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学子们正在奋笔疾书,做最后的冲刺。近日,各地根据疫情形势,陆续发布高考防疫提示。
而除了科学防疫,这段时间应该怎么吃、吃什么也是家长们最关注的话题。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比拼,也是一场体力战,尤其在疫情和考试的双重压力下,考生的营养问题愈显重要。只有吃好喝好,考生才能补充脑力、稳定情绪,发挥出更佳水平。
今天为家长和考生朋友们准备了一份考前饮食指南。做到这“四要三不要”,保证好考前健康!
一
要吃好早餐
备考期间,一顿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早餐,能够为大脑提供充足而持久的能量,进而高效学习。
考试期间,早餐质量更为重要。因为考生从吃完早饭到考试结束,通常都需要3小时以上的时间,甚至更久,如果早餐马马虎虎,就难以保证血糖稳定,进而影响考试成绩。
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早餐至少包含三类食物:
一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牛奶等。
二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花卷、面条等,更好加入燕麦等粗粮,降低血糖反应的同时,还可提供B族维生素,利于大脑能量代谢。
三是新鲜果蔬,比如圣女果、生菜、黄瓜等,它们可提供膳食纤维、钾、镁、维生素C和多种保健成分。
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小把坚果,比如核桃、松子、花生等,就更完美了。
比如,一个切片烤的全麦馒头(或面包),几片酱牛肉,1碟芹菜丁拌核桃仁,1碗牛奶燕麦粥,再加半碗樱桃番茄,这样营养全面的早餐就很适合考生。
二
要饮食多样
多样化的饮食能为考生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建议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其中,谷类、薯类、杂豆类每天吃够3种,蔬菜水果类每天4种,畜、禽、鱼、蛋类每天3种,奶、大豆、坚果类每天2种。
具体摄入量可参考最新版的膳食宝塔。
补充大脑活动所需的营养成分,以水溶性维生素和磷脂最为重要。磷脂是与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原料,在蛋黄、大豆中最为丰富。维生素中最要紧的是维生素B1,在人体中的储存量最小,几天不足就可能影响学习效率。
因此,适当吃些全谷杂粮、薯类、豆类来补充B族维生素很重要。同时,这些食物的血糖反应比较低,有利于长时间稳定精力和情绪,保证学习效率。但如果平日很少吃豆类、薯类等,不宜一次吃太多,避免肠道胀气或消化不良,宜少量添加,循序渐进。
另一些有助于稳定情绪的营养素是矿物质。减少钠的摄入,增加钾、钙、镁的摄入量,有利于保持情绪沉稳平和。多吃蔬菜和水果最有帮助,特别是富含镁的各种深绿色叶菜和富含钙的酸奶,对减轻压力最为有益。
三
要烹调清淡
大量吃高蛋白食物给胃和肝脏带来的压力比较大;而脂肪多的食物排空慢,需要较多的胆汁来帮忙。
也就是说,压力越大,越需要吃清淡简单的食物。因此,考生饮食的烹调 *** 要清淡,不用煎炸烧烤,适当减少烹调油。
此外,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也不利于大脑思考。精白细软的主食以及各种甜食,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是导致餐后困倦状态的原因之一,应该少吃。
四
要饮食卫生
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卫生不容忽视,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因为“拉肚子”而影响考试发挥。
高考临近,考前气候炎热,食物容易变质,建议各位家长更好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 *** 三餐,并保证食物的新鲜、卫生,尽量不吃凉拌菜,尤其是外面餐馆的。
辛辣生冷的食物容易“闹肚子”,无论考生平时喜不喜欢吃辣,这几天都尽量不要过多的食用辛辣的食材,它们都会对消化道产生 *** ,雪糕、冷饮、生冷的海鲜等也尽量不吃。尽量杜绝生食,比如生的三文鱼、生鸡蛋等,不吃剩菜,当天购买新鲜的食材,保证食品安全。
在“四要”的基础上,
还要做到下面三个“不要”。
一
不要食谱大变
从考试前到考试中,家长不要打乱考生的饮食规律。
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很可能会造成身体内环境紊乱,在情绪紧张的情况下,摄入肠胃不习惯的食物,可能导致胃肠出现不适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等,影响复习和考试。
因此考试期间要吃平时习惯吃的食物,没吃过的食物不要在此时尝试。
二
不要吃得过饱
考生用脑多,每顿饭不能太饱太撑,否则会使更多的血液进入消化系统,影响大脑血液供应,容易使人犯困,可能会影响学习考试的效率和质量。
建议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两餐之间适当加餐。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吃过多的加工食品,因为其中的香精、色素、磷酸盐等成分可能会对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
不要猛喝咖啡
考生每天可以喝1500~1700毫升的水,更好是白开水,不能用喝饮料代替喝水。如果平时容易尿频,考试前要注意控制一下饮水量,以免中途影响考试。
考试前更好不要喝咖啡,尤其是平时不喝或很少喝咖啡的考生,因为 *** 的作用会使人产生尿频,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家有考生必看→中高考期间吃点啥?2023年中高考临近
家长和考生们
千万不要忘记
备考期间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要保障
中高考正值初夏,气温急剧升高,食物易滋生细菌,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期间考生饮食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发生食物中毒或肠道疾病。
用餐地点“两优两不两少”
家里、学校食堂是就餐的更优选择;不在路边露天摊点、不到无证和食品安全状况差的餐馆用餐;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和点外卖的频次。
饮食做到“三要两避免”
一是食材要新鲜:选择新鲜的食材,现吃现做,尽量不食用剩饭剩菜;
二是饮食要清淡:烹调以清淡为主,少用油炸、煎烤等方式;
三是蔬果要卫生:生食的蔬果食用前要用流水反复清洗干净,如发生局部变质、腐烂等问题不要食用;
四是避免尝鲜:尽量避免尝试以前未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突发的食物过敏;
五是避免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和散装冷饮,不食用生冷食物和来源不明的食物。
营养要充足
考试期间,考生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大,所以饮食方面应当保障充足的营养和均衡规律的膳食,以保证考生的身体和大脑处于良好状态。
餐餐主食不能少
考试期间不能减少主食。以谷类、薯类为主的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是身体尤其是大脑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每日可适当变化主食类型,粗细搭配,色彩搭配,以增强食欲。
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的摄入
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足量摄入。每日1个鸡蛋,1-2杯牛奶或其他奶制品;适量的肉类,鱼和鸡为首选,其次是牛、羊和猪肉;豆制品作为饮食补充,坚果每日适量摄入即可。同时,在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碘、铁、钙以及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食物,如海鱼、菌类等。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每日要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以深绿色为主,辅以彩色蔬菜,如西蓝花、番茄和菠菜等;水果以当季水果为主,适当丰富品种。需注意果汁和干果不能代替新鲜水果。
饮水要主动充足
夏季容易出汗,每天饮水量要保证不少于1500毫升,且以白水为更佳。补水要及时,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饮用过量造成身体不适。户外运动后可适量增加含有矿物质的水或饮料,气温过高或大量出汗时不要大量饮用冰镇的水或饮品。
吃动要平衡
充足的身体活动能使人体各器官功能增强,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备考期间,除了合理膳食之外,考生应当劳逸结合,进行强度适中、内容多样的身体活动。
一是适度锻炼,减少久坐。运动的形式可根据自身情况和运动时间自由选择。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身体发热,微出汗即可。避免长时间伏案学习。
二是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保证规律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也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用更好的身体状态积极应考。
祝愿所有考生
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转自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
来源: 黑龙江交通广播
备战高考——饮食准备不止是今天,每一天我们都要努力
备战高考
——饮食准备
1.保证食品安全
①考生应尽量在家就餐,保证食材来源、存储、 *** 安全卫生,用餐时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餐前、便后及时规范洗手,必要时消毒处理。
③不吃或少吃生冷、油炸类食物。
2.不盲目进补
不迷信补脑益智等保健品,相关部门从未批准过此类功能的保健食品,切勿被虚假宣传蒙骗。
3.不临时改变饮食习惯
尽量保持考生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平时没吃过的东西,或者容易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以免身体不适,影响考试的发挥。
4.饮食结构合理
保证总能量的摄入,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合理。主食可用粗杂粮替代部分白米、白面,再搭配足量蔬菜和适量肉、鱼、豆、蛋,这样可以平稳餐后血糖,保持精力,给大脑足够的能量来源。
最后,祝莘莘学子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专 家 名 片 /
吴萍
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营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营养专委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之一届重症康复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减重及外科代谢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西医营养学组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康复联盟上海分联盟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医学分会医学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脏康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营养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会理事,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膳食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委员,普陀区营养专业质控组长,《大众医学》第四届专家顾问团顾问,2019中国营养科学十大传播之星,2021首届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十大职业健康达人,2022首届上海市健康科普引领人才,人民网“科普中国”科学顾问。
网上预约挂号
这份高考前饮食指南请收好!高考在即,不少家长对考前孩子如何进补产生了疑问——吃什么能够让孩子在考场上发挥出色?究竟要不要大补?民间“偏方”能不能用?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程请教了营养学专家。这份高考前的饮食指南,家长朋友们可以收藏留存!
记者:颜之宏
编辑:李宗胤
素材来源:厦门弘爱医院
新华社音视频部 ***
来源:新华社
2023高考即将来临 应该怎么吃?专家科普:避免5个忌讳2023年高考马上来临了,今年的考生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这次考试也会影响很多人的终身发展,饮食习惯都要注意,防止出意外。
高考生应该如何安排吃喝?上海市卫生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高境之一中学卫生保健教师季玉萍在采访中给出了详细的科普,指出营养要看平时的积累,不是短时内好东西吃得越多越好,要以营养、全面、适量、均衡为原则合理安排饮食,不建议家长给学生额外补偿保健品。
此外,考前饮食还要注意规避5个忌讳,分别是考前食谱忌大变、饮食最忌减主食、食物忌生冷不卫生、进餐时忌过多谈论考试话题、考前忌聚餐等。
对于高考饮食安排,季玉萍给出的建议是早餐吃好助醒脑、午餐吃饱助益智、晚餐吃巧助安神,按照这三个原则去安排饮食即可。
根据官方安排,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
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2023年高考已经到了最后冲刺时间,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①尽量不外出吃大餐;②均衡饮食,不偏食挑食;③清淡为主,拒绝油腻;④合理摄入,避免过饱;⑤保持原有习惯,忌饮食大改;⑥保证饮水量,不能用饮料代替。(人民网 乔业琼)
来源: 人民网
为健康护航!高考期间的饮食清单来了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孙红丽)考试期间考生的饮食问题,也是广大考生家长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今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提出以下建议,为高考考生健康助力!
一定要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1、在正规商店、超市等采购新鲜卫生的食材。
2、家庭加工、 *** 食物时,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3、尽量现吃现做,少食生冷食物。
4、在外就餐或点外卖要选择正规餐饮单位或企业,尽量不要吃路边摊、不规范的大排档等。
5、不要突然改变(保持)孩子的(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孩子以前没吃过的食物或过敏的、不耐受的食物,以免发生胃肠道不适。
三餐的具体安排
早餐 7:00-8:00
★ 早餐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建议在考前60-90分钟吃完,因为吃完早餐的半小时内,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中,大脑的供血减少,注意力不易集中。
★早餐除了要有主食以外,至少还应该包括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中的两类,而且应干稀搭配,比如荤素搭配的包子、饺子、馄饨、馅饼,再配上牛奶和鸡蛋、八宝粥等。
午餐 12:00-13:00
★ 午餐要注意荤素搭配,建议烹饪后谷薯类、蔬菜类、蛋白质类(即鱼禽畜蛋大豆类)食物的体积比例大致是3:2:1。
★ 主食很重要,脑组织主要靠碳水化合物供能,而谷薯类是碳水化合物的更佳来源,建议每餐能做到粗细搭配,均衡营养。
★主食种类应多样,比如米饭、金银卷、疙瘩汤、包子、饺子、红薯、玉米、山药等。
★优质蛋白质也很重要,考试期间每天至少一个鸡蛋、300mL牛奶或酸奶,多吃鱼虾类等水产品,适量吃一些瘦肉、肝脏,也要注意多吃一些大豆及豆制品,包括豆浆、豆腐等;这些食物里不仅有优质蛋白质,还有丰富的钙、铁、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酰胆碱等,有利于大脑功能良好发挥。
★ 午餐后1-2小时,可以吃些新鲜的洗干净的应季水果。
晚餐 18:00-19:00
★晚餐应以清淡为主,主食中适当增加粗杂粮,多吃蔬菜。建议全天摄入的蔬菜和水果种类每天不少于4种,越多越好。
以深色蔬菜为主,包括深绿色、橘红色、紫色蔬菜和水果,如西兰花、油菜、胡萝卜、青椒、紫甘蓝、南瓜、西红柿等。
★晚上睡前一小时可以喝杯温牛奶,加适量的面包、饼干,可以补充一些营养也有助于安神。
来源:人民网
中高考将至 考生需注意合理安排饮食早报讯 (通讯员胡秀清 记者龚翠玲)合理安排饮食,有助于考生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高考。日前,泉州市疾控中心建议,对于中高考考生,需确保食品安全,不要轻易改变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确保食品安全。之一,考试期间,考生更好选择在家或学校食堂用餐。如需在外用餐或购买外卖食品,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卫生条件过关的餐厅,避免在无证或卫生条件差的餐厅、食品摊就餐或购买食品。就餐前应洗手,保持手部与餐具清洁。第二,考生所在家庭购买食材,要选择证照齐全、诚信规范的市场或超市,选购新鲜的食材。清洗和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均应使用清洁的水。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第三,考生家庭处理食材时应保证生熟分开,处理生的肉、水产品要有专门的案板、菜刀等厨具,并与处理熟食的厨具分开;合理使用包装袋、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生的肉、水产品等食物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更好先分割成小块、单独包装,生、熟食物应分层存放。第四,考生家庭烹饪时应保证食物彻底烧熟煮透。考生备考及参加考试时,正值高温时节,食物易腐烂变质,吃剩的饭菜要及时放入冰箱储存,再次食用之前要彻底加热。
不轻易改变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在备考和考试期间,应避免改变日常饮食习惯和规律,不要尝试不常食用的食材,尤其要避免在考试期间暴饮暴食或者突然大量进补,以免造成肠胃不适或过敏等。注意科学饮食,营养均衡。每日定时定量规律进餐,一日三餐中应合理搭配适量的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豆类坚果以及充足的奶制品。
作者:龚翠玲
来源: 东南早报
给高考生的11条饮食建议,家长们快收好|高考加油站2023-06-08 10:02
来源:健康中国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高考来了。作为学业生涯中重要的升学考试,考生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助考的家长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后勤,帮助考生们安排好衣食住行。做好饮食保障可以帮助考生们改善精神状态,发挥出更佳水平。
考试期间需要怎么吃呢?以下这些建议请家长们多多注意。
1. 最基础的原则是安全、卫生、稳妥。
所有的营养建议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考生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并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如果考试期间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考试的焦虑感,如果考生无法耐受新食物,还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
2. 正餐尽量在更佳进食时间。
日常生活中,三餐的更佳进食时间大概在7时、12时和18时左右。不管有没有考试,三餐都尽量安排在这3个时间点会比较好。家长和考生可以根据考试的时间适当做一些调整。考试当天,更好根据考试的时间表,将出行的时间都计算在内来安排进餐时间。
3. 选择新鲜食材,烹调前充分清洗。
尽量采用新鲜食材来烹调,烹调前要洗净,瓜果更好浸泡5~10分钟。做好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隔夜的剩菜别让考生吃。
因为考场较远必须在外就餐的考生,可以提前观察考场附近餐厅的资质以及卫生条件,可以提前尝尝菜品是否合口味。在外就餐就尽量选择卫生等级比较高的餐厅,尽量不点凉菜、烧烤类食物。
4.每餐都要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每餐都应该有主食、蔬菜,再搭配适量鱼禽肉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18岁的考生们全天应摄入:谷薯类250~400克,添加适当全谷物和杂粮杂豆;蔬菜450~500克,水果300克左右;1个鸡蛋、150~200克肉类;相当于300~500克液体奶的奶制品。家长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依据考生平时的食量适当调整。
5. 选择颜色鲜艳的水果,适当吃粗粮。
家长在准备食物时,可以选择颜色鲜亮的蔬菜和水果。绿色的叶菜、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香蕉等,颜色鲜亮容易带来愉悦感,同时也可以提神醒脑,为因考试而焦虑的考生带来一丝轻松。主食可以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可以健脾消积、润肠通便。但注意排便排气频率过高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所以不可过量哦。
6. 把食量固定到合适范围。
每餐的食量可以提早形成一些习惯,整体上不建议全天摄入的总能量太高。摄入过饱,一方面可能会让血糖升高快,产生困意,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腹胀等不适感,影响考试发挥。相反,如果吃得过少,考生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低血糖。考生们不要吃得过少,也不要吃得过饱,可以提前把摄入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基本的食量定好,每天更换不同的主食和菜品。例如,主食之一天是馒头、花卷,第二天换大小差不多的包子、饺子,第三天换量差不多大的米饭、面条。蔬菜的量每天都是一碗或者一盘,品种可以每天换着吃。
7. 加餐避免糖分高的食物。
有些考生可能需要在考试前加餐,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大量糖分高的食物,以防血糖升高过快产生困意。这也是很多考生刚吃了巧克力满血复活,过了一会儿就想打瞌睡的原因。含糖高的食物一般有面包、蛋糕、糖果、碳酸饮料、巧克力等。考生可以选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作为加餐适当食用。
8. 别刻意喝咖啡、茶提神。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考生们可能会考虑补充一些保健品或者依赖喝咖啡和茶来提神。其实,如果做到膳食平衡,保证饮食多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已经非常充分,完全不需要额外补充保健品。而咖啡、茶对考生的影响比较大,平时如果没有喝咖啡、茶的习惯,突然喝了之后可能会心慌、更紧张、影响夜晚睡眠等,反而影响考试发挥。考生还是尽量按照平时的习惯来。
9. 少吃生冷、冰镇食物。
高考期间天气比较热,考生们可能会想吃一些生冷或者冰镇的食物,但生冷的食物在卫生安全方面较难得到保证。温度过低的食物对胃肠 *** 性比较大,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家长们应优先考虑食物安全性,烹饪时把食物都彻底煮熟,防止不洁食物导致肠胃炎。天气炎热,吃点甜美的水果可以消暑解渴,但注意不可过量,更不可以用水果替代主食。
10. 根据需要选择助眠食物。
睡眠是安全的提神神器,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才会精神状态良好。除了心理放松,饮食方面有一些细节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吃过饱,不要睡前吃太多食物;另一方面,一些食物含有色氨酸,可以通过影响血清素及褪黑素的代谢改善睡眠,如粗粮、新鲜蔬菜及牛奶。此外,高脂肪鱼(含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的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在改善睡眠方面也有一些效果,家长们在设计食谱时,可以考虑这些食物。
11. 适当饮水,合理运动。
天气闷热,容易出汗,考生切忌担心考试排尿而不敢喝水,要定时定量饮水,防止中暑。另外,考试期间时间珍贵,一些考生不愿意花时间外出活动,但在早晨和傍晚气温较凉爽时,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可以帮助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复习和考试高效率,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是事半功倍的好 *** 。如果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不建议特意安排剧烈运动。
祝各位考生
都能考出好成绩。
作者: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 栗达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何丽
策划:谭嘉 余运西
给高考生的11条饮食建议,家长们快收好|高考加油站高考来了。作为学业生涯中重要的升学考试,考生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助考的家长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后勤,帮助考生们安排好衣食住行。做好饮食保障可以帮助考生们改善精神状态,发挥出更佳水平。
考试期间需要怎么吃呢?以下这些建议请家长们多多注意。
1. 最基础的原则是
安全、卫生、稳妥。
所有的营养建议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考生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并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如果考试期间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考试的焦虑感,如果考生无法耐受新食物,还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
2. 正餐尽量在更佳进食时间。
日常生活中,三餐的更佳进食时间大概在7时、12时和18时左右。不管有没有考试,三餐都尽量安排在这3个时间点会比较好。家长和考生可以根据考试的时间适当做一些调整。考试当天,更好根据考试的时间表,将出行的时间都计算在内来安排进餐时间。
3. 选择新鲜食材,
烹调前充分清洗。
尽量采用新鲜食材来烹调,烹调前要洗净,瓜果更好浸泡5~10分钟。做好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隔夜的剩菜别让考生吃。
因为考场较远必须在外就餐的考生,可以提前观察考场附近餐厅的资质以及卫生条件,可以提前尝尝菜品是否合口味。在外就餐就尽量选择卫生等级比较高的餐厅,尽量不点凉菜、烧烤类食物。
4.每餐都要食物多样,
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每餐都应该有主食、蔬菜,再搭配适量鱼禽肉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18岁的考生们全天应摄入:谷薯类250~400克,添加适当全谷物和杂粮杂豆;蔬菜450~500克,水果300克左右;1个鸡蛋、150~200克肉类;相当于300~500克液体奶的奶制品。家长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依据考生平时的食量适当调整。
5. 选择颜色鲜艳的水果,
适当吃粗粮。
家长在准备食物时,可以选择颜色鲜亮的蔬菜和水果。绿色的叶菜、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香蕉等,颜色鲜亮容易带来愉悦感,同时也可以提神醒脑,为因考试而焦虑的考生带来一丝轻松。主食可以适当选用粗粮,如小米、玉米、燕麦等,可以健脾消积、润肠通便。但注意排便排气频率过高可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所以不可过量哦。
6. 把食量固定到合适范围。
每餐的食量可以提早形成一些习惯,整体上不建议全天摄入的总能量太高。摄入过饱,一方面可能会让血糖升高快,产生困意,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腹胀等不适感,影响考试发挥。相反,如果吃得过少,考生有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低血糖。考生们不要吃得过少,也不要吃得过饱,可以提前把摄入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基本的食量定好,每天更换不同的主食和菜品。例如,主食之一天是馒头、花卷,第二天换大小差不多的包子、饺子,第三天换量差不多大的米饭、面条。蔬菜的量每天都是一碗或者一盘,品种可以每天换着吃。
7. 加餐避免糖分高的食物。
有些考生可能需要在考试前加餐,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大量糖分高的食物,以防血糖升高过快产生困意。这也是很多考生刚吃了巧克力满血复活,过了一会儿就想打瞌睡的原因。含糖高的食物一般有面包、蛋糕、糖果、碳酸饮料、巧克力等。考生可以选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作为加餐适当食用。
8. 别刻意喝咖啡、茶提神。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考生们可能会考虑补充一些保健品或者依赖喝咖啡和茶来提神。其实,如果做到膳食平衡,保证饮食多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已经非常充分,完全不需要额外补充保健品。而咖啡、茶对考生的影响比较大,平时如果没有喝咖啡、茶的习惯,突然喝了之后可能会心慌、更紧张、影响夜晚睡眠等,反而影响考试发挥。考生还是尽量按照平时的习惯来。
9. 少吃生冷、冰镇食物。
高考期间天气比较热,考生们可能会想吃一些生冷或者冰镇的食物,但生冷的食物在卫生安全方面较难得到保证。温度过低的食物对胃肠 *** 性比较大,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家长们应优先考虑食物安全性,烹饪时把食物都彻底煮熟,防止不洁食物导致肠胃炎。天气炎热,吃点甜美的水果可以消暑解渴,但注意不可过量,更不可以用水果替代主食。
10. 根据需要选择助眠食物。
睡眠是安全的提神神器,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才会精神状态良好。除了心理放松,饮食方面有一些细节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睡眠。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吃过饱,不要睡前吃太多食物;另一方面,一些食物含有色氨酸,可以通过影响血清素及褪黑素的代谢改善睡眠,如粗粮、新鲜蔬菜及牛奶。此外,高脂肪鱼(含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的鱼类,特别是深海鱼)在改善睡眠方面也有一些效果,家长们在设计食谱时,可以考虑这些食物。
11. 适当饮水,合理运动。
天气闷热,容易出汗,考生切忌担心考试排尿而不敢喝水,要定时定量饮水,防止中暑。另外,考试期间时间珍贵,一些考生不愿意花时间外出活动,但在早晨和傍晚气温较凉爽时,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可以帮助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复习和考试高效率,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是事半功倍的好 *** 。如果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不建议特意安排剧烈运动。
祝各位考生
都能考出好成绩。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来源:作者: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