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讯
去年8月,Redmi首款游戏本Redmi G发布,在5000元级市场掀起了一波性价比狂潮,而在一年后的9月22日,Redmi G 2021刚刚迎来了硬件平台大升级,i5/16GB/512GB/RTX 3050/144Hz首发5699元,R7/16GB/512GB/RTX 3060/144Hz首发6999元的价格显然继续秉承着高性价比的设计思路,那么,它的真实表现能达到怎样的水准呢?
5000元价位喜迎光追+DLSS,还带独显直连
从初代产品的定位就不难看出,Redmi G系列主要针对主流预算用户,其中大部分是Z世代乃至千禧少年们,这类用户的需求总体来说就是:硬件配置上可以不追求极致,但必须要均衡,不能有短板,所以Redmi G 2021所有配置相对前代都必须有所提升,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首先是游戏玩家最关注的显卡,大家可以在电商上搜索一下,看看5000元价位的游戏本都有些什么选择,你会发现GTX 1650Ti/1650依然是绝对主力,而这些显卡都不支持光线追踪,无法展现游戏视觉效果的“完全体”。
而Redmi G 2021则采用了支持光线追踪的NVIDIA GeForce RTX 3050 4GB独显,根据考机测试显示,它的运行功耗为75W,核心频率更高能到1890MHz左右,考虑到RTX 3050在35W到95W之间有非常多个功耗版本,Redmi G 2021搭载的型号性能可以挤进前三。
可能你会说RTX 3050在开启光线追踪的情况下很难实现流畅游戏,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RTX 3050搭载的AI处理器Tensor Core还有另一个非常好用的“技能”——DLSS(深度学习超采样),简单来说它可以在不增加功耗和发热的情况下,明显提升游戏帧速。
以《赛博朋克2077》为例,在只调整DLSS,其余采用系统预设的中等特效的情况下,关闭DLSS的平均帧速约为41fps,开启DLSS后帧速可提升至46fps,一般来说分辨率越高,DLSS带来的帧速增益就越大。
而且《赛博朋克2077》只支持DLSS 2.1,如果在支持DLSS 2.2的游戏,比如《彩虹六号:围攻》的文件夹里提取出对应的.dll文件,复制到其他游戏,就能获得新版本的性能支持,进一步提升帧速,这就是RTX级显卡独有的优势。
其实在电商搜索那一步,应该也能看到一部分品牌在相近的价位,有着与Redmi G 2021类似的配置,比如同样搭载RTX 3050独显,但它们不会告诉你所有的细节,比如独立显卡是否直连显示输出。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独显直连是什么,在这里做个简单的科普:笔记本作为便携式电脑,自然有省电的需求,所以一般情况下即便独显本,也能在显卡驱动面板里切换具体由处理器核显或独立显卡来运行某个程序,或进行全局设置。
而这个切换功能实现的前提,就是由处理器核显来进行输出,用户切换的只是由谁来负责图形计算而已,这样一来,每次切换都不需要重启,非常方便,这个模式就叫“混合输出模式”。但混合输出模式更大的问题,就在于核显带宽明显不如独立显卡高,两者性能差距越大,独显的性能表现就越受带宽限制,所以就有了“独显直连”模式的出现。
顾名思义,独显直连就是不通过核显,而是独立显卡直接连接至显示器,这样一来就能更大程度地发挥独显性能。而Redmi G 2021就支持独显直连模式,可以在小米游戏盒子里进行切换,虽然每次都要重启电脑,但至少同时实现了高性能和长续航这两个目的,可以说是更优解。
如果你的笔记本不支持独显直连,但又想要性能更大化,那就使用外置显示器吧,因为一般情况下视频输出接口都是与独显连接,无需“绕道”核显。
相较而言,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主流游戏本都不支持切换,有的产品甚至已经搭载到RTX 3070这一级别的独显,但仍然只有混合输出模式,Redmi G 2021作为5000元级的产品就实现了双模兼具,基本是独一档。
在独显直连模式下,除了《赛博朋克2077》,我还使用Redmi G 2021玩了《生化危机:村庄》《往日不再》和《刺客信条:英灵殿》,在预设高特效下,《生化危机:村庄》可以实现67fps左右的平均帧速,《往日不再》则可以超过70fps,《刺客信条:英灵殿》因为对显存容量要求较高,只能在预设中等特效下以69fps左右运行,开到高特效就会因为4GB显存不足,下降到35fps左右。
如果选择混合输出模式,以《刺客信条:英灵殿》为例,虽然平均帧速看起来只下降了3fps,但对比曲线图不难发现,独显直连的曲线明显比混合模式要高一些,操作时会带来明显的“顺滑感”。
安静又高效,处理器与散热再升级
我们测试的Redmi G 2021采用了英特尔10nm制程45W TDP标压处理器Core i5 11260H,虽然是英特尔H45系列的小弟,但依然是毫不妥协的6核心12线程设计,单核睿频达到了4.4GHz,全核更高也有4GHz。
不过我们知道,处理器型号相同并不意味着性能释放相同,具体的表现还得看散热模组和散热策略如何设计,使用Fn+K切换到极速模式,单处理器AVX512指令集考机也能保持55W左右的功耗输出,Cinebench R23多核9607,单核1382的成绩,也远远超越了前代Core i5 10300H。
生产力方面,因为还有双通道16GB DDR4-3200内存和512GB NVMe SSD,响应速度也是有保证的,使用Blender结合Optix显卡加速和Cycles渲染器,渲染有72万个顶点的场景,分辨率设置为3000x3000,渲染时处理器和显卡基本维持在总计100W左右的功耗输出,独显直连时总渲染时长约为6分41秒(混合输出需要7分50秒左右),这个成绩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明显高于GTX 1650Ti级别的机型。
在考机测试中,我使用AVX512浮点计算让处理器满负载,同时用Furmark让显卡满负载,在这种情况下连续运行2个小时,Core i5 11260H温度始终在94~96℃之间,功耗则维持在41-45W,处理器频率3.3GHz左右,而RTX 3050只有77℃左右,功耗约为60W,核心频率在1740~1800MHz之间摆动。
烤机状态下,Redmi G 2021的表面温度布局跟前代基本相同,键盘的中间位置和C面的左右上角有明显的热量堆积。不过,它的散热噪音出人意料的小,即便两个风扇都跑到了接近5000rpm,在白天的办公室也几乎不会像其他游戏本那样“引人注目”。
事实上它的散热器基本设计与前代相同,依然是双风扇+三热管(2条直径8mm,1条直径6mm)+四出风口设计,细节上做出了调整,比如散热鳍片的厚度仅为0.1mm,这让鳍片的表面积比前代增加了13%,所以在显卡功耗明显比前代更高的情况下,也依然可以保持相近的散热表现。
屏幕与接口有惊喜,跨屏互联+小爱同学一个不落
接下来我们聊聊Redmi G 2021的操控体验,其实它的外形设计与前代几乎是一模一样,都是一脉相承的全黑工程塑料机身+机甲纹理,辨识度还是挺高的,考虑到它的高性价比,就不要提一些过分的要求了,更何况它还是在细节上有一些进步。
比如依然是16.1英寸全高清屏,但这次标配了144Hz刷新率,支持72/144Hz一键切换(快捷键Fn+S),而且还通过了德国莱茵的低蓝光认证。
美中不足是这块屏的亮度相对不是那么高,实测平均亮度在270nit左右,只有中心部分可以接近300nit,sRGB色域覆盖为99%,AdobeRGB色域覆盖在60%左右,彩色DeltaE也达到了2.2左右,对于游戏本来说是很不错的成绩。
接口方面更大的升级就是标配了雷电4,支持PD 100W快充、5K视频输出等功能,配合雷电4扩展坞使用可实现诸多功能。除此之外,还有HDMI 2.0和Mini DP 1.4,再配合无线投屏,可轻松实现一机多分身。
小米还听取了玩家的意见,把前代放置在屏幕下方的摄像头,移动到了屏幕上方,这样一来面对视频通话需求时就不会直接拍鼻孔了……
在跨设备智能生态方面,小米可以说是目前玩得最溜的品牌之一,Redmi G 2021是之一款搭载小爱同学智能语音助手的游戏本,甚至设计了一个专用的F7功能键,可以以笔记本为核心,联控家里的小米智能家居。
跨屏互联就更是小米系笔记本的看家本领了,手机通知、应用多开、共享剪贴板、拖拽传文件等基本操作,也都与之前我们测试过的小米笔记本无异,配合英特尔AX201 Wi-Fi6无线网卡,传输效率很高,但它目前依然只支持小米和Redmi的部分高端机型。
扩展性方面,内部预留了第二个M.2 SSD插槽,但2个内存槽都已插满,所以可以动的地方不多,但内部设计倒是挺不错的,该保护和遮挡的地方都没有偷工减料,这一点还是挺加分的。
总体来说,如果要给Redmi G 2021打个分,我觉得可以给90分,它确实做到了方方面面都有升级,让玩家很难挑出毛病来,虽然它并不是之一个在5000元价位搭载RTX 30系独显的产品,甚至也不是之一个支持独显直连的主流价位游戏本,但目前来看,同时具备这两项优点的产品很少,有也只是小众品牌,很难在量级上与Redmi抗衡,一线品牌短时间内估计很难杀到这个价位。
所以,凭借着Redmi的市场号召力,再加上它确实能够实打实地为玩家榨取性能,称之为“光线追踪游戏本的普及先锋”并不夸张。
从4299到4899到6099元,荣耀红米联想三款R7-7840HS本差异在哪最近,鲁大师终于在天梯榜上给R7-7840HS上榜了,距离这款CPU登陆市场都2个多月了,不可谓不慢。
我们看到,可能是仓促,分数都没写,但鼠标放上去看是78万分,还是很强的,也证明了7840HS的实力。而说到目前市场中的R7-7840HS本,除了首发的机械革命,各家的新品也都推出了,比如荣耀、红米,以及联想小新,其价格也分别为4299元,4899元,以及6099元。
到底这三款有啥差异,价格差在哪里,我们不妨来比比看看。
先看看荣耀的MagicBook X 16 Pro 2023,售价4299元。
MagicBook X 16 Pro锐龙版采用了R7-7840HS处理器,内存是16GB LPDDR5x 6400MHz,双通道,不可扩展。硬盘是512GB M.2 SSD,双硬盘插槽,支持1TB扩展。屏幕16英寸,1920x1200像素,100% sRGB色域,300nit亮度,支持护眼模式,有低蓝光认证。
具有大尺寸风扇,大直径双热管,可以实现CPU 45W性能释放。
键盘具有小键盘,大方向键,有三档背光,1.5mm键程,空格键有1.6mm键程。有720p摄像头,双麦克,双扬声器,以及指纹识别按键。
接口上有两个USB-A,一个USB4,可以实现20Gbps数据传输率。当然,其没有电源接口,如果需要用USB4连接设备,同时充电的话,需要一个Type-C HUB。其三面为铝合金材质,B面塑料材质,60Wh电池,重量1.75Kg。
其还支持多种互联功能。比如说支持摄像头共享,拿起手机,可以拍摄更多内容。此外,语音输入啊,AI字幕,智能文本等都是具备的,在软件上优势不小。
总的来说,这款本不足地方是单风扇,只实现45W性能释放,同时屏幕分辨率不高。
第二款是小米的Redmi Book Pro 15锐龙版,售价4899元。
这款笔记本采用R7-7840HS,其更大支持54W性能释放,发掘笔记本的全部性能。此外,采用了16GB LPDDR5 6400内存,双通道,512GB M.2 SSD。
屏幕是15.6英寸,3.2K屏,3200*2000像素,500nit峰值亮度,120Hz高刷,Delta E≈0.43,100% sRGB色域,支持DC调光。
没有小键盘,键帽有0.2mm下凹设计,触控板宽大。
整体采用了CNC一体精雕机身,航空6系铝合金材质。双热管,双风扇散热。
具有1080p摄像头,WiFi 6,接口上有两个USB-C 3.2 Gen2,以及USB-A,HDMI 2.1,3.5mm耳机孔,以及高速读卡器。具有72Wh电池,100W GaN适配器,重量1.8Kg。
这款本也支持与小米平板手机的同步功能,优点是CNC工艺质感十足,不易变形,缺点是内存硬盘不能升级,接口也不算多,需要Type-C HUB支持。
最后看看联想小新Pro 16轻薄本,售价6099元。
这款本采用了R7-7840HS处理器,内存是32GB LPDDR5x-6400内存,硬盘是1TB PCIe 4.0,两个M.2插槽。
屏幕为16英寸,2560*1600分辨率,120Hz高刷,350nit亮度,100% sRGB色域。产品采用硬件级校色,Delta E<1.5,此外,全频段DC调光,蓝光护眼也都是具备的。
键盘带有小键盘,触控板巨大,两侧是扬声器,那么键盘顶部应该是散热孔。采用双风扇,双热管散热,效果更好,可以实现CPU 65W的性能释放。
接口上,有一个USB4接口,达到了40GBbps传输速率,有两个USB-A 3.2 Gen1,接口堪称完美。有75Wh电池,支持100W便携PD快充,采用的高端铝合金打造金属机身,细腻喷砂,触感柔和,重量1.93Kg。
这款本接口强大,有USB4,内存和硬盘拉满,屏幕也不错。
可以看到,几款的差异主要在内存、屏幕、散热性能、外壳工艺等方面。
先说说内存,三款都不支持自己升级,没有内存插槽,荣耀和红米当然知道32GB配置更好,但为什么不采用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也许不是荣耀和红米不想用哦,主要是要考虑整个市场的平衡性,总不能这两款制霸市场吧。
再看屏幕,其实如果平时不拉表格,不做视频,非高分屏也是不错的,荣耀这款属于基本配置。联想的虽然屏幕华丽,但亮度还不够,红米这款在明亮的室内毫无压力,500nit亮度体现了实力。
再看看散热,对于7840HS来说,我们在使用中,一般是用不到54W和65W情况的,所以其实持续有45W性能释放也就够了。不过,双风扇可以让笔记本的散热压力更小,比如红米这款,日常使用你会发现CPU经常处于40度的情况。
所以,我们看到,三款本各有特色,除了价格不同带来的配置不同外,也不存在一款既配置强大,又价格犀利,打得对手找不到北的情况。三款各有优劣,大家只能取舍,按需选择了。当然,不管选哪个,7840HS都不会让你失望的。
RedmiBook 16笔记本评测:性价比十足的AMD YES15寸以上的笔记本在笔记本电脑品类里不是办公人群常见的选择,但大屏笔记本也不意味着毫无存在感。苹果公司早在2006年便推出了17寸的Macbook Pro,尽管17寸在整个产品线中后来被砍掉,但15寸版一直是专业用户的心头好,2019年更是推出了性能逆天堪比台式机的16寸Macbook Pro。
今天的要说的产品恰好也是16寸。直观看起来,由于是用了超窄边框设计的缘故,外观轮廓和15寸的电脑差不过大。上、左、右三侧边框窄至3.26mm,使得整体屏占比达90%。不过,左看右看没有找到摄像头。虽说基本不影响日常体验,但是偶尔遇上个远程视频会议,或者你的孩子需要上网课,这时候可等不及你去找外接摄像头。总之,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深空灰色的全金属机身让机器看起来和摸起来都很有质感。你可别说,要不是有RedmiBook的logo, 这机器正面看起来非常像Macbook Pro,如果再搭配上苹果logo贴纸,就更像了。。。
机身右侧和左侧都各有一个USB-A接口,可惜配备的是USB2.0而不是3.0,使用外接硬盘的时候需要忍受一下缓慢的速度了。好在电源接口从上一代RedmiBook 14的圆形接口升级成了Type-C,搭配65W充电插头,使用Type-C接口的手机用户们外出时可就舒服了。此外还有另一个Type-C接口,方便连接其他设备。保留的HDMI接口也很实用,开会时老板叫我连接投影仪的时候,再也不用手忙脚乱地找转接器了。
RedmiBook 16锐龙版可不止有高颜值,内在性能也很能打。由于搭载了AMD全新7nm制程的Zen2架构的锐龙4000系列处理器,体积缩小了25%,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60%。R7-4700U为八核心八线程,默认频率1.8GHz,实际更高睿频4.3GHz,热设计功耗为15W。存储方面,高配版配置为16G DDR4 2666MHz内存+512G固态硬盘,应对日常办公和轻度影音处理也是信手拈来。
为了照顾使用者在不同工作强度下的需求,RedmiBook16设计了三挡性能模式。按Fn+K可以切换三个模式:游戏时使用全速模式;日常办公或者看电影时选择均衡模式,提供全面均衡体验;听音乐,浏览网页时使用静谧模式。
RedmiBook 16锐龙版在实现了大屏便携的同时,还配备了46Whr大电池,能提供12小时超长续航。由于配备了DC快充在关机状态下38分钟可充满一半电量,让你的电脑随时满血复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机附带的电源为65W迷你电源适配器,还搭配了双口Type-C的充电线。适配器由于采用了折叠插脚设计,可轻松放入背包。此外本机也标配了广受好评的小米互传和智能感应钥匙。前者能实现手机和电脑之间的文件秒传,后者可以让戴着小米手环的用户靠近笔记本时自动解锁屏幕,再也不用羡慕苹果用户用Apple Watch解锁Mac啦。
RedmiBook16售价为3999, 首销3799。 此次RedmiBook锐龙版同样推出了14寸和13寸版本,价格分别为3699和3799喜欢小尺寸的童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入手。
这么香的性能和这么香的价格,还不趁着618的时候入一台么?
新一代RedmiBook Pro来了:5000元档轻薄本高性能担当快科技7月14日消息,小米笔记本官方宣布,新一代RedmiBook Pro即将于下周发布。
小米集团合伙人、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称:“Redmi Book 14发布后大获好评,不少朋友催更Pro系列。作为5000元档旗舰轻薄本的高性能担当,全新RedmiBook Pro又进行了大幅升级。”
新一代RedmiBook Pro有望升级AMD 7840系列处理器,硬盘怎么也得1TB起步?毕竟现在SSD都白菜价了。
2021年初,Redmi带来首款“Pro”序列笔记本产品—Redmi Book Pro,不但配置硬核,而且做工也非常高端,完全不像“Redmi”的定位。
2022款RedmiBook Pro锐龙版分为两种尺寸,分别为14英寸和15英寸。
其中,14英寸版搭载14英寸16:10的LCD屏幕,拥有2560 x 1600分辨率、100%sRGB色域,更高亮度300nits,ΔE<1.5,支持DC调光、120Hz高刷。
15英寸版则配备15.6英寸,升级为3.2K原色屏,分辨率3200*2000,640万像素点,PPI高达242,画质细腻到超越人眼识别极限,支持90Hz高刷、DC调光、ΔE<1.5。
性能方面,搭载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包括R5 6600H和R7 6800H,全系16GB内存+512GB固态硬盘,提供集显和RTX 2050独显版。
两款在外观上均采用CNC一体精雕工艺,将更多机身内部器件整合到外壳上,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令机身更坚固耐用,质感也更加出色。
小米红米新轻薄本发布:4599元 神U加持RedmiBook Pro 15 2023锐龙版正式上市开售,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高性能和创新的选择。该款笔记本提供了锐龙5 7640HS+16GB+512GB和锐龙7 7840HS+16GB+512GB两种版本,首发价分别为4599元和4799元,并且购机还将赠送价值89元的USB-C至HDMI多功能转接器。
其中,锐龙7 7840HS搭载了AMD Radeon 780M集显,采用全新的RDNA3架构,集显性能较上一代提升约20%,支持光线追踪,媲美游戏级独立显卡。官方宣称其为“轻薄本年度性能‘神U’”。
RedmiBook Pro 15 2023锐龙版还具备54W的满血性能释放,相较于以往35W或45W的轻薄本,整体性能可进一步提升5-10%。根据官方测试,玩家可以流畅游玩《原神》、《极限竞速:地平线5》、《赛博朋克2077》和《荒野大镖客2》等3A大作。
在显示方面,RedmiBook Pro 15 2023锐龙版采用一块3200*2000的高分辨率HDR屏幕,支持60Hz/120Hz刷新率切换,具备242 PPI、100% sRGB高色域、1200:1高对比度和500nits亮度,同时支持DC调光。
为了打造出更好的外观和手感,这款笔记本采用了高端CNC一体精雕工艺。机身重约1.78kg,厚约14.9mm,并配备了3.5mm耳机口、HDMI 2.1、全功能USB-C 3.2 Gen2、USB-A 3.2 Gen1和高速读卡器UHS-II接口。
此外,RedmiBook Pro 15 2023锐龙版还内置了一块72Wh电池,支持全尺寸背光键盘、1080p摄像头、Wi-Fi 6无线和指纹电源键等实用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纵观全面配置和创新设计,RedmiBook Pro 15 2023锐龙版是一款令人期待的高性能笔记本,将为用户带来更强大的计算和娱乐体验。
(8263137)
3699元起可能是618期间最值轻薄本 新款Redmi Book 14评测Hi,我是溢图科技。
本文特约作者:晴天披沥
时隔三年,红米终于带来了新款Redmi Book 14,而且这一次的定位和之前有所不同,并没有采用当下最新版本的处理器,而是选择了上一代口碑不错且性能出色的H45标压酷睿i5\i7处理器,可以将价格做到非常香,这种操作在智能手机上也是常见的。我觉得可以先放结论:3699元i5版的Redmi Book 14,性价比实在太夸张了,很多配置都是同价位段见不到的,够卷,够有诚意。
外观设计
Redmi Book 14这次是全新模具配合全新打磨工艺,有星光银和星辰灰双色可选,表面质感不俗,整个A面只有中间有Redmi的标识,四角都采用了圆润处理,档次感够。
Redmi Book 14机身最薄处15.9mm ,裸机重量1.37Kg,依然拥有出色的便携性,可以轻松放进双肩包和一些大的单肩包里。
新的模具加持下,屏幕更大支持约180°开合,一体转轴牢固度也不错。
前摄是1080P高清摄像头,左右共配有四颗收音麦克风,支持360°全域拾音和正面定向拾音,做到了会议场景、网课场景全面覆盖。
Redmi Book 14用了一块同价位综合素质更好最均衡的LCD原色屏,可能没有之一。14英寸2.8K 120Hz高分高刷屏,16:10黄金比例,分辨率高达2880 x 1800, PPI为242,显示效果非常细腻。通过键盘Fn + S按键可以手动快速从48Hz、60Hz和120Hz三档刷新率中进行切换。屏幕支持100% sRGB高色域显示,更大亮度300nits,也是同价位唯一支持杜比视界认证的轻薄本。这块屏幕还支持全局DC调光,通过莱茵TüV硬件低蓝光认证和SGS低视觉疲劳认证,性能给力的同时也非常护眼.
实测屏幕色域容积96.1% sRGB,色域覆盖95.3% sRGB。官方数据显示这块屏幕平均Delta E ≈ 0.41,我们实测这个数值是0.67,完全不需要进行二次校色,是名副其实的原色屏。
Redmi Book 14配备一块全尺寸黑色键盘,而且这次新增NFC一碰秒传,内置NFC感应装置位于触控板下方,方便手机直接进行连接。触控板的尺寸达到了125mm x 81.6mm,非常大,反应灵敏、精准,用来实现多指操作很从容。
键盘右上方有熟悉的小爱同学按键,右上是指纹解锁和电源键二合一。
键盘拥有三档背光调节,内凹类肤材质键帽很贴合手指,约1.3mm键程,按键手感舒适,适合长时间的打字操作。
我们拿到的i7版本还通过intel Evo的严苛认证。
机身接口方面,i7版配备一个雷电4接口(i5版为USB-C 3.2 Gen2全功能口)、两个USB-A 3.2 Gen 1、一个USB-A 2.0、一个HDMI 2.1和1个3.5mm耳机孔,可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如果能多换出一个C口会更好。
随机标配100W GaN USB-C白色电源适配器,体积不算大,并且支持小米手机55W快充,35分钟可给笔记本充到50%电量。
内部结构
2 x 2W扬声器设计在了机身底部左右两侧,也是同价位唯一支持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双认证的轻薄本。
卸掉机身底部所有可见六角螺丝后,就能慢慢拆开底板。
从实拍图可以看到,笔记本内部布局工整,上半部分用了双风扇配双8mm热管的堆料散热系统,在同价位段也是极其罕见的。这样的规格可以保证笔记本实现稳定且高效的性能释放。
笔记本配备支持WiFi 6的英特尔AX211高速无线网卡,采用了2 x 2 MIMO双天线,并且支持蓝牙5.2。
笔记本标配512GB PCIe 4.0 SSD,M.2 2280接口规格,后续升级支持更大2TB容量固态硬盘。而且还支持第二硬盘位扩展,预留了一个PCIe 4.0的M.2 2242接口,更大支持1TB容量固态。第二块M.2硬盘位在这个价位段同样少见。
笔记本配备一块56Wh锂电池,官方续航时长约12小时(1080P本地播放)。这次还智能识别场景,按需调度算力资源,支持视频会议、视频聊天场景,更高续航提升超过30%。
软件特色
通过小米电脑助手里的会议助手,我们可以开启或关闭麦克风降噪,以及扬声器和耳机降噪,支持单人和多人语音降噪模式,还有字幕转录功能。还可以让摄像头实现人像居中功能,进一步提升会议视频的表现。
配合小米妙享新增的NFC一碰秒传,可与小米/Redmi手机、平板等实现智能互联,大幅提升办公效率。
全新应用商店目前已支持千款TOP软件的快速下载和安装,并且支持更新和卸载,为用户提供安装方便、管理简单、下载无病毒担忧、无捆绑软件困扰的优质体验。笔记本预装Windows 11家庭中文版,永久正版授权,同时也预装Office家庭和学生版和WPS Office。Redmi Book 14依然可以通过Fn + K键在静谧、均衡和极速三个模式里进行快速切换。以下性能测试均在极速模式下进行。
性能测试(极速模式)
Redmi Book 14的核心卖点就包括采用了英特尔12代酷睿H45处理器,更高配备i7-12700H,采用14核心20线程,睿频更高4.7GHz,核显是锐炬Xe。处理器单拷处理器性能释放可达45W,也是我们拿到的版本,算同价位最强性能释放。i5-12500H版的性能表现同样足够优秀。内存方面配备16GB LPDDR5 5200MT/s双通道内存,速度可达70GB/s。硬盘是512GB PCIe 4.0 SSD,M.2 2280接口。
在CINEBENCH R23中,i7-12700H处理器多核可以跑到13154分,单核1680分,放在现在来看依然足够优秀。
3DMARK的处理器测试跑分表现也非常不错,和13代的差距不明显,远好于同代低压处理器。
PCMARK 10基础测试得分5759,表现很不错。
VRMark默认测试得分2679。
3DMARK的Time Spy和Fire Strike模式下,显卡得分分别为1696和5721。在双通道LPDDR5内存的加持下,这颗Xe核显的性能确实也不错。
这块来自长江存储的PC300固态硬盘,更大读取速度接近4000MB/s,更大写入速度2888MB/s,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
《英雄联盟》2.8K分辨率更高配上特效全开,召唤师峡谷后期10人团战也能稳定在80fps以上,日常玩主流网游没问题。
室温约26度左右,处理器连续跑CINEBENCH R23多核测试可以稳定约45W性能释放,和官方数据一致,这也是生产力的最直接保障。
处理器单拷30分钟后,机身正面更高温度约44度,背面更高51.5度,键盘左右两侧只有34度左右,表现优秀。
室内噪音值约33dB,此时人体使用位噪音值约为46dB,双风扇的噪音并不算很明显,符合预期。
总结:
虽然我们测试的是i7版本,但这次明显i5版会是更走量的那个。i7版与i5版本区别不大,i7版是雷电4接口,并且通过了Evo认证。而i5版3699元这个价格,我只能说这里是卢伟冰的主场了,有红米的地方就有极致性价比。在618这个时间段,我感觉最值得买、性价比更高的的轻薄本新品已经提前锁定,3699元i5款的RedmiBook 14战力太强了。通过评测可以看到,这款轻薄本确实做到了每一分钱都花在了生产力上,整机非常均衡。亮点包括质感机身设计、同价位段更佳的2.8K 120Hz高分高刷原色屏、强劲的H45标压处理器、双风扇双热管散热带来的稳定性能释放以及支持第二固态硬盘扩展等等,真心值得近期购买轻薄本的用户考虑。???
@溢图科技 由几个不想躺平的老炮儿组成,主要内容包括手机、电脑、摄影器材、数码酷玩,期待您的关注与互动。
适合学生党或新白领的6K左右游戏本汇总最近后台有很多小伙伴让笔者推荐几款6000元左右的游戏本,笔者在众多游戏本机型中为大家挑选了几款性价比比较高的,而且还是搭载第12代酷睿或者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的,目前最新平台的硬件配置,供大家参考。
之一款:Redmi G 2022(硬件方面搭载的是12代i5-12450H+RTX3050组合)
Redmi G 2022游戏本搭载英特尔12代酷睿H45处理器,更高可选 i7 处理器,RTX 3050 显卡,支持实时光线追踪、DLSS AI加速 、新一代独显直连。当然,在2.5K原生分辨率下玩3A游戏,该机就得适当降低一些特效了,或者你也可以直接降低分辨率到1920×1200。处理器是6核12线程规格,也不弱,日常使用、玩游戏都轻松搞定。
第二款 宏碁暗影骑士龙2022(硬件方面搭载的是新锐龙R7-6800H+RTX3050组合)
宏碁暗影骑士龙2022搭载了AMD锐龙7 6800H移动处理器,基于Zen 3+核心,8核心16线程,至高4.7GHz的加速频率,拥有超强的多线程处理能力,就算平时多开应用,也完全不会卡顿。
屏幕方面,暗影骑士·龙采用了一块15.6英寸1080P分辨率的IPS屏幕,四周窄边框设计,拥有100%sRGB高色域,165Hz高刷新率,3ms的低延迟,打游戏的时候即便不外接显示屏幕,这块自带的屏幕也完全够用。
第三款 七彩虹将星X15(硬件方面搭载的是12代酷睿i5-12500H+RTX3050组合,参考价格)
七彩虹将星X15是今年一款主打低价卖点的游戏本,机身是基于比较成熟的模具打造的,但它依旧给了笔者两个惊喜:国风和价格。正面一个大大的毛笔“将”字能吸引不少热爱国潮的消费者们,而12代酷睿i5-12500H+RTX3050版仅需5599元,无疑是市面上性价较高的那一批。
Redmi G 游戏本详细评测:将性价比进行到底?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每天给您带来最新最潮的科技资讯,让您足不出户也知道科技圈大事!
由于小米一直贯彻着价格厚道的产品理念,因此无论在什么领域小米都能够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获得较高的关注度。然而在笔记本市场,特别是游戏本,小米一直未能获得像小米手机那样的成功。自从 2017 年推出小米游戏本之后,模具就没有换过,更新硬件的频率和速度也赶不上主流的厂商,让人觉得小米好像已经放弃了游戏本一样。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既然要比性价比,那么似乎让 Redmi 征战更加合适。于是 8 月 14 日,Redmi 发布了首款游戏本产品,Redmi G,起售价为 5299 元。那么 Redmi G 是大家期待的高性价比游戏本吗?
外观设计体验
从产品的外观可以看出,Redmi G 采用了全新的模具,而且由于定位的改变,外观风格明显已经不是一款「能带去上班的游戏本」。A 面有折线组成的机甲纹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款用来玩游戏的笔记本。
整机的设计棱角分明,四个角做了切边,模具边缘几乎没有弧度,摸起来还是挺割手的。顺带一提,Redmi G 游戏本的 A 面依然没有 LOGO,这很小米。
打开 B 面,这是一块 16.1 英寸 100%sRGB 色域 144Hz 的 1080P 电竞屏,屏幕面板来自群创,标称亮度 300nit,对比度 1000:1,毫无疑问这是一块优秀的屏幕。同价位的大牌游戏本,要么没有高刷,要么没有 100%sRGB 的高色域,Redmi G 的这块屏幕绝对是一大亮点。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笔记本的高刷屏总有这样的偏见:
觉得机子显卡性能不够,玩游戏的上不了 144 帧,上高刷屏浪费了。但是在选购手机的时候又对 90Hz 甚至 120Hz 的屏幕趋之若鹜。殊不知手机上大部分游戏都不支持高帧率,而电脑上几乎所有游戏都不锁帧。
大家都相信高刷新率会给手机的流畅度提升一个档次,那么也应该相信笔记本的高刷屏会给你更好的使用体验才对。
Redmi G 屏幕上左右边框很窄,下巴却很大。其实这是目前笔记本上追求窄边框的一个无奈之举,尤其是在游戏本上。
轻薄本上为了缩窄四周的边框,要么采用 16:10 或者 3:2 的屏幕,要么进一步收窄机身尺寸,导致 C 面键盘和触控板非常紧凑。 同样的 *** 放在游戏本上,显然不合适,因此你在市面上看到主流的游戏本,都有着比较大的下巴。
对于 Redim G 来说,似乎屏幕下移一点,缩小下巴的面积,同时将摄像头移到屏幕上方,是比较不错的优化方案,但是它没有这么做。尽管摄像头使用的次数不多,不过一旦用的时候,自己的鼻孔就会完美呈现给他人,这非常尴尬。
Redmi G 的键盘有着很明显的电竞风格,例如有白边的 WASD 键位,加宽的空格键,接近完整尺寸的方向键,以及非标准键位的数字键盘。总的来说,作为一款游戏本,键盘的布局是合理的。
键盘键帽的回弹比较软,而且数字键盘的存在让键帽的尺寸和键帽之间的距离都变小了,从轻薄本转过来需要适应一下。触控板手感中规中举,算是这价位的正常水准,比同价位轻薄本要差一些。
机身左侧是 USB-A 和 3.5mm 耳机接口,机身右边是两个 USB-A 和一个 USB-C,RJ45 网线口、HDMI、miniDP 和 DC 电源口则设计在机身后方。顺带一提 Redmi G 配备的是 180W 的适配器,尺寸不小。
整机的厚度 24.35mm,重量 2.5kg,电源适配器 609g。虽然整机外壳都是塑料材质,但是质感做工比较优秀,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拼接缝隙和凹陷现象。符合 Redmi 一贯的高要求。
性能简测
我手上这一台的配置是英特尔 i7-10750H 处理器,GTX 1650Ti 显卡,16GB DDR4 2933MHz 内存以及 512GB NVMe 固态硬盘,是整个系列里面的最顶配,售价达到 6999 元,首发价为 6599 元。
i7-10750H 是一款 6 核 12 线程的处理器,更高睿频达到 5.0GHz。在 Cinebench R20 中它的稳定成绩为 2600 分左右,不过这是均衡模式的成绩。当我打开全速模式后,Cinebench R20 就能稳定在 3000 分,提升达到 15%。
后续发现,均衡模式处理器的更大功耗为 45W,频率只有 3.3GHz,但是打开性能模式后,处理器的功耗可以飙升至 70W,频率达到 3.8GHz,不过温度上升之后,处理器的功耗会逐渐下降。
明显的性能提升,无论是对游戏还是创意者应用都会有比较大的效率提升,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一直开着全速模式使用。
▼在小米游戏盒子可以调节性能模式
尽管名字叫做全速模式,但其实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出现太过频繁的散热噪音和发热。30 分钟游戏过后 C 面 WASD 键位的温度维持不到 40 度,主要热源集中在 JKL 这三个键位附近和出风口部位,对游戏体验影响不大,而且散热噪音也可以接受,至少达不到小米游戏本「全速起飞」的程度。
至于这块 GTX1650Ti 的显卡性能,我例行跑了一下分和玩了三款游戏,记录下来的成绩和帧数结果如下。
GTX 1650Ti 作为今年英伟达推出的显卡,作为 GTX 1650 和 GTX 1660Ti 之间的填充位置,它的性能也足以满足大部分游戏在 1080P 画质下流畅运行,电竞游戏甚至可以达到 144 帧的水平,充分利用屏幕的高刷新率特性。
最后就是喜闻乐见的烤机环节,最终 CPU 稳定在 86 ℃ 左右,功耗 45W,频率 3.1~3.2GHz。显卡 72℃,核心频率 1200MHz,显存频率 1500MHz,GPU-Z 显示功耗不够,导致一定降频。
个人觉得 Redmi G 的性能 *** 是以用户体验为主的,尽量控制表面温度的舒适。其实完全可以尝试将全速模式的策略放在均衡模式,然后设定一个 CPU 和显卡功耗更高的真·全速模式,供用户在玩游戏或者尽全力渲染的时候使用,我期待后续一个 Bios Update。
深入了解
完成一系列的测试之后,我们将 Redmi G 游戏本拆看,看看内部的布局。机身底部能看见 9 颗螺丝,第 10 颗藏在上方脚垫中间。
底盖卸掉之后我们可以看到,Redmi G 的内部设计是比较规整的。三热管双风扇四出风的散热模组,CPU 和显卡均分一半。
电池容量为 55Wh。
拆开内存屏蔽罩是两根 DDR4 2933MHz 的三星 8GB 内存。
左下角是一根群联的 OEM 固态,旁边还有额外的 M.2 接口,也支持 NVMe 固态。
总结
这次的 Redmi G 相比之前的小米游戏本在用户体验上有了很大进步,接口更多、风扇转速更稳、噪音更小、键盘更游戏、机身更轻,简直就是全方位的进化。对于小米笔记本产品线来说,Redmi G 是成功的,然而放在市场上看,Redmi G 是我们想要的吗?
与竞品对比,其实 Redmi G 的亮点并不明显。而且消费者对性能比较低的入门级游戏本呼声不高,或许 Redmi G 可以考虑推出配置更高的机型来迎合大家的需求。尽管事实上,英特尔处理器的游戏性能更高,但大众舆论是明显偏向 AMD 处理器的。
总体来说,Redmi G 游戏本没有过分的槽点,也没有亮眼的优点,它还是没能成为游戏本中的 Redmi 手机,至于买不买,还是要看个人喜好。
如果你的封顶预算只有5000元,又希望买台外观拉风、屏幕素质高、性能不错笔记本,那么,红米的RedmiBook Pro 15一直是个好选择,它采用15.6英寸3.2K@90Hz高刷高色域低蓝光屏,全金属机身,带指纹识别,搭载第11代酷睿H35平台,售价仅4999元。而今,该机又推出了“增强版”,处理器从i5 11300H升级到了i5 11320H,价格依然是4999元!这个升级有没有实际价值呢?该机的其他配置是否依然给力呢?
■屏幕:15.6英寸3200×2000 100%sRGB色域300nit 90Hz高刷屏(可切换60Hz)
■处理器:酷睿i5 11320H(4核8线程,3.1GHz/4.4GHz)
■内存:2×8GB DDR4 3200
■存储:512GB PCIe SSD
■显卡:Iris Xe 96EU集显
■无线:英特尔AX201 WiFi 6无线+蓝牙5.1
■左侧接口:USB Type-C口、HDMI口、USB3.0大口、Thunderbolt 4接口
■右侧接口:USB2.0大口、3.5mm复合音频口
■重量:1.68kg(机身,含70Wh电池)+0.22kg(100W适配器+线)
■操作系统:Windows 11家庭中文版
价格:4999元
处理器升级,集显相关应用性能显著提升
相对于前作,RedmiBook Pro 15增强版的“增强”就是处理器升级,从i5 11300H升级到i5 11320H。如果你不仔细对比,也许会以为就是CPU频率增加了100MHz的“牙膏升级”,但实际上,i5 11320H真正大的提升是在Iris Xe集显上——从i5 11300H的80EU/1.3GHz,升级到了96EU/1.35GHz!
TIPS:“EU为”为“执行单元”的缩写。
▲显卡规格部分是提升到位了,剩下的,就靠处理器的“整体功率释放”了,只要功率释放给力,显卡相关应用的性能提升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
▲RedmiBook Pro 15增强版的GPU考机图:单考GPU(Iris Xe)时,功率可达24.5W左右,频率跑满1.35GHz。
▲室温20℃,考机30分钟(散热表现以此为准)。处理器满负载功率从最初的43W缓降至30W,然后又慢慢提升到35W并保持持续稳定——也就是说,该机处理器整体(含CPU+GPU)的长时稳定输出功率为35W。
▲双考机的功率分配情况是:Iris Xe集显分配20W功率,频率可以确保1.3GHz;而剩下的功率分配给CPU部分,此时CPU的频率也有2.2GHz。要提醒大家:实际应用中,CPU和GPU频率都会比考机时高。
综合来看,RedmiBook Pro 15增强版的功率释放并不是顶级水平的(目前测试过的有达到42W的),但35W的水平已不错,且能较充分发挥96EU的Iris Xe的水平。下面,让我们来对比一下它和前作的相关应用差异!
▲先看基于若干日常应用的“综合基准测试”PCMark 10的表现。基准总分上,增强版的i5 11320H相对于前作的i5 11300H提升了4.7%——但请注意,“基本常用功能”和“生产力”部分,是互有胜负——我们分析这是操作系统差异所致(增强版已升级到Win11)。而明确的应用项目提升主要是来自“数位内容创作”,包含照片编辑(提升38.7%)、渲染和视觉化(提升7.5%)、视频编辑(提升9.7%)——这些应用,都会用到Iris Xe集显加速。
▲Premiere Pro视频剪辑,第11代酷睿集显平台选择OpenCL方案速度最快(也是Iris Xe主导),总体耗时49秒;而老版机型的i5 11300H总耗时是55秒,增强版快10.1%!
▲Premiere Pro特效视频 *** (素材是一堆5K分辨率的超清照片),依然选择OpenCL方案,耗时119秒,相对于老款的131秒效率提升了9.2%。
▲Media Encoder视频转码,将4K@30fps《烤鸭》转码为FHD@24fps,CPU方案,Iris Xe集显参与解码,老款的i5 11300H耗时3分10秒,增强版的i5 11320H耗时3分2秒,略快一点。
▲《英雄联盟》大乱斗模式。3.2K超清分辨率,显然是任何集显都Hold不住的。我们只需降低到1920×1200分辨率(保持16:10比例),即可在更佳画质下流畅运行,大团战阶段可保持76fps~91fps。对应的,老款的i5 11300H帧速为70fps~85fps。
▲最典型的Iris Xe显卡Open VINO AI应用——Gigapixel AI的图片放大+细节重塑。我们将一幅681像素的玫瑰花图片放大6倍并重塑细节,在完成初始化后,i5 11320H的输出时间仅用了19秒!而老款机型的i5 11300H的成绩是22秒——i5 11320H快14%。
总体来说,在核心硬件方面,虽然35W的功率释放并不算太极致,且(双通道)DDR4 3200内存并不能将第11代酷睿H35处理器的性能100%发挥(尤其是Iris Xe显卡的性能,需要双通道LPDDR4x 4266内存才能充分发挥)——但即便这样,得益于该处理器的“底子够硬”,日常应用甚至轻量级专业应用依然毫无问题。而且相对于i5 11300H,i5 11320H的应用效率提升也是很显著的。
至于Ps照片、图像处理,Office/WPS办公、网页浏览、多媒体娱乐、 *** 视频会议什么的,对于该机来说基本算是“无需考虑的轻负载”。
▲Ps里的天空替换也是典型的AI运算,若是第10代酷睿以前的平台,耗时会比较久,如今第11代酷睿平台只要2秒左右就能搞定。
▲室温20℃考机30分钟后的C面温度图。键盘区右侧和C面腕托、触控版区域是凉的,只有键盘区偏左有一定的热量,但由于室温较低,所以更高处也就44℃,WASD按键处也就39℃~42℃,有热感,但完全不烫,散热表现完全合格。
▲该机的内部图,屏蔽、遮挡、布局、走线等都相当规整。
全金属切割机身,3.2K超清高刷屏,面儿够足
来自手机厂商的笔记本,多是“视觉系”,强调“之一眼就能吸引眼球”,所以各位可见,甭管是小米红米Realme,它们的笔记本,妥妥的全金属机身。RedmiBook Pro 15增强版这种屏幕大点且不需要做得特别轻薄的,就多是整块铝板切割、刨制出来的,质感和强度都有保障!该机还有“严丝合缝”的工艺,你没有特殊工具,后盖都打不开。很多挑剔到触控板和C面间隙能插入一张纸就骂“垃圾”的消费者,在这种机器面前也得啧啧称奇!
▲RedmiBookPro 15增强版的C面质感也很出众,触控板部分可见其工艺精湛,而其电源键同时也是指纹识别装置。
▲从这个局部,尤其是电池右下角的限位凸起,可看出该机是整块铝板切割刨制出来的——因为它并非“凸起”,而是“本来铝合金板就有这么厚”,是“一大块厚实的铝板切割和刨出了空间放入主板和电池”。
再加上一块高色域3200×2000超清分辨率的屏,弄张漂亮壁纸,这眼球杀伤力妥妥的!而且,这块屏还是16:10比例的,有所谓的“生产力”噱头(可纵向显示更多内容);更重要的是还是90Hz高刷的,还能在90Hz和60Hz间切换,节电和高刷样样兼顾!
▲RedmiBook Pro 15系列的壁纸也非常抬档次,这一点值得传统PC厂商学习!
▲超清分辨率,加上16:10的比例,的确可以让一块屏幕承载更多的应用窗口。
总的来说,RedmiBookPro 15增强版和它的前辈一样,都是“之一眼可见高档”且“倍儿有面子”的高端机既视感,而拥有这款“高端机”的成本只要4999元!
人机交互感受总体不俗
还是那句说了千百遍的话:对于一台普通需求的笔记本来说,外观漂亮和基础人机交互体验出色才是优先考虑因素,比什么功率释放、极限负载下的散热表现重要得多。RedmiBook Pro 15增强版在外观、颜值上交出了满意答卷,人机交互体验方面呢?
答案:就我们的感受来说,总体不错,但也有显著的遗憾。
●屏幕面可单手开合,C面稳稳的,让人放心。且机身C面前侧还设置了方便掀盖的凹槽,细节到位。
●电源键整合指纹识别模块,且为“一键式”设计,从关机状态只需按压一次,就能完成开机和指纹识别登录两个步骤,把易用性做到了极致。
●扬声器表现总体不错,播放SIA的《Alive》,近机身升压更高接近94dBA,作为4999元机型算是不错的表现。
●触控板宽大、灵敏,可轻柔优雅操控。
TIPS:近日牛大叔突然发现海量用户不会用触控板的多指手势,大吃一惊!建议各位百度“Windows触控板多指手势”,而不要盲目说Windows笔记本触控板如何不好用,MacBook触控板如何如何好。如今触控板功能都很强大了。
●70Wh大容量电池,续航长。该机虽是3.2K屏,但得益于第11代酷睿H35平台闲置和日常应用功耗低,在30%亮度+60%音量下,《电影和电视》全屏播放720PMKV格式电影《LUCY》可续航856分钟,即14小时16分钟,作为15.6英寸3.2K超清屏机型,这一续航成绩相当棒!而这也意味着轻量级的办公、网页浏览等,可接近10小时的续航,轻应用的Office上班族工作一天不带适配器没大问题。
而人机交互体验除了基于硬件的“基础人机交互”,还有基于软件层面的,这也是RedmiBook Pro 15增强版的强项——主要包含三个卖点。
●MIUI+(Beta版)。说直白点就是类似华为多屏协同的“跨平台文件传输”和“多平台设备协同”生态。我不是小米/红米手机用户,不乱评价。但由于其手机用户基数大,所以理论上体验应该不会太差。
●小米画报。这是一个默认开机启动的“小程序”,就是电子画报。虽然功能简单,但很能拓宽知识面,也能通过漂亮精美的图片提升用户审美——而3.2K高色域屏也很适合展现这些内容,赞!贴心的是,这个小程序还提供了直观的“取消开机启动”项,比某些应用根本没这个选项良心太多了。
●小爱同学语音助手。坦率说,小爱同学的功能太简单了,而且对 *** 的要求偏高,网速稍微不稳定,就可能不响应呼叫。另外,小爱同学的智能程度也需要提升!但终归,聊胜于无吧。
▲很显然这不是提问者想要的答案——它说的“近期热映”电影早就下线了。
当然,总体不错的交互体验下,也有些明显的交互遗憾点,也是该机最显著的遗憾:键盘。
在RedmiBook Pro 15的评测中我们就提到,由于没有数字小键盘,该机的主按键区(从“A”键左侧到“,”键右侧)比同尺寸机型键盘整体宽了3mm,落实到每个按键的位置,会有那么一丁点的偏移量,对于笔记本电脑熟手而言,打字的时候得“尽量把手部动作加大”才能无偏差定位(新手或许反而没有问题)。而这次仔细研究增强版又发现,主按键区的纵向尺寸也多了3mm左右,总体来说就是按键出错几率偏高,尤其是在边角的位置上。另外,对有留指甲的用户,这块键盘的亲和度也不太高。如不能适应,建议外接键盘。
▲说一下该机的接口情况。左右两侧布局,带有HDMI口、两个USB大口和一个全功能Thunderbolt 4接口,易用性不错。但挑剔地来看,右侧USB大口为USB2.0,说明厂商不愿意为右侧设计USB3.0而增强供电(会增强一些成本),这也是基于成本考量——4999元,一大堆卖点,也总得有妥协之处啦。
评测结语
RedmiBook Pro 15增强版延续了前作的吸引力:外观颜值高、工艺出色、3K超清高刷屏堪称完美,而升级的i5 11320H处理器虽也没有100%发挥实力,但得益于“底子够硬”,所以出七八分力也已够强够猛,尤其是在多媒体应用方面,表现依然很出色。与此同时,该机在人机交互方面也做得可圈可点,甚至可说是做得非常完备了。虽然键盘方面有遗憾,接口方面也可“挑出刺”,但4999元能买到这样卖点多且突出的机型,是相当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