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怎么又买鱼腥草,不是说了鱼腥草有毒嘛!”
“怎么就有毒了?!我从小吃到大都没事儿。”
“网上好多人都说不能吃,鱼腥草有马兜铃酸,不仅有毒搞不好还会致癌呢!以后不要吃了!”
这样的争吵最近一直出现在小李家的饭桌上,说起罪魁祸首,那就是小李妈妈更爱的鱼腥草。鱼腥草是我国西南地区男女老少都爱吃的一种食物,小李的妈妈也不例外。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使得鱼腥草成为她菜谱里的“钉子户”,小李也深受妈妈的影响,对它爱不释口。
然而这几天,小李在手机上频频刷到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不仅有毒还会致癌的言论,不免一阵后怕,这才急忙劝阻妈妈不要再买鱼腥草。
可是小李妈妈始终认为这个传闻完全是空穴来风,身边那么多人都吃鱼腥草,怎么也没见有人患癌呢,于是依然我行我素。母女两人一人完全相信这个说法,另一个又完全不信服,才有了开头的那一段摩擦。
其实不只是小李,很多喜欢吃鱼腥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马兜铃酸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大家都“闻声色变 ”?关于鱼腥草致癌的言论到底是真是假?以后还能不能放心食用了?针对这些问题,下面,让我来一一为大家解答。
一、“马兜铃酸”是什么?真的有毒还致癌吗?
目前关于鱼腥草致癌的言论中,提到的根本原因就是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那么马兜铃酸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让大家这么畏惧呢?
马兜铃酸,简称AAs,是一类硝基菲羧酸。不单单是鱼腥草,全世界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一共600余种,在马兜铃属植物中存在地尤其广泛。
由于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某些马兜铃属植物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和抗菌消炎的功效。所以有很多都曾被列入药用,像青果止嗽丸、润肺化痰丸、胃福颗粒、消咳平喘口服液、新碧桃仙片等等。但近年来我国对含马兜铃酸药材的把控逐渐收紧,许多马兜铃酸含量较高的药物被列入禁用药的名单,其他一些含有一定量马兜铃酸的药物也被列为了处方药,用药方面逐渐收紧,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几十年来,不断有因大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的药物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因此马兜铃酸一直吸引着研究者们的目光,也正是有了他们在科学角度对马兜铃酸的深入研究,才使得马兜铃酸的特性能够全面的展现并真正的被人们所认知。
上世纪九十年代,比利时的一位学者发现一种含有马兜铃酸的减肥药,有人在服用后出现了肾间质纤维化的情况,引起一片哗然。一时间,马兜铃酸的毒性成为了新的猜想。专家在后来的毒性研究中发现,马兜铃酸的肾脏毒性确实与给药剂量和用药时间的长短呈相关性。服用剂量越大,时间越长,越容易被马兜铃酸损害肾脏。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马兜铃酸的毒性还是没有被大家重视。因此关于服用含马兜铃酸的药物而发生肾损害的病例时有报道,这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许多国家也开始将此类药物退出市场。
从这以后,马兜铃酸的肾毒性才终于开始被大家知晓。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马兜铃酸的负面特质不仅仅是有“毒性”这么简单,它还会致癌。
2011年,澳大利亚公开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马兜铃酸的肾毒性之强,不仅会导致极难治愈的肾病,引发肾衰竭,而且还存在致癌的风险。
这一结论后来也被美国证实。以美国的研究结果来看,马兜铃酸的致癌性甚至强于烟草和紫外线,会导致人体发生大量基因突变,增加患癌风险。
我国国内也进行了动物的致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的6个月,动物肾脏的肿瘤样增生发生率为100%,另外还发现了乳腺导管上皮肿瘤、甲状腺滤泡上皮肿瘤和皮肤附件上皮肿瘤。啮齿类动物食用了马兜铃酸会发展成淋巴瘤、肾癌、肝癌、胃癌和肺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确实存在着决定性的关联。
而将马兜铃酸“有毒”且致癌的特性“实锤”的成分就是马兜铃酸Ⅰ。马兜铃属植物的成分组成不尽相同,但其 *** 有的、也是毒性最强的一种成分就是马兜铃酸Ⅰ。而且不仅仅是马兜铃酸,其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同样具有肾毒性。
所以,传闻中的一部分可以得到证实,马兜铃酸确实具有毒性,并且会增加患癌风险,但是大家完全不必过于紧张,马兜铃酸在人体中是可以代谢掉的,加上目前我国在药物上的严格把控,所以大家可以接触到的机会其实不多。而且对于“鱼腥草”的爱好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既然马兜铃酸有这么多的危害,那么是不是说明鱼腥草不能吃了呢?
二、马兜铃酸致癌,鱼腥草真的吃不得吗?
鱼腥草之所以被大家“闻声色变”,是因为大家错误地认为鱼腥草中含有一定量的马兜铃酸,因为马兜铃酸的致癌性,那么食用鱼腥草之后肯定也会增加患癌风险。可是,事实真的像传言那样吗?鱼腥草真的吃不得吗?
事实上,鱼腥草并不是马兜铃科植物,唯一让二者联系到一起的,可能就是它含有的少量生物碱中的马兜铃内酰胺Ⅱ。但是马兜铃内酰胺Ⅱ与马兜铃酸及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I,并不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名称相似才被大家混淆。具有肾毒性和致癌性的是马兜铃内酰胺I。根据目前的药理研究来看,并没有马兜铃内酰胺Ⅱ肾毒性和致癌性的相关报道。
所以,关于鱼腥草致癌的说法可以休止了。作为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钟爱的一项特殊美食,鱼腥草其实已经有很长的食用历史,并且并没有因为食用鱼腥草而导致身体疾病的传闻。关于它有毒、致癌的说法其实略加思考,也应该可以明辨真假。
不仅如此,许多民间药典对其相当青睐,遇到发热、咳嗽、胸痛等肺部疾病时,鱼腥草都被当做治疗的要药。在很多地方的民间药典,都将鱼腥草列为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慢性鼻窦炎、肠胃炎的重要药剂。
《现代实用中药》所载鱼腥草之用更有特色:"生叶:烘热外贴,为发泡药,可治疮癣。凡疥癣肿胀,湿疹,腰痛等可作浴汤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功效多而佳。可以说鱼腥草不仅没有致癌性,反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自古就受到了医生们的追捧与利用。
所以大家不难发现,所谓的“鱼腥草会致癌”其实只是偷换了概念,把马兜铃内酰胺Ⅱ当成了马兜铃内酰胺I。因此,鱼腥草并不含有致癌物质,平时喜欢吃鱼腥草的朋友只要合理饮食,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三、鱼腥草的正确食用,需要注意这几方面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鱼腥草并不带有毒性,也不像传言中那么耸人听闻。相反,鱼腥草含粗蛋白质、粗脂肪、多糖类、钙、磷、和蕺菜碱。因此不仅不会致癌,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和化食等功效。
但是,这也不代表鱼腥草就可以不加限制地食用。由于鱼腥草性寒凉,过敏体质的人长期食用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轻则发生皮炎,重则过敏性休克。而且鱼腥草也不可以给小孩子服用,否则很容易导致腹泻。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体虚的人不要吃。鱼腥草是寒性食物,不仅会损伤肠胃,而且过敏的人会加重过敏病情,因为凉寒性食物吃得多,体内过敏免疫球蛋白数值都会比较高。而且,鱼腥草更好也不要和其他寒性食物一起吃,像是草莓、橘子、空心菜、茼蒿、白菜等,否则更容易给脾胃造成负担。生理期和怀孕期间要尽量少吃。
食用要适量。鱼腥草正常食用不会有问题,但吃多了会损阳气,令人虚损。《别录》中记载鱼腥草“多食令人气喘”,中国药典中对其每天的用量要求在15--30g之间,要求是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药效,长期大剂量服用或导致脾虚,引起腹泻等症状,停药即可消失。一般以一周食用2~3次鱼腥草为宜,这样才能既发挥鱼腥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又不至于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
鱼腥草有毒致癌的传言完全就是以讹传讹,大家误以为鱼腥草含有致癌的马兜铃酸。其实,鱼腥草不仅不会致癌,反而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喜欢鱼腥草的朋友大可以放心食用。但要注意的是,任何食物都不能因为喜欢而无限制地摄入,要适时适量,才能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不给身体带来负担。
参考文献:
【1】《含马兜铃酸中药毒性分析》宋亚刚,苗艳艳,苗明三. 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2018
【2】《马兜铃酸肾病研究进展》褚春晓,朱国福.中成药.2020年第009期
鱼腥草含一级致癌物,伤肾还致癌?折耳根还能吃吗?告诉你答案文|葛医生
编辑| 言染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鱼腥草又叫做折耳根,是云贵川地区人民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食物。
鱼腥草大部分都生长在湿地和水边,之所以叫做鱼腥草,是因为这种草的叶子带有一点腥味,故而得名鱼腥草。
因为这种淡淡的腥味,也导致我国人民对于鱼腥草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觉得鱼腥草一股腥味,难以忍受。
但有人却爱不释手,恨不得顿顿都吃。
鱼腥草的食用 *** 主要包括凉拌、炒菜、煮汤等等,为饭菜增加了一丝独特的味道。
对于喜欢鱼腥草的人来说,无论是家庭聚餐亦或是餐馆里吃饭,鱼腥草都可以给人带来完美的饮食体验。
不仅如此,鱼腥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我国中医将鱼腥草作为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认为人在感冒、发烧以及喉咙发炎的时候,喝鱼腥草泡的水可以有效缓解人体症状。
鱼腥草虽小,但不论是在饮食方面亦或是在药用方面都有着不小的价值。
但针对于鱼腥草其实也有一些传言,譬如:有的人说鱼腥草含有一级致癌物,会导致人体致癌。
但也有人说:鱼腥草含有可以杀死前列腺癌细胞的物质,多吃可以预防前列腺癌。
本文来给大家讲讲鱼腥草含有的成分,以及以上谣言是否属实。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鱼腥草是否可以预防前列腺癌。
有科学研究证明,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譬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等。
鱼腥草含有的这些成分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以及抗肿瘤的作用。
抗氧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细胞自由基的损伤,进而延缓人体细胞的衰老速度。
其次,抗炎可以避免身体里的组织器官发炎,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
最后,抗肿瘤作用就好理解了,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成。
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下,鱼腥草确实会对人体有着不小的好处。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鱼腥草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却没有直接的科学研究证明鱼腥草对于人体抗癌有着奇效。
并且人体内部情况复杂,而鱼腥草有益成分含量较少,因此仅仅吃吃鱼腥草就想要来预防前列腺癌是不现实的。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预防癌症,还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好营养的膳食搭配。
而之所以有人说鱼腥草有一级致癌物,则是因为鱼腥草中含有一种名字叫做马兜铃酸的物质。
科学家将这种物质注入到小白鼠的体内,惊讶的发现小白鼠患肝癌的概率大大增加,而这则报导的科学研究就是鱼腥草会致癌的来源。
而马兜铃酸这类物质则被列为了一级致癌物,但其实鱼腥草含有的马兜铃酸含量其实并不高,人一般摄入的鱼腥草含量远远达不到致癌的量。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放心的吃鱼腥草,毕竟鱼腥草在中华大地已经传承多年,如果鱼腥草有害的话,早就被我们的祖先淘汰掉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鱼腥草虽然不会导致我们人体致癌,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尽量控制鱼腥草的摄入量。
因为鱼腥草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对我们人体的肠胃造成伤害:譬如挥发油以及鞣质等等。
这类物质进入人体的时候会导致人体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的症状。
除此之外,我们在食用鱼腥草的时候也要尽可能避免生吃。
因为生吃可能会将野外的细菌吃进我们的肚子里,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吃鱼腥草的时候即使是吃凉拌鱼腥草,也一定要将鱼腥草先用烫水过一遍。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鱼腥草的口感,还可以杀死其中的细菌,让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更加健康。
总结
鱼腥草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在云贵川地区人民的餐桌上广受欢迎。
它既可以作为食材增添菜肴的独特风味,也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
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缓解炎症以及抑制癌细胞生成。
然而,目前尚无科学研究明确证明鱼腥草对于预防前列腺癌具有奇效。
同时,虽然鱼腥草含有少量马兜铃酸等物质,但常规的食用量并不会致癌。
然而,为了避免对肠胃造成伤害,我们仍然应该适量控制鱼腥草的摄入,并避免生吃,以确保食用的健康与安全。
总的来说,鱼腥草作为一种食材和药材,具备一定的价值,但在食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合理搭配和适量摄入。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日常辟谣:鱼腥草吃多了会致癌?看完文章的人都笑了鱼腥草在农村一直是特别被珍惜的野菜,鱼腥草因为味道跟鱼的味道很像,不管是吃起来还是闻起来都有一股腥味,所以被叫做鱼腥草。虽然鱼腥草味道有些奇怪,但鱼腥草的功效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大家把鱼腥草功效传的神乎其神,认为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而且还可以消炎。
小的时候,爷爷每次一到夏天就会去山上采一些鱼腥草,拿来给家里人泡水喝。在鱼腥草里面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草药,比如甘草和金银花,喝到喉咙里面,就有一股浓浓的清新感觉扑面而来,就想吃吃了薄荷一样。喝完以后嘴巴里面又有点淡淡的苦味,苦味不是持续太久,慢慢甜味就充满了整个嘴巴。
药房里面也常用到鱼腥草,将晒干的鱼腥草拿来和其他草药一起来当成配药。鱼腥草还可以拿来当成凉拌菜,在初夏的时期,鱼腥草也是农家饭桌上的一道新鲜菜,葛根似的鱼腥草吃起来很美味。
最近网上传闻,鱼腥草可能会致癌,其实这是没有太多科学依据的,鱼腥草不会致癌。网上传闻鱼腥草有可能致癌,是源于一个医学研究,研究人员指出鱼腥草中含有马兜铃酸,其实,鱼腥草的成份虽然很多,但是在鱼腥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马兜铃内酰胺AII等三种酰胺类成分,和网上所传出来的马兜铃酸并不是一回事,也不会有致癌的可能性。
鱼腥草不仅不会让人致癌,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理活用的作用,所以说,从古至今追求到的真理还是有一定依据的,中医的博大精深也是让人望而生畏,虽然西医也在不断发展,也有很多是中医治不好的病,但是就中医药材而言,还是很值得信任的。
鱼腥草虽然不足以致癌,而且可以用作药材,也可以当成餐桌上的美味,但是说起来,鱼腥草还是不能贪吃,要有节制的进食,如果吃的太多,可能会有肾毒性,特别是一些身体有疾病的人,比如说是虚寒性体质的人,或者是身体有痔疮的人建议少吃。
至于如果本身对鱼腥草有过敏症状的人,就更应该少吃或者不吃,免得引起身体的不适,最严重的情况还会直接有过敏反应,比如全身红肿等。所以说鱼腥草作为一种中药材,可以吃,但也要注意剂量。
来源:重庆晚报
凉拌折耳根、折耳根炒肉……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又到了吃折耳根的季节,重庆市民的餐桌上怎么能少了它的位置。可最近,随之而来“折耳根含有马兜铃酸,常吃可能致癌”的消息又在网上“沸腾”,这让不少爱吃折耳根的市民望而却步。事实真是如此吗?
传言:常吃折耳根致癌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重庆市民吃折耳根的吃法很多,可把嫩茎叶炒食、凉拌或作汤,其中凉拌折耳根是最常见、更受欢迎的一道传统佳肴。去年,医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的一篇论文指出,在亚洲地区,肝癌与马兜铃酸导致的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并有人指出,重庆人爱吃的折耳根就含有马兜铃酸,经常吃可能致癌。这让不少市民有些担忧,折耳根还能放心吃吗?
专家:没有科学依据
对此,重庆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蒋参介绍,折耳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用药历史,其闻起来有一股鱼腥味,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同时,还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折耳根经常会加入用于治疗一些患有热性呼吸道疾病和泌尿道疾病患者的药方中。”蒋参表示,当时看见网上的谣言也很惊讶,用了上千年的折耳根,怎么可能会致癌?
蒋参介绍,马兜铃科是植物界的一个划分,马兜铃酸是一种化学成分,马兜铃内酰胺则是马兜铃酸的一种代谢物。而折耳根本不是马兜铃科植物,也就不含马兜铃酸,其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但两者不可等同。
蒋参还表示,目前被认为有强致癌性的是马兜铃酸Ⅰ,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是马兜铃内酰胺Ⅰ。而折耳根中含的并不是这两种物质,且总的含量非常低,所以折耳根致癌或致肾脏损伤并没有科学依据。
“折耳根致癌,还是去年二十大谣言之一,当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就已辟谣。”蒋参提醒。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风险监测与评估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耘表示:马兜铃酸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1类致癌物,而马兜铃内酰胺是马兜铃酸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同时也在某些植物中存在,这两者并不可等同。
折耳根 不宜每日食用
那到底吃折耳根好吗?据了解,折耳根以鲜品入药疗效为佳。中医认为折耳根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消肿、通淋的功效。因此,小便不利,吃点折耳根可对症。不过,新鲜折耳根属于野菜,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人工栽培,不宜每日食用。偶尔食用,可先用自来水浸泡1个小时,用开水焯一下再拌入调料食用为佳。
重庆晚报记者 陈英 摄影报道
鱼腥草含致癌物,长期进食不仅伤肾还致癌?这是真的吗?真相来了今年35岁的刘女士,自从过年的时候去了一趟四川游玩,吃了当地的折耳根(又称鱼腥草),就莫名地爱上了这味道独特的四川美食。
于是旅游回来之后,刘女士就经常去菜市场买鱼腥草,每次都吃上一大盘才觉得过瘾。但是就在某一天,刘女士在看手机的时候,却突然看到一则关于鱼腥草致癌又伤肾的报道。当她看完这篇报道之后,整个人都慌了,想到自己这几个月来一直吃着鱼腥草,那不是存在“致癌伤肾”可能?
刘女士心里越想越害怕,于是就去医院做了一个健康检查,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彩超等检查,还好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这一直悬着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鱼腥草
那么,鱼腥草真的含有致癌物吗?长期进食真的会伤肾还致癌吗?鱼腥草还能吃吗?今天,左撇子就来解开大家的疑惑。
一、鱼腥草含致癌物,长期进食不仅伤肾还致癌?
说得鱼腥草,因为其有一种独特的气味,就像鱼腥味一样,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对于喜欢鱼腥草的人,这独特的气味反而让他们越吃越香,而对于那些讨厌鱼腥草的人,却恨不得避而远之,觉得难以下咽。
鱼腥草
特别是近年来,网上有一种说法,说“鱼腥草不仅伤肾还致癌”,这让本身不喜欢吃鱼腥草的人就更加不敢吃鱼腥草了。
原来这个传言来自于网上的一篇题为《Science子刊:鱼腥草等中药含致癌成分,国外早被禁,中国人还在吃》的文章,该文章指出,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成分,而马兜铃酸属于一类致癌物,不仅具有肾毒性,而且还有可能会引发癌症。
那么,这篇文章里面的内容说的是真的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鱼腥草
首先,我们先来认知一下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这一物质的确存在致癌性,上海交大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主要是研究“马兜铃酸和肝癌之间关系”,他们将一定剂量的马兜铃酸注射进实验小鼠的体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最后发现大部分的实验小鼠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肝癌。同时还发现,注射剂量越大,癌变程度越高,肿瘤也越大。
其实,除了上海交大的这个研究指出马兜铃酸存在致癌性之外,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2年的时候,就将马兜铃酸正式列为1类致癌物,对人体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可引起人体发生癌变。
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
因此,马兜铃酸具有强毒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长期服用马兜铃酸的话,其本身的强毒性可对肾脏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破坏肾功能,到最后还有可能会引发肾衰竭,导致尿毒症的发生。另外,多项研究也证明,马兜铃酸除了可以诱发肝癌的发生,对泌尿系统的持续损伤还可能诱发尿道癌、膀胱癌等。
就像中药里面的一些中药,也含有一定量的马兜铃酸成分,比如天仙藤、细辛、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等,而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这三种中药因为含马兜铃酸成分比较高,已被移出《中国药典》,被禁止使用。而含马兜铃酸成分比较少的其他中药也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来使用,就是为了避免马兜铃酸带来的肾毒性以及致癌性。
中药鱼腥草
认识了马兜铃酸之后,我们再回头看看鱼腥草中是否也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网上传言鱼腥草中含有马兜铃酸这一类致癌物,其实是因为鱼腥草中含有“马兜铃酸酰胺”成分,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又将含有马兜铃酸成分以及马兜铃酸的代谢物(马兜铃酸酰胺I)等列为一类致癌物。
看到这里,许多人都将“马兜铃酸酰胺”与“马兜铃酸酰胺I”混为一谈,认为它们基本上是同一类的物质。事实上并不是,而且毒性也完全不一样。
鱼腥草属于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因为鱼腥草根本就不属于马兜铃科植物,是属于一种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植物,本身并不含有马兜铃酸成分,只含有一些挥发油、鱼腥草素以及少量生物碱等成分,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马兜铃内酰胺AII、马兜铃内酰胺、BII、马兜铃内酰胺FII等成分。
而鱼腥草中的“马兜铃酸内酰胺”与马兜铃科植物中的“马兜铃酸酰胺I”,虽然名字相似,但是却不是同一种物质,毒性也不尽相同,马兜铃内酰胺(AII、BII、FII)的毒性非常低。有资料显示,晒干之后的鱼腥草中,仅能提取出0.016g/kg的马兜铃内酰胺,这个量对身体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
对此,可能许多人还是不相信,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研究。曾有研究人员每天给犬皮下注射80-160mg/kg的鱼腥草提取液,连续注射一个月,除了早期经常出现呕吐以及出现大量的流涎之外,经检查发现,其血象和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的影响,并没有出现肝肾损伤。
鱼腥草
由此可以看出,鱼腥草中根本就不存在肾毒性以及致癌性。因此,对于“鱼腥草含致癌物,长期进食不仅伤肾还致癌”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毫无科学根据,这只不过是谣言罢了。即使真的含有毒性,但是“离开剂量谈毒性”的都是耍流氓,而且目前也没有任何关于长期进食鱼腥草而导致肾损伤或者诱发癌症发生的报道。
二、经常进食鱼腥草,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或许许多人不明白,为何四川人那么喜欢吃鱼腥草?其实,鱼腥草除了可以作为一种食物食用之外,它还属于一种中药,具有药食同源的作用,经常进食鱼腥草,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在中医里,鱼腥草属于一种性味辛、微寒的中药,《中国药典》里面记载,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而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里面也记载,具有“消炎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鱼腥草中药
因此,生活中经常进食鱼腥草,不仅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咽炎、扁桃体炎等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利尿通淋的作用,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炎症或者湿热造成的尿频涩痛等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虽然说鱼腥草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但是从鱼腥草的药性来看,它是属于一种寒凉之物,长期食用的话容易造成身体虚寒,因此对于本身本身脾胃比较虚寒的人以及患有虚寒症的人不适食用鱼腥草,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另外,创作了《食疗本草》的唐代医学家,被世人称为食疗鼻祖的孟诜,他认为鱼腥草“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因此,长期进食鱼腥草不利身体健康,如果喜欢吃鱼腥草,可适量进食,这样才不至于损害人体健康。
鱼腥草
三、题后话
总的来说,鱼腥草并不像网上传言一样,本身并不含有致癌物,长期进食也不会引起肾损伤,更不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在进食鱼腥草时也要注意,应避免长期大量进食,可以适当进食,以免损害身体健康,引起身体不适。#头条创作挑战赛#?
云南人慌到站起来!他们经常吃的“折耳根”,会引起肝肾中毒甚至癌症?对于云南人来说
田间俯拾皆是野菜
弯弯腰就是一道美味!
其中有一样野味
可调味、可单吃、可入药
它就是
云南人更爱的“折耳根”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是很多地方民间春天流行吃的一种野菜。
然而最近有养生文章称
鱼腥草清热消火的同时还有毒
吃了会引起肝肾中毒
甚至诱发癌症!?
什么?
说折耳根有毒?
云南人之一个不同意!
我们吃了那么多,算怎么回事!!!
市民:“不可能,这是瞎说的,我们吃了几十年,从小吃到现在。”
市民:“这个没有听说过,因为平时我们了解的,就是折耳根,好像它是一种药吧 然后经常吃可以清凉。 ”
市民:“我觉得一般日常食用,你也不会吃太多啊,吃的那个量,我觉得不一定,就算是真的,应该也不会达到能伤害肾的那个程度吧!”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平时得个感冒、发烧啥的,都会拿鱼腥草煮水喝,效果挺好的。但如果文章里说的是真的,那以后可不敢再吃了。
还有市民表示,凉拌鱼腥草,在中国部分地区是一道很受欢迎的凉拌菜,是给人体去火的一种健康食材,因此他们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记者查阅资料后了解到,鱼腥草性偏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良好功效。
市民:“我们老家可以煮水喝,是消炎的,然后还可以炒着吃,可以凉拌吃,都是消炎的,在中草药里就是一种药材,叫鱼腥草啊!”
市民:“生的是像凉药之类的,熟了还有点补, 你看煮肉都可以,它就像藕一样,是面的,煮熟了。”
据了解,小小的一根鱼腥草,目前已经检测出含有上百种化学成分:除了一般的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还出现了马兜铃内酰胺II。
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鱼腥草里面只有三种马兜铃内酰胺:AII、BII和FII。还没有研究在鱼腥草中发现马兜铃内酰胺I。
而目前所有关于马兜铃内酰胺致癌的结论,都是关于马兜铃内酰胺I的,目前没有发现任何马兜铃内酰胺AII、BII或FII会致癌的证据。
本段内容来源:《争论:折耳根含马兜铃内酰胺,到底致癌不?》
作者:天荒地脑
所以
大家可以安心地吃折耳根了
真是吓人一跳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昆明广播电视台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改编使用。
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肾毒还致癌?鱼腥草还能不能吃了?所谓鱼腥草,又叫做“折耳根”,在贵州、四川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是由于这种物品有着浓烈的腥味,因此并不受太多人的待见。
不过在中医理论中,折耳根可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宝藏食品,热证、上火都可以通过服用折耳根达到效果。
可是又有一种说法认为,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这种物质有肾毒,而且还致癌。那么鱼腥草到底还能不能吃了?
鱼腥草的马兜铃酸具有致癌、肾毒性
据研究表明,一种名为“马兜铃酸”的物质具有极强的致肝癌性,还有较强的肾毒性,如果一个人经常摄入马兜铃酸,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器官疾病。并且该研究还剑指部分中国人喜欢的食物:“鱼腥草”。
事实真的如此吗?医生就来给大家讲解清楚。事实上,在6年前,我国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就研究过了鱼腥草,确实在里面发现了马兜铃酸。
团队为此还做了实验,研究人员将里面的马兜铃酸单独提取出来,用于健康的小鼠身上,刚开始每天低剂量使用,小鼠慢慢地开始出现肝癌,后来高剂量使用,肝癌也长的越来越大。
因此马兜铃酸确实能引起肝癌,但是人家教授也表示了: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有很大的不同,人体内环境更加复杂,对马兜铃酸的代谢可能更快。一个人每天要吃十斤以上的鱼腥草,才能摄取可能导致致癌的马兜铃酸,那么这种试验就没有意义。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马兜铃酸具有致癌性,而且目前其它研究也证明了:马兜铃酸还有较强的肾毒性。但是人家没说“鱼腥草”是一级致癌物,这就很可玩味了。
其实在自然界,马兜铃酸的分布是比较广的,在一些中草药中都有马兜铃酸的存在,可是你知道吗,马兜铃酸也有好几种,比如目前已经探明的具有致癌性、肾毒性的马兜铃酸,其实是马兜铃酸内酰胺1,只有它的毒性比较明显。
而鱼腥草中含有的马兜铃酸,其实是马兜铃酸内酰胺2,和1的组成成分有大不同,效果也天差地别。而且研究还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因此鱼腥草会不会导致癌症,或者鱼腥草会不会引起严重的肾病,这点目前并无公论。
但是,毕竟鱼腥草还是含有马兜铃酸,因此医生呼吁大家:服用鱼腥草的时候切勿过量,偶尔吃吃换换口味当然没问题,可天天吃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问题。
鱼腥草有哪些对身体有利的地方?
说句公道话,所有的药物、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只要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有机物,肯定有自己的两面性,因此除了关注鱼腥草坏的那一面,也要看鱼腥草好的那一面。
1,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
四川、贵州这些地方的人,为什么爱吃鱼腥草?他们的饮食习惯重油、重盐、重辣,因此这里的人上火、湿毒的问题也比较严重,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找到了解除体内毛病的 *** ,那就是服用鱼腥草。
事实上鱼腥草清热、解毒的效果也非常好。
如果你正在长溃疡,那么可以试一下鱼腥草,效果非常好,有患者反映服用后,溃疡有好转。
2,利尿
有研究发现,从鱼腥草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可以促使动物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最终产生利尿效果,这点和中医说的“鱼腥草利尿”是相符合的。因此服用鱼腥草可以起到良好的利尿效果,对于高血压患者和急需排毒的人来说,鱼腥草是比较好的日常保健的选择。
3,提高身体素质
人体健康主要靠免疫系统杀死有害细胞、细菌、病毒,而鱼腥草中含有的鱼腥草素,具有强大的提高免疫系统能力的作用,因此偶尔服用鱼腥草可以帮助人体提高体质。
但是,鱼腥草特殊的味道让人难以接受怎么办?几个 *** 帮你去除腥臭味。
首先,可以煮一锅开水,然后在里面放入食盐和白醋,然后把鱼腥草放进去焯水2-5分钟,具体时间看个人喜好,焯水之后可以将鱼腥草放入凉水中过凉,一套流程下来,鱼腥草80%的腥味都能祛除。
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用过高水温长时间煮鱼腥草,否则会破坏口感和其治疗的效果。
其次,凉拌的时候一定要下大蒜头,蒜头既有香味也有浓烈的 *** 性气味,它能完美地掩盖掉鱼腥草的腥味,在凉拌鱼腥草中,如果没有大蒜和辣椒,那么这道菜能吃进去的人都是勇士。
第三,鱼腥草炒腊肉是一道名菜,采用上佳的腊肉切成薄片,然后将蒜苗和鱼腥草切成段状,先翻炒一会腊肉,然后再炒鱼腥草和蒜苗,期间加辣椒、蒜蓉、酱油、盐,炒一会就可以出锅了。这种方式做的鱼腥草几乎没有腥味,配合腊肉的咸香,是下饭神菜。
为什么不建议大量、经常服用鱼腥草?
鱼腥草是一味中药,中医对它的评价是“性寒”。如果长期服用鱼腥草,可能会造成损伤阳气、致人阴寒、虚弱、降低脾胃功能的问题,因此在使用鱼腥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除此以外,鱼腥草也不能过量服用,因为它的特性导致了鱼腥草使用过量不但起不到止咳、退热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加重咳嗽。
还有,孕妇、小孩、体质虚弱性寒的人不适合服用鱼腥草,因为有可能出现腹泻、胃疼、宫缩的问题,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为止,鱼腥草是否能致癌、有肾毒性依旧是没有定论的,所以我们对它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它的治疗效果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让它消失在药用的历史长河,我们要辩证地看待。
鱼腥草含一级致癌物,伤肾还致癌?折耳根还能不能吃?告诉你答案秦先生看到妈妈又做了凉拌折耳根,他就眉头紧锁,跟妈妈说道:“以后尽量别吃折耳根了,这东西吃下去会致癌”。
秦妈妈完全没把秦先生的话当一回事,还是吃折耳根吃得津津有味。
“折耳根里面有能够致癌的毒素物质,我一个同事就是特别爱吃折耳根,每顿饭都不能落下,结果就突发急性肾衰竭了。”秦先生接着跟妈妈解释道。
秦妈妈当即反驳:“我和你爸吃折耳根都吃了几十年了,有什么问题吗?怎么现在就致癌了?这些谣言我可不相信”……
秦先生和秦妈妈的说辞都各有理据,在饭桌上争论的不可开交,始终没有得到共识。那么,到底他们俩,谁说的才是对的呢?折耳根到底会不会引发癌症?日常还能不能进食折耳根?
折耳根是什么东西?
折耳根,又被叫做鱼腥草。
对于云贵川地域的人们来说,折耳根是一道美食,是每顿饭不可或缺的开胃小菜,那种带有特殊腥味又有点辛辣的口感,是他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家乡风味。
而对于大部分北方人及一些南方人而言,鱼腥草是一种中草药,应用在一些中药方剂或者 *** 成药,能够对某些疾病起到预防及治疗效果。
鱼腥草是致癌物,不仅伤肾还致癌?
像开篇秦先生说的一样,不少人会认为,折耳根内含有致癌毒物,人们进食会损害身体健康。但这观点是不正确的。
首先,人们之所以会说折耳根会引发癌症,主要是因为早前上交大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该报告通过小鼠动物实验研究了肝脏癌症与马兜铃酸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给小鼠注射马兜铃酸后,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显著升高,而且注射的量越大,小鼠发病的概率越大、时间越早、出现的肿瘤体积也越大。
但详细阅读文献可知,实验中引起小鼠肝脏癌症的物质是马兜铃酸Ⅰ,而折耳根中含有的是,马兜铃内酚胺BII、AII以及FII类,与马兜铃酸Ⅰ根本不是同样的物质。所以,不能等同折耳根会增加癌症的罹患风险。
其次,折耳根内所含的马兜铃内酰胺含量是很低的,只是日常食用,如此低的剂量也不足以引起肾脏毒性或者癌症。
适当吃鱼腥草,身体会收获哪些好处?
一、能够对抗炎症:研究分析发现,折耳根内含有不少的抗炎成分,像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适当进食折耳根有助于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缓解一些炎症性病变引发的不适症状。
二、促进胃肠道消化:折耳根的膳食纤维素含量也不低,适当地摄入折耳根能够帮助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功能,能在一定程度预防便秘发生。
三、能够利尿祛湿:折耳根内含有一种物质能够正向促进新陈代谢以及体液循环,有一定的利尿、去水肿效用。
四、能够清热解毒:中医看来,折耳根味辛、性属寒凉,具备一定的清热解毒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折耳根对身体虽然有不少好处,但食用一定不能过度,否则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另外,婴幼儿、儿童、孕产妇及体质虚寒的人群,日常也应少吃折耳根。
折耳根含有1级致癌物,伤肾且致癌?以后还能吃吗?看完你就说起“折耳根”,不少朋友可能会下意识地皱起眉头,毕竟折耳根携带的那股怪味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得了的。
但是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饮食习惯不同,对于折耳根的喜爱程度也不一样。如果让云贵川的人听到有人说折耳根“不好吃”,估计会之一个跳起来反对,对于他们来说,折耳根凉拌,下酒,煮菜,可以说是深深的印刻在了饮食文化中。
为啥有人觉得折耳根“美味”,有人却觉得折耳根“难吃”?
如果是普通的食物,可能因为口味的区别,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喜好,但很少会去否定食物本身是“难吃”,还是“好吃”。
但折耳根不同,喜欢的人可以说是“赞不绝口”,天天吃都不嫌腻;不喜欢的人则是“避之千里”,甚至闻了想吐。态度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区别,其实源自于一种“癸酰乙醛”,通俗点的名字叫做鱼腥草素。
如果自身对鱼腥草素存在轻微过敏的情况,身体本能会对其进行排除,从而产生反胃,恶心的情况;
但如果不存在鱼腥草素过敏的情况,食用鱼腥草单纯就只有味道方面的喜好,并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所以,并非是“折耳根”本身的味道怪,而是因为鱼腥草素的作用,使你的身体本能的排斥它,不同人对鱼腥草素的排斥程度不同,自然就会产生如此大的喜好区别。
除此之外,例如香菜,芹菜等食物,都有和折耳根类似的情况。以后大家也没有必要争论它们究竟好不好吃,单纯是身体接受程度不同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你是喜欢折耳根,还是讨厌折耳根,都不能否认它是传统且有名的食材。但是有研究却称,折耳根里含有“1级致癌物”,吃多了反而伤身还致癌,这是真的吗?
折耳根里含有“1级致癌物”,这到底是真是假?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在已有的研究里,折耳根含有一种叫做“马兜铃内酰胺”的物质。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中,马兜铃内酰胺属于一级致癌物,摄入即存在DNA变异的风险,从而增加癌症隐患。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认为吃折耳根致癌。但实际上,关于马兜铃内酰胺,还有更详细的分类:致癌的马兜铃内酰胺,被称为“马兜铃内酰胺I”;不致癌的种类有AII,BII等。
而早在2001年,研究机构 Hout-tuynia cordata就曾经对折耳根的主要生物碱含量进行过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kg的折耳根里,存在AI型,AII型马兜铃内酰胺共16mg,而并没有发现致癌的“I型马兜铃内酰胺含量存在”。
所以,就目前的学术研究结果来看,折耳根里的成分只是像“致癌物”,而并非是致癌物,吃下去也不会增加患癌风险。
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折耳根吃多了伤肾,这是真的吗?
其实这同样是错误的,马兜铃内酰胺在折耳根中的含量是很低的,远远没有达到给肾脏带来代谢负担的水准。但需要注意的是,“贪多嚼不烂”,如果一次性吃太多折耳根,也并非是什么健康的做法,饮食有度才是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综上所述,折耳根“致癌且伤肾”的说法,并没有实际证据证实,可信度不高。喜欢的朋友照常食用,尽量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了。另外,折耳根不仅不会“害人”,反而还能“救人”,作为食物的一种,同时也是热门的药物选择之一。
“药食同源”的折耳根,或能缓解多种疾病症状
折耳根不仅仅是食物,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所记载,折耳根“利尿通淋,消炎去肿,清热败火”。
在西医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广大劳动人民就总结出食用折耳根,来调理或治疗各种疾病。甚至被收录在我国《中草药典》中,足以让我们认可它的药用价值
比如说有肺热,干咳的症状:如果经常咳嗽,并且感觉到肺部闷热,不通畅。折耳根在中医中归属“肺经”,适当食用以清热顺气,或是不错的缓解方式。
又或者经常感冒,发烧:鱼腥草中含有能抗病毒杀菌的黄酮类和生物碱成分,适当食用促进病毒消灭效率,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
还有例如身体湿气重、尿液清浊、喉咙干痛,伤口流脓发炎等,都可以适当服用折耳根来进行缓解,老祖宗的智慧博大精深。
总而言之,折耳根虽然不同人的喜好不一致,但并不存在致癌和伤肾的风险。不仅如此,折耳根的营养与药用价值也不可否认。不妨尝试着接受它,身体也能收获不少好处。
参考资料;
1. Kim, S. K., Ryu, S. Y., No, J., et al. (2001) Cytotoxic alkal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Arch Pharm Res. 24 (6): 518-521.
2. Qu, W., et al. (2011) Alkal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and Their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ies.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3. 西药也有毒,凭啥盯着马兜铃酸不放?知乎日报,2019-7-31
不知道有没有听人说过吃鱼腥草会致癌的说法,对于鱼腥草可能北方人会更加熟悉,他们会更喜欢吃,且是有些地区的特色菜,但对于南方人来说,不太喜欢鱼腥草的味道,甚至会觉得难以下咽。
可就是这样一个褒贬不同的食物,它的用处很广泛,既能作为食物食用,又能用作药,而且是中西药都有,主要就是它给人体带来的好处较多,能帮助改善一些问题。而鱼腥草也是被称为天然抗生素的,在古代则是被用作外敷的药,能缓解炎症和感染,也有消肿的作用。
经常吸烟的人,适当多吃鱼腥草还能帮助保护肺部,减少毒素侵害肺脏,因为它有解毒的效果,也能帮助化痰止咳,从这几种好处来看,鱼腥草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从哪里传出吃鱼腥草会致癌,对于这一点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表示不信,持以怀疑的态度,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鱼腥草真的会致癌?
这是一个误解,主要根源就在于鱼腥草中含有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马兜铃酸,而马兜铃酸早就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有人看到这种情况后,就产生了想法,觉得含有马兜铃酸的鱼腥草是致癌的,就不能多吃。
我们先不讨论鱼腥草中的马兜铃酸与被列为致癌物的马兜铃酸是不是属于同一物质,单从摄入量上讲,就没那么的可怕,马兜铃酸只是鱼腥草中的一小点物质,想要达到致癌的效果,得摄入多少鱼腥草,更何况人体每天还会进行代谢,如此情况下,想要实现致癌并不容易实现,还请正确看待。
再来说一下鱼腥草中的马兜铃酸,它与致癌物马兜铃酸是不一样的,鱼腥草中的是马兜铃内酰胺Ⅱ,致癌物趋势马兜铃内酰胺Ⅰ,两种性质是不一样的,马兜铃内酰胺Ⅱ并不具备致癌性质,自然也就没有致癌的风险,吃鱼腥草也就不会致癌,别搞错了。
不过,研究证实马兜铃酸确实会增加肝癌的风险
上海交大的研究者在小鼠实验中证实了这个说法,研究人员给小鼠注射过马兜铃酸后,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小鼠在短时间内患上了肝癌,且已经证明马兜铃酸的注射量越多,发展成肝癌的风险也在随之增加,肿瘤的发展速度很快,由此可以知道,马兜铃酸在诱发肝癌上,有着极大的风险性。
而马兜铃酸在一些中草药运用上较为广泛,需要服用中草药的人,则是要格外留心了,在服用之前可以了解一下药的成分,正常来说,按照医生嘱咐去用药,则会是比较安全的,就怕有的人乱用药,则有可能给身体带来较大的损伤。
那么,肝部问题发生时,身体会有什么征兆?
头部异常
先看头发,如果头发总是干枯易断,试过很多补救方式都没能成功,还逐渐出现白发的现象,就别一直拖着了,早点了解原因会比较好,很有可能是肝脏出现损伤,影响到了肝血运行,头发得不到充足的肝血滋润,也就会容易干枯、断裂,甚至是出现白发。
再看一下眼睛,若是眼睛先是浮肿,然后发黄、发红,还容易流泪和肿痛,眼屎也比较多,可能不是简单的眼部问题,需要检查一下肝脏,眼睛和肝脏关系密切,在眼部频繁出现问题时,就要及时了解肝脏的情况。
还有脸色,肝脏内蓄积的毒素过多,就会让血液中的毒素变多,脸部得到血液的供应,自然就会表现得较为暗沉,还容易出现一些皮肤问题,比如痤疮、痘痘、色斑。
腹部疼痛
引起腹部疼痛的因素也是蛮多的,只是腹部疼痛可分上下左右,如果你是中上腹部或者右上腹部疼痛,就要多加注意,这里靠肝脏比较近,出现疼痛很有可能是肝脏癌变的一个信号。肝内肿瘤不断地增大,就会压迫到周围的组织和神经,从而产生疼痛的感觉。
还需要提醒一下,肝脏正常是不会喊疼的,如果出现疼痛感觉,就说明病情算严重了,不能再放任不管,越早检查越好。
皮肤出现蜘蛛痣
突然发现皮肤上出现了很多红痣,尤其是手部和躯干部位,而且这些红痣长相还比较怪异,与正常痣有着很大区别,既然觉得不正常,就要尽早排查原因,免得给身体带来更多损伤。这些蜘蛛痣的出现,大多代表着肝脏病变,且问题还比较严重。
肝癌的发生,会严重影响肝脏功能,对于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也就会减弱,这样雌激素分泌量就会增高,而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痣的生长也就会出现异常,希望能早点重视。
食物与癌症之间是有联系的,有些食物摄入过多会增加患癌的风险,但有些食物致癌就会有夸张的说法,当然,也存在不实的说法,这就需要正确理解和理性看待了,不要总是盲目相信。
参考资料:
1. 《七成肝癌确诊已是中晚期!这些迹象提醒你养肝必须要趁早》·科普中国·2020.5.29
2. 《这4个症状到来,或是肝癌发作的表现,发现后,及时检查肝功能》·医学论坛网·2021.6.21
3. 《肝癌哪些症状能让患者提早发现?》·健康界·20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