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到一条4.2斤野生大黄鱼,卖了1.5万元!”前天,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的一位渔老大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众多人的啧啧赞叹。
由渔老大王明明提供的视频中看到,捕获的这条野生大黄鱼“卖相”特好,通体金黄,红唇细鳞,体型修长。
据介绍,王明明父子俩前天下午驾船至离村不远的宁海湾横山岛附近撒网,昨天早上去收网时发现网里除了鲻鱼和梭子蟹,还有一条金灿灿的大黄鱼。
“野生大黄鱼本就不多见,而4斤以上的更是少见。”王明明的父亲王启福打渔40年,他说在近海已经很多年没有捕到这么大的黄鱼了,因为野生大黄鱼数量稀少,所以每斤售价高达4000元至5000元,一条三四斤重的野生大黄鱼,卖到上万元很容易,而且“有市无货”。昨天他们刚在朋友圈发消息,就被一位宁波的老客户以1.5万元抢先购走 。
据了解,眼下正是野生大黄鱼最肥美的季节,因为其量少而昂贵,被称为海里的“土豪金” ,越大越贵。一般野生大黄鱼一年只能长七八两,长速较慢,长到4斤以上的大黄鱼,估计需5年以上。
王启福表示,能捕获这样罕见的野生大黄鱼,这与我国近年来持续实行的伏季休渔制度密不可分,让渔业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休养生息。同时,宁波每年在象山港海域实施的数百万尾大黄鱼鱼苗增殖放流,也对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修复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浙江一渔民,捕了2450公斤野生大黄鱼,卖了957万元,为啥这么贵2022年1月14日,对于浙江宁波44岁的渔民林海平来说,是一个辉煌、令人难忘的好日子,这一天晚上他运气爆棚,一网捕捞了2450公斤野生大黄鱼,家人接到他报喜的 *** ,兴奋得夜不能寐,终于可还清家中这些年欠下的200多万元的债务了。
消息惊动了附近所有的渔民,村民们奔走相告早早等候在码头目睹这大黄鱼满仓的壮观景象,这是几十年难遇的盛大丰收喜悦,当林海平从船舱走出时,人群中传来一阵阵欢呼声,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野生大黄鱼被称为“水中黄金”,要知道这一网大黄鱼都是大哥级别的,大部分有2斤以上,小的也超过了一斤,更大的甚至超过了4斤,总共有2450公斤,卖了957万元!林海平因此一夜成名。野生黄鱼越大越值钱,在码头1斤左右的野生大黄鱼成交价每斤1200元左右,2斤的每斤售价2000元。
林海平16岁开始下海捕鱼,为了多捕鱼,几年前花了400万元打造的这艘渔船,因此欠下了200万元的债务,这次不但可以一次性还清,而且还有几百万元的余款,往后的日子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野生的大黄鱼为什么会卖这么贵?
1、稀缺性
①:捕捞困难。野生大黄鱼生长在我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等60米以下的深海区,风浪大捕捞十分困难。
②:生长慢。野生大黄鱼生长速度十分缓慢,而且个头越大长得越慢,1斤重需要2年时间左右,5斤重需要8~10年时间。
③:成活率低。大黄鱼小苗常常是其它海鱼、蟹等海洋生物口中的食用对象,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并不多;
④:资源濒临枯竭。近几十年,由于没有节制的过度捕捞,可供捕捞的地方越来越少,造成了资源濒临枯竭。
2、营养价值和附加值高
大黄鱼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硒。并有非常好的药食同源性,是一种优质的水生滋补保健食品。除此之外大黄鱼还有很高的附加值,鱼鳔可以干制成名贵食品“鱼肚”,又可制成黄鱼胶,为工业用高级胶合剂的原料。
野生大黄鱼生理特别,头部藏有两枚小白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生东南海中,其形如白鱼,扁身弱骨,细鳞黄色如金,首有白石二枚,莹洁如玉”。正是指的这两枚小白石,人们称之为“鱼宝石”,像石玉一般,用作手饰挂件品,如同石玉,价值昂贵。另外大黄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3、口感好
野生的大黄鱼肉质细嫩,无论是蒸着吃还是煎着吃,都非常美味,肉质像蒜瓣一样紧致,鲜香味十分浓郁,吃起来有嚼劲,不像养殖大黄鱼那样,肉质松软,鲜味比较平淡。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的区别
①:野生大黄鱼外皮颜色更黄,像镀了一层金一样通体呈金黄色,体形苗条修长,尾巴也长,身长是身高的3倍,色泽相对较亮;人工养殖大黄鱼由于活动范围有限,而且不愁吃,缺乏锻炼,体态肥胖,肚子大且圆,尾巴短,身长是身高的2倍,外皮金黄颜色很少,往往偏暗黄色或是灰白色。
②:野生大黄鱼头小,但嘴巴大,上下颌边缘处呈鲜艳红色,鳞片粗大,养殖的头相对要大些,上下颌边缘处颜色比较淡,鳞片小且光滑。
③:野生大黄鱼的营养价值比养殖的大黄鱼要高。野生大黄鱼的含水量比养殖的大黄鱼低,而粗蛋白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比人工养殖的大黄鱼高。
④:野生大黄鱼的口感比养殖的好鲜美,肌肉弹性和咀嚼性都要显著高于养殖的大黄鱼。
大黄鱼两款经典的做法
做法一:【香煎大黄鱼】
食材和配料:黄鱼、生姜、香葱、白糖、料酒、生抽、蚝油、大蒜、红辣椒、玉米淀粉
1:黄鱼处理干净,划一字刀,加入料酒抹匀腌制10分钟,生姜留少许切末,其余的切丝,香葱和红辣椒切碎。
2:热锅倒油,油至6成热加入姜片大火爆香,再加入腌好的黄鱼,转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锅底留油,盛出备用。
3: *** 料汁,碗中倒入生抽、蚝油和白糖,再加入少许清水稀释拌匀。
4:放入姜蒜丝大火炒香,再加入之前调好的料汁和煎好的鱼,将汤汁淋在黄鱼上,撒入红辣椒碎,转中小火,盖上锅盖焖煮三分钟,然后倒入淀粉水剂烧沸后装盘,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做法二:【清蒸大黄鱼】
食材和配料:黄鱼、生姜、大葱、香葱、红辣椒、豆豉蒸鱼汁
1:生姜洗净切片,香葱去根须洗净部分打结,另部分葱青折后切丝,红辣椒去籽切丝,大葱切丝。将葱青丝、大葱丝、红辣椒丝放入清水中浸泡至青葱卷曲捞出备用。
2:刮去黄鱼的鱼鳞,摘除鱼鳃、内脏和黑膜,用料酒抹一遍,然后肚子朝下摆在蒸盘中,将?结和姜片分散放在黄鱼背上。
3、将黄鱼放入蒸锅中大火蒸6~8分钟,具体时间长短视黄鱼大小而定,鱼大蒸制时间长,反之则短。
4、蒸好的黄鱼上面散入大葱丝、葱青丝、红辣椒丝三丝,热锅放入油烧沸后直接淋在鱼身上,最后将豆豉蒸鱼汁沿着黄鱼四周淋一圈即可。
雅倩有话说
由于野生大黄鱼具有稀缺性、营养价值高、附加值高、资源濒临枯竭等特点,市场供不应求,可以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有钱还不一定能够买到,常常有价无市,所以决定了它价格这些年一路高歌,并且居高不下。
957万元天价成交!宁波渔民一网捞起2450多公斤野生大黄鱼!“29年之一次,运气爆棚!”大家好!我是雅倩美食,一个厨艺爱好者,分享各种美味以及相关的故事,传递一日三餐的温暖,让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收藏、评论,谢谢您的阅读,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更大动力!
来源:宁波晚报
1月14日,无疑是象山渔民林海平的幸运日。当天22时许,他和船上的兄弟们在东海165—7海区作业时,一网捞起了数千公斤野生大黄鱼。
15日19时30左右,当他们满载而归回到石浦港东丰村三大队码头时,许多村民翘首以盼,甚至放起了烟花爆竹迎接他们。当160多箱金灿灿的野生黄鱼出舱上岸时,围观的群众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这壮观的一刻。
船老大林海平满脸喜悦,这是他29年之一次网到这么多野生黄鱼,“2022年开年的运气爆棚”。
渔船满载而归,鞭炮齐鸣欢迎
村民争先恐后拍照,记录这壮观一刻
当晚到港后,经过重新称重计算,这一网黄鱼几乎单条重量都在0.5公斤以上,更大的单条重量超2公斤,累计有2450多公斤。
据记者采访了解到的石浦当地野生大黄鱼批销行情,因为单条重量不一样,价格不一样。单条重量0.5公斤—1公斤的收购价为每公斤2600元左右,1公斤—1.5公斤的为每公斤4600元,1.5公斤—2公斤的为每公斤6600元。
当晚,经过与四家批销商商谈,对方最终以957万元的总价收购了林海平捕获的这一船野生大黄鱼。
消息传开,成交价近千万元的天价让当地渔民羡慕不已。
72岁的老渔民林永法说,最近30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一网捕获2450多公斤野生大黄鱼的盛况,而这个成交价也是创纪录的。上世纪80年代末期曾有江苏渔民一网捕获9000多公斤的历史,后来就再也没出现过这么多的量,最多也就是1000多公斤。而他自己曾在1976年一网捕获过32000公斤的野生大黄鱼,那时野生大黄鱼很多。
石浦当地的野生大黄鱼批销商黄道兵告诉记者,15号下午,他刚刚才以100多万元的价格收购了450多公斤的野生大黄鱼,也是一个船老大一网捕获的。他说,这是象山每年禁渔、增殖放流的效果。
象山渔业捕捞协会会长黄根宝表示,现在渔民捕获数千斤的野生大黄鱼还只是个别现象,他期待着伏季休渔、蓝色护海的海洋资源保护行动能长期坚持下去,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的渔民一网捞起数千斤野生大黄鱼。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陈佳雯 石保青 贺林汕 梁双琴
一条鱼卖4.2万!浙江渔民捕到“海中黄金”,野生大黄鱼这么贵?去年,浙江渔民捕到野生大黄鱼的消息频繁上“热搜”,特别是今年春节迁徙,象山的一名渔民更是出海捕到了4900多斤的野生大黄鱼,一网就赚了近千万元,实现了“财富自由”,这也让很多人好奇,为何浙江海域总会有野生大黄鱼被捕捞到呢?为何一条鱼能卖这么贵呢?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又有一名浙江渔民也捕到了一条野生大黄鱼,而这条鱼的重量达到了7斤多,更是在上岸后之一时间,就被一名“土豪”以4.2万元的价格买走了。算下来,这样的一条鱼,平均一斤可以卖到近6000元,不得不说,民间称野生大黄鱼为“海中黄金”,这也是一点不为过了。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事实上,野生大黄鱼的“身价”,这几年才开始被“炒上来”,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中期的时候,野生大黄鱼更是一度只能卖到几分钱一斤的价格,而且即使这么便宜,在当时,也是仍然因为捕到的鱼太多,供大于求,导致很多被捕捞上来的野生大黄鱼都腐烂成为了肥料。
可以说,如果70年前的人穿越到今天,看到一斤数千块的野生大黄鱼,一定会后悔,自己“暴殄天物”,不知道它的身价竟然可以在70年后达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那么,野生大黄鱼究竟为何这么贵呢?
野生大黄鱼,是一种生活在近海中低层水域中的鱼类,并不是我国的都有物种,在亚洲的很多国家沿海地区也都有分布
上世纪50年代之前,尽管早从古时起,人们就喜欢吃大黄鱼,不过,它们的数量却仍然很多,人们的捕捞也不会对它们造成灭绝的风险。
不过,后来伴随着沿海渔业的发展,这也导致短短20年的时间里,野生大黄鱼的资源就由丰富变成枯竭了,等到1974年的时候,我国东海海域中的野生大黄鱼,基本上已经变得难得一见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为捕捞对于野生大黄鱼的危害是多么严重。
说起来,民间有一句话叫“物以稀为贵”,当一个东西开始变得稀有的时候,这也意味着,它的“身价”要开始升值了,野生大黄鱼也是如此,从三个世纪末开始,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就连连攀升,一直到今天,早已经成为了普通人家很难消费得起的美味。
那么,既然野生大黄鱼已经濒危了,为何我国浙江还能捕到这么多呢?
说起来,野生大黄鱼如今种群资源的恢复,主要与上世纪末以来,我国为了保护野生大黄鱼,展开的相关保护工作有关,比方说每年固定的休渔期,这些都可以让包括野生大黄鱼在内的很多物种,都可以得到很好地休养生息。
自然,人为捕捞减少了,野生大黄鱼的数量也就慢慢恢复了,此外,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开始搞野生大黄鱼养殖,而且为了帮助野生大黄鱼数量的恢复,也会每年都投放鱼苗,自然,时间久了,海里的野生大黄鱼也就越来越多。
至于为何我国浙江地区近年来,经常有很多渔民靠野生大黄鱼发财,这其实是因为本身浙江所在的海域,就是野生大黄鱼主要的栖息地之一,自古以来,这里的野生大黄鱼资源就是非常丰富的,自然,时有渔民捕捞到野生大黄鱼也就不奇怪了。
那么,野生大黄鱼的种群正在恢复,大规模捕捞真的好吗?
因为如今野生大黄鱼的“天价”原因,这也让很多渔民出海捕鱼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可以捕到野生大黄鱼,对此,很多专家也都表示了担忧。
因为如今人类的捕鱼设备和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如果在事先搞清楚野生大黄鱼主要聚集点的情况下,直接去到那片海域进行“围捕”,那么,很有可能刚刚恢复的野生大黄鱼资源,也会重新枯竭,这样一来,也就得不偿失了。
拿今年春节前,渔民一网捕到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来说,这就是他直接在野生大黄鱼越冬场进行捕捞的结果,而在捕捞上来的这些野生大黄鱼中,有很多都是可以产卵的鱼,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实际上被捕捞的,已经远远不止4000多斤野生大黄鱼这么简单了。
所以,有关专家也呼吁,希望可以尽快出台有关制度,好好保护野生大黄鱼资源,避免它们再一次因为人类而濒危,甚至彻底灭绝。对此,你怎么看?
7斤野生大黄鱼卖出4.2万天价,“东海无鱼”是真的吗?专家解读来了宁波渔民捕获一条7.1斤的野生大黄鱼,卖出4.2万元天价的新闻日前刷爆了朋友圈“。打渔40年,还是之一次捕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渔民王启福说。同样在今年1月,象山渔民一次捕捞近5000多斤野生大黄鱼,以957万元的价格成交的消息在各大媒体平台登顶头条。
而与此同时,“东海无鱼”的说法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孰对孰错,到底是怎么回事?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汪振华副教授就此进行解读。
拖网渔获中的大小黄鱼对比,左侧为小黄鱼,右侧为大黄鱼
汪振华表示,“东海无鱼”并非是东海里没有鱼,而是指的整体产业情况,在东海仍然有着数量庞大的小型和低龄鱼类,但是像大黄鱼、小黄鱼这样经济价值高的鱼类,近年来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资源量锐减,从而导致从数量上看,鱼的总量不少,但却无法支撑起相应的渔业产业,因此应该用“东海无渔”的表述更加准确。
当前出现的“一网捞千金”的情况,是在 *** 增殖放流30年和严格渔业管理多项举措下的显著成效,但汪振华也提出担忧:“大黄鱼的产量成也在‘网’、衰也在‘网’,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了解大黄鱼的价值,但也导致在利益驱动下高密度网具的过度捕捞,如果形成淘鱼热,野生大黄鱼难逃被一网打尽的命运。”
过度捕捞对东海的鱼类资源和海洋生态有很大的影响。汪振华表示,小黄鱼的“性早熟”就是典型表现。对比60年前同样龄期内的小黄鱼性腺成熟比例发现,小黄鱼的性成熟时间由原来的2-3年提前为7个月,同样发现大黄鱼、鲅鱼、墨鱼等东海海产品也出现了大面积“性早熟”倾向。
小黄鱼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有生殖策略上的基因表达,在经历了帆张网、拖网等渔具的高强度捕捞后,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其他小型饵料生物因缺乏大个体和高营养级的捕食者,会逐渐呈现生物量增加的现象,从而给小黄鱼等经济资源的剩余群体传导“饵料充足”的环境信号,于是它们在基因层面做出调整开始提前繁殖,形成了“性早熟”的现象。
“从海洋经济角度分析,小黄鱼‘性早熟’的现象虽然利于种群的延续,但会导致鱼卵质量下降、体型变小,并且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导致了产量骤减,这很难帮助渔民增产增收。海洋生态方面,在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小黄鱼需要与浮游动植物主导的能量循环初始阶段进行有效对接,否则营养过度集中在初始环节,不利于消减富营养化和赤潮现象。”汪振华说。
目前,汪振华所在的上海海洋大学近海栖息地修复团队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探索构建大陈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待海洋牧场建设问题。与传统捕捞的无节制相比,海洋牧场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产出模式,解决东海鱼类资源小型化、低龄化、“性早熟”的问题,在实现渔业增殖、产业增长的同时,恢复健康的局地生态系统功能,并辐射到邻近海域。“自然界是很神奇的,海洋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渔业资源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保持合理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就能解决面对东海无渔的尴尬处境,大小黄鱼也不会一直‘早熟’,还能回到正常的生长周期。”汪振华说。
(傅文婧)
(东方网)
5斤多重!宁波渔民又捕到一条野生大黄鱼,妥妥海上“土豪金”来源:宁波晚报生活号
4月20日早晨,
宁波象山县渔山岛一位渔民
意外捕捞到一条5斤多重的海上土豪金,
很快这条野生大黄鱼
很快被人以2.5万元的价格收购。
“大黄鱼是在渔山岛码头附近的人工渔礁上捕到的。”当地一位渔民告诉记者,当天早晨,3位当地渔民用流刺网在渔山岛码头附近的人工渔礁捕获了这条重达5斤的野生大黄鱼。从渔民发给记者的视频来看:这条野生大黄鱼形体修长,金光闪闪。
渔民将捕获野生大黄鱼的消息发在了朋友圈,很快,这条野生大黄鱼被象山石浦一位鱼贩买走,价格为每斤5000元,共计2.5万元。
小时记者稍微梳理了一下,光是最近,舟山渔民也捕捞到5斤重的野生大黄鱼。
前几天,有渔民在舟山嵊泗县枸杞岛附近海域捕获3.66斤野生大黄鱼。
而在3月28日,舟山一条钓鱼船在洋鞍大桥附近钓起了一条重达2.6公斤的野生大黄鱼,卖出了2.2万的价格。当天,这艘船共钓到三条野生大黄鱼,分别是2斤多,3斤多和5斤多。
联系到去年11月,奉化渔民在东海捕捞上千斤野生大黄鱼说,据浙江海洋大学王曙光教授介绍,现在东海海域环境在变好,大黄鱼资源得到一定的修复,像这样超过3斤多的野生大黄鱼,算野生里比较大的。
来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羡慕的眼泪从嘴边流下!总价值超百万的东海野生大黄鱼今天到港上岸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唐旭锋 通讯员 王林威
三天前(11月27日)上午,宁波奉化区莼湖的两组双拖渔船在海上意外捕获1500多斤野生大黄鱼,每条重两到四斤,按目前每斤600元的市场价,这批东海“土豪金”价格超过百万。
今天中午12点半,记者来到中国之一渔村——桐照村码头,此时的码头很是安静,在码头边,十余位搬运工已经准好准备,迎接这批野生大黄鱼的到来。
约10分钟后,运载着36箱野生大黄鱼(约800斤)的12015—12016号渔船从海上回来了。码头上等候的人群沸腾了。一位码头搬运工人兴奋地说:“老板捕到鱼,赚钱多了,我们的工资可能就会提高,会上涨啊!”
当渔船缓缓驶入码头,并且停稳后,渔船主林老板将早已准备的烟花搬上船头,庆祝丰收。
“太开心了,这是我20多年来的之一次。”林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以前一网下去也就几条,最多十来条。”
与此同时,船上的渔民和岸上的搬运工人们开始忙活起来了。他们分工协作,一箱箱装满东海野生大黄鱼的鱼箱从船仓经过滑板,再被工人们搬上码头。
码头异常热闹,许多人都来目睹难得一见的场景,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记者最后采访了统一收购这批黄鱼的渔商林杰。
林杰说,按照黄鱼的规格,估计这批鱼的价值在80万到100万左右。“目前已有不少预定了,我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这几天应该就会卖掉。”林杰说。
这批黄鱼这么多,会对黄鱼价格产生波动吗?
“不会,不会,这个野生大黄鱼,没有需要的人,再便宜也不要,有需要的人,贵一点也要。”林杰回答道。
在现场,已经有不少顾客来到码头,认真挑选自己心仪的大黄鱼。
一位顾客表示,自己买去打算送人,这批鱼颜色金黄,而且鲜度很好,刚刚捕获才三天,“非常珍贵,正宗野生的。”
随后,记者跟随林杰来到他的仓库。工人们将这批黄鱼再次进行称重分装。其中一位围观的村民挑选了一条体型较大的黄鱼进行称重,足有3.56斤重,比43码鞋子还要大,放在长60公分的鱼箱里,一点都不浪费空间。
据悉,另一组幸运捕获约700斤的野生大黄鱼的浙奉渔15009—15010将于明天返回桐照码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运气爆棚!一网捞2450公斤黄金龙,957万天价成交,为啥这么贵?中国人喜欢吃鱼,过年的家宴上必须要有一条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期望。当然鱼肉营养成分也比较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磷脂,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来食用。鱼类应该可以算作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了,恐龙从哪里来?人类从哪里来?所有的脊椎动物起源都可以追溯至4亿多年前的硬骨鱼,它们弃水登陆,开创了如今的现如今的盛世。
现如今鱼类栖息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域中,江河湖海都有它们的身影,当然有些鱼类种群数量众多,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虽然可以食用,但是由于肉质或者鲜美程度不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价格上比较低廉。
而有些鱼因为鲜美被人类大量捕捞,最终导致数量大减,因此价格上也非常昂贵。例如著名的长江三鲜:刀鱼、鲥鱼和河豚,因为人们的过度捕捞,野生的个体已经很少见了,等待十年之约一到,看是否还能看见它们的回归。
在海洋中也有很多珍贵鱼类,例如黄金龙,大家通常称它们为大黄鱼,当然我们经常吃的大黄鱼大部分都是养殖的,而对于野生的大黄鱼比较少见,因此价格昂贵。
近日根据媒体的报道,来自宁波象山的一位船老大捕获了一船野生大黄鱼,总重量在2450公斤,经过与四家批发商的洽谈,最终对方以总价957万元收购了这批野生大黄鱼。
这不禁让一众小伙伴们目瞪口呆,这就一夜暴富了?野生大黄鱼怎么如此昂贵,简单来计算一下,大约是3906元一公斤。要知道这还是批发价,如果放到市场上或者进入高档的酒店,价格可能会翻倍,要想吃一条两斤重的野生大黄鱼还不得近万元?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捕捞的野生大黄鱼个体都比较大,总数量大约是3000多条,总重量2450公斤,那么每一条平均大约是0.8公斤,接近两斤,野生大黄鱼这个重量已经算比较大了。
在2021年的9月28日,同样来自象山的一位渔民,出海捕获了一条重7斤的野生大黄鱼,这更罕见,按照预估价,这条7斤重的野生大黄鱼可以卖到3.5万元,同样算是天价。
野生大黄鱼为何如此昂贵?
大黄鱼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石首科,顾名思义就是它们的头里有一块小石头,小黄花鱼的头内也有,这大家应该都知道。大黄花鱼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在我国的黄海和东海区域都是大黄花鱼的栖息水域,尤其喜欢靠近海岸线活动。因为外观上的金黄色,因此大家把它们称之为大黄鱼或者黄金龙,其实正如其名,现在市场上的野生大黄花犹如黄金真的是非常昂贵了。
野生大黄花鱼的昂贵有两个主要原因:
01、野生大黄鱼非常稀少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黄鱼、小黄鱼、刀鱼以及墨鱼被称为四大海洋渔业,是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种,每年都能捕捞10-20万吨,但是随着不断的发展,人类猎捕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黄鱼被过度捕捞,无论大小个体都被捕捞上岸,最终导致大黄鱼数量的锐减。
除此之外,近海海域尤其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海水污染也导致野生大黄鱼数量减少。实际上鱼类的繁殖能力是很强的,野生大黄鱼的产卵量有数十万枚,但是它们的生长速度太慢了,赶不上人类的捕获速度。野生大黄鱼长到400克左右至少需要8个月的时间,需要大约3年的时间能长到2斤以上。
由此可见,这一次可以捕获2450公斤的野生大黄鱼,真的是好运气,就像他采访时所说的那样,自己打鱼29年,这是之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真的是运气爆棚了。
二、野生大黄鱼肉质鲜美,营养物质丰富
无论再怎么稀少,人们对野生大黄鱼的追捧,主要还是内因,就是它们肉质鲜美,营养物质丰富,并且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算是很好的美味佳肴,并且野生大黄花鱼还兼具药用价值。
虽然目前我国有非常成熟的大黄鱼养殖产业,但对于野生大黄鱼的追捧还是存在的,这一次2450公斤的野生大黄鱼被958万元天价收购,等到它们真正流入市场,价格至少要翻倍的。
说在最后
对于野生大黄鱼现在来看算是有价也有市,但是随着发展,人们继续加强对野生大黄鱼的捕捞,最终就会出现有价也无市的局面,最终就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被人工饲养的大黄鱼所替代。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 *** 侵删。
估价400万,卖了900万,一网下去捞上来一座别墅,网友直呼吃不起你敢想象一条鱼能卖出400万的天价吗?
同样是鱼为什么野生的能卖出百万天价,人工养殖的却无人问津吗?
对比图
2022年1月15日晚,宁波象牙石浦东门渔村三大队码头鞭炮齐鸣、礼花齐放,热烈庆祝浙象渔31088船成功到岸。
据悉31088号渔船在东海作业时,一网下去捕获4000多斤的野生大黄花,船上的渔民之一时间将这一好消息反馈回来,大家高兴得手舞足蹈、议论纷纷、都想目睹这千载难逢的时刻。
晚7时左右渔船到岸,160多箱金光闪闪的大黄鱼出现在大家面前,等待多时的围观群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壮观的一刻。
欢迎仪式很隆重!
此次捕到的野生大黄鱼,平均每条约重两斤,个头大的达到了四斤,网友调侃这捕的不是鱼是一网黄金。
渔船外翘首以盼的批销商们看上去也很兴奋,不时地摸摸自己的口袋,恨不得立马掏钱拿下。经过2个多小时商谈,四家经销商联合出价957万,成功拿下这批大黄鱼,高兴的都合不上嘴了。
网传野生大花鱼价格表
一两到三两的野生黄花鱼,大约100元/斤
三两到五两的野生黄花鱼,大约300元/斤
一斤左右的野生黄花鱼,大约1000元/斤
两斤以上的野生黄花鱼,大约2500元/斤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民国时期上海俗称十两重的金条为“大黄鱼”了,两者的价值是匹配的,有过之而不及呀。
十两大黄鱼
据船老大林海平说这是目前他捕鱼生涯中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了,29年来的之一次,简直是运气爆棚。
无独有偶网传2015年福州连江县定海村一渔民捕获一条重约160斤的野生大黄鱼,野生、160斤、大黄鱼,这三个词连在一起,简直就是 *** 裸的炫富,这个渔民捕获的不是鱼,而是一套房子。
听闻有如此之大的野生黄花鱼,土豪们纷纷而动最终以400万的价格成交,这个价格当年能在北京买套三居室了,堪称鱼中黄金了。
15年北京房价
为什么这么贵呢?
原因很简单,在50、60年代,渔民用一种敲罟的方式,通过敲击竹竿等方式敲击水面,把鱼震迷糊后驱赶进渔网,敲罟威力巨大,引起大黄鱼脑袋内两块耳石共鸣,处于一个昏死的状态翻肚皮飘上来。
破坏了生态环境,到现在没有恢复元气
大黄鱼由于害怕声波,鱼子鱼孙都落入网中,即使人们把幼鱼放生也会因为水里水外的压力落差死于非命,如此竭泽而渔的敲罟行为,被大量的渔民效仿,随之而来的就是东海大黄鱼的资源一蹶不振,至今也没有恢复。
物以稀为贵,加之野生黄鱼的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虽已实现人工养殖,两者的价格却相差百倍,野生的黄花鱼俨然成为了有钱人才能吃得起的富贵菜。
随着天价野生黄花鱼的频频出现,一个竭泽而渔所造成的恶果,导致本来随处可见的美食成为有钱人的专属,实属可悲。
如果回到那个石首泛滥的年代,劝说少捕捉说不定能弥补过来呢,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这人间美味,岂不更好!
所谓是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脂膏兼饲犬,长大不容身,筒桶相沿久,风雷肯为神,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对此大家怎么看,换做是你,愿意为美味的黄鱼买单吗,欢迎交流讨论!
渔民一网下去捕获1500多斤野生大黄鱼 价值近百万央视网消息:近日,东海渔场传来好消息。27日,浙江奉化的两组双拖渔船,一网下去,捕获1500多斤野生大黄鱼,总价值近百万元。两天以后,运载着野生大黄鱼的渔船回到码头。
渔船主表示,这是她20多年来之一次遇到这么大鱼、这么多,平时一网里最多有一两箱,少的时候就一两条。
渔船停稳后,一箱箱装满东海野生大黄鱼的鱼箱从船仓经过滑板,再由工人们搬上码头。这批大黄鱼每条重量在2—4斤,共600多条,装满了50多箱。按照目前野生大黄鱼每斤600元的市场价计算,仅这一网就价值近百万元。大家都来围观这难得一见的场景,人群中,最忙碌的就是统一收购这批黄鱼的渔商林杰。
随后,记者跟随林杰来到他的仓库,工人们将这批黄鱼再次进行称重分装。其中一条体型较大的黄鱼进行将近三斤六两。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东海渔业资源枯竭,带鱼、黄鱼、鲳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萎缩。2020年是东海伏季休渔的第26个年头,今年之一批渔船开捕以来,渔民们都说鱼多了,生态资源有了恢复迹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