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o先给大家普及下,香港脚不一定指臭脚,香港脚指的是足癣,脚部由真菌感染,中医称为脚气,症状为脚臭,脚痒,脱皮,水泡等。
那么香港脚的英文可以直接翻译成‘Hong Kong Foot’吗?答案是不可以。正确的英文为:athlete's foot. athlete表示运动员,运动员的脚往往是出汗最多的,很容易得香港脚。所以如果你有脚气/香港脚,你可以说:I have athlete's foot.
注意,foot是脚的单数,feet是脚的复数。英文里有三个常见的名词单数变复数是使用的-oo-变-ee-的规则,除了脚foot,还有:1.牙齿tooth,复数为teeth; 2. 大鹅goose,复数为geese。Everyone has two feet. 每个人都有两只脚。但是在表达香港脚的时候,咱们用单数athlete's FOOT.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的表示‘臭’的表达:
1. 口臭:have bad breath. breath表示呼吸的时候是可数名词,很紧张的时候:Take a deep breath. 做一个深呼吸;表示气息的时候是不可数名词;口臭就是气息很差,所以用bad breath. 你有口臭:You have bad breath. Bingo没有口臭:Bingo doesn't have bad breath.
2. 身上臭: 用动词 *** ell即可; *** ell本身表示‘闻’:It *** ells good. 这个闻起来好香哦;但是也可以直接表示身上臭:You *** ell. 你身上有异味;I just had a 10-hour flight. Of course I *** ell. 我刚刚坐了十小时飞机,我身上当然有味道;当然,你也会听到老外说:You *** ell bad. 你闻上去很不好,也就是你身上有臭味。
3. 各种臭味,比如脚臭:用动词 stink即可:Your feet stink. 你的双脚好丑;My dad's socks really stink. 我爸爸的袜子真的好臭。
4. 水平臭,用动词 suck 即可;你的水平真的好臭:You really suck. 如果想要表达出具体某个方面的水平臭,再?一个at__即可:You suck at basketball. 你的篮球水平很臭;Bingo really sucks at cooking. Bingo的做饭水平真的好臭。
* 在口语里,stink也可以做俚语意思表示水平臭,所以刚刚那几句话也可以直接换成stink : (1) You really stink. 你的水平真的好臭;(2) You stink at basketball. 你的篮球水平很臭;(3) Bingo really stinks at cooking. Bingo的做饭水平真的好臭。
5. 脾气臭,用形容词:bad-tempered. bad表示不好的;temper表示脾气;再加-ed就组合成了新的形容词坏脾气的=脾气臭的。例句:My dad is really bad-tempered. 我爸爸脾气很不好很臭。 当然,你可以不用形容词,用名词:My dad has a bad temper.
学会了吗?如果你觉得Bingo教的内容实用地道,麻烦点赞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期待大家一起加入跟我学英语的大家庭。
会不会有?#真菌感染《热血无赖》会不会传染脚气呢?教授来科普一下。
《Sleeping Dogs》(睡狗)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香港,玩家将扮演一名警察沈伟。那么,沈伟会不会因为在香港工作而患上香港脚呢?香港脚其实就是脚气,主要是由于香港的潮湿天气和闷热环境,给真菌提供了生存条件。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就容易被感染,导致脚脱皮、起泡、瘙痒等症状,也就是所谓的“香港脚”。
因此,像沈伟这样的邋遢男人很有可能患上脚气。如果不幸患上脚气,也不用太过担心。可以每天在患处喷1次联苯苄唑溶液,连续使用4周,这样可以有效治疗脚气,让你更加自在地穿梭于香港的霓虹灯下。
专家说现在新冠毒性很低,危害性小。樊登说:这次病毒很可怕,大家一定要小心。
前央视的著名主持人樊登在社交网站上发文官宣自己的父亲因为新冠去世。
樊登提醒大家一定要关注老人的血氧饱和度。
他的描述里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细节:老年人得新冠不一定发烧,而且呼吸都正常,这个时候并不意味着老人安全。
老人不发烧是由于免疫力低,免疫系统没有作出反应,所以新冠时反而不发烧。
按这个道理可能免疫系统比较弱的婴幼儿也可能会出现被感染不发烧的状况,这点值得大家注意。
最后樊登指出"这次病毒很可怕,大家一定要小心。"
作为公众人物公开喊话这次病毒确实可怕无疑甩了新冠低毒论者一巴掌。
专家说90%以上没有症状,然而全网都在问:为什么我们这么痛苦?
12月7日放开后,久未露面的各路专家纷纷跳出来成为全民心理 *** 师,撩拨起社会盲目乐观情绪的同时,将病毒宣染成感冒,反复强调90%上的人无症状。
特别是张文宏还发表了一篇论文力证98%感染者为无症状。
然而事实是北大医院王广发主任指出从北京感染情况看绝大部份感染者有症状。
民众也普遍反应高烧,头痛,咳嗽,有些烧到冒烟,痛到头裂。
越来越多人体味到各种酷刑:接着越来越多人体味到小刀割嗓子、水泥封鼻孔、无麻醉开颅、电钻眼珠子、闸刀剐腰子、喉咙吞宝剑、 *** 坐榴莲。
这诸多滋味让一些人痛骂:谁说的9成以上没症状?
然而,关于无症状这件事也并非是专家胡说,他们的证据来源于封控时代的方舱实践。
我们可以看到那时住过方舱的感染者大多状态良好,绝大多数真没症状。
一个在方舱工作过的的医生见证了这个事实:在方舱工作了55天,每天交班发烧的只有2%左右,大部分人没有不舒服,咳嗽的人都很少。
放开之后,不仅民众疑惑了,连这医生也疑惑了:怎么一放开,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家人个个高烧肌肉酸痛头疼头疼嗓子痛?感觉好邪门。
其实,也没什么邪门,这是封控时早发现,早治疗的结果。
只是专家没过脑将早干预的数据当成自然发展数据,他们没想过人为干预的数据可能并不会反应真实状态,因为放开后没了核酸,等人们发烧了才知道自己感染了。
其实广州近二十万感染零死亡以及传染速度也是早发现早治疗的结果。
只是这失真的数据被当成了放开的理由,结果被无情的病毒狠狠甩了一大巴掌。
?专家说新冠主要对老年及基础疾病患者才具有一定危险性。
然而这些天纷飞的讣告中除了大批年老的学者院士,也有不少青壮年,甚至是儿童。
昨天某著名国外医药巨头上海区主管陈可杰,40多岁,没有基础疾病,托关系进入ICU后再也没有出来。
虽然他的去世是对特效药的一种无情讽刺,而更深的意义是提醒每个健康的青壮年对病毒保持敬畏。
刚刚,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蒋华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15点54分在上海逝世,终年57岁。
57岁的院士英年早逝令人惋痛,他是这两天第8个因病去世的院士。
诸多案例让人们意识到新冠并非一定只针对老年人痛下杀手。
事实上香港数据显示对40到60岁的中壮年同样巨有杀伤力,死亡率达到万分之8左右,儿童一万个感染者有一个永远离开爸爸妈妈。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感染的逝者各年龄层都有,有身体健康的山东10岁儿童,广西小学生,有37岁的运动员,32岁的博士,23的研究生因感染去世,28岁的程序员,40多岁的临床医学主管。
确实,他们数量不多,概率很低,但问题在于新冠就像一个神经病,从没套路充满了不可预测性。
这种不可预性其实早让人们感觉不可思议,身体强壮健康的症状不一定轻,而平时身体虚弱的并不一定重。
我河北的客户一家感染大多高烧疼痛难熬,奇怪的是他老公肺癌症状却非常轻微。
在我看来这种病毒可怕性不在于超级传播力,而是可怕在不可预知性,谁也不知道自己属于99,还是属于那不幸的1。
专家说新冠就是新冠感冒,失去10岁女儿的妈妈痛呼:我希望你们重视新冠,不要被骗了。
广西贺州一个四年级学生才10岁的孩子新冠阳性,17日突然高烧惊厥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妈妈讲述本月13号孩子在学校感到不舒服,接到老师 *** 后把孩子送到卫生院检查阳性,随后医生开了药。14号发烧39.5,吃药退烧。15号一切正常,16号身体酸痛,吃了布洛芬止痛药。17号突然翻白眼,打救护车抢救无效离世。
这位失去女儿的母亲在家长群里疾声痛呼:"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不要相信说新冠不严重,我已经失去一个女儿了,我希望你们要重视新冠,不要被骗了,受着我现在的痛。"
(注意:10来岁的孩子免疫力低下,大家万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有?大?人?陪?伴?,?时?时?监?测?温?度?,?观察身体状况,?希望各位不要小瞧了新冠的并发症,出现以下情况的儿童请及时就医:
- 呼吸困难;
- 持续的胸闷或者胸痛;
- 意识模糊;
- 一直睡不着或者睡了不容易醒;
- 皮肤苍白,口唇发紫;
- 对小于 3 月龄的婴儿,如出现发热症状,需立即就医。)
我们无法体味这位妈妈心被揉碎后的痛,她付出巨大的代价提醒我们:不要被骗了,新冠很严重,新冠不是感冒。
这位妈妈所说的不要被骗了意味深长。
我相信钟老能体味到这位妈妈的痛苦,也能感受到不要被骗了之中蕴含的强烈愤懑。
不知道钟老看了这个新闻有什么感想,有没有觉得一味宣传低毒化一味感冒论是不是也是一种伤害。
当然钟老的本意是为减轻民众恐惧感。
然而现在从情绪面来讲根本没必要担心谁会恐惧病毒,现在比恐惧危害更大的是盲目乐观和漠视病毒,对病毒掉以轻心才是现阶段更大的危害。
现在我看到周围许多人认为总会阳的,出门口罩不戴了,阳了的四处乱跑。
还有的孩子阳了,父母并不担心,喂几粒药扔家里自个上班去,更有些干脆让孩子一个人住酒店。
在不少人看来新冠就是一个感冒吃几粒药就好了。
这些人胆子太大了,本质内就是对感冒论的认同,认为就一小感冒,周围的人都没事。
这就是感冒论洗脑的后果。
虽然病毒毒性是低,但许多都是因感染而高烧惊厥而逝,什么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真碰到万一了那真是痛不欲生。
我相信这位失去10岁女儿的妈妈痛呼:不想被骗了这一巴掌会令许多人 *** 辣的痛半年。
?专家说99.5的人不用去医院,言下之意是不会造成医疗挤兑,结果寒风中四处摆长龙,医院一床难求,ICU成为检测个人实力的精密仪器。
说到底这是专家们低估了病毒的传染力,曾光说预估之一轮感染10~30%,结果疫情海啸远远超过疾控专家预估。
北京半个月就超过放开许久的台湾省。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薄涛介绍,青岛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人-53万人,明后天会在此基础上以10%增速增加。
这是首个大城市公开提及的感染数据,这个数据很吓人,青岛一千万人口,一天新增50万例,由此推算北京十几天达峰值意味着每天近百万感染量。
事实上百度感染数据显示深圳一天达到惊人的114万。
由此推算全国一天感染量数以千万计。
这三年来好像没有哪一个国家一天增长这么多,美国3亿多人这三年感染数量最多的一天也才140多万。
按我们现在这个感染速度岂不是一下就超越了别人三年走过的路?
这超大海啸之下没人能幸免,医务人员纷纷倒下,而病人汹涌而至,说不造成医疗挤兑的成了一个笑话。
为什么我们感染速度这么快?为什么远超专家预仿,其原因是专家生搬硬套国外以及广州封控时的数据。
他们没考量到国外三年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已经形成免疫屏障,所以传播速度相对慢,而广州数据是严防死守人为阻断减缓传播速度后得的失真数据。
一放开,对于病毒来说我们相当于一块可以肆意飞翔的处女地,传播之路通畅无阻,病毒宛如决堤的超级水库一泄万里。
预估失误造成的后果便是一药难求,求医无门。
而这种代价大部分由普通民众分享。
这时候民众番然醒悟:原来专家说的99.5不用去医院似乎是对的,因为去了也没用,一床难求。
说到这让我想起胡锡进老同事,人民日报杨良化老记者。
作为人民日报的功勋老记者之一天入住朝阳医院,因为病人爆满而没有床位,他难受得在冰凉的地上打滚。
最后只能在急诊室等床,在亲友努力,报社领导百般求人协调,医院童院长亲自过问下,到次日凌晨两点才入住ICU抢救,但最终一语成谶,他固执实现了封控不如死的誓言。
名记就医如此艰难,上海著名国外医药巨头上海区主管陈可杰也是托尽关系才进入ICU。
你叫普通人拿为什么去和这些精英们争床位争lCU?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医疗系统对精英们都挤兑的时候,对于普罗群众更是无情的踩踏。
有些幸运的拼命挤进了ICU,费用又是个大问题,西安28岁的程序员进ICU抢救却无力承受昂贵的费用不得不向水滴筹求助。
毕竟体外肺一开机就是5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四天近二十万的费用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真实的医疗挤兑。
对于大多数人都没有强大社会资源,没有"童院长"铺就绿色通道,在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下,那只病床离普通人很是遥远。
有人说无论是封控派还是开放派每个人捍卫的并不是真理,而是自己。
只是底层的人永远连自己都悍卫不了,只能被时代洪流裹挟随波逐流。
在如今的无序中。
别说病床,就连一粒退烧药都成了许多许多人难以解开的结。
我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妈妈在街道上崩溃嚎啕大哭,原因是女儿高烧买不到药。
她跺着脚嚎哭着向天叩问:为什么买不到药,你告诉我那里才有药。
满街没有人能回答如此艰难的问题。
回答她的只有嘈杂的车鸣,以及身后发出嘲笑的广告牌,广告牌上异常清晰写着:面包总是有的。
由此可见不少人与药的距离并不比与病床的距离近多少。
至于底层与lCU的距离,那更是永远那么远,那距离远到是生与死的距离。
这位妈妈向天叩问:到底那里才有药宛如一巴掌甩向社会,甩向那说不会医疗挤兑的专家的脸。
?放开半个多月,专家的脸被打了一遍又一遍,然而他们继续在推理着疫情推销着药品,他们的观点依然在模棱两可中来回横跳。
有人说张文宏的即将走出疫情,李兰的胜利在眼前,张伯礼的今年是个团圆年都是美好愿景,都是给予民众的一种心理慰籍。
但民众需要的不是心理 *** 师,民众需要的是说真话做实事的良心专家。
民众需要的是有前瞻性的专家,许多许多人并不反对放开,但反对无序的没有准备的放开。
我们以为有这么多专家在便会有无数预案在,我们以为有这么多专家在一切会考虑周全,至少不会缺医少药。
然而,现实狠狠甩了一巴掌。
如今我们只能寄希望国家强大的纠错力及强大的生产能力,相信药品可以很快充盈市场。
而对于这些只适用于心理 *** 的专家。
民众始终不再抡起这一巴掌。
因为民众累了再也抡不起那肿胀的胳膊去甩那悲哀的巴掌。
然而,历史会记录曾经的点点滴滴:阳过了短时期不会再阳,连花清瘟可以保证有效,要相信科技特效药就是科技,积小步不停步,我们绝不是躺平??
即使民众无力再抽,历史迟早会给一些红光满面者一个扎扎实实的巴掌。
当然,我始终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香港急救999是免费的,太方便快捷了香港急救服务堪称世界一流
因为扭伤了,首次使用了香港的999紧急求助服务,太方便快捷了。因为疏忽大意扭伤了脚就拨通了香港的报警求助 *** 999,不到10分钟,首先到来的是消防车,消防员询问了我的情况,(香港因为是国际大都市,除老年人外其他的居民都可熟练运用粤语、汉语和英语,公职人员这三种语言说得更流利),我和消防员之间的沟通非常畅通,他们提醒我带上香港身份证,如果没有香港身份证,医疗费用会差距很大的,很快消防员将我护送到了随后赶来的救护车上,救护车将我送到了就近的医院治疗,因为治疗及时,我的症状很快缓解了。
香港的消防车
香港的消防车
因为这次经历,我专门了解了一下香港的999紧急求助服务,与内地的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不同,在香港报警、火警和急救都是用999这个号码,警员会根据你的情况帮你转到需要的部门。如消防处、急救中心、交通警员、巡逻警员等等。香港999报警 *** 服务由香港警务处下属的指挥及控制中心运作,香港警务处要求努力做到9秒内接听每一个999来电,并且要在15分钟内派遣警车(或救护车、消防车)抵达999紧急求助来电来源或者现场地址。在香港市民拨打999求助的确十分方便,但是必须是有需要才能拨打,报假案的话要接受罚款甚至坐牢。其实999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例如投诉邻居扰民,或者有人虐待儿童老人,或者发现抢劫偷窃行为等情况都可以向相关部门求助。
香港的警车
香港的警车
香港的社会治安非常好,2021年进入了全球十佳安全城市排行榜,这与遍布全港的999紧急求助服务密切相关,居民任何时候的任何合理化需求都可以拨打报警求助 *** 999,给居民带来太多的便捷和安心。据统计香港以男性平均81.2岁、女性平均87.3岁的寿命而成为全球之一,这样的人均寿命和香港超高的医疗水平紧密相关,但也与香港完美的急救体系不无关系。
但愿我们在生活中都用不上110、119、120和999,但这些号码又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脑海中必须立即想到的,你与它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香港官方指引:阳了要做这些事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在12月6日《如何理性面对奥密克戎》的线上专题报告中表示,“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之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更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阳了该怎么办?香港特区 *** 在2022年12月9日发布了最新版的新冠阳性人士手册,直新闻摘选其中主要内容供大家参考。
之一步:是否需要去医院?
手册建议有以下警告症状人士,应前往急症室求医:
1、服用退烧药后仍然发烧超过摄氏38.5度,并持续多于两天
2、体温摄氏35度或以下
3、抽搐
4、呼吸困难或气促
5、失语或不能行动
6、不能苏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7、胸部或腹部疼痛
8、头晕或意识混乱或精神状态明显转变
9、虚弱或脚步不稳
10、孕妇的胎儿活动减少或停止(适用于妊娠期24周或以上的孕妇)
11、儿童精神状态明显转变
12、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呕吐多于两天
此外,以下高风险人群,也建议前往医院就诊
1、70岁或以上老年人
2、5岁或以下儿童
3、怀孕28周或以上
4、免疫力受抑制病人
如确需就医,应正确佩戴紧贴面部的外科口罩,直接使用点对点方式前往医院或诊所,不可使用人多挤迫的公共交通工具或中途在公共场所逗留。
一般而言,没有病征或只出现非常轻微病征的没有高风险因素的人士,如果家居环境适合,可在家中接受隔离。
第二步:如何正确居家隔离?
1、留在自己的房间内(如有条件的话),关上房间的门,尽量避免与其他同住人士有面对面的接触。如果需要在其他同住人士在场的情况下离开房间,须正确佩戴紧贴面部的外科口罩。
2、其他人士(包括朋友、亲友或非同住人士)不应进入你的房间或居所。同时避免与其他同住人士有面对面的接触,避免与其他同住人士共同进餐或共享私人物品(包括毛巾、餐具、水杯、漱口瓶及牙膏)。
3、安排食物及所需的日常用品,可以通过亲友供应或网上订购的方式(建议采用非接触 *** )。上门送递物资的人员将物品放到门外,避免与你面对面接触,以减低感染风险。
4、日常的垃圾可包扎好,更好用双层袋装好以避免泄漏,然后把垃圾交予没有受感染的同住人士帮助弃置,该没有受感染的同住人士弃置垃圾时需正确佩戴紧贴面部的外科口罩。弃置垃圾后清洁双手。
5、如确有需要自行离家弃置垃圾的话,请避免在检测结果呈阳性后的头两天弃置垃圾。此外,尽量缩短离家弃置垃圾的时间,并正确佩戴紧贴面部的外科口罩,弃置垃圾后清洁双手。
6、每天量体温两次及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第三步:如何用药?
手册中提醒大家注意:一般而言,除非已咨询医护专业人士意见,否则不应同时服用西药和中药。
对于如何使用中成药改善新冠症状,手册提供了以下建议,如有疑问,应咨询中医师的意见。
【日常防护】
最后,不论阳了与否,都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经常清洁双手及注意咳嗽礼仪,尽可能打开窗户以保持居所空气流通,更好在房间里使用空气净化器。日常可使用消毒水清洁和消毒家居环境;如厕后先盖厕板再冲厕,并认真洗手;每星期一次,把约半公升清水倒入每个排水口。
编辑丨俞哲旻,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人在香港,发现阳了怎么办?别担心!详解特区 *** 的一条龙服务文|马超
香港近期疫情又有升温之势,原来确诊人数基本维持在5000上下,现在每天感染患者超7000人,按照当前趋势进行下去的话,再过几日就将突破日增8000的大关。
但香港的朋友们似乎并不是很担心疫情不可控这一问题,我看了特区 *** 针对确诊人士的诊治程序后,也发现自己的担忧完全多余,完全开放指日可待。
特区 *** 的一条龙服务
香港市民发现自己被感染后,只需按照特区提供的操作流程走即可。
之一步,登录 *** 网站,如实申报个人信息;若相关信息不会填写或身边无网也无妨,可以打 *** 咨询或请工作人员代劳。
第二步,安心待在家中,等社区人员送物资上门。物资一般包括口罩、体温计、退烧药、血氧仪等,居家隔离期间需要的所有物资都包含其中;而若需要住院治疗或想与医生面对面交流的话,也可以预约指定诊所。预约成功后,会有专车前来接送,这样的车有300辆,患者完全不用担心车辆紧张,错过治疗的问题。
第三步,按照医生建议执行。正常症状较轻、没有高危基础病的人群,回家静养即可;发烧可以吃港府提供的中药或西药,不过这两种药只能二选一;若居家隔离期间,出现体温35度以下、吃退烧药后连续两天体温超38.5度、血氧指数低于94%等情况时,立马就医。需要找医生的具体症状及相关数值,也列得清清楚楚。
若自己家中不具备隔离条件的话,可以申请特区 *** 提供的隔离场所。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有服务,从物资到诊疗,从出行到隔离,均为免费。
而关于患者最担心的工作问题,特区 *** 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居家隔离算带薪休假,只要提供相关登记资料,各单位就必须予以核准;而若单位因影响工作等无理要求解雇员工,员工可以申请赔偿,并且香港特区一定站在员工侧。据说,为了安抚企业,特区 *** 会另给企业一些资助。此外,居家隔离期间,香港市民还可以申请财政补助。
这一套诊治程序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事无巨细,全为患者考虑到位了,感染者完全可以根据指引无脑操作。而面对特区 *** 如此细心、贴心的服务,患者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感染后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了,
民众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感染后多要面临的问题
其实,从2019年到现在,病毒早已不再可怕,可怕的是由病毒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未知,并且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这时就需 *** 出面,主动为民众梳理问题、解决各种困难。像香港特区这样,将所有细节落实到位,明确列出所有流程及解决方案,让民众充分了解自己即将面临的境况及所需做的事情,没了后顾之忧,自然也不会再担心被感染。
事实也证明,香港特区这套防治体系有效遏制了市民的恐慌情绪,成功将市民生活拉回正轨,真正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港府这种以不变应万变、提前预案、关注细节的做事方式和态度,值得学习借鉴。
夏天泡脚竟然可以祛湿气?前提是你得泡对,除此之外还有5大好处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 *** ,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粉丝投稿】我叫张小芬(化名),是家中的媳妇。那天我买了一个价值2000元的养生泡脚桶。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我公公和婆婆并没有责怪我,反而感谢我。公公每到夏天就会出现上身燥热、下身冰凉的症状。我去看了中医,他告诉我这可能是由于我们长时间处于空调房中,导致体内湿气过重。
他建议我们夏天多泡脚,以帮助祛湿。我买这个泡脚桶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公公改善身体状况。泡脚不仅可以调理身体,提高新陈代谢,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对身体大有益处。为了让公公能更好地泡脚,我特意去研究了如何泡脚,以及泡脚水中应该加入什么。
我了解到,泡脚的水温应该在40-42℃左右,每次泡脚的时间更好是在30分钟左右。同时我还在泡脚水中加入了一些生姜和艾草。生姜有活血化瘀,驱寒去湿的功效,而艾草则可以祛湿止痒,对公公的症状有很大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泡脚,公公的症状明显改善,他也非常感谢我。我想,这2000元花得还是值得的。
一、夏天泡脚的好处
1. 帮助降温:夏季的高温和高湿度往往使人们感到闷热不适。脚部作为身体的“第二心脏”,拥有大量的穴位和毛细血管。通过泡脚,这些毛细血管扩张,从而更有效地散发体内的热量。同时水温的温和 *** 也有助于调节体温,使人们在酷暑中找到一丝凉爽。
2. 改善睡眠质量:许多人都经历过夏天由于高温而导致的失眠问题。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舒缓紧张的神经和肌肉,从而为身体创造一个放松的环境。这有助于准备一个安静的夜晚,让人得到深度的休息和恢复。
3. 减轻腿部疲劳:对于那些整天都在走动或站立的人来说,夏天的腿部疲劳尤为明显。热水泡脚不仅有助于舒缓脚部的紧张和疼痛,还能通过提高腿部的血液循环,帮助缓解双腿的沉重感。
4. 预防疾病:夏天,高温和湿度经常导致足部皮肤的问题,如香港脚、脚气等。汗水和死皮细胞为细菌和真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定期的热水泡脚可以帮助去除死皮,打开毛孔,清除汗渍和异味。加入一些天然的抗菌成分,如茶树油或薰衣草精油,可以进一步增强泡脚的抗菌效果。
5. 提高整体健康:泡脚不仅对脚部有益,还可以促进整体健康。根据中医理论,脚部有许多与身体其他部分相对应的穴位。通过泡脚和轻微的脚底 *** ,可以 *** 这些穴位,帮助调和身体的气血,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如何泡才对身体好
1、水温控制:水温应适中,大约在40度到45度之间最为适宜。过热的水可能会烫伤皮肤,而过冷的水则不利于放松和舒缓。
2、泡脚时间:泡脚的时间应该在15到30分钟之间,这样可以确保足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但又不会使皮肤变得过于软。
3、泡脚部位:理想的泡脚部位是整个脚部,包括脚踝,但是,如果条件有限,只泡脚底也是可以的。
三、泡脚时加什么对身体好
1、中草药:一些中草药如艾叶、肉桂、生姜等,可以在泡脚水中煮沸,然后冷却到适宜的温度。它们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以及抗菌消炎。
2、精油:一些精油,如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等,具有舒缓、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加入几滴精油到泡脚水中,可以帮助放松,提升泡脚的效果。
3、盐:海盐或者浴盐也是泡脚的好选择。它们可以帮助消炎,杀菌,以及软化角质。
四、特殊情况下不能泡
对于那些有皮肤病或者开放性伤口的人来说,泡脚可能会加重症状。泡脚时,水和其他添加在水中的物质可能会接触到皮肤的损伤部位,这可能导致炎症加重或者感染的风险增加。例如湿疹、皮炎等皮肤病患者,泡脚可能会 *** 已经敏感的皮肤,使症状加重。
对于怀孕的妇女来说,泡脚需要更为谨慎。因为孕期体内的血液循环已经发生改变,高温的水可能会引发血压下降、头晕等症状。尤其是在孕晚期,因为腹部的重压,可能使血液返回心脏的速度减慢,这时候泡热水脚可能会使血压骤降,引发头晕、甚至晕倒。所以孕妇泡脚时更好是选择稍微温热的水,而且不能泡太长时间。
如果你对任何泡脚的成分有过敏反应,你应该避免泡脚。一些泡脚水中可能会添加一些如精油、草药等成分,对这些成分敏感的人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
夏天泡脚是一个既舒适又健康的习惯。只要你知道如何正确地泡脚,以及知道什么成分对身体有益,你就可以在这个夏天充分享受泡脚带来的好处。记住保持身体健康和舒适是每个季节都应该做的事情,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
有医说医 | 夏季好发皮肤真菌病 规范用药避免复发炎热的夏季,是皮肤真菌(俗称霉菌)感染的高发时节。
高温天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包括手癣,足癣(又叫脚气或香港脚),体股癣等,其表现多种多样,常发生在手足,指(趾)间,腹股沟等部位,会出现红斑、水疱、脱屑、甲变形等症状,瘙痒感比较明显,如果反复搔抓处理不当,严重者还会出现糜烂、感染和肿痛。
皮肤真菌感染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使用患者的毛巾、拖鞋等传播,自身传播也很常见。
做好预防、合理用药是防治夏季皮肤真菌病的关键。
尽量穿透气性好的衣物和鞋子,勤洗澡,经常更换袜子,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
患者的衣物床单要在日光下暴晒或煮沸烫洗。
这些措施有助于去除真菌滋生的环境,减少交叉传染,防止感染和复发。
出现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在选择治疗方式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按疗程合理规范用药。
轻中度皮肤真菌感染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包括复方水杨酸酊剂、酮康唑、克霉唑、特比萘芬等。待局部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坚持用药1~2周,以获得稳定的疗效,避免复发。
较为严重或泛发性皮肤真菌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
中药外敷熏洗能辅助治疗脚部真菌感染,对炎症和瘙痒有一定缓解作用。
作者: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皮肤科
吴品茹(副主任医师)
原文刊于《新民晚报APP》
孩子指甲上的白点是什么情况?本月24日即将迎来庆祝54岁生日的伍咏薇,昨日突然在社交平台公开多张足部照片,但画面极其令人担忧,她的双脚脚掌位置,肿胀得非常严重,当事人还半开玩笑以“农历年初三发生离奇‘发过猪蹄’小插曲”,自嘲一番。
伍咏薇在新年期间因为这双脚受了不少罪,初五疼痛中心才开门,从双脚肿到小腿,把伍咏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网友见到照片后均送上慰问表示关心及担忧,更劝她去做检查:“可能要check check心脏安心的”、“撇除肾功能问题,通常身体湿气重先会出现此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伍咏薇之一任丈夫翁江培就是因为因心脏病发猝逝,当时伍咏薇才21岁。两人结婚第13天,她在深圳登台唱歌,翁突然心脏病发,被送去医院抢救,等伍咏薇赶过来的时候,丈夫已经去世了,她只好取下婚戒,亲手为另一半阖上双眼,送走心爱的人。
伍咏薇伤心过度,外界流传她克夫、贪钱的谣言,还有记者当面质问她收到多少遗产。事实上婆家人不准伍咏薇继承丈夫的遗产,要她将对方买给她的房产、车子全部还回来。她与夫家打了10年官司,一度变得很颓废,过上了酗酒的堕落日子,患上抑郁症几度想要自杀,之后才慢慢走出来。
伍咏薇在圈内是出名的喜爱夜蒲,圈中大小Party都总见其踪影,次次都不醉不归。生活潇洒肆意的她这几年面临健康危机,小伤小痛不断,社交账号上不时晒受伤照。前两年,还数度自爆失眠,体重更跌至49KG。
之后又患肠胃炎,痛到自称:“怀疑自己顺产生仔都忍到痛。”老公练海棠也被拍到紧急陪她医生。
这次伍咏薇在治疗下终于恢复健康,对于病症她表示仅凭只言片语解释不清楚:“很难在这里解释明白,但是不是水肿那么简单,但是他们有本事搞定好。”有网民问是否有炎症? 伍咏薇表示:“的确有炎症的,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吧。已经处理好问题,所以不用担心,现在每个星期都去保健。”
双脚已经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