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伙去贵州旅游,四菜一酒还不到300元,小伙直呼:不敢相信
你有多久没有出去旅游过了?
最近几年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很多人虽然有旅游的想法,但是却很难实现。最近东北一个小伙辞职之后,就想着去旅游。这次旅行他的目的地是贵州。
贵州地处于我国的西南,属于是云贵高原。相比于旁边的广西来说,确实没有那么多优美的风景,但是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贵州这边的好吃得特别多,其中在网上最出圈的就是各种花式吃土豆的 *** 。
说到贵州,离不开的就是茅台和老干妈。老干妈自然不用多说,我们日常吃饭必备的下饭神器。茅台则是我国最著名的酱香酒,就连很多外国人也非常喜欢喝。
东北的小张这次去贵州的旅行,里面就有一天要去美酒飘香的茅台镇。茅台镇位于贵州的仁怀市,这里群山环绕,地势比较险要。最出名的就是茅台酒,所以也被叫做中国的名酒圣地。
来这里旅游的人大多数都是奔着茅台酒去的,小张自然也是带着这个目标来的。但是到了当地,小张就被上了一课。虽然说这里是茅台的产地,但是还是一瓶难求。
在茅台镇逛了一会儿之后,小张和朋友就去找了一个路边的饭店准备吃饭。
到了饭店,小张和朋友点了这里的特色菜,不到一会儿这些菜就全部上齐了,小张还点了一瓶白酒。毕竟这到了茅台镇,不喝点儿酒也说不过去。
吃饱喝足,小张就去结账了。老板娘拿出账单,一共才200多不到300元。小张也是非常的震惊,不敢相信,因为他们点了四道菜和一瓶酒,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呢?小张到底点了些什么菜?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之一道:合马羊肉
合马羊肉是贵州仁怀这边的特色菜,选用的原料是贵州四大优良品种之一的黔北麻羊,这是一种长在赤水河畔的优质羊。因为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合马羊肉依托着茅台,也是在往来的商贩中十分有名气。
这种羊肉吃起来肉质鲜嫩,清甜可口,是因为在 *** 的时候选用的佐料都是赤水河谷独有的天然调味料,在别的地方很少可以碰到,这也是它味道独特的秘诀。
第二道:仁怀血粑
这也是一道当地很有特色的民族食品。它的颜色是紫红色,食用 *** 有很多种,蒸煮,煎烤都可以。吃到口里也是软糯,但是又不会粘牙,就是很多外地的人会吃不习惯。
第三道:三把鸡
这道菜的取名很有意思,是因为据说厨师可以三把把一只鸡的羽毛全部都拔掉。
这道菜不仅拔毛的速度快,烹制的速度也非常的快据说只需要三分钟就可以上桌,这也是很多游客必须点的一道菜。
第四道菜其实也算是主食,是当地特色的糯米饭。
除了这些特色菜,小张他们还点了一瓶酒,这酒也属于是茅台镇当地的特产,名字叫做国康1935。
国康1935的产地就在茅台镇,享受了这里非常优秀的天然酿酒环境,和茅台共用赤水河的河水,就连原料也是一模一样的优质红缨子糯高粱。
这种高粱的产量比较少,所以每年各个酒厂也是在争,国康酒厂在一众酒厂中也是非常努力的,争取到了一部分原料,所以说国康1935也是非常来之不易的。
这是一款正宗的纯粮酒,配料表除了高粱,小麦就只有水。老板娘告诉他们,当地很多人都把国康1935叫做百元小茅台,就是因为它的酒质十分优秀,而且价格还不及茅台的1/10。
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当地的酒友爱喝,很多来过茅台镇的游客也会带着几瓶回去。小张喝了这款酒之后的感受就是入口酱香十分的浓郁,仔细品尝,还有淡淡的粮食香气。老板娘还告诉小张这款酒的特别之处,就是喝多了,第二天也不会上头。
小张听完这些话之后,确实觉得这个酒不错,就和朋友每人买了两箱寄回家了。
好了,今天这篇“东北小伙去贵州旅游,四菜一酒还不到300元,小伙直呼:不敢相信”的文章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块留言讨论。
贵州的“四大怪菜”,当地人也未必有胆量吃,你吃过几种?贵州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数不清的美食。因为这里的少数民族特别多,所以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美食也是各有特色。如果去到这里旅游,就会发现我国的美食文化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不敢吃的食物。
笔者就在贵州不同地区先后待了四年多的时间,见识了很多地方不少的美食。其中有些还是非常美味的,但也有极少数的名气很大,可是却难以接受的食物。当然了并不是因为它们难吃,而是自己心理作用过不了关。
之一个:折耳根
折耳根这种野菜实际上并不算什么,笔者之前刚去贵州的时候也吃不习惯,闻起来有股臭臭的味道。但是当地人却把它当成是百搭蔬菜,只要是吃饭基本都有折耳根,因此吃的次数多了以后,我也开始习惯它的味道了。到后面被人说它是臭臭的,可我却吃起来很香。
折耳根并不是贵州的特产,在云南、四川,还有广东、湖南部分地区的人也爱吃,只是不如贵州那样普遍爱吃而已。但别看它在农村很常见,可是在菜市场、超市里的售价可不便宜。
这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它喜欢在一些靠近水源的地方生长,往往一长就是一大片。这种野菜一年四季都是可以吃的,既能挖它的根茎吃,也可以吃它的嫩茎叶,而吃法也非常丰富。
洗干净了直接用辣椒油、食盐、鸡精和酱油等拌着吃,也可以用来炒菜、炒肉、煮汤,甚至是烫火锅、做烧烤都是可以的。尤其是当地人饮食偏酸辣为主,而折耳根的味道有点苦味,就可以起到冲淡其味道的作用,这样吃起来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了。
第二个:炒百香虫
笔者也曾和当地的同事们去抓过它,并且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售卖,可即便是看它们吃得津津有味,而且他们还告诉我说真的一点不臭,但我就是担心它是虫子而不敢吃。
百香虫就是农村河边、稻田附近常见的一种虫子,在民间俗称它为臭虫、臭屁虫、打屁虫,臭姑姑等,它是半翅目,异翅亚目,兜蝽科的瓜黑蝽。
这种虫子个头不大,也就是指甲盖一般大小,在春夏两季的时候喜欢吸食农作物的茎叶,如果不小心落在我们的身上了,当你去驱赶它,就会释放出一种奇臭难闻的气体,并且长时间不会消散,因此而得名“屁巴虫”或“打屁虫”等臭名。
可是在贵州地区,长期以来都有吃百香虫的习俗,并且当地它还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名字——九香虫。把它用水淹死以后,然后就可以爆炒着吃,听说吃起来香味四溢,而且售价比牛羊肉都要贵。
第三个:凉拌生血
马上就要过年了,像农村地区杀过年猪,或者是杀鸡、杀鸭子的时候,都会把血收集起来,然后烹饪成各种的美食吃,既美味又很营养,笔者也是比较喜欢吃的。
可是在贵州有些地方,却不是把它煮熟了吃,而是凉拌着吃,当然了有些地方也会稍微过一遍开水。但不管怎样,凉拌着生血的食物看起来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可是在当地很多人喜欢吃,并且还是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的美食。
当时我的一个当地的同事还告诉我说,只要克服了心理作用那一关,吃起来真的非常美味,这是煮熟的猪血所不具有的口感,可笔者还是不敢尝试。
第四种:牛瘪汤
这是我在贵州待了四年多时间,唯一一种没有兴趣,也不想去尝试的美食。也曾问了很多贵州当地的朋友们,他们也表示没有吃过。
后来才知道,这并不是所有贵州地方都有的美食,主要是在黔东南的部分侗族村寨里才有,并且还是当地的名吃,自古就是招待贵客的更高礼遇。
牛瘪汤在当地一般称之为“百草汤”,据笔者了解就是让牛吃了一些拌有中草药的特殊草料,然后在它们还没有被消化之前,就把牛杀了取出它胃部里面的草料,掏出来以后加入一些香料,经过蒸煮、过滤和提倡等加工过程,得到的汤料再用来烹饪,比如加入牛肉偏、羊肉片和羊杂等等。虽然它看起来味道很一般,可听说吃起来非常美味。
笔者认识一个朋友,他告诉我说他吃过牛瘪汤,味道还是可以的。但这也是在不知道它是牛瘪汤之前,后来当他吃了差不多了以后,有人告诉他这个是牛瘪汤以后,他就再也不吃了,原因还是内心有点膈应。
结束语
在贵州地方的美食还是有很多的,比如独山盐酸菜、鼓藏肉、花江狗肉,这些特色的美食不光是很好吃,而且在外地还是吃不到的。
不过对于上面所介绍的四大怪菜,除了之一种其他的几种笔者都是接受不了的,就连很多当地人也是吃不习惯。各位朋友,你们吃过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去贵州必点的6道菜,都是“黔菜之魂”,老板还以为你是本地人去贵州必点的6道菜,每一道都是“黔菜之魂”,老板还以为你是本地人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山明水秀。
因为贵州独特的气候地形,致使当地的自然资源丰富,各种山珍食品特别的多,这让贵州黔菜独树一帜,风靡全国。
贵州菜偏酸,有一句谚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说的就是贵州人爱吃酸。家家都腌制酸菜,吃起来口舌生津、开胃消食。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去贵州必点的6道菜,酸辣爽口,每一道都是贵州人的心头爱。
1、糟辣脆皮鱼
糟辣脆皮鱼这道菜是在清朝末年有贵州的名厨杨连成独创的。在贵州,大大小的小宴会和居家请客都有这道菜的身影。其吃起来的时候皮脆肉鲜,肉骨分离。
它的做法也是特别简单,一般选用当地的草鱼,处理干净后放入油热锅炸至金黄色即可。最主要的步骤就是用贵州当地的糟辣椒炒香,加入鸡汤调味勾芡汁。成菜后色彩鲜红,味道咸辣酸甜,鲜香可口。
2、 酸菜折耳根
酸菜折耳根是一道有地域特色的菜,折耳根一般在贵州和四川这些地方才有,因为它略带苦味,一般人都吃不习惯。但却是贵州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
使用酸菜凉拌后的折耳根,独具贵州特色风味,酸、脆、鲜、辣、爽,一口一个安逸,特别下饭。尤其在一堆以肉菜为主的餐桌上非常解腻。
3、丝娃娃
丝娃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素春卷,是贵州出名的特色小吃,在贵州的大街小巷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吃起来的时候酸辣爽口,脆嫩鲜美。
丝娃娃是用大米面粉做的,将大米面粉烙成薄薄的一张饼,再加入折耳根、海带丝、萝卜丝等十余种配料,最主要的就是要淋上这贵州特色的酸辣汤,然后送进嘴里,慢慢咀嚼,酸辣开胃。
4、乌江豆腐鱼
在贵州乌江镇,你在乌江的大道上走着,饭店和酒楼是一家挨着一家,它们的主打菜品都是这道乌江豆腐鱼。其豆腐滑嫩雪白、鱼肉清香鲜美、色味俱佳。
其主要原料是乌江里鲜嫩的活鱼,再加上豆腐和豆瓣酱等各种配料炖制而成,出锅后的菜品色泽艳丽、吃起香辣可口,吃过一遍就会让人流连忘返,吃了还想吃。
5、盐菜扣肉
盐菜扣肉是贵州百姓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不管办什么酒席,桌子上也必然会有这道菜。其香气扑鼻四溢,使人馋涎欲滴。
其选用的是带皮的五花肉,这样的五花肉肥中带瘦不油不腻,加上储存两年以上的老盐菜上锅蒸制而成。出锅后,看上去是肥肉多瘦肉少,但吃起来毫无油腻,鲜嫩可口。
6、泡椒板筋
泡椒板筋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黔菜,之前朋友从贵州旅游回来,问他最印象最深刻的一道菜是什么,回答不是预想中的宫保鸡丁、乌江豆腐鱼等,而是这道泡椒板筋。
这道菜的主要选材料的是大猪通脊肉的内筋,加上独具贵州特色风味的泡椒。两者一同放入锅中烹饪爆炒,在烹饪时最主要的是对其现切、现腌、现炒。成菜后,辣甜鲜香,口感脆糯,开胃下饭。
上面6道菜就是去贵州必点的6道菜,酸辣爽口,每一道都是贵州当地的经典特色名菜,去贵州游玩时,在饭店点这几道菜,老板都以为你是本地人呢。如果你还知道贵州有哪些特色美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点赞关注,感谢大家关注,小编会持续给大家带来优质的文章。
「贵州有多贵」贵州的7种味道,有几种上了您家年饭的餐桌?新
年
快
乐
编者按
春节我们有7天假,春晚贵州有7分钟。贵州的美道不尽,贵州的故事说不完。这7天,我们就用7个7来和您分享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贵州。
之一天,我们为您送上贵州的7种味道,不知道有几种上了您家年饭的餐桌?
辣——辣椒
辣椒,是贵州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蔬菜和调味品。说到辣椒,大家一定首先想到“老干妈”。殊不知,在辣椒届有两句话,一句是“中国辣椒看西南,西南辣椒看贵州,贵州辣椒看遵义”,另一句是“虾子辣椒定价全国”。
图为辣椒之乡——遵义虾子镇辣椒市场。秦刚 摄
位于遵义市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占地600多亩,年交易金额达100亿元,是我国西南地区更大的辣椒交易市场,也是中国辣椒产业更大的集散地之一。
酸——酸汤鱼
在贵州,说到酸不能不提酸汤;到贵州,不能不吃酸汤鱼。苗家人有句民谣:“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贵州苗族几乎家家有酸缸、户户酵酸汤,还流传着“做不来酸汤嫁不了人”的俗语。
酸汤鱼
贵州人爱吃酸,据说是因为贵州地区气候潮湿,嗜酸吃辣不但可以提高食欲,还有助于消化、止泻和去湿。苗家人还有关于酸汤的美丽传说:相传有一个叫阿娜的美女,为了拒绝小伙子们的求爱,把酒酿成了酸汤,让小伙子喝了酸汤后知难而退。
甜——猕猴桃、蓝莓、火龙果……
修文猕猴桃、麻江蓝莓、罗甸火龙果……贵州地处西南高原山地,气候立体多样,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近年来,贵州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精准带动更多群众稳定脱贫致富,水果产业呈现出“一县一特、一乡一果、一村一品”的优化布局,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
修文猕猴桃、麻江蓝莓、罗甸火龙果
如今,小浆果蓝莓被麻江的种植户誉为高原“蓝宝石”,红红的火龙果已成为贵州很多地区发家致富的“宝贝”。
咸——盘县火腿
盘县火腿是与宣威火腿、金华火腿齐名的三大火腿。色泽鲜润、咸香四溢,岁月的积淀成就了盘县火腿的独特风味,在一代又一代盘州人的技艺传承下,盘县火腿走出山门。
盘县火腿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盘县火腿”声名大振,从过去的地域性品牌,一跃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鲜——竹笋
竹笋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贵州是竹笋的主要产地之一,其中以方竹笋最为有名。方竹笋因其之一枝盘以下各节略呈方形,有棱角感而得名,而贵州方竹笋具有味美鲜嫩、营养丰富、中秋出笋、没有污染等四大特色。
方竹笋
生长在海拔1400米至2500米高原山区的方竹笋,不发于春而茂于秋,全国仅产于福建、重庆、贵州,被称为吸大自然之灵气生长而成的稀有之物。
贵州的方竹笋已走进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建起了90多个营销 *** ,成为贵州的一个响亮品牌。
苦——中药材
说到贵州的中药材,不得不说“贵州三宝”,即天麻、灵芝、杜仲。
天麻、灵芝、杜仲
日本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其《汉方药人门》专著中,断言“天麻佳品出贵州”。而在贵州得天独厚的原始环境下,生长的野生灵芝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是国内更好的野生灵芝品种,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贵州大部分地区都产杜仲,盛产于贵州娄山山脉,在《药物生产辨》中就有“杜仲产四川、贵州者更佳”的记载。
腥——鱼腥草
中药里的鱼腥草,我们贵州把它叫做折耳根。四川人爱吃叶子,贵州人爱吃根部。凉拌折耳根、折耳根炒腊肉……贵州的桌上菜和小吃,几乎道道都有折耳根。折耳根算是贵州人的一种家乡或者成长地的口味记忆。
鱼腥草
可在外地人吃来却是各种滋味,有人认为其味“腥”,还有人说像肥皂水味,也有人说是坏了的酸奶味,反正绝对跟美味不搭边。
综合整理 | 张玲玲
策划 | 闵捷
编审 | 林茂申 彭奇伟
贵州有名的六道美食,浓浓的地方特色,鲜香四溢,看得直咽口水贵州,有多美?
贵州是全国唯一一处没有平原的省份,是夏日很多人都爱去的避暑圣地。在贵州除了一系列鬼斧神工的美景,还有当地人每时每刻必要怀念的美食,每一道,都地方特色满满。
去贵州,一定要打卡贵阳美食,当地的美食主要以酸辣和香辣为主,简直就是爱吃辣人的福音。在贵州短暂停留所吃的这几道美食,足够让我怀念一辈子,每道美食,吃在嘴里,都幸福满满。
贵州最著名的六道美食,浓浓的地方特色,鲜香四溢,看的让人直咽口水!
之一道:酸汤鱼
酸汤鱼,通常是先把酸汤给 *** 出来,然后再将处理好的新鲜活鱼扔进酸汤烹煮,正因为如此,不仅汤是酸的,而且鱼还是酸的,吃起来,略带一点酸味,嚼上一口,特别鲜嫩,一口接一口的酸爽,好吃又开胃。
第二道:折耳根炒腊肉
这是笔者我入贵州最喜欢吃的一道菜,自此迷上了折耳根。别看折耳根外表长得像个草根,但是确是当地人的心头爱。
最初是看见一位当地人吃的津津有味,这也成功激发了我尝试它的好奇心,只是这一口下去,出了贵州,如今还不能释怀,刻进舌尖的美味。
第三道:宫爆板筋
这道菜融合了许多地方菜系的做法,因此不同地方的人对这道菜有着不同的争论。贵州人说它是贵州菜,山东人又说它是山东菜,四川人还说是四川菜。不过后来,擅长用谐音梗的贵州人就发明了“宫爆”这一做法,由此这道菜也算是做实了。
超级推荐朋友们下次去贵州,一定要吃上一口,非常入味,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不辣,结果到最后越吃越上头,名副其实的特色菜。
第四道:丝娃娃
这道菜的名字挺有意思的,在贵州当地,基本上每一条街上,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可想而知,它有多受贵州人的喜爱了。
面皮中加入各种自己喜欢的小菜,之一次,放得太多,差点都要卷不住了,不过只要面皮放得下,想吃多少卷多少,完全能够吃到饱,卷好的春卷再蘸一口酸汤,恰到好处,非常爱。
第五道:烤脑花
这道美食,男女老少,应该没有人不爱的,在贵州街上,你会看到那些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都吃的挺欢。
烤脑花主要食材就是猪脑,一提起猪脑,可能有些人会望而却步了,不敢吃,觉得这种吃法有点恐怖了,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和你说,去贵州不吃它,就是错过了一道难得的美食,香而不腻,太好吃了。
第六道:肠旺面
吃过这个面的人,胃可能要变挑剔了,出了贵阳,可能就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面了。
肠旺面,顾名思义就是由“大肠、猪血、鸡蛋水面”为主要食材,其色、香、味更是超绝。面脆,血嫩,汤鲜,辣香,口感好的很,一碗下来,直接见底,连汤都不带剩的。
再者,它在煮面方面也十分讲究,压根不是一锅端,都是一碗一碗的单独出的,每碗面,都是师傅用心 *** 而成,不枉费它这么好的口感。
还有呢,肠旺面又取谐音“常旺”,也有不少人是冲它这个寓意而去的,希望日子兴旺,幸福吉祥。
风味独特的7款贵州菜,多重味道,异常开胃这样的贵州美食,你又是否爱了呢?如果有幸来一次贵州,别只顾着欣赏风景,这些美食更是不可辜负,绝对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朋友们,还有那些我没提到的贵州美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分享哦!
一、糟辣脆皮鱼
土法糟辣椒是贵州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调料,将其炒香后给鲈鱼调味,辣椒特有的风味渗透到鱼肉中,让鱼肉吃起来更加过瘾。
原料:鲈鱼1条(重约600克),糟辣椒200克,葱白丝10克,香菜1克。
调料:腌料(盐3克,葱段、姜片、料酒各10克),色拉油2千克(约耗60克),脆皮糊200克,葱油15克。
做法:
1、鲈鱼宰杀制净,在鱼身两侧打间距为2--3厘米的一字花刀,洗净血水后加入腌料腌制15分钟。
2、锅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取鲈鱼裹匀脆皮糊,放入油中小火炸至鱼肉成熟,取出控油,放入盘中。
3、锅留底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糟辣椒小火煸炒出香辣味,出锅浇在鱼肉上,撒上葱白丝、香菜。
4、葱油烧至八成热,出锅浇在葱丝上即可。
低筋面粉200克、生粉300克、泡打粉25克混合均匀,淋入色拉油30克,加入适量清水调成稀糊即可。
二、苗王鱼
这道菜的特色在于调味,辣椒制成烧椒后用擂钵捣碎,加入鲜折耳根和常规调料调味,折耳根的加入为鱼肉多了一重风味。
原料:稻田鲤鱼1条(重450--500克),鲜青尖椒20克,鲜红尖椒50克,葱花、香菜各3克。
调料:腌料(盐5克,生姜片、小香葱段、黄酒各10克),B料(盐3克,鸡粉5克,鲜折耳根碎10克)
做法:
1、鲤鱼宰杀制净,加入腌料腌制15--20分钟,取出放入蒸箱内大火蒸8--10分钟,取出装盘。
2、在蒸鲤鱼的同时,取鲜青、红尖椒放在火上烧至表皮开始变焦,取出放入擂钵内捣碎(但不要捣成泥),取出后加入B料拌匀,放在蒸好的鲤鱼上,撒入葱花和香菜段点缀。菜肴上桌后,由服务员将鲤鱼去骨,客人将辣椒和鱼肉拌食。
三、苗家鱼酱酸烧牛柳
土法鱼酱是贵州非常个性的调味料,用它来炒牛柳,做好的菜肴香味特别浓。
原料:牛肉300克,青、红菜椒条各30克,芹菜段20克,香菜段2克。
调料:A料(盐3克,鸡蛋清15克,湿淀粉20克,酱油5克),小料(花椒5克,姜片、蒜片各10克),雷山鱼酱( *** 网上购买)40克,色拉油800克(约耗50克),鸡粉、芝麻油各5克,白糖2克。
做法:
1、牛肉洗净,切成薄片,加入A料抓拌均匀,腌制15--20分钟,取出放入烧至四成热的色拉油中,小火滑油至八成熟,捞出控油。
2、同样油温下,再放入青、红菜椒条略微滑油。
3、锅留底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小料爆香,下入鱼酱炒出香味后,再下入所有原料,大火翻炒均匀,用鸡粉、白糖调味,淋入芝麻油,出锅装盘,撒香菜点缀。
苗家雷山鱼酱:
它是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雷山县永乐区的传统调味品,又名永乐鱼酱或糟辣鱼酱,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曾经详细介绍过。它具有酸、甜、咸、香的风味,炒菜或煮火锅时放入适量鱼酱,菜肴会特别鲜美,不仅能增进食欲,更有健胃作用。
四、侗家腌肉
这是一道侗家特色菜。猪肉加入腌料拌匀后密封腌制90天,腌好的半成品带有特殊的鲜香味,只需要煎制,就能上桌。粗犷中带有民族的特色,因而吸引了很多食客。
原料:放养猪的五花肉4千克,糯米350克,黑米150克。
调料:腌料(鲜辣椒酱250克,高度白酒500克,盐50克,姜片100克),菜子油20克,大豆油50克,葱花15克。
做法:
1、五花肉洗净,切成大块,加入腌料拌匀,放入坛子内,密封后灌满坛沿水,腌制90天左右。
2、糯米和黑米混合均匀,加入清水蒸成大米饭,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9份,团成球形,摆入盘中。
3、取腌好的五花肉200克洗净,切成5×6×0.4厘米的片。
4、锅入大豆油烧至五成热,放入五花肉小火煎至肉成熟,取出放在米饭上。
5、锅入菜子油烧至四成热,放入腌五花肉的辣椒酱100克,小火煸炒出香味,出锅放在五花肉片上,撒葱花点缀。
五、酸椒炒牛柳
原料:
牛里脊150克,酸辣椒100克,芹菜节30克,姜片、蒜片各少许。
调料:
蒜蓉酱、盐、姜葱水、料酒、白糖、酱油、陈醋、味精、鸡精、水淀粉、花椒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取牛里脊肉切成大片,纳碗后加盐、姜葱水、料酒和水淀粉,拌匀码味上浆;
2.净锅放油烧热,下牛肉片滑熟以后,倒出来沥油;
3.锅里留底油,先下姜片、蒜片、酸辣椒和蒜蓉酱炒香,倒入牛肉片后,加白糖、陈醋、料酒、酱油、味精、鸡精和花椒油,一起翻炒匀才放芹菜节,炒熟便起锅装盘。
六、贵州米豆腐
米豆腐做法:
1.将大米浸泡,淘洗干净,然后放入盛器中,加水盖过米3.5厘米。
2.将1千克米加50克粉状石灰调成浆,然后搅拌均匀,浸泡3--4小时,使米变成浅黄色,口感带苦味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为止。
3.然后磨浆(磨浆的水和米的比例为1︰2),在洗净油污的铁锅里放入水(1千克米放2千克水),然后倒入磨好的米浆。煮浆时边煮边搅,开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时改小火,边烧边搅,煮熟为止,约15分钟。
4.煮熟的米浆变成糊后,趁热装入预先准备好的盛器内,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来确定,一般以3--10厘米为宜。盛器内要铺薄布,装时要厚薄均匀。待冷却后即成米豆腐。
凉拌:
将制好的米豆腐200克切成6厘米长的长条,加入葱花、油炸花生米、黄豆各8克,豆豉3克,醋、蒜泥水、糊辣椒各10克,酱油、红油辣椒各6克拌匀即可。
七、刺梨红烧肉
原料:
猪五花肉块500克,刺梨干片30克,干辣椒节、姜片、葱节各10克。
调料:
红烧酱油、蚝油、海鲜酱、冰糖色、盐、料酒、鸡精、味精、色拉油各适量,八角、桂皮、香叶各少许。
制法:
1.把五花肉块在沸水锅里煮至刚熟时,捞出来切成块;
2.净锅上火放油,先下姜片、葱节、干辣椒节和猪五花肉块,爆炒出油后烹料酒,掺入煮肉的原汤,另外加放盐、红烧酱油、蚝油、海鲜酱、冰糖色、盐、香料和刺梨干,待慢火煨至熟透时,放鸡精、味精并推匀,见其收汁后再装砂煲里上桌。
舌尖上的贵州——亲测推荐!这些罗甸美食,收藏起挨个打卡吧罗甸,这里的气温和这个小城镇一样热情。
作为布依族、汉族、苗族、壮族
等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了各种特色的饮食文化,
涌现了各种特色的味觉记忆。
今天
多彩妹搜集了一波罗甸本地人的推荐美食,
走,一一打卡!
罗甸火龙果
每每到火龙果的季节,
罗甸的果农们便开始忙活起来了。
这里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素有“天然温室”之称,
而独有的优越的气候条件,
为火龙果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作为名符其实的“火龙果之乡”,
这里的火龙果风味浓,口感好,
罗甸这张水果名片,
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是出了名。
咬下去果香四溢,鲜甜多汁。
荷叶粑
琥珀糕,俗称荷叶粑,
正如它生动的名字,
还没剥开荷叶外皮,
荷叶的清香早就盖不住了。
荷叶粑呈现一种淡紫红色,
是因为其中加了一种叫做红蓝草的植物,
花生、芝麻、引子、红糖包裹在内,
清香微甜,惹人喜爱。
因其色、香、味、形独特,极富民族特色,
故享誉省内外。
每年“七月半”节,
当地的布依族家家都必 *** 荷叶粑。
因紫叶、芭蕉叶仅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罗甸的荷叶粑也只有在罗甸 *** ,
才有它独有的风味了。
罗甸剪粉
说到罗甸剪粉,
这可是罗甸人不可或缺的日常小吃。
罗甸剪粉粉皮透明柔软,口感柔软。
搭配姜、葱、蒜、花椒油、酸菜、
番茄汤、绿豆芽、黄豆(或花生)、萝卜丝、
味精、酱油、盐、醋、海带等。
一道小吃由如此多的佐料调配而成,
入口有多满足?就自行想象了。
剪粉是将米浆摊在特制的蒸笼里闷蒸而成。
和广式肠粉有异曲同工之妙。
用小勺盛一勺米浆倒入粉盘中,
摇动粉盘使米浆自然流动铺满盘底熟后取出,
从盘中取下叠为五折,
再用剪刀按一公分一条依次剪装碗里,
这就是“剪粉”名称的来历。
红水河布依农庄
若是到罗甸吃鱼,
不得不提的地方就是罗甸红水河,
除了风光极好之外,
红水河的鱼可是出了名的鲜美味佳。
每逢节假日,
河岸的布依农庄就挤满了排队吃鱼的人。
活蹦乱跳的鱼,
刚上岸就被捉进锅里,
这道鱼汤,可是多少罗甸人魂牵梦萦的味道。
鲜鸡汤打底,
简单配上豆腐、黄瓜、生姜等配菜,
无需过多复杂的烹饪流程,
还没端上桌,
飘来的香气就让人直流口水了。
鱼肉嫩滑入口即化,
筷子夹起可要小心翼翼,
蘸上山庄独家秘方自制的蘸料,
一口入魂,心满意足。
寓农山谷
要说到罗甸人的周末和节假日活动,
寓农山谷可是口口相传的乡村旅游点。
四周环山,茶树果香。
这里有叠翠山峦,
有泉水哗哗,
茶山和果林相得益彰,
走地鸡和黑毛猪互不打扰。
据说,这里最初的一个愿望,
是为了让家人吃上生态健康的农产品。
山泉游泳池、住宿、篝火、乡村美食,
无论男女老少,
在这里度假才是开启放松的正确方式。
若是你来,一定要尝尝这里的柴火鸡,
真正柴火烹饪搭配走地土鸡。
现做现吃,肉嫩味香,
在这里玩上一天,
吃上这么一顿柴火鸡,
才算是给这一天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黄豆鸡
你知道吗?
在罗甸,
新采下的黄豆
和放养在竹林里的土鸡,
称得上“绝配”。
作为罗甸布依族待客的更好佳肴之一,
黄豆鸡这道菜就此诞生。
酥松的黄豆浸着满满的鸡汁,
清香嫩爽的鸡肉散着淡淡的豆香,
就着小火慢慢浸出来的鸡油细细地将黄豆与鸡骨头炸脆,
现在,是轻嚼细品的时刻。
民以食为天,
罗甸百姓的天可不止于此,
若是你还有什么美食秘密,
留言分享给我们吧!
把你爱的味道,也分享给大家~
来源:多彩黔行
作者:周羽舒
北京小伙去贵州吃酒席,50块能连吃三天,菜上桌后直呼:太实在了最近,正月还没出去,还有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举办婚礼,有人举办婚礼,那自然就少不了吃酒席的人,每个地方关于风俗的习惯肯定是都不相同的,所以在酒席上的差异自然也是非常明显的。
而且现在人的生活条件普遍都变好了,酒席的花样自然也是变多了,吃的也是越来越好了,这些年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礼金也是涨的很快,之前随礼的时候十块二十都很常见,现在一两百的随礼都已经是很普遍了,要是关系再好一点,随便就上千块了。
最近,北京小伙王军就接到了一份结婚邀请函,原来是大学同学小张准备结婚了,小张和王军相识于大学,那时候还是大一刚入学,他们刚好被分到一个宿舍,从此四年之后他们就变成了舍友。
王军是北京人,小张是贵州人,他们的大学是在上海上的,小张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来过大城市,还别说是上海了,王军家里条件还可以,比起小张更适合在大城市生活。
上学期间王军带着小张逛了很多地方,他们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了,大学的美好时光过的飞快,转眼间大家就已经到了毕业面临选择的时候,王军选择了回北京,小张则是选择留在了上海工作。
几年之后,小张在上海感觉很累,所以便回到家乡开始发展,最近,小张打算结婚了,那肯定不能完了老朋友王军,所以提前就给王军发了邀请,请他到时候来参加婚礼。
王军到了地方之后,发现这边的酒席风俗跟以前见过的完全不一样,在北京参加酒席是当天去了随礼完,然后吃席就可以走了,但是贵州这边的习俗在正式日子之前好几天就可以来主家吃饭了,而且这几天的一日三餐都可以吃的,甚至连吃三天,随礼还不高,很多人随50块钱就可以了。
之一次看到这样的习俗王军也是很惊讶,毕竟现在的礼金都是越随越高了,像这样随礼的已经不少见了,虽然是这样,但是他们的酒席吃的也不差,桌席上的大鱼大肉也不少,还很有当地特色,在当天的菜品上桌之后,王军更是直呼:这也太实在了,吃一次酒席都不想回北京了。
除此之外,王军也注意到了这次酒席上的酒,是一款当地的特色酒,叫做过国康1935,这款酒的产地是茅台镇,所以这款酒也是一款非常地道的酱香型白酒,毕竟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也是酿造酱酒所需要的,况且这款酒还是范应华大师监督生产的,范老师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一线生产,就是为了酿出一款好的酱酒。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在退休之后有重新进入国康酒厂酿酒,在酿这款酒的时候用了当地非常优质的粮食——红缨子高粱,水源取自天然的美酒河之水,就连工艺也是沿用古法的12987大曲坤沙工艺。
成酒之后还要窖藏十年以上,再用窖藏足够年份的老酒盘勾,所以在酿成之后那浓郁的酱香味也是非常吸引人,在口中慢慢回荡,酒香也比较丰满,整体协调统一,优雅细腻,甘甜如饴,沁人心脾。
王军在喝过这款酒之后直接就爱上了,从贵州收购了好几箱囤着慢慢喝,除了这款酒之外,还有一款当地的珍酒,这款酒其实和茅台的风格有些相似,入口绵柔顺滑,酱香浓郁厚重,不管是色泽香气还是口感上,细品还有一种焦糊香,也是一款非常吸引人的酒。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现在你还能吃到50块的酒席吗?这篇关于“北京小伙去贵州吃酒席,50块能连吃三天,菜上桌后直呼:太实在了”的文章也就结束了,大家还有什么看法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贵州人的年夜饭菜谱中,5道特色贵州菜,每道菜都是贵州人的更爱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民族种类很多,比如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壮族等,因为很多民族,所以发展出来的文化也很多,所以很多游客来到贵州后,都喜欢体验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那么既然民族多,在吃上面肯定也有各式各样的爱好,那么除夕夜当天的年夜饭都吃什么?下面给大家分享5道贵州的特色菜,基本上是年夜饭桌子上的“钉子户”,百吃不厌。
翠花!上扣肉!先来个硬菜给大家看看,千万别流口水!
梅菜扣肉是很多贵州人年夜饭桌子上的必上品种,看着确实很肥腻,但是吃起来,很爽口,吃起来满嘴流油,其实很多贵州人没发现,这种菜最合适用馒头来吃,北方人叫“肉夹馍”,那味道简直是魂牵梦绕,在油腻的食物在馒头面前不值一提,这两个就是绝配。
接着第二道菜就是传说中的“折耳根”,上菜!
疫情期间,很多人说贵州人是“折耳根护体”,来看看它的真面目,外省的人,对折耳根的味道味不习惯,因为本身它就是一种中药,学名叫“鱼腥草”,结果贵州人民直接当菜肴了。不得不佩服贵州人民的智慧。美味的食物,用简单的食材来烹饪,辣椒、酱油、盐、葱花和醋组成一个简单的美食——凉拌折耳根就这样成了,清脆可口!
翠花,别闲着,继续上第三道菜——香肠!
这道菜是名副其实的硬菜了,为啥这样说,因为香肠除了年夜饭吃,基本上有些家里每天都在吃,因其味道有很多种,有麻辣的、有甜的、而且麻辣里面也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有些香肠是经过特殊的树枝熏烤过的,经过熏烤过的香肠,才是香肠中的“战斗肠”,那味道感觉吃起来,你的灵魂都在体内来回飘荡!
翠花,上腊肉!
贵州人喜欢的另一道硬菜,其实香肠腊肉是不分家的,因为有些人在熏制香肠的时候,是和腊肉一起的,所以他们两个像兄弟一样,是年夜饭上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佳肴。其实吃香肠腊肉还有另一种最爽的吃法,可以半截方式吃,不用切成片,这种吃法估计很少人尝试过,反正吃起来很爽,再喝点酒,美味!
最后一道菜,小米渣
小米渣这道菜,是搭配香肠和腊肉的,虽然说那两道硬菜不肥腻,其实吃多了也不好受,那么香甜可口的小米渣就能满足你的味蕾,两者互相协调,真正的美味搭配,吃了不累!
以上五道菜,其实都是贵州人民最喜欢的,另外还有其他的菜肴也是在饭桌上常见的菜,比如炝锅鱼,折耳根炒腊肉,凉拌皮蛋等这些,都是大家熟知并且喜欢吃的。
年夜饭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里面的一个大节日,过年!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承载了中国传统的欢乐节日,举国欢庆!祝大家新年快乐!
大美黔菜,一场舌尖上的盛宴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李思瑾)6月21日,“黔菜文化品牌高端讲座暨烹饪技能交流鉴赏大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名厨大师开展了黔菜烹饪技艺切磋和交流研讨,现场展示了100余道黔菜鉴赏作品。
别出心裁的作品创意、微妙微俏的精美雕刻、芳香四溢的黔菜盛宴,寄寓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示黔菜大师们的精湛技艺,展现了黔菜的最新研发成果。
一审:曹轶
二审:李蓓
三审:王幸韬