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人们更偏爱吃一些热腾腾的饭,火锅一定是冬天必不可少的美食了。相对于去火锅店,我更喜欢在家里,叫上一些朋友,围着桌子坐上一圈,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别提有多惬意了!在我看来,吃火锅必备的食材一定是各种蘑菇、香菇了。
蘑菇其实属于一种真菌,全世界可食用蘑菇品种高达2000多种。黑木耳也是一种真菌,它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食材,前几天我和农友交流的时候,了解到一种特殊的真菌,这种真菌通体金黄,远远的看去感觉像一块金子,这种真菌最近2年非常火,售价高达90元1斤,一起了解一下。
其实,这种特殊的食材就是金耳菌。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金耳菌,不过它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金耳。不少人感觉金耳和银耳应该差不多,其实两者的营养价值可以说是天差地别。金耳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滋补价值高于黑木耳等多种菌类。
野生金耳菌比较喜欢生长在黄栎、麻栎等腐木上,生长环境十分严苛,所有产量特别稀少。我国目前已知的野生金耳菌大致分布在云南的丽江、迪庆、大理、贡山、 *** 等地。根据统计,云南全省的存量不到2000斤。
金耳菌全身呈现一种金黄色,一直被被誉为菌类中的“黄金”。而且金耳菌气味芳香、味道十分鲜美,口感特别好。金耳菌同样还是难得的滋补佳品,它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可以增强体魄等等。
金耳菌自从出现在市场上以后,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野生金耳菌的价格也是一路飙升,更高的时候价格高达几百元一斤,不过随着野生资源的不断采挖,野生金耳菌早已经不能满足市场供应了,于是人工种植金耳菌应运而生。不过目前人工种植金耳菌的技术并不成熟,导致产量并不高,一个大棚每年的产量也只有300斤左右,不过考虑到高昂的售价,金耳菌的经济效益还是不错的。
既然金耳菌经济效益如此良好,为什么我国农民不大面积种植金耳菌呢?其实是因为金耳菌在国内的名气并不大,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而且金耳菌售价如此昂贵,普通消费者根本买不起,导致金耳菌的销路十分窄,只能供应高端酒店,而种植户根本找不到这样的销路,所以金耳菌的销路是一个大问题。
除此之外,种植金耳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把它种植在大棚里,需要每天关注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在金耳菌成长期需要每天定时洒水。而且金耳菌生长十分缓慢,虽然卖得贵,但是成本也高,很多农民不敢轻易尝试。目前很多种植户已经不指望国内市场了,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出口,不少种植户更是专做出口生意,利润还是不错的。
金耳菌美食做法(金耳菌鱼片汤)
金耳菌的吃法有很多,比较适合清炒,也可用来煲汤。金耳菌与百合一起煲汤,具有化痰的效果。金耳菌与金丝枣一起煲汤,加适当冰糖,具有滋养圣体的作用。
金耳菌和鱼片一起做的汤,清爽可口,可以给老年人滋补身体,一起学习一下吧。先把金耳菌处理干净,去掉根部,切成薄片。取一个小碗,加入葱姜末、干淀粉和鸡蛋清,下入鱼片搅拌均匀。切点丝瓜块备用。取出砂锅,倒入高汤,加入金耳菌和食盐,煮开以后,撇去浮沫,下入丝瓜块,再煮开以后直接倒入碗中。另起锅倒入清水烧开,下入鱼片焯水,加料酒和食盐,鱼肉熟了以后直接捞出放入碗中,拌匀即可。
你见过或者吃过金耳菌?你最喜欢怎么吃金耳菌?你觉着它的种植前景怎么样?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本文图片来自 *** 收集,如果侵害了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删除!谢谢!
沧州日报 | 小小鸡枞菌 致富“黑黄金”“鸡枞菌营养丰富,身价不低,被誉为‘黑黄金’。咱又是农村人,当时就想着是不是能回乡干点事儿?”去到云南、江苏、江西等地多番考察,李寿松对鸡枞菌的了解多了起来。珍贵食用菌、市场需求广、技术可操作……“鸡枞菌的种植前景广阔,是个值得尝试的发展方向。”一番学习后,李寿松有了信心。
2020年底,他回到小营乡许庄子村,租赁了村集体土地,相继建起6个大棚。
“鸡枞菌一年种两次,种上后,1个月左右出菇,采收期约90天。在生长期时,要严格调控好棚室温度。如果掌握不好温度,菌包就如同‘感冒’一样,呼吸不畅,影响出菇。”李寿松说,白天有工人长盯,管理还相对简单,到了晚上是个考验,一晚上,他不知道要起来多少回测温。除了严格控温,还要不定时为其灌溉纯净水,保证湿度。
大棚里,层层栽培架上,朵朵鸡枞菌甚是喜人。与其他菌菇的栽培模式不同,它们的身下,是厚厚的松软土壤。
“种植鸡枞菌,需要在菌包上覆土栽培,才能更好地出菇。它对土质的要求十分严格,更好选用优质红土,用沙土、碱土就不行。”为了给鸡枞菌提供优质生活环境,李寿松没少费心在周边寻觅。找到合适的土壤后,还亲自调配肥料,补齐土壤中缺失的营养。
精心管理下,首次试种时就喜获丰收,6个棚的1.8万个菌包,单次产量可达六七万公斤。
“我们自己跑销路,采收后,削去土根,包装好销往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每公斤鲜货卖到四五十元钱也供不应求。”辛勤的付出,换来可观回报,李寿松很是高兴。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李寿松不光自己种植鸡枞菌致富,还带动起周边50多名村民来基地打工。听闻他这里种的鸡枞菌不错,还有不少人前来考察,学习技术。
“今年,俺们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将这里发展成特色菌菇种植基地,带动起更多人一起致富。”李寿松还想将这“黑黄金”的致富成果,分享给更多人。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王 芳
近日,一次吸脂手术,夺走了一个33岁的年轻生命,再度将医美整容安全问题推到风口浪尖。
是谁在助推所谓的容貌焦虑?医美纠纷几何式倍增的背后,行业乱像到底何时能休?
杭州市卫健委关于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医疗事故初步调查情况的通报
又一悲剧:33岁杭州女子吸脂感染去世
因为“小冉”的朋友发布的一则网帖,“网红小冉吸脂感染去世”登上 *** 热搜,引起大量讨论。
按照杭州市卫健委15日的通报,5月2日,戴某某到华颜医疗美容医院接受抽脂等医美手术,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后经绿城医院、浙二医院全力救治,最终于7月13日死亡。
据通报,经杭州市医学会组织专家评估,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存在术前缺乏认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及时等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承担全部责任,并已作出赔偿。
同时,西湖区卫健局对涉事医院做出警告和罚款的处罚,责成其停业整改,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将做出进一步处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形象追求提升,医美行业可谓发展迅速。
根据企查查数据,目前我国现存“医疗美容医院”共0.94万家。2020年是注册量的高峰期,新增2324家;而今年上半年就新增2360家,同比增长177.2%。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医疗美容”,共显示近1.8万份文书。从2014年开始,相关纠纷增长幅度较大。
追求美丽的同时,可能风险也伴随而来。在裁判文书网检索关键词“医疗美容”,从2005年至今,共出现近1.8万份文书,其中人身损害赔偿近1300份。
从增势上,2014年的纠纷文书达到507份,此后一直增长幅度较大,到2020年,已达5800余份。
而关于吸脂,裁判文书网上之一个案例出现在2005年。此外,据报道,在2003年3月,哈尔滨27岁的白领姚云在一家医院做了吸脂手术,18小时后不幸逝世。也有媒体称,这是中国首例因吸脂手术致人死亡而引发的官司。
此后直到如今,裁判文书网上关于吸脂的纠纷共计480余份,呈逐年上升状态。
今年3月,海南一名34岁的女子欲将大腿脂肪吸出填充到面部,不幸倒在手术台。同样是在3月,杭州市江干区卫生健康局通报的一起案例中,女子在医疗机构做“腰腹环吸+黄金微雕”手术,全身麻醉,术后1.5小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今年3月,杭州一女子于医美机构抽脂后呼吸停止,当事人被送往医院。邵逸夫医院供图
“错过更佳治疗时间”
此次“网红小冉”事故发生后,有感染科医生认为,这应该是由于医疗器械等污染造成的菌血症,出现菌血症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多个器官转移性感染,且症状较为急性,应当立即针对感染菌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解芳告诉中新网,一般来说,单纯吸脂手术感染的发生率较低。杭州此次手术除了吸脂之外,同时还做了自体脂肪填充胸部。
专家分析,从身体吸出来的自体脂肪,一般需要在体外进行分离纯化后才能用于填充。自体脂肪在体外处理的过程中,对手术室的无菌环境要求非常高,对参与手术的所有医务工作者的无菌操作原则要求也非常高。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风险。
1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之一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医生唐亮在微博发文称,在7月14日杭州市卫健委关于此事件的专项调查中,提到了“坏死性筋膜炎”。
此前,关于“坏死性筋膜炎”的科普还上了热搜。
微博认证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医生的曾医生表示:坏死性筋膜炎是非常危险的疾病,深部的软组织感染,累及肌肉筋膜,可以沿着筋膜快速扩散,治疗的原则是早期发现,尽早手术,尽早抗生素治疗。
据此前媒体报道,5月2日晚手术后至5月4日凌晨5点,小冉一直喊痛,并伴有气短心悸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未引起医护人员重视,只是给小冉口服、肛塞镇痛药,其间小冉一度疼痛到休克。是小冉自己打了120叫来救护车,才被送往了杭州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其后,ICU医生打来 *** 表示,由于送往医院不及时,小冉已经错过更佳治疗时间。
资料图:杭州某公立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排队叫号显示屏。 王迎摄
“如果是在大型公立医院,因ICU一般就在手术室隔壁,会相对及时地处理问题,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唐亮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现实中,确实存在民营机构处理意外时,除了距离,机构还会权衡消费者是否到了送去ICU的严重程度,是否会对机构造成影响。“如果遇到知识体系有欠缺的医生,评估出现错误,就会造成不可逆的结果。”
唐亮认为,抽脂术并非并发症率极高或死亡率极高的手术,在合理范围内做合理操作,总体来说相对安全。现实中,一些医生认为患者还清醒,或许存在侥幸心理。此外,还要看涉事医院如何规定,医生有时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除了坏死性筋膜炎,医生还表示,脂肪栓塞也是吸脂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当脂肪在吸收的过程中被破坏,进入血液,随后随着血流栓塞其他的部位,比如肺栓塞,就会导致死亡。”唐亮说,这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就难以逆转。
医美app上的抽脂广告。
脂肪,吸得越多越好?
提到吸脂,人们似乎总会直接等同于减肥。一些医美机构门前张贴着身材苗条的女孩照片作为宣传,不少医美app的封面宣传也显示着“漫画腿”“全身瘦”,似乎在暗示人们,做一次吸脂手术,便能达到梦想的身材。
“吸脂完全不等于减肥,而是局部塑形。”解芳向中新网介绍,一般采用的负压吸脂,是利用负压将脂肪吸出体内。“脂肪密度很低,就算吸几千毫升,也只能减掉很少的体重。但吸完脂以后,局部体型的确能让人看起来苗条。”
中新网在北京多家医美机构咨询吸脂,有咨询人员表示,身高160cm、体重50kg的消费者可以一次性吸掉3000ml的大腿脂肪,也有身材较胖的人一次性吸取6000ml或者更多。
根据2009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依据手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风险大小,将美容外科项目分为四级。
其中,吸脂量小于1000ml属于一级手术,吸脂量在1000ml~2000ml之间属于二级手术,吸脂量在2000ml~5000ml之间属于三级手术。三级手术操作过程较复杂,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
“理论上,一次性吸脂应不超过5000ml。”解芳表示,抽吸过多的脂肪,可能导致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低体温,血红蛋白降低等情况,因此,吸脂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遵循适量原则。
不过唐亮提到,5000ml的更高标准是指导标准,并非绝对的标准。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过于肥胖的人,超过5000ml的情况也并非绝对不安全。
唐亮同时表示,现实中,有不少医生会标榜自己更大的吸脂量,而顾客也会陷入“用量衡量”的思维。
在他接受的咨询中,50%以上的咨询者会要求吸干脂肪,很少有人单纯地提出要求健美的线条,或者塑造出好看的肌肉轮廓。当告知其科学抽脂量时,部分理性顾客会听取建议,但也有人转身离开,选择了能接受自己抽脂量的医生。
“吸脂量最关键的不是吸取多少,而是‘留下多少’。”唐亮说,“留下多少皮脂厚度才能保证皮肤不坏死?这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最关键因素。”
在唐亮看来,适当塑形不是错,但“极致的要求”可能会挑战到医疗的极限,导致不可逆的后果。而这种要求也许是社会畸形审美所导致,同时也在反向倒逼机构疯狂竞争。“谁能吸更多,我就到谁那里去”。
3月,成都市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现场。图为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工作人员检查一美容店。 王鹏 摄
模糊的风险提示
值得一提的是,吸脂手术具有许多禁忌症。但中新网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机构并不会主动告知相关事项,甚至会淡化相应的风险。
比如,有消费者自身存在贫血,咨询人员事先并未主动问起,得知后也只告诉消费者,稍作调整便可进行手术。
“贫血是绝对不能做抽脂手术的。”解芳对此表示,在吸脂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出血,医学上对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有指标,如不满足正常范围,绝对不能做手术。
解芳介绍,在术前谈话中,应该询问患者的身体异常状况,同时要做各种术前检查。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消化及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慢性传染病的发病者;短时间内有妊娠需求或在妊娠期内的女性人群;月经期的女性人群;以及凝血功能不好的人群;长期服用激素或抗凝药物且在服药期间内的人群,不应做吸脂手术。此外,身体发育还没有成熟的青少年,也不建议做吸脂手术。
吸脂过程中,除了上臂、面部小部位吸脂,腰腹部吸脂、大腿吸脂等大面积吸脂一般要在全麻或局麻加镇静下进行,因此,术前检查需包括术前血 *** (血常规+感染各项+生化+凝血+免疫)、胸片CT、尿常规、心电图的检查。
资料图:医生进行手术。
该怪容貌焦虑么?
操作层面之外,此次事故发生后,容貌焦虑也成为大家的讨论点。不少网友疑问:这么美这么瘦,为什么还要去吸脂?别再渲染容貌焦虑了!
这是容貌焦虑么?微博认证为上海粉熊 *** 科技有限公司新媒体运营总监的“粉熊”是一名有着156万粉丝的大V。在她的微博里,每天都有不少关于整容咨询、经验分享的投稿:割双眼皮、吸脂、隆鼻……
5年前,“粉熊”曾在微博表示:传递去正规医院的方向,引导自然的审美价值观,是我一向的理念。
事故后,她告诉中新网,选择整容变得更美并没有错,医疗本身存在风险概率,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大家如何正确选择机构和医生,没必要用容貌焦虑制造恐慌。
与此同时,“粉熊”也提到了担忧,“当各种资本介入以及非医美领域的‘达人’对市场进行引导,形成医美快消时,伴随着红人医美的新模式,流量业绩至上、启用一些成本比较低的、经验不足的转行医生对他们进行打造和包装,也会为最后的各种问题埋下隐患。反之,真正在慢慢积攒口碑和实力的传统品牌机构、医生的市场份额却在被挤压。”
在近日浙江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受理投诉情况中,根据统计,医疗美容服务正在消费者集中投诉的范围内。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浙江省消保委共受理美容服务类投诉363件,投诉反映的问题就包含机构虚假宣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诱导贷款美容等方面。
此前,浙江省消保委调查发现,浙江多地存在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并且频繁注册、注销公司的情况。同时,此类公司利用短视频平台、贴吧论坛等渠道发布虚假广告,夸大美容效果,分享虚假个人经历,实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与宣传承诺内容不符,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专业医生多次提示,吸脂一定要选择正规大医院,做之前需充分了解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医生来说,也不应在一次手术中做过大范围或过大面积的抽脂,即便患者有需要,也应该酌情分次或分多部位进行操作。
“就像此次事件,如果不是抽了这么多部位,即便个别部位有局灶性坏死或感染,以现代医疗水平来看,也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结果。”唐亮说。(彭宁铃)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金耳的栽培,知道了它对于湿度的要求,能让金耳质量更佳我们今天来说说金耳对于湿度的要求,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实验结果和生产证明实践表明,金耳在营养生长解读那,按经试验测试,以代用料调水拌匀后,手捏料,掌心和指缝内侧有少量水迹为度。按金耳有效优良菌种的制备 *** 制种,混杂型的双重菌丝,都能良好地生长发育,20~25天后,菌丝体可以长满瓶,30~40天后,菌丝体可以分化、扭结形成幼耳,投入的耳块,能迅速长大。
(1) 制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调水量:根据系统的观察和测试,制备原种和栽培种,应根据不同的用种目的,装料量大小、封口材料的透气度、调水量的适度都有所不同。如果以制备代料栽培的菌种为目的,装料量以半瓶量或大半瓶量为宜,以利于子实体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封瓶口的透气度要大些,宜用1层牛皮纸或两层新报纸封瓶口。
培养料的调水量,也要适当大些,以料调水拌匀后,手捏料掌心指缝有明显的水迹为度。如果采用塑料薄膜封闭瓶口,或以制备段木栽培的用种量为目的的满瓶量菌种,培养料调水量宜小些。制备栽培出耳的菌瓶(袋),要以封闭式培养、开放式出耳为主要的栽培方式。因此,调水量不宜过大,调水量以采用常规的调水量,即手捏料,掌心有水迹为宜。应该注意的是,来源不同的各种代用培养料,含水量不同,根据代用料的干湿程度和不同料的持水量大小酌定调水量。
在转管、转瓶、扩制粉孢子及其纯菌丝母种和原种时,如果基质含水量略高于常规的含水量,扩入的粉孢子母种和原种,只有附着于基质表面和基质穴位中的粉孢子和菌丝体,能够发芽和生长蔓延,较快形成金耳型的菌丝体。其余不依附于基质表面的上层粉孢子,都不能发芽,只能较长期内存活不死。在缺少伴生菌的情况下,生活力较担孢子和分生孢子发芽形成的菌丝体强得多,能够较快的生长蔓延。如果有伴生革菌同时或先后接种,特别是将不能发芽的粉孢子,用无菌水适量,制成粉孢子液注人基质菌料,受水湿润的粉孢子堆,能够较好地发芽,形成较浓厚的、洁白的菌丝体,培养后期部分菌瓶(袋)能够形成较好的金耳子实体。
(2) 段木栽培的调水量:在段木栽培的情况下,要根据段木的含水量大小,酌定喷水量。现砍伐,现断段,现接种的段木,由于段木含水量比较充足,播种后的发菌期不宜喷水,但要注意适当覆盖遮荫保湿。采用这种 *** ,发菌效果良好,接种成活率高。如果因条件限制、不能现砍伐,现断段,现接种,提前砍伐、断段后,经过适当风干的段木,播种前要首先将段木喷水或浸水,提高树皮皮层和木质部的含水量。
如果段木过干,断面产生较大的裂纹,喷水、浸水,都不容易达到规格湿度,接种成活率就低。在段木含水量适宜的范围内,发菌期应根据段木的含水量大小适当轻喷、勤喷、细喷。如果段木的含水量不低于46%,则以不喷水为宜。到子实体开始形成期:应适当增大段木的含水量,初期勤喷、轻喷、细喷,保持耳芽不干为度。中期和后期,随着子实体大量形成,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应勤喷、重喷,使段木含水量保持在46%~56%范围内,段木表面经常保持干干、湿湿,有利于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还要注意小生态环境的遮荫度和保湿度,耳场的空气湿度,应经常保持在80%~90%范围内。湿度不够,子实体容易干缩,生长发育不良,段木含水量低于3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8%,子实体生长趋于停滞,影响产量和品质。如果段木含水量高于56%,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则耳质软弱,容易烂耳,或导致其他杂菌大量滋生繁殖。一般情况下,子实体耐干不耐湿,湿度不够,子实体暂时干硬,但经过降水或喷水,子实体体形膨大,恢复生长。
(3) 代料栽培的调水量:在段木栽培的情况下,夏季强烈的日光照射,容易使直射阳光下的部分金耳子实体,迅速失水而干硬,但经过降水或喷水,已干硬的子实体,又很快回软继续生长。当雨季来临、阴雨连绵,一些长势衰弱或过熟的金耳子实体,容易感染杂菌而腐烂变质。在正常的情况下,成熟开瓣的子实体,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6%~95%时,在子实体表面,特别是扭曲皱褶的沟穴部位容易出现大量的担孢子。金耳对于湿度的要求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
红网时刻新闻1月31日讯(通讯员 蒋克青 周凤连)2023年1月31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东门街道双塘村,种植户在采收黑皮鸡枞菌。
近年来,道县通过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鸡枞菌、松茸菌等特色食用菌种植产业,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黑柄炭角菌:生于白蚁穴贵过黄金,人们挖到都不愿全卖,有何特殊中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深受其它国家的羡慕,可以说这一片风水宝地除了培养出了坚强能干的华夏子孙,孕育出了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还藏着各类奇珍异宝。而中国人又是全世界最擅长“吃”的民族,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说是万物皆可吃都不夸张。
我国的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由于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盛产菌类食物,每年到了菌类成熟的季节,大家就会结伴上山去采蘑菇,新鲜的蘑菇不仅能用来煲汤做菜,还能晒干或者加工成蘑菇酱储存,广受老百姓喜爱。不过也经常有误食毒蘑菇进医院的事件,因此大家还是要注意辨别。
上山捡蘑菇的人都期望自己这一趟可以捡到“黄金菌”,这种菌类一般生长在白蚁的巢穴当中,不仅稀少而且价值不菲,如果挖到,下山之后就可以立即出售,卖一个好价钱,不过有不少挖到的人却不舍得卖,那么这种菌类到底是什么呢?价格比黄金还贵的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不如一起走近白蚁窝,看看这种神秘的菌类。
白蚁
白蚁和蜜蜂一样,属于社会性昆虫,也叫作虫尉或者大水蚁,分布地区十分广泛,除了南极洲之外都有发现白蚁的存在,大部分分布在南北纬45°之间的地方,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白蚁家族的数量十分庞大,较大的蚁穴中能够容纳100万只蚂蚁,按照社会分工,蚁群划分成了两个类型。
首先是最重要的生殖型,这一类型的白蚁在家族中居于重要地位,主要工作就是为蚁群繁衍后代,一般由性器官成熟的雌蚁和雄蚁组成,分为长翅型、短翅型和无翅型三种。其中蚁后的体积更大,拥有膨胀的腹部,身体长度可以达到14cm,宽度3.5cm左右,和蜂后一样是群体的核心,一旦繁殖产卵出问题,整个蚁群都面临灭亡。
与蜂群中的雄蜂不同,蚁穴当中的蚁王地位仅次于蚁后,它的精巢体积巨大,可以不断向蚁后输送 *** 。在这种条件下,蚁后日产卵量更高可以达到3.6万枚,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其次就是维持蚁穴生态和生存的非生殖型白蚁,它们并不具备成熟的生殖器官,所以没有生殖功能,主要的工作就是建设和保卫蚁巢。主要由工蚁和兵蚁组成,工蚁的数量最多,它们既没有听觉也没有视觉,主要依靠信息素进行交流,一般要承担寻找食物、修建蚁穴、喂食蚁后、养育幼蚁等多项工作。
兵蚁则是蚁穴中的军团,当蚁穴遭到侵袭时,它们会利用自身保护蚁穴。比如说在发生火灾的森林中,蚂蚁为了存活,团成的蚂蚁球,外部几乎都是由兵蚁和工蚁组成的,它们像是人类世界中的士兵,忠诚的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白蚁的巢穴可以分为地上和地下,大型白蚁巢穴地上高度可以达到9米,地下深度在2到3米左右,常年维持25到28℃左右的均温,确保蚁穴中有足够的温度和湿度。
黑柄炭角菌
生长在蚁穴当中的“黄金菌”全名叫做黑柄炭角菌,一般人们也叫它乌灵参,是一味珍贵的中药。乌灵参其实是黑柄炭角菌的菌核,但是大部分时间人们都将二者混为一谈。它分布在我国的浙江、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但是野生资源十分稀少。
不同地区对这类真菌的称呼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四川它叫做雷震子,广东则叫鸡茯苓或者吊金钟,云南叫它鸡枞蛋,其实都是同一种生物。
乌灵参一般生长在温暖的坡地、山丘或者河堤边上的废弃的白蚁巢穴内部和周围,一般呈现密集交织的分布状态。在蚁窝的中心地带,也就是主巢当中菌丝体会发生集结,从而形成菌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乌灵参。
其外表是圆球形或不规则扁平条块,直径2到12 cm,重约3到50g,为褐色或深褐色或黑色,平滑多皱,一端有菌索或脐状凹陷,内部白色,肉质坚实或呈粉状,味甘香。
从上述的特征看来,乌灵参的外表都算不上平平无奇,而是让人心生厌恶了,黑乎乎的表面,沾满了泥土,对于不了解的人,即使看到了也不会捡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经常会有人将乌灵参与鸡枞菌混淆,二者都是生长于白蚁巢穴中,但是却大不相同。鸡枞菌的味道也十分鲜美,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是它的生长条件和乌灵参有所不同,它一般和蚁穴共生共存,在蚁穴中有7到9月有白蚁活动时就会生长出,白蚁群迁走之后就会迅速衰败。黑柄炭角菌则属于腐生菌,可以吸收废弃蚁穴中的有机物,再进行分解形成鸡枞蛋。
乌灵参的形成条件还是比较严苛的,从有机物的成分来说,葡萄糖和果糖对其成长作用最明显,Mg2+和Zn2+是它形成的必备元素。因为天数与中温性真菌,所以在22℃到30℃之间,不可高于37℃或者13℃,在无光照的条件下生长得更加粗壮。
成分和价值
乌灵参的成分非常丰富,除了富含17种氨基酸以外还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赖氨酸,蛋白质总量能达到30.5%。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矿物元素,如钙、镁、铁、锌等等,高达18种。
这类元素在其中形成了多种类型化合物,比如多糖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核苷类化合物以及抗氧化成分。医学工作者针对不同的化合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它们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核苷类化合物则是一种具嘌呤及嘧啶化合物为基本构造的活性物质,是一类水溶性成分。
它具有广泛的理活性,可以用来抑制血小板凝聚和促进心肌组织摄取86Rb。抗氧化方面它的表现也很优秀,在DPPH自由基捕捉活性方面是维生素E的2.1倍,维生素C的1.67倍左右,这些元素使得乌灵参很强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可以用于加工化妆品,是真正的“驻颜灵参”。
对于乌灵参的药理作用,早在《灌县志》当中就有描写,其中指出它具有补肾健脑、安神益气的作用,同时兼具了虫草和人参的作用,是一种异常稀少和名贵的中药。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除湿镇惊,补心肾,利小便,止心悸,催乳;治失眠、衄血及产后失血等症。”
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对于乌灵参的药理研究也更加深入。
协和医科大学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乌灵参具有镇静安眠的作用,可以改变脑组织内部分物质的通透性,增加GAD活性,调节神经中枢,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等病症。
其次就是多糖的显著作用,可以明显提升人体免疫力,促进巨噬细胞对抗肿瘤细胞,提高它的吞噬能力,因此可以被用于肿瘤治疗中。除此之外还有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在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当中,抑郁和焦虑人群越来越庞大,乌灵参粉作为保健品则可以用于治疗这两种问题。专家指出它的作用与百忧解比较相似,可以明显减轻和改善焦虑。
作为一味中药,它一般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临床时用来治疗心肾不交和神经衰弱等,经过实践和统计,医生发现它的作用不仅十分显著,有效性达到了93.35%,而且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不会留下后遗症,可以说只有利无害,是一种非常完美的药材。
此外西医方面会将乌灵参 *** 成胶囊,用于治疗焦虑症,比如说上海二医大附属瑞金医院就发现乌灵胶囊治疗的总有效率在75%左右,出现排异反应的人群仅有10%。
其他名贵菌类
乌灵参现在是无法被人工培育的,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现在黄金每克价值在420元左右,品相好的乌灵参每克可以达到500元以上,因此挖掘乌灵参的人都是看中它昂贵的价格,不过它的功效兼具了虫草和人参,在农村说是“救命”神药也不为过,所以即使挖到,人们也都不愿意全卖,一般会将其切割成多块,自己保留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乌灵参以外,还有不少菌类也很珍贵,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松茸,它被誉为菌中之王,其中富含49种活性物质,可以用于食用或者药用。经常出现在明星餐盘中的黑松露也是一种真菌,常用于西餐的 *** ,在我国的攀枝花、永仁县等地盛产,每公斤价格在1500到1800元左右,十分昂贵。
结语
由此可见乌灵参之所以如此昂贵,还是因为数量少价值高,并且虽然白蚁窝可以促使它形成,但是一些意外之下它也不能顺利成长。秉承着物以稀为贵的习俗,不少有钱人对它趋之若鹜,高价购得之后用来 *** 药膳或者泡酒,希望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不过随着目前医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断地培育和研究下,未来经过人工培育形成的乌灵参一定会出现,到时大家就都能一睹这个“黄金菌”的风采了,可以体验一下它的功效,到底是不是和传说中说的一样。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眼下,济南彩石街道潘河崖村的金耳菌正进入采摘期,一朵朵黄灿灿的金耳菌,像一朵朵黄金打造的“金疙瘩”一样盛开,它披着艳丽的金黄衣裳,身体柔嫩,金灿灿开满大棚。
历城区彩石街道潘河崖村自然环境适合种植黄金耳。
近年来,历城区彩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转型提质,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企业+平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对辖区内产业整合重组。启动实施中国乡村赋能工程,在各村设立农产品标准店铺,为有能力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开通独立标准店铺,赋予农村、农户销售全街道、全区特色产品的能力,做到一村一店、一户一店。让天南地北的各界朋友通过赋能店铺直接采购原产地特色农产品。
潘河崖村金耳基地人员正在整理即将出棚的金耳菌。
高标准的养殖大棚内长满了一排排黄灿灿的金耳菌。
据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潘河崖村金耳基地负责人王平介绍:乡村赋能工程让村民得到了实惠,潘河崖村自然条件好,今年,他们响应彩石街道号召,试种的两个设施大棚里的黄金耳,当年试种就喜获丰收,黄金银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原生长在云南、 *** 等边远地区的自然环境里,后来引种棚内,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稀罕菜”,满棚黄灿灿的黄金耳吸引了许多城里人前来采摘。
大棚养殖架上摆满了一朵朵黄灿灿的金耳菌。
黄金耳是著名的食药润肺降血糖美容兼用菌。
黄金耳是著名的食、药、美容兼用菌,其气味清香、食味鲜美,除含有丰富的金耳多糖和金耳胶质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具有对人体有益的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等活性物质。现代研究表明,金耳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代谢能力、降低血糖、润肺止咳,美容养颜等方面都有绝佳的效果。
金耳试种成功为彩石特色农业发展打开了一条新通路。(李继三 马晓玲)
打破世界纪录!黄金食材松露,在攀枝花仿生栽培3年成功初产块菌,又称松露。在欧洲人眼里,松露、鱼子酱、鹅肝并列“世界三大珍肴”,属于高贵食材之一,特别是法国黑松露、意大利白松露更是价超黄金,一菌难求。
不过,这种稀缺而昂贵的“黄金食材”,如今也可以通过人工培育获得。12月1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获悉,12月3日,来自新西兰、法国、墨西哥以及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块菌(松露)研究专家,走进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乡块菌仿生栽培实验基地,进行科学研究考察,国外的多名块菌专家一致认为,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乡基地成功初产块菌,这标志着于2015年9月进行的块菌仿生栽培试验取得成功,仅三年就已初产,这打破了世界上块菌仿生栽培5年以上初产的世界纪录。
↑黑块菌
块菌身价暴涨
致“杀鸡取卵”式采挖
中国和欧洲是商业块菌的天然分布中心。在我国,块菌寄生在华山松、栎类植物根部,俗称无娘藤、无娘果、猪拱菌等,主要分布在云南及四川的攀西部分地区。其中,以四川攀枝花为中心,方圆200公里范围内是核心产区,因此攀枝花有“中国块菌之乡”称号。
据了解,攀枝花块菌资源有近20余种,约占全国块菌资源的40%。其中,印度块菌和攀枝花白块菌产量较高。攀枝花白块菌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发现唯一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白色块菌新种。
↑黑块菌
最近10余年来,随着块菌逐渐被人熟知以及出口增加,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了块菌身价暴涨,已经涨到了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公斤。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还没到成熟的季节,当地很多村民提前上山采挖块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培贵介绍,我国境内由于采挖过早、 *** 不当导致幼嫩块菌品质低下,块菌国际声誉受损;价格低,仅是国际价格的1%~10%。他说,农民用挖地、刨洋芋的方式去找块菌,切断和打乱了地下菌根和有序菌丝,导致块菌及其共生植物根系系统 *** 扰和破坏,基因交流受阻、遗传交配型传递繁衍困难,是种“杀鸡取卵”式的采挖 *** ,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块菌绝产,成为濒危物种。
↑新鲜黑块菌
历时16年努力
攻克仿生栽培技术瓶颈
因此,人工培育块菌的意义也更为重大。攀枝花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人工种植块菌的地区之一。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块菌科研团队历时16年不懈努力,攻克了块菌仿生栽培技术的瓶颈问题。经过8年的培育,2017年,在盐边县新九乡收获到了之一枚攀枝花仿生栽培块菌。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3年,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共营建了140余亩块菌试验基地。2015年9月18日,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乡仿生栽培280株块菌苗,2018年,开始陆续初产成熟块菌。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唐平说,块菌的生长环境十分苛刻,既要从前生长过野生块菌,又要满足一定的水源、土壤、地形、气候等要求。在试种块菌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多次选址、选树等过程,其艰辛程度一般人难以理解。
以后每年产一次
产期长达四五十年
今年12月3日,来自新西兰、法国、墨西哥以及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块菌(松露)研究专家,走进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乡块菌仿生栽培实验基地,进行科学研究考察。当天下午,专家们走进格萨拉,对该实验基地进行实地研究。
在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乡仿生栽培的印度块菌试验基地发现黑色的块菌,单个重154g左右。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块菌研究专家皮特·苏萨特说:“3年能产块菌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而且是在当地的板栗树树根培育的,这在过去我是不相信的。还有,这里产的块菌个头这么大,香味这么足,这对世界块菌研究做出了很大的科学贡献。”
↑12月3日,国内外的块菌(松露)研究专家在攀枝花进行科学研究考察
专家们对基地里的菌树、土壤、植被、菌根进行了细致的察看,并取样留存研究。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唐平表示,国外的多名块菌专家均表示,在欧洲,目前人工培育的黑胞块菌最短用时5年初产,而攀枝花种植黑胞块菌只用时3年成功初产,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打破了世界纪录。
↑仿生栽培的印度块菌试验基地发现黑色的块菌,单个重154g左右
唐平表示,块菌一旦初产,以后每年产一次,产期长达40~50年,板栗和块菌的有机结合将实现树上产板栗,树下结块菌,板栗和块菌两大产业的并行发展,为林区特色经济发展增添一大潜力产业。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部分受访者供图
编辑 潘莉
抗炎、抗癌、降血糖,这种被誉为“森林黄金”的药用真菌在沪育出新品种炎炎夏日,位于浙江海宁市宏欣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的大棚里却阴凉潮湿,水雾中,几万个“菌菇棒棒”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水槽上,每个壁袋上挂着个“奶黄包包”。“这是桑黄,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效果的药用真菌,今年这批菌棒的出菌率可达80%以上。”公司负责人姚生良兴奋地说。
2019年起,上海市农科院与海宁市宏欣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结缘,将最新培育出的“沪桑2号”菌种送到姚生良手上,这让他的桑黄生产上了一个台阶。今年,他的80多个温室大棚、5个食用菌智能库房里培育了约70万袋“沪桑2号”桑黄菌棒,产值可达数千万元。
“森林黄金”桑黄的药用价值被发现
桑黄是大型珍稀真菌,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国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记载,因其生长在桑属植物上,且子实体呈黄褐色而得名。
早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五木耳,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出谷”。
《中药大辞典》记载,可治血崩、血淋、带下、闭经等妇科疾病。民间中医使用桑黄提高肝机能、治疗肝硬化很有效。
近代桑黄的研究起始于日本,长崎女岛的居民因食用岛上盛产的桑黄,患癌者较少,1968年日本学者研究发表了桑黄有卓越抗癌功效的文章。在后续的研究中,桑黄还被发现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肝纤维化、降血糖、抗氧化、抗炎等功能。因其突出的药用价值被称为“森林黄金”。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曾进入中国大量收购野生桑黄,致野生桑黄濒临绝迹。1998年,安徽大别山出现人工培育仿野生桑黄。近年来,中国桑黄种植规模以每年10倍的速度在发展,段木仿野生桑黄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与安徽省,袋料培植桑黄主要集中在浙江省与江苏省。
先进选育技术筛选出本土高品质桑黄
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使桑黄对优良种源的需求更加迫切。上海市农科院研究员杨焱告诉记者,2006年上海市农科院开始做桑黄新品种选育,他们发现桑黄菌种非常容易退化,而想要获得高药用价值的桑黄,就需要选育高活性成分含量的桑黄品种。
杨焱团队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物理诱变选育技术,选育获得总黄酮含量高、抗逆特强,生物学特性明显优于出发菌株的优良品种。他们将这一品种命名为“沪桑2号”,并于2020年通过上海市新品种认定。
得知上海市农科院培育出了桑黄新品种,与上海农科院签有战略合作协议的浙江海宁宏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迅速引进这一优良品种,“沪桑2号”很快走进了浙江海宁宏欣生物,在农科院的科技专家指导下,宏欣生物桑黄种植基地污染率降低到5%以下,出菌率提高到80%以上,每个菌棒的桑黄产量可达40克以上,比以往增长100%。
“药食同源”促桑黄走进千家万户
桑黄的“知名度”虽不及灵芝、猴头菇、竹荪等“药食同源”的菌类,但因其显著的功效,日益受到研究者及企业家的关注。
近年来,桑黄陆续被批准进入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这意味着可在当地做为中药饮片进入市场,市农科院还在与相关机构合作深入研究桑黄抑制不同类型肿瘤的功效及缓解癌症患者晚期疼痛的作用,相信这些都将极大促进桑黄产业发展。
上海市农科院院长蔡友铭表示,当前,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健康产业正快速发展,美国保健食品年销售额约80亿美元,日本年销售额约35亿美元,而我国从古代神农百草古籍开始,药食同源的理念就深入人心。“药食同源”农业的创新发展,桑黄是一个典型案例。
除了桑黄栽培技术专利、品种选育专利、桑黄黄酮规模化制备技术和固体发酵几项专利,市农科院食用菌所还开发了桑黄超微粉、桑黄虫草养生茶、桑黄精华胶囊等产品,为未来桑黄精深加工和产业发展积蓄力量。
作者:沈湫莎
图片:沈湫莎
1669年,德国商人布朗德收集近7吨尿液,用于提炼黄金在影视古装剧作品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很多江湖帮派都会创造“炼丹术”,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掌门人变得长生不老。
殊不知,在世界上曾经还出现过一种“炼金术”,很多炼金者为了提炼真正的黄金,曾尝试过各式各样的 *** ,可惜都是屡遭失败。
而唯一能够另辟蹊径者就是来自德国的一名商人,他竟尝试用收集尿液的方式提炼黄金,这种“炼金术”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德国商人意外走上了“提炼黄金术”之路
因为黄金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很多西方人都痴迷于提炼黄金技术,在大部分西方人眼中,所有的金属物体都是能够提炼黄金的。也正是因为受到这样的思想影响,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利用金属来仿造黄金。
而且很多欧洲人都对提炼黄金术深信不疑,甚至为了提炼黄金,还发明了很多实验用的器具,在研究提炼黄金技术过程中,也让西方人认识了更多的天然矿物质和一部分化学元素。同为炼金者,可来自德国的炼金师布朗德却与众不同,他并不认为所有的金属固体东西就能够提炼黄金。
布朗德出生于德国,从小家境贫困,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辍学早早来到社会上打工。在战场爆发后,布朗德被迫参军。而他积累的这些仅有的积蓄,也都是在部队中通过努力获得的。
从军队退役后,布朗德便走上了经商之路。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中,他意外知道了“炼金师”这个职业,在当时也因为做生意失败,所以布朗德急需寻找翻身的机会。如果把提炼黄金技术学到手,那么以后自己就可以独当一面。
所以,很快布朗德便去找很多黄金提炼师,学习提炼黄金技术。在学习期间,布朗德花了很多钱,尝试了很多种提炼黄金的技术,可都失败了。
就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布朗德意外发现其实人的尿液颜色和黄金是一样的,于是布朗德突发奇想:“从人的尿液中会不会提炼出黄金呢?”
收集人类近七吨尿液提炼黄金
想要从尿液中提炼出黄金,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摆在眼前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收集到很多尿液。因为布朗德此前拥有过当兵的经历,而他又非常善于交际,所以他立刻想到了在部队中的战友。
经过一番沟通联系后,布朗德开始进入实验的之一步,收集人类尿液。布朗德对于收集的尿液并没有限制,不管男女老少,所有人的尿液都是可以的。尤其是刚喝完酒的人,布朗德认为此时他们排出体外的尿液是更新鲜的,随后他便去找到了酒吧老板,希望可以帮助自己收集尿液。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布朗德于1699年收集到了近七吨人类尿液。
在首次提炼尿液中的黄金时,有人建议布朗德将收集来的尿液放到太阳下数星期,通过这种方式,让尿液发出腐臭味,将其蒸煮。可在布朗德看来,这种日晒的方式会破坏掉尿液中原有的成分。
布兰德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然而当他尝试了各种手段,不管是用火煮沸耗干,还是用电加热烤干,当尿液中的水分被全部都蒸发掉之后,布朗德并没有看到黄金,实验结果也让他大失所望。
不过,对于之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的这种犹如白色蜡烛一般的东西,布朗德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因为在漆黑的实验室中,他发现这种像白色蜡烛的东西是会发出淡蓝色的火光的,这种“火光”是没有任何热度的,也不会把其他物质点燃。
那么,布朗德无意中获得的这种犹如白色蜡烛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从尿液中竟意外提炼到——“磷”
根据这种物质的特性,布朗德发现它是属于冷光,所以根据这种火光的特性,布朗德把它命名为“磷”,磷元素被发现后,逐渐被外界所熟知,而布朗德也因此名声大噪,靠着发现“磷”元素获得了一笔财富。
不过在后来还是因为经济的问题,布朗德不得不把这项提炼“磷”元素的专利技术售卖出去,而他的这个偶然发现,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那么,磷元素都有哪些用途呢?
布拉德之所以会在人体的尿液中提炼到磷元素,主要是因为磷元素在我们的体内扮演着“调节剂”这个角色,它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磷元素还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运,被应用于很多种领域。
比如在农业中,磷元素是有机肥料,可以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此外,磷元素还可以提高农作物抗旱、抗寒的能力,提高农作物磷脂的含量,使冰点降低的同时磷脂能增强植物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
在军事领域中磷元素的燃点是非常低的,但它的燃烧的温度却能够达到1000多度,可以在特定区域中消灭一切。得知磷元素的特征之后,很多军事科研人员都把磷应用到导弹中,制成了白磷弹,它的杀伤力是普通导弹的几十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发现磷的作用后,而且 *** 磷弹的技术难度不高,所以开始生产大规模磷弹,一旦敌方接触到磷弹,他的皮肤就会直接被穿烂,渗透到骨子中。
虽然布朗德没有从人体的尿液中提炼出黄金,但他却意外发现的磷元素帮助人类改变了这个世界。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史中之一次掌握人工制造磷的技术。磷元素的发现,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