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是哪个省,淮安市是哪个省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 0
江苏淮安引进“名校优生”:将 *** 201名事业编中小学教师

据微信公众号“淮安发布”11月9日消息,??11月8日,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引进“名校优生”(教育类)公告》,决定引进201名中小学教师(事业编制)。

公告显示,此次的 *** 对象为:

A:(1)之一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另含中国科学院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含一级学科涵盖的二级学科,下同)下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取得2022年ARWU世界大学更高学术排名前200名国(境)外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

B:(3)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建设学科研究生。(4)普通本科高校在校期间取得国家奖学金(不含国家励志奖学金)、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或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满一年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C: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

以上 *** 对象不含上述高校定向培养等毕业生。“双一流”和C类高校所属的独立学院、 *** 学院、联合办学以及委托培养等毕业生不认定为“双一流”高校和C类高校毕业生。

本次 *** 岗位面向2023年毕业生 *** ,户籍或生源地不限。2021年和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若仍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档案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以及国(境)外同期毕业且已完成学历认证但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名。

此外,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的人员,如参加服务项目前无工作经历,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的,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名。以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的人员,退役后1年内的,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名。

据淮安市 *** 网站介绍,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淮河下游,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淮安市境内。2021年,淮安年末常住人口456.22万人,年末户籍人口555.25万人。2021年,淮安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31元,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92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197元。2022年2月,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会议 *** 工作报告显示,淮安已出台“淮安人才八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9个。淮安市正扎实推进中小学品质提升行动和县域高中振兴计划,有序开展“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

走进南京都市圈城市专题报道——淮安市

编者按:自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函复以来,都市圈各市(区)紧紧围绕《规划》明确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将都市圈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战略基点,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融合协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务实合作,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年是全面推进《规划》贯彻落实的关键一年,为充分展示都市圈建设成效和各城市发展图景,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城市共商共建,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南京都市圈建设办公室近期开展了专题调研。

下面,就请跟随小编走进都市圈城市之一站——淮安市。

一、城市风貌

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家乡,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辖涟水、盱眙、金湖三县,清江浦、淮安、淮阴、洪泽四区,以及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淮安生态文旅区,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9.97万人。

淮安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拥有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张名片,孕育了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等特色文化。

淮安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四河穿城,五湖镶嵌,水域面积占1/4,湿地资源全国名列前茅,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之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点城市。

淮安具有独特的地缘区位,处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自古就是“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交通要冲,明清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京杭大运河沿线“四大都市”,现有6条高速、2条高铁、1个国际机场交汇成网,是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枢纽。

淮安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333”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即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制造业主导产业;生态文旅、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三大服务业主导产业;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三大农业特色产业),拥有8个国字号开放平台、12个省级特色园区,连续7年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获批大陆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和国家两岸现代农业合作试验区。

二、同城发展

淮安市秉持“积极务实、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强与“圈内”各兄弟市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把握城市禀赋

做好“融入融合”文章

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坚定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区,凝练“南京都市圈”12 项淮安元素,促进“圈内” 城市优势互补;坚持协同联动、开放发展,将盱眙县作为融入南京都市圈的主接口,推进多个功能片区协调融合互动。

立足枢纽定位

重塑“时间空间”格局

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战略规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建设,宁淮城际铁路、涟水机场三期、京杭大运河淮安段、S264省道淮安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建设,切实提升淮安与兄弟城市间通达交往能力,畅通南京都市圈发展交通“血脉”。

强化产业协作

发挥“重点突破”效应

聚焦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主动接受南京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建成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多个共建园区,制氢装备产业基地、南钢新产业宁淮基地、微生物技术研发创新基地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户,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

聚焦公共服务

释放“共建共享”红利

制定了南京都市圈城市政务服务首批高频通办事项清单,不断拓展跨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在社会特别关注的教育和医疗领域,宁淮两市教育部门签订了《宁淮2022年度教育挂钩合作项目》,南理工盱眙校区加快建设;市一院、市二院先后成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战略合作医院,顺利实现宁淮两市社保、医保等转移、异地双向结算。

三、亮点板块

盱眙县

盱眙地处淮安市域南端,南隔安徽天长与南京相望,北依淮河、洪泽湖与宿迁泗洪相连,西与安徽明光、来安接壤,东与洪泽、金湖毗邻,是苏北唯一纳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县城。盱眙县位于南京“1小时经济圈”内,到南京市仅需45分钟车程。近年来,盱眙县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步伐,奋力打造南京都市圈北翼绿色增长极。县委县 *** 印发《盱眙县落实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制定《盱眙县融入南京都市圈2021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推进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加快盱眙—明光高速公路建设,共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文化带,探索建设跨区域合作发展平台等22项重点任务;联合南京都市圈内20多个县区,率先成立南京都市圈产业联盟,高质量推进各县区美食文旅合作;成功举办盱眙融入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2021年度论坛和龙虾美食节等重要活动。

金湖县

金湖位于江苏省中部,1959年建县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定名“金湖”。金湖因湖得名,因荷传名,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三湖环绕,一县坐拥“三湖”,全国唯一。近年来,金湖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接轨南京、融入南京都市圈的路径选择,重点与南京江宁区、江北新区等板块开展乡村旅游、生态经济等领域对接合作。为更好策应南京都市圈建设,制定《金湖县接轨南京融入南京都市圈实施方案》,明确产业联动、创新协同、康养旅游、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重点任务,力争打造南京都市圈飞地经济发展示范区、南京科创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康养基地。

四、重点项目

1、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制造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该项目由江苏省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占地面积约94亩,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项目定位“高端智造、产用结合”,主要建设内容为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载体,主攻机器人本体制造,建设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结合产业项目导入,布局建设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

2、天源智能制造产业化基地项目。该项目由盱眙县天源集团投资建设,基建投资1.2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60亩,项目瞄准智能装备制造领域,为企业定制标准配套厂房。该项目于2021年12月正式开工,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竣工并投入试生产。

3、南京理工大学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项目。南京理工大学与淮安市盱眙县携手共建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一流的国防科研与试验基地。南京理工大学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一区三部”,分别是宁淮分部、天泉湖分部和象山分部,三个功能区之间相辅相成、错位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一流的国防人才培养、科研和试验基地的目标,目前已开工建设。

4、明天种业产业园。金湖县是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大县,江苏明天种业产业园由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母公司位于南京。产业园建立科研、生产、加工等系列服务平台,服务于金湖乃至长江中下游杂交水稻制种及产业化。在常规水稻小麦方面建立种粮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长江中下游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创新样板。

5、南京鼓楼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金湖智能智造产业园)。产业园占地19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金湖智能制造产业园将围绕加速孵化科技型企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导入集聚新兴产业为主导,构建以“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物流装备、智能特种装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形成集智能制造研发、生产、测试、孵化加速、金融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生态,打造金湖县、淮安市乃至苏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研发、生产及孵化的中心。

6、金湖县旅游集散中心。金湖县是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该中心是金湖县推动“1+3+N”旅游综合管理机制改革、提升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工程。集散中心包括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管理中心、综合诉调中心和“金金有味”文创产品展销中心等。金湖以集散中心为依托,打造了省级智慧旅游示范项目,成为南京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地区游客进入金湖旅游的线上线下“总入口”。

7、金湖县城东物流园。由淮安市金湖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计划总投资10.5亿元,占地202亩,规划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物流园以物流企业总部为中心,是以商贸物流、城市配送、公路港物流、冷链物流、国内电商快递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功能为主,兼顾货物配载、货运停车、货车维修、生活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园区将不断加强与南京及长三角地区物流龙头企业合作,打造南京消费品苏北中转中心。

8、金湖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金湖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位于金湖县城东物流产业园内,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中心统筹全县7个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82个村级物流点。公服中心以 *** 、企业、创业者等为服务对象,整合 *** 、协会、第三方服务商等多方资源,致力于打造金湖县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三级物流体系、电商人才培育体系、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不断拓展金湖优质农副产品直供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地区市场销售 *** 。

9、南高齿风电(淮安)扩产项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金湖经济开发区,占地778亩,规划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0亿元,由南高齿(淮安)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风电齿轮箱产能达20GW(约4800台套),产品拥有多项先进性专利,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0、江苏中储智运物流有限公司。项目由江苏中储智运物流有限公司投资,母公司为中储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规划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该项目将成为中储智运智慧物流的重要保障和综合服务基地,依托中储智运智慧物流共享平台,充分发挥虚拟平台与实体经济相结合“1+1>2”的协同作用。

未来,南京将继续与都市圈兄弟城市携手,各扬所长、协调共进,共同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后续调研组将继续带大家走进都市圈其他成员城市,共同见证都市圈的发展活力和无限潜力,敬请期待!

淮安市淮安区:“公铁水”齐头并进 交通发展奏响“最强音”

公路建设外畅内连,铁路建设突飞猛进,港航建设提质增效,货运物流蓬勃发展,公众出行快捷便利……近十年来,淮安市淮安区交通建设蹄疾步稳,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区位优势正快速转化为交通优势。

金秋十月,淮安区大地上,一批交通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348省道范集至白马湖段工程现场,多台大型机械在进行水稳层铺设作业,压路机、运输车等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一派忙碌景象。348省道是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项目之一,对完善苏北中北部地区横向干线公路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淮安区段项目作为348省道的重要一段,自开工以来,全体施工人员挂图作战,合理安排工期,全力加快施工进度。

348省道范集至白马湖段全长8.86公里,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自2021年7月份正式开工以来,目前桥梁、路基、涵洞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水稳施工,预计在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264省道淮安区段苏北灌溉总渠暨淮河入海水道特大桥施工现场,焊花四溅,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264省道南接扬州,北通连云港,作为苏北中部地区连接沿海港口的纵向快捷通道,建成后对淮安加快融入长三角,呼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264省道淮安区段全长34.45公里,正在建设的苏北灌溉总渠特大桥全长1499米。目前,特大桥主桥桩基和下部结构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连续梁施工。

路通百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安区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公铁水”建设齐头并进,交通惠及千家万户。

公路建设外畅内连。公路总里程达2293.47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57.95公里/百平方公里,京沪和盐洛两条高速公路“十字交叉”穿境而过。233国道、328省道、348省道等国省干线公路纵横交错,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大幅提高,县乡村公路更是密布成网。

铁路建设突飞猛进。境内现有铁路总里程98.5公里,随着徐宿淮盐和连淮扬镇铁路的建成通车,我区实现高速铁路“零”突破,迈进“高铁时代”,“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正在逐步形成。

港航建设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定期组织航道清障、疏浚,推进上河作业区等项目建设,努力再现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繁华景象。现有航道总长537.21公里,港口码头7个、泊位38个,大宗建材物资和能源材料运输更加顺畅便达。

公众出行快捷便利。结合城市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长途客运和公共交通事业。全区现有长途客运班线46条,直达省内各大城市及上海、杭州、青岛、宁波等外省城市。拥有城市公交线路21条,城乡公交线路10条,镇村公交线路51条,镇村公交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着力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创立“交邮融·惠新农”品牌,获评“江苏省农村物流达标县”。

十年春华秋实,十年砥砺奋进。一条条畅通的公路,铺就康庄大道;一列列穿梭的高铁,奔向希望的远方;一艘艘往返的货轮,承载着收获的期盼……人民美好的幸福生活,随着交通发展的脉动照进现实。(刘振兴 严曼曼 葛会渠 徐波涛 王盛兰)

江苏淮安:打造美丽宜居小镇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农房、稻田和池塘组成一幅美丽画卷。纪星名摄

晚霞映照在乡间大地上。纪星名摄

居民在淮安书房车桥服务点阅读书刊。纪星名摄

无人机镜头下,徐宿淮盐高铁穿境而过。纪星名摄

芦滩村的车桥战役——芦滩阻击战纪念碑。纪星名摄

农村公路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纪星名摄

车桥镇光华村的水杉林荫小道景色迷人。纪星名摄

车桥镇是首批省级美丽宜居(试点)小城镇。纪星名摄

人民网南京7月26日电 (杨维琼)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让居民出行方便快捷;游园和绿地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休闲健身;多个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配套设施丰富了小镇居民的文化生活。作为省级重点特色镇示范项目和首批省级美丽宜居(试点)小城镇,近年来,车桥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顾坤当选淮安市市长

据江苏省委组织部官网消息,8月17日,淮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顾坤为淮安市市长。

顾坤(资料图)

据公开简历,顾坤出生于1976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后任职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历任秘书处副处长、调研处处长、秘书处处长等职。

2017年1月,顾坤任淮安市副市长,2019年9月兼任淮安生态文旅区党工委书记。2020年4月,他任淮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今年7月,顾坤任淮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至此番当选市长。

此前,史志军任淮安市市长。今年3月,他已任淮安市委书记,4月辞去淮安市市长职务。

官网介绍,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淮河下游,处于中国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下辖清江浦、淮阴、淮安、洪泽4个区和涟水、盱眙、金湖3个县。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计划单列,统计单独列统。全市有57个镇、38个街道,1382个行政村、202个居委会,户籍人口555.25万人。

近日,江苏多个地级市选出新市长。

8月11日,刘浩当选宿迁市市长。他生于1973年5月,曾任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今年5月调任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8月15日,潘国强当选扬州市市长。他生于1974年10月,曾任苏州市委常委、秘书长,今年5月调任扬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江苏淮安: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处暑节气将到,楚秀园植物繁茂,但也已然有淡淡的秋意。

淮安市是哪个省,淮安市是哪个省-第1张图片-

2022年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处暑节气将到,楚秀园植物繁茂,但也已然有淡淡的秋意。

2022年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处暑节气将到,楚秀园植物繁茂,但也已然有淡淡的秋意。

2022年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处暑节气将到,楚秀园植物繁茂,但也已然有淡淡的秋意。

2022年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处暑节气将到,楚秀园植物繁茂,但也已然有淡淡的秋意。

2022年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处暑节气将到,楚秀园植物繁茂,但也已然有淡淡的秋意。

2022年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处暑节气将到,楚秀园植物繁茂,但也已然有淡淡的秋意。

2022年8月19日,江苏省淮安市,处暑节气将到,楚秀园植物繁茂,但也已然有淡淡的秋意。

在“运河之都”读懂中华文明的运河篇章——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淮安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千年运河,千秋淮扬。这里曾演绎“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繁华不息,这里正展现“运河之都、百里画廊”的时代新貌。9月15日下午,“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运河名城系列来到淮安,以“复兴城市梦想,运河之都奋楫新时代”为主题,开启了一场览运河气象、与城市对话的文化思想盛宴。数百万网友和现场200余位专家学者观众一起领略“长河通天下,千帆向未来”。

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走进“运河之都”淮安

古今一脉,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完整的中华文明

“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完整的中华文明,必须将大运河放在中华文明中全面理解。”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央视纪录片《大运河之歌》总顾问葛剑雄带来了题为《中国史、中华文明中的大运河》的主旨演讲,在他看来,只有从中华文明大一统的视角来看待大运河,我们才能够明确它的意义,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央视纪录片《大运河之歌》总顾问葛剑雄

作为黄河、淮河和运河的交汇地,淮安在大运河文化中拥有特殊地位。葛剑雄在演讲中表示,淮安本身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上,它不仅是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人文的分界线。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南北水运运力的悬殊,在淮安形成了“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特殊局面。他说:“这不仅仅反映一种交通方式,也反映南北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影响到各种人文的要素,这是淮安在运河流域不可替代的重要原因。”

在悠悠千载的历史长河里,大运河以世所罕见的时空尺度流淌至今,它连接着古代、现在与未来,既泽润着烟火人家,也澎湃着历史气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副处长、《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编制起草组主要执笔人刘敏在讲堂上作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政策体系及对运河城市的建议》的演讲,以实例说明了江苏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贡献。她举例说,江苏推动文物影响评估和考古前置制度全面落实;与文旅部共同主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展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标识载体;深入挖掘楚汉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吴文化,串珠成链打造运河主题文旅精品线路,进一步打响“千年运河·水韵江苏”文旅品牌等。对于淮安这样的运河城市,她建议要紧密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统筹大运河文化等相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大运河为实体、以文化为引领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繁荣,为新时代区域创新融合协调发展提供新的示范样板。

淮水安澜,“运河之都”书写百里画廊新篇章

清波如画,安流若飞。作为极少数完整见证了中国大运河历经邗沟、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段历史的城市,淮安是当之无愧的“运河之都”,据了解,大运河淮安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包含2处遗产区,1段河道和5处遗产点,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约占整个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面积的七分之一。

从历史纵深处走来,顺着时代奋力向前奔涌。淮安始终把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实施基本覆盖全市域的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备受瞩目的百里画廊东起淮安船闸,经里运河、京杭运河至五河口,向南串联起二河、洪泽湖大堤、蒋坝、马坝、官滩、至老子山镇龟山村,沿水域长约125公里,基本覆盖淮安全域。近年来,淮安市围绕文兴、水清、岸绿、业盛、人和的规划思路,精心绘制如意安澜、泱泱治水、传世古堰、湖山胜境等“淮上四卷”,聚力打造中国水工科技馆、西游乐园、淮安华强方特、板闸遗址公园、环洪泽湖公路等标志性工程,一幅古今辉映的运河人文画廊、蓝绿交织的运河生态画廊、转型升级的运河富民画廊、美好幸福的运河宜居画廊正在江淮大地徐徐铺展。

新时代,淮安如何将漕运文化演绎出时代新潮,实现“城河共生”的历史约定?惠民为本,致力打造造福百姓的幸福运河,淮安创新推动百里画廊与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全力发挥大运河在水利航运、南水北调、防灾排涝、景观生态和文化休闲等方面的综合功能。这里成了水清岸美、古运流芳的文旅画卷,主客共享、幸福宜居的魅力水岸;成了遗迹荟萃、水韵人文的历史画卷,沃野芦荡、碧水清源的生态廊道;成了蓝绿交融、生态共享的传世古堰,向湖而生、旅居两宜的魅力趣城;更是湖光山色、河湖文韵的魅力画卷,近悦远来、丰乐安闲的滨湖水岸。

淮安还创新成立了全省首家实体化运作的市级大运河办,围绕“运河之都”城市名片,推介淮安运河故事;策划主题活动,持续扩展提升城市形象;借力新媒体平台,打造推出一批运河文化传播产品。“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挖掘运河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擦亮‘运河之都’城市名片,持续深化与重量级媒体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在更高平台、更广范围内持续提升‘运河之都 百里画廊’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淮安市大运河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化盛宴,让运河文化流淌进人们心田

讲堂入口处,数十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吸引了不少嘉宾驻足观赏。碧波浩淼的洪泽湖、灯火璀璨的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夜景、古朴典雅的河下古镇、枫叶染红的古浦楼……摄影家们用镜头记录下淮安这座运河之都的变迁,将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述的热爱,嵌于光影之中,传递给每一个观众。

“在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有一部厚重的大书,以杏花春雨的江南作封面,以骏马秋风的塞北作封底,封面上大写着两个字——淮安……”讲堂现场,由八位播音员联袂呈现的诗朗诵节目《读淮安》,一字一句饱含深情,将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和赞美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讲堂现场八位播音员联袂呈现诗朗诵节目《读淮安》

参与演出的淮安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黄蕾是土生土长的淮安人,“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演绎这首诗歌。诗歌里面提到的人名、地名,都是我们从小到大所熟知的,尤其是关于运河的部分,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荣光,也寄托了城市复兴的美好梦想。”

“现场聆听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让我对于淮安在大运河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正柱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会以大运河沿线村庄为基点,不断挖掘运河历史,打造运河景观,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自淮阴工学院的学生张妍同样表示收获颇丰。她认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自觉主动成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她希望通过社会实践,以“调研宣讲、设计文创、志愿服务”等形式为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赋能;同时,积极带动身边的同学、亲友走近运河,深入了解运河。

大运河文化讲堂吸引了许多观众到场

把古老的运河文明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的运河故事讲给世界听,把丰富的运河内涵讲给未来听。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从开讲之初,就秉持汇聚权威专家、传播主流价值的理念,已邀请单霁翔、莫砺锋、刘士林、龚良等专家学者登堂演讲,名家荟萃,思想争辉,运河讲堂正在成为运河文化的传播殿堂,也以润物无声的浸润,让运河文化流淌进人们的心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欢 范杰逊 张洁茹/文 虞越/图

通讯员 吴鹤飞

编辑: 王娣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江浙地区9个三线城市:盐城第3,湖州领先泰州,淮安第8

都说江浙地区富庶,这是一定的。江浙地区包括江苏和浙江。在经济规模上,两省都是进入前4,较低的浙江省也是以77715.36亿元,位居第4。在财政收入上,江浙也是全国前列,其中,江苏以9259亿元,位居第2。由之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院在2022年发布的全国337个地级行政区划的城市级别中,江浙地区的新一线城市就占据4个,占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的近3成。

二线城市也有8个,也是占到了全国30个二线城市的近3成。可以说,江浙地区是全国最均衡发展的地区之一,但也是有三四线城市的,以三线城市为例,一共有9个,根据高低依次为台州(21.88)、湖州(20.04)、盐城(19.84)、扬州(19.51)、镇江(18.93)、泰州(18.28)、连云港(17.68)、淮安(17.4)、宿迁(16.06)。

盐城第3

盐城,是江苏省陆地面积更大的城市,地处江苏省东部,东临黄海,与南通、扬州、台州、台州、淮安、连云港毗邻,总面积16931平方公里。近年来,盐城市重视人才的培育与发展,在2022年7月,盐城市召开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出台了《关于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为盐城市的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专业型人才。成功在江浙地区的9个三线城市中,位居第3。

湖州领先泰州

这个估计是很多人不敢相信的事实。湖州在城市级别的站位上领先泰州。在过去一年的GDP总量上,湖州为3849.95亿元,泰州则是6401.77亿元,仅有泰州的6成。那么为何可以领先泰州呢?甚至是在财政收入上,泰州也是以423.41亿元领先湖州的387.3亿元。那么湖州的优势在哪呢?

淮安第8

淮安地处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拥有455.62万常住人口。一直以来淮安市重视招商引资,在过去的2022年中,淮安市全年累计新签约的亿元以上项目就有789个,协议总投资4045.6亿元,为淮安市在绿色食品、新型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保障资金,推动了全市的社会发展,位于江浙9个三线城市的第8位,高于宿迁。

江苏淮安有一座“千年古镇”,还是吴承恩故里,好多游客却没来过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淮安市位于我国江苏省中北部,是“苏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江苏淮安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与相当深厚的底蕴,还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苏淮安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古迹众多,因此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淮安旅游,让大家都印象深刻。

不过,要说到江苏淮安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千年古镇”,那肯定不得不提位于淮安市淮安区的“河下古镇”了。

江苏淮安的“河下古镇”迄今据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甚至可以说是一座“两千年古镇”了。

当我走进“河下古镇”之后,古色古香的气息一下子就扑面而来,好像突然时空穿越了一般,瞬间回到了很久以前的岁月。

“河下古镇”有着“三鼎甲齐全”之称,指的是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单单明清两代,这里就出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以及12名翰林。

另外,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同样来自于此地,“河下古镇”的重要景点之一就有“吴承恩故居”,果然名不虚传。

江苏淮安这座“河下古镇”还被评为全国首批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其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当我来到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河下古镇”时,却发现这里游客似乎不多,显得有些冷清,甚至好多游客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河下古镇”。

可能因为江苏淮安“河下古镇”的知名度还不算太高,而且商业化程度比较低,所以很多游客都不知道,也就没来过了,这样也让“河下古镇”保留了原汁原味。

那么,你来没来过江苏淮安旅游?对淮安印象怎么样?如果以后有机会再到江苏淮安游玩的话,你还想不想到“河下古镇”来走一走、看一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头条创作挑战赛#

提质改造 江苏淮安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是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黄金期,江苏淮安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 *** 8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修路、垒石、浇筑混凝土,各个环节正在有序推进。洪泽区境内水网密布、土壤肥沃,当地结合地势低洼的实际,利用农田水利施工黄金期开展建设,保障春耕备耕不受影响。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周边4个村庄的农田灌排能力。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种植大户 龙艾华:土地平整,灌溉条件更好,不管是农机作业还是田间管理都更方便了。去年夏天气温那么高,但是我们的小麦亩产还是在550公斤以上,比往年都要高出50公斤。

眼下正值小麦越冬时节,记者从淮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正围绕粮食产能、灌排设施和田间道路配套,对建成时间较长、投资标准低的农田进行提质改造,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并确定改造提升时间表,合理确定施工时序,确保4月底按质按期完工。淮安市2023年度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1.84万亩、改造提升24.01万亩。

来源: 央视网

标签: 淮安市 哪个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