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道风物# 在朋友的推荐下,去超市里买了一小包鸡头米,直呼好贵。正宗的苏州鸡头米大概在120元/市斤~150元/市斤(不同超市里的价格略有波动价格)。初识鸡头米,被这矜贵的价格惊艳了。
图片:超市里的“鸡头米”
关于“鸡头米”的那些事儿:
鸡头米是芡实的别称,又叫红莲子,鸡头,鸡头子。是睡莲科芡属,为一年生水草本植物。芡实为药食同源之品,有北芡和南芡之分。北芡以药用为主,以种仁供药,具有益肾涩精补脾止泻安神等功效。植株上有刺。
南芡以鲜食和干食为主,除叶背外有刺,其余部分光滑无刺。品质以苏芡更佳,但并非苏州独有。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有芡实。《神农本草经》中把芡实(鸡头米)列为上品,具细列举了芡实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归于延年益寿珍品。
图片:超市里的“散称”的鸡头米
《东坡杂记》中记载了东坡巧食鸡头米的故事,杨万里赋诗描述了“鸡头米”的蒸煮情景:“江妃有决煮珍珠,菰饭牛酥软不如”。李时珍描述鸡头米:累累如玑珠,状如鱼目,煮食如芋。颇为形象。
沈朝初在《忆江南》中记载了鸡头米的种植过程:“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农源乡味,鸡头米为啥这么矜贵:
鸡头米虽适生于肥沃的水塘,水库,坑池,及常年流水不断的水渠沟道,但仍以人工栽培为主。
芡株每亩可产60市斤干鸡头米,去除种植成本,每亩纯收入约为5000元,市场批发价格在120元~180元/㎏,零售价格在120元~150元/市斤,价格高的可达180元/市斤。
图片:优质的“鸡头米”
每亩可产鲜芡米(成品)100市斤左右,产值在每亩8000元左右,市场价格为160元~200元/㎏,高的时候可达260元/㎏。鲜芡梗每亩可产2000~3000市斤,产值高达4000元左右。
在这一过程中,每亩鲜芡米虽为100市斤,但加工过程繁杂。初产量为1000多斤的鸡头米苞,经人工除皮(2层,一个人按12小时计时,只能完成3斤的剥米量,每斤人工剥壳费用为25元),最后的成品就只有100市斤左右。
“鸡头米”田间植株形态:
鸡头米田间植株为水生草本,全株多刺。地下根茎粗短肥厚,白须根多。
图片:鸡头米的果球
初叶箭型无刺沉水,后叶园形浮于水面,直径可达100㎝~200㎝,多皱褶。叶脉网状突起。花红紫色,单生于多刺的长花梗顶端,花苞微露于水。浆果带刺儿,深紫红色,形似鸡头。种子球形种壳坚硬,外有假种皮。喜生于温暖,阳光充足的水生环境。
莫奈在《睡莲》一文中描述鸡头米植株在中间的状态更为详尽。
“像一面面硕大无棚的园盘,平铺在水面上,径直可达2m,叶脉粗壮,新叶盖着老叶,把水面盖得个密不透风。”
“夏开幽蓝紫红花,始为小花蕾,水下形成,渐渐钻出水面高高扬起,满身尖刺头角峥嵘,形如鸡喙”。
“植株授粉1~2天后,芡苗凛然之势迅速凋谢,花萼慢慢合拢并膨胀,形成如鸡头般的果球”。
图片:鸡头米的花蕾
“鸡头米”的高效种植与管理:
(一)种植地块的选择:
选择水深在30㎝~100㎝且可以调节水深的稻田或河沟,浅滩,池塘或水塘,无漏水四周有土埂(高50㎝宽50㎝),用薄膜内衬防渗水,每亩可施优质有机肥1000㎏~1500㎏。
(二)芡苗的半旱育秧及壮苗培植:
种子用水漂洗,浸种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小苗有3~4片叶时,可分苗假植。假植时株行距为30㎝x40㎝。植入泥中,不能埋没心叶。活棵以后,保持水深20㎝。
当芡苗具有4~5张完全叶时(叶片直径在25㎝~40㎝)即可起苗定植移栽。肥田密植瘠田稀植,定植株行距为230㎝~230㎝。
图片:芡苗的皱褶叶片,大如园盘
芡苗随起随栽,深度为以埋没根和地下茎为度,心叶顶端必须露于泥外。定植时水层保持在20㎝左右。7~10天返青活棵以后,再将水层增加到50㎝~80㎝。
芡苗活棵以后,每亩可以用速效性氮肥尿素5㎏与复合肥5㎏混合使用以提苗。
在芡苗生长中期(叶片封行以后)可用速效性氮肥尿素7.5㎏~10㎏与复合肥15~20㎏混合使用,以促芡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着重加强田间芡苗叶斑病,叶瘤病,炭疽病等病害对芡苗的危害。生产中可以用80%乙蒜氯霉乳油20毫升/桶水,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40g/桶水,及70%代森锰锌悬浮剂20g/桶水三元复配使用效果更好。
当然,考虑到芡苗叶片有腊质层,药剂不易粘附或渗透,可以在上述的药剂之中添加有机硅或高渗氮酮等辅助剂(粘着剂),以提高药剂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图片:鸡头米的采收与加工
“鸡头米”的适时采收:
田间植株之一朵花开放以后,25天左右时间内,新叶生长缓慢,果实显红色且光滑,果柄变软且水面出现双花时,为早期果实成熟标志,然后每星期采收1次分8~12次采完。
“鸡头米”的人工加工与贮藏:
将果球脱粒,清洗,脱壳(人工或机械加工),干制以后分级贮藏即可。
结束语:本文主要分享了“鸡头米”的生长习性及人工种植过程,加工与贮藏等技术。对初识者了解鸡头米知识作了详尽介绍,欢迎转发朋友圈分享。
图片:花蕾的初期
江苏地区,露地芡实一般6月中下旬定植,定植60-70天后,于8月上旬开始采收,10月上中旬采收结束。目前我省南北各地正处于芡实采收的盛期。
1芡实成熟的外部形态
芡实进入采收期后,其植株表现为心叶收缩,新叶生长缓慢,叶面直径明显缩小,不足1米,叶表面平滑,水面出现双花,芡实前期生长的果实果柄开始发软、果皮开始由毛糙变光滑时,表明其果实已逐渐成熟,可陆续采收。
2 采收周期
芡实全生育期正常可采10~12次,多则13次,每株采果18-20只。第1、2次间隔6天(俗称7天打两头),第2、3次和第3、4次间隔5天,以后随气温升高一般隔4天采收1次,每次每株采1-2个果。气温髙,果实生长快,每次每株可采2只果,甚至3只果,气温低,每株采收1只果。
生产上由于面积大,为了便于用工管理,往往均匀安排采收间隔期,如隔5-7天轮转一次。据观察,采收旺季,从开花至采收,“大旦”需20天,“剥坯”需25天,“老粒”需30天。今年我省多地因夏季高温,造成了芡实一定程度的减产,从节约采收人工的角度,轮转的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适当延长。
3 脱粒、分级、剥壳 与烘干
芡实的脱粒、分级与剥壳目前均已实现机械化操作。可将采收上来的果实按成熟度进行分级,达到”剥坯“阶段的,可进行机械化剥壳,用于大规模销售;稍嫩的(“大旦”阶段),可用于人工剥壳,主要面对高端消费市场。
芡实压苞机
剥壳后,可根据市场需要,一部分用于冷冻(稍嫩),以“冻鲜米”的形式销售;一部分用于烘干(稍老),以“干米”形式销售。今年由于夏季高温造成全国性的产量降低,“冻鲜米”的销售比例有所提高,而“干米”的销售比例有所降低。
籽粒分级机
芡实机械化加工机械一般包括果实压苞机、籽粒分级机、籽粒剥壳机,米仁烘干机等,如下图所示。
籽粒剥壳机
为什么芡实又叫鸡头米?药用芡实和食用芡实有什么区别?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是关于芡实的话题。芡实,又称鸡头米,是一种水生植物,其种子可以作为食品,也可作为药材。那么,为什么芡实又叫鸡头米呢?药用芡实和食用芡实又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芡实之所以被称为鸡头米,与其生长形态有关。在芡实的成熟期,其果实犹如鸡头一般,而且果实内部充满了种子,形状又似米粒,因此被称为鸡头米。此外,在一些传统文化中,鸡头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被赋予了健康、长寿等寓意,这也为芡实增添了一些文化内涵。
药用芡实和食用芡实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途和成分。药用芡实主要是利用其干燥的成熟种子进行药用,具有收敛、固精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遗精、尿频等症状。而食用芡实则是利用其新鲜的种子作为食材,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药用芡实需要经过一定的炮制和处理,而食用芡实则通常需要去壳、去皮等初步处理。
芡实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食用 *** 也多种多样,可以炖汤、煮粥,也可以炒菜、 *** 甜品等。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款简单易做的芡实粥,将芡实与糯米一起煮至浓稠,加入适量的糖和桂花即可,口感软糯,清香可口。
以上就是关于芡实为什么叫鸡头米,以及药用芡实和食用芡实的区别和营养价值的介绍。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芡实,发挥其多方面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俗称鸡头米,长得像鸡头,下水才能采摘,新鲜的比晒干的还要贵导读:南方特有的野菜,下水才能采摘,新鲜的比晒干的还贵,外地难吃到
在南方有不少种植在水中的农作物,其中比较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莲藕了。
其实除了莲藕以外,还有一些和它一样美味的水中蔬菜,比如荸荠、茨菇、茭白等。
马上就要8月份了,今天给大家来介绍一种南方特有的水下蔬菜,新鲜的要比晒干的价格更贵,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吃过它,因为在外地基本吃不到。
它就是鸡头米,一种长得很像鸡头的奇怪野菜,你们吃过吗?
如果大家没有听说过鸡头米,也不奇怪,因为这是在南方地区才有,并且只有在产地才有这种叫法。但是晒干以后的鸡头米应该很多人比较熟悉,在一些超市、药店都有售卖,而它就是俗称的“芡实”了。
既然叫芡实,为何又叫鸡头米呢?鸡头米是睡莲科芡属的一种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很宽大,漂浮在水面上,而果实长得很像鸡头,上面还有很多刺,而包裹在里面的就是芡实。正是因为它实在是太像公鸡在水里面露出头了,所以而得名。
这种植物主要是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有分布,它和莲藕一样是水生植物,主要是生长在池塘、沼泽地里。每年到了8-10月份的时候,就是鸡头米成熟的季节了,农民就要开始下水去采摘鸡头米了。
采摘鸡头米是一种非常辛苦,且需要技术含量的活。农民都要穿着皮衣皮裤下到水下面,然后顺着植株往上摸,摸到了鸡头米再用特殊的工具把它切下来,之后放到篮子里。
而采摘好的鸡头米,要想吃到它还需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行,而且整个过程都是需要人工来完成。因为鸡头米采挖回来以后,先要用木棍按压果实,这样就可以把鸡头米里面的芡实挤压出来了。但是这个还只是之一步,之后还要用双手对它一粒一粒地剥开。
而给芡实剥壳也是很需要技术的,本来鸡头米就很小一棵,往往都是比绿豆稍微大一点,而且在它的表面还有一层气泡状的保护膜,它是很光滑的,就需要用双手的大拇指戴上专用的工具给它剥开,不然是不能食用的。
也是因为这个工作必须要人工来完成,每年到了鸡头米上市的时候,在盛产鸡头米的地方,不 *** 女、老人们都会去给别人剥鸡头米,而费用就是多劳多得,即按剥的重量来支付费用的。这个活看似简单,但是却有难度。
就算是在熟练的工人,一整天剥出四五斤鸡头米就已经是“天花板”了,多数人一天也就能剥两三斤而已,这样已算是很不错的收获。
新鲜的鸡头米在当地可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美味了,当地人每年到了鸡头米上市的时候,都会必买来尝一尝。哪怕价格昂贵,一斤贵到100多元,但是依然阻挡不了他们的购买热情。没错,剥壳以后的鸡头米一斤的售价要卖到100元以上一斤,贵的时候120元一斤还很抢手。
众所周知,多数的蔬菜都是新鲜的没有晒干了的贵,可是鸡头米却不一样,新鲜的鸡头米要比晒干了的价格更贵,像平时在超市里售卖的芡实,也就是晒干的鸡头米,它的价格是四五十元一斤。而新鲜的鸡头米则是它两倍以上的价格。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鸡头米本来就是吃它的鲜嫩,它又是很不耐存储的,为了让它尽快地上了餐桌,多数的农民都是天还没有亮就去水下采摘鸡头米了,等到10点左右就上岸并且拿到集市上去,让人快速对它剥皮、剥壳处理以后,拿到集市去售卖。
当然了如果你嫌贵的话,也可以直接购买没有剥壳的鸡头米。它的价格要便宜很多,一般是10元左右一斤。但是这样其实要自己剥壳,投入的时间也不少。如果剥壳的时候让它表层的水分受损了,口感也就偏硬了。
而且自己剥壳的话,往往十斤的鸡头米剥壳以后也就能得到1斤多的鸡头米,这样算下来也是要100元一斤,所以新鲜的鸡头米价格贵,就是因为人工成本太高了。
在我国其实南北方都有种植芡实,但是多数地方都是把它晒干了以后食用,也就是常见的芡实。而把鸡头米鲜吃的也就是在南方极少数地方,主要是集中在苏杭一带。
笔者曾去过苏州游玩几天,听当地的朋友们介绍过鸡头米。但因为是在冬季,没有品尝到这种美味。因为它的季节性很强,从上市到下市,往往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其中8月上市一直持续到10月份。一旦过了10月份,想吃它的话就要等到第二年了。
马上又要到鸡头米上市的季节了,你们吃过吗?估计不识货的人一问价格100多元一斤,扭头就走了。但是识货的人却为了吃它,愿意等上300多天。
水中人参:鸡头米——传说中的鸡头米做法大全水中人参:鸡头米
鸡头米,学名叫芡实,因果球上的绿瓣状如鸡头而得名。 《本草纲目》 中这样描述鸡头米:状如鱼目,煮食如芋。在民间,鸡头米享有“水中人参”的美称,可以补脾益气,固肾强精,使人耳聪目明,延年益寿。有人曾问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你们宋家就占了三位,究竟有何秘方?苏东坡笑曰:“家传益智强身之法,日嚼芡实一枚,后缓缓咽下。”
鸡头米
我们平时能买到的大多是干燥的鸡头米,也就是芡实。但要是没吃过“软温新剥”的鸡头米,实在是个遗憾。 《红楼梦》 里有一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说贾宝玉让人给史湘云送吃的,其中有两样时鲜货,其中一样就是鸡头米 (另一个是红菱)。
鸡头米好吃,可剥鸡头米很辛苦,绝对靠手工,可谓“粒粒皆辛苦”。鸡头米的壳都很硬,只能戴上特制的铁指甲,用手一粒粒地剥出来。据说,最能干的人一天里最多也只能剥7斤左右。而且,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样可以代替人工的机器出现。把鸡头米红果子的皮剥开,里面就是白色的“鸡头米”了。但是红色的皮很滑,汁液还很粘,剥开的时候,力气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都会伤到里面 *** 的鸡头米。新鲜的鸡头米价格不菲,完全是因为手工的关系。
苏州的鸡头米是一绝。这种鸡头米刺很少,香气浓郁、吃口软糯,被称为“南芡”,不像“北芡”那样浑身是刺,很难采摘和剥肉。 鸡头米属水生植物,口味清淡,所以最适合清水略过。如果要炒,多是和虾仁、荸荠、白果这样的清淡当季之物,万万不可混了重味一起烹炒,否则便是浪费了。说到吃法,苏州人最推崇的是清水煮鸡头米,淡淡的清香,却令人惊艳。也有人喜欢在鸡头米煮开后,撒上一小撮桂花和白糖,香气四溢,更加甘甜。
鸡头米怎么吃
养生之道网导读:鸡头米怎么吃?鸡头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就是我们所说的芡实,鸡头米能补肾,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那么,鸡头米怎么吃好呢?下面小编将告诉你一些鸡头米的食谱。
鸡头米就是芡实米的别名,学名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成熟后的干燥种仁,是国内外都久负盛名的常用中药材。
鸡头米有许多别名,如卵菱、鸡头肉、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鸡头莲、刺莲、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苏黄或黄实。
芡实剥开之前的外形很像鸡头,所以人们才把里面的种仁叫做鸡头米,很形象。它和莲子是近亲,但没有发苦的莲芯。
1、鸡头米食谱之芡实扁豆老鸭汤
做法:老鸭半只约800克,生姜3片,芡实20g,扁豆50g,盐适量。老鸭洗干净剁成鸭块,扁豆提前半小时用清水泡软,芡实冲洗干净就可以了。鸭块冷水下锅,不加锅盖,大火烤开以后用中小火继续煮5分钟,把鸭块中的血沫完全煮出来。捞出煮好的鸭块冲洗干净,和所有食材一起放在砂锅里,加足量的清水后盖上砂锅盖。大火烧开后小火煲汤1.5~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上桌。
2、鸡头米食谱之鸡头米排骨汤
做法:将排骨洗净斩成块,用沸水氽一下捞出;鸡头米拣去杂质,洗净待用;将油倒入锅中,油热后倒入排骨、鸡头米,加入料酒、葱、姜和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至肉烂;最后加入调料即可。
3、鸡头米食谱之鸡头米虾仁
做法:鲜虾去壳,用牙签挑去肠泥,加盐、入鸡蛋、清料酒腌制均匀以备用;将鸡头米放入开水中煮两分钟捞出;锅中放入少量油,爆炒姜、蒜再将腌制的虾仁倒入锅中翻炒变色;加入鸡头米翻炒1-2分钟,加入调料即可。
4、鸡头米食谱之川贝芡实鹧鸪汤
做法:川贝、圆肉各20克,芡实50克,鹧鸪1只,猪月展肉150克,老姜片2~3片。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鹧鸪宰洗净,去肠杂,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即“飞水”);猪月展肉洗净,切大块状。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5、鸡头米食谱之芡实猪肚汤
做法:熟猪肚一只,芡实30克,莲子30克,红枣、姜片、盐各适量。芡实、莲子洗净,提前用清水泡软,大约要浸泡1小时左右。红枣洗净,去核备用。把熟猪肚切成肚丝,放入煲汤的砂锅中,加入准备好的芡实和莲子,再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除尽浮沫后,放入红枣、姜片,转小火慢慢煲至芡实开花,加适量盐调味就可以出锅了。
鸡头米的功效与作用
古药书上曾经记载到:芡实,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补而不峻,防燥不腻。所以说这是补药中的极品。并且在性能这一方面来说,芡实与莲子是非常相似的,但是收涩性要比莲子强,所以经常与莲子一同食用,这样的组合可以有效的延缓衰老,进而有永葆青春的功效。
同时,经常食用芡实可以补脾止泻、固肾涩精,对妇女的带多腰酸也有一定作用,因此,芡实也是一方良药。医学上有这样的说法,经常食用芡实的人,可以消除炎症。
此外,芡实中还含有一些淀粉,少量的油脂和一些人体所需的元素和维生素C等。但是芡实中的蛋白质的含量却是非常的丰富,除了蛋白质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一些微量元素,而这些正是人体内所需的成分;芡实对小肠的吸收有很大的作用,这样尿糖的排泄率也会跟着提高,进而血清胡萝卜素的浓度也就会跟着增加;医学实验证明,血清胡萝卜素的浓度关系着癌症的发病率,而浓度提高就会有效的防止癌症的发生。
食用鸡头米的禁忌
芡实虽营养成分丰富,但也不是所有人群均适宜时用芡实。芡实性涩,有较强的收涩作用,能使便秘患者排便更加困难,尿赤患者小便淋漓不尽,妇女产后恶露排出不畅,故而便秘、尿赤患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用。此外,芡实虽有营养,但婴幼儿不宜食用,可能会导致小儿性早熟。在食用芡实时,尚需注意按照正确的 *** 食用。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
夏末初秋,被誉为“水八仙”之首的鸡头米悄然上市。 鸡头米,即是芡实,睡莲科芡属水生植物,从东南亚北至北大荒的池沼、湖泊,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北芡,淀粉质含量高,多作为干货入馔。南芡,果实较大,清糯弹牙,温润如玉,更适合鲜食。 每年这个时候,江南人家的餐桌上,绝对少不了鸡头米的身影。或是荷塘小炒,或是甜糯羹汤,为的都是尝这一份夏秋交替的鲜甜。 本篇介绍的,便是一道时令家常菜——鸡头米清炒虾仁。 菜肴既以鸡头米为主角,选配的食材自然以“清”为上,而调味也无需浓油赤酱,少许的盐油更能凸现其“鲜”。
By Hui食(原Hui私房)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
用料- 鸡头米 100克
- 鲜虾 250克
- 鲜百合 1头
- 香芹 1棵
- 生姜 2片
- 料酒 少许
- 食盐 适量
- 食油 适量
1、将食材清洗干净后沥干,香芹切段,生姜切丝。
2、鲜虾剥壳后,开背去虾线。
3、虾仁加入少许料酒,拌匀后腌制片刻。
4、鸡头米用微沸的清水,汆烫一分钟捞起
5、炒锅烧至八成热,加入食油,煸香姜丝。
6、加入香芹用大火翻炒。
7、再加入虾仁、百合、鸡头米,继续翻炒至虾仁变色,调味即可起锅。
8、这道菜Q糯鲜甜,夏末初秋别错过。
小贴士这道菜求“鲜”,所以食材要新鲜,调味也要从简。 鸡头米含有淀粉质,所以没有下水淀粉勾芡。如果怕操作过程(大火翻炒)糊锅,可以适当加少许热水,起锅前勾点薄芡即可。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鸡头米只有苏州本地的手剥鸡头米更好吃鸡头米这种食材,有很多小伙伴都没有见过,要是没有做过功课的小伙伴,你单从字面来看,永远的都无法猜到这究竟是是怎样的一道食材。
其实鸡头米不是只有苏州特有,而是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只是叫法不同,鸡头米的学名叫作芡实,有的地方叫作水鸡头、鸡头苞、鸡嘴莲、刺莲蓬实等等。
但是唯独苏州的鸡头米从古到今被公认的好吃,这应该是和苏州鸡头米的种植品种、土壤、水质等有关,所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何况植物也是如此,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苏州鸡头米指的是种植在苏州境内的鸡头米,加工方式是人工采摘,人工剥壳而得到的鸡头米,苏州地区种植鸡头米的历史非常的悠久,有记录记载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清朝。
但近年来苏州鸡头米由于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因素不断地上涨,苏州鸡头米的价格也一路飙升,市场就出现了很多仿苏州鸡头米,很多外地鸡头米冒充苏州鸡头米,很多商家把机打的老颗粒鸡头米冒充嫩手剥鸡头米
苏州鸡头米更好吃的是苏州本地手剥鸡头米,手剥鸡头米是人工带是铜指甲,精选嫩颗粒鸡头米籽,一颗颗手工剥壳,这样人工加工出来的鸡头米口感软糯,味道清香,煮后汤水清澈,唇齿留香,让你吃了就无法忘记。
苏州鸡头米又称苏芡,是芡实的一种,水八仙之一,原产地在苏州的芡实称为苏芡,分新鲜和干米两种成品,又称鸡头米、水鸡头、鸡头苞、鸡嘴莲、刺莲蓬实。
苏州鸡头米因口感软糯香嫩,营养价值高而闻名。每一百克鸡头米中含钙:37毫克、核黄素:0.09毫克、磷:56毫克、尼克酸:0.4毫克、钾:60毫克、灰分:0.4克、钠:2804毫克、水分:11.4克、镁:16毫克、热量:351千卡、铁:0.5毫克、能量:1469千焦、锌:1.24、蛋白质:8.3克、硒:6.03微克、脂肪:0.3克、铜:0.63毫克、碳水化合物:79.6克、锰:1 .51毫克、膳食纤维:0.9克、硫胺素:0.3微克
常见做法
鸡头米排骨汤
做法:将排骨洗净斩成块,用沸水氽一下捞出;鸡头米拣去杂质,洗净待用;将油倒入锅中,油热后倒入排骨、鸡头米,加入料酒、葱、姜和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至肉烂;最后加入调料即可。
鸡头米虾仁
做法:鲜虾去壳,用牙签挑去肠泥,加盐、入鸡蛋、清料酒腌制均匀以备用;将鸡头米放入开水中煮两分钟捞出。锅中放入少量油,爆炒姜、蒜再将腌制的虾仁倒入锅中翻炒变色;加入鸡头米翻炒1-2分钟,加入调料即可。
长在湖里的传统美食——鸡头米去壳的鸡头米
鸡头米又叫芡实,是一种水生睡莲科植物的种子。这种植物样子和著名的王莲挺像的,只是叶子没有那么大。芡实实际上是我国独有物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的池塘、湖沼之中。
割鸡头米必须穿厚皮裤,带皮手套,毕竟这种水生植物实在是太多刺了。拿着网兜把整个果实兜住,用镰刀在连接鸡头米的细长杆子上轻轻一割,整个果实就掉在网兜里。杆子也可以割长一点,回去把带刺的外皮剥掉,细杆子切段,清炒,也是一道夏日美味。
露出水面的鸡头米
小时候家里有船,把船划到水中央,扔下带着长绳的铁锚。少年和他的同学坐在船头,夏日微风从山坳吹来,带着木船任意飘荡。少年就这样由他随意的飘着,带他看东边的小山,西边的稻田,看荷花高枝独起,看芡实绿在江南。此时旷野明静,只有波浪击打船舷叮咚作响。他们一边聊天,一边吃着鸡头米。手上的吃完了就在湖里再捞几颗上来,这样他们可以聊上一整天。
鸡头米果实外层的皮,有太多的刺,小时候为了吃鸡头米没少被刺扎过。因此剥开还挺麻烦。更好手上有把剪刀,对着像鸡嘴巴的位置,用剪刀头按下去,再转动手腕一拧,整个果实就开了。
茎秆也是美食
在老家,鸡头米又叫做“鸡罗泡子”,大致发音还是有鸡头米的影子,不过它的果实确实很像带刺的鸡头。
作为一种植物,从生物学意义上说,鸡头米这个物种属于睡莲科芡实属,这个属下仅有一个物种,即芡实种。但从品种上而言,习惯上分为两个品种,即南芡和北芡。南芡是经过培育过的品种,也叫苏芡,这个品种刺少,果实大。因此方便采摘,也更适合食用。
紫色的花朵
老家池塘里的,实际上是北芡。它更像是一个野生物种,果实不大,里面的米粒也较硬,外皮刺大。好不容易弄开,却嚼不了多少肉,但儿时却非常喜欢。据说芡实也是一味中药,有健脾止泻等作用。
古人也爱吃芡实,也留下不少关于芡实记载的诗篇,宋代虞俦有“郡候有佳惠,芡实粲光润”之句。虞俦为南宋人,官至太常少卿,兵部侍郎,曾做过绩溪县令、湖州知府和平江知府,这些地方任职,想必对芡实不会陌生。
采割鸡头米
明代王世贞称芡实为鸡珠儿。芡实本来就是小珠子一般,又因果实外观类似鸡头。称为鸡珠儿倒也十分别致。“吴中女儿娇可爱,采得鸡珠和菱卖”。王世贞还称芡实为“仙饵”,想必也是爱吃芡实的人。
宋代王洋是个曾经代笔写诏书的人,后来在上饶做知州,也是爱吃芡实。晚年在上饶弄到一些芡实,发现味道不错,给同事都分一份,大有同乐之品。从诗句“紫苞裂处吴芳髓”来看,也是深得芡实习性的老食客了。
鸡头米煲汤
老家的夏天就是蚊子特别多。毕竟小村子三面抱水,绿树成荫,夏日熏蒸,滋养了大千生灵,也包括蚊子。所谓的蚊子多,就是一抓一大把的那种。自从有了小孩,回老家就有意避开夏天,也因此再没有尝到老家的芡实了。
简单好吃的时令菜:菱角炒鸡头米,用两款时令小物与夏天作别不管是菱角还是鸡头米
都是现在刚上市的时令菜
秋天吃点水生植物
还有助于润肺降燥哦~
这道菜还有一个小心思
一定要选择嫩菱
嫩菱吃起来是脆甜的
吃在嘴里口感脆嫩清甜
菱角炒鸡头米
准备食材
鲜嫩菱角仁:250g / 鸡头米:100g
小香葱:4根 / 白糖:适量
淀粉:3g / 盐:适量 / 清水:适量
食用油:适量
*** 步骤
(1)买回来菱角清洗一下再去壳;
*一定要买嫩的炒才好吃,老的淀粉多适合煮着吃
(2)剥菱角可以借助工具,这是专门剥菱角的剥壳器;
(3)去壳的菱角仁,500g去壳取净肉约250g;
(4)剥好的菱角仁,多清洗几遍,控干水分;
(5)鸡头米清洗至水清,控干水捞出;
(6)小香葱洗净,切葱花;
(7)水淀粉:淀粉3g+清水20g,搅拌均匀;
(8)冷锅下油,油热放菱角仁;
(9)翻炒几下,加入100g的清水;
(10)加入适量的盐和糖;
(11)翻炒2~3分钟,放入鸡头米;
(12)翻炒30秒,加入水淀粉翻炒5~6下,关火;
(13)放入葱花,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菱角肉嫩,鸡头米Q弹,真的很鲜甜
Tips:
◎500g菱角剥皮后净重量250g菱角仁
◎菱角有几个品种,绿壳,红壳,如何区别嫩老,卖家告知浮在水上的是嫩角
◎鸡头米炒30秒-1分钟之内即可,时间长影响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