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金融界网站讯 今日11时30分,维维股份出现异动,附加大幅拉升7.26%,创历史新高(前复权价格)。截至发稿,该股3.25元/股,成交量53.7537万手,换手率3.21%,振幅7.92%,量比2.99。
昨日(2020-03-04)该股净流入金额154.39万元,主力净流出40.81万元,中单净流入237.51万元,散户净流出42.31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维维股份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维维股份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从事豆奶粉、乳品、白酒和茶叶的生产、销售
截止2019年9月30日,维维股份营业收入37.989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85.0351万元,较去年同比减少5.4925%,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10万股东懵了!净利润暴涨5倍却被ST,豆奶之一股怎么了?文|AI财经社 张咏琴
编辑|郭璐庆
近日,“豆奶之一股”维维股份(600300.SH)披露2020年度年报,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497.5%。然而,一纸ST公告,10万股东懵了。
据4月25日晚间公告显示,维维股份的内部控制未能防止或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存在重大缺陷,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自2021年4月27日,维维股份股票简称变为“ST维维”,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累计占用资金逾27.5亿元
2020年3月,回复收购二股东维维集团旗下房地产问询函时,维维股份自曝二股东维维集团"应急性地短期违规占用维维股份9.44亿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目前已还清。”
该信息引起中国 *** 关注。当年5月6日,中国 *** 发布《调查通知书》,并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对维维股份立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至2019年,维维股份或其子公司通过支付贷款的方式(并非基于真实业务)将资金划到6家中间方,并通过中间方将资金转到维维集团。3年来,维维集团累计占用资金超过27.5亿元。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对维维股份和维维集团给予警告,分别处以50万、60万元罚款,并对涉案人员给予处罚。
为争取撤销风险警示,维维股份新一届董事会表示,已经在2021年4月21日前解决了全部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收回了占用资金本息。然而,维维股份仍未能摆脱披星戴帽。
净利润暴增近5倍
提及维维股份旗下产品,许多人都不陌生,“维维豆奶,欢乐开怀”广告语曾火遍大江南北。
高光时刻的维维股份曾斥资一亿元拿下中央电视台1995年黄金时段广告的三个标版,这也是央视首个亿元标王。此后,维维股份迎来业绩飞速增长。1996年-2010年度,维维豆奶连续十五年获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之一名。
然而,近年来维维股份营收并不如意。财报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维维股份连续3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2020年,维维股份终于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具体来看,2020年度,维维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7.99亿元,同比减少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497.50%。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维维股份炒股亏损未及时披露收监管关注函“沉迷”多元化曾错过主业发展红利中国网财经12月8日讯(记者 郭美岑)上交所的一纸公告,将维维股份董秘“未能勤勉尽责”及公司“斥巨资炒股”的行为暴露于公众眼前。
11月28日,上交所发布公告,决定对维维股份及时任董秘孟召永进行监管关注,原因是维维股份2018年“炒股”亏损,开展股票交易的金额及相关交易影响损益的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已达到股东大会决策及临时公告披露标准,但公司未及时披露。孟召永作为信息披露事务具体负责人,未勤勉尽责,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董秘三年两次被监管点名
据了解,孟召永自2011年8月起担任维维股份的董事会秘书一职,这并非其首次被监管点名。
2017年,孟召永曾因2016年年报业务概要及经营情况披露不完整、未按规定披露相关行业经营性信息、未及时披露业绩承诺补偿事项进展等,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董秘没有按照他的工作职责去做事,也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去做事,肯定是属于违规的行为,下一步,维维股份这边肯定有相应的一些处罚。”
或许,孟召永出错也与他身兼数职有关。天眼查对孟召永的简介更新于2017年8月3日,数据显示,孟召永彼时一共在29家公司任职,其中6家已注销、7家在业、15家“存续”、1家为“吊销,未注销”。不过,中国网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公司多数是维维股份的关系方。
时隔两年,如今的孟召永是否还在多家公司任职?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如何能保证对维维股份“勤勉尽责”?
2018年斥巨资炒股亏损
上交所此次发布的公告显示,维维股份2018年通过二级市场累计购入其他上市公司股票9.20亿元、售出股票6亿元,合计影响公司损益-8619万元,开展股票交易的金额及相关交易影响损益的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5.9%和94.2%。
对于维维股份斥巨资炒股的行为,有市场人士认为是“不务正业”。经济学家宋清辉也曾表示:“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炒股,恐怕是希望借此来扮靓业绩。但炒股本来就是风险和收益同样高的投资,一旦出现亏损,公司业绩将受到较大的冲击,投资者对于不务主业而热衷炒股来维持利润的公司应保持高度警惕。”
而在A股市场上,不乏受炒股失利业绩遭遇重挫的案例。
上海莱士2018年亏损15亿元,主要原因是“受资本市场波及,承担了风险投资损失”;兰州黄河2018年亏损6755万元,也是因证券投资账面亏损9059.4万元。
沉迷多元化错过发展红利
除了热衷炒股外,早年以产品“维维豆奶”的连年畅销打响名号的维维股份,上市后涉猎地产、医药、金融、白酒、茶业等多个行业,但这并没能给公司业绩带来太大起色。
2007年,维维股份进军房地产领域,联合中粮成立房地产公司,但随后发展不顺选择退出;2011年,维维股份收购了一家煤化公司,次年该公司巨亏2000万元;2013年,维维股份开展茶类业务,以7650万元收购了湖南省怡清源茶叶有限公司51%的股权,但在2014年后,维维股份的茶类收入开始持续下降。
此外,维维股份曾先后收购枝江酒业51%股权和贵州醇,但均陷入亏损泥沼。2018年底,维维股份宣布将贵州醇55%的股权作价2.75亿元 *** 给维维集团,至2019年6月5日,股权 *** 事项履行完毕。
在一系列多元化布局的失利后,维维股份从2016年起提出重新聚焦主业发展,加大植物蛋白饮料的推广和营销,加大粮食收储力度,推进“大农业、大粮食、大食品”的战略。然而,业内人士对此并不看好。朱丹蓬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随着维维股份战略发生变化,聚焦主业的话业绩应该会有所改善,但是不会太大。”
数据显示,1997年到2018年间,维维股份的营收从最初的13.05亿元增至50.33亿元,但净利润却一直在1亿元上下徘徊,仅2009年和2014年突破了2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维维股份净利润为9285.04万元,同比下滑了5.49%,扣非净利润也同比减少了71.91%。
朱丹蓬对中国网财经表示,“我们经过研究跟踪发现维维股份主要的问题是,经营理念、品牌、产品、渠道、客户和团队的老化,这让维维股份在这几年并没有搭上整个植物蛋白饮料高速发展的红利,所以更多是内部原因,导致他们的业绩衰退。”据了解,朱丹蓬所说的植物蛋白饮料高速发展时期是2011年,而当时的维维股份正奔走在多元化道路上。
本文源自中国网财经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 2.84亿股,维维集团为何交出维维股份控制权来源:国际金融报
在延期数天后,8月18日晚间,维维股份回复了上交所问询函。
8月8日,由于维维股份控股股东维维集团拟向徐州市国资委旗下的新盛集团 *** 其所持有的2.84亿股股份,上交所发来问询函要求维维股份补充说明此次 *** 公司股权的主要考虑及资金用途。
在回复公告中,维维股份表示,本次股权 *** 主要是为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回笼资金,归还银行贷款。此外,股票质押不会影响此前披露的新盛集团股权交易过户,而新盛集团在未来12个月内没有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意向。
1
回复上交所问询
时间拨回到十二天前。
彼时,维维股份公布称,公司控股股东维维集团拟向徐州市国资委旗下的新盛集团 *** 其所持有的2.84亿股股份。若本次 *** 实施完成,维维集团持股比例由32.91%降至15.91%,成为第二大股东。新盛集团将成为维维股份的之一大股东,持有其17%股份。维维股份则由有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新盛集团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40亿元,是徐州市属国有大型投资公司,主营城市建设、城市服务、城市产业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或因新盛集团在业务上和“豆奶大王”维维股份并无过多交集,因此在上述公告披露之后,维维股份被上交所“火速”问询。
8月8日,维维股份披露上交所发来的问询函,后者要求维维股份说明:
维维股份此次 *** 公司股权的主要考虑及资金用途;维维集团及实际控制人是否拟放弃上市公司控制权,并说明原因;结合上述股权结构变动等情况,说明本次股权 *** 对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管理稳定性是否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维维股份在回复公告中表示,维维集团前期股份质押主要用于流动资金贷款,而本次股权 *** 的主要考虑是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回笼资金,归还银行贷款。此外,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维维集团未质押的股票共计3.02亿股,占其持股总数比例为54.94%,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8.08%,拟向新盛集团 *** 其所持有的公司2.8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7%,所以不会对本次股权 *** 过户产生影响。
“本次股权 *** 实施完成后,维维集团持有上市公司15.91%的股份,维维集团及实际控制人出于自身管理和发展需要,将放弃上市公司控制权。”在回复函中,维维股份表示,“截至目前,本次交易相关各方无对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管理层进行调整的具体安排,公司经营管理由原有的经营团队进行经营,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管理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2
加码粮食加工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股权的变更,也意味着维维股份或将迎来上市后的更大一次变革。
资料显示,以豆奶为主营业务的维维股份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2000年6月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之后,维维股份开始尝试另辟蹊径,试图开辟新战场,除了主营维维豆奶之外,还广泛涉及乳业、房地产、生物制药、茶业、煤矿、粮油多个领域。
然而,其多元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用艰难来形容,从维维股份目前的业绩情况看,更是与其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根据维维股份相关财报,2014年-2018年,公司已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特别是2017年扣非净利润同比暴跌589.18%。
毋庸置疑,维维股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2018年年报中,维维股份方面表示将聚焦主业发展,继续推进“生态农业、大粮食、大食品”战略,在进一步加大植物蛋白饮料的推广和营销的同时,扩大粮食收储量,完善粮油食品全产业链。
据记者了解,维维股份发力粮食初加工业务始于四年前。维维集团官网显示,自2015年起,维维股份相继在淮海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徐州、豫南正阳、黑龙江绥化、佳木斯四个粮食主产区,建设现代化粮食收储、加工基地,至今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收储能力达到240万吨,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按照该公司计划,2020年将完成300万吨收储能力的建设。
而从财报上看,目前维维股份的粮食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18年,公司粮食初加工产品收入已达到20.15亿元,超过原本主业豆奶粉16.8亿元的收入,占营业总收入40%。
“引入国资作为大股东,维维的品牌、市场优势可以和 *** 的政策、资源优势形成强强联合,这对维维股份未来的发展,特别是粮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维维股份新闻发言人菜田在接受采访时称,粮食产业是维维股份继“食品”产业之后确立的重点发展方向,如今已积累了相当强的实力。
那么,随着新盛集团的入场,经历沧桑的维维股份能否重回辉煌,答案还需交给时间。
(国际金融报记者 马云飞)
“豆奶大王”维维股份易主:股价两连板,曾跨界“喝酒”失败7月14日,易主后的维维股份(证券简称:ST维维)再度涨停,报收3.76元/股。
作为“豆奶大王”,维维股份已经上市21年,但是业绩表现平平,去年净利破4亿,主要是因为出售一公司股权产生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济南农牧、六朝松、宁夏东方被当地 *** 征收土地产生资产处置收益。
如今,处于无实控人状态近两年的维维股份喜迎国资入主,能否重振雄风?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主营业务不振、多元化业务失败导致维维股份业绩增长接连受挫。随着消费不断升级,豆奶出现了不少的可代替品,即便国资入股,维维股份想要重回巅峰也并非易事。”
维维股份迎国资入主,新控股股东系城建集团
7月13日,维维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
公开资料显示,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维维集团”)与徐州市新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盛集团”)于7月9日签署了关于上市公司的《股份 *** 协议》。
根据《股份 *** 协议》,新盛集团将通过协议 *** 取得维维集团持有的维维股份215688000 股的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12.90%, *** 价格为4.26 元/股,合计 918830880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13日、1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股价收盘涨停之后,
本次权益变动前,新盛集团持有维维股份 284240000 股股份,占维维股份总股本的 17%。本次权益变动后,新盛集团持有维维股份 499928000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29.90%。
本次权益变动前,维维股份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本次权益变动后,新盛集团将成为维维股份的控股股东,徐州市人民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徐州市国资委”)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悉,新盛集团为徐州市属国有大型城建集团,历经十余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土地一二级开发为主、多种业务模块协同发展的“一主多元”的业务布局,位居中国城 *** 司百强,五度蝉联“江苏省房地产行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
本次交易完成后,新盛集团将协调其自身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与公司业务发展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维维股份表示:“本次交易意在为公司引入具备国有背景的控股股东,优化公司股东结构,完善公司治理,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形。”
维维股份曾被维维集团连续3年占用资金,总额超27亿
2000年6月30日,维维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每股发行价为10.28元,控股股东为维维集团。
“目前本公司总占地面积281.771亩,具备年产17.8万吨豆奶粉的能力,是国内知名的‘豆奶大王’。”在2000年披露的招股书里,维维股份也曾风光无限。
然而,上市第三年,维维股份便出现了净利下滑的情况。彼时,上市公司将其归咎于“2002年短期投资收益减少”。
公开资料显示,维维股份从未局限于豆奶主业,一直在尝试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2014年,维维股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计划募资8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为何需要这么多流动资金?
维维股份解释称:近年来公司提出“大食品”的聚焦战略,致力于打造健康食品生态圈,目前产品包括豆奶粉、豆奶饮品、豆浆及豆浆粉、谷动浓浆、糊类、水果大豆营养棒、牛奶、酸奶、活性乳、白酒、茶等。
随着公司“大食品”战略的实施,公司近年来陆续实施多个重大项目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如豆奶产品生产线升级改造工程、乳品生产线建设及改造工程、枝江酒业文化科技园建设项目等,并通过外延式扩张,扩大白酒产业,进军茶产业,持续扩大“大食品”战略蓝图。重大战略投产致使公司近年来资本性支出较大,随着项目推进,产能释放,以及未来产业升级、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公司业务规模将不断扩大,对流动资金需求亦进一步扩大。
然而,随着业务类型的增加,维维股份的业绩并无明显起色,甚至,上市公司一度从有实际控制人变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2019年8月2日,维维集团与新盛集团签署了《股份 *** 协议》,维维集团拟向新盛集团 *** 其所持有的公司28424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7%。本次 *** 实施完成后,新盛集团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8424万股,占总股本17%,成为维维股份之一大股东,维维集团成为维维股份第二大股东,维维股份由有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2021年3月,维维股份发布公告称,经江苏监管局查明,2017-2019 年期间,维维股份或其子公司维维六朝松面粉产业有限公司、维维粮仓粮食储运有限公司通过支付货款的方式将资金划转至徐州正禾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密山金源油脂油料有限公司、铜山县棠张包装箱厂、徐州秋禾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徐州永光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徐州长旺粮食贸易有限公司等 6 家中间方,再通过中间方将资金划转至维维股份当时的控股股东维维集团。
上述资金划拨不是基于真实业务发生,实质构成维维集团对维维股份资金的非经营性占用。
2017年至2019年,维维集团占用维维股份的资金依次为7.02 亿元、8.96 亿元、11.53 亿元。
曾跨界“喝酒”,运营10多年最终放弃
值得一提的是,维维股份还曾跨界入局白酒行业,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7年,维维股份决定进军白酒行业作为战略性投资。2009 年,维维股份收购枝江酒业 51%的股权,公司主营业务增加了白酒的生产销售。
维维股份2013年年度报告显示,酒类业务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毛利率水平,都可以称得上是维维股份的业绩支柱之一。但是最近几年,维维股份逐渐剥离酒类业务。
“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亏损0.15亿元,主要是白酒板块的亏损”,2018年决定将贵州醇酒业的股权出售是“根据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做出的”,“剥离贵州醇酒业有利于公司聚焦大食品主业,减轻包袱,回笼资金,集中力量做强优势产品”。
2020年,维维股份以46150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枝江酒业71%股份出售,至此,维维股份“不再有酒制造行业”。
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白酒行业的资金,也有止损点要求,如果撑不到天亮,退出成为必然。“跨界的资本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资本需要话语权,往往会形成的局面是‘外行人管内行人’,专业程度缺乏,加上营销模式没有创新的话,失败亦在情理之中。”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
维维股份被股东违规占资超9亿元:主业徘徊不前、股价暴跌近八成,被国资接盘谋“变身”7月9日,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维股份”)发布公告称,新盛集团将收购维维集团持有的部分维维股份的股份。新盛集团将成为维维股份控股股东,徐州市人民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徐州国资委”)为维维股份实际控制人。
维维集团违规占用维维股份资金,加速了其被“踢出”局。7月5日,维维集团违规占用超9亿元资金的问题,维维股份向上交所作出说明,维维集团已经全额清偿以前年度占用资金的本息。并且,董事会进行了调整。
其实,在经营方面,维维股份业绩已经出现疲态。2020年依靠“卖资产”得以实现盈利。前三年扣非净利润已连续亏损。
在业内人士看来,维维股份业务调整势在必行,其豆奶业务虽具有品牌优势,但老化严重。维维集团加速退出,股东不再互相掣肘,可以实施新的战略。
两年“无主”状态,资金被占用超9亿元,国资出手接盘
7月8日,维维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股东新盛集团、维维集团通知,维维集团拟向新盛集团 *** 其所持有的维维股份2.1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2.9%。
若本次 *** 实施完成,维维股份将由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新盛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徐州国资委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其实,2019年8月,新盛集团就已经成为维维股份的更大股东。当时,维维集团向新盛集团 *** 其所持有的公司2.84亿股股份,占维维股份总股本的17%,成为维维股份之一大股东,维维集团成为第二大股东,占股比例为仅剩15.91%。公司由有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业内人士认为,新盛集团和维维集团持股比例接近,均无法对董事会决议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维维股份出现由有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可能会导致决策缓慢,错失市场机遇。如果大股东之间出现尖锐矛盾并夺权,则会导致维维股份处于极度不稳定状况。
在“无主”期间,维维股份发生了大规模的资金被股东违规占用的问题。
4月23日,上交所就资金违规占用问题要求维维股份作出回复。7月5日,维维股份回复称,第二大股东维维集团2020年度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超过9亿元。
在回复中,维维股份详细披露了资金占用细节。维维股份与维维集团之间发生资金往来63笔,累计发生金额9.47亿元。其中,2020年度之前发生11笔,累计发生额3.3亿元;2020年度发生52笔,累计发生额6.17亿元。截止2021年4月22日,资金占用本金和利息已全部清偿完毕。
对于此事,维维股份曾甩锅给个人,称占用资金系维维股份时任董事长杨启典、财务负责人张明扬和财务总监宋晓梅“个人行为造成”,但上交所认为相关理由不能成立。
2020年11月,维维股份完成了董事会换届,新盛集团法定代表人林斌当选维维股份董事长,赵惠卿出任总经理。
业绩下滑,股价大跌,断臂求生聚焦粮食产业
徐州国资委正式接盘了维维股份,维维股份是否会走出困境,该如何发展?
依靠“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的广告语,维维豆奶家喻户晓。到1997年,维维豆奶销售额更是飙升到13亿元,市场占有率一度达70%。
2000年上市后,维维股份在就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之路。维维股份收购、自建了多家乳业公司。2007年时,乳业利润占比达40%,可随之而来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其折戟。此后,维维股份还涉猎房地产、白酒、茶叶、煤炭、矿业、医药、金融等多领域布局。
到了2019年,维维股份实现营收50.39亿元,同比增0.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92.6万元,同比增长22.22%。但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1877.99万元,且已连续第三年为负值。2017/2018年扣非净利润分别是亏损8591.68万元和2875.99万元。
2020年,维维股份营收为47.99亿元,同比下滑4.77%,净利润为4.36亿元,同比增长497.5%。其中,维维股份固体饮料营业收入为17.5亿元,比上年减少0.24%;植物蛋白饮料全年营业收入为4.4亿元,比上年减少14.53%;酒类产品以枝江系列产品为主,全年营业收入为2.45亿元,比上年减少43.33%,仅粮食初加工产品全年营业收入为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27%。
维维股份净利润的增加主要原因是枝江酒业股权 *** 和子公司土地被 *** 征收产生收益。去年扣非净利润为6111.52万元,同比增长425.43%。
公司业绩下滑,导致其股价大跌。截至7与8日,维维股份的股价为3.41元,较2015年15.09元/股的高点相比,下跌更是超77%。
有股民表示,坚守维维股份大半年,怒其不争,已心灰意冷,正在犹豫是否要离场。希望维维股份能够通过粮食存储打开新的长期稳定的盈利渠道,让坚守的股民,得到回报。新盛集团掌控维维股份,可以心无旁骛的实施双百千亿的计划。
据了解,维维股份新一届董事会发挥新盛的国资优势,曾提出了五年之内打造“千亿”粮食产业的规划。
7月5日,维维股份还传出一个消息。维维股份总经理赵惠卿、粮油事业部总经理岳帮真等一行四人拜访了大连商品交易所。双方就维维股份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业内人士认为,这或将意味着维维股份将在“大粮食、大食品”产业上持续发力。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维维股份的豆奶业务会作为其品牌的一个窗口,还会继续保留,但其跟不上整个消费升级的节奏和速度,会不断萎缩。粮食业务有政策端的红利,规模会不断做大。”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
多元布局频爆雷,维维股份(600300.SH)“卖身”国资拟重仓粮局,股价暴涨10%8月6日晚间,维维股份(600300.SH)发布公告称,于2019年8月2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维集团”) 通知,维维集团于2019年8月2日与徐州市新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盛集团”)签署了《股份 *** 协议》,维维集团拟向新盛集团 *** 其所持有的公司2.8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7%。
本次股份 *** 前,维维集团持有维维股份32.91%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而实际控制人是由杨启典、魏伯玲、胡云峰、张桂宣、庞政堂、曹荣开组成的一致行动人。
*** 完成后,新盛集团成为维维股份之一大股东,维维集团持股比例由控股32.91%变更为持股15.91%,成为第二大股东,维维股份由有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或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公司今日股价高开高走,盘中触及涨停,截至收盘,股价报收3.41元,暴涨10%,最新总市值为57.02亿元。
(图片来源:富途牛牛)
多元化布局业绩不容乐观
据资料显示,维维集团始于1988年,组建于1992年,2000年旗下维维股份在上交所上市,经过一段高速发展后,公司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豆奶大王”。
然而,公司并没有满足于大豆领域,依靠豆奶业务发家的维维股份,在红遍大江南北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多元化布局。但就是在它的多元化征途中,商誉频繁暴雷,投资屡屡失败。
在多元化布局中,公司一直醉心于“酒业”。
公司在2006年之初就开始涉足白酒领域,以8000万的对价收购了双沟酒业38.27%的股权,随即增持至41%,一年后,公司以近4亿元卖出双沟酒业全部股权,维维股份因此大赚。
此后公司陆续收购枝江酒业、贵州醇以及天杰酒业。但踏足白酒的这几年,白酒市场风云变化,之一梯队有大白马股茅台酒,五粮液等,泸州老窖等紧随其后,增长强劲。而公司收购来的枝江酒业和贵州醇酒业绩却一年比一年差。
2018年,公司“酒醒”回归主业,并决定在2018年12月,以2.75亿元将贵州醇剥离至维维集团。此后开始陆续剥离白酒等非主业资产,企图“瘦身”。
值得注意的是,多元化布局并未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回报,相反副业过多,拖累公司业绩。
根据2018年年报,维维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0.33亿元,同比增长8.3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72万元,同比下降29.28%;扣非净利润亏损2876万元。
翻开公司2019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维维股份实现营收15.33亿元,同比增长0.2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2亿元,同比增87.12%,但扣非净利润却仅为0.21亿元,大幅下滑71.24%。
(图片来源:iFinD)
据相关分析人士表示,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并非来自主业,而是投资。
数据显示,一季度维维股份交易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255万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990万元。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减少,主业是酒类收入减少影响净利润-3171万,财务费用增加1110万。
或许资金纾困是推动公司引入国资的一个因素。
“卖身”国资,布局粮食产业
据资料显示,新盛集团为徐州市属国有大型独资企业,注册资本40亿元。本次股权收购已获得徐州市国资委批准。
新盛集团主要经营范围涉及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非金融性资产受托管理服务,投资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以及房屋、电力管网租赁等业务。
据相关分析人士表示,对于维维股份此次引资国企,主要是因为公司欲“重仓”粮局。
在今年年初的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就频频提出“立足豆奶核心业务,进军植物蛋白饮料等大健康产业”的战略。
但公司豆奶产业发展并非一片坦途。乳业专家宋亮指出,豆奶粉的增长的确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因为这种传统产品,在今天中国这个消费市场来看,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消费趋势。整个豆奶行业包括乳业都在逐渐从粉状向液体状方向转型,特别是植物基因的豆奶粉。
尽管2015公司已尝试向液态豆奶转型,推出玻璃瓶装、罐装和利乐包豆奶。2017年又推出了两片罐铝制包装的即饮豆奶饮料。
但根据欧睿国际数据,2012~2016年,国内豆奶前五大厂商为维他奶、唯怡、维维股份、祖名和白玉。维他奶和唯怡的市占率逐年提升,分别提升 22.45%、5.21%。
由于维维豆奶产品老化,新品推出时间较晚,市占率下滑 7.88%;随着各大厂商(达利、伊利、蒙牛等)加大对豆奶的布局,行业竞争将会加剧,短期内行业格局可能呈现进一步分散化。
在公司豆奶市场逐步下滑的情况下,公司将目光投向粮食产业。
据数据显示,2015年,维维股份公司粮食业务营收才只有3.3亿元;2016年,随着收储、加工基地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翻了数倍,达到12亿元;2017年达到18亿元;2018年,粮食初加工产品收入已达20亿元,超过豆奶粉16.8亿元的收入。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并且根据资料得知,自2015年起,公司相继在淮海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徐州、豫南正阳、黑龙江绥化、佳木斯四个优质粮食主产区,建设现代化粮食收储、加工基地,至今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收储能力达到240万吨,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
而且公司目前也与益海嘉里、中粮集团、中储粮等建立了合作,为国内用粮大户提供初加工产品在内的粮食制品。
而粮食产业的特殊性恰恰需要国有资本作为背台。
据悉,目前给予民营资本投资粮食产业的政策空间仍然狭小,以维维股份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政策红利开始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将是越来越多的政策壁垒和金融壁垒,企业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进入瓶颈期。
引入国资背景的大股东,不仅可以释放更大的政策和金融空间,而且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拓展更多的资源。
而对于新盛集团入主维维股份,据相关券商表示,应该与维维股份一直在推动的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粮食产业集群计划密切相关。2019年两会期间,维维创始人、维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桂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提案中建议:将充分发挥徐州淮海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缘和粮源优势,把徐州为中心的粮食产业,上升为江苏省级发展战略,打造出一个国际级的粮食企业集群。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维维股份虽然已引入国资,但是最终能否成功,引入后能对公司业绩带来多大的改善还是未知之数。
国资背景入主,维维豆奶摘帽,未来争取粮食和食品饮料产业双双过百亿元,“豆奶大王”要变“粮食大王”?新盛集团入主,维维豆奶成功摘帽。4月12日,维维股份正式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维维股份股票简称由“ST维维”变更为“维维股份”。不到一年的时间,维维股份便实现摘帽,这与有国资委背景的新盛集团入主不无关系。在入主维维股份后,新盛集团不仅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大幅洗牌,还提出“一体两翼,双核驱动”的战略布局,即争取粮食和食品饮料产业双双过百亿元。从财报数据看,目前粮食初加工已经超过固体饮料成为维维股份营收占比更高的业务板块,这也被业界认为粮食初加工会挤压豆奶业务的成长资源,而豆奶业务在上市公司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板块。
成功摘帽
#快消八谈##维维##维维豆奶#维维股份被“ST”还要追溯到两年前。2020年,由于维维集团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维维股份涉嫌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股票于2021年4月27日起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实施后的股票简称变为“ST维维”。
资料显示,2017-2019年,维维股份未按规定披露的维维集团对其进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金额累计共27.53亿元。上述资金占用事项由维维集团总经理崔超、财务总监宋晓梅组织策划并向维维股份下达指令,维维股份财务负责人张明扬具体组织实施。此外,维维股份与维维集团之间还涉及大额资金担保。
根据维维股份“股票撤销其他风险”公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维维集团已全额清偿以前年度发生的资金占用本金。截至公司2020年度审计报告出具日2021年4月22日,维维集团已清偿了资金占用形成的利息,公司违规担保已全部解除。此外,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要求,并结合本公司实际,完善内控制度,优化内控体系,强化内控管理,建立起防范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的长效机制。
不过,维维股份也表示,“公司股票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经营状况不会因此发生重大变化,仍可能面临来自宏观环境、行业政策、市场变动等方面的风险”。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撤销ST,从资本市场来看,不仅恢复了维维股份正常10%的二级市场波动区间,恢复正常进行市场融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从心理角度恢复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引入国资,高层洗牌
维维股份一年摘帽,有着国资背景的新盛集团功不可没。
2021年7月,维维股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不到3个月,新盛集团宣布入主维维股份。当时披露的公告显示,新盛集团将以4.26元/股的价格,合计斥资9.19亿元获得维维集团所持上市公司2.1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2.90%。2021年11月25日,上述股权 *** 正式完成,新盛集团持股比例达到29.90%,成为ST维维的控股股东,徐州市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国资入主后,开始对维维股份高层管理人员重新洗牌。2021年12月,维维股份的创始人崔桂亮以及其他高层相继宣布离职,辞职理由均为“工作原因”。随后,维维股份公布了新入选的董事等高层名单,选举时博、郭敏、崔秭瑞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其中时博、郭敏均在新盛集团有十年以上任职经历。
官网资料显示,新盛集团成立于2007年,为徐州市属国有大型城建集团,位居中国城 *** 司百强,由徐州市人民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控股。总体定位为城市建设服务运营商,以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为主要方向,主要承担主城区棚户区改造、定销房建设、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运营、水务基础设施的投资及建设等职责。目前该公司资产总额近千亿元,位居中国城 *** 司百强。
背靠新盛集团,维维股份的财务状况有了明显改善。Wind数据显示,2017-2020年,ST维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0.24%、64.80%、68.65%、55.09%,持续处于较高水平。维维股份最新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总负债20.72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40.16%,同比下降了44%。
谋局“大粮仓”
组建好领导班子,新盛集团开始锚定“千亿级粮油食品产业集群”的目标。
关于未来的发展战略,维维股份在2021年财报中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生态农业、大粮食、大食品”战略,精耕食品饮料、粮食主业,稳步推进“产业双百亿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逐步落地,争取粮食和食品饮料产业双双过百亿,在徐州打造出一个千亿级粮油食品产业集群。
资料显示,维维股份产业涉足农业资源、食品、饮料、粮油、茶等,拥有维维、天山雪、嚼益嚼、六朝松等品牌。曾因“维维豆奶,欢乐开怀”成为家喻户晓的豆奶品牌,其豆奶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占据市场份额之一,也因此被誉为“豆奶大王”。2015年,维维股份启动粮食初加工业务,当年实现收入为3.3亿元。
不过,从目前维维股份业绩规模来看,粮食初加工业务已超越其豆奶粉所在的“固体饮料业务”板块成为新主业。2021年财报显示,维维股份“固态冲调饮料”业务的收入为17.08亿元,总营收占比为37.79%。“粮食初加工”业务收入为21.38亿元,营收占比达到了47.33%。
虽然在营收规模上粮食初加工业务超越固体饮料业务,但从毛利来看,“固态冲调饮料”的毛利率仍是维维股份业务中更高的一项,达到41.98%,而营收占比更高的“粮食初加工”业务,其毛利率更低,仅为3.3%。
关于未来维维股份豆奶业务与粮食业务发展趋势,沈萌认为,维维豆奶多年没有研发创新,但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却发生大幅变化,国资进入后带来的新业务资产也可能挤压豆奶业务的成长资源,因此不排除未来豆奶业务在上市公司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板块。
“随着维他奶、豆本豆、唯怡等豆奶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维维股份在豆奶市场的份额难以恢复往日鼎盛时期。豆奶业务作为维维股份品牌的一个窗口,还会继续保留,但因跟不上整个消费升级的节奏和速度,会不断萎缩。粮食业务有政策端的红利,规模会不断做大,不过,从盈利角度来看,粮食产业利润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一时间很难代替豆奶业务挑起业绩盈利大梁。”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
关于未来维维股份如何提振豆奶板块业绩,北京商报记者发邮件采访维维股份,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北京商报记者郭秀娟王晓
豆奶巨头维维将“摘帽”,国资入主后,股票大涨近5成
4月10日消息,ST维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4月11日停牌一天,4月12日复牌并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昔日豆奶巨头正式迎来摘帽,公司股票简称由“ST维维”变更为“维维股份”,股票代码“600300”保持不变,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2021年4月25日,在刚发布完年度业绩预喜的维维股份闪速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其背后原因主要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维维股份出具了否定意见的《2020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认为维维股份未按照相关规定就关联资金拆借行为履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等决策程序,同时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公司内部控制未能防止或及时发现并纠正上述违规等行为。
2021年4月23日,据维维股份披露的2020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维维股份实现营收虽同比下降4.77%至47.99亿元,净利润却同比暴增497.5%至4.36亿元,创下上市以来历史新高。净利润同比大增5倍的这份快乐仅持续了两天,维维股份就被戴帽。
2021年7月,新盛集团通过协议 *** 方式取得维维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约2.16亿股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2.90%,本次权益变动后,新盛集团成为维维股份的控股股东,徐州国资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随后,二级市场上,维维股份股价迎来上涨,截至周五收盘,维维股份报收4.5元/股,总市值75.24亿元,较2021年更低点已上涨44%。(文|《财经天下》周刊 天宇)
快讯:维维股份涨停 报于4.38元金融界网站12月10日讯 今日维维股份开盘报3.93元,截止11:04分,该股涨10.05%报4.38元,封上涨停板。
昨日(2020-12-09)该股净流出金额-4839.79万元,主力净流出-4367.44万元,中单净流出-324.64万元,散户净流出-147.72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维维股份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维维股份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从事豆奶粉、乳品、白酒和茶叶的生产、销售
截止2020年9月30日,维维股份营业收入38.83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63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240.668%,基本每股收益0.2元。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