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种植视频,菱角种子贮藏 ***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 0
秋天菱角香,菱角好吃皮难剥,教你1招,5分钟剥一盘完整不伤手

9月到,秋风凉。收获的季节到了,不仅有地上长的庄稼,树上结的水果,还有水里悄悄成熟的菱角。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个小卖部,里边就卖煮熟的菱角,1毛钱1个,那时候还不知道这种食物叫做菱角,也不知道是长在水里的,只是被它的形状所吸引,每次都会买,买了也不知道怎么吃,直接用牙咬,但是依然记得菱角的味道,绵软粉糯,有点类似煮熟的板栗。

菱角作为一种水生的植物,又称为腰菱、水栗等,有着“水中落花生”的称呼。成熟以后的菱角外壳黑乎乎的,有两个尖尖的角微微翘起,外形看起来有点类似牛头的形状,又像元宝和馄饨。菱角属于干果的一种,营养丰富,菱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菱角成熟的季节,我们不妨多吃一些。菱角既可以直接煮熟作为小吃,也可以做菜或是煲汤,吃起来都是喷香美味。

菱角好吃皮难剥,教你1招,5分钟剥一盘完整不伤手。又到了吃菱角的季节,但是我们都知道菱角的皮很难剥,因此虽然好吃,有的人不会剥干脆就不吃了。还有的人直接用牙咬,又费牙又浪费菱角肉。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个剥菱角的 *** ,非常简单,又不伤手,剥出的菱角个个完整,一点也不浪费,5分钟就剥一盘,下面就来看看吧~

---巧剥菱角---

【材料】菱角,菜刀,一字螺丝刀

【具体 *** 】

1、菱角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表面难免会沾染上一些杂质,因此我们在剥菱角之前,首先将其清洗干净,避免在剥的时候有杂质或细菌沾到菱角肉。

2、将菱角放到案板上,将上部和底部分别切一刀,这样就可以清晰得看到菱角肉了。

3、用一字螺丝刀沿着切过的刀口往外一撬,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剥出完整的菱角果实,将外皮去掉了。为了防止新鲜的菱角变黑,我们将其放入清水中浸泡保存。

下边就用剥出的菱角,再来跟大家分享一道菱角炒虾仁,做法简单却不失营养美味,非常适合秋季进补。

【食材】菱角150克,虾仁100克,葱姜蒜沫适量,蛋液1勺,淀粉1小勺,食盐少许,料酒少许,食用油适量

【做法】

1、将鲜虾清洗干净,去掉虾线和虾壳,放入碗中。首先加入料酒,腌制10分钟。然后加入1小勺蛋液和1勺淀粉,用手抓匀,静置10分钟左右。这样炒出来的虾仁口感非常嫩。

2、锅中烧热,倒入食用油,放入虾仁,中火煎至两面变成金黄的颜色以后,盛出备用。

3、锅中放入葱姜蒜末,爆出香味后,下入剥好的菱角,翻炒2分钟左右,沿着锅边淋入少许热水,然后盖上锅盖焖3分钟左右,使菱角彻底变熟。

4、菱角彻底熟透以后,再次倒入虾仁,调入少许食盐,然后快速翻炒至入味,就可以关火盛出了。

这道非常鲜美的菱角炒虾仁就做好了,菱角鲜嫩爽口,虾仁嫩滑Q弹,好吃不腻。二者搭配在一起,营养特别丰富,家里有老人或是小孩的,更适合多吃一些。秋天菱角熟了,你也试试这个做法吧。

【小茉莉有话说】

1、在剥菱角的时候,一定要先清洗干净。剥出的菱角米容易发黑,因此我们更好放入水中浸泡保存。

2、在 *** 菱角炒虾仁的时候,首先将虾仁腌制去腥,但是时间不宜过久,否则虾仁容易变老。在炒的时候我们选择二次下锅的方式,也是为了避免虾仁长时间高温加热变老。

3、在炒菱角的时候,在锅中加入一点热水,盖盖焖可以使菱角快速变熟。

我是小茉莉,今天跟大家分享了秋日美食菱角的剥法以及菱角炒虾仁的 *** *** ,希望对你喜欢。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菱角的吃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感谢您的支持!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乡村·印象:磷溪仙美村,菱角飘香


有时候错过了季节,等待,或许是冥冥之中一种特别的安排。一年前来到这里,菱角季刚过,那时候一直感叹,怎么可以这般错过。一年后,相约在这里,看到的,听到的,感触的,都浓缩在这一块小小的菱角。


?


视频加载中...

菱角的品种很多,口感清甜的红菱更受欢迎。红菱刚采摘下来时皮色鲜红,壳软薄而水分多,肉质细嫩,清香甘甜。新鲜摘下的水红菱生吃、清蒸,炒菜都可以。

市场蔬菜摊上卖的红菱,虽因转运外皮颜色没刚采摘时那么鲜红,但是仍旧属于时鲜货,深受“马大嫂”们的青睐。“红菱生吃口感脆脆沙沙,甜甜的汁水溢出,十分爽口。熟吃的做法很多,可以煸炒。我们是老宁波,还有一种烧法。加入大米中煮粥吃,再加上一些虾仁、枸杞,鲜中带甜,风味绝佳。”市民周阿姨对记者说道。

因近期雨水丰沛,本地及周边省份红菱产量高。最新鲜上乘的红菱10元每斤,普通品相的8元每斤。人们在选购时还是偏向于购买外观红润、色泽鲜艳的,理由是红菱壳薄,水分易蒸发,直接吃的话还是要买最新鲜的,口感好。而后上市的水菱壳厚,用作清蒸或者炒菜均可,性价比高,放几日也不影响加工后的口感。

菱角种植视频,菱角种子贮藏方法-第1张图片-

营养上说,每100克红菱约含蛋白质2.6克、脂肪0.3克、糖14.3克、热量70千卡、钙22毫克、磷121毫克、铁1.1毫克。种植农户提醒,在生食红菱的时候一定要用刷子清洗干净,用刀切开外壳剥肉食用更佳,尽量不要用嘴咬开外皮,以防止红菱皮残留的农药或细菌入口。

(蒋世颖/采红菱图片拍摄)

广西博白:菱角镇富子村朱氏家族,好事连连,全村人都一起参与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5a0000buecg13ppe72381a1fn0","duration":516.946,"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78627335,"thumb":{"web_uri":"tos-cn-p-0000/ed5246e295a7445da479abc4e831e256","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516.946,"file_size":68740975,"w":854,"h":480},"normal":{"duration":516.946,"file_size":51849401,"w":640,"h":360},"ultra":{"duration":516.946,"file_size":68719267,"w":854,"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023bc11f04949fc9b1cd3aadc5847936","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给鸡吃菱角叶,降低成本,做个抠搜养鸡人

只要降低成本,提高鸡肉鸡蛋品质,那我们养鸡人就可以赚到钱。这不,我天天绞尽脑汁想着一些降低成本的或者是零成本的小妙招是更好的。

我们这附近有个大溪水库,夏天的时候水库表面上长满了野生的菱角叶,因为菱角叶是绿色的嘛,所以我就觉得鸡应该也很喜欢吃这种绿色的食物,就想着去河里面捞点给它们尝一尝。

捞了几次下来,它们还挺喜欢吃的,这样一下子就节省了一点成本。整个夏天,我都是用菱角叶做为青饲料喂给它们吃,还别说,菱角叶营养还真挺好。再者,到了中秋的时候,菱角长起来了,我吃菱角,我养的鸡吃菱角叶,共生,挺好,哈哈。

你们有没有更好的 *** 降低养鸡成本的呢?评论区讨论学习下。

今天就到这里,我是宝妈蚊子,喜欢我的文章(同款原创视频)请点赞关注加转发,下期再见!

浙江男子退休后3年捡6万块石头,建起小别墅!全国网友都来打卡

来源:钱江晚报

在山水田园间,建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门前看花开花落,过诗一般的日子,这是很多人的梦想。

在衢州开化,有人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56岁的洪新耀退休后,回到家乡,花了三年时间,用六万块石头建起一栋两层半高的小别墅。

这些石头都是从河里捡的,房子是自己设计的,前后共花费了170多万。今年春节,洪新耀一家三代会在这个“石头房子”里过新年。

从小在河边长大,石头就是“玩具”

喜欢和石头打交道,36岁转行做翡翠生意

在开化,洪新耀的石头房子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个“景点”,全国各地都有网友来参观打卡,有游客、也有拍短视频的自媒体。

洪新耀也不嫌烦,人来了他都会热心介绍。闲下来,他就在院子里和一堆石头作伴,挑拣、打磨,摆弄起来常常忘了时间。

熟悉洪新耀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石头迷”。一说起石头,他就滔滔不绝。

“从小在河边长大,石头就是‘玩具’,我对石头是有感情的。” 洪新耀说,小时候他就很喜欢石头,常把河里好看的石头捡回家收藏,还会用石头搭房子。

因为有这个爱好,在朋友的介绍下,洪新耀36岁时离开了汽修行业,“跨界”转行开始做翡翠生意。

“这个年纪转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和石头打交道是我的兴趣爱好。”摸石头做翡翠生意,洪新耀乐在其中,怎么看翡翠,怎么挑原石,他上手极快。

平时,洪新耀还会四处收集石头,家里的石头堆得都快放不下了,有的是自己捡来的,有的是玉石市场上淘来的……

洪新耀突然有了一个新想法:自己造一栋石头房子,拿来放他喜欢的石头。三年前,这个计划付诸行动。

3年捡了6万块石头造了一幢房

四面墙各有主题,都是自己设计施工

这座两层半高的石头房子占地125平方米,以水泥钢筋为基,从外面看,外墙上嵌满了各色石头。

“建这幢房用了6万块石头,都是我从河里捡来的。捡来的石头个头大小不一,有小如大拇指的鹅卵石,也有十几斤重的大块头,每一块都是精挑细选。”洪新耀说,选好的石头,他会分批用车拉回去,因为石头太重,一年汽车的避震都要换三次。

在外人看来,这幢房子最精妙的地方在于,房子的四面墙都用石头装饰,还各有主题,分别是“平平安安”“财源滚滚”“鹏程万里”“高山流水”,都有美好的寓意。

满墙的石头,背后的工作量着实不小,这些石头不是简单码上去就好,洪新耀自己设计图纸,每一块石头都要切割打磨,根据颜色和纹路,放在合适的位置。

洪新耀介绍,那面“平平安安”墙,他设计了花瓶和花朵,花朵用红色的石头,瓶子就用黄色的石头。还有那面“财源滚滚”墙,洪新耀找来了元宝状的石头,把石头摆成铜钱的形状。

走进房前的小院子,你会发现这里更是别有洞天。废弃的酒坛到了洪新耀的手里,经过打磨切割,搭配上多肉植物,就成了精致的花园盆景。地上则是精心设计的石头小路,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石头,只要花些心思去组合它们,就能打造出一个很有质感的石头花园。

房子内部,还有石头拼成的精美壁画,配上木质家具,风格古朴,别具一格。

不过,洪新耀介绍起来,却很谦虚,“这幢房子和村里的其他房子没什么两样,水电什么都有,就是比别家多了些石头元素。”

自学拍摄,还是一位有近7万粉丝的up主

希望今年自己多创作,办一场石头画展

洪新耀喜欢石头,可是为什么这么喜欢,石头到底有多美?他自己也说不清。

在洪新耀的眼里,每一块石头形态各异,都是有生命的,有的棱角尖锐,有的光滑圆润,也有粗犷简朴的。“只要你仔细去观察它们,就可以发现石头身上的闪光点,从它身上去挖掘不同形式的美,这种美是大自然赋予的,我怎么看也不会厌。”

最近,洪新耀开始尝试用石头作画了,原本不起眼的石头,在他手里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有的生动有趣,有的充满禅意。不止石头画是原创,就连与之相配的木质画框,也是洪新耀纯手工打造。

爱玩石头,爱做手工,不过56岁的洪新耀却不是个“老古董”,他是一个拥有近7万粉丝的up主,网上经常有粉丝催他更新“石头作品”。

大约一年前,洪新耀开始将自己做石头、玩石头、造石头房子的过程拍成视频,传上抖音。他自学拍摄,作品中使用的手法和创意总能抓住粉丝的眼球,不少同行都对他钦佩不已。

接下来,洪新耀还打算创作更多的石头画,“如果今年能画到200幅,我就打算开个画展,希望能带更多的人领略石头的美。”洪新耀说。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周夏林

直播间里学知识看风景

网友有热情、平台有流量、产品有销路

直播间里学知识看风景(网上中国)

上海的一处民宅里,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向观看直播的学生们介绍物理学的神奇现象;湖南长沙的公园里,手拿二胡的大爷们对一位正在对着镜头演奏《赛马》的主播竖大拇指;湖北洪湖的荷塘里,女孩从脚下污泥里捞出长势饱满的莲藕,展示给镜头后的观众……直播成为网友长知识、看风景的新选择,主播通过 *** 平台“面对面”传递正能量。

“告诉孩子们物理怎么学”

一头灰白的短发,身着一件马甲,架着副挂脖眼镜,说话干净利索,这就是抖音上的“吴姥姥”,一位从同济大学退休的物理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她的真名叫吴於人,今年73岁。

吴於人坚持科普事业已经有16年。“物理很有意思,只是很多学生被考怕了。”她说,自己只是希望告诉孩子们,物理该怎么学。

说起“吴姥姥”这个名称的由来,吴於人对记者说,此前带的几位女研究生生了孩子之后,这些孩子们都管自己叫“姥姥”,这个称呼就一直叫到现在。“我喜欢‘姥姥’这个称呼,在科学的大观园里,我是好奇的,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吴姥姥进科学大观园。”吴於人这样解释。

“脑洞大开”的道具,妙趣横生的演示,绘声绘色的讲解,使“激光核聚变”“涡电流”这些生涩的术语变得妙趣横生。在拍摄物理短视频的过程中,吴姥姥最担心的就是时不时习惯性地说出几个专业词汇,把大家吓跑。从2021年起就开始“连载”趣味物理实验,成为火遍全网的“不刷题的吴姥姥”,吴於人的物理实验吸引了很多青少年网友对物理的兴趣,并在抖音上吸引了超过400万粉丝。

吴於人的授课理念是“物理不是死做题,不刷题也能学好物理”。因此,在她的直播中,她经常身着一件多功能马甲,从口袋里变出各种各样的“法宝”,利用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工具,将复杂的现象规律解释得很透彻。比如,自制器材、生活用具,甚至鸡蛋、花生、硬币等都能成为实验用品。

“把音乐和快乐带给大家”

晚上9时的抖音直播间里,颜云玉坐在镜头前拉起了二胡,灵巧的五指上下翻飞,一首《赛马》曲调欢快、节奏鲜明。网友欣赏颜云玉的演奏后感叹:“原来二胡还能这样玩!”

颜云玉今年34岁,和二胡结缘相伴20年,在一家音乐培训机构上班。2020年开始,颜云玉录下自己演奏的视频为学生做示范,发在抖音平台上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没想到吸引了很多同样喜欢二胡的网友关注。

2021年5月,颜云玉在公园里看到几个大爷在一起拉二胡,她突发奇想凑上前接过二胡,一曲《赛马》炉火纯青。这段视频在抖音上吸引了网友,点赞量将近80万。

颜云玉说:“很多人对二胡的了解仅限于《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总觉得二胡表达出的都是悲伤的情绪。不少网友看了我的视频之后发现原来二胡拉出的曲子也可以这么明亮,就对二胡产生了兴趣。”

颜云玉陆续拍了很多“公园盘大爷系列”的视频,这些视频让她在抖音上火了,3年来她的粉丝量达到520万。几乎每天晚上颜云玉都会用抖音直播,和网友互动,直播间最多时在线人数达到2万以上。

“把音乐和快乐带给大家是我的初衷,在我看来,非遗直播可以让从业者在展示技艺中获得认可,更激励着我们不断精进内容,更好地创作。”颜云玉说。

“将家乡莲藕卖向全国”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一带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莲藕和菱角品质优良。返乡创业的90后洪湖姑娘赵聪用电商直播带动了当地特产的销量。

赵聪的直播间就是藕塘,没有堆叠成山的卖品,也没有花花绿绿的广告牌。只见她一个人站在泥泞的荷塘里,对着镜头说:“大家好,欢迎来看洪湖。”她称这种直播方式为“体验式直播”,可以让粉丝亲眼看到莲藕是如何从淤泥里挖出,再送到他们手里的。

几年前,赵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城市工作,回农村老家发展。从在大城市做财务工作到走进藕塘跟泥巴打交道,赵聪的个人转型其实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老乡对电商直播知之甚少,甚至觉得是不务正业。

2020年6月底,赵聪如往常一样到藕塘拍短视频,雨来得突然,她像小时候那样擎着荷叶遮雨,对着镜头说,雨后的莲子格外好吃。视频刚上传到抖音主页,手机就没电关机了。等到晚上回家充上电,才发现浏览量高达30万,第二天50万,第三天60万……她顺势开始直播带货,当时正值菱角收获的季节,她卖出200多单菱角,一下子有了信心。

从开始直播到现在,销路不断打开,一些原本心存质疑当地农户对赵聪的态度也渐渐改变。现在,到了采摘季,农户们都盼着赵聪来收货。受到她的影响,当地不少青年纷纷回到家乡,各式各样的直播间在藕塘落地生根。

“我要继续努力,用电商直播把家乡莲藕卖向全国。让我们洪湖的莲藕,走上更多人的餐桌!”赵聪对记者说。(记者 杨俊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卖菱角实现年销3000万元,这个“95后”帮助超5000名农民就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6日(记者钟磬如 通讯员武小青)扎根乡村振兴一线,创立“耕读兴农·菱辟蹊径”全国首个菱角全产业链综合开发项目,“95后”小伙儿彭达搭建的菱角电商供应链,年销量达3000万元。他和团队开拓的菱角产业基地为5000多位农民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

上个月,他入围由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表彰活动,是武汉地区唯一入围人选。

在刚刚结束的“双11”,他们公司供货的菱角获得销量和口碑双丰收,在抖音上位列生鲜类商品综合排名第七位。

厚植乡土情怀,多次尝试乡村振兴项目实践

彭达是湖北罗田人,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祖辈都是农民,自小就有深深的乡土情怀。“乡亲们的辛苦我看在眼里,助力农村发展始终是萦绕我心头的一件大事。”

彭达(右)在查看菱角产、销数据情况。通讯员供图

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有振兴乡村的人生目标。2014年,他进入华中农业大学读本科。

对于创业实践,彭达做过不少大胆尝试。本科时,他就和几个同学做乡村旅游,“与省内的美丽乡村达成合作,我们带游客去体验乡村的生活,当时做过罗田打板栗等旅游线路”。他还帮农民卖土鸡、猪等农产品,得到了一家资本机构的投资;也从事过农业环保项目——有机肥,成功拿到了价值2000万元的融资,由投资方提供工厂,彭达所在的团队提供技术。

这些项目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搁浅,“直到我本科毕业时,虽然都能够赚到一些钱,但一个项目都没有做成”。那时,彭达面临两难选择,“是继续创业,还是找工作?”在导师田北海教授的鼓励下,他选择坚持梦想,继续开展乡村振兴的项目探索。那一年他还考上了华农农村发展专业的研究生,一边深造一边做创业尝试。

坚持科技兴农,助推菱角产业创新

彭达结缘菱角产业,始于2016年。当年他参加了华中农业大学组织的“耕读路上”暑期社会实践,在浠水县天井湖村调研时,发现当地的菱角种植很有发展潜力。“当地不少农民祖辈都种菱角,有群众基础,这里生态环境也适合菱角种植业发展,只因受技术所限,产业未能发展起来。”调研结束,彭达决定在这个美丽的小村子开始新一次的扶贫之旅。

彭达(右一)深入菱角种植农户家调研走访。通讯员供图

毕业后,在洪山区团委的帮助下,彭达申请到了一笔2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贷款,加上自己手头的十几万元,和合伙人张剑雄一起启动了菱角项目的建设,并先后创立湖北天井湖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耕读兴侬(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天井湖村的不少农民祖辈都种菱角,但种植还停留在“靠天收”的原生态水平,不仅产值底,而且菱角存在保鲜难、脱壳难、加工难等问题,依靠售卖新鲜菱角很难赚到钱。

彭达开始菱角项目时,就把技术攻坚放在首位。在院士、专家们的支持下,团队培育出高产耐抗新品种“菱美人”,并创造性探索出“菱-菱-鱼”生态种养模式。“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水塘种植两年菱角,再养一年草鱼,如此循环的产量是更佳的。收采完菱角后,留在塘里的菱角残果、残叶是鱼类喜爱的食物,鱼类的排泄物又丰富了塘底的养分,适合来年菱角生长。”这种模式能节约种植成本、提高产值,又保护环境,菱角亩产量从1500斤跃升到了2500斤。

要把菱角产业做大,不能只依靠售卖菱角鲜果。“新鲜菱角放置久了容易发酸,保鲜存在难度,而且坚硬的外壳不易包装运输,这都是我和团队逐一攻坚的难点。”彭达和团队探索菱角储运和深加工方式,将菱角制熟后保存,他们发明了一种耐高温耐穿刺的包装,并在严守雷副教授的帮助下申请到专利。

为了找到菱角的更佳口感期,团队把菱角做熟包装后放置不同的天数,彭达每天尝菱角试口感,“菱角吃多了容易肚子发胀,那段时间每天吃得肚子难受”。

功夫不负有心人,彭达和团队针对菱角产业创新研发了7项专利技术。在生产端,建设起了8000平方米农业现代化生产加工车间,让一枚枚小菱角走向全国,成功开发了菱美人、即食菱角、菱角粉丝、菱角酒等4大特色产品,让菱角四季都能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

目前,菱角项目已成功开拓了湖北、广西、云南等6大生产基地,总辐射面积20000亩,彭达的公司也成为全国菱角单品更大的生产商、供应商。

打通电商销售渠道,推动菱角产品销售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啊,采红菱……”那首脍炙人口的民歌《采红菱》唱的正是水乡美景。在彭达心中,天井湖村就是这柔美水乡。“记得之一次到村里,在湖边看过落日,我久久没有离去。看的是乡愁,吃的也是乡愁,菱角承载着一代人的乡愁回忆,种好、储运好,最重要的 是要销售好。”

彭达在产业发展论坛上分享菱角产销经验。通讯员供图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最初的菱角产品营销,都是彭达亲自撰写文案,主打乡愁文化,树立培育菱角品牌。“大别山菱妹妹”的品牌形象很符合菱角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前几年在电商平台上很难找到菱角的身影,最多在菱角收获季节,人们能在菜场、超市觅得它的踪迹,这样的销售走不远,路也不宽。”彭达努力创设线上店铺售卖菱角,搭建耕读兴农菱角电商供应链体系,依托知名电商平台售卖菱角。5年来,菱角供应链渠道累计销售菱角超过100万单。

彭达还带领市场团队赴北京、上海、江苏、广西、湖南等11个省市,总行程超20000公里,与主要消费市场进行广泛市场营销对接。彭达和专业新媒体运营团队为天井湖村的留守妇女、菱角合作社成员讲解电商带货模式,手把手教农户撰写宣传文案、运营视频账号,教农户直播卖货,利用闲余时间在手机上赚钱。

【编辑:唐婧妮】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在抖音电商一年卖出菱角超30万斤新农人返乡助农获联合国新闻点赞

一年卖出莲藕2万多斤,菱角30多万斤——这是来自湖北洪湖的90后新农人@洪湖赵美丽 在过去一年通过抖音电商实现的销售业绩。近日,联合国新闻对她返乡助农的故事进行了报道,点赞她用直播带货为莲藕产业打开一条数字转型之路。

在这篇题为《“大国小农”的数字转型之道》的新闻报道中,联合国新闻指出,2020年洪湖莲藕产业“深陷泥潭”,正是像赵美丽这样的“新农人”利用电商直播撬开了销路,提升了卖价。

30岁那年,赵美丽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城市工作,回农村老家发展。她的老家在湖北荆州洪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产出的莲藕和菱角均品质上佳。然而,这些好的农产品却没能卖上好价钱,因为它们走出洪湖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大规模批发给前来收购的商人,这让分散的农户很难有议价空间。

如何让家乡的优质农产被更多人看到?赵美丽想到了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当时抖音电商已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但在洪湖农村还是一片空白。说干就干。赵美丽常常把拍摄地设在河塘里,穿上防水连体衣就跳进泥潭中。她希望通过镜头,让粉丝们实实在在地看到莲藕是如何从淤泥里挖出,菱角是如何采摘的。

但是摆在愿景面前的,是现实的掣肘。“最开始的半年,一点希望都看不到。”有一次直播持续了半天也只有几十个人观看。转机发生在一个雨天。在荷塘里的一次拍摄中,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赵美丽像小时候那样擎着荷叶遮雨,对着镜头介绍雨后的莲子格外好吃。没想到,这个短视频“爆了”,光是点赞就达上万。一些网友们感慨,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在藕塘里肆意大笑,无忧无虑的画面了。

这条短视频为赵美丽带来的不仅仅是流量。不少人留言表示,想买当地的农产品。当时正值菱角收获的季节,她顺势在直播间推出优质菱角,一下就卖出了200多单。这让她重新建立起在抖音电商带货的信心。

去年的菱角季,赵美丽延续了一直以来的“体验式直播”。她坐在盆船中,掰开刚捞上船的菱角,对着镜头展示壳里白生生的肉。那段时间,一场直播的在线观看人数有时会超过1万,菱角也卖出了上万单。同时,得益于电商带来的销量,如今莲藕的卖价比之前提高了一倍,老乡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改变。

在赵美丽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纷纷回乡创业。带货达人的增多也产生了连带效应,在各种农产品上市的季节,达人们涌进农户家,挖光藕塘还是供不应求,单价也随之上涨,原本2元一斤的莲藕涨到2.5元一斤,合计到一亩地里,农户可以多赚几千块。

更让赵美丽有底气的是,她发现莲藕产业不仅是可以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的“金色产业”,还是能够改善环境的“绿色产业”。拍摄过程中,她时常会在藕塘里抓到泥鳅和鳝鱼,这说明当地的水土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仅如此,当地人的绿色种养意识也在提高:这三年种了池藕,下两年就养池鱼。这种“鱼藕共生”的轮作模式可以综合利用池塘里的有机质,实现效益和环保的双赢,践行了可持续农业的理念。

依托于洪湖的生态美,“浑身都是宝”的莲藕还在不断支持赵美丽的电商之路转型升级。现在,除了初级农产品,她还研发了藕粉等加工品。在年初的“抖音电商好物年货节”中,两千多个订单从全国各地涌进“洪湖赵美丽”的抖音店铺,洪湖的藕粉、莲子汁、藕汁也成为千家万户年夜饭宴席上的美味。

“今天你卖2000单,我明天卖3000单。我们就是想把洪湖莲藕的区域公共品牌一起打出去,而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赵美丽说。如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正在洪湖起飞,当地做电商的已经有五六十人,正是这些“同行者”,让赵美丽感受到了动力和希望。

标签: 菱角 贮藏 种植 种子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