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头几月份种植,马兰头几月种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5 0
如何高效种植特种蔬菜马兰菜?好吃又好卖,4步骤搞定增产丰收

土家人有吃马兰菜的习惯,每年的春上,很多人都会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去山野上采摘野生的马兰菜回来鲜炒或包馍馍菜吃,味道鲜嫩可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惯了油腻食品的人们渐渐想起了山野上的许多美食来。荠菜,菊花脑,香椿芽,马兰菜等野菜,都是“吃货”们的更爱。

图片:田间马兰菜


有市场就有需求,就会有人专门来种植这些野花。比如人工栽培的“鸭脚板”“荠菜”“菊花脑”“折耳根(鱼腥草)”,香椿芽也有大棚栽培。这不,马兰菜也有人工栽培出来的在集市上售卖。

今天,清江鹤老师就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来聊聊关于马兰菜人工栽培的话题,希望对各位亲们有所帮助,并且愉快转发分享。

马兰菜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马兰菜又叫马兰,“马兰头”“泥鳅菜”“鸡 儿 肠”“路边菊”“十里香”。还有的地方称马兰菜为阶前菊,紫菊,红梗菜。也有的地方称马兰菜为“螃蜞头草”“泥鳅船”(或鱼鳅串或鱼鳅蒜,大概就是音译吧)。

图片:人工采摘的野生马兰菜


因为食用的部分是马兰菜的顶端幼嫩茎叶,故称“马兰头”“马兰菜”。

它是菊科马兰属多年生宿根性的草本植物,由野生人工转为家生,目前在作为鲜食叶类蔬菜加以推广种植。

在江南地区,与枸杞头,菊花脑并称为“江南三宝”。土家人也有“不吃鱼肉专吃草,枸杞马兰菊花脑”一说。可见江南一地和土家人对马兰菜的青睐程度。

马兰菜田间株高约30㎝~70㎝,主根圆锥形,根系较发达。一株马兰菜直根系上有很多侧根须根,在土壤中的吸肥吸水能力特别强大,所以马兰菜特别耐干旱。

马兰菜的茎直立红色或白色,叶互生,披针形或卵状矩圆形,叶长约3~10㎝,宽1~5㎝,顶端钝(或尖),上部叶小,光滑少毛,全缘无叶柄。头状花序,生于枝顶。花多数筒状。

图片:马兰菜的花


马兰菜生命力特别强,适应性很广,喜冷喜凉喜湿润气候,耐干耐旱耐贫瘠耐寒,但是不耐涝忌积水。

生长适温在15℃一25℃间,低于12℃或高于25℃,马兰菜生长发育缓慢,甚至于停止生长。但可忍耐零下33℃的低温,植株不受冻害。

但高温不利于马兰菜的种植,高温下的马兰菜虽然生长发育迅速,但是菜质不好,纤维素多品质差口感不好。

马兰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有光照且足够就好。在肥沃通透偏微酸的环境中,生长发育良好,而且质优产量高。

图片:野生马兰菜


人工种植马兰菜对于品种的选择:

野生的马兰菜有2种,一个是宽叶的,一个是窄叶的。宽叶的品种茎粗,叶片肥大厚实,是人工栽培的首选。

人工种植马兰菜的基础工作:

一是种植地块的选择与整理。

人工种植马兰菜建议选择在地势高燥沥水,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微酸菜园土。不选腐殖质少保肥保水性能差的砂质壤土。

然后将地地深翻碎化整平,拣净杂质和石块。把地块整理成厢面宽100㎝,长视地块而定,间厢宽40㎝,间沟深40㎝的高厢。

图片:人工栽培出来的马兰菜


把农家有机肥(更好是经充分腐熟以后的猪牛粪和人粪尿)3000~5000㎏/亩撒施在高厢上,辅以20~30㎏/亩复合肥混合,均匀撒施在高厢上,然后用稀粪水泼浇,用叶锄将肥料与泥土搅拌,使肥料与泥土充分融合,盖上地膜闷厢待播。

(二)种子的來源与播种。

可以将处理过的种子与泥砂拌匀直接撒播在苗床上,可以分春秋2季播种。春季以3月份播种为宜。

除种子直播外,还可以将马兰菜进行扦插繁殖。不过这种办法,在生产中运用较少。

生产中运用得最多的马兰菜繁殖方式是分株繁殖,周而复始不断加代繁殖,就扩大了繁殖基数。因为马兰菜的根系特别发达,萌新能力特别强,这就是马兰菜根系分株繁殖的优势。

图片:采摘的野生马兰菜


每年春秋季可以将选择好的马兰菜母株宿根挖出來,把已有根侧芽的根切断分段,然后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

用过筛的细土覆盖马兰菜的繁殖根,约5~10㎝,抹平略加镇压。

用90%乙草胺乳油40~50毫升/桶水兑清水30~45市斤,对覆盖的细土进行均匀喷雾,对土壤进行封闭性除草处理,以防马兰菜出土以后,遭受各类杂草的危害。同时也大大减轻了马兰菜种植过程中的杂草防除。

(三)马兰菜出土以后的田间管理。

马兰菜出土以后,基本上没有杂草。即便有也是少量的高桩草。

图片:野生的马兰菜

马兰头几月份种植,马兰头几月种-第1张图片-


由于基肥足够,在马兰菜整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不会缺肥,也不可能出现“缺素”的生理病害。

关键是做好高厢栽培上马兰菜的墒情管理。在“不干不浇,浇即浇透”的原则下,当高厢上土壤出现发白时,即可以及时补水。

齐苗后,根据植株的稀密度及时间苗,防止幼苗过密,透气性差,发生猝倒病或根腐病。在马兰菜2叶1心或3叶1心时,用80%乙蒜素乳油20毫升/桶水与“烂根死苗”急 救氨基酸多功能叶面肥25g/桶水,及2.5%氰氟氰菊酯乳油20毫升/桶水三元复配,兑清水30~45市斤,对马兰菜进行猝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等病虫害进行预防及治疗。

马兰菜的抗病力较强,一般比较少用药。

图片:马兰菜的鲜食 ***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兰菜种植过程中的运用。

在马兰菜进入营养生长期以后,及时用0.1%三十烷醇微乳剂1000~1500倍液或1.4%复硝酚纳5000~8000倍液,与大量元素(N:P:K=12:8:40)微量元素型水溶肥1000~1500倍液,或根畅叶宝氨基酸水溶肥(或速丰液,黄金组合,绿肥宝,绿叶王等)800~1000倍液,对马兰菜进行茎叶处理,可7~10天/次,共喷2~3次,可明显改善马兰菜的质量与产量。

人工种植马兰菜的采收与上市:

马兰菜植株株高约15㎝~20㎝时即可以采收上市。这时马兰菜植株幼嫩味鲜纤维少。

每采收1次,间隔5~7天再采收1次。采收后1~2天不浇水,以免污染伤口,致马兰菜患上各种病害。

图片:不同形态的马兰菜


一般情况下,一年采收4次即可。年(亩)产量在1500~2000市斤。

结束语:本文主要分享了特种蔬菜马兰菜的种植 *** 。亦即选种,整地,闷厢,播种,间苗及出苗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提质增效措施。是种植马兰菜的基础教程,可供种植爱好者借鉴参考。

图片:采摘的野生马兰菜


春天可以吃哪些野菜,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春天里的时候天气也是逐渐的变暖的,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我们应该吃什么样的野菜,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春天到底可以吃哪些野菜呢?有哪些注意的事项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和长寿的,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春天里我们可以吃哪些野菜。

槐花。

槐花是槐树的花,当槐花还没有完全开放,摘取花骨朵儿就可以食用了,槐花的花心也可以摘下来,放在嘴里嚼一嚼,味道有些甘甜,小时候没有零食吃,就是吃槐花的花心长大的。槐花当菜的吃法有多种,主要用来蒸着吃,即将槐花洗净拌上面粉,放在蒸锅里蒸熟,放凉后加蒜泥、盐、鸡精、香油拌匀即可。此外也可以用槐花炒鸡蛋,或将槐花用开水烫后切碎加入面粉和鸡蛋做饼吃。

榆钱。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它的形状像钱币。春风一吹,榆钱就挂满榆树的枝头,一串串的榆钱十分好看,摘取鲜嫩的榆钱用来做出美食,深受大众喜爱。榆钱吃法多样,可以蒸着吃,用面粉拌匀后,上锅隔水蒸半小时后加入调料食用。可以做馅料包饺子、蒸包子。还可以直接生吃呢?榆钱洗干净直接加调料吃也可以哦!所以大家春天可以尝一尝榆钱哦!

香椿。

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香椿营养丰富,早春时节香椿大量上市,现在正是吃香椿的时节,超市和餐馆都能见到香椿的身影,很多人都十分喜爱吃香椿的味道,清香扑鼻。其吃法主要是焯水后切碎拌豆腐、拌香干、炒鸡蛋、做饼、还可以腌制香椿,无论哪一种吃法,都令人回味。

野蒜。

野蒜长得和大蒜差不多,只是外型上比较细,蒜头也比较小,小时候野蒜都没人吃,如今却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野菜佳肴。野蒜的吃法也五花八门,可以用来炒鸡蛋、切碎了做饼、可以腌制野蒜,此外野蒜头可以糖醋着吃,野蒜还可以切碎了洒在汤中或烧好的菜上用来点缀美食,以及用来蛋炒饭,味道都是很香的呢!

马齿苋。

田间地头有很多马齿苋,是非常好的野菜之一。马齿苋很难晒干,就是放在太阳底下很多天都晒不死,这我试验过,生命力极其顽强。马齿苋的吃法可以用开水烫熟后,调上自己爱吃的调料拌着吃。但我最喜欢吃的是将马齿苋制成霉干菜烧肉吃,即将马齿苋用开水烫2分钟后,放到太阳下晒干后即可。

车前草。

车前草比较常见,只要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就能见到它们,但我们当地却很少有人食用,太可惜了。车前草吃法可以做汤和炒吃,做汤选取叶子,如果也摘取了茎部,烹饪时间要就久一点,因为茎部不容易烧烂,所以车前草一定要挖取嫩的食用,等开花了就老了。

蒲公英。

蒲公英大家都比较熟悉,开着小黄花,待种子成熟就变白,风轻轻一吹种子就漫天飞舞,很有意思。蒲公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作用十分强大吃法也多样,可以用开水烫后凉拌吃,也可以直接拌佐料生吃,还可做汤、炒吃。但注意蒲公英有点苦,怕苦的小伙伴们可以焯水后加点糖醋来凉拌,味道还不错。此外蒲公英全身都是宝,根、茎、叶都可以晒干,用来泡茶喝,效果也很好。

面条菜。

面条菜又称扫帚菜,小时候家里的房前屋后到处长满了面条菜,爷爷总是拿它来扎扫帚,从来不知道这个是可以吃的。面条菜的吃法,通常多见蒸着吃,即将面条菜洗净后,拌上面粉,放锅中蒸几分钟,然后拌上蒜泥、盐、糖、醋、鸡精、芝麻油调味,此菜近年来超市有卖的,饭店也有此菜肴,很受人们的喜爱。

灰灰菜。

灰灰菜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只要你细心观察,到处都有它的踪迹。此菜长大了就是杂草,但幼嫩的灰灰菜可以食用,经常摘取其嫩茎叶用来下面条十分方便。此外灰灰菜常凉拌着吃,开水焯后,加入自己喜欢吃的拌料,味道不错哦

马兰头。

春天很多人都喜欢挖马兰头来吃,有野生的也有人工种植的。马兰头的吃法通常是用开水焯后放凉,切碎了拌入香干或花生米,加入盐、鸡精、醋、香油、蒜泥食用,口感很清香呢!

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按照正确的 *** 来吃这些野菜,保证我们的生命更加的健康,才是更好的一种状态,所以严格的按照上面所说的这种 *** 来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效果,让我们生命更加健康才是更好的一种方式,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命更加健康和长久。

这种路边野菜是江浙沪人的更爱,而今因产量高成了菜农的更爱


今天说到的这个菜可谓是见诸各大历史名著最多的一种菜,最出名的当属《西游记》,在书中第八十六回:说到唐僧师徒在一个樵夫家里吃饭时场景,其中就提到“烂煮马蓝(兰)头,白汋狗脚迹。”文中提到的马兰头在南方民间叫鸡儿肠,四川叫泥鳅串,还有竹节草、马兰菊、紫菊、红梗菜、鱼鳅串、马兰青、路边菊等俗名。清人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中称马兰“蔬中佳品,诸病可餐”,明人赵楷著的《百草镜》也说:“马兰气香,可作蔬。”因其头茎嫩叶肥,味道清香可口,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江、浙、沪一带居民普遍食用的野生蔬菜。

马兰头叶疏齿或羽裂,叶脉通常离基3出,表面粗糙,两面有短毛,开淡紫色小花,野生多见于沟边路旁、潮湿洼地,菊科植物,茎直立,有青梗与红梗两类。春天摘其嫩茎叶作蔬菜称马兰头。

马兰头,对光照要求不严,在32℃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在-10℃ 以下能安全越冬,当地温回升到10~12℃,气温在10~15℃时,嫩叶嫩茎就开始迅速生长。种子发芽温度在20℃左右,嫩叶嫩茎的采收期主要集中在3~4月份。

而从古人的诗词文章中,马兰却有着不好的名声,西东方朔为屈原抱不平,作《七谏·怨世》诗,其中写到“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蓬艾亲人御于床第兮,马兰踸踔而日加。”把蓬蒿、艾草、马兰都喻为小人。唐代陈藏器在其著作《本草拾遗》中写到“马兰生泽旁,楚辞以恶草喻恶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为其正名,写道,“马兰,湖泽卑湿处甚多,二月生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状,似泽兰,但不香尔。南人多采晒干为蔬及馒馅。入夏高二三尺,开紫花,花罢有细子。楚辞无马兰之名,陈氏指为恶草,何据?”  

但马兰头作为与荠菜齐名的野菜,以适应性广、抗寒耐热力强,在大江南北均能见到其身影,更是城乡居民当下熟悉爱吃的野菜,更因其好管理、产量高、经济效益高,近几年更是成了菜农种植的大宗蔬菜,在稀罕时能卖到十几块一斤。

下面介绍马兰头种植 *** 马兰头栽培技术

?播种与分根繁殖。播种前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作基肥,在立春后播种,采用撒播,种子应撒播均匀,不宜过密。生产上多采用分根繁殖。整地并筑成深沟高畦,畦宽130~150公分,在畦面上横开浅沟,沟距20~30公分,沟深15公分左右。入冬前,挖掘马兰头根,将根切小段平铺在沟底,覆土后稍踏实,浇透水,5~7天即可成活。

?田间管理。基肥,每亩施有机肥2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若采用播种方式,播后15天左右出苗,其间如遇干旱,须经常喷水,保持畦面湿润,直至出苗。分根繁殖的,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追肥。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之一次追肥,第二次追肥宜在采收前1周进行,之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施肥量不宜过大,以速效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

?采收。马兰头在出苗后30~40天即可采摘幼苗,马兰头植株幼嫩,采收时要摘大留小。成丛生长的可用刀割,留茬3~5公分;如有新芽长出,即留3~4片叶摘尖。如采用大棚栽培,马兰头生长迅速,每年可采收4~6次,每次每亩可采收500~600公斤。

而说到如何食用马兰头,我们先来看看两位古人中的顶级吃家。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写道:“马兰头,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汪曾祺描写其祖母做马兰头的场景,“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兰头晾干,过年时作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只有她一个人吃。我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

稀有蔬菜菊花脑种植为什么这么“冷门”?懂的人很爱它但知之者少

菊花脑菜又叫“菊花叶”“路边黄”,叶子酷似菊花叶片,又以顶部幼嫩的尖梢(亦即植株“脑部”)鲜食为主,故称“菊花脑”“菊花叶”。

图片:漂亮的菊花


“菊花脑”不是“菊花”:

“菊花脑”最初是一种野菜,既有菊花之甘香,又有蒿类之清气。后经近缘杂交育种培植出来现在的“菊花脑”蔬菜,广为种植。

“菊花脑”外形酷似菊花,并不是菊花。仍保留着菊科家族里的生物学特征。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广,品性耐寒。在海拔600m高度以上区域,均可以种植。

“菊花脑”鲜菜有特殊的清香和风味,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脂肪,及黄酮胆碱等物质。鲜食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平肝明目降血压等功效,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叶类蔬菜。

图片:盆栽的“菊花脑”(菊花叶)蔬菜


“菊花脑”懂它的人很爱它:

“菊花脑”在《本草纲目》和巜本草拾遗》中称为“苦薏”。说“苦薏”是生泽畦,茎如兰,花如菊的植物。

菊甘而薏苦,也就是说菊花吃起来有“甘甜”味,而“薏”却有苦味。所以称“苦薏”。其实也说了“菊花脑”与“菊花”的区别。

苏东坡在《后杞菊赋》中说:“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可见苏东坡喜食“薏 菊”的程度。

“菊花脑”是南京人的更爱和乡愁,走哪儿都忘不了“菊花脑”的味道。

曾有一句俗语说南京人对“菊花脑”的忠爱程度,“不吃鱼肉爱吃草,枸杞萎蒿菊花脑”。

图片:人工种植的“菊花脑”叶菜


这里的“菊花脑”就是“菊花叶”“路边黄”。而且“菊花脑”还是有名的“七头一脑”之一。这“七头”就是指春季长出来的植物幼嫩芽。亦即马兰头,香椿芽,枸杞头,荠菜头,苜蓿头,小祘头,豌豆头。

“菊花脑”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菊花脑”根系发达,生命力较强。茎直立半木质化,分枝力特别强大。

叶卵圆形或长卵圆形互生,叶缘有锯齿,叶表深绿色,叶脉上有稀疏的细毛,叶柄绿白色。头状花序生于枝端,花黄色果细小灰褐色,花期10月一11月。遗传了很多菊科家族中的优点,适应性广。

长日照强光利于“菊花脑”的生长发育,但高温天气状况下生产出来的“菊花脑”质量差,以5~6月和9~10月2个“冷凉”气候(生长发育温度约20℃)阶段生产的“菊花脑”质量更好。

图片:鲜采的人工种植“菊花脑”


“菊花脑”可以一次种植多次收获,也可以当年种植当年收获。跨年度生产的“菊花脑”冬季要注意“护根”,否则第二年的产量与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菊花脑”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种植“菊花脑”。

“菊花脑”以鲜食嫩叶嫩茎为主,要想获得优质丰产的“菊花脑”,必须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疏松透气的地块种植“菊花脑”。

首先对地块进行深耕碎化,拣尽杂物。把地块整理成宽100㎝,长视地块而定,间沟宽30~40㎝,畦沟深30㎝的栽培厢,以高厢栽培的形式來种植“菊花脑”。

图片:人工培植的“菊花脑”叶菜


栽培畦修整完成以后,将农家有机肥每亩2000㎏~3000㎏,复合肥40~50㎏, *** 钾5~10㎏,21%硼肥(颗粒剂)200~400g基施入土表,畦表用农家稀粪水泼浇湿透,再用叶锄进行浅混土,使各种肥料与土壤充分融合。再盖上薄膜进行闷厢,防高浓度肥料对播入的种子出土的幼苗,造成肥害。

(二)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以提高种子的萌芽率和生产效益。

在“菊花脑”种子播种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以打破种子休眠,保证种子的高萌芽率和幼苗培植质量。

可以选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复硝酚钠,赤霉素或赤霉酸,苄氨基嘌呤,三十烷醇,芸苔素内脂等都可以。但一定要按不同产品包装袋上标注的使用浓度來处理种子。

图片:用扣棚方式种植的“菊花脑”


(三)“菊花脑”播种前的土壤封闭处理及播种:

为了防止“菊花脑”出苗以后,苗畦上的杂草与“菊花脑”争肥争水争光照,干扰“菊花脑”的生长,可以在播种前对栽培畦进行闭除草处理。

可以用90%乙草胺乳油30~50毫升/桶水兑清水30~45市斤,对土壤进行封闭处理。

也可以在“菊花脑”播种以后,用细土覆盖种子5~8㎝,再用以上药剂,对栽培畦和盖土进行封闭式土壤除草。这样就避免或减轻了“菊花脑”出土以后,受到的各种杂草干扰。

(四)“菊花脑”出苗以后的田间管理。

主要是做好光照,气温,土壤墒情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控。

图片:高厢(畦)栽培的“菊花脑”


春提早茬播种育苗,前期地温低,“菊花脑”生长发育不良。光照强度不好时,还会出现“白化苗”。

但早春的气温变化大时高时低,时晴时雨,气温降幅也相应的加大。为了避免“菊花脑”早期生长发育出现“冻害”或“高温障碍”,就必须在高温的晴天给“菊花脑”扣棚放风,在低温等特殊天气“逆袭”时,要及时扣棚。

这样的农事操作反复循环,可致“菊花脑”土壤墒情变差。应根据壤土湿润状况,给“菊花脑”进行补水。

结合补水,还可以选用适量有助于“菊花脑”生长发育的氨基酸或腐植酸多功能叶面肥,对“菊花脑”进行茎叶处理,可促进“菊花脑”营养生长,使“菊花脑”增重增厚,抗逆性加重。

图片:零星种植出来的“菊花脑”


(五)“菊花脑”适时采收,接茬上市。

待“菊花脑”地上植株长到7~10㎝时即可以采收,当然,还要看“菊花脑”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不仅要有优质的“菊花脑”上市,还要有一个“合 理”的价格,才是更好的结果。

采收时,每星期采收1次。采收1次就可以给“菊花脑”根施或叶面追施1次肥,以保证后期的产量平衡和质量“不退坡”。

结束语:本文主要分享了“菊花脑”基本生物学特征及人工栽培主要模式及种植流程,可用于“菊花脑”的生产指导实践。

图片:不同生长发育期的“菊花脑”


“蔬菜”当盆栽,100天繁殖“10盆”,不花1毛钱,采摘一茬,够吃

性寒的蔬菜主要是生长时与地面接近,吸收了很多的湿气,种类有很多,比如茄子、冬瓜、白萝卜、番茄等,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豆芽、菠菜、菊花菜、蓬蒿菜、马兰头、白菜、老黄瓜、蕹菜、莴笋等,我们可以将这些蔬菜种植在阳台上,它们的长势都不错,多种植几盆在阳台、庭院,我们还可以观赏,花友们可以在家里尝试种植这些蔬菜,我觉得种植蔬菜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有花友就在阳台上养了很多蔬菜,她将蔬菜当盆栽养护,经过100天的养护,都繁殖出来10盆了,就这样不花1毛钱,我们也可以采摘到新鲜的蔬菜,这位花友养得比较多,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采摘一茬,想想都够全家吃了,这些蔬菜的观赏价值可能和家里的月季、茉莉花、常春藤、文竹、吊兰、龟背竹、发财树、绿萝等花卉一样高,因此,我们还可以在家里观赏这些蔬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蔬菜”当盆栽,100天繁殖“10盆”,不花1毛钱,采摘一茬,够吃!

一、阳台种植芦笋

花友们可以选择在阳台上种植一些芦笋,这种蔬菜还挺不错的,一般直接将它种植到深一点的花盆里就可以了,或者露地栽培也可以,建议大苗的行距为40~45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播种2粒,粒距3厘米。有花友不知道芦笋可以在什么时候种植,其实春季一直都是的更佳种植的更佳时间,芦笋并不是只生一次新茎的,每年至少会生长两到三次新茎,甚至还有可能更多,所以种植一些芦笋在家里,可以采挖一茬又一茬。

其实,也有菜农会选择在大棚里种植芦笋,它在大棚里的长势会比较快,也可以说生长速度快,一般在8月份前后就开始育芦笋苗了。我们不仅仅可以在春季种植,在每年的10月份一样可以种植,种植芦笋时,一定要选择透气性非常好的土壤,一般都要用到沙子。芦笋幼苗长到10厘米时就可以移栽了,把芦笋幼苗移栽到沙壤土中,每次间隔两三天就施一次农家粪水就可以了,这样它就可以生长得很好。

二、阳台种植白蛋茄

还有一种蔬菜也挺不错的,它所结出来的果子很像鸡蛋,虽然它的大名是白蛋茄,但有不少的花友将这种植物称之为“鸡蛋茄”,毕竟和鸡蛋实在是太像了,植株在结出果子的时候,那它的观赏价值就会很高,有花友在阳台上种植了好几盆,经过100天的养护,都繁殖出来10盆了,并且结出来很多果子,采摘一茬,全家都够吃了。

这两种蔬菜,你喜欢吗?我觉得白蛋茄就挺特别的。

本地香椿仍在发芽,马兰头蚕豆已可尝鲜,沪郊这个镇日上市8吨绿叶菜保供应

疫情之下,宝山区罗泾镇各蔬菜基地正全力生产,保障本地及周边百姓的“菜篮子”供应不断档。

清晨,微雾,但上海瑞隆蔬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内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各类春季蔬菜已大量进入成熟期,工人们忙碌地在田间地头采摘、收菜、装筐。

上海瑞隆蔬果专业合作社位于罗泾镇新陆村,绿叶菜基地面积为220亩,种植着鸡毛菜、生菜、茼蒿等蔬菜,基地年产绿叶蔬菜2000余吨,主要供应盒马、叮咚等一些大型超市。

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这段时间,我们加强了工作人员的管控自查,目前各类防疫物资准备充分,所有工作人员非必要不离沪,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于不戴口罩、体温异常者禁止进入,运送车辆每天都会进行杀菌消毒,各项防控措施严格落实落细。”

据了解,目前合作社人手充足,每天有50余名菜农负责日常田间工作,随着市民需求的上升,近期蔬菜大量上市,鸡毛菜田头价约0.7元,生菜约1.6元,合作社的日供应量更高峰达到了3吨。

同样位于新陆村的罗新园艺场近期也是全员上岗,不断加大田间采摘力度,争取把最新鲜实惠的蔬菜运送到周边各大商超。

连日来,园艺场每天发送蔬菜近2.5吨,较之前大幅提升。负责人介绍,目前园艺场主要供应的蔬菜有菠菜、芹菜、油麦菜等,田头均价2元。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蔬菜出栏周期缩短,目前正是蔬菜大量上市的时间段。

据了解,罗泾全镇蔬菜种植面积约400亩,拥有规模化蔬菜基地3家,日上市绿叶菜约8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罗泾镇始终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积极组织全镇规模化蔬菜基地、种植户加大上市力度,确保蔬菜市场供应持续稳定。

针对本地市民“咬春”的习俗,目前罗泾农贸市场有包括马兰头、蚕豆、春笋、荠草等多个品类,本地香椿目前仍处在发芽阶段,尝鲜还需等待一段时日。

栏目主编:黄勇娣 文字编辑:吴越 题图来源:罗泾镇提供

来源:作者:吴越

春天的味道——马兰头

早春时节,草木渐次醒发 ,田边地头的野菜萌萌而起。有着清香味道的荠菜是南北通吃的野味之一,而带有苦涩味的马兰头就没那么有人缘了。在江南地区已经广泛种植的马兰头几乎全年都能品尝,苦味也不明显,最经典的菜品就是香干马兰头了,清炒也是可以的,还可以做成干菜,用来烧红烧肉。

前日,我在东湖边水杉林赏景之时,低头看脚下意外发现水边有一大片刚刚发出嫩叶的马兰头,那种意外惊喜仿佛是孩童得到大人奖赏的棒棒糖,而我得到的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窃喜不已。

很少见武 *** 家有食用马兰头的,我也是因为在上海生活工作多年,在那边得以首次看见家家户户都会在春天食用它,小时候的我在秋天也曾摘了马兰花插头上臭美一番,全然不知它的舌尖味道。

采摘过程有些辛苦,人蹲着一会腿就酸麻了,掐马兰头的手指沾染上了深褐色的汁液,反复掐摘的指头处也开始生疼,美味难得,痛并快乐着。

收获颇丰后,喜滋滋地回到家便开始捣鼓香干马兰头。家人们则用怀疑的态度旁观我对马兰头的赞美和 *** 过程。做好了我尝了之一口,比以往在江南一带吃的苦了很多 ,思索的结论是原生态的缘故吧,集天地之灵气 自由生长,且是头茬,味道自然浓厚些。药食同源的野菜,除了一些特有的功效,如今的人们对它更多的是来自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归真的情感需求了。

这些上海人最喜欢的春菜上市了,尝鲜正当时

来源:上观新闻

这几天上海气温“过山车”,但枝头绽放的白玉兰、早樱等花卉已经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农业农村部门同样带来了春的信号:上海人喜欢的各种春菜已经陆续上市,一年中最鲜嫩的日子来了。

【春笋】

春菜之一名当属春笋。春笋食用 *** 很多,炒、烧、煮、煨、炖等均可,做法不同,风味各异。即使是一个大的竹笋,因其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档食用:嫩头可用来炒食或做馅料;中部可切成笋片,作为菜肴的炒烧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与肉类、禽类一起煨汤。最有上海特色的莫过于以春笋、咸肉、火腿、蹄髈为原材料的“腌笃鲜”,被形容为“鲜掉眉毛”。“油焖笋”则是浓油赤酱的做法;而与莴苣(沪语称“莴笋)配在一起做成“凉拌双笋”则吃口清爽。

【马兰头】

马兰头也是标志性的春菜。人们总觉得野生马兰头鲜美,殊不知上海已经能在大棚中培养出口味可与野生马兰头媲美的人工种植品种。背后的奥秘在于农科专家和农民一起努力,通过筛选不同品种,选择口感佳、生产情况也理想的品种,大大增加了马兰头的市场供应量。

马兰头的食用方式很多,清炒、凉拌均宜。其中最能体现马兰头清香的做法莫过于用水快速烫熟马兰头后,与豆腐干一起切丁拌食,只要加入麻油、盐调味即可。

【蚕豆】

上海人喜欢吃的春菜中,蚕豆自有一席之地。最近, 春蚕豆已经上市。“老法师”会告诉新手,当蚕豆上的“眉毛”仍是嫩绿色而没有变黑,说明是蚕豆最嫩的状态。这个时候,将剥好的蚕豆放油盐清炒,即可品尝春天的味道。

【荠菜】

荠菜是平易近人的春菜。春天的荠菜茎叶鲜嫩,蛋白质含量较高。荠菜的做法也很多,当季的有荠菜肉汤团,而家常的荠菜肉馅馄饨、荠菜黄鱼羹、荠菜豆腐羹等,都能充分呈现荠菜的鲜美。

【菠菜】

虽然一年四季都有菠菜,但春天的菠菜口味最美。有人将菠菜称为“红嘴绿鹦哥”,因为“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农业专家介绍说,春季上市的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对防春燥颇有益处。

值得注意的是,菠菜含有较多的草酸,所以在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烫一下后捞出再烹饪,去除草酸。

【芦蒿】

“荤有板鸭,素有芦蒿”,芦蒿也是春蔬的重要品种。芦蒿天生碧绿青翠,犹如根根玉簪,外脆里嫩,不管是煸炒,还是烧汤,始终翠 *** 滴,色、香、味俱佳。

【韭菜】

“一月葱,二月韭”,韭菜也是春天的更好。初春的韭菜最为鲜嫩,等进入夏天,韭菜的纤维就会变粗,口感变差,还容易腐烂发臭。

【枸杞头】

上海本地不太种植枸杞头,但随着客菜源源不断供应上海市场,这一独特的春天味道也出现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枸杞头是枸杞最上端的嫩芽,适合凉拌或爆炒,是早春美食。青青的枸杞头经过爆炒后,显得更加翠绿,吃一口,似乎有些涩涩的微苦;可再品,自然的清香却立刻在味蕾中散开。

【香椿头】

香椿头也是客菜中的“春天味道”。这种“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民间有“香椿芽炒鸡蛋,肉鱼都不换”的俗语。前段时间,香椿头因每斤价格超过百元被戏称为“当季最贵的蔬菜”,不过近期随着气温回升,香椿头价格有望“跳水”。香椿头的香味强烈且特别,比较适合 *** 香椿炒虾仁、香椿蛋饼、香椿煎蛋、香椿拌花生米等菜肴。

马兰种植 *** 及步骤技巧,新手也能轻松学会,在家种出小菜园

马兰又称马兰头、鸡儿肠、泥鳅菜,为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南部和东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尤以安徽、江苏、浙江为多,常生长于田间、路旁、林缘、草丛、溪岸和房屋前后,现已有人工栽培,我国自古即采集食用,是一种受欢迎的野生蔬菜,江南人民更为嗜食,在春、秋上市的野菜中数量仅次于荠菜。

1.类型

自然分散群体有两种类型。从叶柄颜色分,有红梗种、青梗种,其中红梗种香味较浓。从叶形分有椭圆类型和披针类型,前者叶缘几乎无锯齿,后者叶缘呈锯齿状。

2.播种栽培

(1)播前准备

①整地:耕翻20厘米,做成宽1.5米的高畦,结合施人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 1800公斤,如能增加些复合肥更好。沟施,土肥充分混合。

②种子收集:马兰-般5月下旬开始开花,6~10月种子成熟,届时可于田间收集,也可在栽培田中留种。准备留种的田块,适当稀播,追肥不宜过多,一般于苗期和开花前各施一次即可。

(2)播种

一般行春播,多在3月直播,稀撒播和条播都可。条播的行距20~25厘米,播种沟(或不开沟)3厘米左右,种子混合3~5倍细沙或千土,以利播种均匀。播后用木板轻轻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上盖--层稀薄稻草,浇足水。播种过早的,如果当时温度过低,应覆盖地膜,待种子萌芽出土后揭去。

春季播种温度偏低,发芽率不高,播种量要适当多些。每亩用种子500 ~700克。

(3)田间管理

①浇水追肥:播种后土壤要保湿,干旱时经常浇水(洒水),约半月可出苗。出苗后揭去覆盖,每隔几天喷水-次,宜在早.上露水没干或傍晚进行,轻浇勤浇。

当幼苗2片真叶时开始追肥,收获前7 ~ 10天第二次追肥,以后在采收后追施。每次每亩施腐熟人畜粪尿1000公斤(浓度为20%~30%),或尿素6~8公斤,加水1000 ~ 1200公斤。

②间苗、除草:幼苗2~3片真叶时间苗、.定苗,拔去弱苗、小苗,稀疏处补苗,保持株距15 ~20厘米。除草要及时,以免影响幼苗生长。撒播时特别要注意除草,因杂草与幼苗往往混生,影响很大,应小心地将小野草连根拔除。以免萌生。

(4)采收

春季4~5月当马兰出苗后30 ~40天即可采收。其中播种早的清明节前后开始第--次采收,追肥浇水后15~20天又可采收。用剪刀剪收,挑大留小,采密留稀,以利植株发棵、生长。

采收时,茎白叶绿的马兰,是幼嫩的;如茎已发红、叶转黄绿,即马兰已开始转老。对幼嫩的,茎可以采长一些,对已转老的,茎则采短-一些。

(5)老株管理

10月中下旬割去地上部(老桩),清洁田园,清除枯枝落叶,行间松土,每亩施腐熟人畜粪尿1000公斤(浓度为40%),一周后扣上塑棚(大棚或中棚)。经20~30天后又可采收上市。

以上就是此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农业工作者,有一定帮助,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帮忙关注一下笔者以及转发评论点赞!谢谢!

人称“高钾菜”,曾是过年稀罕物,如今一斤十元,网友:变味了

对于80年代的人们来说,都曾经经历过难忘的事情。尤其清楚的是那时候为了寻找一些可以吃的野菜,会走上半天去寻觅,虽然收获满满,但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这些东西虽然是稀罕物,但好像人们并没有太重视它,毕竟靠着劳动就可以获得。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渐渐地改变,今天咱们就来说一种野生的蔬菜,在如今虽然有对应的价值体现,但仿佛没有了那个味了。人称“高钾菜”,曾是过年稀罕物,如今一斤十元,网友:变味了。


这就是马兰,因为它的嫩头常被采摘来食用,常被叫做马兰头。马兰头的适应性广,喜温也较耐阴,抗寒耐热力有都很强。30度左右可以正常生长,零下10度的气温下也可以安全地过冬,一旦当气温高于10度的时候,嫩茎叶就开始迅速的生长。一般在刚刚开春的时候,正是吃它嫩茎叶的好时候,这时候的马兰头最嫩也更好吃。


然而,对于80年代的人们来说,为了在过年的时候给餐桌上添置一道特别的菜肴,会在腊月二十几的时候,去野外寻觅一些马兰头来吃,那时候江南的气温一般在个位数,有时候还会更低,马兰头的生长并不会很好,只能靠着运气去采摘,所以那时候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盆马兰头绝对是稀罕物。


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各种事物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马兰头这种野菜如今被很多人誉为高钾菜、高钙菜,它的茎叶中含有的钾含量是普通蔬菜的20倍,每百克中达到了285毫克,钙含量也高达145毫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春季的时候吃它,当然能在过年的时候吃到马兰头也被人们列为了一种常态了。


每当过年的时候,马兰头的价格也是蹭蹭地往上涨,如今一斤在年三十到初六的假期里怎么也要十元一斤,有一些时候还会更贵。贵的原因还是市场在这儿,但最近这些年不少人发现马兰头变味了,也有看到一些网友在 *** 上进行吐槽,这是为何呢?


从小编看到的情况来看,确实如今的马兰头有点变味了,以前的马兰头靠着露天生长,所以在过年的时候个头都不大。而市场上开始出售的马兰头也一般是野生的为主,还有一些是人们通过移栽野生的根茎繁殖的,这样的马兰头确实有之前的味道。但如今的马兰头基本都种植在暖棚里了,肥料充足、气温也合适,嫩茎叶只需要20来天就能收获了,亩产也达到了3000公斤以上,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今的马兰头不像以前那样是一朵一朵的挖掘的,如今因为长势好,直接用镰刀像割草一样一把一把收割。不少网友就说这样的马兰头确实有点变味了,虽然口感上是蛮嫩的,但买到的时候看着这些马兰头就觉得不是这样的味道了。不知道您那儿市场上的马兰头是如何的?有没有儿时的味道?期待您的留言。

标签: 马兰 种植 月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