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皮腌咸菜,西瓜皮腌咸菜最火视频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4 0
咸菜里有家的味道

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大鱼大肉,一天三顿饭,顿顿离不开咸菜。咸菜在当时就是饭桌上的主菜了,喝稀饭吃咸菜,吃干饭吃咸菜,吃面条吃咸菜。


在家里大大小小的咸菜坛有好几只,坛子里面也装了各种各样的咸菜, 常见的有雪里红、大白菜、长豆角、白萝卜、韭菜、辣椒、大蒜头,基本上所有的蔬菜都可以做成咸菜,有时候连冬瓜皮、西瓜皮也可以做的咸菜。待到咸菜腌制成熟后,屋子里都会散发着咸菜的酸香味。

咸菜不算是美味佳肴,在没有山珍海味的时代,咸菜就是更好吃的一道菜了。现在生活好了,咸菜已经退出了主菜的地位,现在的咸菜成了配角,只是偶尔登场一下,在食欲不佳时,就点咸菜,胃口大开。


童年美好时光是在一顿顿的咸菜中走过来的,咸菜里有家的味道,在顿顿吃咸菜的岁月里,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很满足。

像风儿一样(3-姥姥家的腌咸菜)


姐姐牵着小满的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然发现路边盛开着一朵黄色的小花,在绿油油的草地里格外惹人注目,在阳光下也显得格外漂亮。小满没舍得把花摘下来,便让姐姐把整棵花带着泥挖了出来。小满双手捧着花,一路小心翼翼的来到外婆家。外婆说这是黄花菜,是可以炒着吃的。但是外婆还是把它栽在了花园里。花园旁的大梧桐树把阳光分成一缕一缕的,恍恍惚惚的照在黄花上,黄花可以在这里长很久。

外婆家里以前有两头奶牛,每天都可以挤很多牛奶,自己家里吃不完还可以卖掉一部分。姐姐小时候就是吃那两头奶牛的奶长大的。

外婆家的厨房里经常会传出淡淡的烟味,因为大锅灶下边烧的是玉米芯和柴火,需要鼓风箱往锅灶里鼓风,大部分的烟都从烟囱冒走了,一小部分会残留在厨房里。淡淡的烟味不呛鼻子,反倒是小满最喜欢的味道,闻起来就是回到家的感觉,闻起来就是不怕饿的安全感。

厨房门口靠着墙是一个很高的咸菜翁,小满喜欢里边的腌黄瓜,踮起脚尖用手捞出来就直接吃。夏天的时候姥姥还会把吃剩的西瓜皮处理干净后扔进咸菜翁,只有姥姥家才能吃到那个味道。有很多味道,小满后来再也吃不到了,因为有的味道只有在那个姥姥的老院子里才有。

姥姥是山东人,小满和姐姐把姥姥叫“老娘”。

晨读 | 削菠萝的机器人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对食物的珍惜。

  最近有个小伙上传了段视频,是他在德国超市拍的一个自动削菠萝机器人。广大国内网友看了纷纷留言,大呼“心疼”——不是心疼机器人累死累活没工资,而是不忍直视它手起刀落掐头去尾、左右开弓削皮去芯:“天哪,多少肉都被它削掉了啊!”“我还是背回家自己削吧……”“一半都被它削没了!”“心疼!太浪费了吧!”“一个大菠萝,它这么削完就没剩啥了!”

  老外研发的机器人,可能性格大条?这要让我们来设计,它别说削菠萝一点儿不给你浪费,削苹果削梨肯定不带断皮儿的,削柚子削橙子更能削出一堆陈皮和柚子茶,削西瓜也不会损失一点红瓤儿,完了还知道把籽烘成奶油瓜子儿,再把西瓜皮拾掇拾掇,腌一盘开胃小咸菜。

  网友们的心疼声,代表了中国人从古到今的一种共识,那就是对食物的珍惜。

  我住坎布维尔时,常光顾鱼摊。和老板熟了后,他说:“你是中国人吧?你们也太会料理食物了吧!”作为黑暗料理高手,我嘿嘿一笑,问:何出此言?

  老板说:“曾有个中国人住这附近,看我每天收摊时把好多鱼头鱼尾和一大堆刚片完肉的大鱼骨头扔掉,觉得非常可惜,问能不能送他。我说当然可以啰。我想他大概养了一屋子猫?结果他说他拿回去炖鱼汤,大补。我不信。他就炖好送了一大碗给我。老天爷啊,太好喝了!”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上海,几乎没啥会被轻易扔掉:春天拌香莴笋,叶子不丢,薄盐腌了,和咸肉丁做一锅“寒酸饭”;夏天刨的丝瓜皮,绿得掐出水,不扔,边下厨边敷脸;秋天落的桂花,树下用布接着,蜜罐里渍了,配酒酿配糖糕;冬天剥橘子,皮晾到窗台向阳处,满屋清香,说是可以做中药。

  传统上海人家,饭碗一定不大,吃多少盛多少,不够再添;不轻易吃“大餐”,那需要特殊日子、得体着装和仪式感;平常都是“小菜”,多用肉丝,经济实惠,荤素搭配;调料也简单,黄酒、酱油、油盐糖几乎撑起所有菜式。请客吃饭量入为出,提前想好菜单,既不怠慢客人,也考虑自己开销,否则掼完浪头,只会落得个“充大户”的笑柄。

  我阿婆老派,炒素不放葱姜,她认为那些属小荤,吃多了,口味越来越重,会食不知味;她不吃辣,却藏了一罐辣椒油,我有次去做客,她在厨房忙活,用筷子伸到罐子里蘸了一丁点,放进锅里:“侬欢喜吃辣,我今朝烧只辣蓬蓬的。”然后她试尝了一口:喔呦,辣煞了,辣煞了……

  阿婆记得我爱吃的菜,我也记得她关于食物的智慧:干巴了的面包片,用擀面杖压成屑,留着做炸猪扒;吃不完的香葱,一切二,连根的葱白插水罐里继续长,葱叶趁新鲜切碎,冻到冰箱里,煮馄饨煮面随时用;隔夜米饭,放把青菜,就是美味咸泡饭;敲俩鸡蛋,便是喷香蛋炒饭;外出聚餐,公勺公筷,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大家各自带点回家。

  几乎所有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种妇孺皆知的传统美德,曾一度被遗忘。《秦腔》里的“我”,远大理想就是有朝一日发财了,可以随便铺张浪费,这样才能被人看得起:“等咱有钱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据中科院统计,中国每年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1700万到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物质条件大大提高,对唾手可得的食材,还有惜物之人么?

  为此,我特地用百度搜了一下“吃不完不要扔”,蹦出来近七千万条结果,网友们的集思广益完全把我震惊了。其中有一条:“吃不完的菠萝,头千万不要扔,插土里以后有吃不完的菠萝”。

  嗯,这个好。谁以后开发削菠萝的机器人,可千万记得把这个也设计进它的脑子里。(曲玉萍)

夏天吃的西瓜皮不要扔,教你 *** 美味的西瓜皮酱菜,脆爽清香

准备材料:西瓜皮、蒜、小米椒、盐、生抽、糖、剁辣椒、香醋、香油、味精

操作步骤:

步骤1:将西瓜除去瓜芯,去掉瓜皮表面的绿皮,留下白色的部分

步骤2:将西瓜皮切成粗条,摊开放在太阳下晒1-2天至完全脱水

步骤3:将脱水的西瓜皮放在温开水中泡10分钟

步骤4:将蒜和小米椒剁碎放入碗中,在碗中放入剁辣椒、生抽、香醋、盐、白糖、香油、味精,搅拌均匀

步骤5:将泡好的西瓜皮挤干水分,倒入刚刚调好的料汁,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步骤6:可以装盘食用

西瓜皮做菜,葡萄酿酒,抓住夏天最后一丢小尾巴

【西瓜 葡萄】

给夏天留个念想


种瓜得瓜,种葡萄…得葡萄?

西瓜吃完,西瓜皮可别浪费了!

做西瓜皮小酱菜、凉拌、卤味都还不错!

从亲戚家乡挖的葡萄苗之一年结的比较少,

酿壶葡萄酒还是够的!吃饱喝足又是一天啰!

(温馨提示:自酿酒操作不当易危险,请勿模仿)


▲西瓜 葡萄


这个视频拍了两个小伙伴的一生

西瓜和葡萄,强行凑一起的

视频里拍摄移栽的那一小片西瓜

早就吃完了,,

葡萄架下是我后来补栽的

想着别浪费地儿,

同时每根树干下面还移栽了一颗葫芦

,,,,



哦,西瓜

说到西瓜,视频里后面摘的都是晚熟西瓜

正常成熟的西瓜早就吃光了

照片都没留下

开头我不是育了很多种西瓜种子嘛

和之前拍过视频里一样

黄皮红瓤,黄皮黄瓤,雪梨西瓜

黑美人,红玉

反正好几个品种



西瓜全身都是宝

瓜瓤可以吃 榨汁 做甜品

瓜皮可以做菜酱菜泡菜凉拌菜都行

西瓜皮外层的翠衣可以晒干

做西瓜翠衣茶



葡萄,,,

我家有葡萄,还不止2处

但是呢一直就幻想着有一个

像动画片里那种高高大大的葡萄架

然后葡萄藤长啊长

长成无比巨大的葡萄王国。。。



当然,想是这么想没错,

现实毕竟,是残酷的,,,

葡萄树苗是跑我姑姑她们家乡去挖的

一个老板儿的葡萄园要换种别的水果了

葡萄苗子附近村民都可以去挖

帮忙挖掉腾地方

不然他们自己就用耕地机毁掉了,,

据说葡萄品种还不错

虽然后来发现就是本地品种,

但当时听说了这个消息的我本人

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呢不是

骑那么远的火三轮也要去挖



挖回来种下等待发芽

总共是40多棵,全部成活

但发芽稳定后剪了不少弱枝

跟玫瑰花一个道理

头一年移栽,尽量少让结果,伤元气

所以那么大的葡萄苗子

每一颗也只留了两三根枝条

结几串葡萄,弱弱的,,,



这个架子就是之前我奶奶说的

把葡萄都吓的不敢长大的架子

先裁桩,

边近20个桩子相当于20个受力点

后上下三层横拉20个点固定

也就一般般稳吧,

至少扛过了上个月的发大水



今年葡萄结的蛮少的

全部剪完也就那么多

做了葡萄酒,这个我就不写过程了

酿酒小白就别碰了

免得喝中毒好吧!!

因为我的这个葡萄颜色不够紫

还有那么多绿色的,

所以出酒的颜色没那么深

但恰恰好就是我最想要的颜色,

粉粉红红,可可爱爱的呢,,,

才陈酿了一个月不到,

口感还不够柔和,,再放一放会更好吧

葡萄香倒是很好。



然后呢,,葡萄干其实我也做了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会失败

但也没想到会那么失敗

直接烂完,好在我内心还算平稳

毕竟,四川这气候,,要吃葡萄干的话

去直接买还算省心省力省钱的

比如我,就直接问远方的朋友要了

做了葡萄干核桃面包,,

好吃我只说一次,,,



终于凑够字数了,没纸了,

今天允许我偷个懶,不折磨你们眼睛。

拜拜吧,可爱的你们,

强行么么哒!


我再啰嗦一下,自酿酒蛮危险的。

容器和操作不对气体排出不及时容易炸,

坏酒也容易发生中毒事件。

没酿酒基础的真不建议去自己弄哦

好吃到流泪的炒西瓜皮,连吃三天都不够!

一小大块西瓜抱着啃着追( 破冰行动)凉的、也吃完了洗洗、削皮刀去外皮蒜去皮洗净切成末、姜洗净切末,剥开一根火腿肠切片,可以用肉丝,不过懒得解冻了。洗了三个小米椒切碎备用。绿皮的不多,这瓜甜,下次可以选用绿衣厚的,这样红瓤少。另外西瓜皮这样晒干做咸菜也不错。二勺盐腌制15 分钟,沥水,洗净备用。洗过的细节热锅烧薄油,放蒜末、辣椒碎,姜末炒香,放火腿肠炒香放西瓜皮继续炒调入生抽,不过家里没有了,放入蚝油替代,撒了点盐,鸡精拌匀,关火长这样很脆,不甜,有咸味,很不错的口感,生津开胃,晚安炒,辣,素菜,炒锅,一人食,咸,锅具,晚餐,一家三口,爽口

削菠萝的机器人

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对食物的珍惜。

最近有个小伙上传了段视频,是他在德国超市拍的一个自动削菠萝机器人。广大国内网友看了纷纷留言,大呼“心疼”——不是心疼机器人累死累活没工资,而是不忍直视它手起刀落掐头去尾、左右开弓削皮去芯:“天哪,多少肉都被它削掉了啊!”“我还是背回家自己削吧……”“一半都被它削没了!”“心疼!太浪费了吧!”“一个大菠萝,它这么削完就没剩啥了!”

老外研发的机器人,可能性格大条?这要让我们来设计,它别说削菠萝一点儿不给你浪费,削苹果削梨肯定不带断皮儿的,削柚子削橙子更能削出一堆陈皮和柚子茶,削西瓜也不会损失一点红瓤儿,完了还知道把籽烘成奶油瓜子儿,再把西瓜皮拾掇拾掇,腌一盘开胃小咸菜。

网友们的心疼声,代表了中国人从古到今的一种共识,那就是对食物的珍惜。

我住坎布维尔时,常光顾鱼摊。和老板熟了后,他说:“你是中国人吧?你们也太会料理食物了吧!”作为黑暗料理高手,我嘿嘿一笑,问:何出此言?

老板说:“曾有个中国人住这附近,看我每天收摊时把好多鱼头鱼尾和一大堆刚片完肉的大鱼骨头扔掉,觉得非常可惜,问能不能送他。我说当然可以啰。我想他大概养了一屋子猫?结果他说他拿回去炖鱼汤,大补。我不信。他就炖好送了一大碗给我。老天爷啊,太好喝了!”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上海,几乎没啥会被轻易扔掉:春天拌香莴笋,叶子不丢,薄盐腌了,和咸肉丁做一锅“寒酸饭”;夏天刨的丝瓜皮,绿得掐出水,不扔,边下厨边敷脸;秋天落的桂花,树下用布接着,蜜罐里渍了,配酒酿配糖糕;冬天剥橘子,皮晾到窗台向阳处,满屋清香,说是可以做中药。

传统上海人家,饭碗一定不大,吃多少盛多少,不够再添;不轻易吃“大餐”,那需要特殊日子、得体着装和仪式感;平常都是“小菜”,多用肉丝,经济实惠,荤素搭配;调料也简单,黄酒、酱油、油盐糖几乎撑起所有菜式。请客吃饭量入为出,提前想好菜单,既不怠慢客人,也考虑自己开销,否则掼完浪头,只会落得个“充大户”的笑柄。

我阿婆老派,炒素不放葱姜,她认为那些属小荤,吃多了,口味越来越重,会食不知味;她不吃辣,却藏了一罐辣椒油,我有次去做客,她在厨房忙活,用筷子伸到罐子里蘸了一丁点,放进锅里:“侬欢喜吃辣,我今朝烧只辣蓬蓬的。”然后她试尝了一口:喔呦,辣煞了,辣煞了……

阿婆记得我爱吃的菜,我也记得她关于食物的智慧:干巴了的面包片,用擀面杖压成屑,留着做炸猪扒;吃不完的香葱,一切二,连根的葱白插水罐里继续长,葱叶趁新鲜切碎,冻到冰箱里,煮馄饨煮面随时用;隔夜米饭,放把青菜,就是美味咸泡饭;敲俩鸡蛋,便是喷香蛋炒饭;外出聚餐,公勺公筷,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大家各自带点回家。

几乎所有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种妇孺皆知的传统美德,曾一度被遗忘。《秦腔》里的“我”,远大理想就是有朝一日发财了,可以随便铺张浪费,这样才能被人看得起:“等咱有钱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据中科院统计,中国每年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1700万到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物质条件大大提高,对唾手可得的食材,还有惜物之人么?

为此,我特地用百度搜了一下“吃不完不要扔”,蹦出来近七千万条结果,网友们的集思广益完全把我震惊了。其中有一条:“吃不完的菠萝,头千万不要扔,插土里以后有吃不完的菠萝”。

嗯,这个好。谁以后开发削菠萝的机器人,可千万记得把这个也设计进它的脑子里。(曲玉萍)

小萝卜干 *** *** ,香辣味,吃起来嘎嘣脆

北方入冬前老人喜欢买很多的大白菜,萝卜大葱之类的蔬菜囤起来,这些白菜啥的堆放在屋檐下是冬季里更好下饭菜,成垛的白菜给人以踏实的安全感。萝卜一般是用来腌咸菜用的,小时候家里院子水井边蹲着口半米多高的咸菜瓮,里面腌着萝卜,白菜帮子,辣疙瘩,地瓜还有夏天留下的西瓜皮。那时冬季蔬菜少,腌好的咸菜是冬季里饭桌上下饭的主打菜香。

香辣萝卜干

主料 青萝卜2500克 盐200克 酱油300克 白糖100克 辣椒粉适量 五香粉适量

香辣萝卜干的做法

1 青萝卜切条撒盐拌匀腌一天,腌好的萝卜条控净水放在通风处晾晒。

2 萝卜干晾晒到干缩干爽就可以了。

3 把晒干的萝卜条用凉开水浸泡半小时,清洗表层盐粒和灰尘。

4 洗好的萝卜干控净水放进干净无水的菜盆里,倒进酱油。

西瓜皮腌咸菜,西瓜皮腌咸菜最火视频-第1张图片-

5 撒上辣椒粉,五香粉,白糖。

6 翻拌均匀蒙上保鲜膜。

7 腌的过程中要经常翻动让萝卜条入味均匀,腌3天左右即可。这样腌的萝卜干咸菜口感爽脆有嚼劲,味道清冽香辣,用来就着喝粥尤其可口。

温馨提示:

现在不同以往,以前是过的穷买不起肉菜,经济条件不行,逼不得已才以咸菜为主菜,现在生活条件大大提高,倡导健康饮食,以少盐为主,所以加盐的时候适量。

吃完的西瓜皮不要扔,简单搭配炒一炒,清脆爽口开胃又下饭

大家好,我是热爱美食,喜欢分享家常菜的起点小厨,一直觉得给家人的爱,全都在可口的饭菜里,每天用心做好一日三餐,是我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喜欢就关注我吧,让我们一起互相交流学习。

青椒炒西瓜皮

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基本家家户户都会买,一买一大个。一大个西瓜吃完留下的西瓜皮可是一大堆。你是怎样处理吃完西瓜剩下的皮呢?是不是随手扔掉了?

可惜了,吃完西瓜剩下的瓜皮,拿来炒一炒,就是一盘清爽可口的小菜。“变废为宝”是不是省下了一盘菜的钱呀?简单的 *** 就是拿来清炒,或随便怎么搭配都好吃。比如拿来炒瘦肉、炒蒜苗、煮瘦肉汤等等,都非常的清甜爽口。关键是特别的清火,还不用花钱,所以说,西瓜皮扔掉不如再利用。

西瓜皮

小时候觉得妈妈很能干,我们吃完西瓜剩下的皮,她都会把它收集起来。有些切丝拿去晒干,做成西瓜皮干菜,然后拿来焖肉或清炒蒜苗,非常的好吃。有些拿来腌咸菜,平时拿来配稀饭吃,特别的开胃下饭。另外还拿一些来做酸西瓜皮,那种味道只能珍藏在记忆里了,因为我没学,想吃自己又不会做。

昨天刚好买了一个大西瓜,吃了一大半,今天把皮切好拿来与青椒一起炒成一盘清脆爽口的下饭菜,老公都觉得很惊奇,西瓜皮也能这么炒着来吃啊。很好玩的是,他竟然吃完了才问,这是什么菜这么好吃呀。

今天小厨就来分享这一道,省钱好吃的【青椒炒西瓜皮】的做法,非常的简单易做。

所需食材】:西瓜皮,青椒,蒜头,盐,鸡精,生抽。

所需食材

*** 过程】:

步骤一、将西瓜皮里边的红瓤和外边的绿皮削干净,洗净切成细条,青椒切掉去头尾,去籽切成细条,蒜头切成末备用。

将食材切好

步骤二、起锅倒入适量的油,放入蒜末煸香,加入青椒翻炒片刻

放入青椒

放入西瓜皮一起翻炒至断生,加入适量的盐、鸡精和生抽,炒匀即可关火出锅。

放入西瓜皮

青椒炒西瓜皮

一道非常爽口好吃省钱的下饭菜,就做好了。看完是不是觉得后悔把西瓜皮扔掉了呀?之前扔掉了就扔了吧,现在开始吃完西瓜可要留着西瓜皮哦,炒菜,腌咸菜,做酸西瓜皮等,都是夏季非常开胃爽口的小菜。

----烹饪小贴士----

1)拿来做菜的西瓜皮,一定是自家人吃的,而且是用刀切出来的那个部分,这样才比较干净卫生。

2)用来炒菜的西瓜皮,取中间部位比较好,那个部位的皮厚肉质脆嫩,口感比较好。相比之下接近头部和底部的皮,薄又硬,更适合拿来晒干或腌制。

您有好的建议和做法,欢迎评论交流,感谢。关注我起点小厨,每天分享家常菜的简单做法。


美味的西瓜皮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孩子养成了不丢西瓜皮的良好习惯,或许跟价格贵有关系吧,厚厚的西瓜皮丢掉真的可惜。

前几天也是今年之一次吃西瓜,孩子把西瓜皮外面的绿色部分,小心翼翼的削掉以后,清洗干净,然后切成细长条,切完了以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清洗,然后放适量的盐,搅拌均匀,把水分挤出来,然后放上一小盖子白酒,再次充分搅拌均匀,放进罐头瓶里,拧紧盖子进行冷藏,三两天以后就可以吃了。

早上吃稀饭,馒头的时候,拿出来吃真的不错,而且自己做的咸菜,干净卫生,没想到感觉真的挺好吃的。

记得小时候,在小姨家的那些日子,也会拿西瓜皮来 *** 咸菜,但是 *** 不同,小姨那个时候做的比较多,用菜坛子腌制的,不过那个时候物质比较匮乏,感觉味道也很好,许多年过去了,从那以后小姨再也没有腌制过西瓜皮,但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怀念那个时候,真的很美好。

(图片来自 *** )

标签: 西瓜皮 咸菜 视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