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现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系该商标的权利人。
某烟酒茶专卖店对外销售各类茶叶,其在店铺中陈列标有“西湖龙井”标识的茶叶空罐及礼盒。2021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工作人员至某烟酒茶专卖店购买礼盒装茶叶一盒,支出金额450元,该礼盒外包装及茶叶罐上均标有“西湖龙井”字样。经查,某烟酒茶专卖店使用“西湖龙井”标识并未获得授权。
原告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诉称:
我会是“西湖龙井”注册商标的权利人,某烟酒茶专卖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在相同商品上使用和“西湖龙井”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识,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应承担享有的民事责任。
被告某烟酒茶专卖店则辩称:
我方确实使用了标有“西湖龙井”标识的外包装,但这是行业内的通行做法,此前并不知道需要取得授权。在收到法院的传票及诉状副本后即已将相关商品及外包装全部下架了。
法院经审理认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商标的,构成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亦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本案中,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系“西湖龙井”商标的权利人,某烟酒茶专卖店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通过标有“西湖龙井”标识的茶叶盒进行包装,并销售标有“西湖龙井”标识的商品,侵犯了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应承担享有的赔偿责任。
审理中,经法院释法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某烟酒茶专卖店当庭赔偿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11000元,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向松江法院申请撤诉,本案顺利化解。
说
YI DIAN
法
地理标志属于区域公众资源,是在历史中客观形成的,具有特定品质,代表了特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者的信誉。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应是当地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团体、协会或其他组织,地理标志商标的具体使用人应是来自该地理标志标示地区的生产经营者。本案所涉的“西湖龙井”注册商标即为典型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还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
本案中,销售者将标有“西湖龙井”字样的包装用于其销售的茶叶,相关标识属于突出使用,具有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商标性使用”。销售者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符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规定条件,且其宣传和销售的行为导致侵权商品足以使普通消费者产生混淆的可能,进而损害商标权利人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具体的赔偿金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上述方式均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金额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 *** 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应权利人请求,对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况外,责令销毁;对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责令销毁,且不予补偿;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来源丨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
文字来源:杨名
责任编辑丨张巧雨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
西湖龙井:历史名茶,约始于明末清初【西湖龙井:历史名茶,约始于明末清初】一斤上好的西湖龙井,需要约三万个嫩芽!体现出甄选茶叶的手上功夫可不光是“提手采摘”,更有一抓二抖,三搭四搨,五捺六推……诸多程序。冲一泡汤色明亮、入口绵柔的西湖龙井,把春色倒入杯中。品过西湖龙井后,来评论区晒晒到底是个啥味道?
西湖龙井,每天认识一款茶系列(15)西湖龙井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清代时,便被列为了贡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著称。
明前和雨前
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明前茶因为经过了一个冬季的积累,茶叶品质优异,加上采摘相对困难,原料等级高,所以价格比较贵。
雨前茶相对粗老一些,产量大,耐冲泡,价格相对便宜,是不错的口粮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