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图片大全,鲟鱼图片有多大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5 0
盘点那些传说会吃人的大鱼,国内就有几种,钓一条可以吹一辈子

喜欢钓鱼的人应该很多都有看过杰爷的“河中巨怪”,节目里面不管是环境还是资源都颇让人羡慕,尤其是那些钓上来让钓友们有“大胆想法”的大鱼,可以说只要钓那么一条就能吹一辈子!

地球上更大动物在海洋

可以说鱼吃人真的是新闻,发生的概率极小且真的不常见,蓑笠哥钓了快三十年鱼,也就听说过两起(都是假的,谣传),而且还都不是钓鱼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和同学们(一行六人)一起去一个农家乐度假,天气太热有人提议去游泳。结果该大学生在中间突然就不见了,等了十几分钟没有看到人报警,后面搜救团队用声呐在水库里面探测到一条一百多斤的塘鲺。后面捕捞起来开膛破肚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这件事情发生在一零年以前,地点在广东五华,后经过辟谣没有此事(说什么高官儿子,其实以讹传讹)。

这张照片被多次传谣

那么国内到底有哪些传说中可以吃人的鱼呢?事实上还真不少,虽然这些鱼表示没有吃过,但是也不反对以后有机会会吃。事实上鱼类捕食都有一定的菜单,不在菜单里面的它们往往毫无兴趣,很明显我们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不太可能进入这些鱼的菜单。

当然了,这些会传说会吃人的的鱼很多都是入侵物种,我们国内虽然大体型的鱼也有不少,但是还真的不吃人也鲜有这样的传说,除非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下面盘点一下,主要不是为了防止被吃,而是为了有机会钓起来这样的鱼。


同一条鱼在多地吃人?


欧洲六须鲶:真有吃人记录

这种鱼可以说是喜欢钓巨物钓鱼的更爱,时常看到国外有人路亚或者用海竿钓它,这些年国内也有引进养殖,下大雨后逃逸到了自然水域。这种胡子鲶长到数百斤真的是不难,杰爷就曾经钓起来好几条,每一条都能吞下去一个十来岁的小孩(欧洲有传说这种鲶鱼会吃落水的儿童)。

欧洲六须鲶有筑巢产卵且护巢的习惯,只要是在繁殖季节,它的攻击性会提高数倍,会攻击经过它巢穴的船只和游泳者。平时饿急了也会饥不择食,总的来说不饿的情况下它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只会攻击水里的鱼和水面的野鸭。

很多人把欧洲六须鲶认成埃及胡子鲶、泰国胡子鲶,其实这是不对的,埃及和泰国的本土胡子鲶都是属于“革胡子鲶”,体型就算长到更大也远远不及欧洲六须鲶,再说了它们背部就有很大区别:革胡子鲶背部只有一根小鱼鳍而没有长条鱼鳍,蟾胡子鲶(俗称塘鲺)才有。

辟谣: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吃人塘鲺”的图片系谣言,目前为止这这张图片被以讹传讹数百次,事实上这张图片里面的不是塘鲺,而是鲸鲨,鲸鲨不吃人不说(它是虑食性鱼类)这张图片是科研人员在 *** 标本。


欧洲六须鲶


鳡鱼:没牙仔

鳡鱼有一个比较拉风的绰号:水老虎,听起来就很威风且很危险对不对?小时候妈妈就常说:不要去水库里面游泳,里面的鳡鱼会咬人的!鳡鱼的体型在大型水域可以长到很大,数十斤乃至一百斤都挺常见,貌似真的能咬人?

事实上鳡鱼嘴巴里面没啥牙齿,它主要靠吸力吧鱼儿吸入嘴然后吞掉,咬人是不太可能咬人的,稍微大一点的鱼它都会害怕卡住喉咙导致呼吸衰竭而死。它的食谱里面只有小鱼,人类它一般不感兴趣。


鳡鱼只是对鱼凶残


巨型哲罗鲑:中国的水怪

这个鱼吃人的事情到目前为止都只是一个传说,它也是当地(喀拉斯湖)水怪的主角,当地有传说湖里面有水怪吃牲畜,加上它食肉的特性很容易被联想成食人鱼。在这种鱼长到一百斤可以说很轻松,有过数次巨型哲罗鲑浮出水面的目击报告,看那个体型照片吞一个人应该还是不难的。


传说中的喀拉斯湖水怪


淡水巨物鲟鳇鱼:淡水鱼中的皇者

鲟鳇鱼可以长到上千斤,目前更大记录是八米长1500KG,可以说是世界上更大的淡水鱼类一点儿也不为过,也有人称它为淡水鱼之王。也有传说鲟鳇鱼会吃人,毕竟这么大的体型吃人的话一口能吃仨,不传它点儿谣言貌似说不过去?

事实上鲟鳇鱼很温柔,虽然偏肉食但是大多是虑食小型动物,它连水里面稍微大点的鱼儿都不追着吃,更何况吃人呢?


鲟鳇鱼可以长到一千斤


食人鱼真的吃人:鱼如其名

食人鱼其实在自然界是的食物是各种坚果,它的牙齿是为了能咬破坚果的果壳进化出来的。但是有时候它们也会攻击手上的鱼和手上落水的动物,主要是不能让它闻到血腥味,如果闻到就会遭到凶猛的攻击,它们喜欢群居,曾经有人做过实验,一只死了的羊放下去几分钟就被啃得只剩骨头。

目前,我国在两广一带野外就有食人鱼出没,蓑笠哥自己都钓过好多条,有的是放生的人放生进去的,有的时候养殖场吹台风下暴雨的时候跑出来的。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食人鱼吃人的记录,但是在原产地南美洲有过很多报道。

不过当地人更喜欢把它叫做“切蛋鱼”而不是食人鱼,这是因为人类的某些部位比较像它们的食物:坚果。当然这也只是科学家们的猜测,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尿液里面的血红素在作怪让它有了攻击的欲望。

一般来说你身上没有伤口又没有在水里面尿尿的话不会被食人鱼攻击,杰爷就曾经做过一个大胆的实验:走进装满食人鱼的水池,结果毫发无伤!所以不用太过于担心你钓鱼的时候被它攻击,它明显要对你的饵料感兴趣一些而不是你。


杰爷与食人鱼


值得留意的是:上面说的这几种鱼其中鲟鳇鱼(所有鲟鱼)、哲罗鲑都是保护动物,如果你不小心钓到一定要拍照或者拍视频放流。

国外独霸一方的猛鱼,在我国不可能泛滥,它们只是游到我们的餐桌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前些日子养鱼老道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即使在国外排名之一的淡水猛鱼:鳄雀鳝,它们在我国的自然水域中,也难以生存下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类似于鳄雀鳝这些外来鱼类,在我国其实有很多,包括了太阳鱼、罗非鱼、招财猫、淡水白鲳、招财猫鱼等等,甚至于海象鱼、龙鱼、罗汉鱼、七彩神仙鱼、招财鱼,以及很多品种的人工养殖鱼类、观赏鱼类,都在我国的诸多水域出现。

但是,正如某位鱼友最后所描述的:

它们不是从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流入我国河流,只不过是直接游上了我们的餐桌,别整那些多余的,一句话,直接说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就可以了。

鳄雀鳝虽然皮糙肉厚、鱼卵还有毒,也没有影响到各位吃货们的兴趣

鳄雀鳝作为亚马逊河流域的淡水鱼领军人物,在诸多的中大型鱼类、猛鱼系列中,那也算是绝对的强者了,它们的更大体长可以达到三米及以上,满嘴尖牙、皮糙肉厚,几乎是刀枪不入。

如果说在野外能与之抗衡的,也就是水獭、电鳗之类的生物,再者它们的天敌可能也只有人类了。

不过,很不巧的是,它们遇到了我们伟大的中国人。

鳄雀鳝是一种远古鱼类,因此体质极为强健,可以说如果进入自然水域中生活,它们几乎不生病,并且增长迅速、食量惊人。

虽然引入我国只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但是鳄雀鳝入侵自然水域的各类事件还是时有发生。

只是因为它们比较怕冷的缘故,虽然在我国的其他地区多有出现,但是到了冬天,它们也就会被冻死了,因此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一带。

不过即使如此,它们并没有像其他小型入侵鱼类那么顺利的繁衍生息,主要原因是因为:

之一、它们的寿命较长、性成熟时间较晚

鳄雀鳝的寿命可以达到六七十年,因此它们的性成熟时间比较晚,雌鱼的性成熟年龄大约在11岁,因此来说即使想要顺利繁殖,这里还有一个时间的问题。

第二、单条放生的比较多,放生水域辽阔

再者就是,由于鳄雀鳝的巨大体型,大部分都是单独饲养,放生也是单条放生,因此它们根本不具备大量繁殖的条件。

第三、虽然有毒性,但是不影响我们诸多吃货的兴趣

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就是,鳄雀鳝遭遇到了我国的诸多吃货,虽然它们看起来外形凶恶且有一定的毒性,但是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最终还是走向了餐桌,毕竟这个东西个体大、肉多,吃起来也比较过瘾,据传,各种吃法层出不穷……

招财猫鱼,个体巨大、贪吃成性,在自然水域中生长,并没有那么不堪

招财猫鱼,其实和鳄雀鳝有的一拼,它们在野外的习性和生长速度并不次于鳄雀鳝,也是十足的吃货,个体相当巨大,几乎没有什么天敌。

之前我们国人认为这个东西很脏,是因为传言它几乎什么都吃,连化粪池中也有可能出现。

但是,当它们生活在自然的洁净水域中,它们的食物仍然是以各种鱼虾为主,并没有早先想象的那么不堪,和我们平时所吃的鲶鱼茄子,几乎异曲同工。

因此来说,诸多吃货们,在野外钓取到个体较大的招财猫鱼,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它们呢?

吃起来既营养又可口,肉多刺少,处理也较为简单,它们在我国的野外水域虽然也是多有出现,依然成不了什么气候,最终只有走向餐桌的命运。

太阳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石斑鱼等,本来就是养殖食用的鱼类

再者,像是罗非鱼、太阳鱼、淡水白鲳之类的鱼类,它们本来就是可以食用的,而且都是热带鱼,惧怕低温环境,在我国的诸多地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

虽然它们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慎流入到野外,但是我们国人早就对它们的营养价值和食用 *** ,研究的比它们的习性还透,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哪一种不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呢?

习惯了诸多本地食用鱼的味道,偶尔换换口,感觉更不错啊,它们怎么也没想到,在国外可以横向霸道,让外国人伤透了脑筋,到了我们国内,区区小事一桩,根本无须挂齿,只需下肚即可。

唯独让我们比较厌恶和拒绝的,就是清道夫了。

清道夫和上述鱼类有所不同,首先一点,它们本身摄食鱼卵的数量很大,对于原生鱼的破坏力是从基础做起,而且生命力不是一般的顽强。

其次就是,它们丑陋的外表,根本不符合我们国人的审美观,再者,就是一些关于它们更为肮脏的宣传,因此来说,它们在野外水域,尤其是冬季水温较高的部分地区,才会得以泛滥成灾。

但是,即使如此,关于清道夫的诸多吃法,目前也已经开始广为流传,绝对不是没有人去吃的,我们在网上可以轻易地找到,各种关于清道夫的烹饪 *** 。

只是由于某些区域数量过多,它们的生命力又很强悍,暂时没有抑制住而已。

当然了,它们也只能在我国的小范围内有所泛滥,并不能形成大气候,我们也可以采取就地掩埋、做成鱼粉、鱼饲料等多种方式,把它们的泛滥势头,迅速给压制下去。

不过,虽然说这些外来物种,有的成为了我们的美味,游上了我们国人的餐桌。

但是,我们更好还是要从源头抓起,不管是饲养观赏还是人工养殖,我们绝对不去放生一条,慢慢它们终究就会在野外消失。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海鲜市场这6种长相奇葩的鱼,内行人才会买来吃,至今还无法养殖

#2020生活记忆#做为从小就在海边长大的人,天生就特别爱吃鱼。海鲜市场是我没事就要去逛逛的地方,只要遇到心仪的鱼,那么肯定是要买回家大快朵颐。鱼无论大小,只要是新鲜的我都喜欢吃。

海鱼的品种有很多,有些海鱼因为长相奇葩,让不少顾客不忍直视,因此售价也是特别便宜的。不过对于内行人来说,长得越奇葩的海鱼,可能越是美味,这是绝不能错过的。今天就跟大家介绍6种,海鲜市场上非常常见的,长相奇葩但是非常美味的海鱼。

针良鱼

针良鱼长着一个长长的像针一样的大尖嘴,它的鱼刺特别的硬,尤其奇葩的是,它的刺竟然是绿色的。

针良鱼每年槐花盛开的时候是它产卵的季节,也是比较肥美的季节。冬季因为海水温度,针良鱼为了抵御严寒因此皮下有很厚的脂肪,这时候的针良鱼鱼肉特别的丰腴肥美,也是食用它的更佳季节。

针良鱼海边人的经典做法就是【针良鱼炖红萝卜】,把针良鱼剁成小段,然后用葱姜蒜爆锅后把鱼加入,添汤烧开后加入切成片的萝卜。大火烧开以后转小火,让针良鱼的鲜味都炖进萝卜中去,这样吃起来鱼肉一抿即化,萝卜鲜香无比,是特别下饭的一道美味家常菜。

针良鱼没有海鱼那么腥,鱼肉因为脂肪含量高,因此吃起来有感觉特别的香,不论是酱焖、清蒸都是非常不错的美味。

老板鱼

老板鱼是大连和山东一带的叫法,它的学名叫“鳐鱼”。老板鱼身体扁平,拖着一条长满尖刺的长尾巴,这个尾巴在清理老板鱼时一定要剁掉,否则不小心被它扎到手要红肿好几天。

老板鱼的鱼肉呈一丝丝的,因为是软骨鱼类,所以全身都可以入菜。新鲜的老板鱼炖豆腐是特别美味的家常菜,晒干的老板鱼泡发后可以蒸过以后用手撕成丝搭配白菜一起拌,是非常美味的下酒菜。还有就是把老板鱼干泡发后裹上面糊入锅炸制,这是大连和山东沿海地区过年家家都要炸上一大盆的美味。

兔子鱼

兔子鱼长得奇丑无比,它跟可爱的小白兔真没有什么可比性,不知道为什么被叫了这么一个名字?

兔子鱼只有每年十一月份水凉以后才有,它的鱼肉含水量特别大,而且除去内脏和鱼皮也没有多少东西,因此它的售价在海鱼里面是特别便宜的。

兔子鱼一般用来晾晒鱼干的比较多,只有真正的炖鱼高手才敢挑战烹制新鲜的兔子鱼。因为兔子鱼的鱼肉要比豆腐还嫩,炖不好就是“一锅粥”。

海边的炖鱼高手会在炖兔子鱼的锅底垫上白菜帮,然后用小火把它慢慢炖熟。炖好的兔子鱼鱼肉入口既化,吃它要勺子来挖着吃,有点吃鸡蛋羹的感觉。

红娘子鱼

红娘子鱼也叫“穷头鱼”、“红莹莹鱼”,这个鱼长着一个大脑袋,头部的后面还有两排小爪子,通体都是红彤彤的颜色,身上的鱼鳍长得五颜六色的,打开以后有点类似孔雀开屏的意思。

红娘子鱼刚离水的时候会发出“咕咕”的叫声,这鱼的脑袋上都是骨头没有什么肉,这个可能就是“穷头鱼”的由来。

红娘子鱼的鱼肉呈蒜瓣状,吃起来有点韧韧的感觉,加上鱼肉洁白有些类似蟹肉的感觉。因为产量很大,所以红娘子鱼的售价一直不高,是性价比超高的海鱼。

辫子鱼

辫子鱼又叫“牛尾巴鱼”、“辫鲢子鱼”,是秋冬季非常常见的海鱼。辫子鱼一般为黄褐色,头呈三角形特别大,身体像是一条长长的大辫子。

辫子鱼的鱼刺特别硬,因此清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被扎到。辫子鱼的肉质鲜美,可以说一点海鱼的腥味都没有,而且鱼肉呈蒜瓣状,经典的做法就是【辫子鱼炖粉皮】和【醋椒辫子鱼】。

先生鱼

先生鱼的学名叫什么?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先生鱼每年的秋季会游到岸边来产卵 ,这时候是捕捉它的更佳季节。

先生鱼的鱼肉是绿色的,加上外皮上全是类似癞蛤蟆皮的疙瘩,看上去多少有些瘆人。

先生鱼可以说是价廉物美的海鱼,把它的皮剥去以后,里面的鱼肉 *** 诱人,而且身上的只有一根主刺,没有什么小细刺,用来 *** 熘鱼片、熘鱼块或者红烧都特别美味。

鲜活的先生鱼还可以用来 *** 刺身,鲜美程度不亚于三文鱼。海边的渔民会用开水把先生鱼的鱼皮烫过,然后用钢丝球刷洗干净,搭配尖椒一起焖制。先生鱼的鱼皮经过处理后,变得软糯鲜滑,入口还有一丝哏啾啾的感觉,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以上这6种长相奇葩的海鱼,千万不要被它的外表所吓到,遇到了一定要买了尝试一下,可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美味。

秒杀你家宠物鱼!盘点五种奇葩逆天宠物鱼,一个比一个生猛

哗仔宠鱼学院

自古人生多寂寥,

三点一线上班早。

你要不知干点啥,

养缸猛鱼好不好?

欢迎回到哗仔宠鱼学院

对不起,我是哗仔!

上一期内容是大型加拉辛猛鱼,大家把点击率飚那么高,哗仔都不好意思了。

今天加餐,给大家再来一期猛鱼专题。

今天的猛鱼大多不属于加拉辛,不过,杀伤力爆表哦!

不废话,开课啦!

本文适合大型宠物鱼爱好者,也适合热爱生活的你。预计阅读三分钟。


大嘴鲸

这个大家伙,是今天体型最小的——大嘴鲸

请看官欣赏上图,这就是憨态可掬的大嘴鲸,更大体长40厘米。似乎挺大一条鱼,但是,它是今天这篇文章里面体型最小的品种。

别被它萌萌的样子所欺骗,大嘴鲸可是牛得不得了的物种。

观赏鱼领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合体帝”。

最常被冠以这个名字的鱼是——红尾猫。

可是,哼哼!哼哼!哼哼哼——在大嘴鲸面前,红尾猫会被瞬间秒杀。

大嘴鲸是一个用嘴巴衡量世界的战神,只要嘴巴放得下,统统可以变成菜。

网上有一个大嘴鲸特别出名的小视频,就是它吃掉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一条九间鱼的过程全纪录。

所以,它在江湖上还有另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绰号——大嘴魔鬼鱼!

奴家好怕怕哦!

在实际操作中,大嘴鲸都有把黄金猛鱼合体的案例。

大嘴鲸调戏攻略

在不吃饭的时候,大嘴鲸是个很安静的家伙,有时还会头朝上站起来,别奇怪,它是它在思考鱼生。

它是夜行动物,不喜欢光,在光线过强的时候,它可能会拒食发呆。

大嘴鲸的皮肤很娇嫩,所以请不要在鱼缸里摆放有棱角的石头和器械。

它还很挑食,从不吃不新鲜的食物,即使误食,也会很快吐出来。

它没有鳞片,属于不耐药的鱼,如果你的鱼一不小心得了病,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不过,幸好你认识哗仔,可以来找我哦。


巨骨舌鱼

巨骨舌令人着迷的鳞片

金龙鱼的远房亲戚——巨骨舌鱼

在龙鱼的皇室宗亲里面,有一个它们不愿意承认的家族成员——巨骨舌鱼。

因为它没有金龙鱼和红龙鱼好看,甚至比不上身价低廉的银龙鱼。

在现实生活中,你见到星点龙鱼的机会都比巨骨舌鱼多很多。

因为它——太太太太太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了!

巨骨舌鱼的体型可以轻轻松松超过两米,能看到它的地方不是别墅就是海洋馆。

但是,巨骨舌鱼的身价其实不高,价格是亲民的,但是,能养它的容器必须是超级大的。

有些玩家是建一个锦鲤水泥池来养它的。

如此巨大的家伙,居然不怕缺氧,它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你说气人不气人?

目前,有记录可查的巨骨舌鱼更大记录是460斤。是一条鱼的重量哦!

养巨骨舌鱼,其实对水质要求不高,而是对你的身价要求很高。

还有,巨骨舌鱼长大了以后,其实是很美丽的,只不多,这种美丽有一点奢侈。


泰庞海鲢

另一个不怕缺氧的家伙,生命力逆天——海鲢

上面的巨骨舌鱼不怕缺氧,海鲢表示不服:我也不怕缺氧。

而且,海鲢有另一项逆天技能,是绝大部分观赏鱼所不具备的——海水,淡水,半盐水——通杀!

什么意思?

它可以饲养在海水鱼缸里面,也可以饲养在淡水里面,还可以饲养在半盐水里面。

总之,它在水族界就是个不朽的神级存在。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学术名词:广盐性。

这三个字,在宠物鱼领域,只和海鲢有关系,其他鱼请绕道。

海鲢里面最著名的代表是:大眼海鲢和泰庞海鲢

泰庞海鲢的另一个霸气侧漏的名字是:大西洋战斧!(这名儿谁起的?)

泰庞海鲢可以长到两米以上,所以——你要有个大大大鱼缸。

对了,别看它叫做海鲢,但是它是纯肉食主义者。

哗仔觉得,海鲢够霸气,够好吃,不够漂亮。


撒旦鸭嘴鲶

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比拉拉达鱼

比拉拉达鱼,就是撒旦鸭嘴鲶

如上图,是不是很漂亮,很萌?

哈哈!你被骗啦!

撒旦鸭嘴在小时候很好看,随着它的长大,会变得越来越丑。

撒旦鸭嘴最酷的是它的两根比身体都长的大胡子,有一种横扫千军的气势。

它最长可以超过三米,它是亚马逊河里面最长的鲶。

它的第三个特点就是:贵。

如果你有个大房子,有一个大鱼缸,又有一个狂野的小心脏,那么——撒旦鸭嘴适合你!


电鳗

线翎电鳗

南美鱼王——电鳗

电鳗是宠物!电鳗是宠物!电鳗是宠物!

这个必须说清楚。

在知道这一点的前提下,你有没有想问一句:是什么人喜欢自虐,居然胆敢玩电鳗?

电鳗,是地球上少有的几种会放电的鱼,它放出来的电,可以瞬间电晕一头牛。

电鳗放出来的电,超过380伏工业用电,每次放电,方圆六米的范围,全部晕倒,成为了电鳗的零食。

最牛的是,电鳗也可以把脑袋伸出水面呼吸空气。

有这本事的鱼真的不多,今天遇到三个,还都是大鱼。

这里普及一个小知识。

电鳗的名字里面有“鳗”字,但是它和鳗鱼没任何关系。

我们熟悉的鳗鱼是对鳗鲡目旗下所有鱼类的总称,这里面不包括电鳗。

电鳗是电鳗目旗下的品种。

电鳗作为观赏鱼,最出名的品种叫做线翎电鳗。

这种电鳗放点能力其实很弱,与你了解的南美电鳗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它非常漂亮。

它有另一个名字:黑羽毛,也叫魔鬼刀。

熟悉宠物鱼的朋友,会瞬间想到另一种鱼——尼罗河魔鬼,也叫反天刀。

这两个魔鬼其实长的有点像,但是线翎电鳗更漂亮,因为它尾巴上有两个白斑,使得线翎电鳗更为灵动。

市面上还有咖啡色的版本,被称作咖啡魔鬼刀。

还有一种会放电的小众宠物——小电猫。

小电猫不是电鳗,而是电鲶。

最搞笑的知识来了——电鳗在南美洲是食用鱼。

哇偶!人类真是什么都敢吃啊!


哗仔心里话:今天推荐了很多种大型宠物鱼,玩的人不是很多,有的可以尝试,有的就不推荐了。比如电鳗,哗仔不推荐你玩,特别是家里有小朋友的家庭。毕竟——电鳗有风险,入缸需谨慎!


你与成功养鱼之间,只差一个哗仔的距离。

记得关注哗仔说鱼头条号,更多逗逼养鱼文字等着你。

下面有哗仔的联络 *** 哦!

声明:本文系哗仔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何取得授权?

用手机添加“哗仔说鱼”公众号:huazaifish

哗仔本人微信号:pantepet

你就可以找到哗仔合法取得授权办法了。

宠物鱼

36图 | 青岛15种比目鱼大合集,你见过几个?

“得成比目何辞死,不羡鸳鸯不羡仙”,在古人心目中,比目鱼是完美爱情的象征;在今人看来,比目鱼不过是一群口歪眼斜、颜值低下的鱼,只配被端上餐桌。鲽形目都算比目鱼,本文按照鲆、鲽、舌鳎和鳎的顺序,历数青岛能见到的比目鱼,与各位共同学习。依惯例,凡带本人水印的图均为本人拍摄,其余皆是网图。

鲆、鲽、舌鳎和鳎的区别

图1

难看的皮囊千奇百怪,比目鱼也各有各的丑法。尾部明显的是鲽亚目,眼在左侧为鲆,在右侧的为鲽;躯干部和尾部浑然一体的是鳎亚目,眼在左侧是舌鳎,在右侧是鳎;还有一个不重要的鳒亚目,体轴扁平化和不对称程度上明显低于鲽亚目,仅1科1属3种,我国产1种大口鳒/Psettodes erumei,青岛没有。图1即大口鳒,左倾右倾没准儿。

1.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图2

图3

图4

又名瘤棘鲆,商品名多宝鱼,“多宝”二字与通天教主座下弟子的名讳无关,乃是英文Turbot的音译,取“多宝多福”之意。由黄海水产所雷霁霖院士从欧洲引入国内,成为我国北方海水鱼类更大宗养殖种类。体型接近菱形,有眼侧(下同)颜色变化较大,灰褐色至近乎黑色皆有可能,无眼侧白色(下同),气质朴实敦厚,在比目鱼中算是模样比较周正的;个大肉多,滑嫩鲜香,清蒸、红烧皆可。

2.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图5

图6

图7

图8

英文名olive flounder,俗名牙片,讹传为“ *** 鱼”,南北沿海皆产,黄渤海最多。体长圆形,“表情”略狰狞,长40~80厘米,有长达1.2米的纪录,“鱼之大,一锅炖不下”,鱼摊上常将大个体腰斩或切段出售;呈褐色或黑褐色,深浅不一,一条鱼身上也可能深一块浅一块,有斑点或斑纹;肉质清爽弹牙,口味鲜甜,宜清蒸、家常烧、酱焖或煎烤,备受青岛人民青睐的经典土著鱼。

3.桂皮斑鲆/Pseudorhombus cinnamomeus

图9

俗名稀毛、晴天烂,或花鲆,其实不怎么花,牙鲆科另有一个花鲆/Tephrinectes sinensis。体椭圆形,面相比褐牙鲆略温和,有点憨憨的感觉,一般呈褐色,与桂皮颜色相近,名字大概就是这么来的。传说是“青岛特色鱼”,消失多年后又重现黄海,但《中国鱼类名录XIII》却记载该种分布于我国各海,非青岛独有。市面上不多见。

4.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

图10

图11

图12

又名郝氏高眼鲽,俗名高眼、长脖、偏口等。体长卵圆形,尾柄狭长(“长脖”之名即源于此),长20厘米左右,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几乎没有斑纹。黄、渤海鲆鲽类中资源最多的一种,在菜市场往往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出售,卖相惨淡,售价低廉。虽档次不高,但青岛人中好这一口儿的不在少数,适宜煎炸或晒制鱼干,红烧则易碎。

5.石鲽/Platichthys bicoloratus

图13

图14

图15

英文名stone flounder,俗称沙板、石夹子,在名字的问题上,中外所见略同。体卵圆形,比高眼鲽更显短宽,长30~40厘米,褐色或灰褐色,有暗色斑纹或白色斑点;无鳞,但“身上长石头”,背鳍腹鳍边缘均有坚硬状不规则的石骨数块。不好吃,难入青岛老饕之法眼,在日韩却颇受追捧,常用来 *** 刺身。不受国人待见,却能取悦东邻的鱼还有不少,正是:汉恩自浅胡自深,鱼生乐在相知音......

6.钝吻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

图16

英文名marbled flounder,俗称黄盖、小嘴、沙盖。体卵圆形,深褐色,具不规则斑。乍看与石鲽形态相似,但该种有鳞,尤其是背面的栉鳞犹如鸡皮疙瘩一样明显,而石鲽是 *** 的。在黄渤海的捕获量仅次于高眼鲽,在青岛市场的存在感微弱,据说也是出口日本为主。另有近似种尖吻黄盖鲽/P. herzensteini,黄海有分布,数量较少,略。

7.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

图17

英文名spotted halibut,俗名花斑宝。网传山东沿海有“春花秋鳎”之说,“花”即“花斑宝”,但我看过威海放流本种的新闻,却从没在青岛地界上接触过这东西,想必应该有,只是我孤陋寡闻罢了。体卵圆形,暗褐色,背、臀鳍各有2纵行约5~8个黑褐色圆斑,鳞中央灰白色呈星斑状。与大菱鲆相比,本种颜值犹有过之,在丑货扎堆的比目鱼中堪称出众。听说好吃,清蒸或红烧。有近似种条斑星鲽/V. moseri,极少见。

8.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图18

图19

又名星斑川鲽,英文名starry flounder,俗名花豹子、花边爪,可进入东北图们江等淡水水域生活。体长椭圆形,雌鱼褐色雄鱼紫红,奇鳍上具深色条斑,颜值尚可,甚至有几分帅气。突出特点是颠覆“左鲆右鲽”的惯例,东亚北亚的97%以上的个体左倾,大洋彼岸则有30~50%的右倾。日本人爱吃,青岛海域有分布,但菜市场及饭馆好像没有,也许又卖给日本了吧。

9.亚洲油鲽/Microstomus achne

图20

图21

俗称油扁。体卵圆形,头短小,吻端钝尖,有点像放反了的桂皮斑鲆;黄褐色或或偏黑,侧线上有3个深色圆斑(不仔细瞅看不见)。体表粘液多,皮肤松弛,由图9.2即可知之,油脂麻花的很不清爽,肉质偏软,不太适合本地口味。日本人视为较高档食材,称“婆鰈”,英文名“slime flounder”,似可翻译为“黏鲽”。青岛偶见。

10.虫鲽/Eopsetta grigorjewi

图22

图23

英文名Shotted halibut,青岛呼为“七星鱼”。体长椭圆形,吻钝短,长得有点像油鲽;淡褐色至深褐色,散生许多大小不等的暗褐色环纹,更大环纹不大于眼径,体中部上下3对更大,“七星”之名就是从环纹上得来的,但那环纹并不像星,英文名中的shotted倒是很传神。产量较低,但肉质甚佳,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家庭鲜食,大者红烧、小者油炸。

11.角木叶鲽/Pleuronichthys cornutus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英文名ridged-eye flounder,俗称鼓眼儿。体卵圆形,长不足30厘米,红褐色,头小,双眼大而鼓,密布深褐色圆点或不规则点(图11.3是日本人拍摄的白化个体,像雪一样纯白)。某度百科称其“肉味一般,为次要经济鱼类”,次要与否另当别论,“肉味一般”则大谬,鼓眼儿是青岛人的心头好,酱焖、干炸都是美味,比高眼鲽强多了。

12.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

图28

图29

又名短吻红舌鳎(还有叫长吻红舌鳎的,好像是合并了),英文名Red tonguesole,俗名舌头鱼或鳎目。体长舌状,长130—202mm,很侧扁,头长至多等于头高;刚捕获时呈淡红褐色或粉红色,新鲜度下降后会明显暗黑化。“治大国如烹小鲜”,像这么欠扁的鱼,比鞋垫厚点儿也有限,能用的烹调手段也就只有煎炸了。

13.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图30

图31

图32

英文名Chinese tongue sole,俗称鳎目、龙利鱼,“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说的很有可能就是它。体呈长舌状,吻略短,前端圆钝,暗褐色;雌雄个体差异较大,雌鱼最长82厘米,雄鱼最长42厘米。北方传统名贵鱼类,大规格的野生个体售价动辄超千元,“五斤鳎目”换喇叭肯定划不来,怪不得喇嘛不愿意。其肉质洁白细嫩,最宜清蒸,红烧稍落下乘。

14.带纹条鳎/Zebrias zebra

图33

图34

俗称花牛舌、花鳎。体长舌状,甚侧扁;黄褐色,由头至尾有12对黑褐环带或20~23条横带;尾鳍黑褐色,中段有黄色横斑,后段有圆黄斑,后缘淡黄。黄渤海唯一的鳎科物种,设色艳丽如金环蛇,在普遍灰头土脸的北方鲽形目中颇为出挑。产量不高,次要经济鱼类,可供食用,以生鲜或干渍利用之。菜市场偶尔有售。

15.马舌鲽/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

图35

图36

饭店常见菜品“红烧鲽鱼头”,通常取自马舌鲽。又名格陵兰大比目鱼或格陵兰庸鲽,商品名或称俄罗斯深海鲽鱼,英文名Greenland halibut,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均有产出。体型壮硕,长可达100厘米,身体两侧均有颜色,这一点与大部分比目鱼不同。鉴于该种既非本地物种,也不在青岛养殖,纯纯的舶来品,就排名在最后吧。

市场常见的比目鱼只有6种

根据本砖家长期巡视菜市场的经验,真正称得上常见的比目鱼有6种,2鲆2鲽2鳎:大菱鲆褐牙鲆高眼鲽角木叶鲽焦氏舌鳎半滑舌鳎,大菱鲆、褐牙鲆和半滑舌鳎有规模化的人工养殖,来源充足。除此6种外,石鲽、带纹条鳎和钝吻黄盖鲽偶尔出场,别的种类极少遇到。此外,在黄海有分布的还有一些可能更少见的鲆鲽类,如五眼斑鲆、黑光鲽、粒鲽、长鲽、栉鳞须鳎等,全略。Over。

相关链接:

1.中国近海带鱼种类大全

2.云南土著鱼类,吃过三种算你狠

3.黑龙江鱼类之“三十二杂鱼”图谱

鲟鱼图片大全,鲟鱼图片有多大-第1张图片-

4.黑龙江鱼类“三花五罗十八子”名实图考(最新修订版)

5.各种常见鳕鱼简介

此鱼叫小口白甲,常被误认成土鲮,钓不得更吃不得,若钓到请放生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导读:此鱼叫小口白甲,常被误认成土鲮,钓不得更吃不得,若钓到请放生

对于许多钓鱼人来说,应该都知道一个公认的“行规”,那就是钓到自己不认识的鱼,尽量不要带回家,更好是直接就地放生,免得给自己带来“飞来横祸”,因为现在好些稀有的野生鱼类都已经成为了保护动物。


而小口白甲就是这样一种鱼,别看它长得很普通,像极了土鲮,但它却钓不得更吃不得,若钓到了请及时放生。如果大家不认识小口白甲,这篇文章就更要看一看了。

小口白甲是什么鱼?

小口白甲是民间的一种叫法,有些地方也叫它尖嘴白甲,腊棕等,而它的学名叫四川白甲。这是白甲鱼的一种,它一样也是属于鲤形目、鲤科的,但却是鲃亚科,白甲鱼属的。

对于白甲鱼的大名,估计不少钓友都有听说过。而小口白甲则是白甲鱼中的稀有品种,它主要是分布在长江上游干支流中,尤其是在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雅砻江中下游等水系中较为常见。

小口白甲这个俗称,就已经概况出了这种鱼的一些主要特性,它的嘴巴较小,而身上的鱼鳞是银白色的,看起来很像白色的甲片,因此而得名。

这种鱼长得和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的土鲮鱼相似度极高,不认识小口白甲的朋友们,就可能会把它当成是土鲮鱼。

但是小口白甲的头偏短,而吻是圆钝状的、稍隆起,吻端有小的白色斑点,另外在它的眶前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

另外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小口白甲的口颇宽,横裂,扩展至头腹面的两侧。下唇仅限于口角。下颌外露,具角质缘。而且成鱼的话是没有须子的。除此以外,它的背鳍刺宽且粗,尾柄也很细长,在尾鳍深叉,末端尖细。

这种鱼一般个头不是很大大,体型中等,普遍都是半斤到两斤一条。但是也有些大个头的能长到七八斤重,只是十分罕见而已。

而且这种鱼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它一般都是在水流湍急,且底层多砾石的江段中生长。这种鱼的食性也很特别,爱吸食长在岩石上的藻类,尤其是爱吃硅藻、绿藻等。

小口白甲和土鲮鱼的区别

对于土鲮鱼,相信很多人是比较熟悉的,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鱼类,也叫它雪鲮、鲮公、花鲮等。

这种鱼也是全身都有白色的角质鳞片,外观来看确实和小口白甲极其相似,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也是有区别的。

比如鲮鱼的体型略偏扁、个头也要比小口白交小一点。而它的头小、吻钝、口下位,且有一对徐子。

另外就是土鲮鱼一般是腹部银白色,而背部是青灰色的,它的鳞片中等大。在体侧胸鳍后上方有数片宝蓝色半月形斑纹的鳞片,呈菱形分布。

除此以外,土鲮鱼是不耐低温的鱼类,它很容易被冻死,当温度低于7℃就会被冻死。而且由于这种鱼主要是生长在活水且激流的环境中,常以浮游植物的有机碎屑为食,所以注定了它的生长十分缓慢,往往一年长不到2两,七八年也长不到一斤重。

小口白甲鱼是保护动物吗?

小口白甲鱼的肉质非常的鲜美,在过去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当地人喜爱吃的一种鱼类。但由于这种鱼的生长速度稍慢,繁殖能力也不太强,一般都是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在急流浅滩上产卵,之后附着在砾石上发育孵化。

而且小口白甲对水质要求极高,在近些年好些地方的水质受到了很多程度的污染,导致了小白白甲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再加上早些年过度的捕捞,因为它的味道鲜美,在市场上也很抢手,不少人就采用电鱼、断子绝孙网等方式疯狂捕捞,从而导致这种鱼的种群大量减少,在好些地方都已经见不到了。

目前小口白甲鱼已经成为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如果大家在野外钓到了酷似土鲮鱼,但是却又不是土鲮鱼的“怪鱼”,可不要随便拿回家哦,它有可能是白甲鱼,尤其是保护动物的小口白甲鱼。

写在后面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一点是白甲鱼其实也有好多种,比如高体白甲鱼、粗须白甲鱼、短身白甲鱼、大渡白甲鱼、多鳞白甲鱼等等,但是保护动物的只有前面介绍的“小口白甲鱼(四川白甲鱼)”和多鳞白甲鱼。

另外就是白甲鱼一般都是在两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方才有分布,大家如果是去野外的一些河流垂钓,就真的容易遇到这种鱼。希望大家更好是能了解不同白甲鱼的区别,避免惹祸上身。

各位朋友们,你们见过这种酷似土鲮鱼的“怪鱼”吗?你知道如何分辨它们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70种珍贵的鱼欣赏(图)

本文图片来源于《一幅老照片》,仅供欣赏,如有涉权,请联系删除

多彩的热带鱼,见过吗?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年年有鱼很开心!

30个外来鱼种进入长江,这两种臭名昭著——

近日,《水产学报》刊发的最新论文《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简称“长江专项”)显示,2017—2021年共采集到鱼类323种,其中外来种30种。而2017年以前,长江历史记录分布鱼类中,外来种为19种。

10月28日,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30种外来鱼种中,危害大的“洋鱼”占比超一半。其中臭名昭著的有两种:被引进灭蚊的食蚊鱼、观赏鱼“清道夫”。

一位长期研究鱼类的学者称,“洋鱼”游进长江的主要原因是:乱放生,危害是竞争排斥长江原生物种,降低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失衡或引发病害,危害其他生物。

“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再乱放生或构罪。”该学者说。


下口鲇,又称“清道夫”。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 长江外来鱼类由19种上升至30种

“长江专项”由农业农村部统筹部署,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总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技术总协调, *** 了4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力量,历时5年,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及分布、鱼类资源量、濒危鱼类、长江江豚、渔业生态环境等7个专题开展了系统调查。这是关于长江鱼类资源的第二次大型调查,调查范围是6300余公里的长江干流、大型一级支流、洞庭湖、鄱阳湖。

“长江专项”首席专家危起伟介绍,之一次大型调查是指1973—1975年实施的长江六省一市水产资源调查。

“长江专项”提到,截至本项目调查结束,长江外来鱼类记录数量由历史记录的19种上升至现有的30 种,也是长江新增记录鱼类的主体,预示外来鱼类入住长江水系的规模有所扩大。

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长江外来鱼类30种分别为:史氏鲟、杂交鲟、拉氏大吻鱥、丁鱥、大眼华鳊、南方拟?、三角鲂、大鳞鲃、花鲈鲤、鲮、麦瑞加拉鲮、露斯塔野鲮、散鳞镜鲤、锦鲤、须鲫、北方须鳅、北方花鳅、北方泥鳅、短盖巨脂鲤、下口鲇、蟾胡子鲇、革胡子鲇、斑点叉尾鮰、云斑鮰、红尾护头鲿、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食蚊鱼、大口黑鲈、梭鲈。


2017—2021年五年间,共采集到长江外来鱼种30种。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 长江外来鱼中的“本土”和“洋鱼”

长江30种外来鱼类中,有的是我国特有的“本土”鱼。南方拟?,俗名蓝刀、白条鱼,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广西、福建、海南、江西等地;大眼华鳊分布于广西、福建等地,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优良养殖品种;三角鲂是我国特有鱼类,对水质要求较高,清新的水质、较高的溶氧是其生活的必需条件。

此外,30种外来鱼类中有的在我国和邻国均有分布。

该学者举例到,史氏鲟是中国鲟鱼中更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拉氏大吻鱥,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分布于朝鲜、俄罗斯和中国,可作栖息地环境指示生物而成为研究热点。

30种外来鱼类中还有部分“洋鱼”。

学者称,革胡子鲇又叫埃及塘鲺,我国1981年从埃及引入,在两广属于淡水养殖高产品种之一;麦瑞加拉鲮是从印度引进的养殖鱼。

值得注意的是,30种外来鱼类中的花鲈鲤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于澜沧江和南盘江水系。


食蚊鱼。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3、 “清道夫”等“洋鱼”危害大

该学者受访时多次提到,长江里的“洋鱼”危害特别大,其中臭名昭著的是食蚊鱼和下口鲇。

食蚊鱼原产于中美洲一带,一条成年的食蚊鱼,一天可捕食2000只蚊子及蚊子幼虫孑孓,上世纪20年代为灭蚊引入我国,现已泛滥,在《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名单中。

该学者说,成年食蚊鱼体长30至40厘米,它非常狡猾,当水里有其他鱼卵时,它就不吃蚊子幼虫而改吃鱼卵,且适应力、繁殖力极强,“原来引进是为了灭蚊子,它个头小没食用价值,很少人捞,但它把别的鱼害惨了。”

引进下口鲇是为了观赏。

该学者介绍,下口鲇就是人们常说的“清道夫”,它们几乎只要是水就能活,吸食其它鱼类的卵,在我国没有天敌,能使其它鱼类断子绝孙,在一些地方已泛滥成灾,致使当地不少“土著”鱼近乎绝迹。

除了观赏,还有为了食用引进的鱼种。

该学者介绍,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和中东,是联合国推荐养殖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罗非鱼繁殖迅速,导致水体内鱼类品种过于单一,挤占其他鱼种生存空间,打破原本的生态平衡;麦瑞加拉鲮,原产于印度,作为养殖品种引进我国,生长迅速,个体大,它对本土鲮的威胁较大。


大口黑鲈。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4、 乱放生违法,会导致生态失衡

专家称,一些我国本土鱼类游入长江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性,而“洋鱼”进入长江的主要原因是放生。

“一些民间的放生行为,有些很大的随意性,丝毫意识不到危害。”该学者称,为规范放生,增殖放流行为,2009年5月1日起实施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提到,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此外,2022年9月26日,中国水产学会科学放鱼科普专家团队发布《不适宜开展增殖放流(放生)的水生生物物种》名录。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长江外来30种鱼中的革胡子鲇、短盖巨脂鲤、下口鲇、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食蚊鱼、大鳞鲃、麦瑞加拉鲮、露斯塔野鲮、散鳞镜鲤、大口黑鲈、斑点叉尾鮰、杂交鲟、丁鱥、梭鲈、锦鲤在名录中。

该专家称,这些被列入名录的鱼种有个共性:竞争排斥长江原生物种,降低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失衡或引发病害,危害其他生物。

“这些鱼在其他水域的危害也是一样的。切莫乱放生,乱放生且造成严重后果是违法犯罪。警方和渔政部门应加大巡查力度。”该学者呼吁。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明确,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来源:上游新闻

介绍七种漂亮的国内原生鱼,大家都有饲养过吗?

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

随着各位鱼友喜好的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原生鱼进入到了我们的观赏鱼大家族中,我国的原生鱼种类繁多、色彩纷呈,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鲤科类的原生鱼占据多数,它们占到了我国原生鱼一半以上的比例。

鲇类和鳅类原生鱼也占到了大约四分之一的比例,剩下来的就是其他各种原生鱼了,在分布上以长江、黄河和珠江这三个流域居多,但是全国各地也是分布广泛。

下面养鱼老道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原生鱼品种。

一、光唇鱼

光唇鱼在我国分布较广,品种也有不少,有云南光唇鱼、长鳍光唇鱼、厚唇光唇鱼等等,它们是比较出名而且比较常见的溪流鱼类,适应能力较强,在水族市场上有时候也能够看到,野外种群比较的庞大。

一般的光唇鱼个体都不是太大,属于中小型鱼类,它们比较喜欢清澈干净的水质,对于水温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因为是生活在溪流当中,饲养它们的鱼缸里是可以适当造流的,但是它们并不耐高温,饲养水温更好是在32度以下。

二、条纹小鲃

条纹小鲃也是一种溪流鱼,中国各地皆有分布,适应水温在20到26度之间,是南方常见的河沟鱼类,适应能力强、繁殖力高,种群庞大,在水族市场也能够见到,同时它们还耐高温和低温、对于水质轻度污染和溶氧、食物等都没有太大的要求,很容易饲养。

条纹小鲃雄鱼较小但是体色艳丽,各期末端和眼睛周围会呈现出橘红色,并且性格比较的温顺,可以和很多的观赏鱼混养,条纹小鲃也是很多喜欢原生鱼的鱼友们经常会饲养到的观赏鱼。

三、长麦穗鱼

长麦穗鱼在体型上与我们常见的麦穗鱼有些近似,只是唯一的区别就是,它们的体侧具有一条较宽的黑色纵向条纹,并且个体要大,在原产地的数量并不是太多,是一种比较稀有的原生鱼类,但是它们却是我国原生鱼类的明星品种,一直受到我国原生观赏鱼爱好者的关注。

它们是生活在河流上层的原生鱼,胆子比较小,喜欢较为清澈的缓慢流水环境,在其饲养环境中可以设置水草或者沉木之类的躲避物,因为它们的胆子不大,喜欢躲藏在暗处,初入鱼缸适应能力不是太强,所以抢食也不是太凶,开口能力也较弱,需要我们耐心培养。

同时它们不是太喜欢高温,饲养水温更好是在28度以下为好。

四、马口鱼

马口鱼在我国也是分布广泛,是常见的游钓鱼类,体色艳丽,适应环境能力强,但是生性较为凶猛,大多数是以小型的昆虫或者小鱼喂食,它们虽然个体不大,但是嘴巴不小,口裂较大,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够判断出它们的习性。

它们也是喜欢栖息于水域的上层,并不耐高温,并且喜欢水流较急的浅滩处,更大个体可以达到20厘米左右,不过它们需要含氧量充足的环境,喜欢清洁凉爽的水质,饲养温度更好是在30度以下。

虽然它们比较喜欢摄食肉类,但是对于各种饲料也可以接受,并且它们比较喜欢跳缸,所以饲养它们的鱼缸里更好能够加盖,如果鱼缸内能够有充足的的光照和适当的造流,它们的发色就会更好,此鱼并不适合与小型观赏鱼混养。

五、宽鳍鱲

宽鳍鱲和马口鱼在习性上极为相似,几乎是同出一辙,它们在原产地经常会群游在一起,都是喜欢嬉戏于水流较急的浅滩水域,但是在体色上,宽鳍鱲的颜色要靓丽得多,如果我们去细看的话,宽鳍鱲的嘴巴要比马口鱼小,并且嘴巴比较的平整。

宽鳍鱲美丽的色彩和身形,一直是很多原生观赏鱼爱好者最喜欢饲养的原生鱼,在我国所有的原生鱼当中,宽鳍鱲的发色可以说是最美的了,宽鳍鱲的杂食性效果要比马口要强的多,在驯食上比起马口鱼更加的容易,其他习性几乎一样。

六、长鳍马口鱲

长鳍马口鱲与宽鳍鱲极为相似,也是原生观赏鱼当中的明星品种,杂食性有时候也会摄食小鱼,体长最长在15厘米左右,雄鱼在8厘米左右既可发色,但是在色泽上比较偏向于淡蓝色而且偏黄,它们不适应大范围的换水,比较喜欢老水饲养。

长鳍马口鱲是体质中等的原生鱼类,对于水质的要求相对要严上一些,对于水质中的有机物比较的敏感,尤其喜欢清澈凉爽和溶氧量极为丰富的水质,它们也是可以很好地接受各种鱼饲料,喜欢轻微造流,需要光照发色,虽然个体不大,但是也不宜与其他小型观赏鱼混养,同时也容易发生跳缸现象。

七、华鳈

华鳈这种原生鱼,很多鱼友可能会误读它们名字后面的这个字,其实很简单,我们读半边字就对了,发音泉字,它们在我国的分布也比较广泛,一般生活在水流较缓的中下层水体,它们喜欢摄食藻类和青苔或者植物碎屑,有时候也以无脊椎动物为食,更大个体只有20厘米。

它们是属于体质比较强健的小型原生鱼,对于饲养水质和溶氧以及温度等等,都没有比较特殊的要求,它们也是喜欢比较洁净清澈的水域,鱼缸里可以有适当的造流,个体稍大的可以使用到60厘米以上的鱼缸饲养。

不过它们的性格也很温顺,是可以和很多的小型观赏鱼混养,它们也是可以接受人工饲料,在驯食上很容易成功。

今天养鱼老道就暂时为大家介绍这七种原生鱼品种,以后还会通过文章慢慢的为大家介绍,至于我们常见的鳑鲏鱼、白云金丝鱼、中国斗鱼、虾虎鱼等等品种,在养鱼老道的其他文章中早有介绍,在此就不必和大家再去重复了。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别看白鮰鱼长相丑,但是营养丰富,做白汁的特鲜

今天小编逛菜市场的时候看到一种白颜色的鱼,没有鱼鳞,鱼身还带有尖刺,一问老板才得知这叫白鮰鱼,该鱼生活在长江里。

在这之前,小编从来没吃过这种鱼,就抱着好奇心,买了一条回家。

买是买了,可怎么做小编也犯了难,无从下手。

正当不知所措时,一个朋友告诉小编一个做法,今天小编也把这个做法分享给您。

用料:

鮰鱼,葱,姜,冰糖,白胡椒粉,盐,猪油,料酒,西兰花,水淀粉,高汤。

做法:

鮰鱼买的时候让老板帮忙宰杀好。

锅内烧水,将西兰花焯一下水,焯好水后捞出。

重新烧一点热水,放入葱、姜、料酒煮开。

把鮰鱼用毛斤或者厨房纸抓在手上,防滑,放开水上稍微烫一下。

洗掉鱼表面的粘液。

将鮰鱼斩成小一点的段儿。

锅内倒一点菜油,放入猪油煸一下,然后捞出油渣。(小编没买到猪板油,就用肥肉代替了。)

下鱼肉煎一下。

烹入料酒去腥,盖上锅盖稍微焖一下。

加高汤,量稍微漫过一点鱼肉。(如果没有高汤,就加水吧。)

加盐、白胡椒粉、姜片、冰糖,醋,盖上锅盖焖煮。

煮15分钟到20分钟的样子,开盖,淋入适量的水淀粉勾芡。

出锅前再加一点醋。

在鱼的四周摆上焯好水的西兰花,这道菜就做好了,味道特别鲜美。如果您还知道其它的做法,你也可以告诉小编,学无止境。

标签: 鲟鱼 图片 大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