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成语(戎什么一什么四字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5

很多朋友对于戎成语和戎什么一什么四字成语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成语投笔从戎
  2. 投笔从戎的词语意思投笔从戎成语故事
  3. 戎成语有哪些
  4. 笔戎的成语有哪些
  5. 投笔从戎的意思

一、成语投笔从戎

1、⑴成语“投笔从戎”给我们的启示

2、:投:扔掉。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3、“投笔专从戎”讲的是东汉属的班超的故事,后来用于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5、: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6、: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7章:“如果我现在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我要立刻~,雪此国耻。”

7、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

8、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戎成语(戎什么一什么四字成语)-第1张图片-

9、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10、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郡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县西北)人。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肯动脑筋,能言善辩,读了不少书。班超的 *** 班彪,哥哥班固,都是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著名的史书《汉书》就是他们父子俩编撰的。

11、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

12、但是,班超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一天,他正在写字,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厌烦和苦恼,于是“啪”的一声把笔摔在地上,叹气说:

13、“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其他什么志向谋略,也应当学学当年的博介子和张骞,在外建立功勋,怎么能够长久地把时间花在替人抄写上面呢?!”

14、听了这番话,周围的人都讥笑他异想天开,班超感叹地说:“庸人怎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啊!”

15、后来皇帝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派兵出征,班超从军入伍了。他英勇杀敌,大败匈奴,立了战功。

16、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他以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断了匈奴的右臂,使汉朝的社会经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17、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他为当时的边境安全,东西方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8、“投笔从戎”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的行动。

19、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刘庄召到洛阳,做了一名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当时,因家境并不富裕,班超便找了个替官家抄书的差事挣钱养家.但是,班超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这种乏味的抄写工作了.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 *** 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终于立了功被封了侯.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作贡献.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公元73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他以机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难,联络了西域的几十个国家,断了匈奴的右臂,使汉朝的社会经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也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其间,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了各式各样的危机.他为当时的边境安全,东西方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内交家。史学家容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 *** 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21、【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22、【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23、【示例】: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24、【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5、:投:扔掉。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26、“投笔从戎”讲的是东汉的班超的故事,后来用于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

2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28、: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9、: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7章:“如果我现在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我要立刻~,雪此国耻。”

30、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

31、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32、投笔从戎( tóu bǐ cóng róng)指弃文就武.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33、来自于范晔这篇《班超传》成语还有一个:“不入专虎穴,焉得虎子”属.

34、还有个俗语:“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砚乎”.

35、“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36、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37、投笔从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1]:“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38、【解释】: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戎: *** ;从戎:从军,参军。

39、【示例】: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40、【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灯谜】:秀才当兵:投笔从戎

41、傅介子,张骞:汉朝人,曾出使西域,立过很多功劳。

42、《后汉书》:范晔所作,是继《史记》、《汉书》、《三国志》后又一纪传体史学巨著。叙东汉一代史事,文字周密而又有文采。共一百二卷。

43、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 *** 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44、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

45、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

46、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二、投笔从戎的词语意思投笔从戎成语故事

1、投笔从戎(拼音:tóubǐcóngró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投笔从戎指扔掉笔去参军;比喻文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2、原文: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释义: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 *** 赴任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随哥哥来到洛阳。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用的抄书人来谋生,长期劳苦。

他曾经停止做事弃笔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谋略,总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在异域,以取得封侯,怎么能长久地与笔墨纸砚交道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

三、戎成语有哪些

1、戎马生涯:指将士在 *** 上的辛劳生涯。形容军旅生活的艰辛。

2、戎马倥偬:形容战事繁忙,军务紧张。

3、戎首祸首:指挑起战争或引起灾祸的首要人物。

4、戎衣夜行:穿着军装夜间行走,形容行动隐秘或紧急行动。

5、戎马关山:形容战争激烈,战事不断,如关山阻隔。

6、戎帐旌旗:形容 *** 驻地,旌旗飘扬,士气高昂。

7、二、包含戎字的成语,但不局限于戎字开头的成语

8、除了上述以“戎”字开头的成语外,还有一些包含“戎”字的成语,如:

9、被甲执戎: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的状态。

10、桀犬吠尧,蒿藜寘戎:比喻各为其主尽忠职守,即使对方强大也不畏惧。

11、秣马厉戎:准备战马,磨砺 *** ,形容做好战斗准备。

12、这些成语都蕴 *** 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这些成语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战争和文化背景。同时,这些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13、请注意这只是部分包含“戎”字的成语的总结归纳。如需获取更多关于“戎成语”的内容建议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或者专业文献论述等工具书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四、笔戎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解释: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成语解释: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成语出处:唐代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

五、投笔从戎的意思

1、成语发音:tóu bǐ cóng róng

2、成语解释: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3、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4、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5、成语正音:戎,不能读作“jiè”。

6、成语例句: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投笔从戎”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关于戎成语和戎什么一什么四字成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四字 成语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