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什么时候,霜降是什么时候今年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3 0
霜降是几月几日哪一天星期几 2019霜降具体时间几点几分

新华社天津10月22日电(记者周润健)“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24日1时20分将迎来“霜降”节气。专家提示说,“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天气将由凉转寒,公众要注意防寒和防燥。

霜降是几月几日哪一天

2019年10月24日

2019霜降具体时间几点几分

10月24日1时20分

2019霜降是几月几日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有,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就是说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霜降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这个时候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秋收扫尾,而南方却是三秋大忙时节,收割单季杂交稻、晚稻,种小麦、油菜,摘棉花、耕翻整地等。

霜降节气正值十月下旬,这个时候我国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随着大风天气不断来袭,温度下降日趋明显,霜降期间,昼夜温差渐大。如果遭遇寒潮,降温可达10℃以上,这会使人体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出现不适反应,一些年老体弱和慢性疾病的人,也容易感冒或旧病加重。

今日霜降,记得“吃3样,忌3样”,老传统别丢,顺应节气平安入冬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至此开始冬天进入倒计时冷空气频繁气温骤降,我们也进入了一年中昼夜温差波动更大的时节

早晚冷中午热秋燥厉害得很,不光要适时增减衣物,饮食也要及时作出调整多吃滋补润燥的食材生津御寒是关键。正如老话所说“一年补通通,不如霜降补”,明日霜降,记得“吃3样,忌3样”,老传统别丢,顺应节气平安入冬

吃三样

一、吃萝卜缨子

老话说“霜降到了拔萝卜,秋后萝卜赛人参”,不过很多地区萝卜还没有完全长大,相比较营养更胜一筹的萝卜缨子鲜翠应季正当吃,很多人知道吃萝卜,其实萝卜缨子更是宝,维C含量是萝卜的2倍叶酸等营养物质也是萝卜的3-10倍不等,随手一蒸鲜嫩营养,可别再扔了。

推荐做法:【蒸胡萝卜缨】

1.胡萝卜缨只用嫩叶,掐下来以后淡盐水浸泡洗干净,然后捞出来晾干水分,也可以用棉布擦干水分,保证挂粉前是干燥的以免蒸的时候脱浆。

2.胡萝卜缨晾干水分以后先淋上植物油拌匀,防止蒸的时候出水,然后撒上面粉,薄薄的一层就可以了,面粉太多的话容易粘连、成坨,口感也不好。

3.锅内烧水,大火烧开以后把萝卜缨均匀铺在篦子上,盖上锅盖旺火蒸5分钟就可以了,蒸的久了容易粘。

4.5分钟以后取出萝卜缨,快速抖散降温,凉了就坨块了,然后加入食盐2克,鸡粉1克,撒上蒜末、淋上芝麻香油,拌匀后美味即成。

二、羊肉

霜降到了、冬天也就不远了,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滋补暖身民间自古就有“煲羊肉”“煲羊头”的食俗,正所谓“霜降一碗羊肉汤,轻松入冬暖洋洋”。

推荐做法:【羊肉豆腐汤】

1.准备两斤羊腿肉和两斤羊骨,冷水下锅,加入料酒10去腥,慢慢地加热,煮出羊肉中的血水,开锅以后打去浮沫,大约煮2分钟捞出来、冲洗干净。

2.锅内再烧水,放入羊肉和羊骨,加入葱段、姜片去腥增香,盖上锅盖小火慢炖1个小时,把羊肉炖熟、让营养融入到汤里面。

3.1个小时以后汤汁已经炖至浓白鲜香,把羊肉取出来,盖上锅盖继续炖30分钟即可关火,充分炖出羊骨中的营养。

4.汤盆中加入食盐3克、胡椒粉2克,再加点葱花、香菜段备用。

5.豆腐切成厚片,汆煮去除腥味,羊肉切成大块。30分钟以后把羊肉和豆腐倒入汤锅中,继续炖煮2分钟让豆腐羊汤的鲜味。

6.最后连汤带料一起盛放在汤盆中,鲜香美味、营养暖身的羊肉汤就能享用了。

三、鸭肉

俗话说“冬补不如霜降补”,未雨绸缪在食补方面同样适用,在闽南地区霜降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吃鸭子“贴秋膘”,在水中长大的鸭子,缓解秋燥刚刚好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也高滋补润燥、一举两得

推荐做法:【腐竹焖鸭】

1.准备一只嫩鸭,去除鸭 *** 、剁成均匀的小块;香菇洗净后对半切开;小葱切段,把葱白和葱叶分开,生姜切成片,大蒜也切成片,和葱白放在一起,再抓入一小把干辣椒、一粒八角、两片香叶、一节桂皮;另外准备一罐啤酒备用。

2.锅中烧水,把鸭块冷水下锅,倒入一点料酒去腥,煮出里面的血水和杂质,大约煮2分钟把鸭块倒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3.锅内烧油,油温5成热时把腐竹倒入锅中速炸30秒钟左右,腐竹变色起泡以后倒出来控油备用。

4.锅内留底油,倒入葱、姜、蒜等小料一起翻炒出香味,把鸭块倒入锅中继续煸炒3分钟左右,去除鸭块中的水气,鸭肉炒香、炒变色。

5.然后淋入老抽3克上色,倒入一罐啤酒去腥增香,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没过鸭块,倒入香菇和炸好的腐竹,挑出锅中的葱段,加入生抽10克提鲜,然后连汤带料一块倒在砂锅中,先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焖煮30分钟。

6.30分钟以后,把里面的香料挑出来,加入蚝油5克增鲜,食盐1克以及白糖少许提鲜,继续翻炒均匀,最后撒上葱花、美味即成。

忌三样

一、忌吃寒物

霜降时节,最忌讳趁中午燥热那会儿吃寒凉的食物,看似不打紧,其实每一口都能寒透心大损体内阳气,非常不利于秋冬滋阴敛阳西瓜香蕉螃蟹田螺葡萄山竹都是大寒之物,能远离就远离。

二、忌吃茄子

俗话说“秋败茄子似毒药”,经过霜打的茄子龙葵碱素大幅度提升,很容易 *** 肠胃引发腹痛腹泻,而且霜降前后的茄子几乎没有水分都是老籽、软绵绵的营养差口感更差

三、忌“秋冻”

虽然有句老话叫“春捂秋冻”,秋天适当冻一下对身体有好处,但只适合于初秋阶段,眼下已入深秋,马上入冬了,千万不能盲目“秋冻”,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明天霜降,老人讲“2菜不上桌,福气进家门”,远离茄子和寒物把身体保养好,就是更大的福气

之一美食编辑:小雅

今日霜降丨一年好景 最是橙黄橘绿时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霜降,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来了

千树扫作一番黄

冬季的脚步渐行渐近

新华社发(彭琦 摄)

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储存

二候草木黄落

大地上树叶枯黄掉落

三候蜇虫咸俯

蜇虫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

深秋,成熟的柿子挂满了枝头。(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此时,植物一年生长进入最后的绚烂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树树皆是斑斓秋色

重重山岭披覆落日余光

对于农家来说

霜降是收获、播种的最后时节

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

在南方则是“三秋”大忙季节

霜降时节,浙江湖州,水乡百姓熏豆庆丰收。(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各地,霜降有赏菊、吃柿子

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补冬不如补霜降”

在这个秋燥明显的时节

要多吃润肺蔬果

多食温和粥汤,健脾养胃

同时注意保暖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在炎热漫长的夏季和寒冷冗长的冬季之间

凉爽美丽的秋季显得弥足珍贵

“悲秋”也成为古代诗词歌赋特有的伤怀原型

我国各地的秋天普遍不长

华北、东北普遍在50天左右

较长的西南地区大概在70至80天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最富诗意的秋季短暂而珍贵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尽情享受这份天高云淡的美好

惜时奋进,不负秋光不负己

霜降秋叶美。(新华社发 陈其保 摄)

统筹:王宇、王敏

文案:黄垚

新华视点微信工作室 ***

“霜降吃一宝,秋冬无病扰”,今日霜降,“一宝”指啥?该怎么吃

俗语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的重要性。

霜降节气过后,冬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在这个秋冬的过渡阶段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最后要注意饮食调养;多吃“霜降一宝”——萝卜,健脾养胃、保养身体,舒服入冬。

霜降节气就要到了,正是吃萝卜的好时候。萝卜性凉,可以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热、利便。民谚有“霜降萝卜胜良药”,老百姓们认为萝卜比人参鹿茸还珍贵。

下面,和大家分享5种白菜的做法,有喜欢的朋友们赶紧学起来吧!

一、凉拌萝卜坎

1.萝卜坎子是用筷子 *** 萝卜中别成块,因为形状大小不一致,做成凉拌的能更好地吸附凉拌汁,入味脆爽,且 *** 简单。

2.小盆中加入食盐、白糖、食醋香油,然后加入温水把调料化开,然后浇在萝卜上,再加入香菜段拌匀,即可装盘出锅。

好了,一道简单清脆的凉拌萝卜就做好了。

二、萝卜黄豆芽炒肉

1.准备青萝卜一个,切成均匀细丝;准备五花肉一小块,也切成细丝;准备黄豆芽200克,放入清水中处理干净,控干水分备用。

切点葱片、蒜片、姜片放在一起,再抓入几粒干辣椒、一粒八角备用。

2.锅内烧水,加入一点料酒去腥,一勺食盐入底味,再来几滴老抽提色,把五花肉倒入锅中,滑煮1分钟左右,打去锅中的浮沫,五花肉变白以后倒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控水备用。

3.锅内烧油,把五花肉倒入锅中煸炒出里面的油脂,然后把葱、姜等辅料倒入锅中,开小火翻炒出香辣味,加入豆瓣酱5克,蚝油5克增鲜,老抽2克提色,食盐1克快速翻炒给肉丝上色。

把肉丝翻炒入味以后倒入黄豆芽,转大火翻炒2分钟,炒至断生后加入少许食盐鸡精1克白糖少许提鲜,少许五香粉翻炒均匀。

食材全部炒断生以后放入萝卜,萝卜断生以后加入一点生抽提鲜,淋入一点明油提亮色泽,即可出锅。一道简单家常的萝卜豆芽炒肉丝就做好了。

三、腌萝卜

1.白萝卜洗干净,切成大薄片。切好以后放到一个干净的,无水无油的大盆里。多撒点盐,来回抓个几分钟,静置腌上一个小时。

准备一些野山椒和小米椒,分别切成段,再切的蒜片备用。

2.腌萝卜最重要的腌料,盆里放进去三大勺白醋、三勺白糖、两勺生抽、一丢丢白糖,搅拌均匀后纯净水化开。

锅洗净烧热,把调好的腌料倒进去。大火熬开,熬出酱香味。熬好以后倒出来,放凉备用。

3.腌了1个小时的萝卜,用纯净水快速地抓洗一下,去除多余的盐分。然后捞出来,使劲搦干水分。料汁冷凉以后把切好的配料放进去,反复抓捏一会。

4.然后一块往萝卜片上一倒,注意料汁的量尽量没过萝卜片。用保鲜膜封住,密封腌制三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四、萝卜鸡蛋汤

1.白萝卜洗干净、不用去皮,直接切成细丝;一小把白玉菇去除根部、切成小段;几个鸡蛋放锅中煎熟备用。

2.砂锅中加一点植物油,把葱花放进去爆香,倒入萝卜丝翻炒2分钟左右,去除萝卜的青气,炒出清香味,然后放入白玉菇,倒入半锅开水,把煎好的鸡蛋放进去,盖上锅盖炖15分钟,鸡蛋煎一下,炖出来的汤更香更浓。

3.一直把汤炖成乳白色就可以了,调味只需要加一点食盐、鸡粉即可,清香可口,常喝顺气还开胃。

(开心)

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来了!一起来看看霜降的这些知识……

秋深山有骨,

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

烟霞入醉魂。

今日18时35分

我们迎来霜降节气

这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气候由凉转寒

万物随寒气增长而逐渐萧瑟

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

天气渐冷

初霜出现

草木开始泛黄

秋将去,

冬将至,

你感受到了吗?

“霜降”有什么习俗?

“霜降三候”是什么?

“霜降三防”指什么?

......

这些知识,

记得讲给孩子!

1、“霜降三候”是什么?

豺祭兽

豺狼的豺

俗名“豺狗”

霜降日杀兽陈列

古人说是“祭秋金”

也是别秋的一种仪式

草木黄落

木叶飘零

飒飒风干

冬天即将来临

蛰虫咸俯

“咸”是皆

“俯”是低头

是卧而不食

就是冬眠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 著)

2、“霜降”有什么习俗?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之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

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闽南:吃鸭子

在闽南一带、台湾地区,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闽南有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

广西:吃牛肉

广西玉林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广东:送芋鬼

小孩以瓦片垒梵塔,在塔里放柴点燃,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辟除不祥,表现了人们朴素的吉祥观念。

北方:登高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

3、“霜降三防”指什么?

一防秋燥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霜降是什么时候,霜降是什么时候今年-第1张图片-

二防秋郁

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落叶落果,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

三防秋寒

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这个时间节点后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儿童,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4、霜降时节如何养生?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但是,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 *** ,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滋阴润肺宜“平补”

为防止秋燥,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类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莲藕及各种豆类制品等。

秋燥时节,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过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饮食锻炼两相宜

秋季是人最容易长脂肪的季节。天凉夜长,人的食欲大开,夜里休息也舒服,人体每天的热量摄入容易超过热量消耗,使脂肪一点点地囤积起来。如果不加以调整,经过秋、冬两个季节,人就会胖很多。

年复一年,人就会很快“发福”起来。因此,要让孩子注意合理饮食,大快朵颐贴秋膘的时候也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

快抓住秋天的尾巴

趁周末带孩子出门

再赏一回秋日的美景吧!

内容来源 | 人民日报

霜降,霜花满枝头

【画中话节气】

作者:袁瑛(供职于华南理工大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天结束、冬天到来的交界点。“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此时,天气渐寒,万物收敛,桂落地,香入土,柿燃枝,阴气始凝。

霜降(中国画)戴树良

一夜寒霜,绿意渐隐。霜降时节,黄河流域出现白霜,枯黄的树叶片片凋落。千里沃野上,叶片凝露成霜,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正如王凯生的中国画作品《霜降》所描绘的:俯视角度下的叶子上布满了银色的冰晶,通过抽象提炼的叶子外形,如巨大的雪花铺满画面。背景大面积的留白和画面前景中树叶丰富的层次形成对比。作品色调清冷,清新雅致,寂寥、寒冷之气跃然纸上。

霜降(中国画)王凯生

秋风万里,草木黄落。霜降时节的大地是浓郁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在秋霜的抚慰下,大自然的调色盘里多了几抹耀眼的暖色,漫山遍野的树木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秋叶翩飞,草木多余的枝叶全部魂归泥土,以便度过严寒。蛰虫无声,进入了休眠状态,为来年的新生做好准备。李春海的作品《霜降》便用水墨描绘了层林尽染的深秋景色。画家运用赭石色和浅青色,层层晕染、笔触生动,墨色浓淡相间,浓郁的秋意扑面而来。

霜降(中国画)李春海

深秋,虽万物凋零,但又硕果累累。在中国的节气习俗里,是讲究吃的。俗语云“霜打柿子红如火”,霜降正是柿子成熟的时节,故民间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当代诗人海子写过一首名为《昌平的柿子树》的诗,诗中写道:“在镇子边的小村庄,有两棵秋天的柿子树,柿子树下,不是我的家,秋之树,枝叶稀疏的秋之树”。柿子树大概是最能表现秋天的一种树了,霜降之时,柿子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其他的树木已经落叶,略显苍凉,但柿子树依然焕发着生机。插画家木壳人的水彩插画作品《霜降》中,小女孩拿着长竹竿打柿子,柿子树下的大白鹅张嘴迎接即将掉落的果实,俏皮可爱。画面以暖色调为主,极具想象力,活泼生动的形象施以淡彩,清新自然,一派丰收热闹的景象。

霜降时节,不受雪霜的除了菊花,还有竹。苏东坡曾这样颂竹:“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唐代文人刘岩夫在《植竹记》中云:“原夫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竹子是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代表,竹又是谦虚淡泊,舒畅洒落的化身。传统中国画和诗歌,都爱以自然之物和山川大地作为抒 *** 思的媒介。《岁晚霜风侵》的作者刘珍清便用水墨描绘了玉立霜风中的竹。画面中的竹瘦而劲秀,笔墨精妙,长短疏密,变化相宜,实乃以手中之竹表现心中之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天从白露到寒露,再到霜降,仿佛一幅不断流转的水墨画。露水凝结,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冬之始也。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5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霜降和降霜有直接联系吗?

来源:华西都市报

“一叶知霜降”,10月23日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有三候: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背后有什么故事?霜降和降霜,是否有直接的关系?来听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讲师王立为的解读。

华西秋雨基本结束

霜降时节,人间草木在秋霜的抚慰下,晕染成漫山遍野的红黄之色,如火似锦,蔚为壮观。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讲师王立为介绍,“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较冷、中午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更大的时节。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南方地区,尤其在江南、华南,气温起伏愈发明显,华西秋雨基本结束,从此进入了一年当中的少雨期。

总的来说,此时的平均气温还没有达到冬季的标准,既不如夏季潮湿,也不像春季干燥,应该说是一年当中天气较为舒服的时段。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更低气温降至零下七八摄氏度,甚至零下10摄氏度以下。每当冷空气过后,天空晴朗,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虽然说有点冷,但感觉上还是神清气爽的。

霜降时节农人抓紧收获

霜降的到来表明天气进一步冷起来,这时接近地面的水汽因为气温而结成霜花,而且很容易形成霜冻,俗话说“霜降杀百草”,霜打过的植物,由于霜冻容易使植物的叶片和枝条受到损害,从而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产。所以农业有不少谚语,比如,霜降拔葱,不拔就空;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霜降不摘棉,霜打莫怨天等等。顾名思义,到了霜降时节,提醒人们作物到了成熟的时候要抓紧收获,不然就会减产或者降低品质,这也是劳动人民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王立为介绍,霜降时,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里,用人类的视角来看,就像是在“祭兽”。古人认为以兽而祭天是一种回报和祈祷,就像人们用新收的谷物来祭天一样,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霜降和降霜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秋燥明显的气候特征。霜降和降霜两个字顺序不同,两者会有直接关系吗?王立为介绍,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而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况且在气象学上,其实是没有降霜这个概念的,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之一次霜称作‘早霜’或‘初霜’,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王立为接着说,霜降节气期间,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普遍很低,土壤冻结,越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这个时候就开始有霜了。而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两到三个节气,也就是离有霜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离霜还远着呢。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霜降后,抓紧吃"入冬第1宝"!贵也要吃,正当季、采摘短——芋头

#秋日生活打卡季#

霜降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再过十来天就该入冬了,虽然眼下还没有接收到特别寒冷的“信号”,但身体已经在为入冬储备能量、加大消耗了,这个时候该补一定要补。正所谓“冬补不如霜降补一定要把握好这十几天滋补黄金期,抓紧吃“入冬之一宝”,贵也要吃,正当季、采摘短,为入冬打好基础

盛产于深秋的芋头,被誉为“碱性之王健脾养胃气血双收,相比较大荤大腻的肉食,芋头好消化、是胆固醇的搬运工,蛋白质含量极为丰富,滋补效果丝毫不输于鸡鸭鱼,同时富含钙、铁、钾、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独有的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提高人体抵抗力,常吃寒冬不怕冷,是名副其实的“入冬之一宝遇到千万别手软!

芋头的3种好吃做法

一、芋头肉丸汤

1.准备2斤小芋头,洗干净后放入锅中蒸30分钟,芋头蒸熟以后取出来,剥掉外皮,压成芋头泥。

2.猪瘦肉2斤,剁成肉末放入盆中,加入葱花、姜末,放入晾凉的芋头泥,放入食盐3克、胡椒粉2克、白糖少许提鲜,顺着一个方向搅打至肉馅上劲,再放入一小撮淀粉增加抱合力,继续朝着一个方向搅拌、摔打5分钟,直至肉馅成团。

3.锅内烧水,大火烧开以后转成炉心火,抓一把馅料在虎口处挤成丸子用小勺挖入锅中,下丸子的时候保持水沸而不腾,既能保证相同的成熟度,还不容易散开。

4.丸子下完以后转中小火煮2分钟,煮至全部飘起来基本就熟了,这个时候放点青菜叶,加入食盐、胡椒粉、鸡粉调味。

5.继续煮至沸腾,淋上芝麻香油、美味即成。

二、酱汁芋头

1.芋头清洗干净后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至上汽以后关火、自然晾凉,芋头煮一下更容易剥皮,不会过敏。

2.然后把晾凉的芋头取出来,剥掉外皮、切成均匀的滚刀块;准备半碗清水,加入胡椒粉2克,白糖少许提鲜,蚝油5克,料酒5克中和芋头的奶腥味,用筷子搅拌均匀;另外切点蒜末备用。

3.锅内烧宽油,在芋头上撒上一层淀粉拌匀,油温五成热下锅炸,定型以后用勺子轻轻搅动让其均匀受热,大约炸2分钟,芋头炸熟、炸至表面金黄后捞出控油。

4.锅内留底油,放入蒜末爆香,加入两勺海鲜酱炒散,然后倒入调好的碗料,转大火烧开,放入芋头小火炖3分钟,让芋头吸收汤汁入味。

5.3分钟以后转大火收汁,再勾入一点水淀粉让料汁均匀吸附在芋头表面,淋上明油提亮色泽,最后撒上葱花美味即成。

三、椒盐芋丝

1.芋头去皮后先切成片,再切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切好以后放入盆中,撒入适量的淀粉拌匀,让每一根芋丝都裹上淀粉。

2.青椒、红椒各半个,都切成小粒用来配色;洋葱也切成小粒,放在一起备用。

3.锅内烧油,油温五成热时撒入芋头丝,中火炸两三分钟,芋头丝炸干水分、炸至金黄焦酥后捞出。

4.锅内留底油,放入青红椒、洋葱粒一起翻炒出香味,倒入炸好的芋丝,大火快速翻炒,再撒上椒盐调味,翻匀后美味即成。

芋头在众多秋菜中营养算是比较高的,滋补美味不会增加肠胃负担比肉便宜、还比肉有营养,而且享有“长寿菜”的美誉,秋冬进补,中老年人不吃肉也要多吃点

之一美食编辑:小雅

农谚“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为啥?今年哪天寒露?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时节,温差较大,北方地区降温明显,少雨干燥,寒气渐生,而东北、西北等部分地区,已有降雪出现,南方地区,气温也在下降,早晨和晚上会感到一些凉意。

寒露的时间,按照阳历来说,在每年的10月7日、10月8日、10月9日这3天,时间相比较固定。而按照阴历来说,受闰年以及古代历法等影响,时间相对不固定,有些年份在农历八月,有些年份在农历九月。

想要准确判断每年寒露农历和阳历的具体时间,要看太阳到达黄经195°的时间,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到达黄经不同度数的时间来判断的,每一个节气对应一个度数,而寒露对应的则是195°。

今年(2022年)寒露的具体时间是阳历10月8日15点22分16秒,而对应的阴历时间是九月十三号。

再来看2021年的寒露时间,阳历为10月8日,对应的阴历时间为九月初三。2020年的寒露时间,阳历为10月8日,而对应的阴历时间为八月二十二。2018年寒露时间为10月8日,阴历时间为八月二十九。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寒露节气的阴历时间变化比较大,确实有些年份在八月份,有些年份在九月份。就是由于这个区别,民间关于此还流传着一些谚语,比如“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这句话。

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如果寒露节气在八月份,那么当年则属于灾年,相反,如果寒露节气在九月份,那么当年则属于丰收年。有朋友会问,为何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吗?下面的内容,小帮手就详细和大家解释解释。

“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这句俗语,主要是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寒露在农业方面属于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尤其是北方种植小麦的地区来说,有“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说法,意思就是寒露时节正是种植小麦的高峰期,过早或过晚都不太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农户,不看寒露的时间(或者说阳历的时间),秋收和秋播会根据农历的时间来决定。上面已经提到,寒露过后,气温下降比较明显,已有寒气出现,如果寒露节气在阴历八月份,对于一些农户来说,田间的庄稼还未收获,正常情况下,已经进行秋播或者秋播完毕。

当秋收延后,势必会影响下茬小麦的播种时间,再加上以前收获都是用人工,时间相对比较久,等到秋收结束,再播种小麦的时候,时间可能已经来到了霜降。而霜降期间,气温更低,此时播种小麦,由于温度的影响,小麦出苗率降低,而对于可以出苗的小麦,也会由于低温出现苗弱苗黄现象。

同时,以前没有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当小麦出现苗弱苗黄等,农户们也没有很好的补救措施,只能接受次年减产的情况,这就是“八月寒露是灾年”的相关解释。

如果寒露时间在农历九月份,对于农户们来说,不论按照阳历时间还是阴历时间,此时都已经到了播种小麦的时候,在寒露期间播种完毕,等到降温来临前,小麦已经出苗完毕。小麦是一种抗寒性相对较强的农作物,正常出苗后,只要不遇到极端的低温天气,一般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能够自行安全越冬。当一切都正常的情况下,庄稼也就丰收了。

因此,寒露节气在阴历九月份,对于大多数种植户来说,属于正常的时间段,田间的农时也跟着节气走。这就是“九月寒露兆丰年”的相关解释。

今年(2022年)寒露节气在阴历九月份,希望应验“九月寒露兆丰年”的说法,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今日霜降,牢记传统:“3个习俗,2个忌讳”,顺应节气平安入冬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转眼间霜降已经来到。作为秋天到冬季的过渡时节,此时气候由凉爽转为寒冷,世间万物随着寒气的增长,萧条一片。

每个节气,都有着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们要遵循老传统,牢记霜降“3习俗,2忌讳”顺应时节安稳入冬少生病。

习俗1:吃芝麻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着“霜降吃芝麻”的习俗,曾经在多本古书中都对芝麻有着很高的评价,在这个干燥的霜降时节,用来润燥养身很是不错,尤其是食用价值更胜一筹的黑芝麻。

但黑芝麻有层人体难以消化的外衣,所以在食用时要注意 *** 方式。想换换口味的可以选择七度方五黑糕。它其中的黑芝麻,经过传统古法九蒸九晒工艺,将黑芝麻连其外衣充分激发出营养,易被人体所吸收。

除黑芝麻外,七度方五黑糕还添加黑豆、桑葚、黑枸杞等多种滋补食材,秉承着天然食材吃起来更放心的 *** 理念,拒绝其他额外添加,咬上一口,多种食材的清香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习俗2:登高

“枫叶尽染,登高远眺”也是霜降的习俗之一。伴随着阵阵秋风,到大自然中欣赏深秋独有美景的同时还可以使人体的肺部得到“洗礼”,使人心旷神怡。

但登高时要避开气温很低的早上与傍晚,登高过程中,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要均衡慢速登高,避免腰、脚等部位扭伤。特别要注意一点。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以防踏空、走滑。

习俗3:打红枣

“霜降时节打红枣,”通红诱人的大枣,在这个时节正是新鲜上市的时候。应季而食,不仅可以尝鲜,更能补充丰富的营养,是滋补驱寒的上好佳品。

七度方益颜糕采用新鲜采摘的优质新疆红枣,然后还加入红豆、枸杞等多种润燥食材,秉承着以红养红的配料理念,营养更为全面。另外使用烘焙的 *** 工艺,好吃不易上火。

重要的是,七度方益颜糕为还原食材本味,摒弃传统蔗糖的添加,选择清甜低糖的木糖醇调和味道,不会遮盖食材的天然味道,一口一个,慢慢咀嚼,红枣与其余食材的完美搭配,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忌讳1:忌贼风

霜降的到来,人们会明显地感受到气温的骤降,尤其是早晚温差大。不动冷,稍微一动就冒汗,经常使我们措手不及。如果此时预防不及时,贼风就会趁虚而入,给身体带来不适。

为防止贼风的侵袭,我们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并随之增减衣物。不过不用过早地穿上厚重的过冬衣服。春捂秋冻,这既可以帮我们抑制贼风,同时还能使人体的抗寒能力增加。

忌讳2:忌秋郁

霜降时节,万物萧条。此时人们看着凄凉的景色,难免会变得忧思起来,此时如若调理不及时,就会出现意志消沉、抑郁不乐等情绪。那怎么调节呢?专家表示,为提防秋郁,生活要规律,多与人交流,并食用一些像豆类这样的食物来调节。

说起豆类食物,不得不提到豆浆。三川归黑豆浆粉中有着“豆中之王”的黑豆作为主要原材料,然后还有谷物黑米“作陪”,营养丰富的同时口感也更上一层楼,平日里没时间自制时冲上一杯,节时又省力。

使用独立包装设计,三川归黑豆浆粉小小一袋,方便随身携带,可以随时随地的冲饮。粉质细腻的黑豆浆粉,温水一冲即开,豆香味十足,暖胃更暖心。

小贴士:秋风吹来,秋叶纷纷飘落,伴随着秋季独有的余魅,霜降已来到,我们要顺应时节,在这个关键的节气,霜降前后牢记“3个习俗,2个忌讳”,才能平安顺利度过冬。

标签: 霜降 时候 什么 今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